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後衛一向是選秀會的大宗,因為這個位置有不少大學時代主打小前鋒的球員來插花。但是今年很抱歉,能選的人就那麼幾「ㄎㄚ」,使得今年得分後衛成為最不受矚目的位置之一,除了比較突出的Jason Richardson、Joseph Forte(或許再加上暫時被歸為小前鋒的Joe Johnson)之外,大多數都不被看好。在「中鋒之年」,這是個無奈的事實。我也始終認為,這些球員棄學的時機並不是太聰明。
■Jason Richardson
毫無疑問,Jason Richardson會是今年第一個被選的得分後衛。他光靠著驚人的彈跳能力,就足以讓各隊口水流滿地;看過MSU比賽的人,應該不會懷疑。至於他未來的造化,則全部繫於外線準頭之上。就防守而言,MSU的訓練應該夠紮實,以Richardson的體能條件,只要用心,大致不成問題。Richardson大學時代報的身高是6-6,等到CPDC一量,只有6呎4吋半,不過對身價不致造成致命影響。
其實Richardson今年的外線已經比大一時好很多,但是距穩定還有一段距離,MSU在錦標賽輸掉的那場球,我看Richardson最後關頭猛砍不進,對手也樂得放他在外線放鏢,那種景象十分令人感傷。
但無論如何,Richardson擁有炸彈般的彈性,也有不錯的扣籃功夫,還有拉下籃板、運球直攻前場的一條龍單打能力,是職業隊最喜歡的典型之一。這種球員即使無法替球隊多贏幾場,至少也能多吸引一些喜歡看熱鬧的球迷。
■Joseph Forte
以得分能力而言,Forte在大學籃球的戰場上,確實已經沒有什麼好證明的了。去年大一,北卡如果沒有Forte屢屢在關鍵時刻發揮神射本事,要打進四強簡直是癡人說夢。Forte因此被拿來和當年大一就為北卡奪冠的Jordan相提並論,有人甚至說,純就得分本事、臨場穩定性,Forte比當年的MJ猶勝一籌。
今年升上大二,Forte的得分本事又往上冒,很奇怪的是,籃板功力也大增。自球季結束後,Forte的去留就是北卡最熱門的話題,左思右想之後,Forte終於宣布離開教堂山(Chapel Hill),向NBA報到。
Forte的投籃動作有如絲般流暢,而且得分方式多變,不是個只靠外線跳投討生活的傢伙。雖然他的身高只有6-4,某些人質疑他是否能在NBA中殺出一條血路,但我認為,他至少會是個水準以上的得分後衛。如果以13順位之後的順位挑選,就算賺到。
■其他
其他有可能殺出重圍的得分後衛,包括Arizona的Gilbert Arenas、Austin Peay的Trenton Hassell、SMU的Jeryl Sasser和南加大的左撇子Jeff Trepagnier等。這些球員都不是上等貨色,但也不致於毫無用處,如果獲適合的球隊挑選,應該能夠發揮作用。
Arenas被批評最多的是他6-3的身高,得分能力倒不成問題。這種身高太矮的得分後衛,是每年選秀會上最讓球隊傷腦筋的人,選也不是、不選又嫌浪費。Hassell憑著6-5身高和不俗的彈跳力,讓不少球隊感興趣,有可能是黑馬。Jeryl Sasser身高也有6-6,在SMU可以從三號打到一號,有球隊願意賭的話,說不定會在首輪被選;他的老哥是畢業於德州理工的Jason Sasser,身高6-7,曾在NBA混過兩季。6-4的Trepagnier,也以袋鼠式的彈性聞名,被喻為南加大繼Harold Minor(NBA兩屆扣籃冠軍,現在已經消失)以來彈性最佳的怪物,基本上守優於攻,不過在選前訓練營後,行情有上漲趨勢,運氣好的話,首輪也許可以吊車尾上榜。
■Bogans & Wilkins
Kentucky的Keith Bogans與北卡州大的Damien Wilkins經過選前訓練營的試煉,終於知道NBA畢竟不是那麼好混的,已經決定返回學校。其實Bogans和Wilkins都只有大二,實在不用如此著急。他們那兩下子雖然在大學很有一手,離職業仍有一段距離。NBA的得分後衛競爭尤其激烈,幾乎每一隊的SG都不好搞,即使得分沒有問題,也還得看你是不是能守住對方。
Bogans膽識夠,身高6-5也不差,假以時日,應該是百分之百的首輪人選。至於Wilkins,在退出選秀之餘又鬧出了案外案,相當值得探討,起因就在於Damien有名的伯父Dominique Wilkins和老爸Gerald Wilkins。
拜老爸與伯父之賜,Damien從小就和NBA有相當親密的一手接觸,加上基因遺傳得不錯,有6-6的身高,自小就被視為是Wilkins家庭的另一塊籃球瑰寶,大家對他疼愛得不得。高中畢業,Damien在全美排名前十,聲勢浩盪的進入北卡州大。平心而論,Damien前兩季的表現只是平平。問題是,老爸和伯父全把責任怪罪在NC State的教練Herb Sendek身上,怪Sendek為什麼不給Damien多一點上場時間。
Damien撐完大二,迫不及待的宣布棄學,準備踏上夢想已久、繼承老爸與伯父傳統的NBA舞台。但是到了CPDC才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那兩下子還真的搬不上檯面,遂決定返回校園。不料,Sendek宣布將不會給予Damien獎學金,換句話說,也就是拒絕讓他重返校隊。事到如今,Damien Wilkins唯一的選擇可能只有轉學。轉學後是否必須依照一般規定停賽一年,則有待NCAA作出裁決。
這個事件引發討論,有人對Sendek「不畏要脅」、「壯士斷腕」的作風大加讚揚,有人則說,Sendek擺明了要將Wilkins一軍,如此一來,卻完全喪失NBA允許球員重返校園的立意。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還有得吵。這個案例給我的感想是:一、大學還是教練的天下;二、星爸、星媽們,還是少管點事,少出餿主意;三、球員棄學之前,真的要三思!
