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6, 2004

籃框裡的福爾摩莎:HBL八強複賽筆記

HBL男子八強複賽至今,簡短列出值得注意的球員(不照順序),以及我對他們的看法(如果有的話)。附帶一提,今年HBL各校實力相當平均,但如果要我押寶,我預測強恕會是、也應該是冠軍隊,第二熱門則是南山。

高三
鄧安誠(南山) 185cm/80kg SG/SF
成熟球風超越同齡球員,知道自己該作什麼、不該作什麼,投射工夫在水準以上。

林煥超(南山) 202cm/98kg C
光靠身材就令人垂涎,速度體能待加強,但有希望成為稱職的禁區苦力型球員。

顏振弘(三民) 196cm/82kg C/PF
可能是HBL近兩年最慓悍的全能禁區長人,但要邁向下一階段,身材、碰撞力都必須下工夫。

洪英哲(強恕) 200cm/85kg C
高三這一年進步似乎減緩,複賽表現不盡理想。籃框附近投籃感覺極佳,須加強侵略性和企圖心。

林宜輝(強恕) 193cm/81kg SF
穩健的朝小前鋒之路邁進,投籃須加強。

徐偉勝(強恕) 197cm/78kg PF
令人驚艷的禁區「跳跳彈」,非常活躍,單打腳步和投籃時機都還有進步空間。

徐一修(松山) 182cm/75kg SG
松山高中的得分希望,頗具智慧型打法,但投籃穩定度待加強。

曾天翰(松山) 185cm/77kg SG/SF
傷勢困擾,未能維持穩定的進步幅度,對球賽的「感覺」相當好,經常扮演決勝期的「程咬金」角色。

呂政儒(再興) 194cm/78kg SF
今年再興陣中最有未來性的球員,球風極為流暢,但作戰偏向外線,也應多加點霸氣。

葛記豪(新榮) 180cm/70kg PG
投籃技巧、組織攻勢都有一手,他是新榮高中的「The Man」。

王傳鑑(高苑) 195cm/98kg C/PF
也許是自高一即走紅,並未令人感覺有太大的進步─或許這是我們的錯覺。但無論如何,在下一個階段(甲組),速度並不快的王傳鑑將面臨轉型陣痛期。

高二
簡嘉宏(再興) 195cm/100kg C
接下學長吳岱豪的禁區棒子,或許壓力過重,進步不如預期,但簡嘉宏仍是HBL禁區最具爆炸性威力的球員。

左從凱(再興) 189cm/70kg SF
預賽頸部受傷,難以評斷成績,但左從凱仍備受期待。

蘇翊傑(強恕) 181cm/70kg PG
今年HBL至今的最佳控球,傳球創意、精準兼具,給球到位,也能自行突破,得分方式多變,外線穩定度有明顯提昇。

陳侑群(強恕) 198cm/82kg PF/C

鄭人維(南山) 192cm/78kg PF


高一
張容軒(新榮) 190cm/87kg PF
陳耀庭(三民) 196cm/83kg PF/C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4

NBA部落格

*籃網14連勝,有點令人不可思議。對我來說,不可思議的並不是Lawrence Frank這個菜鳥居然擁有這般神奇的功力;不可思議的是,前任教頭Byron Scott居然這麼不得人心。

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任何的現象或報導能夠證明、說明,Frank在實際的攻守戰術層面給了籃網多大的改變。一言以蔽之,籃網諸將肯為Frank賣命,卻不願為Scott流汗,事情似乎就是這麼簡單。

Scott也對媒體透露,讓他最難過的是「在我還是教練時,球員打球似乎沒有這麼賣力認真」。而NBA就是如此,勝與負之間的差別,有時只在「賣不賣命、認不認真」而已。就像在戰場上一樣,手底下的戰士不願為指揮官作戰、懷疑指揮官的能力,不願與指揮官共存亡,未戰就先棄戰,鐵定別想打勝仗。

顯然的,Frank以他的認真贏得了球員的心和尊重,大家力挺到底,但另一方面,我倒想知道Scott的賽前準備究竟荒唐到什麼地步,讓球員離心離德、嗤之以鼻?很可惜,目前還找不到詳細的報導或資料來解釋我的疑問。

籃網的14連勝是帶點幸運成分,槓上各隊,居然剛好各隊頭牌明星都「不在家」,76人沒有Iverson、魔術沒有T-Mac、暴龍少了VC、黃蜂Baron Davis也缺戰。也難怪Stanford畢業的中鋒Jason Collins要自嘲的說:「我們是不錯啦,但還不到Stanford的水準(Stanford在NCAA已寫下23連勝紀錄,還在持續中)」。

明天籃網就要碰上灰狼,連勝接受考驗。而連勝紀錄總有中斷的一天,從那天開始,Frank的蜜月期宣告結束之後,才是真正的試煉來臨。

*曾經,NBA還讓我覺得是蠻有江湖道義的地方,只是,年頭變了,似乎再也不見豪氣干雲的英雄義舉。現在的NBA球星頗懂得「互挺」之道,不時互相稱讚、互相「牽成」,但聽來就是少了那麼一分真實味。

本季初次入選明星賽的老明星Sam Cassell,為巫師的Rod Strickland抱不平,似乎又讓我找回了那種江湖義氣的感覺。

Cassell為本季效力魔術的Strickland發出不平之鳴:「平生不識史崔克蘭,便稱英雄也枉然」...哦,不是啦,他是說,在他的了解中,只要你曾經是單季助攻王,就註定會入選明星賽,但Strickland不但曾是單季助攻王,生涯助攻更已經以將近7900次累積到NBA史上第六位,而這種球員居然連一次明星賽都沒打過,實在有點扯。

很可惜的是,Strickland在生涯最高峰尚且無法入選明星賽,如今臨近退休,自是更不可能了。看來他也會和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一樣,革命不成,抱憾終生。

*事實上,Strickland可以代表NBA之中一種非常爭議的控球典型。Strickland、Marbury、Cassell,乃至更早以前的Norm Nixon,都是既會得分又會助攻的全能控球。說也奇怪,他們老是撕不去「自私」的標籤。

更奇怪的是,為什麼不會有人質疑同樣得分、助攻雙門抱的魔術強森「自私」?也不會有人說Iverson、T-Mac自私?我蠻想知道的。

Tuesday, February 24, 2004

SBL週記040224

SBL超級聯賽走過九太罷賽、中廣差點罷賽的陰影,踏入最後三分之一的賽程,「季後賽」三個字逐漸在每一個人心頭浮現。此時此刻,各隊所有的作為都為了擠進四強,而不再只是打出漂亮的球賽。

雖然「雙台」台啤、台銀仍未擺脫低潮,展現如季初一般的氣勢,但其他隊伍仍是拼得兇。前兩名裕隆、新浪差距逐漸縮小,新浪乘著12連勝乘風破浪而來,裕隆則突然在農曆新年後陷入3勝3敗的低潮。不到季末,龍頭榜首誰屬仍難論斷。

四強最後兩席的戰爭更已進入白熱化,也將會是往後幾週的觀戰重點。中廣、達欣和九太彼此間的勝差只在一場上下,任何一場勝負都會牽動、影響四強席次,間接也保證了往後賽事的精彩和競爭程度。

正如同NBA球季的重頭戲就在最後階段的卡位戰,我們陪著SBL一路走來,接下來的一個月,絕對是籃球迷不可錯過的時光,我們也熱烈的期盼著!

