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3

超級聯賽,超不超級?

我有個日本的朋友,在聽到台灣甲組聯賽將於今年推動「超級聯賽」之後,他寫email來問我:「台灣的超級聯賽,會不會和日本一樣…一點都不『超級』?」

他指的是日本職籃JBL下屬的第一級聯盟,名字就叫作Super League。結果,場上球隊球員打得火熱,場外球迷寥寥可數,一點都不super。這是可想而知的,日本原來就不是個為籃球瘋狂的國家,超級聯盟自然也就不那麼超級。

那麼,台灣即將誕生的超級聯賽,超不超級呢?

▓為什麼要super
老一輩的籃球人經常回憶:想當年啊,國內連乙組聯賽都座無虛席,甲組更是不用說了…。但是對現代的球迷而言,這種情境毋寧是超乎想像的。除了競爭力較強的冠軍戰,有那一次的甲組聯賽,你所看到的不是空蕩蕩的球場?

年復一年,你將很難想像,籃球竟是台灣參與人數最多的熱門運動,而甲組聯賽竟是台灣水準最高的籃球競賽。這是體委會一開始介入、籌組超級聯賽的主因。

由體委會近兩年的「政績」來看,釜山亞運成績還算不差,職棒兩聯盟整合成功,化身為中華職棒大聯盟,激起一連串的棒球熱潮,使棒運回春。籃球,成了體委會主委林德福最後一塊尚未「征服」的版圖。

事實上,以台灣對籃球的瘋狂而言。籃運實在沒有理由如此虛弱不振,球迷的熱情依然存在,問題是,大部份的球迷選擇不走入球場,其中必定有它的原因。

是看球環境不佳?是宣傳不夠?是比賽一面倒,缺乏競爭性?還是球員、球隊都不夠用心、拼命?這似乎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以高中籃球HBL的盛況,甲組籃球沒有任何理由作不出該有的「業績」。

準備重塑甲組籃球形象和內容的「超級聯賽」應運而生。

▓什麼叫super
那麼,什麼樣的比賽才堪稱為「超級聯賽」,才不同於以往小貓兩三隻的甲組聯賽?

它必須具備的最基本元素是:奮戰不懈的球員、球隊,以及真正的高水準球技,這是籃球之所以引人入勝的根本。在這個核心精神周圍搭配的,應該是精緻、豐富的宣傳和媒體報導,宜人的看球環境,切中要裡的行銷,還有讓球員、球隊、執行單位雨露均霑的商業氣息與行為。

否則,「超級」之名何來之有?它和以往的甲組聯賽又有什麼不同?

體委會公開招標之後,由ESPN/NIKE得標,成為超級聯賽的執行單位。超級聯賽委員會組成之後,納入各球隊、籃協與執行單位人士,並由立委鄭志龍擔任召集人,漸次推動比賽相關事務。

籌備過程中,出現幾項相當具有突破性的共識。第一是讓國訓隊球員回歸母隊,補齊各隊因球員入伍而損傷的戰力,第二是各隊將不再支付高中球員營養金,未來高中球員進入甲組,將必須透過選秀;選秀細則另議。

超級聯賽預定於11月21日開打,11月14日展開熱身賽,參加隊伍七隊(裕隆、達欣、中廣、九太、台銀、台啤、新浪),球季約五個月,每週的比賽日為星期五、六、日。轉播單位當然不是別人,就是ESPN。第一個球季,為了降低各隊開銷,暫不開放洋將,比賽也都安排在台北進行。

▓會不會super
超級聯賽會不會像我那日本朋友說的,一點都不super呢?我想,如果你懂得去體會NBA和台灣籃球不同的美麗之處,應該不致於會有這種想法的。它是不是夠super,或許感覺因人而異,但應該不會讓球迷失望。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目前甲組球隊的競爭稱得上是相當激烈。儘管裕隆似乎總是技高一籌,但其他球隊的實力並不遜色,更別提由中國大陸返台、重新投入國內賽事的新浪。

放眼望去,裕隆有陳信安、曾文鼎、周士淵、周泓諭、吳志偉等好手,但達欣也有田壘、李豐永、張智峰等悍將。九太有楊玉明和新加入的吳岱豪,中廣更有著顏行書、李啟億、楊哲宜和陳暉四名國家隊成員。台啤擁有林志傑、何守正、陳世念、吳志遠等好手,台銀在國訓隊球員歸隊之後,也有許皓程、林群峰、簡明富、駱大偉等人。新浪的周俊三、羅興樑、黃春雄和劉義祥等老將,雖然有了年紀,但球技並不因此遜色。

