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9, 2008

NCAA三月瘋場邊觀察

(原文完成於3月23日,本文為中時專欄)

2008年三月瘋對身在台灣的我們彷彿有著雙重意義,如今瘋完選舉,終於可以好好的來看看「正港」三月瘋。我覺得,這對身心比較健康一點。

至筆者截稿為止,第二輪還有一半尚未進行,換句話說,「甜蜜十六強」尚未產生。不過,我先就以下四點進行觀察。

-- 冷門不斷
冷笑話不受歡迎,冷門卻是NCAA錦標賽最為人瘋狂的原因之一。至今雖然尚無第一種子提前出局,但中西區和西區戰況已經滿足了許多球迷的幻想。

中西區第四至七種子─范登堡(Vanderbilt)、克里蒙森(Clemson)、南加大(USC)、岡查加(Gonzaga)─先後慘遭毒手,敗給西亞納(Siena)、維拉諾瓦(Villanova)、堪薩斯州大(Kansas State)和戴維森(Davidson)四所不被看好的學校。

而氣候溫暖的佛羅里達州坦帕市,更是冷門頻傳。第十二種子西肯塔基大學(Western Kentucky)和第十三種子聖地牙哥,都在延長賽中獲勝,擊敗德雷克(Drake)和康乃狄克。第二輪中,第七種子西維吉尼亞(West Virginia)也已淘汰第二種子杜克大學。第九種子德州農工大學,則和頭號種子洛杉磯加大(UCLA)戰至最後一分鐘才落敗。

球迷都很崇拜傳統強隊,例如北卡大、堪薩斯等等,但是也很期待小蝦米扳倒大鯨魚,增加看球樂趣。這種錯綜複雜的看球情緒,是支持NCAA球迷年年瘋狂看球的終極原因。

我也沒有例外,希望今年還能出現像2006年喬治梅森(George Mason)大學殺入四強一樣美麗的故事。也許,灰姑娘就在上述幾隊之中。

-- 五大新生
錦標賽開打前的一個話題是:今年NCAA的五大新生,會不會有人無法在錦標賽獻藝。如果答案是Yes,那將是個遺憾;幸運的是這個現象並未發生,只不過至今幾家歡樂幾家愁。

最慘的案例是印地安那大學得分後衛戈登(Eric Gordon),季賽平均20.3分,但首輪對阿肯色投15中3只攻下8分,黯然出局。

很巧的,最具話題性的兩大超級新鮮人,剛好在首輪被配在一起,堪薩斯州大的6呎10吋全能前鋒畢斯利(Michael Beasley)迎戰南加大的6呎5吋全能衛梅約(O.J. Mayo)。結果畢斯利技高一籌,23分外加11籃板的表現,率堪州大爆冷獲勝,梅約則攻得20分。

孟斐斯大學超級控衛羅斯(Derrick Rose)季賽平均14分、4.2籃板和4.5助攻,生涯首場錦標賽也有17分的演出。洛杉磯加大6呎10吋中鋒洛夫(Kevin Love),季賽平均17.2分、10.6籃板,兩場錦標賽各有20分9籃板和19分11籃板的成績。

明年此時再見到他們,場景很可能是在NBA球場上。

-- 兩個肯塔基
享有悠久籃球傳統的肯塔基,本季迎來前途似錦的年輕教頭吉里斯比(Billy Gillespie),原以為前途大好,不料開季只打出7勝9敗,還敗給「小腳」賈德納韋伯大學(Gardner-Webb),丟臉丟到家。幸好後來戰績回穩,依然闖進季後賽。

但快樂並未持續多久,首輪肯大野貓隊就再度敗給馬魁特大學,球季以18勝13負作收。對於近代兩奪冠軍(1996、1998)的肯大而言,真是虎落平陽,難堪至極。

反觀同一州的西肯塔基大學,名號和肯大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卻在首輪和第五種子德雷克戰至延長賽,同時靠著羅傑斯與槍響同步的一記三分球,以101-99爆冷獲勝。兩相對照,錦標賽的殘忍可見一斑。

