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1, 2004

NBA部落格

*NBA最近的話題似乎都圍著教練打轉,說真的,從Rick Carlisle兩年100勝被炒,再到Byron Scott連兩年東區冠軍被作掉,真讓人不知道今日評判一名教練成功失敗的標準在那裡。或許,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種標準。

Jim O'Brien的離職,是球隊內部上下不合的典型,無論Danny Ainge是不是還想要自己跳下來幹教練,倒都沒有太多的爭議。反正,道不合不相為謀,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我的想法和艾迪相近,對於Scott不致於有太多的責難。更何況,有許多NBA教練都曾經說過,其實在NBA擔任教頭最重要的一項能力,並不在戰術,而是human skills,也就是帶心、處理人際關係、凝聚向心、激發士氣的能力。而這項能力的表現,和所處的環境(球隊)、所面對的人(球員)、所擁有的資源和支持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換句話說,各隊有不同的狀況,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當然,英文俗諺有云:一名教練的功力,只和他手上擁有的球員一樣好。意思就是說,教練的功力再怎麼好,手上沒有好球員也是枉然。連UCLA的傳奇教頭John Wooden都不否定這句話,可見這句俗諺確實有它的真實性。否則,備受Jason Kidd肯定的Eddie Jordan,在巫師為什麼還是有志難伸?Phil Jackson又怎麼能得意於芝加哥和洛杉磯?

至於助理教練和總教練之間的差別,不可以道里計。猶記有一名由助理教練升上總教練的仁兄曾說,直到幹上總教練,他才知道作「建議」(suggestion)與作「決定」(decision)之間的差別。此外,助理教練一向是球隊中的「白臉」,總教練則是「黑臉」,白臉人人愛,一朝之間由白臉變黑臉,其中滋味冷暖自知。作久了,以前累積的「人氣」大概也用光了。

*接替Byron Scott的娃娃臉教頭Lawrence Frank,算得上是教練界的傳奇,最近也小小出了一下鋒頭。畢竟,連高中校隊四年都選不上正選的Frank,都能幹上NBA總教練,對一般人應該是很有啟發性和鼓勵性的故事吧。

從小就想當教練的Frank最神奇之處在於,他前往Indiana大學就讀,就是希望在Bob Knight手底下學到東西。最後混到球隊的manager一職,專門負責處理球隊雜務,剪輯比賽錄影帶,但即使在四年後畢業前夕,希望獲得Knight對他未來走上教練之路的建議和指點,居然天天在辦公室等,等了兩週才見到Knight一面。

隨後Frank一路在大學、NBA擔任助理教練,據說非常精通籃球戰術,而這也「據說」是Byron Scott的短處。被形容為「Jeff Van Gundy第二」的Frank能變出什麼花樣,大家等著看。

*金塊的Jeff Bzdelik和公鹿的Terry Porter也是在本季獲得注意的年輕教頭。大家似乎都不太清楚,其實Bzdelik也算得上是Pat Riley的信徒,他於1978-88年間在大學籃壇任教,88-94年間擔任巫師助理教練,94-95年起在尼克Riley旗下擔任首席先行球探,贏得好評,95-01年間都在熱火擔任助理教練兼首席球探,一路下來都獲得非常高的評價。Bzdelik最成功之處在於,他讓原本懶散的金塊積極起來,而且是每一場球維持相同的強度,防守也大有長進。

Porter則也是個傳奇,原本被認為有可能在東區墊底,到目前為止居然跌破眾人眼鏡,平均得分95.8排名第8,命中率44.1%排第10,籃板排第9,失誤則是全聯盟第六少,穩穩的在決賽圈內。而Porter先前的資歷也和Scott一樣,只曾在國王隊擔任過一季的助理教練。教練這一行,還真是沒有一定的道理!

*說了這麼多,也不能不提湖人的Phil Jax。湖人「四星彩」一一掛掉,僅剩一星之後,已經有好事的作家為文嘲諷,說此時該是Jackson展現名聞全球的教練功力的時刻了,如果還能讓湖人贏球,這才代表禪師的深厚功力。我...蠻能贊同的!

Wednesday, January 28, 2004

NBA古早味:天才小丑一線間─Hot Rod Hundley

你認為Jason Williams的「手肘傳球」很神嗎?你認為他夠瘋癲嗎?你認為西維吉尼亞州曾經出過的籃球好手,只有Jerry West、Rod Thorn、Jason Williams和...Sam Amico嗎?

如果你這麼認為,那你一定沒聽過Hot Rod Hundley這個名字。然而,從今天起你不該再不認識他,因為我要說說他的故事。Hot Rod Hundley絕對是籃球史上絕無僅有、空前絕後的一名傳奇人物。

Hot Rod其人
開始之前,我們先對Hundley作一個基本的了解。他出生於1934年10月26日,本名叫Rodney Clark Hundley,但大家都叫他「Hot Rod」。他是一名身高6呎4吋,體重185磅的白人鋒衛,出身西維吉尼亞州的Charleston,大學和Jerry West、Rod Thorn一樣,也就讀West Virginia。

其實,打從Hundley高二開始,北卡州大的名教頭Everett Case就已經風聞這號人物,不但送衣服,而且連續兩年聘請Hundley到北卡州大游泳池擔任救生員,讓他賺點外快。這當然是違規的,NCAA耳聞之後,Hundley也知道自己是去不了北卡州大了,於是留在家鄉的West Virginia。

從大二到大四(當時NCAA規定大一不能代表正式校隊出賽),Hundley的平均分別是23.7分、8.1籃板─26.6分、13.1籃板─23.1分、10.5籃板,兩度獲選為全美明星球員。種種情況都顯示,Hundley在籃球場上前程似錦。

1957年他成為NBA選秀狀元,進入湖人,職業生涯卻相當「夭壽」,六年後就宣布退休,生涯平均僅8.4分(雖然兩度入選明星賽)。退休後因緣際會進入了電視播報領域,再度和籃球結緣。自1974年起,他就是爵士(先在紐奧良,後來搬至鹽湖城)隊的play-by-play播報員,至今已有30年之久。

大學時代的Hundley,曾被形容為「史上最佳的大學籃球員」,但他真正在籃球史上留名,卻不是因為過人的球技,而是因為他瘋瘋癲癲的球風,有如小丑般不甘寂寞的個性,以及追求五光十色、狂歡享樂的生活風格。

有人形容,同樣出身西維吉尼亞州,Jerry West是個徹頭徹尾、始終如一的籃球員,Hundley不只是個籃球員,他還是個表演者,而且表演的成分大於籃球本身。也有人形容,在同樣以不按牌理出牌球風聞名的「手槍」Pistol Maravich還在包尿布之時,Hundley就已經是籃球「showman」的先驅。

一言以蔽之,Hundley的人生、籃球生涯、打球風格,都是獨一無二的,任何看過他、了解他的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天才與白痴
Hundley在球場上瘋的程度,可能是「白色巧克力」Jason Williams的數倍。球賽本身對他來說實在太無聊,他曾經一場球砍進54分,也曾經自作主張,一場球從頭到尾不投籃、只傳球。以Hundley瘋癲的程度,如果教練手上有槍,可能會一槍斃了他。

這實在不能怪他,Hundley的個性原本就很獨特,大一時在Freshman team輕鬆打,平均就有35分,場場打得手屁滾尿流。他打完大一球季就有意加入NBA,但當時的規則不允許。他又改變主意想加入哈林隊跑江湖,卻因為膝蓋受傷,最後還是回到學校。也難怪他認為球賽太無聊,非得找點樂子不可。

先說傳球,他和生涯初期的Jason Williams有相同的喜好,能用背後傳球,絕不會乖乖的用正規、呆板的傳球方式。甚至,他還去練「背後跨下傳球」,這種怪招若不親眼目睹,還真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即使連投籃,Hundley也會想出花招,自娛娛人,作怪到了極點。舉例來說,他曾經用背後傳球的方式投籃,而且還真的擦板得分。他在罰球時曾經背對籃框出手,即使不進也無所謂。大學時有一次在紐約市麥迪遜花園廣場的NIT邀請賽出賽,兩次罰球,他第一次左手勾射進,第二罰右手勾射進。

但Hundley最有名的一招是,罰球時先用右手指尖轉球,像是耍哈林一樣,然後用左手將球「捶」向籃框。當然,罰球幾乎都不進,但場邊球迷看得開心,他自己也樂得很,至少達到了娛樂大眾的效果。