Wednesday, June 27, 2001
Monday, June 25, 2001
2001選秀:Point Guard
觀察美國籃球有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如果要說哪一個地方出產的球員最有特色,答案鐵定是紐約市出產的後衛。身上貼有「NYC」標籤的控球,幾乎清一色是擅切、怪招百出、外線不佳的鬼靈精。而來自紐約的控球之所以特別容易全美聞名,除了大紐約地區的媒體力量之外,光榮的傳統,多半也是他們格外受矚目的原因。
很巧,今年選秀會上三個評價較佳的控球,都來自紐約,分別是St.John's的Omar Cook、Iowa State的Jamaal Tinsley與Cincinnati的Kenny Satterfield。
■Jamaal Tinsley
選前訓練營之前,公認行情最好的,是大四的Tinsley。Tinsley這個球員很妙,高中沒打過校隊,全靠街頭籃球起家,在街頭被發掘之後,先到德州的San Jacinto Junior College去混(這個學校在JC界很有名,Sam Cassell也念過此校),然後再轉至Iowa State。這兩年內,Tinsley率ISU拿下兩次Big 12聯盟冠軍,特別是今年,在少掉前鋒大將Marcus Fizer的情勢下還能奪標,值得記嘉獎一次。
Tinsley身材矮壯,一手運球功夫雖稱不上出神入化,但是也不輸Jason Williams(大Jason,不是Duke那個),說切就切,絕不拖泥帶水,從他身上,你仍可看出街頭籃球的影子。問題是,街頭出身的背景卻也是他最大的劣勢。Tinsley接受正統訓練時間不長,有時對場上情勢誤判、處理球常會讓教練抓狂。
例如今年64強首輪對上名不見經傳的Richmond,終場前35秒ISU還領先一分,Tinsley急攻就算了,還在失去平衡的情況下勉強出手,不進,結果遭Richmond投進反超前,Tinsley最後一擊又不進,ISU慘遭淘汰。事後有教練說,「最後一次控球權,領先的隊伍絕不會急著投籃。Tinsley連這個都不懂,可見他的觀念差到什麼地步。」
不過話說回來,我相信Tinsley會是個不錯的crowd-pleaser,光靠一手花式運球,大概就能贏得不少球迷,搞不好還能弄個NIKE freestyle的廣告來拍拍。至於前途,就看他的觀念和外線能不能進步了。
■Cook & Satterfield
時至今日,我仍認為Cook是我心目中今年的頭號控球。原因?聽了可別罵我;我只能說是:「感覺」。Cook具有那種控球員必備的領導氣質,在這方面,他比起St.John's的學長Erick Barkley好得多─雖然Barkley的得分本事可能好一點。就像我蠻早之前寫過一篇介紹Cook的文章中提到的,他的傳球不花俏,但是很實用、很精準,讓隊友有放心的感覺。
一年的大學經驗,確實不足,但Cook既然已經確定棄學,無法再走回頭路,我覺得缺控球的球隊倒不妨賭他一賭,反正今年長人一大堆,Cook的順位並不會太高。
Kenny Satterfield,依我的感覺,是這三個後衛中最弱的一個。連續兩年,他的統計數字都不難看,也都投入選秀(去年抽腿)。今年他迫不及待的聘了經紀人,可見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回學校。Satterfield的型有點像是黃蜂隊的Baron Davis,至於真正的功力如何,只能等待時間印證。在Cincinnati名教頭Bob Huggins手底下磨了兩年,希望他真的學到點東西,成為下一個Nick Van Exel,而不是下一個Melvin Levett。今年外籍球員再度大軍入侵,Satterfield擠進首輪的希望不大。
■其他
法國控球Tony Parker的行情水漲船高,在CPDC裡不錯的表現,也讓他決心留在選秀pool中;據說他的傳球視野、組織攻勢能力均不差。底特律大學只有5-10的小控球Rashad Phillips,則可能是去年被76人選走的Speedy Claxton的翻版,身高是他最大的劣勢,否則他的速度和快投快抄的技術,應該都不成問題。
來自第三級大學William Patterson的6-1控球Harold Jenkins,也引起部份人的注意。UCLA的Earl Watson,靠著響亮招牌,或許會有人感興趣。至於Michigan State的Charlie Bell,半路出家,我有點懷疑他的控球能力,而他的外線則是爛到一定的程度。Bell是紮實的好球員,尤其是防守,但是在NBA裡卻可能沒有固定的位置,這一點會讓有意選他的球隊大傷腦筋。
很巧,今年選秀會上三個評價較佳的控球,都來自紐約,分別是St.John's的Omar Cook、Iowa State的Jamaal Tinsley與Cincinnati的Kenny Satterfield。
■Jamaal Tinsley
選前訓練營之前,公認行情最好的,是大四的Tinsley。Tinsley這個球員很妙,高中沒打過校隊,全靠街頭籃球起家,在街頭被發掘之後,先到德州的San Jacinto Junior College去混(這個學校在JC界很有名,Sam Cassell也念過此校),然後再轉至Iowa State。這兩年內,Tinsley率ISU拿下兩次Big 12聯盟冠軍,特別是今年,在少掉前鋒大將Marcus Fizer的情勢下還能奪標,值得記嘉獎一次。
Tinsley身材矮壯,一手運球功夫雖稱不上出神入化,但是也不輸Jason Williams(大Jason,不是Duke那個),說切就切,絕不拖泥帶水,從他身上,你仍可看出街頭籃球的影子。問題是,街頭出身的背景卻也是他最大的劣勢。Tinsley接受正統訓練時間不長,有時對場上情勢誤判、處理球常會讓教練抓狂。
例如今年64強首輪對上名不見經傳的Richmond,終場前35秒ISU還領先一分,Tinsley急攻就算了,還在失去平衡的情況下勉強出手,不進,結果遭Richmond投進反超前,Tinsley最後一擊又不進,ISU慘遭淘汰。事後有教練說,「最後一次控球權,領先的隊伍絕不會急著投籃。Tinsley連這個都不懂,可見他的觀念差到什麼地步。」
不過話說回來,我相信Tinsley會是個不錯的crowd-pleaser,光靠一手花式運球,大概就能贏得不少球迷,搞不好還能弄個NIKE freestyle的廣告來拍拍。至於前途,就看他的觀念和外線能不能進步了。
■Cook & Satterfield
時至今日,我仍認為Cook是我心目中今年的頭號控球。原因?聽了可別罵我;我只能說是:「感覺」。Cook具有那種控球員必備的領導氣質,在這方面,他比起St.John's的學長Erick Barkley好得多─雖然Barkley的得分本事可能好一點。就像我蠻早之前寫過一篇介紹Cook的文章中提到的,他的傳球不花俏,但是很實用、很精準,讓隊友有放心的感覺。
