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5, 2007

人間夢土 何必單戀NBA

act_andrei_kirilenko
(Source: nba.com)

(本文為中國時報專欄)

甫獲歐錦賽MVP的俄羅斯前鋒基里連柯,不僅人長得像電影「洛基」裡的俄羅斯拳手杜夫朗格寧,連脾氣也不怎麼好,接二連三向NBA母隊爵士嗆聲,揚言不惜走人回俄羅斯打球。

很難相信,一個神經正常的人會放棄四年6300萬美元合約,寧願回到在歐洲連頂級聯盟都稱不上的俄羅斯。或許這只是「AK-47」基里連柯的策略,希望藉此迫使爵士將他交易,但即使如此,他的經紀人大概也快昏倒了。

這比賈奈特、布萊恩的「賣我」嗆聲更上一層樓,因為這些大牌球星在嗆聲時可沒附註「如果不賣我,寧願到台灣打SBL」。

這讓人想起:儘管陳信安說「try一下」是他一輩子的夢想,儘管有球員在歐洲領高薪,但一接到NBA球隊的電話,鐵定二話不說束裝返美,然而,NBA未必是每個球員的夢土。

並不是沒有先例。31歲才加入拓荒者隊成為高齡新秀的知名中鋒沙波尼斯(Arvydas Sabonis),除了早期美蘇依然陷於冷戰的外在因素外,他在歐洲混得很好、很快樂也是原因之一。而曾被NBA挑中,卻未曾赴美的塞爾維亞鋒衛波狄羅加(Dejan Bodiroga)和巴西射手史密特(Oscar Schmidt),更共同被喻為「未曾打NBA的全球最佳球員」之一。

或許我們習慣以「NBA中心論」作分析,才會認為NBA絕對是每個籃球員的最終目的,儘管事實並不見得如此。從另一方面來看,征戰NBA的外籍球員享有一個利多,那就是,如果無法在NBA討生活,「祖國」永遠張著雙臂歡迎他們回家。換句話說,他們並非和多數的美國黑人球員一樣,除了NBA就毫無退路。

基於他們在歐洲和母國享有的「尊榮」地位,加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潛意識,或許也造成不少歐洲球員和NBA球隊教練、隊友扞格不入的現象。此刻觀察基里連柯放話事件,格外有趣。當NBA充斥著「歐洲球員侵略論」,尋找外籍球員蔚為風潮,當美國男籃兵敗國際賽,回過頭來「向國際籃球學習」,慢慢去體會、適應其他國家打球的方式,俄羅斯卻靠兩個美國人拿下了久違的歐洲冠軍。

基里連柯雖然榮膺MVP,但俄羅斯奪冠的關鍵卻是美籍(同時擁有以色列籍)教頭布拉特(David Blatt),以及2003年歸化、出身美國巴克奈爾(Bucknell)大學的185公分後衛荷登(J.R. Holden)。再想想,2000年雪梨奧運,立陶宛隊在尼爾森(Donn Nelson)協助下差點作掉美國夢幻隊的前例。有人開玩笑說,若是雷根總統執政的冷戰時期,這些事件鐵定被視為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

歐洲、南美籃球和美式籃球,就以這麼微妙而有趣的方式在交流、互相影響。各國球員前往北美淘金,壯大了NBA的國際地位;散佈在各地的美國球員、教練,也以不同貢獻幫助這些國家發展籃球運動、爭取佳績。

這是不折不扣的全球化運動,不禁讓你再想起,是否有一天,美籍球員也會抗議全球化浪潮剝奪了他們的工作權?NBA無所不用其極的引進各國球員,如果有一天,各國聯盟因為本地子弟頻頻出走而大失看頭,是否也會挑起籃球場上的反美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