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1, 2009

晚來8年的NBA隨想

8300987_2ee5ff9e96[2]

2001年9月12日(美國時間11日)早上,我被朋友的電話吵醒。

「喂,快要第三次世界大戰了,不要再睡了。」「七早八早你在發神經啊」,我很不爽的說。「你以為我在騙你哦,去看電視啦!」

然後我就傻眼了,和全世界的人一樣。

回神之後,馬上把所有知道的髒話全部罵了一次。因為,美國的航班飛不出來,外面的班機飛不進美國,NBA是來不了了,號稱集結眾多NBA大牌的「星光大賽」鐵定宣告泡湯。

因為這種百年難得一見的鳥原因,NBA遲了8年才來到台灣。有時候我會想,那一刻說不定是影響台灣籃壇的歷史性關鍵時刻之一。

我很喜歡看「What if」(如果...)系列的歷史書,書裡會假設「如果美國沒有在日本丟兩顆原子彈,二戰會如何收場」、「如果拿破崙攻進莫斯科...」種種情況,然後去合理推測最後的結局。

或許這有點事後諸葛,但現在想起來,很多事情似乎可以連成一串,用「what if」的角度來看。

話說中華職籃CBA在1999年職籃5年打到一半時收攤,撐了近一年,2000年初號稱要復賽,結果在當年11月裕隆宣佈重返甲組聯賽之後,正式宣告死亡。換句話說,失去職籃的台灣籃壇走入前途茫茫的新低點。

進入2001年,當年由曾文鼎、田壘和吳岱豪為首的中華男籃,出乎意料的在大阪東亞運拿下銀牌,讓籃球界突如其來燃起莫名的希望。2002年,陳信安成為第一名獲邀參加NBA季前訓練營的台灣球員,赴沙加緬度國王的那趟旅程,引爆了台灣球迷對NBA的近身想像和跟隨。

同時,如果我的觀察沒有錯,當時台灣NBA迷對NBA的關注,也達到喬丹(Michael Jordan)退休之後的巔峰,因為那年總冠軍戰的焦點在戰神艾佛森(Allen Iverson)和湖人布萊恩(Kobe Bryant),而前一年則是湖人大戰溜馬的「大嘴」米勒(Reggie Miller),都是精彩好戲。

另外一個背景是,當時棒球才剛在天母打完2001世界杯,國內職棒正要回春,而當今的巨星王建民那時還在1A小聯盟手術停賽中,離他大放異采的時間還有4年。以不同運動間彼此競爭的觀點來看,棒球的低潮,就是籃球的機會。

所以,樂觀的預估是,如果當年沒有兩架飛機飛進雙子星大廈,NBA星光大賽順利成行,甚或陳信安入選國王隊開季名單,成為第一位進入NBA的台灣球員,台灣對NBA的熱情會達到最高峰,而這股氣勢應該同時能夠加持本土籃球。

當然,以上所述一項也沒有發生。如果有的話,一定很棒吧,我想。今年NBA終於踏上台灣土地,那份開心反而不及這份感嘆。

==

至於這場熱身賽本身,任何說這場比賽有多精彩的人,都是騙子,因為它真的就是一場普通的熱身賽而已。說原汁原味,我有部份同意,不過這就像美國的牛肉麵一樣,雖是原汁原味,但抽離了那個環境,無論如何都有點不同。如果要體會所謂NBA的氣氛,恐怕還是要實際在美國的NBA場館才行。

==

有點可惜的是,報導焦點依然著重在現役球員身上。當然這是正常現象,不過我不認為15年後的今天,這兩隊裡有任何人比大鳥柏德(Larry Bird)和金塊助理教練丹特利(Adrian Dantley)更具報導價值,也不認為兩隊之中有任何球員的成就會超越他們。

==

不知道為什麼,金塊官網和當地媒體都彷彿這場在台灣的比賽未曾發生一樣,報導應付了事,倒是溜馬對這一次亞洲行的宣傳很用心。

印地安那州給人的印象就是:出了大鳥柏德,成就了大嘴米勒,有一個曾經笑傲大學籃壇、台灣教練號稱數度前往取經的印地安那大學,那個必須上抓狂管訓班的前IU火爆教頭巴比奈特(Bobby Knight),以及曾經全州大鍋炒、不分區的高中籃球(因此才有描述小學校米蘭高中勇奪印州高中籃球州冠軍的「Hoosiers火爆教頭草地兵」這部電影)。

或許印地安那人就是對籃球比較用心。

==

很有趣的是,溜馬隊陣中目前竟然有三名出身杜克大學的球員:麥克羅伯茲(Josh McRoberts)、瓊斯(Dahntay Jones)和鄧里維(Mike Dunleavy)。「杜克球員只能在大學籃壇耀武揚威,在NBA的表現令人失望」這種說法一直沒有斷過。不過杜克在我看來就像台灣的松山高中一樣,擁有紮實的訓練,如果能有機運,擁有一席之地的機會還是比其他學校來得大。儘管他們可能會招致一時的批評,但幾年之後就可能有不同評價,尼克隊的控球杜洪 (Chris Duhon)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NBA會不會再來台灣?我的解答很簡單,有人肯砸錢,有錢可以賺,就一定會來。舉例來說,郭董有一天突然拿500萬美金說想看一場NBA比賽,你看NBA來不來。

所謂台灣市場小,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根據聯合國資料,台灣人口在全球223國中排名第50,好歹是個中型國家。而台灣的GDP在國際貨幣基金(IMF) 排名全球第26。所謂「小」市場,是相對於中國而言,但放在全球的市場來比,倒也沒那麼小。更何況現在已經起了一個頭,如果贊助商沒有問題,來台灣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

據說這場比賽還是難免扯上了政治,不過我想說的是,NBA要以台北賽來稱這場球,我沒什麼意見。但是有圖有真相,現場一幅原本寫著「Taiwan Welcomes the NBA」的布條,「Taiwan」硬是被換成了「Taipei」。我不知道這些人在想什麼,在搞什麼,為什麼要這麼作,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在扯政治。

==

台灣籃壇能夠從這一次NBA熱身賽學到什麼呢?從某方面來說,沒有。完全不想花錢投資,連幾個便當錢都斤斤計較,每年只在乎電視轉播能分到多少的人,跟人家談什麼學習、談什麼職籃。

NBA整個game operation的操作,當然是夠精緻而仔細,不過人家是五星級飯店,如果你只想擺路邊攤,也不用想那麼多了,攤位弄乾淨一點,有座位讓客人坐,也就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我始終鼓吹台灣籃壇,如果真想作些什麼事,多辦亞洲級甚至爭辦世界級賽事,亞錦賽也好,世錦賽更棒,找機會把世界列強弄來打幾場硬仗的「鴻海盃」也好,才是真正能夠同時增廣球迷見聞、又加強協會運轉能力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