一年的大學經驗,確實不足,但Cook既然已經確定棄學,無法再走回頭路,我覺得缺控球的球隊倒不妨賭他一賭,反正今年長人一大堆,Cook的順位並不會太高。
Kenny Satterfield,依我的感覺,是這三個後衛中最弱的一個。連續兩年,他的統計數字都不難看,也都投入選秀(去年抽腿)。今年他迫不及待的聘了經紀人,可見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回學校。Satterfield的型有點像是黃蜂隊的Baron Davis,至於真正的功力如何,只能等待時間印證。在Cincinnati名教頭Bob Huggins手底下磨了兩年,希望他真的學到點東西,成為下一個Nick Van Exel,而不是下一個Melvin Levett。今年外籍球員再度大軍入侵,Satterfield擠進首輪的希望不大。
■其他
法國控球Tony Parker的行情水漲船高,在CPDC裡不錯的表現,也讓他決心留在選秀pool中;據說他的傳球視野、組織攻勢能力均不差。底特律大學只有5-10的小控球Rashad Phillips,則可能是去年被76人選走的Speedy Claxton的翻版,身高是他最大的劣勢,否則他的速度和快投快抄的技術,應該都不成問題。
來自第三級大學William Patterson的6-1控球Harold Jenkins,也引起部份人的注意。UCLA的Earl Watson,靠著響亮招牌,或許會有人感興趣。至於Michigan State的Charlie Bell,半路出家,我有點懷疑他的控球能力,而他的外線則是爛到一定的程度。Bell是紮實的好球員,尤其是防守,但是在NBA裡卻可能沒有固定的位置,這一點會讓有意選他的球隊大傷腦筋。
Sunday, June 24, 2001
2001選秀:Small Forward
前幾天才和朋友聊起,八○年代NBA裡那種得分如喝水、一不小心就砍上3、40分的小前鋒,不知都到那裡去了。今年的選秀pool中有幾個蠻有趣的小前鋒,但要出起功力,和怪傑輩出的八○年代實在沒得比。八○年代小前鋒這回事,以後再提。
目前看來,Eddie Griffin、Shane Battier、Rodney White三人是今年評價最高的小前鋒。三人條件相仿,身高都在6-8至6-9之間,體重則在205至230磅左右。先前曾經說過,Griffin是我理智上會優先選擇的人選,模範生Battier則是我情感上會選擇的人選,因為簡單的說,Griffin屬於天才型的球員,Battier則算是苦練型。天才型和苦練型都不見得會出頭,但是天才的條件擺明了就在那裡,你要是不要?對大多數的NBA球隊而言,天才應該會是優先的選擇。至於White,則是一夕暴漲型,在各隊間穿梭workout之後,身價狂飆,看來前七順位不成問題。
■Eddie Griffin
看過Griffin打球的人,都不會否認他的天才,被稱為費城繼Wilt Chamberlain、Rasheed Wallace以來的最佳球員,總不會是空穴來風。Griffin進攻上在中距離游走較多,以他的身高而言,外線手感在水準以上。防守上,他的籃下補位堪稱一絕,平均4.4個鍋子可不是等閒的成績,除了補位時機的掌握之外,據說他雙手平張的wingspan達7呎3吋,也是有利防守的天生條件。沒有人能預料,他在大一就能引起震撼;如果不是暴燥易怒的脾氣,他有條件席捲全美各大媒體的年度最佳新鮮人。
但是他沒有。原因除了脾氣(Griffin打學長的事現在應該沒有人不知道了吧)之外,也在於他畢竟是個孩子,季初對一些鳥校時虎虎生風,到了每一隊都很「硬斗」的Big East例行賽,績效就為之下降,而且表現極不穩定。我承認,以Griffin的身手,在大學打四年或許是浪費,但是多打個一年並不為過。他現在還很嫩,對場上應變、危機處理的能力都還有很多要學。如果當選狀元,純粹是天份使然。
■Shane Battier
Griffin的弱點正是Battier的強項,Battier在Duke學了四年,每年進步,最後一年終於奪得冠軍,為NCAA生涯寫下完美句點。提早落跑的同學Elton Brand、Will Avery和轉到Utah去的Chris Burgess,不知會不會感到汗顏?Battier可以說是今年備選球員中心智、觀念最成熟的一個,他的天份以黑人來說,確實不好,和魔術強森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反過來說,那些很會飛簷走壁的小傢伙們,在Battier身旁會很像是什麼都不懂的籃球白癡。
也不要忘了,根據各隊workout之後出爐的最新報告,Battier的速度、彈性並不如我們事前想像的那麼差。他在各隊workout的dunking drill(連續扣籃扣到腿軟為止)、平行移動速度中,表現都不輸給Griffin。而顯然的,他的外線比Griffin好得多。
選上Battier的球隊,篤定的是能夠獲得一個防守super的球員。Battier不但和Griffin一樣,擅長補位蓋鍋,他的positional defense更是全美首屈一指。即使沒有活靈活現的進攻本事,Battier仍會是一個safe pick─就像去年的Kenyon Martin和前年的Elton Brand。
■Rodney White
說真的,我不太相信之前會有人注意這小子,但總而言之,Rodney White成為去年Michigan大學Jamal Crawford的翻版,卻是不爭的事實。身價從一開始投入選秀的第一輪尾,上昇到首輪中,接下來的各隊測試,大家都對他驚為天人,能投能搶、能跑能飛,甚至我還看過最誇張的形容是:他能打控球!不過他主要的位置應該還會是小前鋒、強力前鋒。
White什麼沒有,自信心特別強,原就對自己很有信心,經過巫師測試,獲得MJ公開讚揚之後,那種神采飛揚的樣子,就更不用說了。據說MJ對他真的很有興趣,搞不好會賣掉狀元選秀權,用第6、7左右的順位去選他。
我比較質疑的是,他會不會是另一個Jamal Crawford?像這種身價在選秀會前狂飆的球員,多數都沒有什麼好結果。真正狂飆的原因,則有待商榷,因為各隊或球探通常都有一窩蜂的傾向,很容易錯判球員真正的功力,否則Jamal Crawford不會淪落到不能用的地步。
■其他
其他也有幾個令人十分感興趣的小前鋒,例如西班牙的Pau Gasol、Arizona的Richard Jefferson、Alabama的Gerald Wallace、Arkansas的Joe Johnson、南斯拉夫的Vladimir Radmanovic、來自JC的Kendrick Brown。原本有希望名列首輪的Kentucky小前鋒Tayshaun Prince,已經退出選秀返校報到。
剩下來的這幾個人,條件都相當不錯。Gasol手臂特長,身高雖有7-1,卻有轉戰外線的能力,只需要增加碰撞力,已經是前十順位的人選。Jefferson和Wallace都是彈性勁爆的飛人,Jefferson受過三年大學籃球薰陶,經驗和防守都較佳;Wallace斟酌之後,還是決定參加選秀。他的外線和觀念都還在養成階段,想選他的球隊等得上一陣子。同樣的,出身於Okaloosa-Walton Community College的Kendrick Brown,也有相同的問題。
