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0, 2000

NCAA 65強?

「NCAA六十四強」,長久以來,它已經成為我們對NCAA Tournament的刻板印象。不過你可知道,NCAA錦標賽從今年起變成了「六十五強」?很怪,但這個數字已經在8月3日定案,也引起了不少爭議。

錦標賽的基本原則
進入六十五強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幾個基本原則。

第一、 錦標賽的名額分為「自動晉級」(automatic bid)和「獲邀晉級」(at-large bid)兩種。獲得各聯盟冠軍的學校,就能自動晉級,未能拿下聯盟冠軍的學校,則要由NCAA的「選擇委員會」(Selection Committee)來決定邀請與否。

第二、 不是每個聯盟的冠軍都能「自動晉級」,新成立的聯盟或是分裂、有許多球隊出走的聯盟,必須等待兩年,到第三年才擁有自動晉級權。

第三、 以去年為例,獲邀晉級的名額是35校,自動晉級則是29校,湊起來剛好是64隊。

64如何成為65
今年出現了變化,「西部體育聯盟」(WAC)在兩年前分裂,原本的16校中有8隊出走,另組「山西聯盟」(Mountain West Conference),所以兩個聯盟的冠軍隊都必須等到今年才有自動晉級權。合理的說,自動晉級隊伍應該變成31隊,獲邀隊伍則減少一隊成為33隊。

NCAA偏偏不認同這個公式,它堅持把獲邀隊伍數目控制在34隊,所以,31個聯盟冠軍加上34所獲邀學校,今年的錦標賽就成了六十五強。但是問題又來了,65隊的賽程要怎麼排在四個分區?討論結果,第64個名額由兩個聯盟冠軍隊加打一場「外卡賽」(play-in game)來決定,這場球已排定在俄亥俄州的Dayton進行,時間在首輪錦標賽開打前兩天。

那麼,由那兩個聯盟來打外卡賽呢?據信將由戰力最弱的次級聯盟(low-major conference,一般將NCAA第一級的聯盟依聯盟競爭力分為high-major、mid-major與low-major三種級數)中選出兩所「戰力指數」(RPI,由一套綜合賽程、對手強弱與勝負戰績的公式所計算出來的球隊戰力指數)最低的倒楣鬼來交手。勝隊成為第16種子,敗隊還是可以分到錦標賽分紅,但是得向真正的錦標賽說再見。說起來,真正的錦標賽其實還是六十四隊在打。

事實上,「外卡賽」的出現不是頭一遭。1991年時NCAA有33個聯盟,為了堅持34個邀請名額,NCAA將其中6個較弱的聯盟送作堆,打了三場play-in game淘汰三隊,把自動晉級的校數維持在30校。

不明智的抉擇
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不認為這是個明智和公平的抉擇,我提出幾個想法和疑問:

一、 為什麼要堅持34個邀請名額?這又不是什麼魔術數字!

二、 NCAA這種作法,使得聯盟冠軍意義盡失,有岐視次級聯盟的味道。NCAA的說法是,要讓真正的強隊進入錦標賽。誠然,像ACC這種超強聯盟,排名在中間的球隊實力還比某些聯盟的冠軍強得多,但是這並不構成絕對的理由,否則那些次級聯盟球隊拼了一整年,為的是什麼?

三、 外卡賽實在沒多大意義,雖然此戰仍被計算為錦標賽,但誰會關心這場球賽的勝負?此外,即使某隊贏得外卡賽被排為第16種子,兩天後就又得出戰第一種子,在休息準備時間少於他隊的情況下,穩被K得滿頭包。

四、 外卡賽不合潮流。近年來ACC錦標賽已取消外卡賽(ACC有9隊,以往先由第8打完第9之後,才進入真正的ACC Tournament),NCAA有點反其道而行。

或許是NCAA六十四強錦標賽太賺錢,近年來一直有聲音提倡擴大舉辦,甚至來個第一級三百多校大鍋炒,不過這種想法來不切實際,三百多校即使打單敗淘汰,也拖得太久,到最後大家都倒盡胃口。我覺得,如果NCAA真想要擴大「三月瘋狂」的錦標賽規模,就將六十四強再多加一點,六十五強,實在是很奇怪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