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3, 2002

垃圾場雜記(27):名將之子

正當「紐約戰士」Patrick Ewing可能從魔術隊宣佈退休的消息傳出之時,以下這則新聞引起了我的興趣。

在Ewing考慮是否退休時,他的18歲兒子Patrick Ewing Jr.,正準備進入他第五所高中就讀。過去五年來,身高6呎8吋、體重210磅的小Ewing,已經輾轉流離三個州,念過五所高中,而這都不是他自願的。

小Ewing先是進入紐約的Windward School,然後搬至亞特蘭大和老媽住,轉到了Episcopal School,但是接下來Ewing和小Ewing的老媽發生了監護權爭議,於是再搬回紐約,進入Columbia School。過了沒多久,又再搬回喬治亞州,進入Marietta High School,這一年他只打了15場,平均10分、8籃板,球隊戰績29勝1負。高中最後一年,他再度搬家。這一次搬到Fort Washington,就讀National Christian Academy。

據說小Ewing也和老爸一樣,頗有籃球天份,而且具有後衛的靈活身手,被ACC Sports Journal評為全國排名第74的高中生。但是他因為不停的搬家,功課、球技都受到影響,也是不言可喻的。

這讓我想起了不少名將之子,一方面繼承了父親優秀的籃球基因,一方面又承擔父親盛名的強大壓力。MJ的兒子,今年夏天在籃球營好像也名噪一時,吸引眾多媒體採訪,害MJ跳出來要大家不要給小孩太多壓力,希望他們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享受籃球樂趣。

有的名將之後,選擇和老爸就讀同樣的學校,例如前火箭矮腳虎後衛Calvin Murphy的兒子,就進入老爸的母校Niagara。前公鹿、快艇名將Marques Johnson的兒子Kris Johnson,也念UCLA。前Indiana大學名將Scott May的兒子Scott May Jr.,原本也念IU,但是最近卻莫名其妙的要轉到NCAA第二級的Southern Indiana去了。Scott只有6呎高,上一季還是隨隊練習生,難怪想轉學。而他的另一個小兒子─6呎8吋的Sean May,就有前途多了,下一季要投奔北卡大。

但是,有更多的兒子選擇其他的學校就讀。這個原因,多半和居住地已經不再和老爸一樣、NCAA版圖勢力已經和古早時代不同有關。此外,另一個關鍵原因在於減輕壓力,不用被拿來和老爸相比。要知道那種壓力非同小可,並非一般球員承受得起的。

沒上過大學的Moses Malone,兒子Moses Malone Jr.念的是休士頓大學,「冰人」George Gervin的兒子Gee Gervin也念Houston。

前公鹿、馬刺名將Terry Cummings,兒子T.J. Cummings在UCLA,身高也和老爸一樣有6-8至6-9,頗獲好評。大學念UCLA的傳奇中鋒,兒子Luke Walton則跑到Pac-10的另一所名校Arizona去了;最小的兒子Chris Walton則在San Diego State。Mike Dunleavy的兒子Mike Jr.,沒念老爸的母校南卡大,選擇杜克大學。

前超音速名後衛Slick Watts(一般認為,是他開啟近代NBA球員戴頭帶的風氣)之子Donald Watts,在Washington大學,表現平平。前騎士前鋒Lonnie Shelton的兒子Marlon Shelton,也在Washington,Marlon身高6-10比老爸高了4吋,但是球技差得多。老爸Lonnie當年在NBA是個狠角色,矮歸矮,力量卻很驚人,有一次在拉下籃板時竟把對手手臂折斷,很恐怖。

名將Rick Barry念的是Miami大學,不過幾個兒子都沒追隨父親腳步,Scooter念的是Kansas,Brent念Oregon State,Drew和Jon則同樣念Georgia Tech,其中老大Scooter是唯一未進NBA的Barry後代。總的來說,這四個兒子沒一個比老爸出名。

Jalen Rose的例子則很特殊,據我所知,他是到年紀稍長了之後才知道,素未謀面的老爸,原來就是以前在Providence鼎鼎大名的Jimmy Walker。Rose成長在底特律,後來進了密西根大學。

名將不見得要生兒子吧,女兒照樣把籃球打得嚇嚇叫。今年獲選為WNBA最佳新人的Tamika Catchings,老爸Harvey Catchings曾是效力公鹿的中鋒,小有名氣。如今有女兒克紹箕裘,不但在田納西大學名震四方,進了WNBA因為ACL去年全季停賽後,今年總算讓老爸揚眉吐氣。這是名將之後相當有趣的一個例子。