我們可以說,這樣子的情勢,絕不需要擔心「實力不均」的問題。差別在於,那一支球隊能在賽前作好充分的準備,在比賽時發揮出百分百的戰力,如此而已。

如果達欣能提昇穩定度,你認為它一定打不過裕隆嗎?如果中廣的球運能夠好一點,你認為它沒有擊敗裕隆的條件嗎?假如各隊都能充分備戰、拼勁百分百,球員技術又能得到教練的開發和啟蒙,我敢說,在超級聯賽中,將沒有任何一隊在賽前有必勝的把握,也沒有任何一場球會是一面倒的比賽。

▓在super之前
當然,很遺憾的是,最近媒體上傳出來的超級聯賽相關消息,似乎都以負面否多。這只證明了以前有人曾經告訴過我的一句話:籃球是一種簡單的運動,但是要玩台灣籃球(球隊),不是件簡單的事。

首先是球隊和ESPN/NIKE之間的談判,據說進行得並不太順利,主因在於雙方對權利義務都有爭議,而背後真正的因素則是互信不足,彼此都在懷疑對方的誠信。隨著時間的進行,相信雙方在時間和籌備的壓力下,應該都會有所妥協,達共識。其實,球迷大眾並不在乎兩造背後籌備、運作的細節,他們只想看到精彩的球賽,目睹球星風采。

其次,吳岱豪由達欣轉投九太,在籃壇引起震撼。這個事件至今仍未塵埃落定,只知道吳岱豪去意甚堅。但此案透露出來的內涵並不單純,這件事點出了國內籃球長久以來缺乏體制的問題。從球員和球隊之間的合約,球隊和球隊之間的默契,再到球員轉隊的相關規定,在在都需要籃協說清楚、講明白的定出遊戲規則,同時要求每一隊、每一名球員確實的遵守。

籃運低迷,已經是用了許多年的字眼。低迷是一時的,總該有撥雲見日的一天。到了谷底,總該有向上反彈的一天。衷心期待著超級聯賽能走出一番新的格局,即使它到最後並沒有那麼super,也讓國內眾多籃球迷感受到新的活力,讓國內球員和球隊都有新的動力。

Monday, September 22, 2003

我看吳岱豪轉隊事件

除了籃協和執行單位在談判上的問題,吳岱豪由達欣轉投九太,應該是超級聯賽開打之前最引人注目的話題。這個轉隊事件,關係著一個孩子的夢想,也牽扯出台灣籃球長久以來不重視規章制度的毛病。

吳岱豪在達欣待得不很愉快,其中必有原因。除了最直接的薪資,更重要的應該是達欣未能作到事前的承諾。承諾有二,第一是幫助吳岱豪進師大,第二是安排他赴美打NCAA;這是他一直有著的夢想。

我們先不論安排某某球員進某某學校的「道德性」。吳岱豪未能進師大,最後進了北體,有點陰錯陽差。簡單的說是這樣的:

吳岱豪以2001年東亞運銀牌獲得甄審入學資格,可保留兩年。基本上進師大已成定局,因此師大將三名獨招名額給了陳子威、許時清和羅啟文。殊不料,教育部作業程序採「學年制」,一算下來,和兩年保留時限有幾個月的差別,因此和師大緣慳一面。這問題該怪誰?說真的,我也不知道,好像大家都有疏忽。

赴NCAA打球一事,吳家的說法是達欣從來都未曾有過動作。

至於轉隊消息傳出後,達欣高層放話要在台灣籃壇封殺吳岱豪、讓他沒球可打的謠言,實是不足取,也顯現國內籃壇的惡形惡狀。他只是一個18歲的孩子,何苦如此?