-- 制度可以殺人,也可以創造美麗
美國大學男籃第一級有30個聯盟,在聯盟例行賽之後,各聯盟(長春藤聯盟除外)還要再進行單淘汰的聯盟錦標賽,打出聯盟錦標賽冠軍。

簡單的說,這些聯盟錦標賽冠軍─而非例行賽冠軍─將自動獲得全美錦標賽資格;其他的名額,再由NCAA委員會依照戰績和賽程強度選出,湊出65隊。而這個制度的設計,有很大程度造就了今日的三月瘋狂。

舉例來說,來自東南聯盟(SEC)的喬治亞大學,例行賽聯盟戰績四勝十二負爛到不能再爛,但聯盟錦標賽卻宛如神助,四天內連克密西西比、肯塔基、密西西比州大和阿肯色,最後以東南聯盟錦標賽冠軍的身份和十七勝十六負的戰績,昂揚挺進全美錦標賽。

再看柯賓州大(Coppin State),本季例行賽戰績一度是4勝19敗,但後半段賽程急起直追,最後一舉拿下中東部聯盟(MEAC)的錦標賽冠軍,擠進65強。

球員和球隊的努力是一回事,但制度的設計又是另一回事。這個特殊制度的設計,也是三月瘋狂背後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Tuesday, March 18, 2008

不見新人笑,未聞舊人哭

(本文為中國時報專欄)

奧運棒球資格賽的「維新」運動,以及順利拿下奧運參賽權,突如其來讓台灣棒球迷興奮莫名。無巧不巧,在同時間傳出羅興樑、周俊三即將退休消息,兩相對比之下,回憶不由自主重回2001年。

對棒球來說,那年有陳金鋒和張誌家宣告新時代的來臨。對籃球而言,那年是「換血」過後的中華男籃,在大阪東亞運拿下銀牌。兩支球隊,兩項運動,都給予各自的球迷無限希望。

很抱歉,之所以必須重提已經被說爛的2001年換血,因為那是讓籃協不負責任、神來一筆喊出「前進2008北京奧運」口號的緣由。結果,現在棒球隊真的快到北京城去了,籃球隊只能逛台北的京華城。

而羅興樑和周俊三,正好是在這波換血中被淘汰的「老將」;雖然當時他們也不過三十一、二歲。七年後,他們要退休了,我不知道台灣籃壇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歡送他們,更重要的是,我不知道未來大家會如何來詮釋他們的生涯,如何去記住他們。

從鄭志龍、朱志清開啟,及至「樑三連線」承繼的近代台灣籃球高峰(如果有的話),算是正式要畫下句點了。雖然我從來沒有反對過換血,卻也覺得他們太早被主事者淡忘、放棄。

這些所謂的老將,後來都曾轉戰中國甲A,同時表現得有聲有色,為「Made in Taiwan」的球員爭光。返回台灣之後,只要他們想,還是可以打得後輩滿頭包;即使他們未曾料到,依然擁有一卡車死忠的球迷和支持者。

這些舊人並沒有哭,如果有,他們的哭聲也沒有被一般人聽到。但很奇怪的是,我們彷彿也沒有聽到新人笑。

2001年東亞運銀牌,竟成為那批當年被譽為未來之星的球員的絕響之作──至少到目前為止。當我見到中華棒球隊的小將們對「賢拜」的尊敬和學習,似乎也慢慢了解到台灣籃球到底少了什麼。

那並不是報紙、電視和雜誌的讚譽,不是球迷的瘋狂崇拜,不是優於常人的薪資,當然更不是緋聞或社會新聞。那種莫以名之的東西,是一個「傳承」,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不好意思,借用一下台啤的口號──「態度」。

難道就是這樣的差別嗎?是這樣的差別,使得棒球員希望球迷能夠將國際賽的熱情,轉化為對中華職棒支持的同時,籃球人卻希望球員們能將SBL的熱情、精彩、投入,往國際賽的方向滲透,讓我們不要成為另一個關起門來自high的菲律賓。

親眼見證林哲瑄、羅國輝美技與潛力的悸動,七年前,我們也都曾有過。有夢確實最美,因為希望為之相隨。但不知為什麼,我們現在好像都變成了熱火迷,季前的高度期待,成為季初的震驚,季中的失望,然後繼續失望,一整個失望。

