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9, 2001

NCAA大戰國(1):Duke vs. UK

(hoopjunkie註:NCAA球季即將進入高潮,我將試著以這個不定期的系列與各位交換NCAA大學籃球的心得與觀感。)

真正的NCAA球季,要到各聯盟的例行賽開打,才算正式開始。不過,錯過了12月18日「Jimmy V Classic」Duke對Kentucky一役的球迷,確實錯過了百年難得一見的精彩好戲。這場球再度確立Jason Williams的地位,而Duke與UK之間的對抗,也勾起了我的美好回憶。

簡單為大家重述一下這場球的過程。UK在大一新鮮人Rashad Carruth14分的帶領下,中場以43-40領先,下半場開場再連得9分,一度取得52-40優勢。Duke對Carruth的進攻和Jules Camara的內線防守似乎一籌莫展。此時,K教練大膽的將五名先發全調下場,這批板凳球員表現得有板有眼,雖然只將差距追回9分之差,比賽氣勢卻完全改變。

此後成為Williams的天下。他在Duke一波20-8的攻勢中獨得17分,Duke於最後4分鐘反超前。終場前8秒,Williams兩罰中一,比賽以78-78進入延長。延長賽中Williams依然凌厲,一記球進加罰,外加一次妙傳籃底的Carlos Boozer得分,底定戰局,最後Duke以95-92獲勝。

總計Jason Williams全場投21中12攻下生涯新高38分,其中三分球投10中7,總得分中有27分集中在下半場。毫無疑問,重返New Jersey老家的Williams,是此役最有價值球員,全美年度最佳球員和選秀榜首的評價,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平常拿來播放古老經典賽事的「ESPN Classic」節目,當下決定在幾天後重播這場比賽。此役的經典,可見一斑。

十年前的巧合
看完這場球,我想起1992年Duke在NCAA64強八強對決中出戰UK一役。很巧的,該役也在New Jersey的Meadowland球場舉行,同樣也打到延長賽,同樣由Duke以不可思議的方式獲勝。相隔十年,能夠親眼得見兩場經典戰役,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當時的衛冕軍Duke陣中擁有Christian Laettner、Grant Hill、Bobby Hurley等名將,UK則由當紅教練Rick Pitino領軍,頭牌主將是Jamal Mashburn。延長賽最後2.1秒UK以一分領先,Duke在暫停之後擁有後場發球權。Rick Pitino事後說道:「我不是不認為Duke不會贏,但我認為他們無法在2.1秒內擊敗我們。」

問題是,奇蹟發生了。在後場發球的Grant Hill,依照教練計劃將球以一道如彩虹般的弧線往前場拋出。位在罰球線的Laettner靠著身高優勢順利接到球,在身後兩名防守球員的緊逼下,先向左作了一個假動作,然後往右翻身跳投,空心入網得分!Duke在槍響同時逆轉UK,邁進最後四強。在這場比賽中,Laettner投10中10、罰9中9,獨得31分。已經犯滿的Mashburn,最後只能在場邊望著Duke瘋狂也似的慶祝,悵然而返。

這場球融合了美國大學籃球中的所有因子:懸疑、刺激、逆轉、關鍵比賽中的戲劇化結局、名校、名教練、球星,被公認為「NCAA史上最偉大的一戰」,貨真價實。同時,也讓年少的我更為NCAA著迷。前後十年,兩校人事全非,唯一不變的是Duke的K教練。他能帶領兩批不同的球員演出不可思議的逆轉秀,帶兵、執教功力更是不容置疑的。

V教練的名言
十年後出現主角、場景、結局幾乎一模一樣的球賽,確實令人難以置信。不過NCAA就是如此,當傳統名校遭遇,通常都會是精彩絕倫、內容豐富的好戲,而不是機關槍打鳥,比數差距動輒二、三十分的爛仗。

「Jimmy V Classic」為紀念因癌症過世的前北卡州大教練Jimmy Valvano而舉辦,用意在籌募癌症研究基金。這場球的結果,和V教練的名言「Don't give up. Don't ever give up.」不謀而合,面對UK這種強校落後12分,Duke有一百個放棄比賽的理由,但他們並沒有。

附帶一提的是,率北卡州大奪得1983年NCAA冠軍的Jimmy Valvano,也是我個人極為景仰的一個教頭,或許找時間再詳細介紹他的生平故事。看了他和北卡州大的故事之後,應該會對籃球、NCAA以及傳奇、天意有更深刻的體會。

Monday, December 17, 2001

猶太教喬丹Tamir Goodman

前幾天看新聞時,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Tamir Goodman。Tamir Goodman?他不是當年被運動畫刊稱為「猶太教喬丹」 (Jewish Jordan)的傢伙嗎?這個小伙子又惹麻煩了?