展望未來,前湖人前鋒Jamaal Wilkes(老球迷應該會對他獨特的跳投姿勢留下深刻印象)的兒子Omar Wilkes,身高6呎3吋,雖然比老爹矮很多,如今也是加州相當受矚目的高中球星。而喬丹的兒子是否會走上籃球之路,也頗為令人好奇。魔術強森的兒子Andre呢?沒有消息,但我十分感興趣。

最後,莫名其妙的想起Shawn Kemp那散居全美各地的七個小孩,如果他們都繼承了Kemp的野獸基因,未來籃壇勢必還會出現好幾個怪物,只希望他們不要也遺傳了老爸克藥的基因就好。

後記:
至於台灣的名將之子...洪濬哲的兒子洪其德,隨戰神練過一段時間球之後,早已轉往影劇圈發展。「程家班」第二代程恩傑,目前在戰神,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哈孝遠好像也算是名門之後吧,為了不說出太傷人的話,no comment...。

Thursday, September 12, 2002

永遠不要回來

膾炙人口的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裡曾有這麼一段,在我心裡迴蕩不已。

由麥特戴蒙飾演的主角,是個小鎮上的黑手工人,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數學天才。偶然的機會下,他的天份被發掘出來,但是他對那一片不屬於他的「學術世界」,卻有著遲疑和懷疑,一直自甘於目前擁有的生活。

有一天,從小一起長大、總喜歡泡在酒吧裡和他一起說著低級黃色笑話的死黨(班艾佛列克飾演),告訴他說(實際對白記不得了,但大致是這個意思):「每天去你家接你,看到你應門時,總是又高興又悲傷。高興的是還能再見到你,還擁有你這個死黨,悲傷的,也是見到你還在這裡,困在這個小鎮裡。」

班艾佛列克說:「有時真希望看到沒有人出來應門,巴不得你永遠不要回來、不要出現,因為那時我知道,你已經奔向那片屬於你的天空。」

對11日啟程赴美的陳信安,我也多少有著這種感覺。我樂於見到他在場上打球,樂於欣賞他的球技,卻也很傷感的問著:「為什麼他還在這裡?還在這個他隨便打都能當選明星球員、MVP的島上?」

陳信安準備前往國王隊季前訓練營,挑戰NBA。也許成,也許不成;即使成了,重要的是能留多久。看著台灣的籃球環境,我也想說,有時候,我會寧願他永遠不要在台灣出現,因為這不是他該留的地方。即使,我會因為甲組聯賽沒有了他而看到吐;即使,我會因為中華隊沒有他而關機、消音抗議。

去美國,無論是NBA也好,小聯盟CBA、USBL也好,抑或是歐洲大陸,甚至是菲律賓都好,我不希望看到他毫無企圖心、毫無進步的待在這裡,任由如同一灘死水的籃球環境,任由某些沒有墨水的教練,浪費他的籃球天份,耗損他的青春年華。

我希望的,是能夠看到他不斷的進步,在一個好的環境下,享受進步和學習的樂趣;是能夠看到他藉由上天賜予的天賦,藉由這項他熱愛的運動,安身立命,衣食無虞。是人才,就該讓他在最適合的領域發揮。如果喬丹不打籃球,他會是個什麼樣的Michael Jordan?如果比爾蓋茲去當體育記者,他又會是個什麼樣的體育記者?

當然,見到自己的子弟在自己的土地上展現才能,是每個人都樂見的事。我在新浪去大陸和陳信安去美國這兩件事上有不同的想法,原因在於,新浪前進大陸基本上是姜豐年先生個人意志的貫徹,而且,他原本很有機會來改變台灣的籃球環境,只是最後他沒有作這個選擇。陳信安只是一個球員,他無力改變現狀,只能自求多福,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去經營自己的籃球生涯。

差點忘記說了。「心靈捕手」片末,班艾佛列克有一天如同往常去接麥特戴蒙上班,發現他真的不見了。艾佛列克走出門口,微笑著,心有所感的駕車離去。

要陳信安「永遠不要回來」,當然只是個形式上的玩笑話。但我真的希望,除了陳信安之外,未來還能有更多球員,和陳信安、陳金鋒等人一樣,大步的邁向那片該屬於他們的天空,沒有遲疑和畏懼,同時得到大家的祝福、關懷和魂牽夢滎的期許。

