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王建民在MLB攖取全國目光之後,十月就讓人覺得怪怪的。以往十月總是談論著快要開始的NBA球季,如今我身邊好像討論大聯盟季後賽的人還多那麼一點。
這不知道是不是件好事。不過,NBA球季「真的」快開始了,無論你是否因此感到興奮,以下這十件事是我們在未來一年中不能不注意的:
-- 全球經濟風暴對NBA的影響
這是一件相當嚴肅的議題,但是恐怕連NBA自己也還難以估算結果;也或許沒有一個人能估算。
糧食短缺、油價狂飆帶動物價上漲,再加上美國次貸風暴引發的一連串信貸危機和股災衝擊全球金融體系,使全球各國目前都面對著不可知的未來。NBA會不會受影響?鐵定會,只是不知道會有什麼程度的影響。
如果個人、家庭乃至銀行的錢都變少了,勢必會衝擊到廣告市場,促使消費緊縮,這對NBA和無數企業都不是好事。特別是,NBA演變至今日已經算是高消費,也就可能在一般人最先撙節的開支之列,對季票、一般票房和產品的影響,都值得繼續觀察。
前途顯然不太樂觀,如果你知道NBA總部已經率先裁員百分之九人事的消息。連總部都砍人了,一般球隊大概也快了。
-- NBA的信用危機
我很佩服NBA總裁史騰,明明是一件有可能危及全聯盟生存的特大號風暴,硬是被他壓了下去。我指的是裁判唐納吉的「黑哨事件」,以及它所觸發各界對NBA打球的疑慮。
史騰的危機處理是沒有話說,相關人士一律先停職接受調查。雖然唐納吉成了美國版邱毅猛爆料,但史騰也火速架起防火牆,請來所謂的公正人士前聯邦檢察官佩多維茲(Lawrence Pedowitz),寫出洋洋灑灑的百餘頁報告。結論很簡單:唐納吉是唯一的壞人,也就是說這是單一個案。
吾皇史騰果然夠猛夠狠。我能體諒,畢竟NBA是一個牽涉層面如此之廣的企業帝國,如果被黑哨事件拖垮了,大家都沒飯吃。但體諒不代表相信,有多少人相信NBA的說法呢?至少我知道美國的媒體不太信,我身邊的朋友也很少人相信,大家只是不想再追究罷了。
至此NBA已經成為另一個中華職棒,讓人不得不帶著一大堆問號和懷疑看球。接下來,你知道的,永遠都會一派堅持NBA打假球、吹黑哨的球迷,也有一群選擇相信的球迷,然後大家永遠吵不完。
-- 拓荒者再起
每年球季除了幾支頗具爭冠呼聲的球隊,我總是試著挑一支讓自己最感興趣的球隊來觀察。今年我的目標是拓荒者,顯然和很多人一樣,否則拓荒者的官方media guide也不會高達42MB居所有球隊之冠。
其實拓荒者之年晚來一年,因為去年的選秀狀元歐登(Greg Oden)全年掛傷。令人意外的是,去年拓荒者就一度寫下十三連勝的紀錄,最後雖僅以五成勝率作收,無緣季後賽,卻已引起無數遐想。
本季歐登歸陣,加上在北京奧運表現優異的西班牙後衛費南德茲(Rudy Fernandez)加盟,搭配頭號大將羅依(Brandon Roy)以及選秀會選來的新秀控球貝里斯(Jarryd Bayless),陣容已經是相當完整。
基於拓荒者自九零年代起的豐功偉業,這支隊伍一直是我難以放棄的;事實上,他們也從來沒有爛得離譜。當然,拓荒者不交點補習費是不行的,但未來幾年內他們會是西區最讓人期待的年輕隊伍之一。
-- 新人三巨頭
歐登遲到沒什麼不好,說不定和當年遲到兩年的海軍上將羅賓森一樣,為拓荒者帶來十年以上的貢獻。而歐登的遲到,讓本季形同有兩名狀元,另一人是落腳公牛的孟斐斯大學控球羅斯(Derrick Rose)。
再加上熱火選中的畢斯利(Michael Beasley),這三人成為今年新秀最值得注意的三巨頭。如果將歐登形容為羅賓森,那麼畢斯利就有點像是柯曼(Derrick Coleman),兩人都是左撇子,也都是內外線全能的前鋒,甚至連放蕩的個性也有點像。