轉隊事件背後透露出來的是,台灣籃壇從未對球員管理有著清清楚楚、白紙黑字的規定和辦法,即使有,也形同廢紙,無人遵守。我們的球員轉隊,俗稱為「wink-wink deal(transfer)」,兩隊老闆眨個眼、點個頭就OK,長久以來都是如此。

資質較平庸的球員只要說句話就走人,雙方球隊也不會有太多意見。換成是吳岱豪這種水平的球員要轉隊,一邊要人,一邊不肯放,那就很麻煩。可能得個桌、吃個飯、吵個架、對罵一下,最後才會不了了之的解決。

至於「球員合約」,那是存在於古早中華職籃時代的事。據了解,目前甲組球隊除了中廣的一年一約,以及從中國返台的新浪有著合約,其他球隊和球員之間存在的,通常就是所謂的「handshake deal」,握握手就算簽約,根本沒有提到年限、薪資。

我不是學法律出身的,所以以下說的如果有錯,望各位指正。這種形式被甲組球隊解釋為「不定存續的聘雇契約」,就像一般公司裡員工和公司的關係一樣。奇怪的事就在這裡,如果甲組球員適用勞基法,那麼要離隊也就形同我們一般人要離職一樣,只要在某某期限內通知公司老子要走人,公司是留不住你的,不是嗎?那麼,小吳有什麼理由不能走,又有什麼理由走不掉呢?難不成甲組籃球也玩「旋轉門條款」這一套?那實在是太滑稽了一點。

吳岱豪的轉隊事件,反映出籃協長久以來人治而非法治的作事態度。籃協理事長或各隊老闆又不是皇帝,作事當然得照規矩來。可悲的是,即使想照規矩來,中華籃協也沒有白紙黑字的「規矩」。

更可悲的是,即是有白紙黑字的規矩,遵不遵守也看各隊高興與否,反正也不會有什麼罰則,頂多被各隊罵一罵,最後得利者還是揚長而去。

存在於籃壇之中的灰色地帶和黑箱實在太多太多,除了球員合約和轉隊制度,男女籃各隊從高中、甚至國中就開始挖人給錢的現象,女籃那種不得轉隊的鎖國政策,裁判水準就爛在那裡卻無人考核的現象,都有其可議之處。

中國籃協被對岸的球迷戲稱為「爛鞋」,坦白說,如果要比爛,CTBA的功力還在CBA之上。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03

奧運男籃12強呼之欲出

前言
2000年雪梨奧運飛人卡特飛越法國長人衛斯狂扣的鏡頭,猶歷歷在目,2002年世錦賽美國夢幻破滅的畫面,也似乎還在眼前。轉眼間,2004雅典奧運又將到來,而奧運男籃12強,已經呼之欲出…



有球星,就能聚集目光。拜NBA球員自1992年起參賽之賜,男籃成為奧運中最受矚目,也最受歡迎的球類項目之一。

不同的是,球迷最初希望看到的是夢幻隊如何砲轟各國,將對手玩弄於股掌之間。慢慢的,大家希望見到各國追近夢幻、挑戰夢幻,甚至打垮NBA。等到夢幻真的兵敗雪梨,如今大家想看到的反而是,一向視籃球為國球的老美,如何在重挫之後谷底反彈,重建籃球王國的聲名。

■美國的王子復仇記
NBA被公認為籃球的最高殿堂,從殿堂上走下來的群星,居然在去年世錦賽敗給阿根廷、南斯拉夫和西班牙,只以6勝3敗的戰績拿下第6名。這當然是奇恥大辱,不僅參加比賽的NBA球星感到丟臉,可以說全美國的籃球人都無法相信。

因此,2004雅典奧運的基調非常明顯─這是NBA和美國籃協的一趟復仇之旅。孰可忍、孰不可忍,NBA再也不容許美國籃球的威名被丟在地上踐踏。一次失利或許是意外,如果再輸一次,那可絕對不是巧合。

從組軍開始,就可以明顯感受到NBA強烈的贏球企圖心。在教練、球員的選擇上,美國籃協都比以往更加用心。以往奧運代表隊徵召球員,總有形象考慮,如今為了贏球,形象已經不是重點。正面形象不怎麼樣的費城76人的艾佛森,因此獲得委員會青睞。

其他的各個位置上,都是一時之選。中鋒方面,雖然首選俠客歐尼爾對這種比賽依然是興趣缺缺,但MVP鄧肯點頭接受徵召,前鋒有布蘭德、馬丁、小歐尼爾、麥葛雷迪、傑佛森和大學球員柯利森,後衛線上也有艾佛森、布萊恩、艾倫、奇德、畢比。後來布萊恩因捲入性侵害案,由飛人卡特入替。