●上週最佳球員:陳志忠(裕隆)

每次談起國內最佳控球後衛,顏行書似乎總是第一個被提及;談起裕隆,陳信安也一定會是焦點人物。不過大家都忘了,陳志忠不但有可能是國內的最佳控球,也很可能是裕隆目前最具影響力的球員。

裕隆以92比77擊敗台啤一役,陳志忠徹底證明了這個可能性,全場投11中9,其中包括三分球投5中4,攻下本季新高26分另外加上7籃板、4助攻。關鍵性的第三節,陳志忠一再利用台啤防守漏洞,在三分線和中距離沈穩跳投得分。連續的冷箭得手,完全瓦解台啤反攻的可能性,也為「主宰性」三個字作了最佳的詮釋。

在裕隆前一場敗給新浪一役,裕隆全隊火力受到新浪壓制,但陳志忠仍有14分進帳,也給予新浪控球前輩周俊三最大的壓迫。

上週的表現,很清楚的說明了,陳志忠雖然從來不以華麗的球風贏得眾人的目光、鎂光燈的注目,卻始終是教練的最愛,也是中華隊不可或缺的人物。「阿忠」非常稱職的詮釋了控球後衛的任務:擔任隊友的場上教練,給予對手攻擊第一線的強力壓迫,組織團隊攻勢第一,但在球隊需要時,也能跳出來擔任攻堅箭頭。

●上週最佳隊伍:九太

九太經歷罷賽事件的衝擊之後,反而漸入佳境。上週靠著歐陽進恆在終場前5.6秒的一記致勝上籃,以72-71逆轉擊敗達欣,拿下三連勝。季初曾經一團混亂的九太,在團隊磨合與顧問李清棋教練的加入之後,如今已經搖身一變。

九太原本即擁有全SBL最完整的陣容,但季初團隊默契不佳,球員個人主義過重,打起來只能用離心離德、慘不忍睹來形容。不過失敗是最好的成長催化劑,第一射手楊玉明試著在顧及個人得分的同時,盡量為隊友製造機會,也試著學習去成為一名真正的領袖,對改善團隊士氣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原本表現不佳的鋒線,尚韋帆仍是不可忽視的禁區單打頭號人選,吳岱豪由季中起找回比賽感覺和侵略性,也更積極的爭搶籃板、防守,是九太鋒線績效突飛猛進的最關鍵因素。

除此之外,許澤鑫是相當被低估的控球,歐陽進恆、辛金展、哈孝遠、林哲維(因右膝十字韌帶斷裂,本季已無法再上場)、吳政道,都是具有即戰力的球員,也因此塑造出九太強大的爆發力。到目前為止,九太仍是唯一一支曾經扳倒裕隆和新浪的隊伍。

由上週歐陽進恆的最後一投和前週許澤鑫最後一擊氣走中廣觀察,這兩勝說明了九太抗壓性隨著球季進行有著極大的成長,目前他們的戰績雖然暫以8勝10負排名第五,但隨時有可能搶進前四,也勢必是各隊不可忽視的頭號「不定時炸彈」。

●上週最佳球賽:新浪68-60勝裕隆

任何時候,新浪和裕隆的對決都會是全台球迷矚目的超級球賽。前兩戰兩隊打成一平,第三次交手,新浪仍以8分之差取勝,在對戰中取得2勝1負優勢。由於首戰黃春雄頸傷缺賽,新浪可以很自豪的說,只要全員到齊,他們對擊敗裕隆有極大的把握。

事實證明,新浪球員多年來征討大江南北所累積的經驗和抗壓力,仍不是以年輕球員為主的裕隆所能抗衡。裕隆此役輸球和前一戰如出一轍,上半場雖還能和新浪周旋,但由於分數始終無法取得超前,下半場進攻坐困愁城,到了決勝期更看得出裕隆球員的惶恐和畏懼。

新浪經過半個球季的適應,已經完全找回台灣籃球的節奏和感覺,體能不但沒被拖垮,他們更懂得針對對手作不同調整。連續兩場,新浪對陳信安都作了萬全的準備和防堵,也相當成功。羅興樑表示,新浪的防守策略是迫使陳信安走底線,放棄中路,對於陳信安的空中分球路線,新浪也是摸得一清二楚。

以裕隆的實力,對上新浪絕不致於大敗虧輸,甚至在可用之兵上,裕隆還占有絕對上風,但在比數緊咬的局面下,決勝期仍是新浪的經驗占上風,特別是周俊三、羅興樑和黃春雄三名老將,至今仍如同無人可攀越的高峰。

●上週名言:
「這一戰,我們輸得心服口服。」─裕隆助理教練林正明

要讓排名第一的隊伍說出這句話,可不是太容易的事。但是在第二度敗給新浪之後,裕隆助理教練林正明心平氣和的說出了這句話。這也證明,裕隆確實了解著自己和新浪之間的差距。而下一步,就是要試著克服這個差距。籃球,就是如此。

●上週驚奇:吳志遠(台啤)/歐陽進恆(九太)

吳志遠一直被視為台啤新生代球員中的珍寶,但由於經驗太嫩和心態問題,表現起伏不定。上週在台啤敗給裕隆一役,吳志遠交出18分、10籃板,不但勇於在曾文鼎面前單打,而且數度展現中距離跳投、切入挑籃得分的技藝,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吳志遠去年已入選中華隊培訓名單,如果繼續保持進步,會有很好的未來。

歐陽進恆浮沈數年,也受到外界很大的期待,但表現不算穩定。最近他開始交出更加平穩的演出,以最後一擊打敗達欣,應該能在他年輕的籃球生涯中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也絕對是一大鼓舞。歐陽進恆曾被期待為台灣有史以來最高的控球後衛,如今這個期待漸行漸遠,但他仍有足夠的條件能在SBL占有一席之地─只要他自己不放棄的話。

●本週重點賽事:

2/29 新浪vs.中廣
新浪連勝不止,已經逐漸向排名首位的裕隆逼近,中廣則還在為四強席次奮戰,兩隊各面臨著不同的挑戰。不過新浪和中廣同時擁有堅強的鋒線群,兩軍交手勢必迸出火花,控球後衛的顏行書vs.周俊三,也註定是精彩好戲。

中廣先前三度不敵裕隆、兩度敗給新浪,必須藉著搶下一勝,來證明自己確有躋身四強的本事,而不是只會打後段班的隊伍。

NBA部落格

*直到現在,和朋友的聚會中還在討論著今年的NBA All-Star Weekend難看到什麼樣的程度。公認的說法是,NBA的明星賽比咱們SBL明星賽難看得多。

雖然明星賽的本質就是一場秀,但好歹還是一場比賽,像Rookie Game玩到如此失控,你扣完換我、我扣完換你,完全不設防的地步,實在也太扯了一點。說真的,Rookie Game我看到第三節中就不支睡著了,再醒過來的時候,已經變成兩隊的扣籃大賽。

明星賽稍好一點,但若非最後比數很接近,激起兩隊大牌明星的求勝慾望,或許場面也好不到那裡去。

最讓我有感覺的項目,反而是不太受矚目的Shooting Stars。光看中場投籃,就可以知道這些參賽的球員絕不是三腳貓,沒有一定的準頭和訓練,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投得進。而John Salley屢投不進,一火大乾脆砸籃框、上籃的鏡頭,也讓我笑了好久。

三分球自然是最有懸疑性的項目,多年來都沒有改變。過去兩年來,被我老婆形容為「夭壽準」的Peja Stojakovic,終於展現了「人性化」的一面:比分落後之際,Peja也是會緊張的!但無論如何,我認為Stojakovic確實有三連霸的本事,未能平紀錄,相當可惜。

至於扣籃大賽,也無法激起我心中太多火花,我只知道,Chris Andersen的扣籃太被underrated,他的分數不應只有這麼低,而Fred Jones的扣籃雖然不差,卻有被高估之嫌。

*SLAM Magazine最近悄悄的過了10歲生日。一本籃球雜誌能存活10年,是不容易的事,而SLAM到後來還能有中文版的問市,就令人更是佩服。可能想見的,SLAM gotta be doing something right,才能獲得讀者的支持。

有點榮幸的是,小弟手上還保有當年SLAM以Larry Johnson為封面的處女號,有點遺憾的是,這代表我真的老了。

無論如何,SLAM無論在寫作風格或攝影風格上,都為後來的籃球雜誌樹立先河、引領風潮。他們應該是最早開始將街頭籃球、高中籃球和傳奇球星大量整合在內容中的雜誌,也是最早開始利用版面和讀者廣為交流,甚至和讀者互相訐譙的雜誌之一。SLAM確實有著許多寫手,如Scoop Jackson和Michael Bradley等等,本站作者朱彥碩曾無數次表達他對這兩名作家的傾心。

