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8, 2014

兩個另類高中教練的故事:讀One Shot at Forever、看Undefeated

One_Shot_At_Forever_37895

日前SBL台銀教練洪濬正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兩造各有說法,局外人怎麼看也是霧裡看花,看不出個所以然。運動團隊的教練,要處理的東西既有專業,也有人心,在西方會被納入「領袖」和領導學的範疇,不是沒有道理。而「教練學」迷人之處,也在於是不是好教練、怎麼作才是好教練,乃至如何成為一個好教練,都沒有正確答案,因人事時地物各異,必須自行參透。

最近讀了運動畫刊作家Chris Ballard所著的棒球書「One Shot at Forever」(似乎尚無中譯本,可能也不會有),同時也看了2011年發行的高中美式足球紀錄片「Undefeated」,這部片後來贏得2012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項。職業教練和業餘教練要面對的問題大不相同,但這本書和影片,註定會讓讀者、觀者對教練這個職務/行業有全新體會。

One Shot at Forever

13382539

One Shot at Forever這個書名怎麼翻呢?「一擊成永恆」、「永恆的一擊」?我一直想不到能夠翻出精髓的譯名。無論如何,它的副標「小鎮、不像教練的教練,和一個神奇的球季(A Small Town, An Unlikely Coach, And A Magical Baseball Season)」,已經完美的說明書中故事。

本書描述位於伊利諾州小鎮Macon(全鎮人數1200人)、全校人數只有250人的鄉下高中Macon High School,學校經費窮到連球衣和球棒都湊不太出來,1971年卻在一個長髮蓄鬍、看來完全是個嬉皮的半路出家教練Lynn Sweet(他的正職其實是該校文學老師)帶領下,如何在當初尚未依人數與規模分級的伊利諾州高中棒球錦標賽中連連爆冷、過關斬將,打進冠軍賽卻輸在最後一戰的真實故事。

這個故事的架構,感覺起來活像是籃球的印地安那州米蘭高中(Milan High School)。米蘭高中位於印地安那州的米蘭鎮,居民1160人,米蘭高中則只有161名學生。當時的印州高中籃球錦標賽也沒有分級,無論是3000個學生的高中或是100個學生的高中,一律大鍋炒一起比賽。1954年,名不見經傳的米蘭高中卻大爆冷門奪得州冠軍。這個故事後來被改編為1986年的電影「火爆教頭草地兵(Hoosiers)」。

有關這個single-class的規定,後來已經愈來愈少人採用,像米蘭、Macon這種大衛打敗巨人歌利亞的故事也就不再,留待以後再討論。

Player故事主角無疑是教練Sweet,當年他是個二十幾歲、剛開始教學生涯的年輕人,樂天、崇尚自由思想,起初和保守的小鎮居民和學校主管格格不入。他在課堂上,會讓學生讀些當時被視為離經叛道的作品;在球場上則告訴球員,不想練球就可以不要來,還讓球員在熱身時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事實上在打進州冠軍賽的那個球季前,Sweet曾經被學校解除棒球隊教練職務,後來在家長和球員堅持下才獲續聘。

Sweet的作風以現代術語來說,是「球員的教練(players’ coach)」,他的風格就是開放,同時相信、鼓勵球員,並不太重視小細節。他能夠幽默的在賽前交給媒體的球隊報告上寫著「球隊弱點:教練」,私底下卻是對scouting頗為重視的人,對於對手的弱點了然於胸。

Chris Ballard的寫作值得嘉許,這本書的主題雖然是棒球,卻不全是棒球,他提到越戰時期戰爭對美國鄉村經濟的影響,對Macon的中西部小鎮生活、互動,以及高中生那種成長期正要轉大人的迷惘和瘋狂,也有生動描述。全書最後一章描寫全隊球員在2011年,也就是那個神奇球季的40週年重返家鄉,談論那個球季以及Sweet教練,對他們的人生有著什麼樣的影響。當然,在這種前不著村的小鎮,1971年球季在40年後仍是人們談論的話題。

這本書再次證明,最好的運動寫作,絕不是只談運動本身而已。就像我個人十分鍾愛的「Fall River Dream」和「Friday Night Light」一樣,成功的運動寫作總會帶入時代、歷史和區域的脈絡,讓讀者的思緒迴蕩不已。

當年的外野手Brian Snitker,是全隊在棒球場上最成功的人物,他後來成為亞特蘭大勇士隊的三壘教練,最近才升任農場3A總教練。

參考連結:
http://www.amazon.com/One-Shot-Forever-Unlikely-Baseball/dp/1401312667
http://www.goodreads.com/book/show/13382539-one-shot-at-forever