多年前在美國南方舉行的「Dixie Classic」,是水準相當高的一項邀請賽。有一年West Virginia應邀參賽,Hundley那場球神準,只差兩分就打破Dixie Classic單場得分紀錄。終場前Hundley獲得兩罰機會,誰知道此時他又來了「捶球」這一招,兩球都不進,未能打破紀錄。賽後隊友問他:「你瘋啦,只差兩分就破紀錄耶!」Hundley不急不徐的解釋道:「破紀錄?今年我創了新紀錄又怎麼樣?明年馬上就會有人再打破我的紀錄。我來這麼一招,保證不會有人忘記我!」

這應該非常清楚的解釋了Hundley的籃球與人生哲學。

他的瘋癲事蹟還不止於此,有一次他「走後門」,準備接隊友高吊傳球上籃,但隊友沒看到空檔,傳球遲遲不來,他老兄索性雙手吊在籃框上耍寶。還有一次校隊練球,湖人派出球探,準備看看這名大學第一好手的身手,誰知道Hundley興緻一來,竟吊在籃框上學猴子叫,球探當場傻眼。

瘋狂年代
選秀會中選後,Hundley開出年薪11000美元的價碼(不要懷疑,這就是當年選秀狀元的身價!),湖人只願意給9000元,最後以一萬美元成交。

瘋瘋癲癲的Hundley進入了NBA,身材不再占優勢,速度和別人比起來也討不了便宜,加上他個性不改,生活風格也不改,籃球場上騙不了人,成績自然而然直線下降。

只是Hundley不以為意,還是過著籃球場上耍寶,球場外尋歡作樂的日子。當時在湖人和他是室友的隊友Rudy LaRusso形容,每次他準備上床睡覺,就聽到Hundley在院子裡發動車子、準備出門的聲音。Hundley往往混到隔天早上六、七點才回來,然後火速在練球之前補個幾小時的眠。出外打客場,Hundley一從球場回到飯店,裝著球衣、球鞋的湖人球袋往大廳一丟,人就消失了。有時過了兩天一看,那個包包還丟在大廳。每天晚上「落跑」,到夜店、俱樂部把妹喝酒,對Hundley而言不但是例行公事,更是生活的重心。

摸魚,偶爾也會摸到大白鯊。有一次Hundley和隊友Slick Leonard因為跑到費城去參加朋友的徹夜派對,喝酒喝過頭而錯過湖人隊由紐約飛往Syracuse的班機。湖人老闆Bob Short終於抓狂了,事後把Hundley叫進辦公室狂飆一頓,而且將兩人各處以1000美元的「鉅額罰款」。要知道,1000美元已經是Hundley年薪的十分之一,年薪只有8500美元的Leonard更慘,已經準備回家在老婆面前跪算盤。

Short最後還是動了惻隱之心,沒有真正扣錢。而這筆占年薪十分之一的罰款如果以「比例」來計算,至今仍是NBA史上最高的個人罰款;Hundley又創下了另一項非正式的NBA紀錄。

Hundley的樂天達觀是出了名的,有一次,隊友Elgin Baylor在紐約單場幹進破隊史紀錄的71分。賽後Hundley和Baylor一同坐計程車回旅館,下車之後手搭著Baylor的肩膀說:「嘿,一起去慶祝一下吧,我們兩人一共得了73分!」

和女人玩樂也是Hundley生活中的「一大重心」,他曾經形容自己會「追逐任何穿著短裙的東西,即使一隻老鼠穿著短裙,我也會追在後面跑」。事實上,年輕時代的Hundley長得俊俏,又有著三寸不爛之舌,也很受女人歡迎。有一次Hundley在飯店裡召來妓女,一問價錢,「25元?太貴了吧!」那名妓女也蠻幽默,反問:「那你一次要收多少錢?」Hundley答道:「我一次只收費25分錢。」

兩人一番雲雨,隔天早上Hundley醒來之後,女人已經不見蹤跡,不過床頭櫃上卻留下了一枚閃閃發光的25分硬幣...直到今日,Hundley還留著這枚硬幣。他說:「我要留作紀念」。

小丑的背後
在Hundley耍寶、玩樂的背後,其實有著另一個不為人知的人生。他從小父母就離異,老爸是個每天混撞球場,專門和別人賭球為生的騙子。父母離婚之後,老媽一個人實在養不起他,只好讓他在親戚家輾轉過日子。最後親戚也撐不下去了,幸好有一對年逾六十的Sharps夫婦願意收留他,才解決了生活問題。

老媽拋下他之後,到華盛頓特區去找工作討生活,後來改嫁,和Hot Rod之間也失去了聯絡。Hot Rod很幸運的是,Sharps夫婦家隔壁就有個公園球場,Hot Rod心靈上的寂寞和失落,得到籃球的撫慰,街頭籃球成為他的避難所。他的偶像是塞爾提克的Bob Cousy和哈林隊的Goose Tatum,雖然只曾「聽說」過他們打球的樣子,未能親眼目睹,他還是日以繼夜的苦練,模仿著偶像的打球方式。

後來Hundley也搬出了Sharps家,一個家裡開旅館的好友免費提供房間,讓他住了下來。自此之後,Hundley就過著每個青少年響往的生活,自由來去,沒有人管他,沒有人告訴他該上學,何時該睡覺、作功課,也沒有人要他不能抽煙喝酒、交女朋友。

Hundley自己形容,他喜歡玩樂、狂歡,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其實都是「害怕寂寞」的反應。他在籃球場上是眾人仰望的英雄,但是回到房間裡,在四面牆的包圍下卻覺得極端無助,沒有人理會他,也沒有人關心他。不知有多少夜晚,這個朋友心目中的籃球英雄卻是哭著睡著的。

Hundley自己的生活也一團糟,大學時就和高中女友結婚,撐了兩年以離婚收場,因為Hundley老是東奔西跑,參加派對把馬子。在湖人打球時,他又娶了Florence Pellman,退出球場接下播報員工作之後,他們在鳳凰城定居。不過Hundley死性不改,加上擔任播報員也是三天兩頭不在家,雖然生了三個女兒,婚姻再度出現裂痕。1974年Hundley接下爵士播報員職務之後,夫妻終於分居。

奇怪的是,Florence和Hot Rod分居至今30年,始終未曾離婚。她似乎非常了解Hundley的個性,也依然深愛著他,她只期待現年已經70歲的Hundley有朝一日能夠回心轉意,成為一個以家為重的男人。即使那一天不會到來,她也還能接受Hundley偶爾回家、偶爾通電話的模式。

從這一方面來看,Hot Rod和他的父親Butch,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另一片籃球天空
除了把馬子、狂歡和打籃球之外,作任何事都不認真的Hundley,在退出球場之後面臨了第二生涯的考驗。

起初他擔任Converse球鞋的業務,原以為一輩子就這麼下去。沒想到在1967年,湖人知名播報員Chick Hearn竟問他,是否願意成為他的搭檔。因緣際會,Hundley踏入了電視播報圈。

在湖人作了兩年,轉到太陽作了五年之後,1974年Hundley接下爵士電視播報員的職務至今。為了講求播報時的嗓音清晰,已經是幾十年老煙槍的Hundley,毅然決然把煙給戒了。他努力的觀看前輩播球的錄影帶,學習他們的優點,也想著自己如何能夠播出自己的味道。

這一次他成功了,長達30年以來,Hundley一直是飽受推崇的「爵士之音」。2003年9月,他獲得籃球名人堂頒發的第14屆Curt Gowdy獎;這是為了表揚傑出電視播報員而設的獎項。

高齡70的Hundley一如往常,自由來去,喜歡熱鬧。以往熱愛夜生活的他,如今聲稱「痛恨夜晚」,但還是標準的「夜行性動物」,通常會在晚上工作、看資料,天破曉時才上床睡覺,睡到早上11點左右。

他的達觀也依然沒變,他說:「我進NBA的年薪是一萬美元,退休時只有11000美元。在我的籃球旅程中,我兩度獲選為全美大學明星隊,兩次入選NBA明星賽,但是最與眾不同的是,我還有好多精彩的故事可以說呢!」

Tuesday, January 27, 2004

SBL明星賽點將錄

1月30日,第一年起跑的SBL超級聯賽,將進行一年一度的全明星賽事,精彩可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將是自1998年中華職籃CBA的職籃四年以來,國內正式賽事中首度出現的甲組明星大對決。扳扳手指一算,那可是六年前的往事。