其實不應該說是「麻煩」,但Goodman確實在兩年來兩度成為全美的話題人物。他的故事,值得一述。

■風波Part II
12月11日,Towson大學對Maryland-Eastern Shore大學的比賽中,Goodman並沒有隨隊出賽,Towson也以78-93落敗。Goodman實在沒有心情出賽,因為就在這一天,他要求檢察官不要以攻擊罪名起訴校隊教練Michael Hunt。

起訴校隊教練?為什麼?因為前一場球Hunt不太滿意Goodman的態度,在一次暫停時要求Goodman退出球員圍成的小圈圈 (huddle),Goodman照辦,臉上卻帶著詭異的微笑,搞得Hunt十分光火,一怒之下往旁邊的椅子就是一腳。說巧不巧,這張椅子卻撞到Goodman的腿。

事後,Goodman將此事報告校警,不說還好,說了之後消息不逕而走,檢察官也主動調查。而Tamir的老爸Karl Goodman又是律師,愛子被教練踹了一腳,自然使得整個事件更加複雜。

這件事在台灣人眼裡或許是小事,高中籃球教練體罰的例子屢見不鮮,但體罰在美國人眼中可是大事,鬧得這麼大,和當初印地安那大學火爆教練Bob Knight因體罰而被迫去職,有異曲同工之妙。

■戴著小瓜帽的籃球員
細說從頭,Tamir Goodman之所以引起全美高度重視,因為他是個正統猶太教 (Orthodox Jew)的教徒。這種宗教的忠誠信徒,都會在頭上戴個小瓜帽,Goodman正是如此。

除了Goodman,美國也有不少已經打出名堂的球員信奉正統猶太教,例如南加大的小前鋒David Bluthenthal、前奧克拉荷馬州大的控球Doug Gotlieb,新浪目前在大陸聘的221公分洋將Eric Gingold也是一個。

就像回教有一年一度的齋戒月,正統猶太教也有嚴格的宗教戒律。依據戒律,教徒在週五日落至週六日落之間,不能打球。這種規定對一般學校而言十分傷腦筋,因為這段期間正是安排籃球賽的「黃金檔」,不能打球那也別搞了。

由於這種特殊的戒律,加上正統猶太教有許多法典、戒條與經文需要學習,因此教徒的子女通常會就讀猶太教學校,故事主角Goodman也不例外。

Goodman家住馬里蘭州巴爾的摩,沒有人規定猶太教徒不能喜歡籃球,所以他從小就是個「球狂」。Goodman高中一年級原本被父母送往匹茲堡念書,但是那所學校並沒有籃球隊,對嗜球如命的Goodman而言簡直有如地獄,撐到高一結束,高二他就轉回巴爾的摩近郊的Talmudical學院。

■1999,一夕成名
Goodman身高6呎3吋,身材削瘦,屬於輕磅後衛。經過高二一年的磨鍊,他在1999年大放異采,平均每場攻下35.4分、6.5籃板、7.5助攻,開始受到各界注意。在「運動畫刊」(SI)一篇文章直指Goodman為「猶太人喬丹」之後,各校才恍然大悟,世上竟有Goodman這個球員存在。

Goodman一夕成名,有球探說:「全美國沒有一個17歲的球員守得住他」。有關Goodman的經典故事也陸續流傳出來,他曾經在一場比賽中連中九記三分球,另一場客場賽,他在賽前迷路遲到,進場時本隊已經以4-20落後,結果Goodman在上場之後連得45分 (請注意,是「連得」),率校隊反敗為勝。創下如此不可思議的神蹟,不紅才有鬼!