而原本期待湖人教頭「禪師」傑克森能夠執掌兵符,也因為對國際籃球不熟悉的考量,最後仍決定由較有國際籃球經驗的拉瑞.布朗出任。

美國隊這一次顏面掃地,得由美洲區資格賽開始打,卻也提供了一個備戰、養戰的最佳機會。沒有人懷疑美國隊能不能由美洲區出線,但是大家都想知道,2004年版的夢幻隊表現,是不是會如同2002年世錦賽那樣不堪。

■歐錦賽、美洲資格賽觀察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奧運男籃非常符合「入圍就是得獎」這句老話。全世界打籃球的國家這麼多,卻只有12隊能夠參賽。能夠打進奧運,就已經代表實力不俗。

在參賽名額的分配上,亞洲、非洲雖然國家眾多,但基於以往難堪的成績,只有冠軍隊能進軍奧運。大洋洲則由於紐西蘭在去年世錦賽打進四強的灰姑娘表現,增加一個名額成為兩國。大洋洲的籃球只有澳洲、紐西蘭略具水準,此舉形同保障澳、紐篤定參賽。

最受矚目的,仍是歐洲和美洲,各有3個名額;而由於塞爾維亞贏得世錦賽冠軍,希臘又是地主國,歐洲參賽名額因此成為5國。

首先登場的美洲區資格賽,美國全勝奪冠。觀察夢幻六隊的表現,內外全能、能投能傳的鄧肯,果然是對付各隊的最佳人選,對手包夾也不是、不包夾也不是,非常頭痛。膝傷復出的卡特,雖大多以替補身份登場,但狀況已恢復得差不多。世錦賽曾遭受羞辱的小歐尼爾,雖在比賽期間驚聞溜馬教練湯馬斯被炒魷魚,心情極度不爽,但也有正常演出。各有因傷停賽紀錄的艾佛森和麥葛雷迪,則都有十分驚人的表現,奇德倒是樂得輕鬆,雖然外線手感爛到極點,幾記妙傳助攻仍是振奮人心。

阿根廷暖機有點慢,但終究打到決賽,絕妙的團隊走位、傳球組織戰,默契仍居各國之冠。冠軍戰對夢幻以33分大敗,有點出乎意料,但終究搶下奧運門票。波多黎各挾地主優勢,以強悍內線和鬼靈精的外線,擠掉志向遠大的加拿大。

緊接著在瑞典登場的歐錦賽,和美洲區資格賽相比更是殺聲震天,戰況激烈,冷門頻傳。賽前完全不被看好的立陶宛,在沒有NBA球員助陣的劣勢下,以傳統的堅強實力奪冠,西班牙則靠著灰熊前鋒加索領導拿下亞軍。預賽僅以1勝2負勉強晉級八強的義大利,更是連連過關斬將,在季軍戰氣走擁有4名NBA球員的法國,搶下最後一席參賽名額。

至於已經保障晉級的塞爾維亞和希臘,各自拿下第5、6名。塞爾維亞戰績雖令人失望,但今年並未精銳盡出,射手史托亞克維奇也在踝傷後即未再登場,到奧運時應有另一番新氣象。

■亞錦賽:大陸也要復仇
很巧的是,中國大陸今年也矢志復仇。去年釜山亞運,大陸隊在一分半鐘還領先7分的絕對優勢下崩盤,被南韓逼進延長賽落敗,丟臉丟到家了,這也是姚明在進軍NBA前的最後一場球。長期執亞洲牛耳的大陸有多麼難堪,可想而知。

今年,除了徵召效力NBA的姚明、巴特爾,大陸也特別請出號稱從未輸給南韓的老教頭蔣興權,少壯派教練王非則是黯然下台。大陸挾地主優勢,在分組、賽程和賽前準備上都格外用心(他們和美國籃球學院的明星隊對戰5場,和澳洲墨爾本老虎隊對幹4場,9戰全勝),唯一的目的就是幹掉南韓。

展望今年亞錦賽,大陸應能拿下最後一席奧運參賽權,因為東亞的中華隊、日本和南韓都各有問題。特別是南韓,主力球員徐章勳、全喜哲和玄周燁都因傷而未入選,組軍也晚,要在哈爾濱和大陸一拼,相當吃虧。西亞球隊方面,較有實力和大陸拼高下的是黎巴嫩。至於卡達、伊朗、敘利亞,都不會是大陸的對手。