▓寫在明星賽之前
去年下半年在體委會一手促成之下誕生的SBL超級聯賽,打從開始就被視為是拯救台灣籃運的最後一著棋。令人欣喜的是,到目前為止它並沒有讓球迷失望。

我會這麼說,並不只在於平均票房達到可以接受的千人以上。最主要的關鍵點在於,七支球隊的球員、教練團的努力,讓球迷們重新感受到他們對籃球的執著、在意和熱愛。七支球隊確實有如SBL的宣傳口號,把每一場球賽都當成最後一戰來打。

其實對大多數的球迷來說,這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想要的,其實並不是多麼飛簷走壁、驚世駭俗的精彩動作,他們只想重新感受那份籃球的悸動。

當然,要吸引球迷注目,星光是不可免的。SBL在這方面的表現也並不差,林志傑的「野獸派」球技,點燃了許多球迷對SBL的興趣,甚至讓他成了超級聯賽所塑造出來的第一顆星星。

在林志傑之後,田壘在上半季末段倒吃甘蔗,成了攻守排行榜上最全能的長人。而飛人陳信安個人表現雖不見突出,但裕隆的11連勝卻是他對本身領導能力的最佳說明。

在全明星賽之前,很高興的可以見到,球員拼盡全力的為摯愛拼盡最後一股力氣,球迷重新找回為台灣籃球吶喊的那股衝動和興奮。SBL的下半季,我想只會比上半季更好。

▓全台灣最佳的10名籃球員
執行單位的規劃下,將七支球隊分為裕隆、新浪和達欣合組的「紅武士」,以及台啤、台銀、九太、中廣合組的「白武士」兩隊,進行漫長的球迷投票。經過現場、網路和電話投票的過程,結果終於出爐,選出兩隊共10名先發球員。這等於是間接肯定,他們是目前全台灣最棒的10名籃球員。

紅武士
前鋒:陳信安(裕隆)、田壘(達欣)
這應該是目前國內最佳的前鋒組合,事實上,這也會是國家隊的前鋒組合。陳信安(17.4分、7.1籃板、4.1助攻)和田壘(22.4分、11.1籃板、3.3抄截、2阻攻)的組合,可以從得分後衛打到強力前鋒,由內線殺到外線,兩人也都有直接抓下籃板直奔前場,獨自完成快攻,以及傳球助攻的能力。田壘在上半季的後半段,展現出較以往穩定的外線準頭和內線防守,取代林志傑成為得分王,陳信安也同樣超越林志傑,寫下SBL單場41分的紀錄。簡單的說,白武士在防守上會傷透腦筋。

中鋒:曾文鼎(裕隆)
曾文鼎(12.6分、10籃板、2.5阻攻)的球風並不引人注意,但他無疑是裕隆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只要內線有他,至少搞定一半,特別是在防守和籃板上。他的進攻腳步尚待努力,但是防守上所造成的威脅性,應該是SBL第一人。得分、籃板雙位數的「Double-Double」對他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後衛:周俊三(新浪)、羅興樑(新浪)
同樣年過三十的阿三和羅仔在票選中同獲球迷青睞,登上先發後場陣容,就可以看出這兩名老將在台灣球迷心目中的獨特地位。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在球場上的成績並未因歲月而有所下滑,羅興樑平均有17.5分、5.1籃板,周俊三則有12分、5.2助攻。新浪在開季三連敗後七連勝,全靠這對黃金後場。兩人近十年的純熟默契,在明星賽中應該更能發揮。

白武士
前鋒:林志傑(台啤)、楊哲宜(中廣)
林志傑和楊哲宜,寫下了今年台灣最美的籃球故事之一。兩個月的時間,就讓先前沒沒無聞的林志傑,成了眾人皆知的知名「野獸」,很少有球迷不為他的狂野單打所折服。楊哲宜去年首度當選國手,在亞錦賽也有相當突出的表現。SBL開打後,雖然飽受傷勢所苦,仍是中廣鋒線上最活的一顆棋子。他的外線、靈活走位和快攻,都是帶動中廣攻勢的關鍵。

中鋒:吳岱豪(九太)
坦白說,吳岱豪可能會是十名先發球員中最失落的一個。去年初闖甲組籃壇,吳岱豪在達欣打出不錯的處女秀。本季轉投九太,得分、籃板績效幾乎都下滑一半(7.4分、7.6籃板)。幸運的是,吳岱豪今年才只有19歲,如果能抱持正確的學習心態,未來他將是SBL中最閃亮的明星之一。

後衛:顏行書(中廣)、楊玉明(九太)
拍戲、膝傷復健加上練球、比賽,顏行書度過極端忙碌的半年。難以想像的是,他還是「抽空」交出了9.6分、4.5籃板、4.5助攻、2.3抄截的全能成績單。球迷期待的是下半季能夠全力拼戰的顏行書。楊玉明則有著悲喜交加的上半季,場上表現同樣因受傷而起伏不定,在球隊內部也面臨領導能力的學習,19.9分的平均已是不可多得的佳績。

▓替補與遺珠之憾
紅武士
戰績獨走的裕隆,在七名替補球員中獨占四名,除了魏永泰的入選較令人意外,陳志忠、李學林和邱啟益三名紮實的後衛,應該沒有人有太多意見。陳志忠穩健的表現(10.5分、4.1助攻、2.8抄截)雖沒能讓他擠上先發,但他確實是裕隆表現最為穩定的球員。

黃春雄(14.4分、9.8籃板)、劉義祥(10分、6.3籃板)兩名新浪禁區悍將的入選,也在預料之中。平均有9.7分、5.6籃板的張智峰,成為達欣除田壘之外唯一入選者,他同時是拼勁最受到肯定的SBL球員。

白武士
平均13.1分、8.3籃板的李啟億,在中廣的重要程度不下於楊哲宜,卻因票選因素落居替補,十分可惜。陳暉和林佳皇則是中廣最仰賴的後場大將,兩人同以紮實不取巧的球技著稱。中廣有五名球員入選明星隊,證明人氣依然不弱。

戰績墊底的台銀,有林群峰(11.4分、6籃板)、周本堂(7.7分、9.2籃板)兩名代表入選。經過沒沒無聞的前幾年,周本堂今年大有進步,也是SBL上半季最大的驚奇。林群峰在後半段賽程因踝傷未上場,同時陷入低潮,否則他的外線狂射和籃板火侯,也相當驚人,值得球迷的注意。

遺珠之憾
七支球隊的球員總數並不多,因此稱不上有特別明顯的「遺珠」。如果要讓我來選,裕隆的洪啟超應該有資格入選紅武士隊,台啤的何守正和台銀的駱大偉如某不受傷,也應有本事入選白武士隊。九太控球許澤鑫,同樣值得考慮。

▓主菜旁的小菜
除了全明星賽這道「主菜」,三分球大賽和灌籃大賽向來是明星賽不可或缺的「小菜」。這兩項比賽所引起的關注,恐怕不會小於全明星賽本身。

最受矚目的灌籃大賽,陳信安、田壘和林志傑三大飛人均參賽,勢必精彩。經驗較豐富的陳信安,灌籃花招應該會多於其他兩人,最被看好。身高僅173公分的新浪小將陳世杰,每一次灌籃都會引起球迷驚呼,台銀劉哲郎雖然上場時間不多,但彈性驚人,說不定也有佳作。

三分球大賽每隊均推派兩人參加,新浪羅興樑、九太楊玉明和裕隆陳志忠,應該是奪冠呼聲最高的角逐者,台銀的吳永仁則可能是黑馬。

Monday, January 26, 2004

NCdoubleA Notepad

*Surprise, surprise !! 繼1/22在延長賽以90-81作掉北卡大之後,Florida State在美國時間1/25又以75-70幹掉了Wake Forest,短短四天內爆冷作掉兩支排名前25名的隊伍(北卡第7,Wake第10),功臣都是大四後衛Tim Pickett。

Pickett在對北卡一役砍進30分,其中22分在下半場和延長賽,對Wake一役,全場的18分都集中在下半場。FSU下一個對手?不是別人,正是全美排名第一的Duke。老天會給我們第三個驚奇嗎?

由前巫師教頭Leonard Hamilton領軍的FSU,是最後一名加入ACC的成員,當時著眼點在於加強ACC頗爛的美式足球實力。而他們的籃球也實在不怎麼樣,多年來讓人比較有印象的,大概就是本季已轉至馬刺的前尼克控球Charlie Ward,以及在活塞的白人後衛Bob Sura。

開玩笑的說,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如果FSU下一戰繼續放倒Duke,我看小布希是別想連任了...

