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1, 2004

世界那麼大:有關歐洲籃球

外籍球員在NBA的崛起,讓大家對歐洲籃球的興趣也高昂了起來。前幾天一名熱心市民在討論區po出了我大約寫於兩年前的歐洲籃球文章。事過境遷,在兩年後,歐洲籃球的生態又有所改變了。

*兩年前...

兩年前的文章,我先節錄如下,可不是我偷懶要混字數,是為了讓大家了解一下兩年前的情況。這是兩年前的歐洲籃球生態,也就是2001-2002球季左右的事:

FIBA與歐洲各國籃協合作,在歐洲總共舉辦五個大型職業杯賽,男三女二,男子隊有EuroLeague(今年起改名為SuproLeague)、Saporta Cup與Korac Cup,女子隊則有EuroLeague和Ronchetti Cup,今年共計有33國的217支隊伍參賽,其中男子132隊,女子85隊,可說是熱鬧非凡。

在男子的三個杯賽中,EuroLeague層級最高,Saporta Cup次之,Korac Cup排第三。國際籃總依據本身計算的各國排名(ranking),來決定各國聯盟在這三項杯賽中所能報名的最高隊數,以EuroLeague而言,就規定同一國最多只能有三隊入選,而且都要是該國聯盟排名前三的隊伍。擠不上EuroLeague的球隊,就只能報名Saporta Cup,同樣的,參加Korac Cup的也就是排不上Saporta Cup的隊伍。這三個杯賽都會打出冠軍,但傳統上只有EuroLeague的贏家敢號稱自己是歐洲冠軍。


以下則是歐洲籃球勢力分裂的經過: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由於EuroLeague的電視轉播合約洽談全由FIBA一手操縱,也由FIBA負責分配,有不少球隊自覺錢拿得太少,私下對FIBA十分不爽,開始策動出走,於是促成了另一個「協會」ULEB(Union of European Basketball League,原文是意大利文,所以字母縮寫先後次序和英文不同)的誕生。ULEB自認可以搞到比FIBA條件更好的電視合約,分配也更加公平。

ULEB自信滿滿,並開始對各國球隊進行強力遊說挖角,FIBA這才驚覺事情大條了,當下和ULEB的代表開了好幾次會議,希望能「弭平叛軍」,可是雙方理念差距實在太大,而且沒有交集,最後終於鬧翻,歐洲籃球也正式宣告分裂。

原由FIBA主辦的EuroLeague,自今年起全新包裝改名為SuproLeague(好一個怪名!),FIBA所持的理由是要藉由新品牌而將歐洲籃球推向全世界。另一方面,ULEB建立的聯盟也就承襲了EuroLeague這個舊名。由SuproLeague系統跳槽EuroLeague的強隊,包括希臘的Olymipakos以及西班牙的Barcelona、Real Madrid三隊。

「執政」數十載的FIBA眼看小老弟造反,當然非常不爽,最後決定,參加ULEB比賽的球員與教練,往後還是可以參加FIBA主辦的各項賽事,包括正式的國際錦標賽;但是參加ULEB的職業球隊與受聘為ULEB執法的裁判,將不得再參加FIBA賽事,以為懲戒。

這兩個聯盟槓得凶,誰也不服誰,雖然賽制不同(EuroLeague共有24隊,例行賽分為4組,每組各6隊;SuproLeague共有20隊,例行賽分為兩組,每組各10隊,打主客各一的循環賽),但新球季的開賽日無巧不巧都選在10月19日,未來的鬥爭還有好戲可看,光是「誰才是真正的歐洲冠軍」這個話題,就很有得吵了。


*兩年後的現在

接續上面的發展,FIBA和ULEB兩年來一直談判,但最後還是沒談成,終於決定還是各搞各的。因此,現在歐洲男籃除了各國本身的職籃(domestic leagues),跨國性的聯盟共有四個,FIBA、ULEB各兩個。

ULEB系統
1. ULEB Euro League
這被視為歐洲水準最高的賽事,本季分三個分區共24隊參賽。

2. ULEB Cup
可以被視為第二級比賽,本季六分區共36隊參賽,冠軍獲得下一季晉昇Euro League的資格。

FIBA系統
1. FIBA Euro League(簡稱FEL)
分為North、South、West、Central四個分區,原本計劃是湊足32隊,但本季只有30隊參加,所以有兩個分區為7隊、兩個分區為8隊。

2. FIBA Europe Cup(簡稱FEC)
同樣分為North(12)、South(12)、Central(9)、West(8)四個分區,本季共41隊參賽。

這四個聯盟(或稱「盃賽」也可以),賽制都相仿,例行賽採取一主一客的home-and-home賽制,然後各舉行季後賽,打出四強與冠軍。基本上,歐洲籃球的賽制和足球非常相近,每一支球隊既在自己的本國聯盟出賽,也同時在這種「泛歐」(Pan Europe)的跨國聯盟中出賽。

至於女籃,只有FIBA系統的Europe League Women和Europe Cup Women兩項比賽。Euro League本季共16隊分為兩個分區,Europe Cup則有24隊參賽。

*球員薪水
至於球員薪水,依各國聯盟的規模、財力與水準各有不同,差異相當大,在此我並無法一一列舉。確定的是,歐洲職籃中平均薪水最高的,是西班牙。洋將平均的薪資在80萬至100萬歐元之間,也就是大約在100-127萬美元左右,本土和來自其他歐洲國家的球員,薪水當然就低了一點。

歐陸洋將大多來自美國,薪水議價差距很大,如果具有不錯的NBA資歷,200-300萬美元也有。另外,他們有所謂的Bosman-A和Bosman-B球員,簡單的說,就是允許歐陸球員在各國之間流動,受到工作權的保護,這個部份留待以後再談。

本季西班牙職籃不包含美籍球員,年薪最高的是Dejan Bodiroga,292萬美元,接下來是Tomasevic的178萬美元,再接下來則是Oberto和Gregor Fucka的152.4萬美元。西班牙本國球員部份,最高薪的Paraiso,只有80萬美元,落差很大。

累了,其他的下次再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