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4, 2000

對岸的巨人,我們的飛人

「The Most Promising Junior Player in Asia: China's Yao Ming and Taiwan's Chen Hsin-An」

兩年前的12月,亞洲籃總(ABC)在它的年度獎項中這麼寫著。兩年後的現在,姚明已經成為明年NBA選秀狀元的熱門人選,而國人所鍾愛的陳信安,正準備打元月份開始的甲組聯賽。

是的,甲組聯賽,不是NBA,不是NCAA,甚至也不是CBA,而是甲組聯賽。我不用閉上眼睛,就可以想像信安到時候又要如何展開他的Air Attack,讓每一個防守的人看來像豬頭一樣。然後呢?..然後..他可能打甲組打到35歲,就這樣吧。

兩年之內,姚明由無名小卒成為國際知名的「優質新秀」,身體、技巧、企圖心持續的進步;我們的陳信安不但沒有職業籃球可以打,球技也有原地踏步的跡象,最慘的是,他就困在這個小島上,沒有人知道他。島上的人,只知道他有過人天賦,卻很懶得作些什麼。

今年聖誕節,這是我最大的感嘆。

* * * * *

姚明和陳信安的確可以並稱一時瑜亮,他們擁有著不少的共同點,除了同在1980年出生,同時被評選為亞洲最有潛力的青年球員,也都年紀輕輕就入選國家隊,被喻為下世代的新希望。他們在場上,同樣讓對手頭皮發麻,不知如何是好。

他們最大的不同,當然在身高,姚明有7呎5吋,陳信安只有6呎3吋半。身高,也是他倆籃球際遇有所不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那些嗅覺可比獵狗的美國經紀人和球探,如果不是因為姚明的過人身高,也不會遠渡重洋殺到大陸去,卻懶得過來順便瞧一瞧台灣。

* * * * *

另一個關鍵因素,就在曝光度。姚明近兩年來一直想赴美打「籃球高峰會」(Hoop Summit:簡單的說,是一場國際青年明星球員和美國高中明星球員對抗的比賽),卻始終被對岸當局以國家隊訓練優先的理由擋掉。不過他確實在1998年到NIKE的All-America Camp亮過相,因此而聲名大噪,一度還有意到休士頓大學(當時的教練是Clyde Drexler)打球,可惜最後還是被高層三振。

台灣NIKE曾有意把陳信安弄進Hoop Summit和NIKE Camp,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成功;當時的國家隊教練錢一飛並不太同意陳信安脫隊參加個人活動。此外,國內也一度有建議陳信安到NCAA磨鍊的聲音。當時曾有人努力過,由於陳信安已經就讀北體,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到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或二年制專科學院(Junior College),等到大三再轉進四年制大學;JC和CC的籃球水準比較沒那麼高,可以先適應個一年再進第一級廝殺。

當時陳信安正忙著亞洲盃集訓和一些大小比賽,加上身旁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建議,心理上有些猶豫,加上找不到人幫忙,自己也無從下手,過了一段時間,這個念頭和計劃也跟著宣告消失。原本好歹有職籃可以打,誰知道CBA復賽失敗,台灣頭號飛人就這樣被封閉在這片小小的天空。

* * * * *

照姚明目前的聲勢和今年NCAA的備選球員素質來預估,明年他如果能夠參加NBA選秀,合理的選秀順位不會低於前三,當選狀元也不無可能。好事的ESPN記者甚至已經幫姚明找好「落點」:公牛不錯,芝加哥是全美第三大城,市場夠大,華人也不在少數;陣容乏善可陳的華盛頓也不錯,巫師主場MCI中心也正好位在中國城;如果是快艇,南加州更是華人大本營,姚明剛好可以扮演朴贊浩在道奇的「吸票機」角色。

姚明在NBA能不能生存?即使能夠生存,又能發揮到什麼程度?現階段他最大的問題在「碰撞力」和「碰撞意志」,這是每個非美籍球員都會遇到的問題。即使增加體重,沒有碰撞意志,在NBA照樣搶不到位置,保證死得很難看(EX:今年的王治郅就有這個毛病,已經越來越向外線游走,再這樣下去,進NBA機會大減,難不成他認為自己能搶走Dirk Nowitzki的飯碗?)。不過,我認為姚明至少可以有小牛隊中鋒Shawn Bradley的功力,這兩個人的球路和條件都蠻像的。

* * * * *

話說回來,其實陳信安原本進NBA的機會就不大,最主要還是在身高,而且後衛競爭者實在太多。然而,如果他當初能進NCAA,至少在low-major和mid-major的聯盟會有一席之地,他的身體素質和飛行能力、彈跳力、傳球sense,一點也不輸老黑。而即使進不了NBA,犧牲掉兩、三年領CBA、甲組薪水的時間,到美國學習正確的觀念、累積實戰經驗,對他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從長遠來看還是值得。

