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04, 2008

台啤的「態度」和籃球夢

(本文為中國時報專欄)

Noname3

由台啤行銷總監陳建洲籌拍的籃球紀錄片「態度」,最近成為籃球圈討論的焦點之一,似乎是貶多於褒。不由得不令人想起十四年前轟動一時的籃球紀錄片「籃球夢」(Hoop Dreams)。稍加比對,我們會有一些不同的體會。

「籃球夢」由導演史提夫詹姆斯拍攝,他花費了六年時間追蹤兩名芝加哥少年球員蓋茲(William Gates)和艾吉(Arthur Agee),從兩人的八年級(國二)一直拍攝到大一,敘述兩人在追逐NBA夢想中遭遇的挫折和際遇。最後,兩人和NBA都差得很遠,這是典型多數美國高中籃球員的真實際遇。

此片原本只想拍30分鐘,最後卻成了171分鐘的長片,由於非常忠實的紀錄兩人生命,在文化、歷史、運動和美學上都有傑出表現,在1994年推出後一砲而紅,佳評如潮,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剪輯獎。

這部片子被某些影評喻為整個90年代最好的美國影片之一,至今年七月份為止,它的總票房收入是780萬美元,名列美國史上第十大賣座紀錄片。這種成就,和影片確實觸動人心,忠實呈現美國高中籃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態度」先成為台啤團隊行銷的口號,進而成為紀錄片片名,其實,我們如果把它看成是整體行銷的一環,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只不過,「態度」二字陳義甚高,如果它的片名是「台啤2007-08奪冠實錄」,應該是更切中要點。

這種影片並沒有什麼不好,問題出在,出資拍攝的陳建洲就是球隊本身的行銷總監,所以此片可以說是球隊的「宣傳片(promotional video)」,換句話說,就有點像是NBA官方拍攝的inside stuff,隱惡揚善、「去蕪存菁」是免不了的。

陳建洲同時具有藝人身分,「態度」的宣傳也因此動用眾多藝人、名人,徹頭徹尾透露出,一切都是經過充分計算、設計、包裝過的縝密作法,多少也沖淡了紀錄片強調的原始、真實風味。

MV5BMjAwMjkzNDQ4NV5BMl5BanBnXkFtZTYwMTQxOTE5._V1._SX224_SY400_ 無論是影像或文字,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紀錄籃球故事?我想起手邊的幾本籃球書,它們都是籃球記者、作家,花費一至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去跟隨一支球隊或一名球員而寫成的紀實。

其中有描述前金塊隊球員赫倫(Chris Herren)的「Fall River Dream」,由比爾雷諾茲所著,毫無間隙的將赫倫的籃球生涯和麻州小鎮Fall River的興衰結合。也有達西佛瑞所著的「The Last Shot」,紀錄的是馬布瑞(Stephon Marbury)和故鄉紐約康尼島(Coney Island)的故事。還有喬曼瑟所著,描寫北卡州四名大學籃球教練的「Four Corners」,以及威廉吉爾迪亞所著,描繪印地安那州高中籃球狂熱的「Where the Game Matters Most」。

不能不提的,自然是知名作家費恩斯坦所著,描寫1987年印地安那大學奪冠和火爆教頭巴比奈特的「A Season on the Brink」。本書出版後轟動江湖,由於將故事原汁原味忠實呈現,甚至搞得奈特對費恩斯坦大為不爽。

這些作者以第三者、旁觀者的角度,以籃球為中心,結合文化、地理、人文和鄉土等等元素,寫出一個又一個感動人心的籃球故事。就和看完「籃球夢」的感覺一樣,讀完這些書,了解書中人物的生涯起落、高低與好壞,每每讓人對籃球和人生,增添更深一層的體會。

這些籃球影像和文字之所以一直停留在心頭,追根究底才發現,竟是來自於它們的「不完美」。這些故事的主角不見得都成功,都成了英雄,他們也曾犯下許多錯誤,有些人後來沒沒無聞,在籃球版圖上消失,有些人盛極而衰。但是,他們都很真實,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

「態度」作為台灣開始以影像紀錄籃球故事的第一步,出發點是好的,值得鼓勵。它甚至可以被譽為一個成功的行銷案例,君不見「態度」二字不僅掛在所有人嘴上,也印在帽子、T恤和眾多周邊商品上。但它的作法,則可能是有待商榷的。

至於多年來的許多台灣籃球傳記,由於多數都以「促銷」籃球員為出版動機,中立觀察的味道較淡,多少減損了作品流傳後世的成色。

或許,身為籃球影像和文字工作的所有「從業人員」,都應該一起來重新好好思索紀錄籃球故事的目標、意義和方式,一起為台灣籃球留下價值得以橫貫古今的好作品。

(Photo source: imd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