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9, 2008

在超人現身紐奧良之後


(Source: NBA.com)

(本文為中國時報專欄)

當霍華(Dwight Howard)脫掉球衣、露出超人裝的一剎那,我心裡突然浮現卡特(Vince Carter)在2000年扣籃大賽中,在扣籃結束後對攝影機的一句話──「It’s over」。比賽結束了,冠軍產生了。

創意原本就是扣籃大賽中很重要的一項元素,霍華的冠軍實至名歸。但另一方面看來,扣籃大賽似乎逐漸成為「創意產業」,體能和扣籃本身遭到忽略,卻有點令人遺憾。

這麼說,並不是想貶低現代的扣將。畢竟,扣籃是有其侷限性,對一般人而言,耍來弄去就是那麼幾招。真實的扣籃大賽又不是在拍「功夫灌籃」,要球員作出只有卡通動畫中才會出現的招式,是百分百的強人所難。

更別說今年的賽事,打從賽前穆恩(Jamario Moon)的志在必得、蓋伊(Rudy Gay)在Youtube上公開徵求創意,再到賽中格林的吹蠋扣籃和霍華的超人再現,都已經使今年扣籃大賽成為近幾年來最「熱鬧」、最具有「談論性」的一屆比賽。

但是,連續幾年看下來卻讓人不禁懷疑,如果「道具」和「助手」的重要性已經超越扣籃本身,這項比賽的意義是否在某種程度上被削減呢?

因此,我十分同意J博士的評論。儘管他也把冠軍票投給霍華,但格林「赤足扣籃」的難度很有可能遭到低估,因為一般人並不覺得這有什麼樣的創意。

基於個人喜好,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扣籃大賽回憶有三,而它們都和「道具」、「助手」或所謂的「花招」沒有關係,而是充分體現了扣籃這項技巧的基本精神和精髓。

第一是1986年達拉斯明星賽的韋伯(Spud Webb)奪冠。韋伯展現人類的體能極限,以170公分的身高,正扣、反扣等招式讓他耍起來都稀鬆平常,觀眾則是看得瞠目結舌、無話可說。

第二是1988年芝加哥明星賽喬丹和威金斯(Dominique Wilkins)的正面對決。這個對決在賽前已經炒得沸沸揚揚,比賽內容更沒讓人失望,兩大扣將宛如在拳擊擂台上你來我往的輪流出拳,將扣籃大賽的懸疑性和想像空間提昇到經典境界。最後喬丹勝出,但即使在多年後的今天,仍有不少人認為,如果當年明星賽不是在芝加哥舉辦,冠軍可能易主。這場千古對決的傳奇性,由此可見一斑。

第三則是2000年卡特奠定「扣壇」地位的經典演出。同樣的,他以完全出乎球迷意料的原創性、成功的執行力和優雅的風格,毫無異議的捧回冠軍。更深一層的觀察,一度因乏人問津而中斷的NBA扣籃大賽,藉著卡特這一次的可怕演出,重新建立起它在球迷心中的地位。

大多數球迷都清楚,基於協調性、身高和籃框高度等種種因素,扣籃大賽並不利於長人。所以,以一名7呎長人來看,霍華兼具力道、彈性、滯空能力和協調性的體能,確實出類拔萃,不輸給同為扣籃高手的前輩長人南斯(Larry Nance)。

幾乎可以確定,往後的扣籃比賽參賽者,絕對會更挖空心思的設計更多花招來滿足球迷。它們之中會有好創意,可能也有爛創意。但一個完美的扣籃比賽,應該仰賴「基本元素和風格」(substance and style)的結合,扣來扣去總是老梗,自是了無新意,但秀過頭而成為馬戲團,恐怕也非球迷樂見。

附帶一提的是,我相信如果依照規則解釋,霍華的超人扣籃其實「並不是扣籃」,因為他的手並未觸及籃框。格林能不能發動連署聲稱「扣籃無效」呢?我相信是可以的,只是沒有人會那麼白目又欠打罷了。再怎麼說,霍華身上穿著美國英雄的終極象徵啊!沒有人敢挑戰American Her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