最重要的是,他還可以替年輕球員舖路,像他如此條件的球員都甘心留在台灣,往後更沒有人敢作出國夢,台灣的教練、球員也將繼續閉門造車,永遠在亞洲打不出頭。以棒球為例,雖然大聯盟的觸角早就伸至台灣,但沒有陳金鋒、郭泓志的前例,恐怕也不會有後來的曹錦輝和王建民。

日本、南韓的球員、教練都已經踏上「赴美取經」的道路(台灣教練不是沒有機會去,但是連一本經都沒取回來),兩年前風光一時,被日本媒體形容為神童的田臥勇太和同期的隊友北鄉謙二郎,據我最後聽到的消息是在BYU-Hawaii打球,以上兩人加上南韓的玄周燁、徐章勳,不是曾赴美打球,就是曾參加Hoop Summit。這種經驗對球員而言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開開眼界,另一方面拓展球技和知名度。

* * * * *

每次見到陳信安在球場上的身影,心中想的不是為他的精彩動作喝采,而是為他感嘆;最近姚明登上「ESPN雜誌」封面之後,這種想法更是濃得化不開。對岸的巨人已經要跨入NBA殿堂,我們的飛人卻龍困淺灘,只能每年打打聯賽、總統盃,秀幾手扣籃讓觀眾欣賞,就算圓滿達成任務。

陳信安已經錯過時機,只希望往後的球員能積極規劃自己的籃球生涯,爭取自己出頭的機會,腳步侷限在國內,雖然對球迷是福音,對台灣籃球卻沒有太大的幫助。接下來,球技、膽識都相當受肯定的吳岱豪,挾200cm身高和優異的協調性,會走出一條什麼樣的籃球之路?大家等著看。

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0

教練殺手

前幾天在讀ESPN Page2的專欄,名稱叫作「教練殺手」(Coach Killarz),後來又看到一篇有關Penny Hardaway為自己平反喊冤的文章,鉤起了許多回憶,也讓我想起一個一直存在心中的問題:球員「作掉」教練,是對的嗎?

剛開始接觸NBA時,總認為教練是一支球隊的老大,後來才發現全不是這麼回事。第一次聽到球員幹掉教練的事件時,更是訝異萬分,因為「兇手」不是別人,正是我的偶像:魔術強森。

■魔術強森變魔術
79-80球季,湖人教練Jack McKinney只帶了14場就莫名其妙的從自行車上摔了下來,必須進行復健,總教練遂由助理教練Paul Westhead代理。當年湖人在菜鳥魔術強森的率領下奪冠。而湖人著名的Showtime,在魔術的策動下也逐漸成形。80-81球季還是打出54勝佳績。

然而風暴正在醞釀,該年湖人在首輪就以1勝2負敗給火箭被淘汰,等到81-82球季開打,這位保羅老兄又「突發奇想」,要求球隊改打半場系統戰(其實這有可能是Abdul-Jabbar背後搞的鬼),以Abdul-Jabbar為進攻中心。湖人水銀瀉地式的快攻喊停不打緊,開季只交出7勝4負的爛成績,這下子惹得魔術非常不爽,公然向高層喊話:受不了了,不是Westhead走,就是我走!如果球隊要留他,請把我賣掉!Jerry West一思忖,當機立斷就把Westhead鍘了,由助理教練Pat Riley接任。

當時知道有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很大的shock,這根本就是「以下犯上」的勾當,但是話說回來,沒有魔術強森的革命,就沒有湖人的Showtime、沒有Pat Riley,也沒有接下來的四座冠軍,魔術真的作錯了嗎?另一件很好笑的事實是,Westhead被炒之後,或許是受的打擊太大,竟搖身一變成了run-and-gun哲學的信徒,帶領NCAA的Loyola Marymount(平均得分逾120分!)和NBA的丹佛金塊時都以高得分聞名。

■Penny:難解的真相
這是另一個和「魔術」有關的案例。Penny Hardaway進入NBA和O'Neal聯手之後,魔術隊在93-94打出50勝32負、94-95則為57勝25負,並打入總冠軍戰,95-96球季也有60勝22負,遠景一片大好。俠客在1996年投奔湖人,雖然球隊聲重挫,但一般認為,久居老二的Penny終於可以得到發揮機會。