Undefeated

Undefeated

這部片的開頭讓人有點錯愕,因為田納西州孟斐斯市的Manassas高中美式足球隊,在2009年球季的開幕戰就輸了,怎麼會是不敗(undefeated)?看完全片,除了眼淚止不住之外,終於才了解影片取名為undefeated的原因。此片要述說的,並不是球場上的全勝,而是你在人生中「不能被擊敗」的信念。

全片環繞在Manassas高中的不支薪教練Bill Courtney以及三、四名球員身上。Manassas位於孟斐斯最破敗、犯罪頻傳的黑人住宅區之一,整個學校的學生幾乎都出自極為貧窮、不是沒有父母就是單親家庭的背景。

Courtney是個總是穿著短褲、涼鞋的胖子,大學時期曾是密西西比大學美式足球隊的練習生(walk-on),後來開始經營木材公司,而且成績不錯。2003年,當年35歲的Courtney志願擔任該隊教練。身為一個白人,他和球員類似的背景只有一點:他也在孟斐斯土生土長,出身單親家庭,而且了解這種背景的孩子格外需要關懷。

13202

但Manassas的美式足球隊實在爛到破錶,在Courtney加入前10年的戰績是5勝95負(每季大約打10場球左右),而且已經110年未曾打進季後賽。Courtney的第一季,全隊球員只有17人,根本沒人想加入這麼爛的球隊。

影片中主要著墨的球員有三人:剛坐完15個月牢、無法控制憤怒但體能條件極佳的Chavis Daniels;成績超棒(GPA3.8)卻因喪父失去信心的Montrail “Money” Brown;以及身高6呎2吋、體重300磅,速度既快又靈敏,被全美許多學校列為招收熱門但是成績很爛的O.C. Brown。

2009年球季展開,我們看到Courtney每天一大清早就在學校穿堂邀學生加入球隊。在隊上情況更糟糕,Money和Chavis光是看個對手錄影帶就在Courtney眼前當場開幹,這兩個傢伙動不動就說不打了跑回家去,Courtney還很有耐心的開車到他們家中去懇談開導。至於OC,成績差到可能進不了大學,隊上的義務助理教練(也是白人)決定讓OC住到家裡,為他聘請家教進行特訓,Courtney則是每天早上開車接送OC上學。球季中途,Money遭逢ACL撕裂,自信心再受打擊,深怕高中球隊生涯就這麼坐在場邊結束。

Courtney自己也有挑戰,應付這些孩子的問題就已傷透腦筋,而由於花太多心力在球隊、球員、研究對手錄影帶身上,還要兼顧自己的木材事業,即使再怎麼體諒的老婆也不得不抱怨,希望他多花點時間在自己的四個孩子身上。

就這樣一路顛跛、狀況百出的,Monassas在Courtney調教下居然大有長進,球季打完戰績是9勝2負,破紀錄的打進季後賽,雖然還是沒贏,但這個球季已經寫下傳奇,而且成為每一個人的人生中難以忘懷的一年。OC Brown最後達到入學標準,進入南密西西比大學(Southern Miss),而Courtney和他的教練團更幫Money找到一名不具名的慈善者,願意負擔他四年大學全額學費與生活費。

Undefeated的故事之所以受到拍攝者注意,是當年孟斐斯當地報社記者撰寫的一篇「Raising OC」報導,敘述白人助理教練家庭無條件接納OC,而且全力相助。這個故事幾乎和姍卓布拉克主演電影「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如出一轍。世事就是這麼巧,攻其不備也根基於真實故事,而且主人翁Michael Oher當年也出身孟斐斯貧困家庭,最後進入密西西比大學。

blindside

Courtney雖然從頭到尾都不願意居功,認為是這些孩子們沒有放棄自己,但我必須要說,沒有Courtney有耐心的循循善誘,他們可能早就半途而廢了。換成我是Courtney,可能也早就被這些孩子氣死而放棄了,一個不支薪教練幹嘛作得這麼辛苦。

Courtney事後說,教練的戰術能力當然重要,但是他的人際關係能力更重要,他必須知道什麼球員能夠用吼、罵的方式激起鬥志,什麼樣的孩子需要你拍拍肩膀,輕聲安慰。這些孩子將Courtney視為父親,不是沒有道理。

參考連結:
http://www.imdb.com/title/tt1860355/
http://en.wikipedia.org/wiki/Undefeated_(2011_film)
http://www.maxpreps.com/news/pPAP2YAMCEmkJtpd2TK7Bg/coach-bill-courtney-and-manassas-make-undefeated-a-true-underdog-story.htm

全文亦刊登於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