換句話說,大陸的奧運參賽權已經是一半到了手,除非自己表現太離譜,否則雅典是去定了。至於在奧運上的演出,那是另一回事。

■展望奧運
今年最最失望的國家,無疑是法國、德國和加拿大。法國擁4名NBA球員,德國有諾維斯基,加拿大有奈許,都和雅典無緣,各國球迷心都碎了,但他們的NBA老闆倒是非常開心,否則多打一場,就多一場受傷的機會,投資會虧本。

在雅典奧運,NBA球員仍會是眾人焦點。以歐錦賽來觀察,在NBA歷鍊過的球員,功力硬是不同凡響,諾維斯基、加索和俄羅斯的基里蘭柯、法國的帕克,都非常搶眼,未來在各國球隊將繼續擔當重任。

值得觀察的是,這些NBA球員在回歸祖國球隊之後,雖然表現突出,但還是得融入各國獨特的球風,不能再搬出NBA獨力獨行那一套,國家隊的教練可是不吃這一套。太過於自私,即使有NBA資歷也得下來坐冷板凳。

老話一句,明年雅典奧運將會是美國夢幻的復仇舞台,也還會有人想要享受將老美踩在腳底的美妙滋味。雖然只有12隊,但奧運男籃肯定精彩。

Tuesday, September 16, 2003

NCAA大戰國(30):NCAA的神聖與虛偽

是不是每年都如此,說真的,我記不得了。不過,今年夏天的NCAA新聞真的很「鳥」,都是些鳥事。

非球季期間,我不喜歡提太多和比賽有關的事,那可以等到球季快開打前再慢慢討論。所以,我們今天藉由今夏發生的眾多鳥事,來看看NCAA這個組織的神聖、世俗和虛偽。

●事件一:Iowa State的教練Larry Eustachy因為酗酒,四處和大學美眉廝混,遭媒體披露之後,被迫辭職。有關這個事件,上次曾經談過,不再詳述。

●事件二:Utah大學的胖教練Rick Majerus,因為在餐廳中請球員吃漢堡,被NCAA總部判定為「違規」(violation)。

Majerus很鮮,他自從到Utah擔任教練以來,一直住在學校附近的飯店,沒有購屋。他對這件事的解釋是,這名球員心情沮喪,他希望能在一個較為舒適、輕鬆的環境下開導球員,於是在附近的漢堡店請吃飯。NCAA的解釋是什麼呢?他們認為,如果Majerus在飯店中的餐廳請吃飯,飯店可以被視為Majerus的「住家」,不算違規,但事實卻不是如此,所以─違規。

此外,Utah也被指控每週練球時數超出規定,也屬違規。最後,Utah主動提出往後三年減少籃球獎學金,NCAA判以三年「緩刑」(probation),但處罰細節尚不清楚。

●事件三:由帥哥教練Quin Snyder執掌的Missouri大學,涉嫌在後衛Ricky Clemons(他也因另一項刑事案件,於今夏入獄服刑)專科學院轉入四年制大學的成績上造假,而且打給VMI轉學球員Jason Conley的電話時數「超時」。很抱歉,都是違規,而且事情很大條,目前還在調查中,有可能被禁賽處分。

●事件四:這是今年夏天最熱的NCAA新聞。Baylor大學的中鋒Patrick Dennehy和前鋒Carlton Dotson雙雙失蹤。後來Dennehy的屍體被發現,一般認為是被Dotson拿槍幹掉的。

最扯的是,由於案件爆發後,Baylor有些違規情事也被扒出來。教頭Dave Bliss竟要求球員和助理教練撒謊,指稱Dennehy販毒,準備將事情推得一乾二淨。媒體和調查單位當然沒那麼笨,Bliss最後也下台,丟了烏紗帽。Baylor球員死的死逃的逃,紛紛轉學。

●事件五:Vanderbilt大學宣佈裁撤體育室(Athletic Department),驚動全美。往後體育事務由校長室直接管轄,原體育室主任(AD)則轉任校長顧問。

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我想呈現的是什麼呢?