在攝影風格方面,我相信SLAM是最早開始將「沙龍照」、拍攝歌手宣傳照的方式導入籃球寫真的雜誌。目前你所能看到的所有雜誌,幾乎都讓籃球員裝得一副既酷又屌的樣子拍照,也算是SLAM帶動的趨勢。

我個人認為,SLAM難逃「造神運動」、「隱惡揚善」的毛病,但基本上,讀者確實可以從文章之中讀到他們對籃球的熱愛,對一般的籃球雜誌而言,要作到這一點就已經相當不容易。

不過,閱讀原文版的SLAM,對一般的台灣讀者來說可能是件麻煩事,除了他們經常介紹不為人知的球員或傳奇球星之外,文章內充滿著大量的俚語、「街頭黑話」和縮寫,都不是美國以外國家讀者容易看懂的,試著去直譯,也有一定程度的困難。

衷心期待,圓球城市和台灣HOOP,也能像SLAM一樣獲得讀者的肯定和接受,同時為台灣的籃球報導走出一條真實、正確、有遠見的道路。對於責無旁貸的圓球作者而言,這應該不是有沒有稿費領的問題,而是「我們到底有多愛籃球」的問題吧!

*交易截止日已經過了,但我還是想問:76人真的曾經認真考慮過將Allen Iverson交易出去的可能性?

他們瘋了嗎?容我這麼說,費城是AI打造的城市,76人是因為AI而重新受到喜愛的球隊。是的,Iverson是匹難以管束的野馬,曾經說出「We're talking about practice...」的瘋話,但如果沒有Iverson,誰在乎76人的球衣、球票和戰績?

如果是我,我會這麼作:「Hey,Allen,這裡是一份我們擬出來的新教練名單。你喜歡那一個,自己挑吧...」;「呃,Chris(Ford),很抱歉,但是...」。

Know what I mean?

Tuesday, February 17, 2004

籃框裡的福爾摩莎:大家一起丟掉爛鞋

鏡頭要拉回去年哈爾濱亞錦賽結束,中華隊拿下史上最差的第11名之後的返國記者會上。媒體記者砲聲隆隆,追問除教練李清棋辭職以示負責,籃協是否還有進一步處分和動作。副理事長俞文蔚(理事長王人達未出席,原因不明)以「籃協為民間團體,雖接受體委會補助,但不受任何單位管轄,純屬熱心籃球事務而參與籃協會務」為由,閃過了這個問題。

上週,九太罷賽風波後的第一次超級聯賽委員會上,王先生出現了,反倒是暫兼超聯委員會召集人(原召集人鄭志龍已辭職)的俞文蔚不見了。這也罷了,王老先生先將體委會主委林德福臭罵一頓,說體委會「撈過界」,說推展籃運、承辦比賽、甲組球隊都是籃協管轄的權賣。接下來他再狂飆台銀球隊代表助理教練蕭偉傑,說「你算老幾」,隨後某隊領隊出面緩頰,卻又和王老先生槓上。

據實際參與會議人士的消息來源透露,王老先生分明是將自己當作「籃球皇帝」,會議中曾暗示性的說,只要總統大選泛藍勝選,他就能幹上某個位置云云,對於籃協理事長,「只要我想作,沒人能趕我走,我想走,也沒人能留得住我」。

我突然陷入一陣錯亂,籃協不是民間團體嗎?不是接受體委會每年至少1000萬的補助嗎?怎麼這下子又跳出來說,一切都是他們的權責,可以挾球隊以自重,左踢體委會,右砍ESPN和NIKE?

說穿了,還不是為了錢嗎?見到似乎有利可圖的SBL,就想跳出來當老大了。至於中廣在2/15晚上對太一役中遇上的爭議,CTBA就又躲起來了。

天底下竟有這麼好的單位,中華隊打爛不需負責,分錢,一定要有我一份,遇上爭議、麻煩,先把頭埋進沙裡,或是來個「失蹤記」,有機會可以罵人,絕不放過,還可以飆上級輔導單位、飆贊助商,甚至飆球迷。

長久以來,我遇過的籃球人,沒有一個對籃協有正面的印象和評語,這就是籃協偉大的功蹟。可悲的是,盡管如此,王家兄弟還是可以玩著「我當完換你,你當完再換我,當煩了乾脆換我兒子」的遊戲,主宰著每一次的籃協改選。

還有良心、還對台灣籃運抱著希望、手中握有選票的籃協會員、理事們,請你們睜開眼睛,籃協不能再這樣爛下去了,請用你們的選票為全台灣的百萬籃球迷們發聲。

或許,也不用等到改選的那個時刻。成立一個Taiwan Basketball Association如何?或是乾脆響應裘必勝兄的說法,請NIKE自組聯盟如何?

大家一起丟掉爛鞋吧!

(Note)讓買到票的球迷無位可坐,是SBL最大的罪惡

有媒體朋友告訴我,在幾場較熱門的SBL球賽中(如明星賽、新浪vs.裕隆等),他們注意到,有著許多手中拿著球票,卻無位置可坐的球迷。他們懷疑,負責票務的韋肯公司有超賣嫌疑。我只想說,讓買票進場的人無位置可坐,是任何運動比賽最大的罪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超級聯賽成了「超賣聯賽」?但這並非沒有先例,以往籃協主辦的比賽也經常這麼作。2001年瓊斯盃在鳳山舉行,最後一天中韓爭冠,據我目測估計,滿座六、七千人的鳳山體育館,大概塞了上萬人,連頂層的冷氣風管上都坐滿了人,險象環生,感覺整座球場就要爆掉。但我們的籃協才不管那麼多,多賣一張是一張,沒位置坐是你家的事。

請各位想想,如果有一天你和女友買了票進電影院,卻沒有位置可坐,你會不會抓狂?但我們的球迷,還是很認命的接受事實,很悲情的站著看完整場比賽。向籃協承包票務的韋肯公司、已經拿了韋肯600-650萬元的籃協,對這些球迷視若無睹,只是繼續高興的賣著票。

隨著SBL的熱況,超級聯賽終究要走向「劃位制」。無論是不是朝向職業化邁進,付錢的就是老大,沒有球迷,就不會有籃運,球迷權益必須被放在第一位考量。因此,坐位的區劃和管理、公關票的控管、場館的舒適品質,都是必須被解決的課題。

有沒有超賣,票務單位自己心裡有數。繼續把超籃當作超賣聯賽,總有一天你們會自食惡果,受到球迷的唾棄。

Wednesday, February 11, 2004

世界那麼大:有關歐洲籃球

外籍球員在NBA的崛起,讓大家對歐洲籃球的興趣也高昂了起來。前幾天一名熱心市民在討論區po出了我大約寫於兩年前的歐洲籃球文章。事過境遷,在兩年後,歐洲籃球的生態又有所改變了。

*兩年前...

