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01, 2004

奧運隨筆(II)

* 「Play the right way」...不知道Larry Brown現在還會不會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不知道誰才是play the right way?

開點小玩笑,別介意...

* 說到布朗爺,我對他仍是非常的崇敬。而我也不認為美國的失利,和他們的戰術選擇有什麼大關係。Larry Brown加Gregg Popovich加Roy Williams,這樣子的教練團陣容實在不能挑剔什麼了,有誰能夠不服氣呢?

美國從2002年世錦賽到本屆奧運的失利原因,我認為最重要的兩個因素,還是在心態和組訓。

雖然美國在2002年世錦賽首開夢幻輸球先例,雅典奧運首開未能打進金牌戰先例,球員口中說的都是「我們認真的面對每一場球」、「我們不能小看對手」,但憑良心說,他們的內心深處仍有著一份「高傲」 ─用美麗一點的說法,叫「自尊」─ 他們還是不太相信由一票NBA明星組成的美國隊,成績會爛到那裡去。

很明顯的,他們的「effort」不夠。否則,Iverson和Marbury的防守會一再像小朱和我的後場組合一樣被過被切、至死方休?如果他們真的能把每一場球當作西區冠軍戰或總冠軍戰第七場來打,今天的結果會是如此?我不相信。

除了心態,組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先從Selection process來看,這是美國籃協被批得最慘的一點。他們是抱著選明星隊的態度在邀請,這個人拒絕,就繼續找下一個球星。並沒有從「team」的角度出發,教練團似乎也沒有太多置喙的餘地。

而早在美國隊名單底定時,我記得曾和留侯聊過這個陣容。當時我對陣容的第一個想法是:高度太差、沒有射手,完蛋。

結果證明,美國的內線長人僅Tim Duncan一人堪用,後場的外線不穩就算了,當Brown把Iverson和Marbury同時擺在場上,美國隊外線的「小堤防」根本擋不住其他隊伍如狂風暴雨般的外線,彷彿在告訴各隊「歡迎來投籃」。

我們舉個例子,如果今天美國的後場是喬丹加Pippen加Ron Harper,其他隊伍能夠砍得這麼爽?即使今天美國隊沒有Reggie Miller、Ray Allen這種等級的射手,多一個Kerry Kittles、Brent Barry,甚至Eric Piatkowski,外圍火力會如此悽慘?我不認為。

美國隊的防守漏洞、協防默契、進攻搭配…等等問題,都和訓練時間不足有關,就不再多說。事實是,美國夢幻隊「度假兼奪金」的時代早已遠去了,不是隨隨便便練個兩三週就可以搞定的。即使美國隊派出本屆名單還好一倍的陣容,以目前國際籃壇的頭角崢嶸,想拿金牌的難度也早已大大提高。

「選、訓、賽」三個部份,美國籃協都必須重新思考才行。要知道,阿根廷這批金牌球員,幾名主力核心近年來各奔東西,但他們是從1997年以來就共同在國際賽中一路走來、共同成長的,彼此已經熟得不能再熟,也才能打出絕妙的motion offense,美國豈能不引以為戒?

* 看完奧運,我覺得立陶宛和義大利後衛群彷彿在考驗著我形容「準」這個字的能力。無論是「他X的準」、「夭壽準」、「準到不行」、「準到哭悲」(Sorry,有點沒水準)、我老婆最喜歡說的「死人準」(台語),還是「碼碼都有獎」,都無法精確描述我對他們投籃準度的感受。

俗話說男人「一高遮三醜」,女人是「一白遮三醜」,籃球場上,還真是「一準解千愁」。

* 鄧大哥Tim Duncan對FIBA裁判的厭惡,現在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我看網路上的討論,也對國際裁判欺壓、惡搞、修理美國隊大加撻伐。

但平心而論,我並不這麼認為。FIBA原本就不等於NBA,國際籃球無論在規則、裁判尺度或是打法上,都和NBA大有不同,這同樣是美國隊一直未能跳脫的迷思之一。

是的,同樣都是籃球,but it’s a different game!Duncan對FIBA裁判哨音之不能理解,正如同西班牙教練Mario Pesquera對美國球員「走步數百次都沒被吹」的質疑相同。以比賽內容來說,我並不認為裁判真的在惡搞美國隊。

NBA是一場秀,球員是主角,裁判尺度自然以鼓勵球員作最大程度的發揮為最高指導原則。FIBA才不管你秀不秀、球星不球星、抗議不抗議,以前是如此,現在是如此,未來也一定還是如此。

我承認國際比賽是有「黑哨」的問題存在,FIBA的裁判水準也良莠不齊,但我實在看不出來美國隊那裡被惡搞了。

* 經過這一次奧運,FIBA和NBA應該都學到不少東西。

西班牙只輸一場球,卻只能爭第七;中國預賽三場狂輸,贏了塞爾維亞就進前八,FIBA秘書長Patrick Baumann也不得不承認,12隊的賽制有其缺陷,考慮將奧運擴編至16隊。冷門歸冷門,如果一再出現誇張而不盡合理的結局,賽事終究有缺憾。

(備註:世錦賽由2006年起,已由16隊擴增為24隊)

偉大的NBA總裁David Stern也在受訪時數度提到「NBA rulemakers might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 excitement of international basketball」。近年來FIBA規則有向NBA靠攏的趨勢,但回過頭來,梯形禁區、大量的使用區域防守等等國際籃球元素,似乎也讓NBA有可以學習的地方。

* 提到區域防守,這恐怕是美國隊心頭之痛。昔日的階下囚,居然靠著一招區域就把皇帝拉下馬,誰能想得到?

美國遭到區域防守箝制的關鍵是:第一、如裘必勝兄所言,欠缺高位中鋒的策應;第二、外線不準。我相信,美國如果有像Vlade Divac或Arvydas Sabonis這種擅於在高位傳球的中鋒,一定會輕鬆很多。其次,如果美國隊能掌握破區域的原則,不要有過多的盤運,外線又夠水準,區域也自然就破了。很可惜的是,這兩點他們都作不到。

區域防守在現在大部份教練的觀念中,被認為是過於被動的防守陣式。這話當然沒錯,但我始終認為區域防守實在太被低估了。由各隊輪番使用區域防守伺候美國的現象就可以看出,各隊就是算準了你外線不夠好(美國只準了對西班牙一場),就用區域和你賭了。

區域防守固然較為被動,但它有沒有好處?先前陳仕佳兄在圓球專欄中所寫的區域防守介紹,有非常精闢的說明。它能節省體力、鞏固籃板、保護主力球員的犯規次數、考驗對手的外線…等等。NCAA雪城大學的Jim Boeheim,不也靠著一套區域防守吃遍江湖?

如果不用它40分鐘,能不能用5分鐘、10分鐘?盯人和區域的變換,用意之一也在於改變比賽節奏,迫使對手必須調整進攻方式,事實上,是值得教練們採用的方式。但是以台灣來看,特別是甲組和國家隊,區域防守幾乎已成為失落的藝術。

當然,區域之所以比較難守好,因為它更需要場上五人合一的配合,也就需要更長時間的搭配和訓練。如果是短期的組合,人盯人自然容易上手和整合。

只是有時候我會這麼想:台灣教練之所以堅持盯人防守,是不是因為比較容易抓出偷懶、防守不濟的球員,便於調度?

或許是我太會亂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