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0, 2007

SBL、台灣籃壇 挑戰你的籃球智慧

(本文為中國時報專欄,標題:風起雲湧的SBL 暗潮洶湧)


(Source: ESPN Taiwan)

身為一個同時關注NBA和台灣籃球、SBL的球迷,觀察愈久,心裡的問號似乎愈多。我當然沒有笨到不了解國內外環境不同,儘管如此,許多疑問依然不斷的在我心中出現,想必也挑戰著許多人的籃球智慧。

亞錦賽前後的SBL新聞不少,SBL可說是「三楊開泰」,楊哲宜、楊敬敏和楊玉明三名國手先後轉隊,台啤則是「吳福臨門」,迎來亞錦賽表現突出的吳岱豪,其他球員也有部份異動。

此外,東森和東風先後轉手給米迪亞和璞園建設,緯來則傳言賣給富邦。教練部份,邱大宗接手達欣總教練,傳言鄭志龍接掌富邦,劉嘉發有可能進駐米迪亞。

一陣混亂之後,姑且不論尚未底定的洋將制度,就帳面實力而言,已成裕隆、台啤、達欣三強鼎立之勢。連我老婆都說:「那SBL還有什麼好看的?」

籃球,自然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否則上季的裕隆也不會睽違冠軍戰。但是我的第一個迷惑來了,球隊不時易主、球員總是在合約狀況不明的狀況下轉隊,是代表著台灣的籃壇極其活躍、總能找到願意投資籃球的企業?還是象徵球團根本無心經營、只炒短線;象徵著球員和球隊之間的賓主關係根本是不清不楚?

NBA的聯盟架構、體制、規則,想必球迷都耳熟能詳。它所以能夠生存60年,而且普及全球的原因,正因為它有制度,而且大家很願意遵守制度。它的制度是鼓勵球隊投資,但同時保障公平競爭原則,也保障球員的基本福利。

那麼,願意砸錢找球員的裕隆、台啤和達欣,特別是裕隆,能稱之為「台灣版的邪惡洋基帝國」嗎?當然沒有人願意看實力懸殊的比賽,但是在台灣籃球的現況下,願意花數倍於其他球隊預算的金額經營籃球的球隊,必須被譴責嗎?自己家有一堆鈔票、卻不肯投資球隊的台銀,堅持低成本經營的前東風,果真那麼可憐,應該被同情嗎?

提到制度,「要建立制度」始終是十數年來大家掛在嘴上的口號。搞不清楚的是,我們不是定出一些奇怪的制度,不是制度年年可變,就是「打著制度反制度」。例如後三名球隊可聘洋將,打進前四名就必須將洋將解聘,甚至連要不要洋將都可以年年修正。

例如中華籃協/SBL與大專體總UBA之間的爭議,明明是談妥的漸進式切割大專與社會球員,等到真正進行切割,球隊又哇哇叫說選秀來的球員不能打,那還選什麼秀。例如訂出和NBA保障球員的「最低薪資」相反的「球員最高薪資」,私底下卻又必須給明星球員暗盤。就更別提,可以用球員換教練的「交易制度」,明明應該擔任球隊經理的人,跳下來擔任總教練了。

接下來,還有疑問。走向職籃,自然是各國籃壇最希望的結果。但以台灣現況,走向職業會是一個好的方向嗎?原本我持著肯定的態度,看過SBL之後,卻又產生了懷疑。那麼,停留在目前所謂「半職業」、「包裝過的甲組籃球」的狀態,難道就是好的?

其他還有很多很多,我必須說服自己,台灣的情況和其他國度不同,正如同台灣政治問題之獨特和複雜,台灣的籃球亦同。

比較國內外的籃球風格,多半時間是愉悅的,因為那很像欣賞東邪大戰西毒。比較國內外的籃球體制,有時是趣味的,但大部份的情況下,這一直衝擊著我的籃球思維,而且讓我找不出解答。對你來說呢?我很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