兩年前的文章,我先節錄如下,可不是我偷懶要混字數,是為了讓大家了解一下兩年前的情況。這是兩年前的歐洲籃球生態,也就是2001-2002球季左右的事:

FIBA與歐洲各國籃協合作,在歐洲總共舉辦五個大型職業杯賽,男三女二,男子隊有EuroLeague(今年起改名為SuproLeague)、Saporta Cup與Korac Cup,女子隊則有EuroLeague和Ronchetti Cup,今年共計有33國的217支隊伍參賽,其中男子132隊,女子85隊,可說是熱鬧非凡。

在男子的三個杯賽中,EuroLeague層級最高,Saporta Cup次之,Korac Cup排第三。國際籃總依據本身計算的各國排名(ranking),來決定各國聯盟在這三項杯賽中所能報名的最高隊數,以EuroLeague而言,就規定同一國最多只能有三隊入選,而且都要是該國聯盟排名前三的隊伍。擠不上EuroLeague的球隊,就只能報名Saporta Cup,同樣的,參加Korac Cup的也就是排不上Saporta Cup的隊伍。這三個杯賽都會打出冠軍,但傳統上只有EuroLeague的贏家敢號稱自己是歐洲冠軍。


以下則是歐洲籃球勢力分裂的經過: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由於EuroLeague的電視轉播合約洽談全由FIBA一手操縱,也由FIBA負責分配,有不少球隊自覺錢拿得太少,私下對FIBA十分不爽,開始策動出走,於是促成了另一個「協會」ULEB(Union of European Basketball League,原文是意大利文,所以字母縮寫先後次序和英文不同)的誕生。ULEB自認可以搞到比FIBA條件更好的電視合約,分配也更加公平。

ULEB自信滿滿,並開始對各國球隊進行強力遊說挖角,FIBA這才驚覺事情大條了,當下和ULEB的代表開了好幾次會議,希望能「弭平叛軍」,可是雙方理念差距實在太大,而且沒有交集,最後終於鬧翻,歐洲籃球也正式宣告分裂。

原由FIBA主辦的EuroLeague,自今年起全新包裝改名為SuproLeague(好一個怪名!),FIBA所持的理由是要藉由新品牌而將歐洲籃球推向全世界。另一方面,ULEB建立的聯盟也就承襲了EuroLeague這個舊名。由SuproLeague系統跳槽EuroLeague的強隊,包括希臘的Olymipakos以及西班牙的Barcelona、Real Madrid三隊。

「執政」數十載的FIBA眼看小老弟造反,當然非常不爽,最後決定,參加ULEB比賽的球員與教練,往後還是可以參加FIBA主辦的各項賽事,包括正式的國際錦標賽;但是參加ULEB的職業球隊與受聘為ULEB執法的裁判,將不得再參加FIBA賽事,以為懲戒。

這兩個聯盟槓得凶,誰也不服誰,雖然賽制不同(EuroLeague共有24隊,例行賽分為4組,每組各6隊;SuproLeague共有20隊,例行賽分為兩組,每組各10隊,打主客各一的循環賽),但新球季的開賽日無巧不巧都選在10月19日,未來的鬥爭還有好戲可看,光是「誰才是真正的歐洲冠軍」這個話題,就很有得吵了。


*兩年後的現在

接續上面的發展,FIBA和ULEB兩年來一直談判,但最後還是沒談成,終於決定還是各搞各的。因此,現在歐洲男籃除了各國本身的職籃(domestic leagues),跨國性的聯盟共有四個,FIBA、ULEB各兩個。

ULEB系統
1. ULEB Euro League
這被視為歐洲水準最高的賽事,本季分三個分區共24隊參賽。

2. ULEB Cup
可以被視為第二級比賽,本季六分區共36隊參賽,冠軍獲得下一季晉昇Euro League的資格。

FIBA系統
1. FIBA Euro League(簡稱FEL)
分為North、South、West、Central四個分區,原本計劃是湊足32隊,但本季只有30隊參加,所以有兩個分區為7隊、兩個分區為8隊。

2. FIBA Europe Cup(簡稱FEC)
同樣分為North(12)、South(12)、Central(9)、West(8)四個分區,本季共41隊參賽。

這四個聯盟(或稱「盃賽」也可以),賽制都相仿,例行賽採取一主一客的home-and-home賽制,然後各舉行季後賽,打出四強與冠軍。基本上,歐洲籃球的賽制和足球非常相近,每一支球隊既在自己的本國聯盟出賽,也同時在這種「泛歐」(Pan Europe)的跨國聯盟中出賽。

至於女籃,只有FIBA系統的Europe League Women和Europe Cup Women兩項比賽。Euro League本季共16隊分為兩個分區,Europe Cup則有24隊參賽。

*球員薪水
至於球員薪水,依各國聯盟的規模、財力與水準各有不同,差異相當大,在此我並無法一一列舉。確定的是,歐洲職籃中平均薪水最高的,是西班牙。洋將平均的薪資在80萬至100萬歐元之間,也就是大約在100-127萬美元左右,本土和來自其他歐洲國家的球員,薪水當然就低了一點。

歐陸洋將大多來自美國,薪水議價差距很大,如果具有不錯的NBA資歷,200-300萬美元也有。另外,他們有所謂的Bosman-A和Bosman-B球員,簡單的說,就是允許歐陸球員在各國之間流動,受到工作權的保護,這個部份留待以後再談。

本季西班牙職籃不包含美籍球員,年薪最高的是Dejan Bodiroga,292萬美元,接下來是Tomasevic的178萬美元,再接下來則是Oberto和Gregor Fucka的152.4萬美元。西班牙本國球員部份,最高薪的Paraiso,只有80萬美元,落差很大。

累了,其他的下次再談吧...

03-04 BENQ UBA : 八強隊伍介紹─台北體院

大專聯賽8連霸、87連勝的紀錄,既光榮,又是一股沈重的壓力。對集全台灣頂尖好手的台北體院而言,卻儼然是不得不接受的宿命。87連勝固然快意,那種唯恐連勝斷在自己手上的壓力,卻只有教練陳忠誠和球員們能夠切身的體會。

他們是play to win,另一方面,卻也是play not to lose。無論如何,大家對北體的期望,只有「冠軍」兩字而已。

■黃金陣容
進入主題之前,讓我們先就位置來看看北體的堅強陣容:

前鋒─吳志遠、李啟億、張智峰、周士淵
中鋒─吳岱豪、曾文鼎、吳志偉、吳俊雄
後衛─許皓程、許澤鑫、李學林、陳世念、洪啟超、陳世杰、柳昇耀、曾兆嘉、游育倫、林立鈞

這個陣容有多可怕?如果我說,這個陣容能在SBL超級聯賽至少拿到前三名,會不會太誇張?但仔細算算,18人的名單中,有11人名列甲組球隊先發,有8人是中華隊或世大運中華隊國手,你能說這不可怕嗎?

沒錯,北體的場上五個位置一應俱全,要什麼有什麼,而且都是國手級的球員,每個位置也都有有兩名以上的可用之兵,絕非其他各校可以相提並論。也因此,有人會開玩笑的說,北體乾脆報名A、B兩隊算了,而且兩隊搞不好會在冠軍戰中相遇。另一個玩笑話則是,北體的先發球員可以用抽籤決定,反正怎麼排都差不多,都一樣強。

但黃金陣容也有它的困擾,並非一切OK,只將五名球員丟上場就好。教練陳忠誠表示,由於北體球員幾乎都是甲組球員,平日各自參加母隊練球,不但校隊練球時間非常難安排,即使湊在一起,多數時間也花在整合。因為甲組球隊的觀念、打法各有不同。

目前,北體多利用每週四節的專長課練球,另外則在各甲組球隊練球時間外「喬」出時間練習。陳忠誠指出:「大多數是以戰養戰,或是利用比賽空檔的練球,才能真正發揮組織團隊的效果」。

■心態是關鍵
先發陣容的安排,北體自有一套不成文的「默契」和內規。陳忠誠表示,原則上,還是希望維持大略固定的先發陣容,但是以練球情況較佳、高年級者為優先,畢竟,練球的投入程度必須給予肯定,而「長幼有序」的倫理也要照顧到。

北體的「球星」雖多,陳忠誠表示,都還蠻服從教練的命令和指示,不會出現耍大牌的狀況,加上領隊王人生、助理教練李雲光押陣,球員大致上都能嚴守分際,也能適應在甲組球隊和校隊之間的不同角色。他也要求,球員們要思考自己對學校的貢獻。

陳忠誠本身並不喜歡過於制式、刻板的打法,他說:「我希望球員能隨著場上發生的狀況隨時應變,而不是隨著教練指示的戰術打到底,不知變通。」對於北體,他最擔心的還是臨場心態,「領先時有時容易鬆懈、散漫,給予對手可乘之機,需要我和領隊王老師、李雲光隨時提醒,要他們繃緊神經。」

