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aiwan.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aiwan.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17

那個忘不了的苦瓜臉──大熊再見


熊仁正45歲癌逝 籃球界好友惋惜(中央社記者龍柏安台北28日電)現年45歲的前籃球國手熊仁正,因皮膚癌轉移導致器官多重衰竭,昨天晚間6時多在中和雙和醫院病逝,不少圈內好友紛紛表達惋惜。

已經很久未曾想起他了,畢竟他不是「球星」,三不五時就有新聞見報。但只要想起大熊,第一畫面很不可避免會是他的苦瓜臉。有人開玩笑說熊仁正天生苦命臉,或許沒錯,不過他在球場上確實苦命。身高也不過190,在中華職籃CBA宏福公羊時期,因為被定位為防守型球員,老是被叫去扛小號洋將。

洋將再怎麼小號也有198cm、100kg左右的身材,有些跑得快、跳得高,有些人硬吃籃下的決心和蒼蠅想吃屎的企圖心一樣堅強,沒有一個好搞的。有時在比賽空檔,大熊會跑到記者席邊露出一臉苦命相說「好硬!」、「我覺得快死了!」話才說完,下一次攻守繼續頂、照樣扛。賽後邊脫球衣邊看著計分板,苦瓜臉在簇擁著的記者群,依然顯目。

Thursday, April 13, 2017

台灣需要職籃嗎?

冠軍達欣

扁政府時期曾任體委會主委的林德福回鍋接掌體育署之後,因為政策討論的關係,又點燃「台灣是否需要職業籃球」的議論。問題本身很簡單,要或不要而已,但是放在台灣籃球長久以來的架構以及環境下,就很不簡單。事實上應該說:有關台灣籃球的任何討論,都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因為台灣人實在太妙了。

現在的超級籃球聯賽SBL難道不是職籃嗎?確實不能說它不是。SBL的球員們,既沒有在打球之餘當酒促賣台啤和金門高梁,也沒有坐富邦和台銀的櫃台收錢,或是當裕隆汽車的業務,他們的工作就只是打球而已,這不是職業球員還能是什麼。

Monday, March 06, 2017

當台灣最受歡迎的運動是高中籃球

photo

在Facebook留下「當一個國家最受歡迎的運動是高中籃球,那這個國家問題很大」的留言(很怕被爆打),是基於剛看完HBL的衝動,卻也是一個在心中思考很久的問題。「HBL是台灣最受歡迎運動」這個判斷,只是個人觀察,沒有科學根據,但對於HBL在過去20年來「突然」躍升為最受歡迎運動之一的現象,事實上是個可以用論文探討的好題目(或許有人作過了也不一定)。

這麼說,當然無意貶損任何參與者的努力。其他項目的運動我不了解,但台灣HBL高中籃球員的訓練份量,是極為可怕的沈重,球員和教練投入的心力都難以想像,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

Thursday, February 09, 2017

從陳子威告別籃球說起

SN04_007

伴隨自己成長的籃球員退休新聞愈來愈多,最近陳子威宣布即將結束14年球員生涯退休的新聞,卻讓人格外有感。能夠發出退休聲明的台灣球員並不多,因為許多人就是默默消失而已,而陳子威的聲明恐怕是我所見過的感言中寫得較好的一個。

他特地選在SBL比賽在桃園中壢進行時,在這個籃球生涯起點宣伂退休,將他對籃球的感恩之情娓娓道來,以很有格局和高度的方式向球員生涯道別。接下來,他將轉戰第二級的政治大學,擔任該校教練。

Saturday, November 28, 2015

別把球衣變成制服

1124_173240_CH0731124_191930_CH073

就台灣籃球而言,Nike為它作了不少好事。至少,承接倒店中華職籃CBA的SBL,以及高中籃球聯賽HBL,都在Nike的贊助和行銷下,不但活了下來而且小有發展。如果沒搞錯,到目前為止它依然是HBL的主要贊助商。

但是有句話實在忍不住不說,Nike實在應該好好思考他們在HBL各校球衣上的統一作法,不要把球衣搞成了只是各校顏色不同、設計千篇一律的「制服」。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15

籃球場上的台灣、福爾摩莎往事

hurrah

有朋友寄來這個文章連結「台灣隊還是中華台北?這些照片告訴你真相!」,文中呼應最近在運動場館中掀起的「台灣就是台灣,別說中華台北」風潮,以照片舉證古早以前台灣棒球隊曾以「台灣」為名出賽。

我對籃球比較熟悉,所以我知道的是,其實台灣的國家隊早年不但曾以台灣為名參與國際賽事,還曾以更酷的「福爾摩莎」(Formosa)為名參賽。以世界級賽事而言,台灣的國家隊至少曾經在1956年的墨爾本奧運、1954年巴西男籃世錦賽與1959年的智利男籃世錦賽三項比賽,以福爾摩莎之名參賽。

Tuesday, July 14, 2015

國家隊把「徵召」改成「邀請」吧

560x296_thumb

有關這次棒球國家隊的「徵召」風雲,或許球員工會和棒協、聯盟之間有什麼「貓膩」和私底下的狀況也不一定,身為不了解內情的外人,不宜多言。不過,倒是想起了台灣籃球很早前鬧過黃春雄不打國家隊被各界砲轟的往事。