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裡,在亂七八糟、莫名其妙的台灣籃壇,希望已經是個奢侈品。陳信安不是什麼超級巨星,更不是偉人,他只是給了球迷一點點希望、一點點作夢的權利,如此而已。

如果可以的話,信安,請你永遠不要回來!希望,你是麥特戴蒙,而我們所有人,都是平日說話超黃、超沒水準、超愛把馬子,卻極識大體、打從心裡關心死黨、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回事的艾佛列克。

垃圾場雜記(26)

■不死鳥Willis
以前,我只知道一個打不死的「不死鳥Willis」:終極警探布魯斯威利,沒想到,最近又發現了另一個不死鳥Willis,他就是9月6日剛過四十大壽、最近被馬刺簽下來的Kevin Willis。

根據nba.com上的資料,史上至今只有11名年過四十的球員還在球隊的現役名單上,分別是:John Stockton、Rick Mahorn、Herb Williams、Charles Jones、John Long、Kareem Abdul-Jabbar、James Edwards、Robert Parish、Bob Cousy、Nat Hickory和我們的Kevin Willis。其中最老的是43歲的Parish,而這些人瑞,絕大多數都是中鋒,和我們一般「中鋒球齡最長」的認知相符合。

Willis在1984年首輪被老鷹選上,隨後曾轉戰熱火、勇士、火箭、暴龍和金塊等隊,球齡已經長達18年。一般人在討論偉大的「84年班」時,卻很少提到他。之所以一開始就對他有著好印象和期待,應該是來自他和魔術強森同樣出身於密西根州大吧!

我對Willis最深的球場印象,當然是他在老鷹隊時和Cliff Levingston、Dominique Wilkins合作,對抗塞爾提克的時期。至於場下,我只知道他是有名的「短臂長人」,以他的身高而言,他屬於「短手族」,和新科狀元姚明一樣。此外,據說他的穿著極有品味,自己有一家服飾公司。

Willis算得上是實用型的長人,他的體能保持得很好,如果不是上一季在金塊隊進了教練的「狗屋」,我相信他會有一定程度的發揮。馬刺將他簽來作為中鋒替補,是著好棋,因為David Robinson已經有體力上的問題,並不時要面對「不夠強悍」的質疑,Willis剛好補其不足。唯一令我擔心的是,Willis似乎到那裡都不是個受隊友歡迎的球員。

■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從1995年以來,我就對第二輪第51順位被國王選上的Dejan Bodiroga這個名字感到十分好奇。近年來國際球員在NBA大放光芒,並對歐洲籃球開始有了解之後,這份好奇心更是有增無減。畢竟,什麼樣的球員可以贏得「白色魔術」(White Magic)的綽號?什麼樣的球員會被形容為「右手投籃的Toni Kukoc」?什麼樣的球員,會席捲各聯盟、比賽的主要獎項,讓每一個球探都讚不絕口?

看過Bodiroga的人應該都不會反對,他那俊俏的長相,猶勝Dirk Nowitzki一籌,註定是受歡迎的球星。但更重要的是,在國際籃球的戰場上,身高6呎9吋的Bodiroga可以從1號(控球)打到4號(強力前鋒),是標準的全能球員。

由年紀來看,本屆世錦賽的Bodiroga應該已經到達最成熟的階段。他可以控球,雖然和那種見縫插針的小控球完全不同,但是在區域防守中尋找空檔、吸引包夾後尋找open man,相當有一套,傳球也不拖泥帶水。他的投籃動作有點詭異,感覺像是把球捧在額頭前面出手,不過準頭有一定水準。至於低位單打和偶爾見到的切入過人,他的腳步很有效率,不多踩一步、也不少踩一步,對於球場的空間感和投籃的時間差掌握得恰到好處。

總的來說,他的球風屬於優雅派,你絕少看到他賣大力丸式的演出,或是強求出手,一切都是那麼流暢自然、賞心悅目,散發著成熟的智慧。

有趣的是,Bodiroga即使已經得過希臘職籃的冠軍、MVP,率南斯拉夫拿下1998、2002年世錦賽冠軍,並於1998獲選為世錦賽MVP,但多年來他始終不為NBA所動,和享譽歐陸多年的義大利中前鋒Gregor Fucka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的心態始終是:我在歐洲打球很快樂,日子過得也很快樂,有沒有去打NBA,並不是那麼重要。