對於連勝壓力,陳忠誠不希望由球員去承擔,只要求球員上場就要盡全力。至於教練團的壓力,就避免不了了,沒有人希望連勝紀錄斷在自己手上。外人覺得北體「滿手王」,調度再容易不過,但他反而非常小心。一般球隊的架構中,先發、替補很容易區分,北體卻非如此,他也必須注意球員心裡的感受。

■步步為營
面對複賽八強的考驗,陳忠誠認為,「驕兵必敗」,不願意輕忽每一支球隊。他說,北體當然有一定的實力,但近年來球員就學的選擇更多,加上UBA有電視轉播之故,有更多學校了解到,可以藉由籃球的發展來提高學校知名度,UBA大專聯賽的各校實力也因此而更加平均,籃球場上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北體一不小心就可能翻船。

陳忠誠希望保持步步為營的作法,面對往後的每一戰。「可能會出現五上五下的調度,但絕不容許球員因此而放鬆」。對於八強對手,輔大、師大、台灣體院,都擁有強勁實力,其他球隊也不容小看。陳忠誠表示:「這麼說或許很八股,但確實是北體在挑戰9連霸的路上所必須具備的態度。」

對於陣中的球員,陳忠誠對吳岱豪、張智峰和許皓程期望特別深。「吳岱豪擁有優秀的條件,對他有期待的,想必不只我一個人」,他說。「張智峰的進步空間也還很大,他有時會有心理障礙,過於保守,否則以他的球技,在UBA應該要有每場攻下30分的成績才對。」

後衛部份,北體人手充足,甚至有重疊過多的困擾。陳忠誠期待今年大四的許皓程,能夠擔負起帶動學弟的責任。

如果北體真能如教練要求,每場球都維持40分鐘高強度的積極攻守,相信9連霸之路並不會太難,畢竟一般學校要將北體拉下馬,還是具備著相當高的難度。北體球員的專注和努力,將會在大專聯賽中繼續締造「北體王朝」和「北體傳奇」,為往後的每一所大專院校樹立挑戰的標竿。

Tuesday, February 10, 2004

SBL週記(2/10)

進入第10週的SBL賽事,終於在上週發生了「大事」。九太在出戰台啤一役,由於不滿裁判連續三次的吹判,在終場前1分10秒憤而罷賽。經協調之後,也未再回到場上比賽,成為SBL開打以來最大的遺憾。

罷賽事件,不但凸顯出國內球隊長久以來對裁判水準的不滿,也進一步掀開了SBL制度面的問題。一個聯盟的成功,必須結合各方面的因素,在球員精彩的演出、球迷高聲的喝采背後,事實上是有著無數必須努力的環節。

在上半季獲得令人欣喜的正面肯定之後,SBL的下半季,乃至往後的球季,都還會不斷的接受各種考驗。球員、球隊、執行單位、裁判、轉播單位…每一個環節都會對聯盟成敗、球賽品質造成影響,一刻都不得輕忽。

●上週最佳球員:劉義祥/周俊三(新浪)
幾經掙扎和琢磨,我仍無法在劉義祥和周俊三之間作出選擇,最後決定並列,只因為他們在上週的球賽中,對新浪扮演著同樣重要的角色。對裕隆一役,劉義祥攻下17分、9籃板,周俊三15分、9籃板、5助攻;對九太一役,劉義祥攻下18分、6籃板、4阻攻,周俊三則有16分、6助攻、3抄截。

劉義祥從來都不被認為是進攻型的球員,而是防守、搶籃板的苦力。不過自從職籃時期接受洋教頭保羅的調教以來,劉義祥的進攻一直在穩定的進步。首先,他的身材經過持續的重量訓練,更具備對抗的本錢,他的禁區單打腳步近幾年來更加成熟。及至赴大陸甲A打球,他的射程更拉到三分線外,使三分線也成為他的一項武器。上一週,劉義祥數度以三分球建功,也依然縱橫籃下,足堪為國內年輕長人學習的典範。

周俊三是另外一種典型。打從職籃時代起,他就是各隊嚴密封鎖的對象,上了年紀更是如此。對手的想法一律是:「壓迫周俊三,就等於讓新浪少了一半的攻勢。」全場壓迫、包夾、肌肉碰撞…等招式不一而足,然而,大家還是拿周俊三沒轍。他掌控節奏、突破包夾的功力,為隊友尋找空檔、傳到最佳接球地點的靈感,橫向移動、夾縫中尋找出手空間的獨門絕學,依然讓人擊節而嘆。毫無疑問,36歲的周俊三,仍是最具主宰性的SBL球員之一,也是每一名球迷應該珍愛的寶貝。

●上週最佳隊伍:新浪
新浪連續以75-68擊敗裕隆、69-65險勝九太,締造10連勝。對照季初的3連敗,其中過程的戲劇化,簡直是SBL首季所能寫出的最好劇本。這兩場勝利,新浪都贏得不輕鬆,但也更展現出「經驗」在球賽之中的重要性。

極力求勝的新浪,每場球幾乎都以周俊三、羅興樑、黃春雄、劉義祥和熊仁正五名主力老將撐到底。各隊無不想拖垮新浪體能,但沒有一隊成功。在決勝期的緊要關頭,新浪豐富的應戰經驗則明顯勝過對手。裕隆、九太在最後均出現驚慌失措的症狀,反觀新浪,則是隨時有球員跳出來扮演主角。

劉義祥上週的表現格外出色,對裕隆一役第三節以兩記三分球激發士氣(包括一記特大號三分球,距離已幾乎遠達中場),終場逆轉得勝。對九太則在主戰場禁區發揮得淋漓盡致,籃下單打搞得九太疲於應付。最佳後場羅興樑、周俊三的投籃、組織,也讓球迷大呼過癮。

老將不但沒有被體力拖垮,反而讓對手和球迷都充份認識了籃球之美。在球季結束之前,愈陳愈香的新浪,將會有希望把長期盤崌榜首的龍頭老大裕隆拉下馬。

●上週最佳球賽:
毫無疑問,一定是2/6新浪擊敗裕隆一役。新浪在上半場表現並不出色,中場以12分之多落後。但歷經無數大風大浪的新浪並未放棄,在第四節一舉逆轉獲勝,報了開幕戰敗給裕隆的一箭之仇。

除了劉義祥的神奇三分球帶動反撲氣勢,熊仁正也成為影響勝負的key man。這場球「大熊」負責防守陳信安,使陳信安得分降到7分,下半場幾乎毫無持球機會,而大熊自己也攻下15分。「雙衛」的表現當然更不在話下,羅興樑攻得全隊最高的22分,周俊三15分、5助攻。

新浪打出了一場激情十足的球賽,也讓裕隆吞下不可思議的二連敗。這場球賽,讓原本勝負逐漸分明、排名戰績逐漸拉大的SBL戰況,又更刺激、有趣了一點。

●上週最佳鏡頭:九太罷賽
嚴格說起來,這並不是最佳鏡頭,而是最震撼的鏡頭。當九太領隊王肇權、總教練劉華林將球員召回球員席,緩緩步出場外,球迷們想必難以置信,籃球人更不確信,這個激烈的抗爭動作會為SBL的發展投下什麼樣的變數和影響。

到目前為止,聯盟尚未對九太罷賽作出討論和任何裁決。我只能說,這會是每一個人永遠不想再看到的鏡頭。而九太的「自力救濟」,也說明了在國內籃壇遭詬病多時的裁判水準、考核問題,是到了不能不作改變的關鍵時刻了。

●上週名言:
「無論我放掉任何一名球員,我還是要贏球。」─中廣總教練鍾枝萌。

中廣主控顏行書由於腳傷,在出戰裕隆一役再度停賽。鍾枝萌表示,在和醫生討論之後,顏行書的傷勢如不休養絕不可能痊癒,因此他將會策略性的在對某些強隊(如裕隆、新浪)之時,將顏行書「放掉」,為季後賽和顏行書往後的籃球生涯未雨綢繆。但鍾枝萌也豪氣干雲的指出,放掉任一名球員,並不代表他打算輸球,他還是要贏,也要求球員具備相同的心態。

