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4, 2000

對岸的巨人,我們的飛人

「The Most Promising Junior Player in Asia: China's Yao Ming and Taiwan's Chen Hsin-An」

兩年前的12月,亞洲籃總(ABC)在它的年度獎項中這麼寫著。兩年後的現在,姚明已經成為明年NBA選秀狀元的熱門人選,而國人所鍾愛的陳信安,正準備打元月份開始的甲組聯賽。

是的,甲組聯賽,不是NBA,不是NCAA,甚至也不是CBA,而是甲組聯賽。我不用閉上眼睛,就可以想像信安到時候又要如何展開他的Air Attack,讓每一個防守的人看來像豬頭一樣。然後呢?..然後..他可能打甲組打到35歲,就這樣吧。

兩年之內,姚明由無名小卒成為國際知名的「優質新秀」,身體、技巧、企圖心持續的進步;我們的陳信安不但沒有職業籃球可以打,球技也有原地踏步的跡象,最慘的是,他就困在這個小島上,沒有人知道他。島上的人,只知道他有過人天賦,卻很懶得作些什麼。

今年聖誕節,這是我最大的感嘆。

* * * * *

姚明和陳信安的確可以並稱一時瑜亮,他們擁有著不少的共同點,除了同在1980年出生,同時被評選為亞洲最有潛力的青年球員,也都年紀輕輕就入選國家隊,被喻為下世代的新希望。他們在場上,同樣讓對手頭皮發麻,不知如何是好。

他們最大的不同,當然在身高,姚明有7呎5吋,陳信安只有6呎3吋半。身高,也是他倆籃球際遇有所不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那些嗅覺可比獵狗的美國經紀人和球探,如果不是因為姚明的過人身高,也不會遠渡重洋殺到大陸去,卻懶得過來順便瞧一瞧台灣。

* * * * *

另一個關鍵因素,就在曝光度。姚明近兩年來一直想赴美打「籃球高峰會」(Hoop Summit:簡單的說,是一場國際青年明星球員和美國高中明星球員對抗的比賽),卻始終被對岸當局以國家隊訓練優先的理由擋掉。不過他確實在1998年到NIKE的All-America Camp亮過相,因此而聲名大噪,一度還有意到休士頓大學(當時的教練是Clyde Drexler)打球,可惜最後還是被高層三振。

台灣NIKE曾有意把陳信安弄進Hoop Summit和NIKE Camp,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成功;當時的國家隊教練錢一飛並不太同意陳信安脫隊參加個人活動。此外,國內也一度有建議陳信安到NCAA磨鍊的聲音。當時曾有人努力過,由於陳信安已經就讀北體,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到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或二年制專科學院(Junior College),等到大三再轉進四年制大學;JC和CC的籃球水準比較沒那麼高,可以先適應個一年再進第一級廝殺。

當時陳信安正忙著亞洲盃集訓和一些大小比賽,加上身旁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建議,心理上有些猶豫,加上找不到人幫忙,自己也無從下手,過了一段時間,這個念頭和計劃也跟著宣告消失。原本好歹有職籃可以打,誰知道CBA復賽失敗,台灣頭號飛人就這樣被封閉在這片小小的天空。

* * * * *

照姚明目前的聲勢和今年NCAA的備選球員素質來預估,明年他如果能夠參加NBA選秀,合理的選秀順位不會低於前三,當選狀元也不無可能。好事的ESPN記者甚至已經幫姚明找好「落點」:公牛不錯,芝加哥是全美第三大城,市場夠大,華人也不在少數;陣容乏善可陳的華盛頓也不錯,巫師主場MCI中心也正好位在中國城;如果是快艇,南加州更是華人大本營,姚明剛好可以扮演朴贊浩在道奇的「吸票機」角色。

姚明在NBA能不能生存?即使能夠生存,又能發揮到什麼程度?現階段他最大的問題在「碰撞力」和「碰撞意志」,這是每個非美籍球員都會遇到的問題。即使增加體重,沒有碰撞意志,在NBA照樣搶不到位置,保證死得很難看(EX:今年的王治郅就有這個毛病,已經越來越向外線游走,再這樣下去,進NBA機會大減,難不成他認為自己能搶走Dirk Nowitzki的飯碗?)。不過,我認為姚明至少可以有小牛隊中鋒Shawn Bradley的功力,這兩個人的球路和條件都蠻像的。

* * * * *

話說回來,其實陳信安原本進NBA的機會就不大,最主要還是在身高,而且後衛競爭者實在太多。然而,如果他當初能進NCAA,至少在low-major和mid-major的聯盟會有一席之地,他的身體素質和飛行能力、彈跳力、傳球sense,一點也不輸老黑。而即使進不了NBA,犧牲掉兩、三年領CBA、甲組薪水的時間,到美國學習正確的觀念、累積實戰經驗,對他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從長遠來看還是值得。

最重要的是,他還可以替年輕球員舖路,像他如此條件的球員都甘心留在台灣,往後更沒有人敢作出國夢,台灣的教練、球員也將繼續閉門造車,永遠在亞洲打不出頭。以棒球為例,雖然大聯盟的觸角早就伸至台灣,但沒有陳金鋒、郭泓志的前例,恐怕也不會有後來的曹錦輝和王建民。

日本、南韓的球員、教練都已經踏上「赴美取經」的道路(台灣教練不是沒有機會去,但是連一本經都沒取回來),兩年前風光一時,被日本媒體形容為神童的田臥勇太和同期的隊友北鄉謙二郎,據我最後聽到的消息是在BYU-Hawaii打球,以上兩人加上南韓的玄周燁、徐章勳,不是曾赴美打球,就是曾參加Hoop Summit。這種經驗對球員而言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開開眼界,另一方面拓展球技和知名度。

* * * * *

每次見到陳信安在球場上的身影,心中想的不是為他的精彩動作喝采,而是為他感嘆;最近姚明登上「ESPN雜誌」封面之後,這種想法更是濃得化不開。對岸的巨人已經要跨入NBA殿堂,我們的飛人卻龍困淺灘,只能每年打打聯賽、總統盃,秀幾手扣籃讓觀眾欣賞,就算圓滿達成任務。

陳信安已經錯過時機,只希望往後的球員能積極規劃自己的籃球生涯,爭取自己出頭的機會,腳步侷限在國內,雖然對球迷是福音,對台灣籃球卻沒有太大的幫助。接下來,球技、膽識都相當受肯定的吳岱豪,挾200cm身高和優異的協調性,會走出一條什麼樣的籃球之路?大家等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