坦白說,NCAA可以說是我所知道,最具有崇高理想的學校體育單位,同時卻也是最虛偽的組織。它神聖的堅守職業/業餘分野,定出好幾卡車的規定,要求「學生運動員」(student athlete)的純潔,卻也世俗的大玩市場經濟那一套,各校拼命賺錢,也拼命花錢。

NCAA定出了一大堆的rules、by-law…不管你要怎麼稱呼它,從運動員的業餘身份到練球開始的時間、每週練球時數,小到招生時的什麼dead period、可以打電話和家訪的次數、可以交談的地點場合,多如牛毛。

其實這些規定立意甚佳,它們都是為了讓學校體育維持學校體育應該有的面貌,讓各校擁有相同的競爭基礎,規範各校的作為。但憑良心說,有多少學校在遵守?NCAA要怎麼去抓違規?許多規定真有它存在的意義嗎?

最好笑的是,學校如果自己「爆料」(self-imposed)承認違規,作出調查報告,還可以得到「減刑處分」。

討論這個問題,我並不想去踩NCAA最大的一顆「地雷」,也就是「在某些學校利用運動財源滾滾之際,球員該不該拿到薪水」這個問題。因為如果要談,絕對吵不完。

我只是想有感而發的指出,有時NCAA是個很不切實際的組織,它強調的公平,實在也是永遠都達不到的境界。

舉個例子,我很想不通的是,許多中小型學校成為教練的跳板,打一兩年出了名,教練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跳槽名校,先前簽的合約,原來的學校還得買斷(buyout),但球員要轉學卻得二話不說禁賽一年,原本仰慕的教練中途落跑,自己除非犧牲一年,否則還是得待在原校。北卡的現任、前任教頭Roy Williams、Matt Doherty,以及短短幾年內由Tulsa跳Illinois再跳Kansas的Bill Self,在原本的學校就都被幹得很慘。

台灣的HBL和UBA都希望效法NCAA,但各地的籃球環境畢竟大有不同,我們希望台灣的學校體育能夠達到NCAA風靡人心的境界,但制度絕對得因地制宜,不是把老美那一套全本照抄就可以的。

NCAA的神聖與虛偽,我知道這對某些人是個頗為無聊又沒看頭的主題,但這個主題卻是極為嚴肅而不能不正眼看待的,報告完畢。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03

中華男籃瞄準亞錦賽四強

如果你是台灣的籃球員,近一年來的心情大概都不會太好。眼見棒運欣欣向榮,同樣位居國內兩大運動之一的籃球,卻始終在谷底盤旋,媒體報導、人氣、關注、資源江河日下。在這樣子的氣氛和環境下,中華男籃經過半年的集訓,準備前進哈爾濱亞錦賽,試圖重新找回台灣籃球。

■換血進入最後階段
中華男籃自2001年大阪東亞運展開「換血工程」,在大阪奪銀而歸、一砲而紅,但引發不少議論。許多球迷和媒體都認為,「母雞帶小雞」才是正確的換血方式,不能燥進。輕易將征戰沙場多年的國家隊老將一腳踢開,更是殘忍。

中華男籃於2001年亞錦賽名列第七,瓊斯盃第七,去(2002)年亞運再度名列第七。這種標準的「換血陣痛期」戰果,已經讓許多沒有耐心的人失去等待的意志。對球員而言,這是殘忍的。他們依然每天在球場上揮汗,換來的卻是不聞不問。

但無論如何,進入換血工程的第三年,是該看出些成果。在這三年中,累積比賽經驗、失敗教訓、國內外教練指導和本身的成長,2003年的中華男籃,是該和過去兩年不一樣的時候。

所有目光焦點,都將集中在近年來HBL培養出的三大長人:田壘、曾文鼎和吳岱豪身上。事實上,他們也是中華籃協決定換血的主要關鍵。理想中,這三名球員應該是中華男籃預設的先發鋒線組合。全面提昇鋒線高度,是換血計劃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雖然換血後的中華隊,身高可能還是不及對手。

三年來的歷鍊,都應該在今年看到成果。說換血進入最後階段,或許有點誇張,畢竟他們都還只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但球場是殘忍的,他不會等到你25歲才開始要求你,而是不管年紀大小的真刀實槍。

■累!累!累!
9月10日,中華男籃在松山高中進行最後練球。接下來,他們將飛往菲律賓參加六強邀請賽,緊接著就直飛哈爾濱亞錦賽。走進中華男籃的練球場地,你第一個印象會是:每個人臉上的疲憊神情。

