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02, 2008
Boston:3-17-72
(本文發表於2008年2月美國職籃雜誌)
上天自有一套運行的規律,波士頓奇蹟似的成為今年美國的「天命之城」,紅襪隊拿了世界冠軍,愛國者例行賽來了個全勝,連塞爾提克也神奇的湊成了「GAP」連線,季初連勝不止,波士頓榮光莫此為甚。
鑑諸以往,球星的大堆頭集合,永遠都會是NBA的話題焦點,什麼「三劍客」啦、「F4」啦,如果他們聯手又打出個連勝不止,那就更會是穿插整個球季的火熱話題,波士頓當然也不例外。
一般人在季前的預料是,雖然三巨頭的組合驚動江湖,但可能要花上一季或至少半季的時間去熟悉彼此。出乎意料,賈奈特(Kevin Garnett)和艾倫(Ray Allen)加盟塞爾提克之後,和皮爾斯(Paul Pierce)融合得非常好,在前32場竟打出29勝3負的爆量戰績。
剎那間,大家討論的已經不再是塞爾提克重尋往日光榮這個話題,而是它能不能挑戰芝加哥公牛於1995-96球季創下的史上最佳戰績72勝10負。討論這個話題有兩個面向,第一是有沒有可能,第二是有沒有必要。
有沒有可能?原本是有可能的,但因為綠衫軍最近多輸了幾場,總敗場數已經6敗,破紀錄的可能性為之大減。此外,我們還必須考慮三巨頭是否會出現傷兵的問題,以及賽程的問題。
塞隊前37場的表現來看,對上西區隊伍是11戰全勝,其中包括對目前暫居西區龍頭的湖人兩勝、第四的波特蘭一勝,其他全是四名外的隊伍。簡單的說,在東區實力明顯較弱的情況下,面對西區勁旅的表現才會是塞隊最後戰績的決定性因素,而波士頓至今尚未面臨真正的考驗。
每一支球隊在季中的企圖心通常都是最弱的,和季初、季末沒得比,如果塞隊能夠在季中不斷回頭檢視自己的問題,戰績即使無法破72勝,也不致於太差。
第二個層次是有沒有必要去挑戰紀錄的問題。當然,每一支球隊、每一名教練球員都希望自己締造紀錄,在NBA史冊上記上一筆,但紀錄終究不比冠軍重要。很多時候,挑戰紀錄是可遇而不可求,一名傷兵就足以毀掉一切,更別提整個球季只能輸9場的強大壓力。
所以,無論是教頭瑞維斯(Doc Rivers)或是三巨頭,都不會太把紀錄放在心上。如果能破紀錄,很好,那叫錦上添花。即使沒破紀錄,還是能夠擁有一個令人振奮的例行球季,真正的終極目標仍在季後賽和冠軍。
所以,比較值得研究的議題,其實在於波士頓能不能奪得隊史第17座冠軍,以及奪冠所代表的意義。
我們先談後者。如果波士頓順利奪冠,我相信這是媒體樂見的結果,因為這代表著波士頓的三大職業運動在同一年開花結果,也就代表著有無數的傳奇故事可以寫,運動對一座城市的鼓舞作用,勢必被拿出來大書特書,那會是新英格蘭區媒體和球迷的天堂。
對沈寂已久的綠衫軍及其支持者來說,這當然更會是夢寐以求的結局。對職場生涯命在旦夕的籃球事務執行總裁安吉(Danny Ainge)和教頭瑞維斯而言,更宛如沙漠中的甘泉、大海中的救生圈。
這應該會是好事,因為以賈奈特、皮爾斯和艾倫的球技和努力,特別是在明尼蘇達窩了那麼多年、受盡許多鳥氣的賈奈特,他們都值得擁有一枚冠軍戒指。我們不會再見到巴克利(Charles Barkley)雙手空空抱憾退休,最後只能在電視上損人取樂的悲傷案例。
以NBA總部的立場來看,它會很高興新英格蘭市場有球隊奪冠,也會樂於見到在波士頓這支老牌傳統勁旅延續它過去數十年來光榮的同時,為NBA注入一些新意,成為一支「新」的冠軍隊。
我個人最有興趣的議題,其實是在波士頓奪冠的象徵意義。如上所述,如果球迷對NBA歷史有粗淺了解,想必都不會反對,塞爾提克是一支無論如何都無法忽視的隊伍,拿下冠軍自然是意義非凡。
但是在其他層面呢?首先,如果塞爾提克能夠在「GAP」組軍的第一年就一舉抱走冠軍盃,這可能印證了流傳江湖已久的史家和媒體界說法:「一支冠軍球隊至少要有三名球星的核心組合」。請注意,這可不是個「左右恆等式」,並非有三名球星一定能奪冠,而是冠軍隊伍至少要有三名足以堪大任的球員。