我知道陳信安曾經給過我們什麼樣的夢,也知道今年又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陳信安。但我也知道,在這批「新血」主宰籃壇後,儘管深信亞洲除了中國,沒有我們無法擊敗的球隊,卻只是一次又一次失望的關掉電視。

很不確定的是,台灣籃球還要卡在這種混沌不明的狀態多久。很確定的是,鄭志龍、羅興樑和周俊三,讓我見證過一個美好的年代,雖然這個年代即將正式落幕,完完全全的停留在記憶之中。一個原本似乎美好的年代,已經過去大半。七年後,我們又會怎麼樣的談論它呢?


Tuesday, March 11, 2008

SBL 6-3-3


(Source: ESPN Taiwan)

(本文為中國時報專欄)

台灣很有趣,什麼東西都要加上數字,像是「四不一沒有」、「三不兩沒有」啦,「92共識」啦。人家南韓總統李明博的政策來了個「747」,我們也有「633」。如今SBL例行賽進入尾聲,我也來提自己的6-3-3:六個觀察、三個疑問和三大呼籲。

六個觀察
1. 運彩被拒很正常:運彩的初步規劃並未納入國內的職棒和職籃,其實這很正常,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讓人不放心。和棒球比起來,籃球恐怕是更容易被干預和操作的項目,SBL如果想納入運彩,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2. 田壘的重要性:少了田壘,達欣居然連季後賽都有可能進不去,一方面說明田壘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即使像邱大宗這樣優質的教練,少了田壘亦為無米之炊。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大概是:至少暫時沒有人會懷疑理事長的球隊了。

3. 台啤再度證明數學不準:照現況看起來,台啤想衛冕是很有問題。加入吳岱豪和楊敬敏兩大國手,原本應該相加相成的戰力,似乎往反方向在走。我始終相信太多球星同隊不是件好事,謝謝台啤印證這個觀察。

4. 重返榮耀:相對於台啤的起伏不定,裕隆似乎真有重返榮耀的氣勢。特別是陳信安的表現,幾乎可說是他出道以來最穩定而有霸氣的一年。我不知道背後原因是什麼,但這是球迷之福,也是他個人的福氣。

5. 璞園/米迪亞的崛起:球員和教練同樣年輕的璞園,自季中起加溫,如今已經躋身四強,成為一支有可能擊敗任何球隊的勁旅。而米迪亞在洋將桑德斯和老教頭吳建國的合作下,也爬昇至第二。兩支球隊共同打破SBL維持數年的均勢,是本季難得讓人開心的幾件事之一。

6. 烏雲罩頂:毫無疑問,今年SBL即使有再好的表現,也都被幾個社會事件和脫序行為所影響,搞得SBL一點也不籃球,但願這是偶然,是一項警訊,而不會是往後的常態。

三個疑問
1. 桑德斯效應:緯來上一季靠著桑德斯衝到第二,米迪亞也靠桑德斯搶占老二位置。究竟是桑德斯太強,還是SBL太弱?答案好像很明顯…

2. SBL的精彩度:這可能是老問題,不過SBL的比賽總能搞到比NBA更緊張,更懸疑。我不太清楚,這是教練和球員的優秀和努力所造成,還是大家喜歡耍烏龍、漫不經心的結果。

3. 台灣大的區域防守:新教頭鄭志龍對區域防守的堅持,已經可以樹立一座貞節牌坊。台灣大確實靠著區域防守和慢節奏試圖降低比分,擊敗過幾支勁旅;但他們在外線被轟爆的畫面似乎更常出現,讓人百思不解。

三個呼籲
1. 制度的建立:綜觀SBL本季種種現象與亂象,缺乏制度的依循和規範,依舊是它始終無法再往上提昇的根本因素。在此第2758次呼籲,諸如合約、罰則、賽制、營運規定等等項目,應該盡早確立。

2. 建議台銀將球隊脫手:這並不是說台銀球員教練不好,而是指台銀長期以來被視為公司的負資產,而非正面價值。建議台銀乾脆把球隊脫手或接解散,反正你們也不在乎企業形象;即使在乎,形象大概也爛得差不多了。

