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5, 2011

NBA勞資第二次世界大戰(下)

勞方作假?
在雙方的第一波交鋒之中,最精彩的是媒體跳了進來,以數字開創出另一道戰線,那就是──NBA資方是否報假帳呢?大刺刺的指控NBA作假帳,這問題不能說不大。

紐約時報記者Nate Silver在一篇報導中指出,他收集自「富比士」(Forbes)雜誌的1989年至2010年NBA財務資料顯示,NBA整體應該是處在獲利狀態,這使它聲稱賠錢的說法顯得十分可疑。

Silver所提出的資料之中,1989-1999年這10年中,NBA的獲利率都在10%以上,1994-95球季甚至達到28.2%的高峰,簡直是削爆了。從2000年起,獲利率就未能再爬回兩位數,但2009-10球季的獲利率還是有4.8%。

他也說,雖然2009-10球季NBA的30隊中有17隊虧錢,但虧損都不大,而光是湖人、公牛和尼克三支大市場球隊的盈餘,就足以抵消掉絕大多數球隊的虧損,也就是說整體還是賺錢。此外,雖然門票收入比5年前掉了6%,但是NBA在週邊商品和電視轉播授權方面的營收,比5年前增加11%,這足以支持聯盟整體不致於陷入紅字。

最後,針對美國四項職業運動的比較,在2009-10球季,MLB、NFL、NHL三項運動的球員薪資都占整體營運收入的54-55%之間,NBA的58%是稍高了一點,但還不致於離譜。

報導一出,NBA老皇帝David Stern馬上震怒了,發表新聞稿指出該報導所引用的統計錯誤,NBA都是規規矩矩的作帳,同時有具備公信力的會計把關云云,反正就是說紐約時報鬼扯淡。

這個指控引經據典,不能說完全是空穴來風,對台灣人來說更是司空見慣。畢竟,我們有哪幾家公司沒有假帳或是有兩本帳的啊?不給你作出第三本來都不錯了。老闆每年口口聲聲說公司沒賺錢,故意在那邊哀聲嘆氣,目的還不就是逃避加薪嗎?

麻煩的是,NBA又不是上市公司,所以它的財務一向極不透明化,它也不會肯透明化,因此外界無法找到任何實據去證明它說謊。紐時的指控,註定變成羅生門,不過我相信,這給予球員工會在談判時一個很好的籌碼,至少也留下一個相罵本。

到目前為止,雙方還老神在在。基於談判策略,當然不可能在封館之初就急著談,因為急的一方就代表示弱。即使心裡急,也要發揮演技,讓對方感覺我寧願不打也不簽下不合理的勞資協議。

依據以往經驗,勞資雙方在7、8月可能都會裝死,一直到9月,也就是正常球季應該開打的前一個月,再開始動作。

球星的價值、NBA的未來
在這當中,有一點頗值得玩味,那就是NBA球員薪資的漲幅,在過去10年來並沒有太離譜,基於勞資協議的限制,漲幅和聯盟營收成長呈現正相關,算是合理。有趣的是,NBA的「行政費用」節節高昇。

因此,除了試圖降低球員薪資之外,NBA也企圖降低行政費用。最近,它宣佈總部裁員114人,這相當是總部整體人力的11%,裁員後預估可以節省5000萬美元。此外,它關閉或縮小了某些辦公室。另一項數據是,自2008年的金融風暴之後,NBA總部加各隊已經裁員了275人。

有趣的就來了,NBA行政費用之所以高漲,是因為這包含了海外投資,包括開拓廣大的中國市場在內。今天要cost down,要裁減行政費用,很可能就意味著未來NBA全球化的腳步必須大幅放緩。放緩之後,會對NBA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值得我們去想想。

更重要的問題是,NBA的不透明財務遭到質疑,我認為是自前幾年的裁判吹黑哨事件之後,聯盟信用再度受到重創。當財務不透明到一定的程度,連公司是不賺錢都不確定,談勞資協議的意義似乎就減損了大半。

前NBA球員Dale Ellis說,NBA球員錢多多,目前還不會擔心封館,要等到他們領不到薪資支票才會開始緊張。不過,已有不少NBA球員準備出外打工,例如Deron Williams。傳奇經紀人David Falk接受媒體專訪時,舉前客戶Danny Ferry當年被快艇隊選上卻拒絕報到,轉至義大利打球,結果重返NBA之後生涯大受影響為例,警告NBA球員到歐洲淘金之前務必三思。

歐洲的打球環境當然不如NBA,然而,我覺得歐洲籃球水準也不致於爛成那樣。是驢是馬,牽出來溜溜就知道。反正人家WNBA季外赴歐洲打工已經是常態這些NBA球星前往歐洲證明一下自己的身價,也是不錯,否則封館期間什麼事都作不了,跑到公園打三對三總不是辦法。

談到身價,每年總是有不少報告、研究和專欄去針對球星的身價作排名。儘管這些統計的背後都有所謂的經濟模型或某某理論支持,但其實我很懷疑這些數字。再論薪水,NBA球員的平均年薪高達500萬美元,要知道這是平均,是很恐怖的數字。拜天價的電視轉播權利金之賜,NBA球員的薪水全飆上了天,老實說,我很懷疑目前究竟有幾個球員真正值每年1000萬美元以上。

NBA的目的還是在賺錢,我相信今年一定會有球季,等到大家都搞急了,一個晚上把勞資協議生出來也不意外。屆時,馬照跑、舞照跳,等到LeBron James一場再幹個40分,保證所有人把勞資問題全拋在腦後。

幸好Phil Jackson已經退休,不然這個縮水球季的總冠軍隊,又要被他很酸的打上星號。倒是上面所討論到的幾個議題,對NBA的未來有著根本影響,不好好想想,未來不僅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搞不好還有土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