這種說法是有其道理,你可以找出很多例子,例如80年代的塞爾提克、90年代和目前的馬刺。同時可以思考一下,火箭隊缺少了什麼,小牛和太陽是不是又缺少了什麼。
當然,你也可以找出許多反證,例如湖人靠布萊恩(Kobe Bryant)和歐尼爾(Shaquille O’Neal)兩人就能竟其功,而湖人的「F4」組合未能奪冠,反而齟齬不斷。例如80年代的太陽擁有錢伯斯(Tom Chambers)、凱文強森(Kevin Johnson)和馬利(Dan Majerle),超音速擁有錢伯斯、麥克丹尼爾(Xavier McDaniel)和艾利斯(Dale Ellis),90年代的火箭前後有歐拉朱旺(Hakeem Olajuwon)、皮朋(Scottie Pippen)、巴克利和崔斯勒(Clyde Drexler)的超級組合,也是連一枚戒指都沒撈到。
冠軍隊組合絕不會有定論,但這其中雙人、三人、四人組合彼此間的化學作用,確實是很值得玩味的。
最後,這是我個人的感受。如果「GAP」組合在第一年就拿下冠軍,對NBA會有什麼樣的暗示和意義呢?毫無疑問,這將再度證明,NBA確實是球員主宰的聯盟,而非教練,也不是球團。
換句話說,我們是否不應該過份高估教練的功力和影響力?一度被K到滿頭包的瑞維斯,是否也會成為「第二個禪師傑克森」?被評為是因人成事、沒有明星球員在陣就什麼都不是的教練?而安吉的行政管理生涯,如果能因為冠軍盃而有一個完美的註腳,難道就因為他拼死拼活作了一筆正確的交易?
如果波士頓嘗到冠軍滋味,又向其他的球隊傳達出什麼訊息?難道自己紮紮實實的培養球員是一種緩不濟急、事倍功半的作法?難道重金挖角才是王道?凡事講求立即效應的NBA,難道已經逐漸的朝職棒MLB看齊?
就球隊經營的角度來看,這很可能反而成為一個負面的訊息和效應。雖然等待是一種美德,雖然大家在談團隊經營時總會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要腳踏實地,但美德一斤又值多少錢呢?拿不到冠軍,大家的飯碗都不保,誰還跟你談耐心呢?
最後我擔心的是,或許近年來已經蔚為流行的「西瓜現象」會愈演愈烈。近年來,無論是美國大學籃壇或是NBA,似乎都有著明星球員的群聚趨勢。這個趨勢背後的道理很簡單,理論上,球星群聚使實力更強,更有可能贏得冠軍,大學球員一有冠軍加持,可以一起得道昇天。
至於NBA球員,也是相同的道理。一起拼冠軍,總是比自己苦哈哈的奮鬥來得輕鬆。一旦有了波士頓的前例,很可能會對未來自由球員市場的演變產生進一步影響。特別對那些接近生涯末期的球員來說,靠自己已經搞不出名堂了,團結力量大,他們會更不猶豫的互相靠近、彼此取暖。
這並不能說是件壞事,因為所有打球的人都想拿冠軍。可惜的是,在這種觀念之下,以往球隊以一名球星為根基,漸次打造球隊,由衰轉盛;球員以自己的領導能力和球技,來帶領、形塑一支球隊戰力的俠士之風,似乎也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了。這對於樂於欣賞球隊和球星在逆中求勝,衝破重重考驗和試煉邁向燦爛的球迷而言,不是個太好的消息。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欣賞球星如何放下自我,攜手合作,當然也是樂事一椿,如果今年真是波士頓的天命之年,一舉捧回金盃,也是NBA的一大盛事。只不過就更深層的象徵意義來看,球星群聚的趨勢,對NBA和籃球確實有它的負面影響,不能不審慎去看待它。
(Photo source: N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