*相對於ACC的FSU,Big Ten的Michigan State好像位在彩虹的另一端,今天再敗給Purdue,總戰績已經來到8勝8負。再這樣搞下去,說不定進不了季後錦標賽。

先前已經提過了,MSU的賽程強度非常恐怖,這是他們教頭Tom Izzo最擅長的。查一下戰績,MSU至今8敗,除了輸給UCLA,其他敗戰都輸給前25名的球隊,包括:(12)Kansas、(1)Duke、(20)Oklahoma、(9)Kentucky、(13)Syracuse、(21)Wisconsin和(23)Purdue。

*看到首頁徐德俊老師的公開信,突然想到一個故事。有時候,裁判所承受的重壓難以想像,他們的心情更是相當值得同情。

1989年在西雅圖舉行的NCAA四強決戰,Seton Hall擊敗Duke、Michigan擊敗Illinois,分別打進冠軍戰。冠軍戰依然打得難分難解,最後10秒鐘,Seton Hall以一分領先,但Michigan控衛Rumeal Robinson一看沒時間了,直攻前場,決定自己上。但此時裁判John Clougherty哨音響了,判Seton Hall阻擋犯規。例行賽罰球只有65%的Robinson上罰球線,兩罰俱中宣判Seton Hall死刑。在這場1963年以來首度出現的冠軍延長賽中,Michigan贏得校史上第一座冠軍,MOP由Glen Rice獲得。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經驗豐富、飽受好評的Clougherty,居然在關鍵時刻響了哨子。沒有人懷疑這次吹判的正確性,因為十個人有九個半會同意,Seton Hall確實是阻擋,但是也有九個半會認為,這是「Right call at the wrong time」。

Clougherty在乎的是,從第一分鐘到第40分鐘都維持相同的吹判尺度,這並沒有錯;只是,這違反了一般「讓球員和教練去決定勝負,而非裁判決定」的認知,更何況這是如此重要的一場球。據說,這個判例也從此改變了大學裁判的心態,逐漸仿效NBA的作法,在勝負關鍵時刻,盡量不以哨子去影響結果。

該役結束後3個小時,Clougherty依然眉頭深鎖、心力交瘁的靠在飯店大廳的牆上,想著球賽的最後一刻。他問了一個記者:「Was it a good call?」記者回答:「是的,那是個good call。」Clougherty沒有再回答,也沒有向任何人再詳述他作判斷的過程,繼續的思索...

對每一名認真、努力的裁判而言,這恐怕會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思索。

Sunday, January 25, 2004

世界那麼大:另一個SBL

連續幾年在亞運、亞錦賽吃過中亞、西亞國家的虧,我們不能再不知道中西亞國家的籃球在作些什麼。否則,恐怕還要繼續吃虧下去。別忘了,我們的男籃在打日本、南韓甚至挑戰中國之前,得先通過這些國家的考驗。

大概從半年前起,約旦、黎巴嫩和敘利亞三個國家的籃協,就開始醞釀一個區域性聯盟的成立。看來全世界的人腦袋都差不多,因為他們想出來的名字也叫作SBL;在這之前,日本的第一級籃球叫Super League,台灣的超級聯賽也叫Super Basketball League。

至於「Super」也者,是不是真的那麼super,那是另一回事,至少名字要取得夠嚇人。

這個聯盟的誕生,還在難產之中,據說是亞洲籃總(ABC)從中作梗,聲稱該聯盟沒有依據ABC的規範和法條申請批准。

但如果一切順利,西亞版的SBL將有來自黎巴嫩的4隊、敘利亞的4隊和約旦的3隊共11隊組成(也有可能再增加至12隊)。球季將從2004年11月進行至2005年3月底,例行賽將採取一主一客賽制,然後進行季後賽。

中西亞國家近幾年來不再是專瘋足球的國度,雖然這些國家總是有一陣沒一陣,但他們對籃球經營確實也頗費心思,黎巴嫩在2001年亞錦賽奪得亞軍,進軍2002年世錦賽,算是其中最大的成就。

除了這個SBL,中西亞每年都固定有幾個邀請賽的舉辦,例如約旦的King Abdullah Tournament,以及Dubai Tournament(今年是1/17-25舉行,共有來自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約旦、阿聯和突尼西亞6國的8隊參賽),如果中華籃協有心,不妨派人去看看,應該會有所收穫。

東亞國家,是否也能有區域性聯盟的產生呢?前幾年曾辦過的ABA,最後失敗收場,最大的原因還是在各國球季無法整合,也未能派出夠水準的隊伍與賽,同時,究竟是以俱樂部球隊還是國家隊參賽,界線太模糊。

區域性聯盟或比賽的誕生,我認為是有助於整個區域的籃球水準,也有助於增加國際曝光度,對球員而言,多打國際賽也有助於經驗的累積,何樂而不為?

Saturday, January 24, 2004

籃框裡的福爾摩莎 - 漫談2001中華隊換血

*漫談2001中華隊換血
不知為什麼,大家又討論起2001年中華隊的大換血。也許,在未來的10年內,這都是個不會退燒的話題。在此提供幾點在下的看法:

1. 據我個人的了解(這不是推托的理由,而是事實),當年之所以有大換血的動作,並不在原先的計畫之內,純屬意外。原因在於,部份球員在接受徵召時並不爽快,甚至傳出條件說(不要問我細節,我不會說的,抱歉),剛好當年冒出一票有潛力的年輕球員,於是順水推舟的促成了完全沒有規劃的「大換血」。

2. 打從一開始,我就不反對全盤換血,甚至為此和留侯等圓球作者有過爭論。我個人的邏輯是,這就像在答一題單選題,不是選A就是選B。你必須作的是,先判斷出那一個會是比較可能答對的選項,然後作出選擇。

是的,全世界大概沒有幾個國家會作這種換血,但恕我直言,籃球場上往往是個結果論的世界。如果中華隊在換血後成績提昇,今天就不會有諸多爭議。

3. 所以,我認為「換血」並不是原罪。真正的錯誤是,為什麼換血是如此沒有計畫的換,導致「敗血」?而最不可原諒的是,在換血三年後的今天,即使中華隊在亞錦賽成績已落到11名,仍不見中華籃協作出任何解釋和規劃?逝者已矣,來者可追,球迷往往是很可愛的、健忘的,可惜的是,CTBA到現在還在打爛仗。

4. 那麼,錢一飛錢教練在整件事中起著什麼樣的作用?以「裕隆派掌控台灣籃球」的角度來觀察這件事的人,恐怕都錯了,因為裕隆在當年撤出CBA之後,就已經放棄國內籃球的主導權。

以錢教練的權責而言,2001年大阪東亞運他是成功的,無可置喙的。推薦李雲光擔任總教練,我個人認為是欠缺考量的。這裡該問的是,籃協的國家隊教練遴選機制,為什麼沒有在這個環節發揮作用?是隨便指名就能上嗎?還是另有規矩?或是根本沒有這個機制?

對於錢一飛教練,我在此必須說一句公道話,他對台灣籃球的貢獻,絕對是正大於負。是的,錢教頭有時內舉不避親到我無法接受的地步,但他帶出去的國家隊戰績都還不太差,他對球隊的紀律要求比其他教練嚴格,在他手底下的球員,即使沒有進步,至少沒有變爛。在台灣,You can't ask for more...

話說回來,中華隊換血三年,可說是徹底失敗,但這批球員的天份還是擺在那裡。我的看法是,目前是最適合聘請外籍教練的時機。一方面,國內可用的教練也差不多「消耗」完了,還有一批被列入「黑名單」者,上屆成績爛到第11名,一時之間恐怕也沒有敢接這個爛攤子。另一方面,國內中生代教練青黃不接,新生代未成氣侯,請個有料的外籍教練,採任期制並定出要求目標,同時安排新生代教練擔任助理教練。屆時如未達成績標準,洋教頭就走人。頂著成績的壓力,洋教頭的認真態度不致於打折,操球員也絕不會手下留情,對中華隊有利無害,不是嗎?

有圓球作者對我說過不下數次,「要花錢的事,中華籃協絕不會作的」,但有時用錢來解決最實際,也最有用,不是嗎?