他們的想法,倒不見得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畏懼NBA的試煉。其實,有的人極力想到NBA裡打天下,有的人抱著「歡喜就好」的心態享受著籃球的樂趣─同時賺錢─事情好像就是這麼簡單。而本屆世錦賽也有包含Bodiroga在內的無數球員證明著,不到NBA闖天下,並不代表球技不如NBA。

■籃球名人堂
說到「白色魔術」,黑色的正宗魔術強森,將於最近正式進入籃球名人堂,同時入堂的球員還有Drazen Petrovic,教練則有76人的Larry Brown、Arizona大學的Lute Olson和前北卡州大女籃教頭Kay Yow。球隊部份,享譽全球的哈林隊也在今年被選進名人堂。

雖然我很無法接受強森在床上變魔術的事實,卻依然對他在球場上的身手念念不忘、回味再三。你想,NBA已經有多久未曾再看到傳球如此美妙,身手如此全能,得分能力如此高強,卻總是不自私到不太出手的控球後衛?如果說喬丹第二難尋,尋找魔術強森第二的難度,也絕不在喬丹第二之下。

最有意義的是,球員時期的宿敵大鳥柏德(已進入名人堂),將擔任引薦強森入堂的。美國籃壇,一向很喜歡講究這種對手、同袍、學長學弟之誼,想來十分令人感動。

Petrovic是一個在我來不及品味的巨星。有關他的故事,本站作者留侯曾經寫過,你可以了解他在南斯拉夫是一個多麼傳奇性的人物。他和上述的Bodiroga選擇了不同的道路。Petrovic從十幾歲起就是歐洲籃球的第一把交椅,但是他不甘於此,他決定到NBA去證明自己。

Petrovic在拓荒者時期坐足了板凳,受盡了「歐洲第一不過爾爾」的訕笑,直至轉到籃網,才擁有大放光芒的機會。猶記當年,我心中對歐洲球員有著同樣的懷疑,甚至不屑。但是,如果沒有當年Petrovic初闖NBA的案例,讓NBA各隊了解歐洲不是光出長人,連後衛也很有看頭,那麼,會不會有後來的Sasha Danilovic、Tony Parker和現在的Marko Jaric?

Larry Brown和Iverson之間的關係鬧得風風雨雨,或許,在76人的日子也很有限了。不過無論Brown到那裡,我對的敬意絲毫都不會減少,只因他是我心目中難得一見的「革命家」,那邊需要革命,他就往那裡去。

Brown的教練生涯,不要數得太遠,從大學的Kansas、UCLA,再到NBA裡的溜馬、馬刺和76人,都是Brown革命成功的例子。最值得敬佩的是,他總能讓手裡的球員發揮最大的戰力,打下出人意料的結果。

白髮教頭Lute Olson,你不得不說他有一套。他的大學執教生涯已將近30年,在1980年率Iowa打進最後四強,轉到Arizona之後,又在1988、1994、1997和2001進了四次。你可以注意到,用的全是不同的球員。他帶出Sean Elliott、Steve Kerr、剛在大海上失蹤的Brian Williams(Bison Dele)、Chris Mills、Damon Stoudamire、Mike Bibby、Jason Terry等好手,族繁不及備載,也難怪籃壇名將Bill Walton願意把兒子Luke Walton交到Olson手上去操。

和大多數大學教練的血脈賁張、火爆嚴格比起來,一派輕鬆寫意,似乎總是能化壓力於無形的Olson,獨具一格。我想,憑他幫Arizona打下的江山,Arizona應該願意和他簽下終身約,一點都不誇張。

Saturday, September 07, 2002

NCAA大戰國(9)

■Shark!
在許多人的記憶和認知中,1989-90年的UNLV是他們所見過史上最強的隊伍。這一點還有待辨證,但反對者恐怕也找不出太多反對的理由,至少,我還沒有看過有球隊能在冠軍戰中修理Duke大學30分的。

帶領當年Stacey Augmon+Larry Johnson組合的,是聞名全美、綽號「鯊魚」的Jerry Tarkanian。這位原籍亞美尼亞的老教頭,在NCAA史上教練勝場數排名第四,前後任教於Long Beach State、UNLV和Fresno State,並於上一季結束後退休,結束了成績亮麗的教練生涯。經常咬著一條白毛巾,是他在場上留給人最深刻的印象。

話雖如此,Tarkanian卻也是以爭議聞名的教頭。回顧他的生涯,鯊魚專收那種人家不要的「問題球員」,也特別愛收來自專科學院(JC)的球員。舉凡是吸毒、成績不好、品性惡劣、不受教的球員,來到鯊魚旗下倒都能有過於常人的發揮。而鯊魚也因此而成為NCAA盯梢的對象,老喜歡盯著他的球員招收過程、球員課業成績、是否收取不當利益等等。

