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3, 2014

陳信安:對角線的起點與終點(3)

5082502371482

損了陳信安這麼多,卻不能不承認,就體能條件而言,他是台灣籃壇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林書豪的條件不差了吧,陳信安的體能條件應該至少是他的一倍半。

陳信安差的,是運氣。而運氣,又是一般人在評價球員時最容易忽略的一點。運氣女神,好像也一直站在陳信安的對角線。

陳信安自1998年亞青賽竄起,結果中華職籃CBA從1999起就封館,2000年正式倒店。如果CBA能夠順利發展,先不說別的,光是薪水就撈不完。如果大二的顏行書月薪就有20萬,請問陳信安值多少錢?

另一方面,以當年洋將充斥的CBA,他的球技理應能得到該有的磨鍊,對國內籃球的挫折感或許也能減少一點,不見得非得到中國討生活不可。

2005年,當年25歲的陳信安原本準備跳槽東森,簽下肥約之後雙方卻卡在放洋條款談不攏,到最後重返裕隆,還被SBL禁賽一季,實在有點莫名其妙。

從這兩次事件來看,陳信安的銀行帳戶真是虧大了。

至於早期台銀跳到裕隆,時隔多年,我不太確信這是否真是個好的決定。台銀雖然母公司自己印鈔票,但球隊像是後母生的一樣,基本上就是台灣籃壇的幹訓班,打出名堂的那一刻,就是準備跳槽的一刻。裕隆身為台灣最有制度的球隊,對球員的照料當然是最好的,否則也不會滿手王、成為大家的第一志願了。

然而,治軍嚴謹有如Larry Brown的錢一飛教練,或許從來沒有想出該怎麼帶這個天縱奇才的球員,正如同布朗爺從未能好好的讓Allen Iverson心服口服一樣。飛哥是一板一眼,而非「球給志傑」型的教練,而裕隆從先發到替補都是明星球員的陣容,也不允許「球給信安」,某種程度上是阻礙了年輕陳信安的發展。

就亞洲籃壇而言,陳信安更是衰到爆。2001年、2003年兩度隨國家隊移訓中國受傷,一次被戳了眼,一次傷了膝蓋,搞到最後亞錦賽都上不了。到他真正在亞錦賽上有所表現,可能已經是2007年的事。接下來,連年的傷勢,加上林志傑的崛起,更加速陳信安被列為世代交替對象的時間表。

初出茅蘆的陳信安,在1998年和姚明被亞洲籃總並列為亞洲籃壇最閃耀的兩顆明日之星,卻始終未能在亞洲籃壇大鳴大放,和後來名聞全球的姚明相較之下,更令人感嘆造化之弄人。陳信安在亞洲籃壇的缺席,至少就我個人來看,是最大的遺憾。

在沙加緬度國王和丹佛金塊訓練營的失利,雖然令台灣球迷先是萬分期待後是頓足扼腕,平心而論,並不是那麼不可預期。縱然NBA是論實力之處,但那是對球員名單的前10人來說,至於第11、12人,既是在板凳末端負責看守冰桶的材料,要選誰就很政治了。和教練、球員都沒有交情,連英文都說不好的老外,很自然的成為優先淘汰對象。

不是每一個天才,都是老天眷顧的對象。Connie Hawkins不是,Penny Hardaway不是,陳信安似乎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