Joe Johnson,依我看來可能具有轉型打得分後衛的能力。出自Arkansas的球員,端看教練會不會用,如果用錯了,就是廢人一個。南斯拉夫的Radmanovic行情也在一夕之間暴漲,被形容為下一個Dirk Nowitzki,不過大家參考一下即可,所謂「下一個XX」,多半都不太容易成真。
目前看來,Eddie Griffin、Shane Battier、Rodney White三人是今年評價最高的小前鋒。三人條件相仿,身高都在6-8至6-9之間,體重則在205至230磅左右。先前曾經說過,Griffin是我理智上會優先選擇的人選,模範生Battier則是我情感上會選擇的人選,因為簡單的說,Griffin屬於天才型的球員,Battier則算是苦練型。天才型和苦練型都不見得會出頭,但是天才的條件擺明了就在那裡,你要是不要?對大多數的NBA球隊而言,天才應該會是優先的選擇。至於White,則是一夕暴漲型,在各隊間穿梭workout之後,身價狂飆,看來前七順位不成問題。
■Eddie Griffin
看過Griffin打球的人,都不會否認他的天才,被稱為費城繼Wilt Chamberlain、Rasheed Wallace以來的最佳球員,總不會是空穴來風。Griffin進攻上在中距離游走較多,以他的身高而言,外線手感在水準以上。防守上,他的籃下補位堪稱一絕,平均4.4個鍋子可不是等閒的成績,除了補位時機的掌握之外,據說他雙手平張的wingspan達7呎3吋,也是有利防守的天生條件。沒有人能預料,他在大一就能引起震撼;如果不是暴燥易怒的脾氣,他有條件席捲全美各大媒體的年度最佳新鮮人。
但是他沒有。原因除了脾氣(Griffin打學長的事現在應該沒有人不知道了吧)之外,也在於他畢竟是個孩子,季初對一些鳥校時虎虎生風,到了每一隊都很「硬斗」的Big East例行賽,績效就為之下降,而且表現極不穩定。我承認,以Griffin的身手,在大學打四年或許是浪費,但是多打個一年並不為過。他現在還很嫩,對場上應變、危機處理的能力都還有很多要學。如果當選狀元,純粹是天份使然。
■Shane Battier
Griffin的弱點正是Battier的強項,Battier在Duke學了四年,每年進步,最後一年終於奪得冠軍,為NCAA生涯寫下完美句點。提早落跑的同學Elton Brand、Will Avery和轉到Utah去的Chris Burgess,不知會不會感到汗顏?Battier可以說是今年備選球員中心智、觀念最成熟的一個,他的天份以黑人來說,確實不好,和魔術強森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反過來說,那些很會飛簷走壁的小傢伙們,在Battier身旁會很像是什麼都不懂的籃球白癡。
也不要忘了,根據各隊workout之後出爐的最新報告,Battier的速度、彈性並不如我們事前想像的那麼差。他在各隊workout的dunking drill(連續扣籃扣到腿軟為止)、平行移動速度中,表現都不輸給Griffin。而顯然的,他的外線比Griffin好得多。
選上Battier的球隊,篤定的是能夠獲得一個防守super的球員。Battier不但和Griffin一樣,擅長補位蓋鍋,他的positional defense更是全美首屈一指。即使沒有活靈活現的進攻本事,Battier仍會是一個safe pick─就像去年的Kenyon Martin和前年的Elton Brand。
■Rodney White
說真的,我不太相信之前會有人注意這小子,但總而言之,Rodney White成為去年Michigan大學Jamal Crawford的翻版,卻是不爭的事實。身價從一開始投入選秀的第一輪尾,上昇到首輪中,接下來的各隊測試,大家都對他驚為天人,能投能搶、能跑能飛,甚至我還看過最誇張的形容是:他能打控球!不過他主要的位置應該還會是小前鋒、強力前鋒。
White什麼沒有,自信心特別強,原就對自己很有信心,經過巫師測試,獲得MJ公開讚揚之後,那種神采飛揚的樣子,就更不用說了。據說MJ對他真的很有興趣,搞不好會賣掉狀元選秀權,用第6、7左右的順位去選他。
我比較質疑的是,他會不會是另一個Jamal Crawford?像這種身價在選秀會前狂飆的球員,多數都沒有什麼好結果。真正狂飆的原因,則有待商榷,因為各隊或球探通常都有一窩蜂的傾向,很容易錯判球員真正的功力,否則Jamal Crawford不會淪落到不能用的地步。
■其他
其他也有幾個令人十分感興趣的小前鋒,例如西班牙的Pau Gasol、Arizona的Richard Jefferson、Alabama的Gerald Wallace、Arkansas的Joe Johnson、南斯拉夫的Vladimir Radmanovic、來自JC的Kendrick Brown。原本有希望名列首輪的Kentucky小前鋒Tayshaun Prince,已經退出選秀返校報到。
剩下來的這幾個人,條件都相當不錯。Gasol手臂特長,身高雖有7-1,卻有轉戰外線的能力,只需要增加碰撞力,已經是前十順位的人選。Jefferson和Wallace都是彈性勁爆的飛人,Jefferson受過三年大學籃球薰陶,經驗和防守都較佳;Wallace斟酌之後,還是決定參加選秀。他的外線和觀念都還在養成階段,想選他的球隊等得上一陣子。同樣的,出身於Okaloosa-Walton Community College的Kendrick Brown,也有相同的問題。
Joe Johnson,依我看來可能具有轉型打得分後衛的能力。出自Arkansas的球員,端看教練會不會用,如果用錯了,就是廢人一個。南斯拉夫的Radmanovic行情也在一夕之間暴漲,被形容為下一個Dirk Nowitzki,不過大家參考一下即可,所謂「下一個XX」,多半都不太容易成真。
Tuesday, June 19, 2001
2001選秀:Power Forward
強力前鋒可能是今年備選陣容最整齊的一個位置,照例的,在這個位置領銜的,仍然是高中生Kwame Brown──我把Eddie Griffin歸類在小前鋒。據了解,即使Brown成為狀元,也不要懷疑你的眼睛,因為他已經被形容為「第二個KG」。
原本高高興興要到佛羅里達大學去報到的Brown,或許是受了球探影響,也或許是本身對今年選秀情勢的觀察,冷不防宣布棄學。UF教練Billy Donovan即使幹在心裡,嘴上也只能說些「祝福他」之類的屁話。
出身喬治亞州的Brown究竟是何方神聖?說真的,我也沒看過他的球。不過他被形容為得分、籃板、運球無一不精的傢伙,體能條件和當年高中剛畢業時的KG極為神似,集速度、身高於一身,鐵定在前五順位獲選。但Brown真的是下一個KG嗎?兩年前好像也聽過有人如此形容Jonathan Bender...