96-97球季伊始,魔術戰績不怎麼妙,內部也出現狀況,球員們和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大呼小叫的教練Brian Hill相處似乎越來越惡劣。根據「史實」的記載是,Penny有一天在旅館裡召集全隊開會,最後決定以「越級報告」的方式直達天聽,要求高層砍掉Hill;而Hill最後也真的帶著24勝25負的戰績捲舖蓋。

眾所周知的事實是,魔術並沒有因為炒掉Hill而有任何作為,反而因為Penny的傷勢,在短短時間內垮台,成了曇花一現的新興勁旅。最慘的則是Penny,他的膝傷始終未曾完全康復,上陣之後打得全不像是個franchise player,也有一大堆人批評他根本就是只會搞鬥爭的紅衛兵,鬥倒了教練,結果自己拿不出真本事。

Penny目前還在─應該說「又在」─傷停之中,回首當年,他提出辯駁表示,當時全隊16個人一起開會作成決定,結果教練走了之後,包括老大哥Horace Grant、Nick Anderson在內,沒有人敢跳出來承認這是球隊全體的主意,只有他敢公開表示對Hill的不滿,最後他成了背黑鍋的代罪羔羊。

四年之後,我們已經很難斷定事實真相,而且滄海桑田、人事全非,幾個當事者都已經另謀發展,Penny到鳳凰城、Hill到溫哥華之後再度被炒、Grant三轉兩轉待過超音速和湖人、Anderson則到了沙加緬度。最令人惋惜的是曾經看來前途無量的魔術,以及曾經被認為是下一個巨星的Penny;而無論Penny如何喊冤,在一般大眾的印象中,他仍然是策動政變的主謀者,沈冤難以得雪。

■Spree & GP
說到「教練殺手」,Latrell Sprewell恐怕是史上唯一一個真的差點把教練給殺了的球員。他和P.J. Carlisemo的恩恩怨怨,大家已經都很清楚,不再贅述。和魔術強森、Penny比起來,生性衝動的Spree手法較為「低劣」,搞到最後自己被禁賽加扣薪,成了惡名昭彰的罪人。有一部份的原因是,他不是像魔術或Penny一樣的大牌,受不了教練,只能自力救濟。

超音速總教練Paul Westphal和Gary Payton交惡之後沒多久,就被摘了烏紗帽,是本季最大的新聞之一,也是NBA球員比教練大牌的另一個例證。Payton球技沒話說,10年來在超音速惹得隊友私下憤恨難平,卻也是不爭事實。某隊友曾私下向媒體表示,在Payton的哲學裡,所有的錯都在別人身上,不是隊友不盡力,就是教練沒本事,再不然就是老闆無心經營,他自己是不會有錯的。加上Payton又是個藏不住話的大砲,一有不爽,管他場上場下,管他教練隊友,先「訐譙」再說。

然而我們能說這全是Payton的錯嗎?也不盡然。由鳳凰城時代起,Paul Westphal就是個擅攻拙守的教練,他的前一任教練又是以防守見長的George Karl,超音速在防守上的落差,自然更為明顯。身處情勢險惡的西區,槍管沒人家多,防守又沒人家好,戰績當然好不起來。即使不發生Payton事件,丟官走路似乎也是早晚的事。

■女喬丹and..
惡搞教練可不是男人的專利,現在在WNBA華盛頓神秘人、由大學時代起就有「女喬丹」之稱的Chamique Holdsclaw,上一季也玩了一次。Holdsclaw身高188,協調性、彈性都屬女子籃球員上乘,隊上又有另一把大槍Nikki McCray,兩個人都是國家隊成員,照理說應該可以打下一片江山。但是很抱歉,神秘人和巫師一樣爛,而且Holdsclaw雖然拿下年度最佳新秀,表現卻不及一般預期搶眼。

鬧到最後Holdsclaw也火了,矛頭直指教練Nancy Darsch,說神秘人只要由Darsch帶領,將永遠拿不到冠軍。老闆一聽,好吧,Nancy,謝謝再聯絡,就這樣讓Darsch成了WNBA史上第一個被兩隊fire的教練(前一隊是紐約)。神秘人能不能打出頭呢?接下來輪由女喬丹來證明了。

除了這幾位籃球員,其他職業運動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諸如棒球的Ken Griffey Jr.、冰球水牛城軍刀隊的捷克籍球星Dominic Hasek,也都曾經利用各種方法把教練弄走。

* * * *

球員和教練的相處,其實就和公司裡面長官部屬的相處類似,這個時代,已經沒有萬年長官的存在,幾個部屬聯手搞臭長官的事,時有所聞,而話說回來,如果長官自己夠優秀,自然就不怕底下的人亂搞或是上面的人搬虎頭鍘來伺侯。我可不認為有球員敢惡搞Pat Riley和Phil Jackson!