鍾枝萌差一點就辦到了!中廣該役和裕隆全場糾纏,最後在陳信安33分的爆發下,以些微差距吞敗。但少了顏行書和林佳皇(第二節受傷退場)的中廣,在我的眼中仍是雖敗猶榮。

●上週驚奇:張智峰
繼明星賽攻下21分的大爆發之後,張智峰終於在上週以85-70大勝台銀一戰,再度出現21分的爆量得分。

張智峰的神射功夫,稱不上驚奇,他從屏東高中時代起,就是名震一時的射手,而且勤練不輟,準頭年年提昇。奇怪的是,打從SBL開打以來,達欣就呈現田壘一枝獨秀的局面,張智峰由於每場都必須防守對方最可怕的得分者(如裕隆陳信安、新浪羅興樑、九太楊玉明),主要任務反而轉到了防守上,進攻相當不穩定。

有得必有失,達欣靠張智峰的防守咬住對手主力得分,卻也犧牲了自己在進攻上的體力和準頭。如何在攻守兩端尋找平衡點,是達欣和張智峰下半季的重要課題。有了張智峰的幫助,田壘打球會更輕鬆,達欣的進攻也會更加順暢。

●下週重點賽事:
2/14 達欣vs.裕隆
任何時刻,陳信安vs.田壘的戲碼都會是精彩好戲,也一定是票房的保證。此役剛好在情人節當天進行,對勝率在五成上下掙扎的達欣來說,重要性似乎比裕隆更勝一籌。特別是,前兩次對戰達欣雖然悉數落敗(71-74、67-75),但輸分均不超過10分,如果能夠拿下對裕隆的一勝,對教頭劉嘉發和所有球員,都是非常大的信心鼓舞,也會是重要的一勝。

Sunday, February 08, 2004

NBA部落格:My answer

有幾位市民在討論區中發問,我在此一併回答。

** zxcvbnm問道,什麼叫作主宰性,MVP和主宰性的差別在那裡。同時也要求我作最具主宰性的中鋒排名(以各中鋒巔峰時期球技排名),對喬丹的主宰性作評論,最後一個問題則是,非中鋒、非喬丹的球員中,誰的主宰力最強。


如果要我定義主宰性,第一是個人影響球賽勝負的能力,第二是他影響對手的能力。也就是說,可能他是平均30分、20籃板的球員,多數狀況下,這類的怪獸會對球賽勝負起關鍵性的影響,因此,漂亮的攻守統計數字勢不可免。另外,他是不是能夠一個人就使對手焦頭爛額,甚至因為他而改變game plan,甚至讓聯盟改變規則?

主宰性和MVP之間,其實有著相當大程度的重疊性,一名MVP,勢必會是非常能夠影響、決定成敗的,但是兩個「名詞」給人感覺不同。在我的感覺中,主宰性似乎多了那麼一點「個人雄霸天下」、「有我就搞定了」的味道。

以各中鋒巔峰時期球技來討論,我的主宰性排名是這樣的(不太確定自己是否把所有傳奇中鋒都找齊了...):

1. Bill Russell
2. Wilt Chamberlain
3. Kareem Abdul-Jabbar
4. George Mikan
5. Shaquille O'Neal
6. Moses Malone
7. Bill Walton
8. Hakeem Olajuwon
9. David Robinson
10. Patrick Ewing

不知道有沒有人會開始在討論區中留言罵我...另外,張老和羅老究竟誰排第一、誰排第二,實在讓我掙扎了很久,唯一確定的是,如果加上「場外表現」,張伯倫先生的「主宰性」絕對遠勝羅素...

喬丹是很少數以非中鋒身份擁有主宰性的球員,魔術強森、大鳥柏德也是,他的主宰性是無庸置疑的。

非中鋒、非喬丹的球員中,誰最有主宰性?我可以投David Stern一票嗎?不行?好,那我的答案會是魔術強森和大鳥柏德。也許是我老了,記憶中還是塞滿著80年代的NBA。但這世上唯有魔術和大鳥兩人,給我那種「只要有他們其中一人加上任何人,終有一天會打進NBA冠軍賽」的感覺,到今天依然不變。

** 市民嘿嘿則問,我心目中今年明星賽的先發和替補名單為何。我的答案如下,要先說明的是,我不太喜歡以嚴格的位置來區分球員,也不認為7名替補還得照位置區分的規定是恰當的,因為這樣會使得某些位置的球員平白被犧牲,某些則保送上壘。


東區
先發:Vince Carter, Ben Wallace, LeBron James, Tracy McGrady, Allen Iverson
替補:Baron Davis, Michael Redd, Jermaine O'Neal, Ron Artest, Jason Kidd, Paul Pierce, Stephon Marbury

西區
先發:Tim Duncan, Kevin Garnett, Shaquille O'Neal, Sam Cassell, Kobe Bryant
替補:Peja Stojakovic, Dirk Nowitzki, Carmelo Anthony, Mike Bibby, Brad Miller, Yao Ming

在擬這份名單時,我作了數字上的考量,也將球隊戰績、人氣等因素考慮在內─雖然我無法去量化它或很清楚的說明它。人所作的選擇,總是牽扯種種複雜莫名的因素。

和已經底定的名單比較,最明顯的差異在於James和Anthony的入選,Ray Allen和Steve Francis的落選,東區的Marbury取代了Kenyon Martin。

James和Anthony既有個人表現,也各自為球隊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更凝聚不可忽視的人氣,絕對沒有理由視而不見、不給予肯定的。說要給老將多一點肯定,實在說不過去。NBA史上有43名新人入選明星賽,包括魔術強森、大鳥柏德、喬丹、Ewing、Tim Duncan、姚明都是,有必要省這兩個名額嗎?我搞不懂NBA(或各隊教練)在想些什麼。

Ray Allen是我很喜歡的球員,落選純因出賽較少而割愛,Francis則因我認為他本季並沒有發揮應有的水準。Marbury則比K-Mart更符合明星本質,數字上毫不遜色,而籃網要入選兩名All-Star,好像也說不太過去。

Wednesday, February 04, 2004

籃框裡的福爾摩莎:談談明星賽

看完SBL明星賽,雖然我不認為情況有像報紙寫的「籃球回來了」那麼誇張,畢竟這只是一場比賽,但這場球確實讓球迷們看到了台灣籃球員的能耐,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活力。只要不放棄、不自我沈淪,台灣籃球依然會有機會,有朝一日也必定要再重燃熱潮的。

儘管有人認為部份球員不太「上道」,守得太緊,簡直是把明星賽當例行賽在打,但這或許正是台灣球員可愛之處。看了多年的NBA明星賽,實在是愈來愈乏味,除非到了第四節還在拉鋸,為了面子得拼一下,否則全場防守幾乎等於零。我可不想看一場兩隊各扣籃20次的比賽,所以對我來說,SBL明星賽比NBA明星賽還好看得多。

兩隊在第四節的演出,令人覺得他們確實不負「明星」之名,只要放空檔,三分球命中率高得嚇人,但「這就是明星、這才是明星」!不是嗎?顏行書、羅興樑和林志傑在最後一分鐘內的三記投籃,先後告訴我們,顏行書的實力、羅興樑的抗壓力和林志傑的潛力,似乎都還在我們想像範圍之外。

扣籃大賽雖然因為全場鼓噪,最後弄了一堆人上場扣籃,過程冗長,還將未晉級的陳世杰保送進決賽,進而奪冠。但總體而言,當天成了台灣籃球史上最精彩的一場秀,人人秀得過癮,球迷也看得開心,沒什麼不好。

三分球大賽未能上演各界期待的「羅興樑vs.楊玉明」戲碼,是有點扼腕,但他們的落馬也表示,台灣還有不少外線能力不錯的球員值得肯定。決賽由吳永仁對決當天「in the zone」的簡明富,對我來說最大意義在此。

打定主意看衰、鄙視台灣籃球的仁兄們,真的該醒醒了!