奇怪的是,NCAA的盯梢狗仔隊卻一直未能抓到老鯊魚的把柄。即使告上了法庭,還是遲遲無法將鯊魚定罪。更好笑的是,四年前NCAA還因為自知沒有勝算,付出了250萬美元和老鯊私下和解。

Tarkanian退休了,但NCAA還是不肯放過他。最近某報社爆料,說兩年前一家日本餐廳的老闆曾經坦承,自1993年起免費招待Fresno State球員吃飯,總額約在3000美元上下。新聞一出,Fresno State知道事情大條了,球員接受不當利益和贈與是犯了NCAA的大忌,馬上主動調查(如主動調查、送報告,未來在懲處時會受到較輕處罰;如由NCAA主動調查,則處份會比較重),要求球員把該付的款項付清。

已經準備享清福、抱孫子的Tarkanian當然全盤否認,他也表示,NCAA根本是小題大作,故意要找他麻煩。

其實,Tarkanian手下的球員確實有許多麻煩ㄎㄚ。遠的不談,去年控球Tito Maddox就因為收了一張別人送的免費飛機票,被踢出校隊,今年名列樂透選秀的中鋒Melvin Ely,也因為接受不當贈與而被禁賽6場。這些事實和案例,只是讓老鯊魚的名聲更臭。也因此,他的教練功力一直未能獲得終極的肯定。

對於Tarkanian的成就,有時我不知該作何感想,不過對於NCAA的作法和某些規定,我更是經常有不敢恭維的感覺。有時,他們確實有「選擇性執法」和抓某人開刀的嫌疑。

■Vaccaro!
這和NCAA好像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不過,不認識Sonny Vaccaro的人,最好開始對他有所了解。我想,即使他不是美國草根籃球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也是其中之一。最近,他的工作異動備受矚目。曾經為NIKE簽下喬丹,為adidas簽下Kobe的Vaccaro,據說又準備跳槽了,新東家可能是Reebok。

如果傳言屬實,球鞋業界勢必再度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大火拼。而且,Vaccaro可能又會是最後的贏家。

現年62歲的Vaccaro,最早是NIKE總裁Phil Knight的心腹。1984年,他以自己的工作為擔保,力薦NIKE簽下市場行情不太高的Michael Jordan。隨後發生的事,大家應該都清楚吧。位於奧勒岡州的NIKE,藉此而由一個小品牌躍昇為第一大廠,開啟了後來的NIKE帝國。雖然帝國創建絕非一人之功,但我們可以說,沒有Vaccaro當年的真知卓見,今日NIKE不會是這個模樣。

1991年,Vaccaro和Knight因意見不時相左而逐漸交惡,漸行漸遠,最後慘遭Knight炒魷魚。Vaccaro火大了,轉檯adidas之後,就矢志以打倒NIKE為人生第一目標。你不得不佩服他的識才眼光,因為接下來,他陸續為adidas簽下了Kobe和T-Mac兩個台柱,成了adidas殺入籃球鞋市場的key man。

然而,Vaccaro最大的影響力還不止於此。他於1972年在匹茲堡發跡,當時他成功的籌辦了一項高中籃球明星賽,叫作Dappar Dan HS All-Star Game,一直到現在還在進行,只是改了名稱叫Roundball Classic All-Star Game(不知圓球市長的Roundballcity名稱是否由此而來?)。如今風行全美各地的高中明星賽,球探、教練薈萃,概念由此而來。

此外,他在NIKE時,首創了NIKE ABCD Camp,在每年夏天邀請全美各州的明牌高中球員共聚一堂、集體比畫,以測試出真正的實力。很快的,這個籃球營成為各大學和職業球隊夏天必到之處,也是高中球星非得參加不可的訓練營。及至轉檯adidas之後,Vaccaro又為adidas搞了一個adidas ABCD Camp,和NIKE的All-American Camp打對台。

Vaccaro為了向大學籃球紮根,在NIKE期間也首創和大學教練簽約的例子。理由是大學教練影響力很大,抓住了教練,就可以抓住球隊和球員,同時教練也有助於NIKE的各項活動配合。透過各種idea和活動,Vaccaro成功的將高中、大學和職業籃球作了相當巧妙的結合。久而久之,他和各高中、大學和AAU球隊的關係都好得不得了,因此成為美國草根籃球最關鍵的代表人物。

