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01, 2001

國家隊名單爭議之我見(上)

2001中華男籃代表隊18人名單出爐,果然引起廣泛討論。事實上,早在總教練錢一飛放出「老將可能割愛」的空氣之後,「沒有鄭志龍的國家隊」就在網路、BBS與校園中吵翻天。其實,前幾天和一個朋友吃飯時,也因為這個問題而有點爭議。

這批18人名單之所以「震撼全台」的原因在那裡?沒有鄭志龍、羅興樑、黃春雄;平均23歲、無人逾26歲、最小16歲;沒有人擁有上得了檯面的國際賽經驗;甲組勝率最佳的新浪隊「摃龜」、無人上榜,都是原因。

對國家隊名單各有看法,是正常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永遠吵不完。負責組訓的籃協和中華教練團,當然也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們的看法是影響國家隊名單的決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籃協必須要有「國家隊訓練計劃」,短、中、長期的計劃與目標。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這樣一支年輕的球隊,國際賽鐵定挨轟,名次不會太好看,這個陣容,也稱不上是真正的國家隊。捨棄尚行有餘力的鄭志龍、黃春雄等老將,更是情何以堪、情義何在!有人也認為,籃協打定主意進行換血,怕就怕這票小伙子被砲轟之後,連自信心都喪失大半,別說換血,還可能染上「敗血症」,反而收到負面效果。

在名單討論過程中,籃協也出現兩派意見。一派主張以老帶小,至少保留三名老將;另一派主張,台灣的男籃換血腳步已經比日、韓慢上不少,今年不換,明年還是得換,不如大刀闊釜,以長遠眼光為重,及早邁開換血步伐。討論後結果,決定尊重教練團意見,以新人為主,但不排除在層級較為重要的亞洲盃陣容中吸納老將。

種種爭議與各方看法,可以歸納成以下幾個問題,我順便加入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共同討論。基本上我的立場是,我不認為國家隊大幅改組的決定是百分之百正確,但此決定並不見得像部份人想的那麼糟糕。

■開門見山,整個名單爭議中最大的關鍵在那裡?
我個人認為,這份名單之所以引起爭議,就像本文第三段提到的,最大關鍵在於籃協未能將國家隊今年的目標與各階段計劃(有沒有這份計劃可能還是個問題)及早公諸於世,讓各界了解。如果籃協能夠告訴大家,東亞運基本上以培訓新人為主,瓊斯盃用來調和老、少狀況,亞洲盃精英出擊,甚或是今年完全以培訓新人為終極與唯一目的,相信這份名單不致於令人感到如此「shock」。

■這是最後的國家隊陣容嗎?這種陣容稱得上是國家隊嗎?
籃協也留有伏筆,保留彈性空間,證明這份名單不致於是今年「最後確定版」的國家隊名單,倘使這個國家隊又鬧出20歲級代表隊那種狀況,或是因為名次太爛遭受媒體與國人砲轟,說不定會來個大轉彎。

至於這個陣容稱不稱得上是國家隊,見仁見智。有人認為,鄭志龍等當今第一把的好手都不在陣中,怎能算是國家隊。但是要搞清楚一點,國家隊不見得一定要是國內最好的12個人的組合,端看國家隊組軍目標而定。

■「菜鳥國家隊」出擊,名次難道完全不重要嗎?
這想必是個極受矚目的爭議焦點,也是個非常難以斟酌、拿捏的迷思。名次,當然重要,因為第一就是第一,第六就是第六,這是留名史冊的唯一紀錄,即使你有亞洲第一的陣容卻只拿到第八名,後世不會有人記得你的實力多麼強勁,唯一留下的只有「8」這個數字。

然而,我們有時也必須暫時跳開名次的迷思來看問題。如果一、兩年的低潮、被砲轟足以成就往後七至八年的功業,那麼,我相信這是值得的。如果每屆籃協理事長都為了自己的「功勞簿」著想,只忙著炒短線,只抓緊檯面上的老將讓他們打到死,搾乾他們最後的一滴籃球血,而不為籃球實力的延續與培育作打算、作計劃,台灣籃球永遠不會有明天。話說回來,即使我們擺出當下實力最佳的球員、老將奮力一搏,在亞洲排老四也已經是最佳的結果。「4」是個足以傲人的數字嗎?如果不是,為什麼不暫時放下自尊,期望未來能有嶄新突破?

■換血時機與幅度,是否不當?
我認為,台灣籃球換血,現在不但是最好的時機,也是最後的時機;因為我們已經沒有本錢再拖。藉亞洲各國都不太重視的東亞運練兵,然後讓鄭志龍等老將在亞洲盃拼最後一次,可能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上一個問題的延續,由於多年來中華籃協領導階層脩於名次情結,一向疏於建立國家隊的換血工程,使台灣國家隊的換血並不順利。當然,亞洲各國也普遍有這種問題,特別是日本和大陸,我都不認為他們的換血成功,仔細的看會發現,其實日本、大陸的老少之間也有不小的落差(大陸如果今年走了姚明、王治郅和巴特爾,下面的人不見得接得上來)。但是,老兵終將凋零,人家不作的事,不代表我們就不用作,何況我們在亞洲的戰績一向停留在四到六名之間,不經營出新的氣勢,就永遠不會有突破。

至於換血的幅度,這絕對也是爭議的焦點所在。平心而論,我個人認為差別沒有普遍想像的大,事實上,這只是個選A或選B的選擇題。換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老帶小,一種是徹底汰換,有絕對的對與錯嗎?我相信沒有。老帶小的好處,或許是能夠兼顧名次,同時藉由老將的經驗來指導後進,但只要教練心態過於保守(and it's very possible),又會形成關鍵時刻由老將打到死的現象;徹底汰換的壞處是,也許誰都不服誰,關鍵時刻處變「大」驚,它的好處,就在「希望」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