Tyson & Pau
再來要提提Tyson Chandler和Pau Gasol。這兩人都不是中鋒的料子,頂多打打強力前鋒,而未來最佳的出路則會是小前鋒。
Chandler應該不必多說,他從國中時代就紅遍全美,壓根就沒想過要讀大學,應付那些大學教練和球探只是虛晃一招而已。Chandler過去這一年的遭遇和Eddy Curry有異曲同工之妙,時起時落。由於老早就打定主意棄學,Chandler最後一年的高中籃球並不太用心,也不太積極。過份保護自我的結果,反而造成反效果(和東亞運之前的田壘也很像)。
等到CPDC和各隊測試,Chandler總算回神,老實不客氣的表演了一番。他的身高雖有7-1,卻不太混籃下,除了補位蓋鍋能力不錯之外,完全是小前鋒的球路,喜歡在三分線外放鏢。Chandler似乎也和Bender有同樣的毛病:籃下動作等於零。在這方面,裡裡外外都有一手的Kwame Brown就好得多,也難怪Brown的行情會高於Chandler。
來自西班牙的Pau Gasol,今年只有21歲,他被喻為第二個Toni Kukoc,想當然爾,他的身高不錯(7-1),協調性、基本動作不錯,外線有一手,但是肌肉強度不足。三個月前我曾向一個義大利友人探過此人的底,他說Gasol離Kukoc還差得遠,但是光憑著潛力就有可能擠進選秀前十。目前,據說第10順位的塞爾提克想Gasol想瘋了,說不定會trade up以確保標下Gasol。
Kukoc、Stojakovic、Nowitzki,乃至今年季後賽表現不錯的土耳其仔Turkoglu,都愈來愈讓NBA球隊對歐洲這些身高不錯、由內線長人轉型的小前鋒深具信心,也更願意下注賭一賭。基於此因,即使Gasol本身還有歐洲職業隊的約待解決,仍可能有球隊─像塞爾提克─願意用高順位去搶他。
兩名白人前鋒
在強力前鋒中,Michael Bradley(6-10, Villanova)和Troy Murphy(6-11, Notre Dame)的前途一直有不同的說法。很巧,兩人都來自Big East聯盟。Bradley的打法比較內外兼顧,侵略性、碰撞力強,Murphy的得分本事沒話說,他的進攻應該以「非常聰明」來形容,能切能投,又擅長吸引對手犯規,最近聽說減了十幾磅,速度因而有改善。Bradley先後在Kentucky、Villanova操了三年,Murphy也在聖母大學待了三年,實戰經驗、訓練和聯盟競爭性都不成問題;不過這兩人的防守都有待考驗,因為大學時代在隊上都以進攻為主要任務。
所以,他倆的選秀順位高低全看各隊怎麼想。如果認為他們只是另兩隻無啥大用的白塔,恐怕無緣殺進樂透區;如果有球隊欣賞,雙雙在樂透區中選也不是沒有可能。Murphy和Bradley的行情可以說是相當平穩,沒有暴漲或暴跌的現象,不被特別看好,多半是因為白人前鋒之前有著太多失敗的例子。
漲與跌
經過CPDC,自然有人身價小漲,其中以Indiana的白人前鋒Kirk Haston為最。別看Haston看來一副不會打籃球的樣子(我覺得他看來蠻像一般另類樂團中的鼓手),被Bob Knight操了兩年總是有代價的。他的內線動作夠快、紮實、不取巧,中距離則相當穩定,斤兩雖然不太夠,碰撞能力卻還可以,有可能成為選秀會上的黑馬。由他宣佈不回學校可以看出,對自己在選秀會上的前途已經有一定把握。
跌得較多的強力前鋒是MSU的Zach Randolph。身高6-9、體重270磅的Randolph原本也有Baby Shaq之稱,誰知道出了一個更像俠客的Eddy Curry,現在頂多只能算是「小小俠客」。Randolph只打了一年就落跑,顯然的,他雖有天份,對場上情勢的判斷、處理,沒有經驗畢竟騙不了人,當場破功。我仍不排除有球隊願意在高順位賭他的可能性,因為很少有重磅球員能夠集碰撞力、碰撞意識與靈活步伐於一身,問題在於選了他要等多少年才收成而已。總之,他在籃框附近的得分方式,非常「巧」,這是我唯一想得出來的形容詞。
其他
其他值得注意的黑馬,還有南加大6-9的白人Brian Scalabrine,他也算是智慧型的球員。土耳其的6-10前鋒Mehmet Okur和Arizona的Michael Wright,則是問號。另外一個南加大的6-7前鋒Sam Clancy,兩臂伸展的wingspan竟有7呎多,嚇壞一堆人,在CPDC的表現也不錯,被看好是小一號的Antonio Davis,應該在NBA中找得到頭路,不過Clancy臨陣抽腿回學校,留給眾球探一陣錯愕。今年聲勢最差的一名高中生Ousmane Cisse,身材受質疑,球技也不夠成熟,目前看來,棄學或許是錯誤的決定。
原本高高興興要到佛羅里達大學去報到的Brown,或許是受了球探影響,也或許是本身對今年選秀情勢的觀察,冷不防宣布棄學。UF教練Billy Donovan即使幹在心裡,嘴上也只能說些「祝福他」之類的屁話。
出身喬治亞州的Brown究竟是何方神聖?說真的,我也沒看過他的球。不過他被形容為得分、籃板、運球無一不精的傢伙,體能條件和當年高中剛畢業時的KG極為神似,集速度、身高於一身,鐵定在前五順位獲選。但Brown真的是下一個KG嗎?兩年前好像也聽過有人如此形容Jonathan Bender...