但是,Vaccaro的離職時機頗為啟人疑竇。第一、前不久Kobe Bryant突然和adidas宣佈中止合作關係,原因不明。Vaccaro聲稱,他的離職和Kobe一點關係都沒有,也不是要帶著Kobe投奔他處。第二、目前正值幾大廠商為高中當紅炸子雞LeBron James搶得頭破血流之時,有人說,簽下James,就能保證該廠在球鞋市場的地位。這個形容雖然有點誇張,但總而言之,James的合約價碼已經喊到5年2000萬美元之譜。大家都曉得Vaccaro和James的關係甚佳,也因此而預測James是adidas的囊中物。如今Vaccaro準備換老闆,是否也代表著James和adidas的關係會生變?Vaccaro這個老狐狸當然再度否認,至於結果如何,只有等著瞧了。

如果Vaccaro真的跳槽Reebok,未來幾年的球鞋市場將會非常熱鬧。

Tuesday, September 03, 2002

NCAA大戰國(8)

■紐西蘭國家隊和NCAA
紐西蘭國家隊在世錦賽中爆冷殺進12強,可能是大家都想不到的事。我們知道的是,紐西蘭有進步,否則也不致於打敗澳洲;我們不知道的是,紐西蘭居然有這麼好,可以連續宰掉委內瑞拉和俄羅斯。贏一場可能是幸運,贏兩場就得靠實力了。

一朝圓夢,當然是各方面努力的結果。和台灣同樣缺少籃球專業人才的紐西蘭,是如何在橄欖球的巨大陰影之下爬出深淵?答案是,從外面尋找援助。紐西蘭是受惠於美國NCAA的最佳範例,長久以來,他們一方面將天份不錯的球員往外送,一方面則從人才濟濟的美國教練界尋求援助。

紐西蘭國家隊的教練Tab Baldwin,出生於佛羅里達州,1983-88年間曾擔任過NCAA第二級Auburn-Montgomery、第一級Central Florida大學的總教練。1988年之後轉到紐西蘭職籃討生活,建立不錯的名聲之後,於2001年獲聘為國家隊總教練,並隨即在大洋洲資格賽中率紐隊以2勝1負擊敗澳洲,進軍世錦賽。這個系列的勝利,被紐國形容為「歷史性的一刻」,因為在這之前,他們在正式比賽中對澳洲的戰績是0勝36負。

在球員部份,更可以看出NCAA痕跡。紐國史上首名進入NBA的Sean Marks,大學時就讀柏克萊加大,現任首席得分後衛Kirk Penney,下一季還要回Wisconsin打大四,而他已經擺脫2000年來台參加瓊斯盃時的生澀,成為Wisconsin的第一射手。控球後衛Mark Dickel在UNLV時,曾經拿過NCAA單季助攻王,另一名控球Paul Henare,也曾在Utah Valley State磨了一年。此外,老中鋒Robert Hickey曾在加州的Gavilian JC打過球,本屆因傷未出征的Tony Rampton(曾得過瓊斯盃MVP),則出自於Iowa State。

不過,紐隊陣中最有名的球員Pero Cameron(6-6,265磅),倒是沒有NCAA的經驗,他以前是打橄欖球出身的。

據說,紐西蘭運用的團隊進攻,就是最有名的「三角進攻」,因為Tab Baldwin和老教練Tex Winter有點交情,曾經利用Winter到紐西蘭時狠狠學習了一番。而三角進攻中最重要的高中鋒位置,就是由傳球能力不錯的Cameron擔任。

由2000年來參加瓊斯盃時的紐西蘭,到雪梨奧運被狂K,再到打敗澳洲前進世錦賽,乃至爆冷擠進世錦賽12強,可以看出紐西蘭成長的軌跡。對這個橄欖球獨大的國家來說,如果關起門來猛練猛操,恐怕沒辦法打出這種成績。不斷的向外學習,是他們成功的背後原因。我認為,台灣籃球也到了這個階段。

■台灣球員前進NCAA
喊著要前進NCAA的台灣球員似乎不少,但真正成行的卻是零。最近報載再興中學有意送吳岱豪出國打NCAA。對台灣球員挑戰NCAA,我樂觀其成,只是我對這項新聞的真實性有點懷疑。再興又不是福利社,真願意幫助吳岱豪出國,也沒有義務要幫他出錢。