最近金塊也鬧了一次練球「蹺班」、差點罷賽的事情,看來和總教練Dan Issel之間也已經相敬如「冰」、無法溝通,否則不致於作得這麼絕,這場鬥爭誰會勝出,球季末、最快季中,可能就有答案。

Monday, December 18, 2000

我要改造甲組籃球賽制

CBA復賽失敗,各球隊回歸業餘之後,被職籃奪走「關愛眼神」、沈寂多年的甲組籃球,也似乎在一時之間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面。

換句話說,業餘籃球在職籃垮台後重新成為主流,籃協也再度成為國內籃壇的龍頭。面對球隊的增加,籃協如何重整甲組籃壇,使台灣籃球更具競爭力?什麼樣的環境,才是適於台灣籃球發展的環境?以下提出幾點看法。

由定義上來看,只要球員有領薪水,就算不上業餘。因此,台灣的甲組其實稱不上是業餘籃球,而是「半職業」(semi-pro),也就是由企業出錢贊助,或是企業將球隊視為企業中一部門。日本與部分歐洲國家的球隊都屬於這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球隊的經營端視企業心態,成本可以很低,也可以很高。

■甲組現況
以台灣以往企業認養球隊的成本以及每年生產的籃球員數量來看,我認為台灣甲組(男子)基本上湊個十五至二十支球隊應該不成問題。當然,這是建立在企業願意投資的前提上。以今年來說,原有甲組球隊加上CBA來歸隊伍,再加上幾支每年都是「志在參加」的學校球隊,總數已經達到16隊。

目前甲組的正式比賽只有「甲組聯賽」和「總統盃」兩個,男甲組近年來球隊數目有增加的趨勢,女甲則一直在5、6隊之間徘徊。男子組在聯賽之前會有個循環賽,選出8或10隊進入複賽,作單循環比賽,四強出爐之後,再作三戰二勝或五戰三勝的交叉決賽。至於女子組,由於隊數太少,直接作雙循環排出名次,決定冠軍誰屬,連決賽都免了。

在這種賽制之下,男子組本事較差的球隊,打完資格賽就sayonara,每年大約只打8場;戰力好一點、一路晉級的隊伍,一年加起來大概30場左右。爛隊只打8場,是因為甲組只分一級,打完資格賽遭到淘汰,就得打包回家,無球可打。女子組的球隊,每年比賽的總場次大概在20場上下。

■甲組的隊數與比賽場次
無論從推廣籃運或是球員訓練角度來觀察,甲組都應該擴大規模、增加隊數(不過,當然不是無限制的擴張,讓一些阿貓阿狗也來打),也應該增加比賽場次。

場次增加,媒體報導篇幅和天數(合理而言)都會隨之增加,相對的,企業贊助的「廣告效益」也隨之增加,進而吸引更多企業投入籃球。對企業的助益,可能是無形的企業形象,也可能是直接的業務營收。我不是在打高射砲,據我了解,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職籃停賽期間的「銀貂菁英賽」。據說該企業的業務量在贊助完這項比賽後暴增,因為該企業在這項比賽期間天天上報,知名度大增。

另一個角度是,如果我是企業,一年12個月都付營養金、薪水、獎金(無論是什麼名目)給球員,為什麼不能要求球員多打一些比賽?除非球員也比照洋將的薪資給付方式,有打就有得領,沒打就沒得領。

再者,場次增加,最直接受惠的就是球員和教練。無論是不是天才球員,都需要大量比賽的實戰磨鍊,才能磨出經驗,同時維持狀況;教練亦然,密集比賽的經驗累積,對教練而言也算是在職訓練。如果一年只打8場球,我看也不用請什麼教練,球員自己兼就行了。對裁判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甲組應該維持合理、適當的「競爭性」(competition level),如果一缸子球隊全湊和著打,動輒出現輸贏二、三十分的球賽,別說球迷不想看,連球員自己恐怕也不太想打。實力差距太過懸殊,長久下來,大家都會養成混吃等死、瞎攪和的習慣。(Ex:女子組是很明顯的例子,不過女甲有著太多的先天劣勢,暫且按下不表)因此,在球隊數量足夠的前提下,「分級制」是一個可以考慮的解決方案。

■我的建議
基於以上理由,以及籃協有意將「業餘籃球職業化」的背景,我的建議是:

將國內男甲直接分成甲A、甲B(或一、二級...whatever)兩級,可以是各10隊或各8隊。台灣不像美國把籃球歸為冬季運動,每年可以從頭打到尾,球季分為1-3月、4-6月、9-12月三個階段,把7、8兩個月留給瓊斯盃,也留給球員、球隊休息時間。其中,12月份為季後賽,年度總冠軍在此決定。