*我看台灣籃球員心態
看到有人討論起國內籃球員的心態,本站作者小朱認為(大意是如此),唯有給予國內球員「前途」和「錢途」,台灣籃球才能步上正軌,台灣球員才會在看得到明天的前提下,競競業業的努力。

我並不反對這種說法,如果國內籃球員能有更好的出路,確實會對他們產生更強大的刺激和鼓舞。但我還有另一個面向的看法,我會希望台灣球員們更能帶著「感恩」的心情來看待籃球,特別是一線的球星們。如此,台灣籃球會更健康。

我們在質問「球員能夠從籃球獲得什麼」的同時,不妨倒過來想想看,籃球帶給了這些球員什麼?從學生時代起就支領甲組球隊的營養金,從學生時代起就擁有的大批球迷,另有升學的保送資格,有幸當選國手的球員,因此而得到許多出國的機會,再幸運一點曾經趕上中華職籃CBA的人,大學時代就已經有6位數的月薪。

即使以一名甲組球員來看,現在這個時代,到那裡去找一個可以靠打球為職業的工作,而且還是個一年打30場球,每個月平均可以領3-4萬元(頂級者6-10萬不等)的工作?如果我們以國泰女籃為例,她們的薪水、福利和年終獎金等拉拉雜雜加起來,更是一般上班族遙遙不及的。

也就是說,我以一個上班族的角度來看台灣籃球員,籃球那裡負了他們呢?我真的看不太出來。

許多NBA球員,包括魔術強森、喬丹在內,總不忘記以「感恩」的心情來看待籃球。如果不是因為籃球,今天他們不會是超級巨星,不會有今天的地位和財富。台灣籃球和NBA的等級當然沒得比,但如果能以「感恩」的心情來看待籃球,是不是更健康一點?我想答案會是肯定的。

NBA部落格

*Darius Miles又被賣了,每次看到Miles,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喬丹,就像每次見到Kwame Brown,就想起喬天王一樣。為什麼?因為他們兩人都是喬丹曾經御筆欽點,聲稱「此子可教」的球員。

最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有點諷刺的要大家別再狗幹Isiah Thomas。理由是,至少Thomas在「識才」方面的表現比喬丹還好一點。至少Thomas還在暴龍時,曾經選了「太空飛鼠」Damon Stoudamire、Marcus Camby,到溜馬之後,也堅持要用Rose去換來「阿泰」Ron Artest。目前看來,Thomas的作人和個性暫且不談,但他在判斷人才上的眼光確實不錯。

另一方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喬丹對Miles和Brown都有相當不錯的評語,而他倆也正是擁有喬丹的認證,行情才向上再攀高。Miles在2000年首輪第三被快艇挑走,Brown則是在2001年首輪狀元由喬丹親自操刀挑中。三年下來,這一對寶的表現可能會讓喬丹從此「封口」,不再亂給正面評語。

Miles已經轉了快艇、騎士和拓荒者三隊,平均績效每年都下跌,由9.5分、5.5籃板到9.2分、5.4籃板再到8.9分、4.5籃板。當然,他在快艇和騎士都面臨鋒線過剩的問題,但我認為最慘的是,他的球技並沒有進步到讓教練非得將他擺上場不可,這也怪不了別人。尤有甚者,還換來一張「難以管教」(uncoachable)的標籤。

史上第一名高中狀元Kwame Brown又如何呢?他很有趣,三年來平均得分確實在進步,由4.5分到7.4分再到9.3分,只不過,這並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狀元成績。Brown總是在季初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然後就再度恢復平庸。很不能理解的是,在喬丹離職之後,他老大居然還捅了喬丹一刀,有「天王在陣時打球感覺總是怪怪、無法盡情發揮」之類的評語,相信喬老大聽了一定很不是滋味。

NBA是否應該接受高中生,一般人總是會由後往前推,舉Kobe、KG的例子說明「天生麗質難自棄」,這並沒有錯,我也實在找不出理由來反對。但每次看到這些高不成、低不就的高中生(還包括Eddy Curry、Tyson Chandler),我倒寧願在NCAA裡看他們打球,而非NBA。

Thursday, January 22, 2004

NCdoubleA Notepad

NCAA球季開打至今,只剩下兩支不敗之師,而任誰都想不到,這兩隊竟然會是St. Joseph's(16勝0負)和Stanford(14勝0負)。目前在美聯社的排行榜上,Duke排名第一,St. Joseph's第二,Stanford第三。而另一支全勝軍Cincinnati,今天已經被Louisville海K,吞下首敗了。

全勝的球隊總會愈來愈少,本季被看好的球隊,許多都七早八早就吞敗,例如Duke、Kansas、UConn、Kentucky、Florida等等。而每年此時,也總會有人討論「是否有可能再出現另一支以全勝戰績結束球季的隊伍」?

史上最後一支全勝隊伍,是1976年的Indiana,32戰全勝。從此之後,能以全勝結束例行賽的,只有1979年大鳥柏德率領的Indiana State和1991年擁有Larry Johnson、Stacy Augmon、Greg Anthony等名將的UNLV兩隊。

很不幸的是,ISU最後在冠軍戰敗給魔術強森率領的Michigan State,先前的全勝戰績化為烏有。而最認為是史上最強隊伍之一的UNLV,則在四強準決賽敗給前一年的手下敗將Duke,也沒能衛冕成功。1990年冠軍戰,UNLV以秋風掃落葉之姿,在冠軍戰中以103-73痛宰Duke,創下史上冠軍戰最大差距。直到今日,我還認為這是一場很離奇的比賽,當年的Duke可不是爛腳,而UNLV再強,也不致於狂宰Duke 30分,但它真的發生了。

無論如何,St. Joseph's的16連勝是事實,他們的主將是6-1大四控球Jameer Nelson。Nelson在退出NBA選秀之後重返校園,到目前為止應該是個相當正確的抉擇,平均20.8分、5.1籃板、4.9助攻。

St. Joe的連勝,除了Nelson以及6-4大三後衛Delonte West(18.4分、5.2籃板、4.1助攻)這一對全能後場,我想還有一個原因,也就是他們的賽程比較輕鬆一點。Atlantic 10原本就不是太強的聯盟,本季只有Dayton比較能看,而St. Joe的non-conference schedule也排得不強,較強的對手只有開幕戰的Gonzaga,而他們也贏了。

Stanford在Pac-10的崛起也相當令人意外,他們最驚人的成就是,6-7大三主力小前鋒Josh Childress由於壓迫性骨折,non-conference games完全沒打,直到2004年才復出,到目前為止還以第六人的身份替補(11.4分、7籃板)。在Childress缺賽的這段期間,大四後衛Matt Lottich(14分、4.1助攻),6-9大四前鋒Justin Davis(11.6分、7.4籃板)的表現都相當好,Stanford仍具備教頭Mike Montgomery的傳統風格:雖不起眼、不花俏,但紮實、均衡。

和St. Joe比起來,Stanford至今已擊敗Kansas、Gonzaga、Arizona三支勁旅,似乎更能說明它排名第二的實力。

當然,大學球隊的特色就是起伏劇烈,說不定過沒兩天,這兩隊就莫名其妙的落馬也不一定。連勝是個話題,誰不希望看到一支隊伍全勝封王?但對球隊本身而言,連勝是非常大的壓力,早點輸掉,說不定早點恢復正常心態,也不是件壞事。

Tuesday, January 20, 2004

SBL週記(1/20)

上一週的SBL戰況突然陷入瓶頸,球賽激烈程度似乎不若以往幾週。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傷、病已經對各隊造成劇烈的衝擊。裕隆隊陣中多名球員重感冒,中廣、台銀多名主力球員受傷,都使各隊戰力下降不少。

舉例而言,兵多將廣的裕隆還撐得過去,人手原就不足的中廣和台銀,則非常吃緊。SBL不像是NBA,有傷病球員可以隨時補人替換,季初球員登記完畢之後,全季都無法再作球員變更,傷兵如果不抱病上場,就只能枯坐場邊。

「野獸現象」的退燒,也值得注意。林志傑在前幾週的大爆發之後,更是成為各隊全力封鎖的對象。動輒30分以上的激情演出,恐怕很難再見到。而台啤如果無法給予林志傑必要的支援,戰績可能還會繼續下滑。

●上週最佳球員:田壘(達欣)
田壘上週充分展現得分功力,對台啤一役攻下27分、16籃板,對九太一役19分、8籃板,在攻守排行榜上大躍進,不但取代林志傑成為得分王,而且在籃板、抄截榜也都高居榜首,在阻攻榜則排第三,可以說是當今SBL最全能的球員。