Tyson & Pau
再來要提提Tyson Chandler和Pau Gasol。這兩人都不是中鋒的料子,頂多打打強力前鋒,而未來最佳的出路則會是小前鋒。
Chandler應該不必多說,他從國中時代就紅遍全美,壓根就沒想過要讀大學,應付那些大學教練和球探只是虛晃一招而已。Chandler過去這一年的遭遇和Eddy Curry有異曲同工之妙,時起時落。由於老早就打定主意棄學,Chandler最後一年的高中籃球並不太用心,也不太積極。過份保護自我的結果,反而造成反效果(和東亞運之前的田壘也很像)。
等到CPDC和各隊測試,Chandler總算回神,老實不客氣的表演了一番。他的身高雖有7-1,卻不太混籃下,除了補位蓋鍋能力不錯之外,完全是小前鋒的球路,喜歡在三分線外放鏢。Chandler似乎也和Bender有同樣的毛病:籃下動作等於零。在這方面,裡裡外外都有一手的Kwame Brown就好得多,也難怪Brown的行情會高於Chandler。
來自西班牙的Pau Gasol,今年只有21歲,他被喻為第二個Toni Kukoc,想當然爾,他的身高不錯(7-1),協調性、基本動作不錯,外線有一手,但是肌肉強度不足。三個月前我曾向一個義大利友人探過此人的底,他說Gasol離Kukoc還差得遠,但是光憑著潛力就有可能擠進選秀前十。目前,據說第10順位的塞爾提克想Gasol想瘋了,說不定會trade up以確保標下Gasol。
Kukoc、Stojakovic、Nowitzki,乃至今年季後賽表現不錯的土耳其仔Turkoglu,都愈來愈讓NBA球隊對歐洲這些身高不錯、由內線長人轉型的小前鋒深具信心,也更願意下注賭一賭。基於此因,即使Gasol本身還有歐洲職業隊的約待解決,仍可能有球隊─像塞爾提克─願意用高順位去搶他。
兩名白人前鋒
在強力前鋒中,Michael Bradley(6-10, Villanova)和Troy Murphy(6-11, Notre Dame)的前途一直有不同的說法。很巧,兩人都來自Big East聯盟。Bradley的打法比較內外兼顧,侵略性、碰撞力強,Murphy的得分本事沒話說,他的進攻應該以「非常聰明」來形容,能切能投,又擅長吸引對手犯規,最近聽說減了十幾磅,速度因而有改善。Bradley先後在Kentucky、Villanova操了三年,Murphy也在聖母大學待了三年,實戰經驗、訓練和聯盟競爭性都不成問題;不過這兩人的防守都有待考驗,因為大學時代在隊上都以進攻為主要任務。
所以,他倆的選秀順位高低全看各隊怎麼想。如果認為他們只是另兩隻無啥大用的白塔,恐怕無緣殺進樂透區;如果有球隊欣賞,雙雙在樂透區中選也不是沒有可能。Murphy和Bradley的行情可以說是相當平穩,沒有暴漲或暴跌的現象,不被特別看好,多半是因為白人前鋒之前有著太多失敗的例子。
漲與跌
經過CPDC,自然有人身價小漲,其中以Indiana的白人前鋒Kirk Haston為最。別看Haston看來一副不會打籃球的樣子(我覺得他看來蠻像一般另類樂團中的鼓手),被Bob Knight操了兩年總是有代價的。他的內線動作夠快、紮實、不取巧,中距離則相當穩定,斤兩雖然不太夠,碰撞能力卻還可以,有可能成為選秀會上的黑馬。由他宣佈不回學校可以看出,對自己在選秀會上的前途已經有一定把握。
跌得較多的強力前鋒是MSU的Zach Randolph。身高6-9、體重270磅的Randolph原本也有Baby Shaq之稱,誰知道出了一個更像俠客的Eddy Curry,現在頂多只能算是「小小俠客」。Randolph只打了一年就落跑,顯然的,他雖有天份,對場上情勢的判斷、處理,沒有經驗畢竟騙不了人,當場破功。我仍不排除有球隊願意在高順位賭他的可能性,因為很少有重磅球員能夠集碰撞力、碰撞意識與靈活步伐於一身,問題在於選了他要等多少年才收成而已。總之,他在籃框附近的得分方式,非常「巧」,這是我唯一想得出來的形容詞。
其他
其他值得注意的黑馬,還有南加大6-9的白人Brian Scalabrine,他也算是智慧型的球員。土耳其的6-10前鋒Mehmet Okur和Arizona的Michael Wright,則是問號。另外一個南加大的6-7前鋒Sam Clancy,兩臂伸展的wingspan竟有7呎多,嚇壞一堆人,在CPDC的表現也不錯,被看好是小一號的Antonio Davis,應該在NBA中找得到頭路,不過Clancy臨陣抽腿回學校,留給眾球探一陣錯愕。今年聲勢最差的一名高中生Ousmane Cisse,身材受質疑,球技也不夠成熟,目前看來,棄學或許是錯誤的決定。
Monday, June 18, 2001
2001選秀:Center
對於許多無中鋒的「甜甜圈球隊」,或是中鋒不堪大用的球隊而言,今年的選秀是個相當不錯的機會。自中鋒量產的1984、1985年以來,今年難得的爆出大量中鋒,而且條件都在水準以上,以兩名高中生Eddy Curry、DeSagana Diop為首,至少有十名可以下注的球員。
尤其在總冠軍賽O'Neal籃下無敵的表現之後,有志於冠軍的球隊都了解,等閒的中鋒對Shaq無技可施,一定得有身材、速度、協調性兼具的中鋒,才可能稍微降低俠客的威脅性。
兩名高中生
最受矚目的當然是綽號「Baby Shaq」的Curry。Curry過去一年來身價有起有落,凡是目光鎖定NBA的高中球員,在高中最後一年都會出現打法保守的現象,Curry也不例外,高四打起球來百分百拼勁盡失,直到麥當勞高中籃賽獲選MVP,行情才再度上揚。據形容,他除了身高夠、斤兩足,而且速度、投籃手感都不差,潛力雄厚,巫師的Jordan、快艇,以及家鄉的公牛,對他都有極高興趣,說不定,Curry真會成為史上第一個高中選秀狀元。
經過芝加哥選前訓練營(Chicago Pre-Draft Camp,以下簡稱CPDC)之後,Diop(要念成jop)身高有點縮水,由7呎縮成6呎10吋半,不過Diop的順位原本就不可能太高,因為他只打籃球四年,能有今天的聲勢全拜身材之賜,至於球技還很有得磨。磨得好,說不定是下一個Olajuwon,磨不出來,就是下一個Yinka Dare。
暴漲與暴跌
近來聲勢暴漲最多的是DePaul的6-11長人Steve Hunter,Hunter體重不太夠,原本落點只被預估在第二輪,不過他在短短八周內增肥25磅,CPDC表現優異,在公牛隊的測試(workout)中,把Tyson Chandler打得滿頭包,有點像是去年Jamaal Magloire修理Chris Mihm的歷史重演,目前已經擠進第一輪。Hunter進NBA後有可能要轉為強力前鋒/中鋒雙挑,類似Dale Davis的角色。
相對的,暴跌最多的是Ohio State的Ken Johnson。Johnson在率OSU打進四強後才開始受到重視,一手搧鍋能力相當驚人,排名NCAA史上第四位,但是他也有著體重不足、進攻不佳的弱勢,在CPDC中表現不佳,選秀會命運未卜。
何不選大學生
正如同我前面說的,不少球隊會在高順位搶標高中生,中低順位的球隊只剩大學生可撿,但這說不定是因禍得福。今年的備選中鋒裡面,有幾個不會成為明星,卻可以磨鍊的可造之材。例如Georgia Tech的Alvin Jones,只要加強奮戰意志,憑他的身材和蓋鍋能力,至少會是個不錯的苦工型中鋒。
北卡的Brendan Haywood、Stanford的Jason Collins也是同樣的道理,Kansas的Eric Chenowith就差了一點。Arizona的Loren Woods,雖然我還是認為他有被高估的傾向,但今年的最後四強證明Woods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努力一點,或許是下一個Marcus Camby,Who knows?
