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31, 2005

下雨的夜裡,寫陳信安

寫陳信安,是件容易的事,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說容易,是因為在球場上的他,是連看不懂球的阿嬤也會注意到的球員,那麼的搶眼。說不容易,是因為在球衣底下的陳信安,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也沒有人能體會他的經歷。

沒有人是陳信安,正如同沒有人是喬丹,沒有人是陳金鋒,沒有人是你。

我不認為他曾經真正的坐下來和媒體、球迷或家人、女友以外的人,毫無保留的分享心事。因為他的個性並非如此,媒體的嗜血、瞎掰,似乎更不允許他如此作。

這是每個人的悲哀,更是明星球員的無奈。於是乎,幸運一點的人,多半是記者,只能藉著近距離的接觸和觀察,來「推測」陳信安。懶一點的記者,就「瞎掰」陳信安、「狂捧」陳信安,或是「痛批」陳信安。

我很想知道,陳信安怎麼看這些報導、球迷、記者,他怎麼看自己、看台灣籃球、看四度北美籃球之行。

*****

陳信安從ABA帶著無數台灣球迷的期待回來了。到目前為止,裕隆隊和台灣籃球彷彿還在重新適應他,反之亦然。

我對他一向有著帶點不切實際的高標準,不過,我決定不在一時三刻之內評斷他返台後的表現。因為基本上,裕隆的隊友在沒有他的這段期間,活得還蠻好的,所以在球場上好像也不太想理他。

幾年下來,陳信安一直在太平洋兩岸「擺盪」。到了美國就生龍活虎、狀況奇佳、積極度瞬間提昇,回來台灣就有點提不起精神、保守被動。這也算是人之常情,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田臥勇太死都不回日本的原因之一。

他前進北美的決心,是永遠都值得鼓勵的。其實,我並不很在乎他是不是真的能進NBA。就像很多人的經歷一樣,進了,還得看能待多久,總不能抱著只要有上過NBA的資歷就等於圓夢的心態。我真正在乎的是,他在多次的北美之行之後,學到了多少、調整了多少。

很有趣的一點是,陳信安2001年因為受傷、2003年因為禁賽,都未能參加亞錦賽,而台灣也創下第7和第11名的爆爛戰績。我認為,帶領台灣在亞洲衝出能看一點的成績,是陳信安捨我其誰的任務。我並不是強壓責任、壓力在他頭上,只因為他是台灣籃球目前唯一在亞洲端得上檯面、會對對手造成強大壓力的球員。

*****

蠻為陳信安抱屈的是,同樣在北美小聯盟奮鬥。我見過不少美國報紙介紹NBA和ABA的田臥勇太,也見過維吉尼亞地方報紙寫方成允,偏偏就是沒有記者寫陳信安。

為此,我曾經寫信去洛杉磯時報和Long Beach當地報紙,希望他們介紹一下這名台灣來的球員。但是,沒有人鳥我。即使在陳信安成為Long Beach Jam的固定先發,還是一字不見。

真想罵一句今天一銀董事長謝壽夫在立法院冒出來的英文國罵,S開頭的~~

*****

陳信安在美國可以學的,應該是籃球比賽中的「細微部份」,包括個人的投籃動作、時機、腳步,進攻的走位和防守的移位等等。美國的球賽和教練,對這些部份會有較為仔細的觀察和要求。

在台灣,他可以訓練的是領導能力和霸氣。陳信安的個性溫和,不擅改變環境或自己塑造環境,因此需要一個正好適合他的地方。可惜的是,他的裕隆隊友們都太厲害了,除了教練之外,似乎沒有誰能領導誰。我很想見到的是,把陳信安丟到台銀去,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

*****

其實,陳信安最值得其他台灣球員效法的,並不是他闖蕩北美的決心,希望挑戰NBA的夢想,而是他每一次練球都認真投入,小心保養自己的身體,過正常規律的生活。

即使經過中華職籃的陶冶,台灣球員能作到這一點的都還不多。馬上數得出來的,也只有周俊三、羅興樑和陳志忠幾個。

陳信安的天賦固然很好,但他現在的肌肉,可不是自己天生就會長。我經常想,如果台灣球員能夠「稍微」敬業一點,現在台灣籃球還會不會只在亞洲排第11名。

陳信安是一個即使你想挖八卦都挖不到、想偷拍都找不到事情拍的球員,所以水果日報和數字週刊,都大可不必花心思跟拍,因為絕對拍不到東西。不如專心拍拍他的扣籃吧!

*****

我同意艾迪的觀察,陳信安返台之後,確實顯得有決心多了,一路殺進去就不再猶豫,也可以感覺出他更加power。

感覺他在Jam被定位為外線射手、三分射手的角色,他尚未轉換回來。在台灣,他應該可以有更全面、靈活的打法。不過話說回來,這還是牽涉到隊友搭配的問題。

不能說裕隆和他格格不入,因為他在裕隆隊得到了在台灣最好的指導。他在裕隆的打法、和隊友的搭配,我左思右想,恕我辭窮,只能用「怪怪的」來形容。

*****

2005年初見陳信安,期待再起。A great player always keeps surprising people. 我希望今年的陳信安,也帶給我們想像之外的surprise ── in a good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