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歲月如梭,打從新浪傳出要西進大陸甲A,隊名鬧得沸沸湯湯,再到球隊真正進駐蘇州集訓,並正式展開甲A處女球季以來,竟然已經過了快半年。有趣的是,在這半年內的媒體上和圓球之中,除了對新浪的球賽之外,其他有關政治、組織與經營的討論也不在少數。
我硬逼著自己沈默了許久,因為我知道,除了能夠親自觀察的球賽之外,其他方面的討論都不容易在網路的討論區上獲得共識、結論,更有可能引發大戰(前陣子好像已經打過了)。而現在,藉著新浪由季初三連敗到目前三連勝的當下,我忍不住想要談談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
● 離台之前
球隊
打從一開始,我就沒有反對過「新浪加入甲A」這檔事。新浪是姜豐年的球隊,要把球隊拉到那裡去打,只要人家肯收,就不關我們的事;何況,國內籃壇如一灘死水,也是事實。再者,姜老闆和王人達之間若有似無的心結,也是其中的導火線。
我所不能諒解的,是新浪明知兩岸間特殊的政治關係,還要視而不見,走後門直接加入甲A,結果導致後來的隊名風波,什麼「台灣」、「海峽」、「兩岸」、「台北」,讓人煩得很。別對我說這個「交換條件」沒有政治考量,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未也太天真。
總而言之,我對新浪離台的動機沒有意見,但是不能苟同他們的作法,對以中時報系為首的某些媒體全力鼓勵他們出走,好像不走就活不下去的立場,也感到費解。
球員
球員究竟想不想去大陸呢?據我個人的了解,除了孤家寡人的黃春雄之外,絕大多數有家有眷的球員,包括羅興樑、周俊三在內,他們的說法都是:「如果能不去,當然不會去。」不過,一方面和球隊有約,二方面球隊薪水加碼,第三方面,利用所餘不多的籃球歲月到大陸闖盪闖盪未嘗不好,所以新浪幾乎全體都去了,只有邱德治選擇留在台灣。
「尋找舞台」,是新浪喊出來前進大陸的理由之一。坦白說,我不能否認,但這是針對羅興樑、黃春雄和阿三這種層級的球員而言,說句難聽話,像張雅棠、劉義祥、徐涌譯、鍾維國,連國內甲組這種「小舞台」都打得很吃力、都不夠敬業了(我是不想說「他們打球還有錢領就該偷笑」這種話),有什麼條件和本錢能跨海去「水準更高」的甲A「挑戰」?
但無論如何,去終究去了。對球員,只要在場上拼盡全力,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還是值得海峽對面的我們鼓勵和喝采,也值得我們給予一份祝福。
● 球季中途
球隊
正式落腳蘇州之後,新浪展開了甲A處女航。最初的航程不盡理想,開季就鬧了個三連敗,而且還不是輸得普通的難看。大陸媒體看在眼裡,對這支「來自台灣省的球隊」冷嘲熱諷也出爐了。新浪季初最不適應的有三點,一是寒冷的氣候,二是甲A的球風和裁判尺度,三是客場之間長途奔波的疲累。台灣長大的孩子,能夠適應那種刺冷入骨的溫度才有鬼。
然而球隊最重視的畢竟還是「錢」景,如果每年要賠個幾千萬,誰要玩?新浪當初選擇蘇州,正是看中了此地台商多,無論是人氣還是錢流,都有可用之處。到目前為止,新浪拉到的贊助商還不少,球衣廣告是羅馬瓷磚,另外還有礦泉水等等,運動用品則由Converse贊助。提到Converse還有個小故事。當初新浪前進大陸,原本要和大陸NIKE談,沒想到大陸NIKE連鳥都不鳥新浪,因為首鋼和八一才是他們心中的重量級球隊,而adidas則在動上海的腦筋,搞到後來新浪沒人要,只好屈就Converse,而且還造成NIKE簽約球星羅興樑和球隊之間的齟齬。
到目前為止,新浪還在努力的經營票房和贊助商,朝獲利的目標前進,「據說」姜豐年為這趟甲A之旅已經丟出200-300萬美金,勢必不想玩個一年就回來,不過這段路程還很遙遠。打完第一循環,新浪的票房上座率以75%排名倒數第二,僅勝過北京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