Thursday, April 02, 2015

愚人節玩笑:從TutorABC惹爭議想起台灣籃壇傳奇吳楚仁

SiddFinch
每年愚人節媒體以幽默心態玩假新聞的案例,實在是多不勝數。TutorABC捅了大漏子,搞得本地媒體大為不爽。TutorABC的操作是有點過頭,不過從某方面來說,這也真的沒那麼嚴重。
TutorABC放假消息 業者:不道歉 | 即時新聞 | 20150401 | 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401/585105/
每年的愚人節,我也總想起多年前經營籃球網站「圓球城市」時玩過的一次愚人節把戲。事情的起頭來自美國運動畫刊多年前(距今已經30年了)一次轟動全美的愚人節笑話「The curious case of Sidd Finch」。

Tuesday, March 31, 2015

台灣籃壇的帝波、路易士和葛雷諾在哪裡?

johnny rodes
中華職棒開打,最近兄弟找回了早期的幾名傳奇球員,包括帝波、路易士,前陣子Vamos Sports在春訓的訪問,也找到了目前在釀酒人系統執教的葛雷諾。即使對我這個半調子棒球迷而言,也不禁想起中華職棒早期的轟動,還有大學時代去排免費外野票的熱情往事。
根據報導,返台作客的帝波還會說幾句台語,至於葛雷諾也在訪問中展現令人驚呆的北京話功力。離台多年還能使用台灣人的語言,或許說明了他們當年在台入境隨俗的程度。雖然無論職棒或職籃洋將,在台灣是曾經搞出不少端不上檯面的鳥事,後來跟著放水的更是大有人在,但畢竟事過境遷,光陰似箭,知道他們在離台之後,台灣還以記憶、語言或其他形式存留在心中的某個角落,再怎麼說也蠻令人感動的。
但畢竟我只是個不太合格的半調子棒球迷,讀到這些新聞之後心中想起的是,如果籃球界也玩這個,已經倒店的中華職籃(CBA)和還在苦撐的超級聯賽(SBL),會找回什麼樣的傳奇球員?他們又會如何的回想自己在台灣籃壇揮汗的青春歲月?

Sunday, March 16, 2014

1988.HBL.屏中

timthumb.php

有...比我年輕很多的朋友說,他對HBL最深刻的印象是陳信安扣籃像喝水。

當體育記者之前對高中籃球最深的印象,如果沒記錯,那是HBL的第一年,可能是1988年吧,陳信安才...8歲,我不是高一就高二。

當時還採用主客場制,各校跑來跑去。超級強隊屏中到中一中作客,究竟為什麼我們這種爛校會和屏中在同一級,我也不知道。總之,湊熱鬧到球場去看了一下。

陳信安:對角線的起點與終點(完)

nbaphotos_chen05_lg

昨天是陳信安的告別賽,球迷的反應好像很激烈。不知是早已習於見到球員退休,還是早已作好心理準備,除了心裡浮起「又是一個時代的消失」的喟嘆之外,沒有太多想法。

採訪陳信安的生涯,其實非常短暫,基於先前都待小報社和報社預算等等原因,始終未能採訪到諸如亞錦賽之類的海外比賽。這樣子的我,要來評斷他的籃球生涯,恐怕會被認為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對他籃球生涯最深刻的印象,說來有趣,既不是什麼飛越姚明頭上灌籃(其實這說法太誇張,看過video的人就知道),也不是單場52分或是任何滯空暴扣的動作,而是一張照片。

Saturday, February 22, 2014

密西根大學和UBA的禁賽判決

5840619

2月21日UBA台師大和義守大學之役,兩隊發生肢體衝突。今日處分確定,委員會維持當場執法裁判的「鬥毆」認定,兩隊本季即時起與下季均予禁賽。

從昨天到今天,籃球人與球迷對此事件熱烈討論,有人為大專體總喝采,有人認為處分不需過重,畢竟鬥毆屬於認定問題,對於其他球員、球隊,乃至整個學校,處以極刑重罰也不公平。

要討論這件事之前,不妨回憶一下名聞一時的密西根大學男籃醜聞。此案之所以知名,和它涉及NBA球星Chris Webber以及Fab Five有關,但過程非常複雜。簡單的說,Webber自高中到大二為止,從密大男籃後援會有力成員Ed Martin手中收到28萬美元,不用說,這對強調業餘精神的NCAA美國大學籃球當然是違規。

Thursday, January 23, 2014

陳信安:對角線的起點與終點(3)

5082502371482

損了陳信安這麼多,卻不能不承認,就體能條件而言,他是台灣籃壇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林書豪的條件不差了吧,陳信安的體能條件應該至少是他的一倍半。

陳信安差的,是運氣。而運氣,又是一般人在評價球員時最容易忽略的一點。運氣女神,好像也一直站在陳信安的對角線。

Wednesday, January 15, 2014

陳信安:對角線的起點和終點(2)

