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01, 2008

迷惑的看台 洋將的迷思

(本文為中國時報專欄)


(Source: ESPN Taiwan)

那天從電視畫面看到SBL球員身後空蕩蕩的座椅,雖然說空蕩的球場在台灣從來不是新鮮事,卻突然有一種熟悉的感受湧上心頭,因為同樣的畫面也曾經出現在以往的中華職籃CBA。

還記得有一年中華職籃季後賽場場滿座,CBA管理者滿心歡喜的邀功、發佈消息,當時我心裡出現的OS是:「拜託,這是季後賽,如果連季後賽都沒辦法滿座,你可以去跳樓了」。

同樣的道理,可以運用到瓊斯盃和今年的SBL開幕戰上。如果連開幕戰滿場都可以被視為「喜訊」,那還真是令人無言以對。

球迷是既聰明又現實的,不到兩個星期,就用空蕩的觀眾席打了SBL好幾槍。或許這還稱不上警訊,卻是值得SBL委員會和各球隊好好思考的。

事實上,從CBA到甲組聯賽再到SBL,台灣籃球的票房模式幾乎就是一個完全相同的循環。球賽只要搬離台北市,幾乎都受到饑渴的各縣市球迷廣大歡迎,但時間一久或場次一多,新鮮感不再,票房就跟著直直落,球隊和轉播單位自然也不願意再付出移動成本。

此外,除了死忠派的迷哥迷姐,球迷也不是笨蛋,既然每一場比賽都有電視轉播,SBL又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非得到現場去看不可,留在家裡看比賽不是比較輕鬆寫意的享受嗎?

或許在球隊的眼中,票房並沒有那麼重要,電視轉播權利金才是比較實際的金額。但如果一個半職業聯盟會有放棄票房,只重轉播權利金的想法,大概也沒什麼光明的前途了。

再看到米迪亞靠一個洋將桑德斯殺翻天,就竄上聯盟第二的位置,我敢保證,下一季大概又有不少球隊也要弄個洋將來玩玩,台灣籃壇的洋將迷思將再度出現。

所謂的「洋將迷思」,也是個不斷重複的循環。洋將當然比本土球員花錢,又有管理問題,也會壓縮本土球員發揮空間,最簡單的作法就是不用洋將。問題是,從過去的經驗看來,只要擁有一個球技還不太差的洋將,這支球隊簡直就像是用六個人打五個。所以,即使心中有千百個不願,為了戰績和面子,咬著牙也得花這筆錢。

洋將問題其實比票房好解決,就是肯不肯花錢而已。我經常納悶,這些球隊的老闆經營大企業有成,怎麼會不了解沒有投資、沒有好產品,就吸引不了顧客的道理?如果米迪亞沒有好的GPS產品,台灣大沒有好的服務,裕隆沒有好的汽車,達欣工程沒有好的設備,璞園建築沒有好的設計師,台啤沒有「態度」和張惠妹…不是,是好啤酒,如何獲利?

你猜對了,我刻意的忽略台銀。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錢還是他們家自己印的,可是他們不想花錢。

多數台灣企業只想到,籃球隊是花錢的廢物,他們從沒換算過球隊名字每天出現在媒體上的廣告效益,折合成現金是多少錢,也從沒想過籃球隊「或許」是可以獲利的單位。

這又讓我想起CBA時代的往事。當年在中華職籃搖搖欲墜之時,有一家「銀貂氣血循環機」贊助了一項短期賽事的冠名權。說真的,大家都認為這家公司是笨蛋,也搞不清楚氣血循環機究竟是什麼玩意兒。沒想到贊助效果出奇的好,據說該公司為了應付湧進的大批訂單,被迫招募新業務員。

從空曠的座位可以想到票房,再想到洋將和氣血循環機,這並不是因為想要不負責任的騙取稿費,實在是因為,我們談的是台灣籃球,你知道的──Where amazing happ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