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DUNK雜誌專欄)
(Source: ESPN Taiwan)
如果要談SBL的傳奇,林志傑當之無愧,因為他是一個如果沒有SBL,籃球生命就要斷送的球員。
事實上,想起林志傑的兩個好處,第一是你了解到生命總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轉彎,第二點是,每當你有著「台灣球員就是如此…」的怨嘆,你又會想起,某個角落很可能還有一個像他這樣的球員。
從來都不會忘記,有一個朋友初次對我形容林志傑,他說林志傑「是一個可能會比陳信安還好的球員」。我並不懷疑這個朋友的判斷,卻也被這個說法嚇到了,不太敢相信。其他傳奇般的形容還包括「體重一百多公斤照樣飛灌」、「有防守的陳信安」(這句話還蠻傷人的..)等等。
然而,台啤一度計劃解散,體委會籌劃的SBL又生死未卜,這個南韓籍教頭鄭光錫眼中的籃球天才,幾乎就要埋沒在歷史的洪流和堆積如山的酒瓶之中。神奇的是,SBL終究成為造就林志傑的舞台;相對的,林志傑的崛起,也給了孤注一擲的SBL一個立足點。
林志傑,其實有兩個。他那看似慵懶沒睡飽的眼神,實在是欺敵的保護色。他在場外大而化之的「散仙」個性,在球場上完全不見蹤影。相反的,你可以很確切感受到他拼盡身上最後的一分力量在奔跑跳躍、進攻防守。
這也就是球迷喜歡的林志傑,他一站上球場就是拼命,剩下5分鐘落後20分也是拼,裁判亂吹還是拼。這種能夠感染全場、穿透內心的精神,讓球迷允許他興緻一來就來個超遠距離三分球,期待他主導每一次進攻,用他那招牌轉身和換手運球以一敵四,直禁區。
簡單的說,看他打球給人一個「爽」字,讓你的血液溫度上昇到可以暫時忘記勝負的境界。這是為什麼,我很同意許多人將他拿來和艾佛森(Allen Iverson)作比對,他們的迷人魅力都來自於認真的展現自我。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球員只要每場出手個五次,就會被譏為只瞄籃不傳球、自私,但林志傑和艾佛森在多數狀況下,彷彿享有無限開火權,而且大家都沒有意見。
認真展現自我,這看來並不難,是嗎?事實上,要作到並不容易,雖然台灣球迷的要求實在不高。
然而,博取球迷的歡心、得到球迷的支持是一回事,贏球是另外一回事。前NBA中鋒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也絕對是傳奇人物,他的個人球技比起同時代的死對頭比爾羅素(Bill Russell)只會更好、不會更差。但冠軍會說話,拿不到太多冠軍的老張,歷史評價依舊不及羅素。
林志傑由「一隻渾渾噩噩的飛豬」成為SBL一代臬雄之後,不可免俗的,也必須迎接古今中外偉大球星都必須面對的考驗。他必須首先將自己的球技由「生」轉為「熟」,套英文來說就是必須將自己的raw talent「烤熟」,從隨心所欲、福至心靈,提昇到另一個穩健、成熟的境界。
這代表著他必須有更好的投籃選擇、更高的籃球智商、更敏銳的狀況判斷,以及更好的領導能力和團隊意志。林志傑也確實作到了,自第三個SBL球季起展現出極大的進步幅度,他同時保有自己卓越的攻守數字,同時積極的融入團隊,擁有更好的進攻判斷,終於在上一季開花結果,拿下SBL冠軍。
林志傑和一般scorer不同之處在於,他不但自己得分本事了得,同時也不自私。以傳球助攻來說,他不但肯傳、敢傳,也很會傳。從這方面來看,他又和騎士隊的詹姆斯(Lebron James)擁有類似的特質。
更令人欣慰的是,他也非常願意防守,卻可能因為進攻能力出類拔萃,防守能力經常被低估。
進入第五季,他再面臨一座新的關卡:必須從「融入」團隊再晉升為「學習去領導一支團隊」。而且,這一支團隊是比以往人手更加充足的台啤,難度更高。
至此,已經不再是籃球問題,而是哲學問題,心理層面的問題。台灣有太多的球星,個人能力超群,但多數時間卻只是個盡本分的球員。獨善其身並不是錯,畢竟所有成功之路都必須由自身為起點,但一名朝向偉大境界邁進的球員,絕不能自甘於此。無論是扮「黑臉」、「白臉」或「花臉」,都得去學著擔任一名領袖。
如今,林志傑身邊既沒有「禪師」開導,只有靠自己去闖這一關。如果他能夠衝破這難度最高的一關,我敢說他在國內同輩的球員競爭就能占得先機。能不能由傳奇性的崛起,而到最後成為一名傳奇球員,林志傑還有時間去揣摩學習,而我們都很願意給他最大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