花費、語文、課業、文化(籃球或是一般生活)適應,都是台灣球員出國時考慮的關鍵。即使能有國外學校提供的獎學金,但獎學金能cover的範圍,是否包括語言學校等,我不確信。語文更是一大問題。一個日本朋友告訴我,目前已離開BYU-Hawaii返回日本的田臥勇太曾說,促成他返日的最大原因,倒還不在於受傷和沒球打,而是在語文;因為他的英文始終不理想,在夏威夷像個悶葫蘆,一點樂趣都沒有。

隨著語文而來的,就是課業。NCAA可不是職業比賽,除了打球還得念書,成績太爛還不得上場,那種壓力並非常人可以體會。而文化和生活環境的適應,也得花上一段時間。

簡言之,台灣球員挑戰NCAA,不但會遇上所有留學生都得面對的問題,還得再面對球場上的問題。此外,他們即使有赴美的念頭,對NCAA的規定、體制,赴美的管道...都了解不多。我想,這也是至今台灣高中球員對NCAA仍望之卻步的原因。

NCAA的recruiting觸角,也許遍及歐洲、中南美,甚至非洲,但並未伸向台灣。基本上,亞洲球員要前往NCAA,需要一個「中間人」的角色。這個人也許是對大學籃壇熟悉的亞裔人士,或是某校的亞裔校友等等,在球員和學校之間扮演聯繫、協助溝通的管道。否則,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怎麼會有「結姻緣」的可能性?

即使如此,台灣球員想要敲開NCAA第一級大學的門,仍有一定的難度。首先,第一級名校是想都不用想了,台灣球員較可能的落點是中、低級的學校,也就是所謂的low-major。其次,NCAA有一定的獎學金額度,已經是僧多粥少,各校是否願意將額度再分給外籍球員?你的身手必須好到讓教練願意撥出一個名額給你。

曾經和幾個國外的朋友討論過,與其直接挑戰四年制大學,不如先進入二年制的專科學院(JC)或社區大學(CC),一方面這些學校水平不及第一級,可以有時間適應,同時在課業、語文方面的要求也比較輕鬆。等到兩年過後,再以大三身份轉入四年制大學,是比較好的作法。

Sunday, September 01, 2002

回顧與展望:明尼蘇達灰狼

上季戰績:50勝32負(中西區第三,季後賽首輪0-3敗給小牛)
選秀:Marcus Taylor(2, 52)

■回顧
就戰績而言,灰狼上一季達到50勝關卡,又在強敵林立的中西區和西部聯盟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是如果連同季後賽一起看,上一季似乎又是灰狼令人失望的一季。連續六年在首輪出局,你要說這支隊伍好到每年都能進入季後賽,還是壞到不求長進,一點進步都沒有?端看你從那一個角度去看它。

Brandon的傷勢(只打32場就停賽),使灰狼在控球這個位置十分傷腦筋,只得調上並不太適合打控球的Billups代打。整體而言,雖然各界對Flip Saunders調教區域防守的功力相當稱讚,但灰狼的中鋒、後衛個人防守都不佳,並不是一支防守特優的隊伍。上季灰狼平均每場攻進99.3分,在全聯盟能排第五;防守失分平均則有96.0,排名第16。在季後賽首輪決定和小牛對轟,結果0-3落敗,似乎是戰略上的錯誤,卻也彷彿是不得不作的選擇。

幾年下來,灰狼已經成為那種看起來不弱,打起來卻沒那麼強的隊伍。他們缺乏小牛水銀瀉地式的火力,沒有湖人的堅強防守和霸氣,也沒有爵士的穩健。我感覺不出來灰狼的identity在那裡、是什麼。

很不願說這是一支純屬於KG(21.2p, 12.1rb, 5.2a)的球隊,畢竟,上一季打出了Wally Szczerbiak(18.7p, 4.8rb, 3.1a, 50.8%FG, 45.5% 3PT)。但是讓我們面對現實,Wally並不是能讓灰狼打進總冠軍戰,乃至西區決賽的球員,灰狼需要的,是整體的質變。而Wally的要價,卻使灰狼很難作到這一點(容後再敘)。

以KG為中心的陣容,連六年首輪掛點的事實,顯然都到了必須重新思考球隊方向的時候。只是,灰狼有這個權利嗎?看看以下的陣容,你應該會有所了解。

■目前陣容
(F):自由球員
PF- Kevin Garnett, Joe Smith, Gary Trent(F)
SF- Wally Szczerbiak
C- Rasho Nesterovic(F), Loren Woods(F), Marc Jackson
SG- Felipe Lopez(F), Anthony Peeler, Maurice Evans
PG- Terrell Brandon, Troy Hudson, Marcus Taylor, Robert Pack(F), William Avery(F)