這群中鋒的進攻都不怎麼樣,Jones和Johnson守優於攻,其他幾個進攻稍佳,防守則不怎麼樣,共同特色是都出身名校,觀念不差,如果Joe Kleine、Bill Wennington、Olden Polynice、John Salley這些老不修能在NBA混這麼久,他們沒理由不行。我覺得目前大多數中鋒在NBA的作用已經被簡化,除非擁有Shaq、Mourning的身手,否則即使如Mutombo,作用也僅受限於防守;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就代表著,不見得要攻守全能才有飯吃,防守上頂得住,稍微有禁區的嚇阻力,籃板能守得住,已經謝天謝地,要求不必太高。
正因為如此,我覺得今年這批大學生中鋒有著不錯的機會。他們不會是年收入千萬的巨星,但是只要認清「搞防守才有飯吃」的宗旨,占幾個先發位置,每年賺個幾百萬應該不成問題。
外籍球員
選秀會中途一定會插進幾個名不見經傳、但是身高嚇人的歐洲球員,今年評價最高的是希臘的6-11長人(另一說為7-1)Lazaros Papadopoulos。我是不敢對他有太大期望,去年希臘的「Big Jake」Tsakalidis被形容得和神一樣,結果NBA正式比賽中一看,倒抽了一口涼氣,連位置都卡不到,還打什麼球?太陽隊不厭其煩,還花錢買斷合約才搞到大傑克,好像有點划不來。
尤其在總冠軍賽O'Neal籃下無敵的表現之後,有志於冠軍的球隊都了解,等閒的中鋒對Shaq無技可施,一定得有身材、速度、協調性兼具的中鋒,才可能稍微降低俠客的威脅性。
兩名高中生
最受矚目的當然是綽號「Baby Shaq」的Curry。Curry過去一年來身價有起有落,凡是目光鎖定NBA的高中球員,在高中最後一年都會出現打法保守的現象,Curry也不例外,高四打起球來百分百拼勁盡失,直到麥當勞高中籃賽獲選MVP,行情才再度上揚。據形容,他除了身高夠、斤兩足,而且速度、投籃手感都不差,潛力雄厚,巫師的Jordan、快艇,以及家鄉的公牛,對他都有極高興趣,說不定,Curry真會成為史上第一個高中選秀狀元。
經過芝加哥選前訓練營(Chicago Pre-Draft Camp,以下簡稱CPDC)之後,Diop(要念成jop)身高有點縮水,由7呎縮成6呎10吋半,不過Diop的順位原本就不可能太高,因為他只打籃球四年,能有今天的聲勢全拜身材之賜,至於球技還很有得磨。磨得好,說不定是下一個Olajuwon,磨不出來,就是下一個Yinka Dare。
暴漲與暴跌
近來聲勢暴漲最多的是DePaul的6-11長人Steve Hunter,Hunter體重不太夠,原本落點只被預估在第二輪,不過他在短短八周內增肥25磅,CPDC表現優異,在公牛隊的測試(workout)中,把Tyson Chandler打得滿頭包,有點像是去年Jamaal Magloire修理Chris Mihm的歷史重演,目前已經擠進第一輪。Hunter進NBA後有可能要轉為強力前鋒/中鋒雙挑,類似Dale Davis的角色。
相對的,暴跌最多的是Ohio State的Ken Johnson。Johnson在率OSU打進四強後才開始受到重視,一手搧鍋能力相當驚人,排名NCAA史上第四位,但是他也有著體重不足、進攻不佳的弱勢,在CPDC中表現不佳,選秀會命運未卜。
何不選大學生
正如同我前面說的,不少球隊會在高順位搶標高中生,中低順位的球隊只剩大學生可撿,但這說不定是因禍得福。今年的備選中鋒裡面,有幾個不會成為明星,卻可以磨鍊的可造之材。例如Georgia Tech的Alvin Jones,只要加強奮戰意志,憑他的身材和蓋鍋能力,至少會是個不錯的苦工型中鋒。
北卡的Brendan Haywood、Stanford的Jason Collins也是同樣的道理,Kansas的Eric Chenowith就差了一點。Arizona的Loren Woods,雖然我還是認為他有被高估的傾向,但今年的最後四強證明Woods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努力一點,或許是下一個Marcus Camby,Who knows?
這群中鋒的進攻都不怎麼樣,Jones和Johnson守優於攻,其他幾個進攻稍佳,防守則不怎麼樣,共同特色是都出身名校,觀念不差,如果Joe Kleine、Bill Wennington、Olden Polynice、John Salley這些老不修能在NBA混這麼久,他們沒理由不行。我覺得目前大多數中鋒在NBA的作用已經被簡化,除非擁有Shaq、Mourning的身手,否則即使如Mutombo,作用也僅受限於防守;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就代表著,不見得要攻守全能才有飯吃,防守上頂得住,稍微有禁區的嚇阻力,籃板能守得住,已經謝天謝地,要求不必太高。
正因為如此,我覺得今年這批大學生中鋒有著不錯的機會。他們不會是年收入千萬的巨星,但是只要認清「搞防守才有飯吃」的宗旨,占幾個先發位置,每年賺個幾百萬應該不成問題。
外籍球員
選秀會中途一定會插進幾個名不見經傳、但是身高嚇人的歐洲球員,今年評價最高的是希臘的6-11長人(另一說為7-1)Lazaros Papadopoulos。我是不敢對他有太大期望,去年希臘的「Big Jake」Tsakalidis被形容得和神一樣,結果NBA正式比賽中一看,倒抽了一口涼氣,連位置都卡不到,還打什麼球?太陽隊不厭其煩,還花錢買斷合約才搞到大傑克,好像有點划不來。
Wednesday, June 13, 2001
奇妙的選秀順位
有沒有注意過,那一個低選秀順位出了最多大驚奇?那一個高順位又彷彿被詛咒一樣,被選上的球員老是打不出頭?根據我的經驗,第24順位總是莫名其妙的會冒出一些怪胎,而第6順位則有點「帶衰」,摃龜比率很高。
如果歷史法則再度應驗,那麼我想說,第6順位的灰熊(但此順位稍後有可能易主),很抱歉!第24順位的爵士隊,恭喜您!