這是可想而知的,打從6月1日在松山高中展開集訓以來,三個月的時間內,他們前往奧勒岡州籃球學院訓練兼比賽,其中七名球員又轉往沙加緬度,接受國王隊教練團指導。回到台灣,和世大運代表隊進行三場熱身賽。接著飛往菲律賓,與PBA職籃、菲律賓國家隊進行六場暖身賽。返台後,進駐左訓中心。如果再加上第二次菲律賓之行,三個月中的旅行哩程非常可怕。

一般人出國總是開開心心,在中華隊球員的臉上,你恐怕找不到這種神情。至於練球,就更別提了,次數多到你難以想像的地步!難得的是,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中華隊的練球情緒仍十分高昂。

教練團的累,和球員並不盡然相同。立下重返四強的「崇高目標」,那種心理壓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特別是,如果你考慮亞洲籃球現有的情勢。

總教練李清棋可說是「沒有明天」的在幹。由於國訓隊球員即將在年底的超級聯賽中回歸母隊訓練、比賽,可能面臨解散,李清棋也可能在帶完中華隊之後就宣告失業。周海容則負起每一次練球實際操兵、指導與收集敵情的任務。

坦白說,在中華隊成為「票房毒藥」,沒有教練敢接的情況下,跳下來接亞錦賽中華男籃的教練團,他們都相當值得欽佩。

■無內患但有外憂
亞錦賽於9月23日在哈爾濱開打,中華隊預賽被分在C組,同組對手有中國大陸、伊朗和敘利亞。C組被媒體稱為「死亡之組」,理由很簡單,大陸是公認的超強,其他三隊只能爭取分組第二的晉級資格。

換句話說,不要說四強,中華隊必須能在預賽擊敗伊朗和敘利亞,或是在戰績相同、靠比得失分商率勝出的情況下,才能晉級複賽八強,難度將是相當的高。

除了楊玉明後大腿肌腱拉傷,中華隊無明顯傷兵,團隊士氣和隊友間的相處也沒有問題。可以說,中華隊只有「外憂」,沒有「內患」。

同組的大陸、伊朗、敘利亞,都是身材高大的隊伍,也是中華隊以往最畏懼的類型。大陸不用提了,內線有姚明、巴特爾,其他位置也比中華隊高上半截。伊朗補進了亞青賽表現不錯的222公分長人,敘利亞則聽說補進了兩名歸化的美籍球員。

中華隊確實有點倒楣,在幾支東亞宿敵中,南韓徐章勳、玄周燁和全喜哲三名主力因傷未入選,國家隊集訓又晚,元氣大傷。日本雖然找了克羅埃西亞籍的名教頭,但主力控球節政貴弘因傷開刀,可能不會入選最後名單,主力陣容換湯不換藥。在其餘的球隊中,比較難搞的只剩下卡達和哈薩克。

如果陳信安未遭籃協禁賽,中華隊的分組又能比目前稍好一點,亞錦賽之路會好走一點。

■鼓勵與期待
儘管如此,並不需要對中華隊太過憂慮。觀察亞洲籃球現勢,除了中國大陸人才輩出、欣欣向榮,日、韓傳統兩強都有著青黃不接的現象,而且換血腳步比中華隊慢了許多。換血這種事,就是如此,提早起步或許陣痛期來得早,但收成也會比別人來得早。

如果有良好的籃球環境和訓練,以中華隊球員目前的天份條件,田壘、曾文鼎和吳岱豪、陳信安的條件,在亞洲都是佼佼者,顏行書和陳志忠的後場組合,在亞洲也算得上頂尖。中華男籃即使今年無法如願進四強,後年(2005)就要進去。

黎明前的黑暗,感覺總是特別漫長,等待的的滋味,總是格外令人難受。中華隊過去兩年來的成績不理想,國內籃運還在等待新生,但這並沒有讓中華隊球員的苦練和投入減少一分一毫,他們仍然在練球中的每一次攻守、比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用盡自己的全力。

球場上向來以成敗論英雄,台灣籃球也期待藉由中華隊在亞洲的好成績,注入一劑回春強心針。但有時候,雪中送炭的鼓勵和掌聲更讓人窩心和感動。在亞錦賽前夕,或許這正是中華男籃最需要的一件禮物。

也或許,這三個月來飛行的每一哩,流的每一滴汗,都會是值得的。說不定中華隊會在哈爾濱讓每個人大吃一驚,正如同三年前的大阪東亞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