希望小畢不會是柯曼第二,正如同我們也不希望羅斯成為馬布瑞(Stephon Marbury)第二一樣。從正面來看,羅斯和「正常的Starbury」相似,對比賽的影響可以是很巨大的,因為他能得分、但稱不上貪功,控球風格也不花俏。若非如此,公牛也不會將前途押在這個不到二十歲的後衛身上。
不少人形容,奧運年通常會生產一群高質感的NBA新秀。鑑諸以往,好像真有那麼一點道理,今年除了三巨頭,也有其他值得注意的新秀,希望這個說法再度被印證。
-- NBA與中國
NBA期望打進中國市場的企圖心,是眾人皆知,而且史騰的腳步非常積極,引進中國球員是第一步,如今NBA中國的生意愈作愈大,未來的目標不但是建立一個由NBA資助、營運的籃球聯盟,最近傳出,更要在各地興建十二座籃球場館。
籃球如今被形容為中國最火的運動,甚至快要超越足球,第一功臣自然是姚明,但NBA長期的規畫也是關鍵之一。十三億人的市場不是開玩笑的,未來NBA只會更加深耕中國市場。我個人很想看看,史騰還會出那些招。
提起中國球員,姚明今年得到瘋漢亞泰斯特(Ron Artest)入陣相助,或許能稍稍化解他和麥格雷迪(Tracy McGrady)配不起來的尷尬,讓火箭真正點燃引擎,擺脫首輪墜毀的噩運。
至於易建聯,則是換了球隊重新出發。上季他的表現不能說差,但也絕對稱不上好。到了新澤西,好歹圓了經紀人一直希望他在大市場打球,將身價極大化的願望,也許今年我們會看到不同的易建聯。
孫悅也跨進了NBA,他的身高、技藝都算是極為符合三角進攻的需求,但我不太確定他是否能在NBA找到一席之地。
-- NBA與歐洲
相同的,NBA與歐洲的關係也愈來愈值得注意。柴爾崔斯(Josh Childress)今年棄老鷹投奔希臘職籃的新聞,成為這一波新浪潮的起點。今年是柴爾崔斯,雖然兩年後不見得是詹姆斯,但可以預期的是會有更多美國球員赴歐打拼。
另外,詹寧斯(Brandon Jennings)也成為史上第一個直接赴歐打球的美國高中球員。在另一個方向上,則有更多歐洲年輕好手湧進NBA。美洲和歐洲籃球交流的熱絡程度,突然竄到新高峰。
如今,NBA不但有歐洲球員,也有歐洲籍的球隊行政主管,差的就是歐洲籍教練,以及歐洲球隊了。2012年奧運將在倫敦舉行,史騰的規畫是在2012年之前促進更多NBA和歐洲之間的互動,所以NBA比以前更加重視歐洲季前賽,同時也會在歐洲各地尋找適合NBA球隊比賽的場館。
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未來NBA一定會有歐洲球隊,而且一定會有來自倫敦和柏林的隊伍。那一天,會是NBA全新的里程碑,而我們應該很快就會親眼見證這歷史的一刻。
-- LA-Boston Part II?
陰謀論者都相信,基於去年發生的黑哨事件,湖人和塞爾蒂克在總冠軍戰的遭遇,是史騰心中的夢幻組合,但更有可能是打蛇隨棍上、作出來的結果。自然,這也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本季綠衫軍三巨頭仍在,失去自由球員波西(James Posey)是較大的損失,但還在可忍受範圍。如果三巨頭的身體健康不出問題,塞隊仍有機會挑戰東區王座。
中鋒拜能(Andrew Bynum)的歸隊,則讓湖人實力大增。拜能、賈索和歐登的鋒線組合,只能用恐怖來形容,而我們甚至還沒提到上一季的MVP布萊恩。
假使湖人能夠再度和塞隊在總冠軍戰相遇,對NBA會是好事一椿嗎?我不知道。球迷的心理總是難以捉摸,每年的對戰組合都一樣,嫌太無聊,但每年的組合都不同,又嫌看球沒有重點。
從這個角度來觀察,最近三年來的總冠軍戰組合,就有六支不同的球隊各自現身,我不知道這是否為球迷帶來較多的看球樂趣。另一件有趣的事是,馬刺自2003年起只要遇到奇數年就封王,2009年是否會舊事重演呢?