3. 請多報導二線球員:與其讀著某球星的緋聞,我寧願了解許多值得肯定的二線球員的故事。台灣籃球既不值得造神,也造不出神,既然如此,何不回歸運動報導的本質呢?眾多球星的非籃球報導出現在版面上,我感覺,在無形中成為對這些二線球員的侮辱。

Tuesday, March 04, 2008

三月不看NBA

每年三月,我通常都有很好、很正常的理由不看NBA,因為俗稱「三月瘋狂」的美國大學籃球賽正打得如火如荼,熱鬧一整個月絕無冷場。也因為NBA球季打到中途,總給人有找不到焦點,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感覺。

今年算是很特殊的例外,由於歐尼爾、奇德、畢比等重量級交易,使下半季突然成為某教練口中的「大學球季」,成為30-40場球賽的短球季。特別是對西區球隊而言,是輸掉一場就會造成重大影響的恐怖時段。

儘管如此,我還是必須要挪一個月的時間出來,注意這以「一敗即死」聞名的NCAA季後錦標賽。和NBA比起來,這項比賽更有原汁原味的美國氣息,和美國各地的文化、生活有更緊密的結合,也無怪乎別人怎麼學都學不來。

三月不看NBA,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啦。台灣和美國的總統大選都進入關鍵階段,台灣在3月22日之後是什麼世界,沒人知道,至於美國,打得不可開交的民主黨提名,三月份應該會在女人和黑人之間有所定論。

這項實際有65隊參賽,一律採單敗淘汰的錦標賽,集NCAA第一級三百多所大學中的精英於一堂。在三月初由各校際聯盟舉行聯盟錦標賽,16日公佈65強名單,20日開打,4月5和7日則進行四強準決賽和全美冠軍賽。

以往它被視為NBA球員的先修班,在規則歷經更迭後,如今更是如此。許多球員基於NBA的「19歲條款」,都將只在大學待一年,就會進入NBA。例如去年的前鋒杜蘭特、中鋒歐登、後衛康利,都是這個制度下的產物。

時代在變,儘管以往細細品味大學球員在四年中如何成長茁壯,鍜鍊進入NBA的本錢,是一種很令人享受的感覺,如今提前一年觀察明年就會在職業籃壇現身的球員,也是樂事一椿。

今年球季的四大新鮮人,包括堪薩斯州大的6呎9吋前鋒畢斯利(平均26.2分、12.6籃板)、印地安那大學6呎4吋得分後衛戈登(21.4分)、洛杉磯加大6呎10吋中前鋒洛夫(17分、11籃板)和南加大6呎5吋後衛梅約(20.1分、3助攻)。

堪薩斯州大和南加大都還不保證能擠進65強,然而在看過去年杜蘭特和歐登的表現後,我們不禁希望,這些天才在跨入職業之前還能有機會在大學籃壇獻藝,特別是畢斯利,憑一己之力讓堪州大起死回生,是很少見的故事,他也很有希望成為明年的選秀狀元。

不看NBA,也因為每年NCAA錦標賽總有可能發生不可能的奇蹟,例如2006年小學校喬治梅森以第11種子打進最後四強的灰姑娘故事,例如名不見經傳的史瑪特,在1987年最後四強兩戰中投22中14,率領印地安那大學奪冠。

從那之後,每一所學校都想成為第二個喬治梅森;每一個小球員都想成為史瑪特第二,一朝成名天下知。每一個美國大學的球迷也都知道,在三月份,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職業歸職業,業餘歸業餘。NBA著實是全球最高的籃球殿堂,但是在非NBA的戰場,NCAA錦標賽或許才更傳神的傳達了籃球運動的基本精神。誰跟你什麼七戰四勝,誰管你什麼明星球員,誰在乎時間只剩10分鐘卻落後25分,只有一心的「向前行」,只有一心的試圖締造「逆轉」。

所以,NBA,很抱歉,我要暫時放棄你一個月,等到大學冠軍產生,你們也差不多該開始季後賽種子排名卡位了,那時我們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