60299F3B203437A9F95E27F583F65

從陳信安18歲開始看到他33歲退休,15年過程和我的記者生涯差不多重疊。他在他的行業中慢慢成長,我也在自己的職業中摸索。想起來,有一種獨特而巧妙的趣味。

說起記者,這個身份理應是第三者、觀察者,有時卻會不由自主的想成為參與者,甚至是粉絲,這是人性,更是這個行業無可避免的終極試煉。對體育記者而言,尤其如此,特別是在近身採訪國內運動的時候。

看18歲的陳信安,實在很難掩蓋住心中的悸動。當時他的身材,即使尚未經過密集重量訓練的淬鍊,在高中生之中就是讓人流口水的好。看他每一次起跳,都怕他跳得「太高」;看他每一次殺入禁區,那種肢體伸展,那種彷彿能讓時間凝結的扭腰拉竿,都讓人感覺到籃球的美好。每一場比賽,都有見證新星昇起的感受。

Sunday, January 05, 2014

陳信安:對角線的起點和終點 (1)

e420f2d0217d1552dedabf5804fcfb94-1280x800

寫NBA最令人受不了的事之一,就是得知一個你從他的大學,甚至高中時期就開始注意的球員,竟然從NBA退休了。身為一個體育記者就更慘了,你得開始回顧他的傳奇,寫上個幾千幾萬字,等到寫完,心裡那一絲感傷也消失了。

尤其是Michael Jordan,這傢伙讓我寫了兩次退休,曾經在一個上午幹掉七八千字,上窮碧落下黃泉,用盡腦袋裡所有的形容詞,寫得差點口吐白沫。那是在聯合晚報的時候。

陳信安,去年11月16日突如其來的退休了。還沒來得及反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又來個同名同姓烏龍上酒店案,實在是很黑色幽默。

Wednesday, October 16, 2013

遲到的消息:什麼?那個騎著50cc的Corey Williams?

page

是的,又累格了,在NCAA美國大學籃球開打前讀些資料,才發現前中華職籃達欣洋將威廉斯(Corey Williams)已經在6月3日被Stetson大學聘為總教練,正準備展開他人生的第一個總教練球季。

那個號稱188公分,矮矮胖胖,和203公分隊友班尼特(Von Bennett)合騎一台小50cc機車在台北街頭亂竄的威廉斯,居然成了NCAA第一級大學的教頭,雖然不是什麼籃球名校?世界上果然什麼事都有可能,只聽到嗶嗶聲可以監聽一個多月,威廉斯又為什麼不能成為總教練?

Sunday, September 15, 2013

Balentien、周俊三和一張空白票

46818200871039593

日職養樂多隊洋將Wladimir Balentien今天打破王貞治維持的日職單季55轟紀錄,一舉把這項自1964年以來高懸49年的紀錄往前推進。單季55轟的日職球員不只Oh桑,還有2001年的Tuffy Rhodes和2002年的Alex Cabrera,但這兩個洋將都在季末因為日職球隊策略性保護王桑紀錄的手段之下,和刷新紀錄失之交臂。

寧與家臣,不與外人的想法,其實很可以理解。思緒,突然間將我拉回俗稱中華職籃(CBA)四年的1997-98球季MVP事件。

Saturday, August 17, 2013

就是這個光

1186591447

自2013年起,就沒有再更新過自己的英文籃球部落格,也未曾再替Asia-basket.com寫過任何一篇報導(自1998年起,我像神經病一樣為該站寫了14年無償的台灣籃球英文報導)。今天,卻突如其來收到FIBA Asia一名記者的email。

信中問道,我是否認為Kwang這名教練在十年前的努力,為台灣籃球今年重返四強奠定紮實的根基。如果可以,他想在報導中引用我的評論。

Kwang? 十年前? 李雲光?

Tuesday, August 13, 2013

亞錦賽亂彈

FNA20138385749

最近在Facebook上囫圇吞棗,急就章寫出來的兩則感想。現在,也只能像這樣的亂寫了。

2013/8/12
世界盃,原本就沒那麼容易

來說句不中聽的好了。如果台灣這一次一口氣前進2014的西班牙世界盃(原名世錦賽),那麼世界盃參賽權未免也來得太容易了。輸球的那種心碎和失望紮紮實實的告訴著我們,追求excellence從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Saturday, August 20, 2011

菲律賓,瓊斯盃

菲律賓隊-5號陶拉瓦(持球)

可能有些人知道,我另外有一個報導台灣籃球的部落格Taiwan Hoops。1999年,基於練練英文的想法,加上認為台灣籃球需要用英文被報導出去,就這麼開始了。

後來blogging興起之後,我把以前的文章轉到部落格,繼續發表。文章除了在Blogger.com和Wordpress.com的分身同步發表之外,也在Asia-basket.com刊登。寫這種沒稿費的東西還能撐十幾年,純粹是因為開始了就不想輕易喊停的莫名其妙堅持。

用膝蓋想也知道,英文籃球部落格的人氣是很低的,每天有個幾十個pageviews就很偷笑了,唯有一個時間例外,那就是每年的瓊斯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