和季初相比,田壘的投籃選擇有很明顯的進步,特別是在三分球部份。三分球如今已經成為田壘進攻武器中重要的一環,但季初的田壘,儘管平均得分也在20分以上,三分球卻有砍瘋了的傾向,而且三分球/兩分球的比例明顯失衡。

由於達欣內線有失守的現象,達欣教頭劉嘉發隨即作出了調整。慢慢的,田壘在禁區出現的比例增加了,三分球出手也不再強求,近兩週以來內、外線展現出極為完美的結合。

防守上,202公分的田壘只要往禁區一站,各隊長人幾乎見不到籃框。只要田壘加強禁區防守的強度和注意力

可以感覺,田壘還沒有發揮出他完全的潛力。鄭志龍表示,田壘的外線準頭向來不差,但是在切入時的持球重心還過高,而且對空檔的判斷還不夠精準,往往一個閃神,就錯失了空檔機會,又將球傳出去,否則得分還會再飆高。

●上週最佳隊伍:裕隆
SBL全季不過打24場,裕隆已經寫下11連勝,幾乎可以說,除非下半季出現戲劇性的變化,否則裕隆的例行賽冠軍已經到手一半。

以上週而言,裕隆的整體狀況並不好,全隊多人重感冒,第二場出戰台銀,陳信安甚至因為感冒而未出場,但裕隆依然拿下兩場勝利。

裕隆的兵多將廣無庸置疑,全隊有一半以上的球員當選過國手,這是他們之所以超強的一大因素。但是裕隆真正強大的實力,在於他們的心理素質,以及在錢一飛教練的嚴格要求下,不打折扣的紮實訓練。即使連新浪隊老闆姜豐年也承認,現階段任何球隊想擊敗裕隆,唯有裕隆本身失常,而且該隊有40分鐘超水準的發揮。

是的,40分鐘。想擊敗裕隆,上半場領先、第三節領先,都是不夠的,唯有堅持40分鐘,交出水準以上的表現,你才有機會打敗他們。這也是為什麼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出來裕隆的第一敗會在何時何地發生。

●上週最佳球賽:1/17 新浪87-81勝中廣
這又是一場大逆轉的SBL經典好球。上半場中廣在顏行書領軍下無往不利,新浪似乎完全無力招架,中場中廣以48比35領先。

但下半場新浪重整旗鼓,而他們征戰大陸兩年的頑強抗壓力,也在最後20分鐘展現無遺。新浪在三老將羅興樑、周俊三、黃春雄率領下,逐漸追近差距。最後一分鐘,周俊三先在籃下使盡全力蹦起,放進兩分,再來一記三分球,使新浪完成難以想像的大逆轉,一舉擊潰中廣,也將連勝紀錄延長至七連勝。

此役黃春雄攻得23分、11籃板,周俊三19分、8助攻,羅興樑17分,三老發揮得淋漓盡致。無怪乎兩年來第一次和新浪交手的顏行書在賽後表示,此役完全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面對「賢拜」。

●上週最佳鏡頭:
上週最經典的鏡頭,也許有人會認為是達欣對九太一役,田壘由中路切入的單手強力扣籃。但我個人認為的最佳鏡頭,卻發生在新浪出戰中廣一役。

首節結束前2分27秒,黃春雄在右邊底線背對籃框接球,同時羅興樑由弱邊切出,看來似乎是黃春雄要替羅興樑作單擋跳投。中廣隨即有兩名球員貼上前防守,但這兩名球員的注意力全放在羅興樑身上。黃春雄一見機不可失,說時遲那時快,一個閃身切入禁區,來了一記單手強力扣籃,中廣的弱邊球員完全來不及補防。

這個假擋真切的動作,累積了多少征戰球場的智慧和團隊默契在其中。這可能是幾年前的黃春雄所作不出來的,也反映出歲月的磨鍊、經驗的累積,確實會讓一名球員有難以想像的成長。

歷經職籃時期和大陸甲A兩年的磨鍊,如今年紀已有33歲的黃春雄,散發著智慧的光芒,也是SBL最可怕的長人之一。

●上週名言:
「一個判決、一個明星球員的表現、一個走位的失敗,就足以影響一場球賽的勝負,這就是籃球迷人之處。」─中廣後衛顏行書

顏行書一向是國內最擅於言談的球員之一,他經歷過職籃洗禮,如今又經過轉戰演藝圈的考驗,以及年齡增長的磨鍊,一席話果然言簡意駭的道出了籃球之美。我認為他的這句話足以列入過去10年來國內籃球員最為經典的談話之一。

●上週驚奇:李偉民(台啤)
還沒有太多球迷認識的李偉民,對達欣一役攻下14分、7籃板,絕對是上週最令人驚奇的表現。李偉民和目前在台啤擠上先發的球員一樣,都是出身苗商,後來就讀國體,一起當兵進入國訓,並同時加入台啤的球員。

就和潘仁德一樣,李偉民在台啤也發揮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用,小兵立大功。以後衛而言,李偉民身材夠高,防守夠強悍,只要台啤後衛陷入對方「打點」危機或是防守麻煩,可以緊急馳援戰局。進攻上,李偉民頗有膽識,有外線準頭,也有夠水準的單打腳步,還能爭搶籃板。就一名替補球員的角色,李偉民可說是台啤無意中撿到的寶,值得培養。

●下週重點賽事:
1/30 SBL全明星賽
本週適逢農曆新年,SBL賽事暫停一週,下週將進行本季最重要的盛會─全明星賽,例行賽則於全明星賽隔天就再度開打。

全明星賽先發球員已經由網路、現場和電話投票產生,由裕隆、達欣和新浪組成的紅武士隊,先發為陳信安、田壘、曾文鼎、羅興樑、周俊三,由中廣、台銀、台啤、九太組成的白武士隊,先發則為林志傑、楊哲宜、吳岱豪、顏行書、楊玉明。

光看十名先發球員的對陣,就已經夠讓人興奮,再加上全明星賽還包括扣籃大賽和三分球大賽在內。1月30日將是SBL球迷們絕對不可錯過的一天,雖然現場門票已全部售完,也別忘了坐在電視機前,享受這一年一度的盛宴。

籃框裡的福爾摩莎

*自SBL開打以來,就一直搞不清楚,是我的籃球素養不夠、認知不正確,還是各隊教練的問題,SBL各隊的rotation怎麼能夠亂成這個樣子?一個上一場得21分的球員,下一場可以全場坐滿板凳,一個幾乎從未上場的球員,可以突然變成先發,還有一個賽前10分鐘才到場的球員,照樣列進先發陣容。

我知道,裕隆有兵多將廣的困擾,我也知道,林志傑是台啤的鎮隊之寶,我更知道,隨對手隊型不同而調整先發陣容,是教練的選擇,也是必要的策略。但這些理由,仍不足以說服我各隊rotation之所以混亂的事實。

在我的認知裡,rotation之所以要固定,或依循某種模式,是對每一名球員角色作清楚定位的作法。如果我這一場打30分鐘,下一場坐滿全場板凳,這一場打小前鋒,下一場變成大前鋒,如何能清楚的了解自己在球場上的作用和角色?

而先發的五名球員,應該是給予球員地位的尊重,給予球員努力的回報,而不該是大家輪流來一下。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台啤至少應該讓遲到的林志傑在場下坐個5分鐘再上場,而不該名列先發的原因,否則球隊紀律將難以維持,也很難讓其他球員服氣。

如果教頭真的「滿手王」,兵多將廣而有難以抉擇的困擾,那不如學前北卡大教頭Bill Guthridge吧,他曾經讓6個球員依照姓氏順序輪流坐板凳,沒輪到的就先發,這也算是一種固定的rotation...

