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3, 2002

垃圾場雜記(31)

■再談區域防守
在NBA剛允許區域防守之時,圓球作者群就因為對區域防守的不同看法而有所爭辯;還記得當時我是屬於支持開放的一派,不過這一派可能也只有我一個人。

很有趣的是,NBA也是個流行「流行」的世界,小牛成功的施展區域防守,開季14連勝,終於敲醒某些球隊沈睡已久的神經,也開始嘗試區域防守的美妙。連反對區域防守的祖師爺Pat Riley都開始使用區域。到如今,我還是認為區域防守並不會毀了NBA,只是另開一條可以走的「替代道路」。

事實上,小牛大量運用區域防守是很有道理的,他們的主力球員Nash、Nowitzki,乃至Shawn Bradley,都不具有速度能跟得上進攻者。坦白說,堅持守一對一只是找死而已。而區域也讓他們的籃板有進步,有籃板,才有快攻,不是嗎?

據我個人的觀察,大部份NBA球隊和球員都認為盯人防守才是正統。Steve Francis就說,小牛「全場『躲』(hide)在區域防守裡」,輕蔑之意不言可喻。甚至連我們認為應該最支持區域防守的火鍋店店長Mutombo,也搖著他的手指說,盯人防守才是防守的最高境界。比較起來,區域防守不如盯人防守積極、主動,其不受歡迎可以理解。

我完全不否認,NBA之所以受人歡迎,和規定盯人有很大的關係。它製造了matchup、對決,滿足了球迷的視覺和期待。盯人防守事實上也是所有防守的基礎,問題是,它不能讓一個有好的防守觀念、卻沒有速度的球員長時間停留在場上,因為聰明的對手一定會猛打這一點。這也讓球賽愈來愈向「體能」的一方傾斜過去,而這是正確的方向嗎?。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十年來的NBA,愈來愈強調matchup、放單邊的isolation單打。原因在於,現代的NBA scouting作得愈來愈好,你的弱點在對方的觀察、計劃之下,在比賽中會被放大十倍,窮追猛打,至死方休。當然,你可能會說:「你忘了有helping defense協防這檔事嗎?」當然有,只是我覺得,協防就像雙面刃,或許你達到了防守目的,也或許你為對手製造出了空檔。

自從上一季開放使用區域以來,就有不少球隊開始準備,聘請大學教練為助理教練或顧問,或是像小牛教練Del Harris和Utah大學好友Rick Majerus秉燭夜談,搞出八套不同的zone defense。在上一季,各隊基本上還不把區域當作一回事,因為灰狼雖然季初靠區域打得嚇嚇叫,後來卻垮了。直到最近,大家才緊張起來。

如今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小牛能夠靠以區域防守為主的架構撐多久?去年的灰狼已經失敗了。許多人提出的警告是,別忘了,區域是可以破的。NBA各隊之所以拿小牛沒辦法,多半是適應不良,或是反應慢半拍。其實,那個球員教練在高中、大學時代沒守過區域、沒教過破區域的方法?

依我的觀察,目前有不少球隊還傻傻的以不變應萬變在應付區域防守,甚至連快速傳導、中鋒上高位策應分球的基本原則都作不到,當然被區域整得很慘。如果再加上外線準頭不佳,對手自然樂得全場用區域來伺候。我們以結果來倒推,如果你有好的外線,又能掌握破區域的原則,不要「一球在手、其樂無窮」的享受運球樂趣,區域一破,你認為對方的區域還守得下去嗎?

我相信盯人防守仍會是NBA的主流,但正如同我當初贊成開放區域的原因一樣,我認為這個作法讓籃球更為有趣,讓先天條件不夠好的球員,更有發揮的餘地和表現的空間,有何不可?英文說:「Scorers will always find a way to score.」像T-Mac、Iverson這種球員,得分是絕不會被區域防守埋沒的。

另一方面,NBA球隊不是笨蛋,如果使用區域的球隊愈來愈多,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學習和調整,還是找得到破解區域的方法。如此一來,也會讓像小牛這種全場使用區域的球隊,再多一層考慮。到頭來,NBA應該還會是盯人為主、區域或其他防守為輔的世界。

■台灣的運動書籍出版和紀錄
最近新浪為羅興樑、周俊三和教練邱大宗出版自傳,對籃球書籍一向很有興趣、同時也有收集習慣的我,很捧場的把三本書都買齊,也讀完了。看籃球這麼幾年,深深覺得台灣的籃球書籍出版、紀錄,需要灌溉,也需要用心。

對一般人而言,讀球員傳記是了解他最好的方法之一。這三本自傳體的傳記,完整的紀錄了羅、周、邱三人從小到大的籃球路,美中不足之處是,作者以第一人稱來撰寫,也少了訪談和個人的敘述切入,呆板了一點。

但是對一向不重視留存史料紀錄的台灣而言,至少是個好消息。台灣運動員的傳記,一向被視為票房毒藥,記得以前麥田出版社出了一系列的NBA球員自傳翻譯,雖然是由非籃球專業譯者執筆,但相當用心,可惜市場成績不佳,收了。麥田同時出版了幾本台灣棒球員的自傳,印象沒錯的話,商周也出了鄭志龍的「年少輕狂」和錢薇娟自傳,同樣成為絕響。

有人說,台灣的球迷只喜歡看球,不喜歡看書,所以和運動有關的書籍,一律不具賣相。我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性有幾分,如果是真的,實在有點悲哀。事實上,球星被遺忘的速度,遠比他打出名氣的速度快上十倍,一旦退出戰場,留下的也只有紀錄和過往的豐功偉業,如果沒有文字或影像的保存,很快的就會消失在眾人記憶之中。

所以,即使台灣夠資格出版自傳的球員實在還不太多,但我仍衷心的希望,有更多出版業者投入這片園地。無論是球員自傳、專業工具書翻譯、國外運動員自傳翻譯,至少,能讓運動在出版界有一小塊屬於自己的領域,同時也鼓勵運動迷的閱讀風氣。

再談到紀錄。前陣子陳信安在沙加緬度參加訓練營時,曾有國外友人e-mail來問:「陳信安今年度在台灣籃壇的統計數字是....?」簡單的一個問題,卻把我打敗了。無論是報紙或網路,台灣的甲組籃球都沒有「紀錄」這種東西。

目前我知道唯一將統計放上網路的,只有HBL高中籃球,甲組沒有,大專沒有,瓊斯盃等等其他更不會有。籃協、大專體總沒有作統計嗎?當然有。即使場邊紀錄員素質良莠不齊,但統計數字還是統計數字。那為什麼不將它放在網路上,供球迷、媒體...任何有興趣的人查詢?這是很難的事嗎?難道不是職業,這種事就辦不到嗎?那為什麼高中體總辦得到?

紀錄除了滿足球迷的需要、媒體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它是球員用血汗拼來的成績。我們知道Kareem Abdul-Jabbar在NBA例行賽生涯得分38387分,那我們的頭號球星鄭志龍呢?除了他在CBA中華職籃的時期外,他在其他國際賽、甲組的表現如何呢?

沒有,什麼都沒有,我為台灣的球員和球迷同感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