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03

中華男籃瞄準亞錦賽四強

如果你是台灣的籃球員,近一年來的心情大概都不會太好。眼見棒運欣欣向榮,同樣位居國內兩大運動之一的籃球,卻始終在谷底盤旋,媒體報導、人氣、關注、資源江河日下。在這樣子的氣氛和環境下,中華男籃經過半年的集訓,準備前進哈爾濱亞錦賽,試圖重新找回台灣籃球。

■換血進入最後階段
中華男籃自2001年大阪東亞運展開「換血工程」,在大阪奪銀而歸、一砲而紅,但引發不少議論。許多球迷和媒體都認為,「母雞帶小雞」才是正確的換血方式,不能燥進。輕易將征戰沙場多年的國家隊老將一腳踢開,更是殘忍。

中華男籃於2001年亞錦賽名列第七,瓊斯盃第七,去(2002)年亞運再度名列第七。這種標準的「換血陣痛期」戰果,已經讓許多沒有耐心的人失去等待的意志。對球員而言,這是殘忍的。他們依然每天在球場上揮汗,換來的卻是不聞不問。

但無論如何,進入換血工程的第三年,是該看出些成果。在這三年中,累積比賽經驗、失敗教訓、國內外教練指導和本身的成長,2003年的中華男籃,是該和過去兩年不一樣的時候。

所有目光焦點,都將集中在近年來HBL培養出的三大長人:田壘、曾文鼎和吳岱豪身上。事實上,他們也是中華籃協決定換血的主要關鍵。理想中,這三名球員應該是中華男籃預設的先發鋒線組合。全面提昇鋒線高度,是換血計劃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雖然換血後的中華隊,身高可能還是不及對手。

三年來的歷鍊,都應該在今年看到成果。說換血進入最後階段,或許有點誇張,畢竟他們都還只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但球場是殘忍的,他不會等到你25歲才開始要求你,而是不管年紀大小的真刀實槍。

■累!累!累!
9月10日,中華男籃在松山高中進行最後練球。接下來,他們將飛往菲律賓參加六強邀請賽,緊接著就直飛哈爾濱亞錦賽。走進中華男籃的練球場地,你第一個印象會是:每個人臉上的疲憊神情。

這是可想而知的,打從6月1日在松山高中展開集訓以來,三個月的時間內,他們前往奧勒岡州籃球學院訓練兼比賽,其中七名球員又轉往沙加緬度,接受國王隊教練團指導。回到台灣,和世大運代表隊進行三場熱身賽。接著飛往菲律賓,與PBA職籃、菲律賓國家隊進行六場暖身賽。返台後,進駐左訓中心。如果再加上第二次菲律賓之行,三個月中的旅行哩程非常可怕。

一般人出國總是開開心心,在中華隊球員的臉上,你恐怕找不到這種神情。至於練球,就更別提了,次數多到你難以想像的地步!難得的是,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中華隊的練球情緒仍十分高昂。

教練團的累,和球員並不盡然相同。立下重返四強的「崇高目標」,那種心理壓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特別是,如果你考慮亞洲籃球現有的情勢。

總教練李清棋可說是「沒有明天」的在幹。由於國訓隊球員即將在年底的超級聯賽中回歸母隊訓練、比賽,可能面臨解散,李清棋也可能在帶完中華隊之後就宣告失業。周海容則負起每一次練球實際操兵、指導與收集敵情的任務。

坦白說,在中華隊成為「票房毒藥」,沒有教練敢接的情況下,跳下來接亞錦賽中華男籃的教練團,他們都相當值得欽佩。

■無內患但有外憂
亞錦賽於9月23日在哈爾濱開打,中華隊預賽被分在C組,同組對手有中國大陸、伊朗和敘利亞。C組被媒體稱為「死亡之組」,理由很簡單,大陸是公認的超強,其他三隊只能爭取分組第二的晉級資格。

換句話說,不要說四強,中華隊必須能在預賽擊敗伊朗和敘利亞,或是在戰績相同、靠比得失分商率勝出的情況下,才能晉級複賽八強,難度將是相當的高。

除了楊玉明後大腿肌腱拉傷,中華隊無明顯傷兵,團隊士氣和隊友間的相處也沒有問題。可以說,中華隊只有「外憂」,沒有「內患」。

同組的大陸、伊朗、敘利亞,都是身材高大的隊伍,也是中華隊以往最畏懼的類型。大陸不用提了,內線有姚明、巴特爾,其他位置也比中華隊高上半截。伊朗補進了亞青賽表現不錯的222公分長人,敘利亞則聽說補進了兩名歸化的美籍球員。

中華隊確實有點倒楣,在幾支東亞宿敵中,南韓徐章勳、玄周燁和全喜哲三名主力因傷未入選,國家隊集訓又晚,元氣大傷。日本雖然找了克羅埃西亞籍的名教頭,但主力控球節政貴弘因傷開刀,可能不會入選最後名單,主力陣容換湯不換藥。在其餘的球隊中,比較難搞的只剩下卡達和哈薩克。

如果陳信安未遭籃協禁賽,中華隊的分組又能比目前稍好一點,亞錦賽之路會好走一點。

■鼓勵與期待
儘管如此,並不需要對中華隊太過憂慮。觀察亞洲籃球現勢,除了中國大陸人才輩出、欣欣向榮,日、韓傳統兩強都有著青黃不接的現象,而且換血腳步比中華隊慢了許多。換血這種事,就是如此,提早起步或許陣痛期來得早,但收成也會比別人來得早。

如果有良好的籃球環境和訓練,以中華隊球員目前的天份條件,田壘、曾文鼎和吳岱豪、陳信安的條件,在亞洲都是佼佼者,顏行書和陳志忠的後場組合,在亞洲也算得上頂尖。中華男籃即使今年無法如願進四強,後年(2005)就要進去。

黎明前的黑暗,感覺總是特別漫長,等待的的滋味,總是格外令人難受。中華隊過去兩年來的成績不理想,國內籃運還在等待新生,但這並沒有讓中華隊球員的苦練和投入減少一分一毫,他們仍然在練球中的每一次攻守、比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用盡自己的全力。

球場上向來以成敗論英雄,台灣籃球也期待藉由中華隊在亞洲的好成績,注入一劑回春強心針。但有時候,雪中送炭的鼓勵和掌聲更讓人窩心和感動。在亞錦賽前夕,或許這正是中華男籃最需要的一件禮物。

也或許,這三個月來飛行的每一哩,流的每一滴汗,都會是值得的。說不定中華隊會在哈爾濱讓每個人大吃一驚,正如同三年前的大阪東亞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