該年暑假,Goodman獲得五星籃球營和adidas ABCD Camp邀請,各隊球探也蜂湧而至,準備好好瞧瞧這個戴著小瓜帽的喬丹。大家擔心的是,Talmudical學院所屬的籃球聯盟,都是猶太學校,整體素質太差,所以Goodman的統計數字只具備參考價值。

Goodman的表現果然有點令人失望,在「五星籃球營」(Five-Star)中被球探評為「全美最被高估的球員」,一般的評語是,他的傳球sense和視野不錯,得分能力和基本動作平平,頂多是全美100名邊緣的水準。在ABCD Camp更慘,只打了一場就受傷,一堆流口水的球探、教練啥都沒瞧見。

■風波Part I:馬里蘭,我來了,又走了
儘管如此,馬里蘭大學並沒有放棄,助理教練Billy Hahn依然持續鎖定Goodman。馬里蘭的堅持原因無他,除了對Goodman球技信心十足之外,Goodman的家鄉巴爾的摩,本來就屬於馬里蘭大學招收球員的領域。盡全力留住資優在地球員,吸引當地父老注意,原本就是NCAA招生的不二法則。

馬里蘭要Goodman,所需作出的犧牲和配合不少。首先面臨的,就是猶太教周末的不出賽戒律。如果Goodman加盟馬里蘭,馬里蘭必須和ACC聯盟的其他學校協商,盡量不要安排該校的球賽在週五日落至週六日落之間舉行,但這是不太合乎常理的作法,其他各校也沒有義務配合。其次,猶太教信徒的食物也很特殊,球隊出外打客場時,工作人員還必須負責張羅食物,麻煩得很。

無論如何,Goodman和馬里蘭達成口頭協議 (oral committment),同時在高四這一年轉學至學校附近的Takoma Academy,希望藉著更高層級的球賽鍜鍊球技。高中的最後一個年頭,Goodman平均攻得25分、9助攻,表現還不差。

奇怪的是,在最後必須簽下「就讀意向書」 (Letter of Intent,這是NCAA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名詞)的階段,Goodman卻突然和馬里蘭意見相左,決定改投南方聯盟的小學校Towson。據信,這和總教練Gary Williams不願意為一名球員增加太多麻煩、馬里蘭不再看好Goodman未來都有關係。

■揮別絢爛
來到Towson的Goodman,大一頗受總教練Mike Jaskulski重用,全季共先發23場,平均6分、4助攻,Towson打出12勝17負戰績。這樣子的成績單,和「猶太人喬丹」確實有很大差距,多少反映出Goodman當年的名聲全是媒體一窩蜂炒作的結果,但對一個平凡的新鮮人而言,還算可以。

Towson展現十足誠意,全力和南方聯盟各校協調賽程,而各校也欣然配合。其實NCAA裡也有這種特殊的例子,例如摩門教學校Brigham Young(俗稱BYU),星期天就不能打球,而且摩門教徒還必須出外傳教兩年。這也是為什麼Britten Johnsen至今還在猶他大學混的原因,因為他是摩門教徒。

到了大二,Towson總教練換成了Michael Hunt。Goodman似乎不太受教練重用,球季前八場每場平均出賽時間只有11.4分鐘,Goodman進了「狗屋」,平均得分不到2分,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他的失望和沮喪,可想而知。而揮別絢爛之後的Goodman,和一般平凡的大學生毫無兩樣,他上課、考試,享受打球的樂趣。喬丹?NBA?並不在他的腦海之中。

從他的大學生涯觀察,所謂「猶太人喬丹」,實在只是個炒出來的話題。Goodman是個很乖的孩子,他也知道自己的球技沒那麼棒,但是媒體硬要把這個不得了的封號加在他身上,又有什麼辦法?