每個階段,可以找一個冠名贊助單位,權利金再議,兩級的球隊都打一個雙循環。如果兩級都是10隊,則各隊出賽18場,8隊則是14場(目前只打單循環,如果A隊第一場輸給B隊,不就沒有討回面子的機會?那就不太有趣了。)同時,每個階段可以在不同地點打,如台中、台北、台南等,但同一階段的球賽全在同一城市進行,照顧各地球迷權益。

每一階段都依戰績排名打出一個冠軍,這個冠軍有獎金可拿(從贊助廠商來),而且列入紀錄,所以也不能說沒有意義。真正的總冠軍,則由12月季後賽決定。季後賽取全年總戰績前四名晉級,首輪打三戰二勝,總冠軍戰打五戰三勝;A級全年戰績最後兩名降入B級,反之,B級前兩名升入A級。每年的球季,在12月告一段落

這樣算下來,每支球隊每年最少可以出賽42場(如每級為10隊,則為54場),打到冠軍戰的球隊最多會打到62場。以每個階段三個月計算,90天內打14-18場,應該不是太過分的要求才對。

我不否認,雖然已經閃掉國內最受歡迎的籃球賽:瓊斯盃,這樣的賽制還是有變數和劣勢的,例如兩年一度、大約在9月打的亞洲盃,四年一度、7-9月進行的亞運、四年一度、4-5月間進行的東亞運,以及正在籌組中的「亞洲職籃聯盟」(ABA)。屆時,陣中有球員被抽調國家隊的可能會吃虧;可是話說回來,世事沒有完美的,有球員入選國手算是球隊的榮譽,而且重要的國際賽畢竟不是每年都有。

■後話
當然,以上這些建議並沒有考慮到籃協的人事成本,如果照著作,籃協勢必得再加不少人手。再者,要代表國家參加國際賽的明星球員得兼顧兩邊,可能會比較累。第三,還有很多細部的問題待解決。

但我只知道,在職籃垮台之後,如果甲組籃球還是每年和稀泥,不但徒然耗費全台球迷對籃球的熱情,台灣籃球也永遠不會再進步,跨進更高的領域。縱使這只是我個人的白日夢,我仍相信它是個有價值的夢。說不定在集思廣益之後,台灣籃壇會作出必要的改變也說不定。

Tuesday, December 12, 2000

NBA新秀提前健檢

打從1989、1990年以來,今年新秀的整體表現可能是歷年來最令人失望的一群。誠如籃網教練Byron Scott說的:「從Kenyon Martin高票當選11月最佳新秀,你就可以知道今年新秀的整體表現爛到什麼程度。」當然,我們不能以從前的心態來面對新世代的NBA菜鳥,原本球隊就是靠著「潛力」下注,而不是「驗收成果」。

同時,在面對新秀時,我會以比較包容的態度來看待他們,畢竟,要適應的東西太多了,除了搬家、新隊友、新教練之外,更殘酷的是高於大學籃球數倍的競爭,以及新的生活型態。此外,不是每年選秀都能有Steve Francis、Vince Carter這種怪才,這是老天的安排。

比方說,我就不太會注重他們的投籃命中率。和老將比起來,新秀更注重個人表現,加上初入職業籃壇,投籃選擇的拿捏還在學習階段,而NBA人盯人防守的intensity,也絕對超乎他們的想像,命中率低落是十分自然的。

球季打著打著也差不多進行了四分之一,該是期中考的時候了。以下提出我對今年新秀的看法,不過隨著球季進行,表現漲跌還會有後續發展。

■Top 5
Kenyon Martin(籃網):34.0min, 10.6p, 7.9rb, 2.0a, 3.11blk
果然,Martin的績效還是以防守較為恐怖,Cincinnati教出來的防守不是蓋的(Nick Van Exel除外)。對Martin進攻的期望不要太大,值得期待的是籃板、阻攻,事實上他也很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所以把本季目標定在進入最佳防守隊伍。在慢慢擺脫腳傷的陰影,對NBA更加適應之後,我想在接下來的時間內他有更上一層樓的演出。只是,我身邊的朋友對Martin的手臂上為什麼要刺上「患得患失」四個字比較有興趣....
他會是...next Dennis Rodman?