*SBL球季進行了將近一半,我覺得:

裕隆:11連勝不是平白無故的,他們確實是兵多將廣,但同時他們也是心理素質和賽前準備作得最好的一隊。雖然到目前為止,仍看不出他們的第一敗會在何時出現,但有時候會覺得,少了陳信安的裕隆,似乎成為一支平庸、可以被擊敗的隊伍。另外,老將邱宗志和小將洪啟超,雖不受媒體青睞和球隊重用,卻都能在有限時間內發揮出最大的效果,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一股隱形戰力。

新浪:最近的7連勝似乎說明了,開季的3連敗只是意外,而不是必然。到目前為止,這還是一支只靠羅興樑、周俊三、黃春雄和劉義祥四個人支撐的隊伍。雖然贏球的壓力很大,但至少應該試著將鍾維國、陳世杰、林裕書和高立民成功整合進團隊的戰力之中。這四人都有上場的實力,而不是只能坐在場邊看球的球員,否則,如果很不幸的「F4」掛掉其中任一人(就像季初黃春雄的停賽),新浪又會出狀況。

達欣:毫無疑問,田壘是全聯盟最為全能的長人。我看他只發揮了七成的潛力,就在SBL攻守排行榜上呼風喚雨(得分、籃板、抄截第一,阻攻第三),你能想像他百分百發揮時的情景嗎?不過,田壘的一枝獨秀,也讓李豐永、張智峰的低檔徘徊顯得更加明顯,李豐永應該要有double-double的成績,張智峰更不該只是個「防守型球員」,專門用來伺候各隊的大槍,作苦工,而該是平均15分以上的射手,這對他來說並不會太難才是。而達欣的「韓式打法」,我還是看不太懂...

中廣:傷兵是他們表現不如預期的主因。李啟億應該慢慢要成為球隊的重心,而非配角。防守上,他能從三號守到五號,進攻上,他能在高低位單打,也有外線火侯和分球能力,沒有理由打擺子。感覺上,中廣堅持半場「打點」的組織戰,效果似乎還不如開放式打法來得好,因為他們的進攻火力算是相當不錯而平均的,而且有顏行書的全場視野和傳球能力,雖然整體速度有點慢,還是有玩open-court的條件,何不作一下變化?

九太:還用說嗎,當然是最令人失望的一隊。九太人手之充足,不在任一隊之下,但是軍心渙散、各自為政,教練又無法整合出團隊攻勢,自然而然的成了亂打一族。楊玉明應該是off-the-ball的射手,而不該是持球進攻,更不該是控球的組織戰發動者。吳岱豪從去年達欣時的表現,再到目前的演出,績效下滑很多,除了和九太鋒衛各玩各的、無法連結有關,和自己本身的企圖心、單打技巧也有關係。林哲維和許澤鑫,則是非常被低估的球員。

台啤:始終跳不出林志傑一人球隊的模式,很傷腦筋。林志傑有天份、有傳球能力和慾望,但還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leader,也還需要加強自己對球賽、練球的投入程度。我個人認為,將林志傑調整為得分後衛,對台啤的隊型會有幫助,因為他們的後衛群陳世念、潘仁德、楊志豪,都不足以構築第一線的防守。

台啤在前幾場的高潮後似乎high過頭,忘了防守,忙著和對手拼進攻,卻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玩進攻戰的本錢。出現這種狀況,對防守見長的助理教練黃萬隆而言恐怕是難以忍受的。

吳洋輝的拼鬥精神永遠令人印象深刻。陳世念基本動作需要加強,也得注意不要太dominate the ball,過去幾場的低潮和挫敗,對他會是很好的學習經驗。下半季如果何守正來得及加入戰局,台啤還會出現rotation和默契上的調適,挑戰很大。

台銀:情感上,台銀會是我最支持的一支隊伍。就像教頭韋陳明說的,他們沒有明星,也沒有足夠的高度,但是用無窮的拼戰意志試圖咬住對手,至死方休。很可惜的是,隊型上已經吃虧的台銀,駱大偉、林群峰、朱永弘陸續掛傷,而球場上常常是天份戰勝意志,台銀的5連敗,令人覺得十分同情。上半季台銀幾乎在每一場的籃板都領先對手,是很難以想像的事。除了傷兵之外,外線和罰球準頭是他們上半季最大的缺點。如果傷兵陸續歸隊,我預期台銀在下半季會開始「咬人」,如果其他隊伍大意輕敵,被咬到的只能自認倒楣。

Monday, January 19, 2004

NBA部落格

*Isiah Thomas入主尼克,加上他動作頻頻,人事變動如走馬燈,成為近期來最值得矚目的NBA話題。圓球諸公已有論述,我就不再多說。十多年來觀察Thomas至今,真正讓我不解的是,他在球員時代和退休之後,竟給人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或許,是我們原本就不夠了解他。

印象中的Thomas,是個出身芝加哥貧民窟,上面有一堆老哥盯著、不准他學壞的籃球奇才。他在Indiana大學時代,大二就為火爆教頭Bob Knight拿下冠軍,卻很少聽到他和母校或恩師有任何瓜葛牽連。他能把籃球運得像溜溜球一樣服貼,也能在千軍萬馬的防守下得分像喝水。他還會和魔術強森在賽前親吻臉頰...

我永遠忘不了,看著他在1988年對湖人的總冠軍戰中,頂著嚴重的踝傷(球場外走路必須拄拐杖),單節攻下25分、單場43分,在攻守兩端咬牙飛奔的那種感動。也永遠忘不了,聽著他在總冠軍戰前說:「我願意無止盡的練球,作重量訓練,付出任何代價,只求能打進總冠軍戰,一圓夢想」,我的眼中已含著淚水。

所聽所見都告訴著我,這是一個願意為贏球犧牲自己的身體、得分、薪水,甚至老婆的偉大球星。

然而,從此之後的Thomas,卻讓我出現精神錯亂式的感受。一路下來,他買下CBA,將聯盟改為中央集權制,希望將CBA塑造成直屬為NBA的小聯盟,但是各隊怨言連連,改革失敗,還促成NBA推出NBDL。

很顯然的,Thomas的朋友並不太多,從CBA到暴龍、溜馬、尼克,舉凡所到之處,媒體和同業不是說他城府很深、擅攻心計,就是批評他個性帶有獨裁、鐵齒的成分。他在籃球場上的成績,無論是當總經理或是教練,都不能說是失敗,卻極少贏得讚美,就連這一次請出Lenny Wilkens,都被大家幹得滿頭包。

從他的球員時代一路看下來,我真的是愈來愈不懂Thomas這個人了。

*討論板上某球隊和球員的「粉絲」和反某球隊、反某球員的人吵成一團,或許這就是BBS和網路討論區的宿命─讓人吵架的地方。

不過讓年紀已經一把的hoopjunkie提醒你,今日你最討厭的球員,未來可能就變成你最懷念的球員之一,至少我是如此。以前我曾是反塞爾提克的忠貞黨員,大鳥柏德、Kevin McHale,都讓我在夢中、現實中不知咒罵了千萬遍,不是拜託上帝讓他們腿斷,就是手骨折,但現在他們卻是我最敬佩、最懷念的球員。人的想法,確實是會隨年紀和歷練而改變的,信不信由你。

*70、80年代的情歌聖手Lionel Richie,最近推出了精選集,在電視上大打廣告。前兩天我在MTV台看到70年代的Lionel Richie頂著一個爆炸米粉頭,坐在鋼琴前面唱情歌,乍看之下,還以為是Ben Wallace...不騙你,真的很像...

Sunday, January 11, 2004

2004年春變身告白

先說好,既然這叫告白,就不是專欄,和籃球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事實上,這只是我個人貼出的「公告」,想看「純籃球」的市民,請按「上一頁」,繼續悠遊圓球城市─但是不要自己亂改悠遊卡,會出事的。

先前以「垃圾場雜記」、「NCAA大戰國」和各位分享各地籃球新聞,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垃圾場雜記寫了43篇,NCAA大戰國也有33篇。籃球永遠是新奇的,永遠有討論不完的話題,但寫作卻是會疲乏的。

因此我決定挑戰自己,在2004年強迫自己以新的方式來寫作。我打算以「NBA部落格」、「NCdoubleA Notepad」、「世界那麼大」和「籃框裡的福爾摩莎」四個區塊來構成今年度的寫作,分別代表著NBA、NCAA、世界籃球和台灣籃球四個項目。看起來會有點像日記,我也會要求自己一有想法就盡速提筆,但這並不容易,因此我不見得會每天寫。

也許會長篇大論,也許你一點進去,我竟然只留了一句話就閃人,但無論如何,我期待著以這種較為輕鬆,但較為密切的方式,和各位共同分享2004年的籃球。

其餘的部份,只要有值得報導的人物,我還是會繼續寫下去。有點回溯歷史味道的「NBA古早味」,也會不定期的寫。不多說了,希望在2004年,我會是個稱職的業餘籃球寫作者,不要讓市長一天到晚催稿。

Thursday, January 08, 2004

澳洲籃球新訓中心─AIS

HBL、UBA和SBL,讓台灣的籃球季熱鬧滾滾,球迷在熱情之餘也大噴口水,猛聊籃球。每個人都注意到也了解的一點是,我們的各級籃球缺乏統一的籃球觀念,也缺乏正確基本動作、觀念的培養,使進入社會的球員難以再有成長進步空間。