■大事化小
拉回最近發生的事件,其實這是Goodman和教練默契不佳,加上球場表現不如預期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兩者發酵之後的結果,說穿了只是件小事。鬧得這麼大,兩造都有大事化小的意思,Goodman主動要求檢察官不要起訴教練,Towson校方在了解事件後,也決定不針對Hunt進行進一步調查。

Goodman原表示,已不可能在Hunt手下打球,而且準備轉學,不過Towson信誓旦旦的承諾,絕不會因此取消Goodman的籃球獎學金,目前只待Goodman的回應和抉擇。

對Goodman的了解,讓我真正的體會到,美國媒體也不是不會犯錯的,有很多球員都是被記者或球探硬拱出來的假明星,等到真槍實彈在場上對幹,就會穿幫。其次,「XX喬丹」的稱號實在太沈重,往後再聽到這種比喻,聽過就算了,不要太當真。因為,如果Goodman都能算是喬丹,那陳信安不就是Kobe Bryant!

Monday, December 03, 2001

從Floyd和公牛看NBA的用人政治學

如果有一支球隊能夠爛上加爛,恐怕只有公牛了。公牛本季在選來兩名高中球員後仍無起色,看他們最近輸球的樣子,讓我想起前NBA教練Bill Fitch在執掌騎士時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是唯一一支在低潮中還能有低潮的隊伍。」

有人會說,熱火也很爛。不過,公牛的爛和熱火比起來更上一層樓,熱火的陣容並不爛,而是戰績比預期低得太多,至於公牛隊,除了Ron Mercer勉強稱得上是個角色,兩個高中生Chandler和Curry?中鋒Brad Miller?拜託!即使如此,NBA還是球員的天下,輸球的責任理所當然要由教練率先來扛。也因為如此,有人會懷疑,為什麼Tim Floyd還能撐到現在不被fire。

■斷袖之癖?
Tim Floyd和公牛總經理Jerry Krause是釣友、是「馬吉」,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既然是至交好友,什麼話都好說,更何況Floyd「看起來」確實很認真,不是混吃等死之類的人。

但我還是沒有殘忍到像文大培一樣,懷疑Floyd是Krause的「親密愛人」,因而能撐到現在烏紗帽還沒被拔掉。我覺得真正可能的原因是:公牛根本已經不care了,這幾年只是他們的過度期,不想在球隊上花太多錢,省錢第一(公牛本季團隊薪資僅4254萬美元,排NBA倒數第三)。此外,同為Jerry Reinsdorf旗下的白襪隊打得還不錯,挖東牆補西牆還過得去。而公牛也受夠了Phil Jackson這種甚難駕馭的大牌教練,與其如此,用什麼教練不都一樣。

附帶一提的是,美國作家很喜歡用「Pink Floyd」(一支非常有名的英國前衛搖滾樂團,代表作是「The Wall」)來稱呼Tim Floyd,多少有諷刺的意味在內,不過我個人舉雙手雙腳反對他們如此「羞辱」我最崇拜的樂團。

■Who do you know
話說回來,為什麼兩年前的Doc Rivers、今年的Rick Carlisle,能夠讓陣容同樣毫不起眼的魔術和活塞打出令人驚訝的戰績?Tim Floyd真的是適任的教練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當初公牛會找他?又為什麼能撐這麼久?

美國籃壇的教練界有一句不可不知的名言:「It's not what you know, it's who you know.」意思是說,你的專業知識多麼豐富、戰術多麼精妙,都沒有用,倒不如擁有豐富的人脈,萬一有一天好友至交得道昇天,自己沾光的機會也為之大增。

你會發現,美國籃壇教練人才濟濟,但是NBA選來選去,總教練的人選還是不出那幾個,很少有大家意外的人選或陌生人殺出重圍。因為美國人和中國人也沒有兩樣,交情第一,能力第二,熟人畢竟好說話,所以在考慮新任總教練時,總會率先考慮現任助理教練或是和高層交情較佳的人選。至於助理教練也是如此,否則為什麼前公牛班底Cleamons、Winter、Hamblen會跟著Phil Jackson到湖人?因為Jackson早已習慣和老班底搭配,也了解每個人的長處。

NBA經常是這樣的,只要你一踏進來,就很容易有第二次機會;如果你始終跨不進這個圈子,就經常會是最後被忍痛砍掉的那個人,兩次、三次...無數次。為了要跨進這個獨一無二的籃球最高殿堂,也許你得先從先行球探(advance scout)、區域球探(regional scout)幹起,或是多多利用任何機會去認識NBA的圈內人、教練、助理教練、高層等等,能夠結為好友是最好,即使不行,也讓他知道有你這個人存在。

