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6, 2004

籃框裡的福爾摩莎 - 慢了三拍的雜想

*我想我的神經傳導有點問題,從腦袋到末梢神經傳遞的時間需要比常人來得久,這就是為什麼我籃球打不好的原因,也是文章寫得特別慢的原因。更傷腦筋的是,我習慣說些難聽的話...

*瓊斯盃似乎已經結束很久了,無論如何,我心中的MVP是周士淵。理由很簡單,他在最重要的對澳洲、南韓兩戰攻下50分。對澳洲23分,投16中9;對南韓27分,投16中12。

以整個瓊斯盃來看,周士淵狀況顯然處在高峰,平均上場20.7分鐘攻下13.4分、2.2助攻和1.1抄截。他的兩分球命中率61%、三分球42.4%、罰球84.6%,準得嚇人。

獲選MVP的陳信安,表現當然也不差,平均上場23分鐘,攻得14.9分、2.2助攻。他的傳球和第一步的爆發力,都是對手難以防守的原因。但是,如果說陳信安搭配團隊的表現有75分,他的個人表現只有60分,而且不時消失,無法說服我將MVP選票投給他。

至於田壘的表現如何?平均上場27.3分鐘,12.6分、6.4籃板、2.4助攻,好像不錯是嗎?好,再看看這些數字:兩分球命中率38.7%、三分球43.4%、罰球42.1%...這該怎麼形容?只能用"離奇"或"匪夷所思"來形容吧。

*Motion Offense似乎在最近成了熱門話題。拜讀了Kevin Chou的大作,又有機會將中華白在瓊斯盃的幾場球重看了一次。恕小弟資質駑鈍,我怎麼看都看不出來中華白打的是motion offense。

Motion offense中最重要的元素:Spacing、Cutting、Screening、Passing,我覺得中華白少了screening的部份。他們頂多是在左右45度角作出pick-and-roll,但看不出來有什麼樣透過擋人而設計出來的戰法。

我可以為中華白找出幾個理由來解釋。第一、motion offense確實只是個概念(concept),自然沒有標準打法,更找不到兩套一模一樣的motion offense;第二、中華白成軍集訓時間不夠長,無法讓來自不同球隊的球員了解screening的動位。

*抱歉,我不習慣寫MO,因為好像沒有這種說法...亂入一下:MO=Most Overrated Offense?感覺上,現在在台灣,如果你看不出來球隊在打什麼東西,教練就會告訴你:我們打的是motion...

*就我所了解,motion offense並不代表放棄低位。無論是3-out 2-in或4-out 1-in的pattern,籃球愈靠近低位得分愈容易的概念是不會變的。很可惜的是,從中華白身上看不到這一點。

*但不管怎麼說,老話一句,在籃球場上,"準"是一切疑難雜症的解答。如果你準得像神、又能贏球,也不用什麼鳥戰術了...

*也就是說,中華白劉嘉發教練作得最為成功的一點是:他掌握了手上球員的特性。同時根據了解,在賽前將他們的體能操到一個極緻。所以,中華白打出了一點快、狠(還不是很狠)、準的味道。投籃比對手準確、體能對對手強大,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

對上身材較高但腳步較慢的澳洲、卡達、德國,最能看出中華白的特點。

*相形之下,幸好我在賽前沒和別人打賭,否則中華藍真的會害我輸錢,或是必須在忠孝東路上遛鳥。

中華藍的陣容,就帳面上看絕對優於白隊,但是整合十分失敗。如果說這不是教練的責任,我不知道這是誰的責任。

速度絕不是藍隊的特長,也就是說,藍隊理應利用本身較擅於半場攻擊、老將經驗較為富、整體身材也優於白隊的三大特點,來決定本身的節奏和打法。當然,我們見到的並非如此...

*看完新作者Kevin Chou的Early Offense大作,我恍然大悟:圓球球聚時,對手打的大概都是early offense,因為我們不是文兄大培不回防、懶得回防、無法回防,就是另外有人不回防。

然後,等對手投籃不進,我方搶下籃板...我們就長傳人還杵在前場的大培,也來個early offense...這是什麼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