堪稱澳洲籃球新訓中心的AIS(Australian Institute of Sport,澳洲體育學院),可以是台灣,甚至世界各國的借鏡。AIS的努力,為澳洲紮下良好的籃球根基,也建立澳洲如今不被忽視的強大實力。

去年澳洲在希臘舉行的世青賽一舉奪冠,陣中12名球員,有11人出身AIS,可見AIS確實為澳洲培養出了菁英級的運動員。

■AIS的起源和發展
AIS是以國家經費補助而成立的機構,但它並不是因為澳洲人多麼天才、多麼有遠見而成立的。如果不是澳洲在1976年蒙特婁奧運成績跌到谷底,今天或許也沒有AIS的存在。

話說1976年的蒙特婁奧運,澳洲代表團居然只捧了一銀、四銅返國,這是該國40年來在奧運最差的成績,當場就被民眾批得滿頭包。總理Malcolm Fraser難辭其咎,雖然他起初並不贊成以國家經費補助體育,最後還是改變了想法,認為體育若不從國家的角度來全力發展,未來仍會面臨困境。

1981年1月26日,AIS終於正式成立,並且將它的宗旨確立為「培養頂尖的菁英運動員」。最初,它設立了包含男女籃、足球、游泳、網球、田徑、體操等八個項目,每年總共提供152個獎學金名額。

23年後的現在,AIS已經成長茁壯,成為涵蓋26種運動、35個項目,每年提供700個獎學金(另有原住民和殘障者獎學金)的龐大組織,儼然是澳洲體育的最高學府。根據澳洲體育委員會(Australia Sports Commission,澳洲的體育最高主管機關)統計,2002-03年澳洲政府每年花在AIS上的補助經費,就高達2730萬美元,而AIS所有的運動設施造價則達一億美元以上。

AIS的總部設在坎培拉,佔地160英畝。它到底有多可怕?告訴你,裡面包含了兩座田徑場、一座室內游泳訓練中心、一座體操館、一座曲棍球場、一座專用足球場、一棟多功能室內體育館,以及一棟運動科學大樓。

而AIS總共聘請了75名專任教練和100名以上的運動科學專家、醫生,同時也和大學、醫院針對各項研究案攜手合作。請你自己算算看,這樣子的機構,每年要花上多少錢。

■AIS的認真和訓練
AIS的設立,確實使澳洲的體育國力為之加強。1976年奧運它只拿到5面獎牌,到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總獎牌數已達41面,2000年主辦雪梨奧運,更是一口氣奪下58面獎牌,其中包括16面金牌。

AIS的影響有多大?在58名得牌者中,有32名出身AIS,在澳洲整個620人的代表團中,有321人出身AIS。它確實沒有違背設立的初衷,為澳洲培養了大批的菁英運動員。知名泳將Michael Klim、網球雙打名將Todd Woodbridge和雪梨奧運奪得女子400公尺金牌的Cathy Freeman,都是AIS的「校友」。

我們必須了解的是,光要進AIS就已經很不容易。以男籃而言,它每年只提供12-15個名額的獎學金,絕對是僧多粥少。澳洲國土內的九個州,各設有一個「強化訓練中心」(ITC,Intensive Training Center),目標是訓練各地14-17歲籃球員(和其他項目運動員)的基本動作和觀念,要求這個年紀的孩子,必須以全能為目標,而不太早為球員作鋒衛位置的定位。經過ITC的磨鍊和考驗,表現不錯的球員才會獲得AIS青睞。

進了AIS,訓練就更為嚴謹,每年從1月練到11月,每週則至少要花20-25小時(一天3小時以上)的時間在鍛鍊基本動作,其他時間才作小組或戰術上的訓練,著眼點還是在於建立良好的基礎。

除了籃球專業,這裡還有教練和教授來教導球員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和各種醫藥常識,大小細節都教,甚至還會教你如何正確的包紮腳踝、正確的賽前熱身拉筋方法。此外,時間管理、公眾演講、媒體關係等科目也都在教授之列。當然,學業方面的諮詢、生涯規劃的諮商,也是跑不掉的。

平心而論,AIS球員的比賽場次少了一點。他們大部份的時間在閉門訓練,但是也會找大學、職業隊對打,例如澳洲次級聯盟ABA的隊伍,所以說他們缺乏比賽磨鍊,倒也不盡合理,因為他們在這些比賽中遇上的,都是年紀比他們還大的成人隊。

和美國高中生不同的是,AIS球員或許比賽場次少,而且打的幾乎都是練習賽,但好處在於沒有勝負壓力,可以專心在基礎訓練上。其實台灣籃球也有著和美國同樣的問題,從高中,甚至國中開始,多數籃球名校的球隊、教練勝負壓力都非常大,說難聽一點,那有時間去理會球員的基礎?所有的練習一律是比賽導向,能贏球再說,有時候這並不見得是好事。

除了球員,AIS的教練群也必須不停的進步,每年都會到美國大學名校Duke、Arizona等參訪,或是到歐洲職業隊拜會,作經驗交流。

■AIS校友
多年來AIS培養出不少知名球員,先講女籃,目前在WNBA西雅圖風暴呼風喚雨的Lauren Jackson就是一個。

男籃部份就更多了,昔日公牛王朝中鋒Luc Longley曾在AIS待過一年,其他曾打過NBA的澳洲球員,如Andrew Gaze、Shane Heal、Mark Bradtke、Chris Anstey,都是AIS「校友」。

近年來AIS球員為了獲得更好的比賽經驗和教練指導,向美國NCAA大舉進攻,大部份都落腳在西岸,也許是因為氣候和澳洲較類似之故。

目前最火紅的AIS球員應該是Utah大學一年級新生Andrew Bogut。Bogut身高6-10、體重220磅,去年在世青賽率澳洲奪冠,個人勇奪MVP,簡直把對手殺翻了。他在8場球中平均26.3分、17籃板、2.5助攻,對「祖國」克羅埃西亞(他的父母都是克羅埃西亞人)攻下39分、25籃板,對美國22分、18籃板,冠軍戰對立陶宛也有35分、14籃板的勁爆演出,一砲而紅。

Bogut目前在Utah平均為11.4分、9.6籃板,還是非常搶眼。有球探指出,如果他報名2004年NBA選秀,順位應該會在前10名。

Oregon大學大二前鋒Ian Crosswhite,身高6-11、體重250磅,目前平均14.4分、7籃板,也值得注意。Crosswhite擁有良好的籃球基因,他老爸Perry Crosswhite曾經三度入選澳洲奧運男籃代表隊。

Georgia Tech大三中鋒Luke Schenscher(7-1,255磅),去年世大運平均有16分、6.7籃板演出,本季在GT平均8.9分、5.6籃板。

其他在NCAA奮鬥的澳洲球員如下:
St. Mary's學院─大二前鋒Daniel Kickert(6-10/250磅),平均15.4分、6.3籃板
Loyola Marymount大學─大一 Matthew Knight、Damien Martin
Portland大學─大四控球Adam Quick
San Francisco大學─Tom Burns
Oral Roberts大學─大四控球Luke Spencer-Gardner
Louisiana-Lafayette大學─大二中鋒Christopher Cameron
UC-Irvine─Nic Campbell

未來值得注意的AIS球員,則包括Aaron Bruce(已確定將就讀Baylor大學),7呎4吋、275磅的巨人Sam Harris,以及Brad Newly,他們都是去年澳洲世青隊的成員。

■台灣可以學到什麼
看到AIS的例子,我突然想到法國巴黎的INSEP,也是類似的組織,曾培養出Tony Parker等等人才,而台灣有這麼多的體育學院,他們的宗旨,究竟在培養基層體育人才,還是頂尖的國家級運動員?

如果台灣能有類似AIS的機構,政府又願意以預算支持,或許我們就能夠建立起可長可久的頂級籃球員訓練制度,其他運動項目亦然,而不是今年喊個「2008奧運計劃」,明年喊個「190公分以上球員菁英訓練計劃」,卻總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只是喊著好玩,無疾而終。

澳洲如今具有世界前八名的實力,和健全的籃球制度有很大的關係。當年蒙特婁奧運的挫敗,讓他們痛定思痛,促成了AIS的誕生。中華男籃去年在哈爾濱也遭遇史無前例的大挫敗,不知道這個羞辱,給了體委會和中華籃協什麼樣的刺激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