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錦賽的結果來看,美國的組訓效果當然是值得懷疑的,甚至可以直稱為失敗的;雖然,這不見得是教練團和球員的錯。
打從美國籃球實力仍笑傲江湖的年代起,美國籃協針對各項比賽的組訓模式,始終非常固定。
步驟依序是,在人事部份,先指定總教練,由總教練尋找助理教練,舉行球員測試營隊(tryout camp),逐次縮減球員數目,直到最後的12人名單。在集訓部份,比賽前約4-6週起開始集訓,打3-7場熱身賽,最後開拔赴比賽地點。
相對於世界各國長期集訓模式,美國隊集訓較短,有兩個原因:第一,無論是NCAA或NBA球員參賽,都必須考慮球季問題。美國本土的球季與運作模式,不允許美國隊長期集訓。第二,美國的籃球訓練法,一向不認為長期集訓是好的模式。他們講究短期、有效率的高強度訓練。
這個模式算得上相當合理,看不出來有什麼大缺點,或是不合邏輯之處。很可惜的是,籃球場上只要你能贏球,什麼模式都是正確的,正如同只要你能將球投得進籃,只要你準,你的投籃姿勢無人置喙。但只要一輸球,問題就出來了。
今年美國隊的組訓,由於事關重大,背負著重新奪金的使命,和以往比較,格外慎重其事。由前鳳凰城太陽的知名操盤手Jerry Colangelo出任男籃國家隊執行總監(Managing Director),委請杜克大學的教頭Mike Kryzewski為總教練,然後確定助理教練團為雪城大學的Jim Boeheim、NBA太陽隊的Mike D’Antoni及拓荒者隊的Nate McMillan。
這個教練團陣容,K教練的地位毫無異議,亦集進攻、防守長才於一堂。另一個關鍵性的人物,是擔任球探(Scouting)的負責人,前火箭、湖人教頭Rudy Tomjanovich,他負責考察世界各隊的實力與近況,作成報告。
美國自7月19日起在賭城拉斯維加斯集訓,也就是世錦賽開打前一個月。集訓期間,和波多黎各、中國、巴西、立陶宛、南韓進行了五場熱身賽,不但全勝,而且平均勝分達34.2分,只有四分小勝巴西一役較為驚險。
事實證明,美國在熱身賽上的策略,過於便宜行事,挑選的對手太弱,結果在正式比賽中自食苦果。環顧列強如西班牙、阿根廷、義大利,甚至亞洲的中國,熱身賽都是盡量挑強手打,一面武裝心情,一面作必要的scouting;至於比賽勝負,是否投入百分百的戰力去打,那是另一回事。
由美國隊的集訓地點(賭城)和熱身賽安排觀察,可以了解他們還有若干盲點,甚至服務NBA球星的心態。
即使美國隊往後集訓模式無法作大幅修正,在賽前準備、熱身賽的部份,也必須進行徹底的調整。挑軟柿子暖暖身手,在正式比賽中大殺四方的年代,早已遠去;如此作法,只會讓美國籃球和國際籃球的距離愈來愈遙遠。
全球實力最強的籃球員齊奔NBA,NBA的全球化成果也無庸置疑。然而就組訓的觀點,應該是美國籃球和NBA主動邁出步伐,迎向「全球化」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