我有理由相信,1/30晚間的這場比賽,是「前無古人」的一場籃球秀,也希望這不會是最後一次,希望往後SBL每年都能上演一場「初春的經典」early-spring classic。

*Key men
明星賽一結束,話說SBL也打了一半。在下半球季,各隊都有著具有強大影響力的關鍵人物,以下是我的看法:

裕隆:陳信安
裕隆並不是一人球隊,但他們顯然是支「屬於陳信安的球隊」。數不清有多少次,當所有招數用盡、機關算盡都無法突破攻守低潮時,裕隆的答案只有一個─把球交給陳信安。輸給九太中止11連勝之戰,就是很好的例子。陳信安應該試著更積極的扮演起領袖的角色,無論那代表攻下40分,出手30次,或是適時的提醒、罵人都好。

新浪:胡再麟
說穿了,新浪的連勝就靠著四名老將羅興樑、周俊三、黃春雄、劉義祥在打。新浪打進季後賽不成問題,以老將的體力,應付每週一至兩場的例行賽也不成問題,但如果放眼季後賽,甚至往後的球季,新浪的落差就相當大了。胡教練必須試著在兼顧戰績的同時,建構起支援戰力。即使不論陳世杰、洪志善等新秀,檀伯強、林裕書、孫國昌、鍾維國、高立民也都是馬上可以派上用場的即戰力才對,沒有理由一直坐在板凳上。

達欣:張智峰
慢慢的,張智峰的強大進攻力消失了。現在的張智峰,並不是我們樂於見到的張智峰。他絕對具備實力成為每場15-18分左右的穩定射手(明星賽21分可以佐證),而不該只是用來伺候各隊頭號進攻大將的防守機器。有好的防守當然可喜,但張智峰最大的價值絕對在進攻上。問題出在教練團定位錯誤,還是張智峰的心態?我不確定。但達欣在下半季想要更上一層樓,田壘絕對需要可靠的第二得分者支援。

中廣:李啟億
我的感覺依然沒變,在比較制式化的中廣進攻體系中,能裡能外、能得分能抓籃板還能傳球的李啟憶,應該慢慢要成為球隊的重心。何況,中廣手上能打的牌就是那幾張,李啟億是其中最有進步空間的球員。可惜的是,他的表現還不夠穩定,不時會有「消失」的現象。如果我是教練,我可能會刻意要求他增加出手次數,同時賦予他領袖(在顏行書之外)的角色─無論個性比較閒散的李啟億願不願意。

九太:吳岱豪
由達欣轉隊九太之後,吳岱豪一直在掙扎、適應,直到上半季的最後幾場比賽,可以看出他找回了侵略性和企圖心。信不信由你,這樣子的吳岱豪,在SBL將發揮強大的影響力。他會是很少數光靠防守和籃板,就足以改變球賽結果的台灣球員。至於進攻,他必須學習更多樣化的單打腳步和動作,更紮實的下球、護球動作,以及更細心的傳球。吳岱豪的天份就擺在那裡,只看他自己是不是拿出來用。

台啤:林志傑/何守正
林志傑和何守正必須合在一起討論,因為台啤下半季的隊型和他倆息息相關。林志傑上半季打得精彩,但終究把籃球「打得太累」,也有孤掌難鳴的困擾。如今有了何守正歸隊,這對老虎鉗會讓對手很傷腦筋,但林志傑該學著如何將leader的角色扮演得更稱職,如何更聰明的打球。另一個大重點是,台啤的rotation要怎麼調整。我的想法還是沒變,或許林志傑應該調整為得分後衛,何守正擔任小前鋒,如此一來可以解決台啤後場防守薄弱的缺點,同時不讓人手充沛的鋒線(吳志遠、吳俊雄、吳洋輝、廖偉成)坐足冷板凳。

台銀:林群峰/許皓程
駱大偉宣佈本季不會再上場,台銀擺明了本季要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應戰至最後。相形之下,唯一具有攻堅能力的林群峰,更加重要。林群峰有著大量得分的能力,無論是外線或是打內線爛仗,都有水準以上的身手,但是必須練得更精準,同時維持40分鐘的專注力。許皓程在上半季後半段陷入低潮,外線、臨場心態都有待重新振作,我對他有著相當高的期待,也認為他是最被低估的控衛之一。

世界那麼大

照理說,在奧運年的籃球賽事應會少一點才是,但今年似乎有點不一樣。我查了一下,今年的亞洲、國際賽事都不少,最特別的是,台灣有機會主辦兩項國際比賽,對球迷而言,應該是很好的消息。以下,我將找到的資料整理了一下:

國際賽事

*FIBA鑽石盃(Diamond Ball)錦標賽
男子:7/31-8/3,貝爾格勒(塞爾維亞);女子:8/5-8/8,Iraklion(希臘)

這項比賽是FIBA為了不讓球迷每隔兩年才能看到世錦賽和奧運之類的最高水準賽事,特別籌辦的比賽,第一屆在香港開打時搞得很熱鬧。各國仍以國家隊參賽,但今年的邀請名單到目前尚未出爐。

*雅典奧運:8/13-29(希臘雅典)
女子分組:A組─俄羅斯、奈及利亞、日本、巴西、澳洲、希臘;B組─捷克、紐西蘭、南韓、中國、美國、西班牙

男子分組:A組─阿根廷、中國、義大利、紐西蘭、塞爾維亞、西班牙;B組─安哥拉、澳洲、希臘、立陶宛、波多黎各、美國

亞洲賽事

*第15屆亞洲俱樂部錦標賽:5/15-22,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
近年來,東亞國家的球隊對這項比賽似乎都沒什麼興趣,只有南韓派尚武隊(無洋將)參加,因此一律由西亞國家的俱樂部球隊主宰;2003年在馬來西亞舉行。

*第17屆亞洲青年(18歲級)女子錦標賽:暫定6月於泰國舉行
國際籃總的官方行事曆上,本賽事的主辦國仍是中國大陸,但似乎已轉往泰國舉行。上一屆的亞青女籃在台北舉行,中華隊在冠軍戰中輸給中國,拿下亞軍。

*第18屆亞洲青年(18歲級)男子錦標賽:9/10-18,印度
上一屆在科威特舉行,中華隊最後一仗敗給日本,拿下第六名,本屆的陣容看來是比上屆弱了一點,得多多加油了。

*第4屆亞洲20歲級男子錦標賽:9/29-10/8,伊朗德黑蘭

台灣主辦之國際賽事

*瓊斯盃邀請賽:7、8月間
去年籃協以SARS為由停辦,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沒什麼消息。

*第一屆亞洲Borislav Stankovic邀請賽:暫定10月
國際籃總的行事曆上標明比賽日期為11/21-11/27,但如此一來會影響到許多國家的球季。據了解,比賽會在10月中旬之間進行結束。

這項比賽是為了紀念國際籃總前秘書長Borislav Stankovic而舉辦,其實也可以稱為「亞洲盃」,和亞錦賽差不多,都由各國派出國家隊參賽,但相對於亞錦賽在奇數年舉行,本賽事則放在偶數年舉辦。

第一屆賽事暫定10隊參賽,除上屆亞錦賽前四名中國、南韓、黎巴嫩和卡達,地主中華隊,另外五隊將由東北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和灣區等五個區域的冠軍隊代表參賽。東北亞應會是日本,東南亞則應該會是菲律賓。

*FIBA國際女籃賽會外賽:時間未定
在國際籃總行事曆上沒看到這項比賽,但根據媒體報導,本賽事將在兩地舉辦會外賽,而台北為其中一站。兩地會外賽將各取前兩名,加上地主俄羅斯共五隊進行最後決賽。台北站的參賽球隊包括中國、澳洲、一支非洲隊伍與地主中華隊。

此外,高中體總和大專體總應該也會各自舉辦國際邀請賽,邀請外隊來台比賽。

NCdoubleA Notepad

*Kris Humphries
討論版上有人討論到Minnesota的大一新鮮人Kris Humphries。Humphries的表現確實相當令人訝異,到目前為止平均22.2分、10.6籃板,命中率47.2%,已經是Minnesota的第一主將。

