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8, 2010
1980
前陣子突然意會到,一度被喻為台灣籃球新希望的陳信安,已經30歲了。剛好,同樣出生在1980年的姚明和田臥勇太,最近也分別要造訪台灣。這三個當年被亞洲籃壇眾所矚目的年輕人,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姚明就不用提了,從進休士頓火箭以來,就被視為是中國籃球的象徵,如今也成為上海鯊魚隊的老闆。
這一次姚十一郎來台灣「作公益」,還號召了一票台灣球員和藝人。或許作公益的idea很好,不過這些名人作公益的手法一向都是從球迷或歌迷身上挖錢。我搞不懂,如果真要作公益,為什麼不把自己的收入捐一捐。
田臥勇太,由於生涯多年逐夢北美,轉戰於NBA和NBA發展聯盟,最後才回到日本發展,據說今年是首度披上日本成人國家隊的球衣。從他目前在瓊斯盃的表現看來,球風確實洗鍊,是日本隊歷年來少有的控球人選。說不定日本在有了田臥之後,在亞洲級賽事的成績會有所突破。
田臥的堅持,對日本籃球應該是個不小的衝擊。從他之後,更多日本球員願意走出去。他或許對日本籃球沒有什麼實質上的貢獻,但無形的影響力更加巨大。
附帶一提被媒體炒得震天響的「李學林vs.田臥」,平心而論,李學林真的不差,然而他對球隊的貢獻,顯然沒有田臥來得顯著。
至於我們的陳信安,最近已經消失在廣大球迷的眼中,因為他和裕隆的合約結束,已經到中國去淘金了。帳面上的薪資相當不錯,不過據報導,他因為受傷之故上場時間非常少,基本上對東莞沒有什麼貢獻。
對於陳信安,從一開始的鼓勵、看好,到後來的批評(見「陳信安與美國牛」),有其脈絡可循。如果不是他眼中永遠只有自己,卻未曾在球場上打出什麼成績證明自我,我對他的看法也不致於此。
陳信安30歲了。30歲的他,對台灣籃球曾有什麼樣的貢獻呢?他確實曾在2002年短暫的幾個月中,讓台灣籃球迷對NBA有所想望,但整體說來,不過是沽名釣譽而已。
看1980這一班,就彷彿任何一個畢業班一樣。每個人都作出不同的選擇,走上不同的路,甚至在往後的人生中也出現不同的性格變化,面對不同的經歷。我是如此,我的同班同學是如此,陳信安、田臥、姚明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