■季外變動
本季的薪資上限,是史上首度下降,這使得KG薪水占掉大半的灰狼十分傷腦筋,同時,灰狼因為「Joe Smith密約事件」而遭受總部取消首輪選秀權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無論在自由球員市場或是選秀會,灰狼都有點動彈不得。

選秀結束,在第二輪標進密西根州大控球Marcus Taylor,為控球位置預作準備,因為在這個位置上,Brandon傷勢未明、前途未卜,Billups已經投奔活塞,幾個替補Avery、Pack都是自由球員。

在自由市場上,灰狼可說是遭逢大挫敗。首先,本身的FA Billups他去,接下來鎖定的目標Rodney Rogers、Ricky Davis,都和他隊簽約。到目前為止,只簽了一個魔術隊的Troy Hudson。但進攻慾望超強的Hudson,真是控球的解答?也未必。

最慘的是,灰狼和本身的球員也出問題。首先是Szczerbiak漫天喊價,甚至喊到頂級合約,這使得灰狼不得不開始考慮將他交易出去的可能。但別人是笨蛋嗎?事實上,有不少球隊喜歡Wally這種球員,但卻沒有人要一個頂級合約的Wally,因為他不值得這個價碼。一度甚囂塵上的交易傳聞─Szczerbiak到尼克、Stackhouse到灰狼、Sprewell到活塞─最後也不了了之。

此外,一向算是乖乖牌的KG,今夏也和灰狼之間漸有嫌隙。首先是KG在灰狼首輪出局後遭到質疑;質疑的當然是他那逾2000萬的年薪,以及領導球隊的能力。其次,市場上開始傳出KG的交易傳聞,謠傳籃網要以Kenyon Martin加Keith Van Horn來換。KG對所有質疑嗤之以鼻,甚至公開表示自己是underpaid,而不是overpaid。他和總裁Kevin McHale在媒體記者之間的言辭來去,成為明尼亞波里斯當地最熱門的新聞之一。

團隊薪資上限公佈之後,又有人開始炒KG是否可能在加簽延長合約時減薪,讓球隊更有空間爭取好手的問題。KG現行6年合約總值1億2600萬美元,下一季的薪水是2800萬,根據勞資協議中規定的加薪幅度,如加簽4年延長合約,總值就高達1億3900萬美元。據了解,灰狼希望殺價到7500萬左右,但這可能嗎?當然不可能。

也就是說,KG的問題依然無解。灰狼敢不敢大膽拋掉KG?即使想賣,有沒有買家?如果丟不掉,延長合約能夠如願減碼嗎?留下KG,球隊的未來樂觀嗎?我很欣賞KG的球技,但很不幸的,以上四個問題答案都是否定的。灰狼手上可打的牌只有KG這一張,但是這張牌丟不出去,只能繼續玩下去。

■展望
一直以來,我的感覺是,除了全盛時期的喬丹以外,沒有任何一個球員的身價值得2000萬以上的年薪。為了怕球星落跑而以超高薪簽下球員,後悔的多半比得意的多,灰狼是個很好的例子。而在簽下KG之前,他們也從未想過Joe Smith事件竟會為球隊帶來如此大的困擾,Terrell Brandon的膝蓋竟是如此不堪。

無疑的,從經營面上來看,灰狼由於種種「意外」,成為一支深陷泥淖、綁手綁腳的球隊。他們仍有可能是一支50勝的勁旅,問題是,季後賽是另一回事,例行賽的成功再也無法滿足球評、媒體、球迷,甚至是灰狼本身。

確實,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得不佩服Flip Saunders,他的確有兩下子。只是,一個教練又能作到多少?KG的年薪卡在那裡,Smith事件的懲罰尚未結束,加上明尼蘇達從不是個能夠吸引球員來歸之處,幾乎每個約滿的球員都想落跑。我們如何能對灰狼的未來樂觀得起來?

因此,下一季的灰狼似乎無所謂「展望」可言。他們必須同樣在KG和Saunders的領導下,以幾乎不變的主力陣容,試圖在西部戰區殺出重圍。KG一再逃避的領導能力問題,積弱不振的內線問題,問號無窮的控球問題....都有待解決,敵人愈來愈強,環境愈來愈險惡,而他們的籌碼並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