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那裡?...我在這裡...你在那裡?...我在妳心裡...」
這是一支由任賢齊和舒淇合拍的金飾廣告中的台詞,而且是很好用的台詞。因為每當我老婆氣沖沖的打電話問我:「你在那裡?」本人一律回答「我在你心裡」,然後她就會大發嬌瑱的說:「少噁了」,卻忘了打這通電話的目的:問我究竟在那裡。
有需要的人,這句話你們也可以用一用,特別是文爺和裘必勝這種常在外面鬼混,聊籃球聊到三更半夜的人們。雖然很噁,但還蠻好用的。
最近有人問到幾個曾經獲得NCAA錦標賽MOP(Most Outstanding Player,最傑出球員)的動向,才突然讓我想到這句我常拿來掩護行蹤的「名言」。凡能獲得MOP大獎者,沒有三兩下是不行的,但仔細一看,有幾位仁兄還是會讓人發出「你在那裡」的疑問。我查了一下,非常奇怪的是,90年代的MOP英雄榜中消失的比例,竟然比80年代高得多,90年代簡直就是「流星花園」。
■90年代:流星花園
最多人問到的,大概是1995年的Ed O'Bannon。當年他在冠軍中拿下30分、17籃板,率傳統名校UCLA擊敗Arkansas,獲得1975年以來首冠,老實不客氣的出了一陣子風頭。該年首輪進入籃網後,卻始終鬱鬱不得志,1996到小牛之後就消失,接下來數年轉戰義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直到去(2000)年才被魔術簽下,重回NBA。但是他的第二春也很短,目前我還查不到他的下一個落腳處。
O'Bannon兄弟Ed、Charles在LA相當出名,但除了Ed,老弟Charles也沒能打出名堂,今年先後在日本JBL的Toyota和ABA2000的L.A. Stars混日子。Charles身高6-5,十分尷尬,在NBA找不到位置,只好出外打天下,6-8的Ed O'Bannon之所以消失,則和膝傷有很大的關係。他從大一開始就為膝傷所苦,聲望和球技可以說從高中到大學,一路下跌,要不是大四拿了一座冠軍,選秀行情也不致於這麼高。看到他的悲情,也讓我想起Penny Hardaway。
1993年NCAA冠軍戰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Chris Webber那次「不存在的暫停」,還記得大二後衛Donald Williams為北卡砍下冠軍盃的人,可能很少。身高6-3的Williams,是尺寸過小的得分後衛,註定沒有前途,1995年畢業後,先後轉戰奧地利、德國、希臘、以色列、美國CBA、菲律賓的PBA、塞浦路斯等國,目前在法國,是標準的籃球浪人。
無獨有偶,另外幾個沒闖出名號的MOP,也都是得分後衛。從後面往前倒數,分別是1998年Kentucky的Jeff Sheppard、1997年Arizona的Miles Simon和1990年UNLV的Anderson Hunt。
Sheppard是6-3的白人,彈性超爆,又有外線準頭,是當年被稱為「神奇逆轉貓」(Comeback Cats)的Kentucky大學的頭頭,但球技和天份離NBA著實有段距離,結束短短18場的「夭壽」NBA生涯後,背起行囊到義大利第二級聯盟打拼,今年返美加盟ABA2000的Kansas City Knights,打了8場平均18.9分,還算不差,可惜ABA2000是個沒有前途的聯盟。
Miles Simon是最奇怪的例子,他的身材(6-5)、彈性、協調性、頭腦、外線都有兩把刷子,結果竟是當年Arizona三劍客中最遜的一個,另外兩枚Mike Bibby、Michael Dickerson,都已經闖出名號。我們的Simon,在魔術一直被列在傷兵名單上,接下來到以色列、義大利混,今年卻因謊報個人資料,慘遭義大利職籃判定禁賽三年,真是亂七八糟。