但是很抱歉,Big Ten一向不是好混的聯盟。Minnesota至今在Big Ten的比賽中七戰全敗(總戰績8勝11負),看來是註定要在全聯盟墊底。而據說Humphries也會踏上學長Rick Rickert、Joel Pryzbilla的棄學腳步,打完一年就會投入NBA選秀。

Humphries身高6-9(一說為6-8)、體重236磅,球風被喻為Tom Gugliotta的翻版,能內能外,但極為硬朗,籃板的爭搶令人印象特別深刻。他就來自明尼蘇達州的Chaska,高三平均26.5分、11.1籃板,高四25.7分、11.4籃板、5助攻,2003年獲選為明尼蘇達州的Mr. Basketball,也入選麥當勞和Parade雜誌的全美高中明星第一隊,原本早就是Duke的囊中物,但最後還是回到了家鄉Minnesota就讀。

我不太確定Humphries究竟是白人還是黑人,看來是白人,但也許是something in between。總之,和Humphries同類型的前鋒,NCAA好像每隔幾年就會出一個,例如Googs、Christian Laettner、Keith Van Horn、Raef LaFrentz、Austin Croshere、Adam Keefe等等,但是到了NBA成績各異,多半要經過一段適應期,其中大部份人的碰撞力更是直線下降,不再像大學時期呼風喚雨。

當然,這正是黑人得天獨厚之處。但你再想想,史上既然曾經出過Larry Bird這麼偉大的白人前鋒,沒理由不會再出第二個,不是嗎?

*St. Joseph's 19-0!!
St. Joseph's今天在non-conference game中以74-67作掉了實力不弱的Villanova,戰績已經成為19勝0負,看來是很有機會向最後一支不敗之師UNLV挑戰。他們剩下來的賽程,只有作客Dayton(本季兩校只交手一次,算是St. Joe走運 )、Temple較難打。此役St. Joe仍靠雙衛發飆,Jameer Nelson攻下23分,Delonte West則有21分、11籃板、6助攻。另外,Stanford18連勝的紀錄也仍在繼續中,不過Pac 10的實力較平均,想維持整季全勝的難度恐怕高了一點。

Tuesday, February 03, 2004

籃框裡的福爾摩莎:談談何守正

等了兩個半月,何守正終於在台啤對新浪一役復出了。從松山高中時期開始,他就是我相當注意的一名前鋒,甚至對其他圓球作者說過,如果就小前鋒所需具備的速度、準頭、防守和單打腳步種種條件而言,何守正的實力並不在田壘之下。時至今日,我仍有著同樣的想法。

從高中到甲組,何守正也經歷過由大前鋒到小前鋒的轉型,而這是黃萬隆和田希和兩名教練在不同時空背景下合作的成果。高中時期的何守正,並沒有因為主挑大前鋒,而在基本動作的練習上有任何疏漏。到了台銀,田希和以鼓勵的方式全面提昇何守正的自信。田希和曾經說過:「在國內的任何一場比賽,我都要求何守正是個30分以上的射手。」

很可惜的是,何守正年年入選國家隊,卻始終是個沒有定位的球員。最慘的是,他老是被教練團拿來當對上中國隊時的先發,根本就是被拿來當「專打大陸」的砲灰。對於這一點,我對中華隊教練團非常不能諒解。你們不用這個球員就算了,不需要再用這種方式去破壞他的自信。如果沒有田希和的鼓勵,我不知道現在的何守正會是什麼樣子。

話說回來,球迷和媒體給予何守正的鼓勵恐怕也不夠多。雖然他生不逢時,夾在陳信安、田壘之間,不過他的球技確有可觀之處。首先,何守正大部份的出手都在中距離,這和當下多數所謂「射手」就有很大差別。其次,他具有兩側底線外一步面框持球單打,以及禁區低位背框單打所需要的腳步,左右手的運用,身體的護球都作得很不錯。

最重要的一點,他是公認最「coachable」、最潔身自愛、謹言慎行的球員之一,在場上也絕少見到他向裁判發脾氣。

如今重返球場,何守正可以成為搭配「野獸」林志傑的...「禽獸」?(除了四腳獸和禽獸,我想不出還有什麼獸了,因為台啤還有個怪獸廖偉成...)林志傑打球可以輕鬆許多,但另一方面,台啤的團隊默契和rotation也再度面臨考驗。

2月15日何守正就要滿21歲,我期待他在手腕受傷停賽之後,能夠在這一年裡有著突破性的表現。雖然他的SBL球季比別人晚了兩個半月才開始,但一切都還來得及。說得誇張一點,喬丹生涯第二年斷腿停賽後復出,將公牛帶進季後賽的故事,就可以是何守正用來激勵自己的借鏡。

Sunday, February 01, 2004

NCdoubleA Notepad

*最近NBA的教練人頭滿地滾,NCAA的大學教練們也不怎麼樣,彷彿得了禽流感似的,一個接著一個倒下。有Ohio State的Jim O'Brien「失聲」,喉嚨出了問題;有Utah的胖教練Rick Majerus心臟出了問題,準備辭職;還有Louisville的大教練Rick Pitino身體不適,但他拒絕說明自己出了什麼問題。

另外相當值得慶賀的一項成就是,Temple大學的老教練John Chaney贏得了教練生涯的第700勝,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如今,Chaney只希望打進最後四強,為自己完成教練生涯的最後一個突破,就算是功德圓滿。

Chaney在Temple大學樹立的典範,就是「嚴格」,每天早上5點半、6點就進行的練球,數十年如一日,也從不打馬虎眼、不論先發或替補球員,一視同仁。我相信絕對沒有Temple的球員敢在練球前一天出去狂歡、喝得爛醉,否則他的大學生涯也恐怕要結束了。

Chaney年紀雖大,抓狂起來卻很可怕。多年前有一次,在賽後記者會和當時任教麻州大學的John Calipari(後來至籃網擔任教練,現在又回到Memphis)發生衝突,當場就拎起拳頭準備幹人。兩人馬上被球員拉開,Chaney還喋喋不休的嗆聲,如果手裡有槍,一定當場就把Calipari斃掉。

但Chaney是個好教練,培養出不少紮實好用的球員,特別是後衛,除了80年代末名震一時,卻如彗星般消失的名將Mark Macon之外,如Eddie Jones、Aaron McKie、Rick Brunson、Pepe Sanchez,都在進入NBA之後擁有一片天。Sanchez倒是個例外,不過我個人相當欣賞Sanchez,也不了解為什麼Sanchez無法在NBA立足。

*談談ACC,在Kansas時期傲視Big 12的Roy Williams,終於了解到ACC是個多麼「硬斗」的聯盟。到目前為止,北卡在ACC的客場是三戰全敗,還沒贏過,分別輸給Maryland、FSU和Clemson。如果再這樣下去,遇上ACC的前段班隊伍,客場更是別想贏了。

而本季說不定會是北卡州大突破性的一年。他們在教頭Herb Sendek和第一明星Julius Hodge的領導下,目前戰績11勝5負(ACC為4勝2負)。除了敗給Duke的差距大了點,61-68輸Michigan、55-58輸給南卡大、65-66輸給Boston College、66-68不敵北卡,輸分差距都很小,這多少說明了他們的抗壓性。

*打從David Robinson率領海軍官校打進NCAA最後八強,大概沒有任何一支軍校隊伍像今年的空軍官校這麼屌。Air Force目前的戰績高達14勝2負,在Mountain West聯盟四戰全勝,表現還在Utah、BYU、New Mexico等校之上。

空官之所以有亮眼戰績,要感謝教練Joe Scott的嚴格訓練。Scott學生時代是Princeton的先發控球,因此算是現任國王隊顧問Pete Carrill的徒弟,擅長利用有限的天份創造出無限的可能。前北卡傳奇教頭Dean Smith,古早時代也曾經是空官的教頭。

至於另一支也在NCAA第一級打拼的陸官,就遜多了,目前4勝13負(Patriot聯盟1勝4負),很慘。曾在這裡待過的Bob Knight和Duke的K教練,可能覺得很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