Stephen Jackson(籃網):27.2min, 10.3p, 2.9rb, 2.4a
其實Jackson不太算是「純」新秀,因為他在1997年第二輪42順位就被太陽選上,當時他由Kansas的Butler County JC直接棄學(但實際上只有高中籃球經驗),後來被刷掉,混過委內瑞拉、CBA等處。他成為今年最令人驚艷的新秀,是個相當不錯的swingman,體能條件不錯,抄截特別有一手,擠上先發名單,對他而言是相當了不起的成績,後勢尚待觀察。
他會是....next Johnny Newman?

Mike Miller(魔術):20.1min, 8.0p, 3.2rb
雖然從未懷疑過Miller的天賦,但平心而論,我還是認為他棄學的時間至少早了一年。來到McGrady/Hill主宰的魔術,原是註定死當,卻拜Grant Hill受傷停賽之賜,擁有不少上場時間,而且偶有佳作,曾有double-double的表現,如果不是前面卡著太多前輩,會有更好的演出。轉個隊或許好些?
他會是...next Larry Bird除以2?

Morris Peterson(暴龍):17.8min, 7.8p, 2.7rb
Peterson和魔術的Mike Miller有著相同的困擾,前面卡著一個Vince Carter,但也因為如此,他得以非常認命的從第六人幹起。MoPete的得分能力不差,能內能外,展望未來,他只要加強自己的基本動作,不只是作一個off-the-ball的球員,前途會更加光明。
他會是...next Cedric Ceballos?

Jamaal Magliore(黃蜂):16.0min, 5.8p, 4.7rb
由於肥仔Derrick Coleman受傷,使Jamaal Magliore意外的擁有不少發揮機會,而他也沒讓Paul Silas失望,看來去年選秀會前臨時抽腿,回Kentucky多留一年,是正確的決定。如果能夠認清自己的長處,Magliore會是個不錯的藍領球員。
他會是...next Dale Davis?

■等待來日
Stromile Swift(灰熊):4.3p, 2.2rb
不少期待Stro Show的朋友,想必十分失望,堂堂一個選秀榜眼,上場時間竟然不到10分鐘。據灰熊教練Sidney Lowe的說法,是要慢慢培養Swift,不過他的上場時間還是少得有點離譜。

Courtney Alexander(小牛):5.9p, 2.2rb
來到射手成群的小牛,似乎有點委屈了這個NCAA得分王,因為他除了得分,實在也沒其他專長了。以Alexander的身高和條件,可以是個很好的得分後衛備胎,只是不知道會不會被小牛提前放棄。

Mateen Cleaves(活塞):6.0p, 2.8a
季前曾有「可能擠上先發」的說法,可惜最後還是不敵「學長」Chucky Atkins。Cleaves是個學院派的控球,所以別期望他有任何激情演出,到目前為止,中規中矩,該投的投,該傳的傳,命中率反而比大學時代還高一點。隨著經驗的累積,還有成長空間。

Khalid El-Amin(公牛):8.3p, 2.4rb, 3.6a
來到公牛,是El-Amin最大的福氣,尤其是急需控球的公牛。El-Amin以第二輪選秀擠進先發,晚上作夢也會笑醒。上場時間多,使他擁有更多「在職訓練」的學習機會,目前為止球隊雖然一團糟,個人績效卻還小可。

Quentin Richardson(快艇):8.5p, 3.9rb
一度被認為是個tweener的Richardson,稍稍令旁觀者解除了這個疑慮。其實他也知道自己身高很尷尬,在DePaul的大二球季就刻意向外線發展,而且成效不錯,未來有可能成為不錯的"power guard"。

Darius Miles(快艇):5.9p, 4.9rb
快艇將績效不差的小前鋒Tyrone Nesby賣給巫師,咸信是為了空出位置來給這個史上選秀順位最高的高中棄學生。Miles不像KG一樣才華洋溢,光芒四射,不過從身材和球路看來,還真有點KG的味道,來日方長,可以好好磨一磨。

■唉!
Desmond Mason(超音速):5.5p, 2.8rb
第17順位擠上先發,是蠻了不起的成就,不過Mason馬上又滾回替補行列。他的強項在防守,進攻技巧、智慧都有待琢磨。

Jamal Crawford(公牛):3.2p, 2.1rb
一度傳說有可能擔任先發控球,想不到居然敗給第二輪的El-Amin,可見只打一年大學籃球還是不夠的。Crawford已經進了教練Tim Floyd的「狗屋」(doghouse),好幾場球都是DNP-Did not play。

Joel Przybilla(公鹿):0.9p, 2.0rb
基本上我們還很難評斷Przybilla的前程,因為他的上場時間實在少得可憐。公鹿戰績爛成這樣,教練George Karl大概也沒什麼心情和本錢培養新秀,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DerMarr Johnson(老鷹):6.4p, 2.4rb
得分6.4或許不算是太爛的成績,但是以第一輪第6順位的新秀來看,有點不及格。同樣的,只打一年NCAA就落跑,並不是個聰明的決定。他最大的本錢在於,他是6呎9吋的得分後衛,其他都得重頭學起。