UNLV的Hunt也很鮮,1990年大二的Hunt在鋒線老虎鉗Larry Johnson、Stacey Augmon的掩護下,於冠軍戰中狂砍29分獲選MOP,該役UNLV也以103-73重創Duke(我印象中Duke輸得最難看的一戰)。下一年,大三的Hunt就屌起來了,UNLV衛冕失利,LJ、Augmon畢業,他老兄也志得意滿的跟著大家棄學,鬧到後來完全沒和NBA沾上邊。史上沒能在NBA上過場的NCAA錦標賽MOP,不出三個,他老人家就是其中一個,只能在法國、USBL、CBA、波蘭、委內瑞拉打混,已經好久沒有他的消息。Hunt是棄學失敗的一個典型例子。
■90年代(二)
我們好像忘了一個1992年的Bobby Hurley。我曾好幾次在文章中提到他,每次提到就難過一次。Hurley新秀球季效力國王未久,就差點在一場車禍中喪命,命是保住了,但是打球就別提了,載浮載沈幾個年頭,後來被賣到灰熊,並於2000年10月19日正式宣佈退出籃球圈,養馬去了,目前專門培育賽馬,參加比賽。曾經高居NCAA史上助攻王的Hurley,是少數在球場上不會被羞辱的白人控球之一,他當然不及Stockton,但要論組織團隊的能力,絕對在Jason Williams之上;最令人欣賞的,則是他永不停息的鬥志。曇花一現的職籃生涯,讓人不勝唏噓!
至於90年代的其他MOP,1991年的Christian Laettner,曾經風光,近年來已漸走下坡,94年的Corliss Williamson和96年的Tony Delk,也只是隊上的配角。1999-2001年的Richard Hamilton、Mateen Cleaves和Shane Battier,則都還在觀察期,Hamilton可能是裡面最有希望竄紅的一個。
■80年代:名將如雲
和90年代比較起來,80年代真是名將如雲,MOP形同品質保證。最差的一個,可能要算是1987年最後一投作掉Syracuse的Indiana大學後衛Keith Smart。Smart人如其名,聰明得很,NBA生涯在效力馬刺兩場後就宣告結束,隨後在CBA混了九年多。但他早就準備投入教練圈,在CBA帶了三年球隊,去年獲騎士隊聘為助理教練,可惜總教頭Randy Wittman被炒之後,他也跟著丟飯碗,目前動向不明。
第二遜的由兩人並列,一個是1985年以小吃大,率Villanova幹掉超級強隊Georgetown和Ewing的Ed Pinckney,另一個是1986年以大一新生身份率Louisville作掉Duke的Pervis Ellison。Pinckney在NBA從未大紅大紫,卻靠著札實的防守本事混了十來年,前後打過太陽、國王、塞爾提克、公鹿、暴龍、七六人和熱火等隊,現在好像已經消失。Ellison當選1989年的選秀狀元,只有91-92年交出double-double的驚人成績,拿下進步最多球員獎,此後退步的速度比捷運還快,奇怪的是,就是有人要他,上一季他還在波士頓混。
除此之外,80年代的MOP個個名震一方,如1980年的Darrell Griffith、81年的Isiah Thomas、82年的James Worthy、83年的Olajuwon、84年的Patrick Ewing、88年的Danny Manning和89年的Glen Rice。
■MOP不是NBA保單
如果在近20年的MOP要叫我選一個印象最深刻者,我得說是1989年的Glen Rice。曾親眼看過該年64強錦標賽、特別是冠軍戰的人就會知道,Rice當時的外線準到什麼地步。那種感覺是,對手無所不用其極要封他,卻還是封不住,每場被砍個三十幾分;只要你留給他半步的起跳空間,你就完了。總之,當年的Rice,是絕不會讓Michigan輸球的。
話說回來,MOP絕不是NBA的保單,也不是實力的保證。畢竟,64強錦標賽打的是一股氣。滾燙的手氣或許能延續幾場比賽,卻無法延續整個生涯,許多消失無蹤的MOP,都是很好的例子。我們只能說,他們掌握了人生中的關鍵時刻,為自己和球迷留下了美妙、難忘的回憶,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