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台灣籃球而言,Nike為它作了不少好事。至少,承接倒店中華職籃CBA的SBL,以及高中籃球聯賽HBL,都在Nike的贊助和行銷下,不但活了下來而且小有發展。如果沒搞錯,到目前為止它依然是HBL的主要贊助商。
但是有句話實在忍不住不說,Nike實在應該好好思考他們在HBL各校球衣上的統一作法,不要把球衣搞成了只是各校顏色不同、設計千篇一律的「制服」。
就台灣籃球而言,Nike為它作了不少好事。至少,承接倒店中華職籃CBA的SBL,以及高中籃球聯賽HBL,都在Nike的贊助和行銷下,不但活了下來而且小有發展。如果沒搞錯,到目前為止它依然是HBL的主要贊助商。
但是有句話實在忍不住不說,Nike實在應該好好思考他們在HBL各校球衣上的統一作法,不要把球衣搞成了只是各校顏色不同、設計千篇一律的「制服」。
曾經被視為新世代控球後衛旗手之一、出身紐約Coney Island貧民區的Stephon Marbury,上一次大量出現在NBA球迷的生活之中,應該是2003-2008年效力紐約尼克的時候了。他最被期待的時期,至少對我個人來說,則是在灰狼剛出道的1996-1998期間,那時他才19-20歲,潑辣慓悍、能切能投能傳的球路,給人無窮想像空間。
奇怪的是,儘管每場球大概都有20分、8次助攻左右的表現,他和早期的Allen Iverson一樣,都被歸類為「獨夫」,或許這是雙能衛這類型球員的宿命。這樣子的壓力,加上紐約原本就是個妖獸都市,即使Marbury這種等級的明星也難逃,這是他返回家鄉紐約打球卻極不愉快的原因。根據報導,Marbury到後期已經有憂鬱症和自殺傾向,最後他選擇離開NBA,赴中國打球迄今。
回顧Marbury既亮麗又陰暗的NBA生涯並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讓我把Marbury再從記憶裡掏出來的,是前陣子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卻很值得討論的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