Chris Mihm(騎士):4.4p, 1.7rb
上場時間太少,使我們至今仍難判斷,Mihm究竟是不是如傳說中的「soft」。

Jake Tsakalidis(太陽):1.6p, 1.1rb
太陽花了不少時間和心血與希臘的AEK交涉,好不容易才搞到Tsakalidis,竟只換來1.6p+1.1rb,還不如Daniel Santiago,想必捶胸頓足。

Marcus Fizer(公牛):7.6p, 4.4rb
這位仁兄順位高居首輪第4,看他7.6p、4.4rb的成績很不錯,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tweener,如果不是在公牛,不可能有如此多的上場時間。到目前為止,我對他的觀察是:進攻動作太少、打不進禁區,防守手足無措。

Sunday, December 10, 2000

NCAA 65強?

「NCAA六十四強」,長久以來,它已經成為我們對NCAA Tournament的刻板印象。不過你可知道,NCAA錦標賽從今年起變成了「六十五強」?很怪,但這個數字已經在8月3日定案,也引起了不少爭議。

錦標賽的基本原則
進入六十五強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幾個基本原則。

第一、 錦標賽的名額分為「自動晉級」(automatic bid)和「獲邀晉級」(at-large bid)兩種。獲得各聯盟冠軍的學校,就能自動晉級,未能拿下聯盟冠軍的學校,則要由NCAA的「選擇委員會」(Selection Committee)來決定邀請與否。

第二、 不是每個聯盟的冠軍都能「自動晉級」,新成立的聯盟或是分裂、有許多球隊出走的聯盟,必須等待兩年,到第三年才擁有自動晉級權。

第三、 以去年為例,獲邀晉級的名額是35校,自動晉級則是29校,湊起來剛好是64隊。

64如何成為65
今年出現了變化,「西部體育聯盟」(WAC)在兩年前分裂,原本的16校中有8隊出走,另組「山西聯盟」(Mountain West Conference),所以兩個聯盟的冠軍隊都必須等到今年才有自動晉級權。合理的說,自動晉級隊伍應該變成31隊,獲邀隊伍則減少一隊成為33隊。

NCAA偏偏不認同這個公式,它堅持把獲邀隊伍數目控制在34隊,所以,31個聯盟冠軍加上34所獲邀學校,今年的錦標賽就成了六十五強。但是問題又來了,65隊的賽程要怎麼排在四個分區?討論結果,第64個名額由兩個聯盟冠軍隊加打一場「外卡賽」(play-in game)來決定,這場球已排定在俄亥俄州的Dayton進行,時間在首輪錦標賽開打前兩天。

那麼,由那兩個聯盟來打外卡賽呢?據信將由戰力最弱的次級聯盟(low-major conference,一般將NCAA第一級的聯盟依聯盟競爭力分為high-major、mid-major與low-major三種級數)中選出兩所「戰力指數」(RPI,由一套綜合賽程、對手強弱與勝負戰績的公式所計算出來的球隊戰力指數)最低的倒楣鬼來交手。勝隊成為第16種子,敗隊還是可以分到錦標賽分紅,但是得向真正的錦標賽說再見。說起來,真正的錦標賽其實還是六十四隊在打。

事實上,「外卡賽」的出現不是頭一遭。1991年時NCAA有33個聯盟,為了堅持34個邀請名額,NCAA將其中6個較弱的聯盟送作堆,打了三場play-in game淘汰三隊,把自動晉級的校數維持在30校。

不明智的抉擇
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不認為這是個明智和公平的抉擇,我提出幾個想法和疑問:

一、 為什麼要堅持34個邀請名額?這又不是什麼魔術數字!

二、 NCAA這種作法,使得聯盟冠軍意義盡失,有岐視次級聯盟的味道。NCAA的說法是,要讓真正的強隊進入錦標賽。誠然,像ACC這種超強聯盟,排名在中間的球隊實力還比某些聯盟的冠軍強得多,但是這並不構成絕對的理由,否則那些次級聯盟球隊拼了一整年,為的是什麼?