有朝一日,如果你的好友獲拔擢擔任總教練,你的機會就來了,或者是你的馬吉獲聘為某隊助理教練,說不定他能替你引見總教練,爭取另一個缺,也或許是某隊總經理突然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他和你聊籃球得很愉快,覺得你很有料、很上進,說不定你會成為那個半路殺出的幸運兒。

這種情形,說穿了和其他行業並沒有兩樣,都是政治。

■球員也一樣
NBA球員也一樣,政治因素會影響的,不是KG、Duncan這種超級大牌,而是用來填滿板凳、平時沒有大用的第11、12人。這種放在板凳上的球員,最大功用是用來練球,再不就是在大勝或大敗時丟上場拖完比賽時間。功力如何,說真的,並不重要。

記得以前在看台灣的CBA時就常想,宏福的麻臉後衛羅德斯(Johnny Rhodes),在台灣每場球都可以有大三元的功力,身高有6呎4吋,能控能投還會切,內外都能打,又有NCAA史上抄截排名第二的一雙快手(現在排名應該向下掉了),當年還在Maryland大學時也算得上是名氣響叮噹的控球後衛。在NBA裡,好歹能夠當個第三控球吧,為什麼會沒有球隊要他?

羅德斯有兩年都在巫師訓練營於最後關頭被刷掉,據他自己的解釋是,他和總經理Wes Unseld不夠「馬吉」,又不想拍馬屁,所以最後光榮犧牲。

每年NBA球隊在季外的夏季聯盟summer league,或是季前訓練營,往往會邀請一些次級球員試身手,是不是在受邀名單之中,除了以本身實力作後盾,NBA球員的推薦也是原因之一。贏得了機會,造化如何,則只能看自己的能力或馬屁功了。聽說Lamar Odom今年夏天就推薦了好幾個以前的舊識進快艇訓練營。可見朋友不但要交得好,還要交得巧。

喬丹喜歡北卡的球員,同樣是出了名的,當年在公牛時的Scott Williams,如今在巫師的Hubert Davis、Brendan Haywood,不都是喬丹一手促成?校友之間的互相提攜、牽成,也是NBA球員的政治學之一。

■NCAA
NCAA裡的政治學更是門學問,三百多所大學的教練和助理教練缺,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在搶。究竟要選擇誰,是個很難的問題。同樣的,NCAA各校會以校友為第一考慮,特別是助理教練。如果你有幸幹上助理教練,在母校待了幾年,為學校找來幾個高中明牌球員,或是跟著小老闆底下修成正果,拼出名氣之後,就要看大老闆是否願意將你引薦至其他的學校。這裡面,有一半能力問題,另一半,也是政治。

我們以Duke為例。你看Duke場邊坐著的一排助理教練,打從Johnny Dawkins到Chris Collins再到Steve Wojo,幾乎都是Duke自己畢業的球員。他們靠著這層關係而能贏得在K教練身邊學習的機會,有朝一日,也寄望能像已經單飛的Tommy Amaker(先到Seton Hall,現在在Michigan)、Quin Snyder(Missouri)一樣,獲得K教練背書,成為名校教練。

另一方面,曾經擔任過NBA教頭的仁兄,即使你在NBA混得灰頭土臉,也會是各校爭取的對象,例如Memphis的John Calipari和Louisville的Rick Pitino。因為這些教練名氣大、又混過NBA,容易吸引明星球員來歸,也容易讓校友掏出腰包來贊助學校的體育經費,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如果Tim Floyd本季過後不幸陣亡,我相信他仍會是NCAA爭取的對象,原因在此。

NCAA裡的政治學問太多了,我的好友陳仕佳兄了解的比我多上數倍,或許改天找他寫一篇。

所以,為什麼Floyd能夠混到現在?就是政治和交情嘛。環顧國內,這種例子好像也是數不清。就因為政治,所以我們會看到不適任的教練安然無恙,適任卻不會作人的教練到處被踢來踢去。無論在哪一行,懂得作人學問還是很重要的,如果不願意拍馬屁、套交情,只能期望自己遇上伯樂了,要堅持自我、靠實力出頭,就得堅強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