-- 教練搬風 老的老小的小
NBA教練永遠都在換,戰績爛就走人也是天經地義的,毫無疑問。但是上一季有好幾名教練的去職,值得我們的注意,這其中包括「突然變爛」、無技可施的熱火教頭萊里,以及太陽丹通尼(Mike D’Antoni)、活塞的桑德斯(Flip Saunders)、小牛的強森(Avery Johnson)。
桑德斯和強森的戰績都不差,卻都丟了飯碗。桑德斯似乎舊症復發,他能夠帶領球員打出不錯的成績,卻無法登上巔峰。強森則是在蜜月期之後迅速失去民心,無論是戰術或是人的管理,都有所不足。丹通尼就別提了,太陽年年雷聲大雨點小,也是該走人的時候。
本季的新教頭,因此呈現出很有趣的組合。永遠陰魂不散的拉瑞布朗,又在夏洛特重出江湖,取代嘴上無毛的文森特(Sam Vincent)。活塞換上柯瑞(Dell Curry),公牛換為戴爾尼格羅(Vinny Del Negro),熱火換成史波斯特拉(Erik Spoelstra),都都是完全沒有經驗的生手。
但更有趣的是,小牛找來的卡萊爾(Rick Carlisle),以前好像也有無法帶人的毛病。
我想觀察的是,究竟布朗爺能不能再次妙手回春,而這些菜鳥教練裡,又有幾個能夠存活下來,甚至成為一代名師。
-- 逝去的機會之窗
據說今年是「東區再起」的年代,而展望過去幾年強到不行的西區,還是不差,但是有好幾支球隊可能已走到強弩之末,例如太陽、馬刺和小牛。
我不是說他們會打得糟糕,因為他們都還具備一定的實力,但是他們各有問題和麻煩必須面對。NBA很現實,機會稍縱即逝,錯過就不會再來,馬刺好歹撈了好幾枚冠軍戒,即使老化也是正常現象,老人終究會被浪潮拋在後面。
但是小牛和太陽就很悲情,NBA很玄,數度挑戰都無法過關,大概也從此無法過關了。那種時間點和機會,你很難去解釋或預測,但是當那一刻到來,球迷和球員都會有感覺。衝不過,可能就是一輩子無法戴上冠軍戒的遺憾。
這三隊都在西區,所以到季後賽鐵定又是一番腥風血雨。歐尼爾也就算了,如今他只是要在耍寶之餘證明自己還有一點剩餘價值,對鄧肯而言,另一枚軍戒就是再猷定他在NBA歷史上的地位而已。但是對奈許(Steve Nash)、諾威斯基(Dirk Nowitzki)來說,則是零和一的差別。
沒有人想成為第二個巴克利。
-- 小球已死?
幾年來,丹通尼和尼爾森(Don Nelson)主導的快速球風,分別在太陽、小牛和勇士收到成效,令所有球迷耳目一新。宣稱「籃球就是該這樣打」、「NBA終於走回正途」的仁兄,也大有人在。
Guess what?這些球隊沒一支能拿到冠軍的。
我絕不會盲目到去否認快打旋風的觀賞性和娛樂性,但我也不想固執到明知這種風格有它先天上的缺陷─特別是在季後賽─還要很鐵齒的去堅持它。
太陽總經理柯爾(Steve Kerr)很明顯不是這種球風的信徒,所以他找來歐尼爾。這個決定也不很成功就是了,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打破太陽原有的球風,有點刻意為丹通尼挖墳墓的味道。
球員對這種風格都很歡迎,因為沒有人喜歡玩四十八分鐘蹲馬步的防守戰,但我覺得,一味的講究拉快進攻速度,在季後賽是證明行不通的,也是拿不到冠軍的。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證明我錯。
我們不妨再看下去,在九零年代那種味同嚼蠟的蝸牛防守戰和現代風火輪式的閃擊戰之間,或許能夠找出一個平衡點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