三、 外卡賽實在沒多大意義,雖然此戰仍被計算為錦標賽,但誰會關心這場球賽的勝負?此外,即使某隊贏得外卡賽被排為第16種子,兩天後就又得出戰第一種子,在休息準備時間少於他隊的情況下,穩被K得滿頭包。

四、 外卡賽不合潮流。近年來ACC錦標賽已取消外卡賽(ACC有9隊,以往先由第8打完第9之後,才進入真正的ACC Tournament),NCAA有點反其道而行。

或許是NCAA六十四強錦標賽太賺錢,近年來一直有聲音提倡擴大舉辦,甚至來個第一級三百多校大鍋炒,不過這種想法來不切實際,三百多校即使打單敗淘汰,也拖得太久,到最後大家都倒盡胃口。我覺得,如果NCAA真想要擴大「三月瘋狂」的錦標賽規模,就將六十四強再多加一點,六十五強,實在是很奇怪的作法。

Monday, December 04, 2000

湖人衛冕之路不好走

看完本季湖人和馬刺的第二場對戰,雖然湖人靠著Kobe Bryant的生涯新高43分以109-100取勝,但我心中對湖人霸業能否維持的質疑再度加深。湖人或許贏得過去對馬刺11戰中的第二勝,稍稍挽回了一點自信,但是我認為湖人如果和馬刺打七戰四勝,還是要輸。

這場球湖人中場就以20分領先,第三節卻一度遭馬刺超前,兩軍糾纏到終場前才底定局勢。湖人獲勝的原因,首先在於O'Neal和Bryant仍然無人能擋,其次則在於Duncan第一節就兩犯,而且馬刺諸將此役打來氣勢消沈,特別是防守。

可是我為湖人擔心的正是第三節,這一節Kobe彷彿忘了場上有O'Neal存在,出手9次,一直拿不到球的O'Neal只投了兩次籃。手氣不錯的Kobe似乎過份自溺於單打獨鬥,讓隊友全成了旁觀者。這一節,湖人的整體表現荒腔走板,有看球的人想必都不會否認。

許多人從季前就開始擔心,經過去年之後,本季的湖人是否會因為奪冠而開始爭功諉過、鬆懈散漫。湖人是否仍為O'Neal的球隊?還是輪由Kobe接手發揮?才氣縱橫如Kobe,還能甘於當老二多久?

這個憂慮似乎已經成真。誠然,本季Kobe又有長進,特別在外線部份,命中率有4成5上下,三分球超過4成,罰球也將近9成。但是進攻技巧的進步,相對也使Kobe的自信心更強,認為自己該扮演更吃重的角色,這是造成本季他出現「彈如雨下」、平均每場要出手21.4次(O'Neal只有18.8次)的背後原因,卻也是湖人戰力時有不穩的原因之一。

以O'Neal為中樞的進攻,始終是湖人仰賴的勝利藥方,也是對手最傷腦筋的地方。如果Bryant太過黏球、dominate,投外線總有看天吃飯的味道,失誤也隨之增多,湖人、馬刺之役第三節是很好的例子。

這個問題至今為止尚未「爆炸」,至少湖人表面上還維持相當的和諧,而Phil Jackson似乎也暫時不願作太多處理,不過我們在一些細節上能看出端倪。日前湖人對金塊一戰,O'Neal莫名其妙停賽一場,他給媒體的解釋是身體不適,但是並未指明那裡不舒服,該役Kobe拿下32分,但是湖人以86-87輸球。有人推論,O'Neal心想:「Kobe你想接班?好,就讓你試一場。」此役最後一擊,Jackson出乎意料的安排由Rider來執行,而非Kobe,也令人吃驚,同樣的,有人推論這是Jackson給Kobe的「警訊」。

從團隊的角度來看,湖人在季外所作的動作,至今均未發揮該有的效果。Horace Grant應該多在中距離發揮紓解包夾的功用;Rider則一直沒能融入三角進攻,遲到的老毛病也沒改,每場上個20分鐘砍進8.1分的績效,不太符合湖人對他的期待,但Jackson如果給他太多出場時間,又如何能服眾?消息顯示湖人已經有意放棄他。

到目前為止,湖人再度成為一支2-man team,Kobe/Shaq每場合計拿下63.7分,其他隊友得分不超過9.4,出手最多的Grant投了121次,還不到Kobe或Shaq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能營造出第三個得分來源,萬一Kobe/Shaq其中一人打掛,湖人的戰力將大加折損。

球季只進行了一個月多一點,湖人的眾多問題都還來得及解決,但其中以Kobe/O'Neal「誰當家」的問題最為重要。O'Neal向來以溫和的脾氣著稱,不過我擔心Kobe再這樣砍下去,兩人不和的心結遲早會像漣漪一樣,越鬧越大。湖人的衛冕之路,有西部列強的外患,又有球隊內部整合的內憂,並不太好走,一向擅長帶領大牌球員的Jackson,要如何靠著「禪思」順利化解所有問題,將再度受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