■奇妙的24
有三個八○年代同以首輪24順位踏入NBA的老將,目前都還在NBA混,而且今年都還在季後賽打得嗄嗄叫,夠嗆吧!他們分別是1985年被拓荒者挑上的Terry Porter、1986年被拓荒者挑上的Arvydas Sabonis,以及1988年被塞爾提克選走的Brian Shaw。在首輪中,24順位已經接近底部(1985、86都是最後一個順位),通常代表的意義是可有可無,沒打出頭,球隊也不會失望,這些球員卻硬是讓大家刮目相看。
1991-93年間,24順位又開始展現神奇魔力,興風作浪。1991年塞爾提克又用24順位挑來了北卡的Rick Fox,1992年金州勇士在同一個順位挑上出身Alabama大學的Latrell Sprewell,1993年火箭隊則選了一個來自Florida State的怪頭控球Sam Cassell。
沒有人知道,生涯初期混得不怎麼樣的Fox,居然有如越陳越香的老酒,近幾年他的球技還在進步,對湖人的季後賽有相當大的貢獻(外帶把前美國小姐Vanessa Williams娶回家,前輩子不知敲穿了幾個木魚...)。Sprewell,這個大學時代屈居Robert Horry之下,以6-5身高打小前鋒、望之不似人君的傢伙,居然在三年內登上NBA明星第一隊,打出獨樹一格、震撼人心的「史氏球風」,出人意料。當然,他差點把教練給殺了、轟動全美的勒喉案,也蠻出人意表的...。至於看來活像外星人的Cassell,當初也只是火箭選來填補陣容的次級選擇,不料這小子是專打季後賽、抗壓力特強的無厘頭殺手,雖然生涯多舛、顛沛流離,但他那種「就是要吃你」的打法,我想將會在NBA歷史上留下一筆。
近年來24順位的招牌不再響亮,只出了一個1996年被湖人挑選的Derek Fisher。Fisher出自Arkansas-Little Rock大學,前幾年表現平平,今年傷停復出後倒有極為搶眼的表現。用24順位選來這種球員,也該算是值回票價、夫復何求了。
■衰尾的6
6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應該也算是吉利的數字吧,但很抱歉,每年NBA Lottery圓球滾啊滾的時候,你最好祈禱自己別抽到第6,因為摃龜的機率可能不小,古有明證,且聽hoopjunkie說給你聽。
1984-86年間,連續三名第6順位的中鋒摃龜,而且都摃得很慘,分別是當時被子彈(現巫師)挑走的肯塔基大學明牌中鋒Mel Turpin(後來變成肥豬一隻,完全不能用)、國王挑選的Arkansas中鋒Joe Kleine(在NBA混了也算很久,但是替補中的替補),以及太陽隊選上的Memphis State中鋒William Bedford(這小子後來因吸毒被踢出聯盟)。
1989-91年,又有三個中前鋒死在第6順位,分別是89年被公牛挑選的Oklahoma中前鋒Stacey King(雖然他有拗到冠軍戒指)、90年被灰狼選上的Louisville中鋒Felton Spencer以及91年被小牛挑選的Missouri強力前鋒Doug Smith(近代史上大學與NBA落差最大的球員之一)。
第三個「輪迴」於1993-95年間出現,93年子彈選上Indiana大學的全美年度球員Calbert Cheaney,但Cheaney終其一生都不是個能夠左右戰局的大將,94年七六人選了Georgia大學的Sharone Wright,另一個流星,95年灰熊則選了OSU的Bryant Reeves,至今仍無所大用的肥中鋒。最後,1998年小牛在第6順位圈選出身密西根大學的「拖車」Robert Traylor,隨即向公鹿交換第9順位的Dirk Nowitzki,這招妙棋在三年後的今天看來,公鹿真的會吐血,因為Traylor早已被賣,而Nowitzki卻已堂而皇之入選NBA明星第三隊。
■最神奇的第二輪
依照個人的觀察,NBA自1989年將選秀會縮減為兩輪以來,最神奇的第二輪選秀,應該要算是1986年的第二輪。這一年的第二輪新秀人才輩出,最出名的是第27順位被活塞挑選的「小蟲」Rodman,這隻怪蟲生涯拉下11954個籃板,為活塞、公牛都拿過冠軍,生涯平均有7.3分、13.1籃板,確實不太像是第二輪的料子。
以25順位榮膺「第二輪狀元」的Mark Price,當年在喬治亞理工學院時就是全國有名的雙能衛,不料在選秀會上被看扁,行情直直落,但事實證明Price有兩把刷子,生涯平均15.2分、6.7助攻,巔峰時期曾是全聯盟排名前三的控球,三分球火力也相當驚人。
現任超音速教練Nate McMillan,當年以第30順位進入超音速。出身北卡州大的McMillan,是典型學院派的純控球,以組織攻勢見長,外線實在是很抱歉,身高6-5倒是一大優勢,在西雅圖一待12年,最後還幹上總教練,誰能想得到?
另外還有兩個老傢伙,至今還在NBA打轉,堪稱奇人異士。他們是第29順位被騎士選上的Johnny Newman,以及第44順位入選費城76人的David Wingate,屈指算來,在NBA都已經混了15年,可怕!第28順位的6-9前鋒Larry Krystkowiak也稱得上是個怪腳,在NBA待了9年,平均有8.2分、4.9籃板,以一名第二輪球員而言,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如果歷史法則再度應驗,那麼我想說,第6順位的灰熊(但此順位稍後有可能易主),很抱歉!第24順位的爵士隊,恭喜您!
■奇妙的24
有三個八○年代同以首輪24順位踏入NBA的老將,目前都還在NBA混,而且今年都還在季後賽打得嗄嗄叫,夠嗆吧!他們分別是1985年被拓荒者挑上的Terry Porter、1986年被拓荒者挑上的Arvydas Sabonis,以及1988年被塞爾提克選走的Brian Shaw。在首輪中,24順位已經接近底部(1985、86都是最後一個順位),通常代表的意義是可有可無,沒打出頭,球隊也不會失望,這些球員卻硬是讓大家刮目相看。
1991-93年間,24順位又開始展現神奇魔力,興風作浪。1991年塞爾提克又用24順位挑來了北卡的Rick Fox,1992年金州勇士在同一個順位挑上出身Alabama大學的Latrell Sprewell,1993年火箭隊則選了一個來自Florida State的怪頭控球Sam Cassell。
沒有人知道,生涯初期混得不怎麼樣的Fox,居然有如越陳越香的老酒,近幾年他的球技還在進步,對湖人的季後賽有相當大的貢獻(外帶把前美國小姐Vanessa Williams娶回家,前輩子不知敲穿了幾個木魚...)。Sprewell,這個大學時代屈居Robert Horry之下,以6-5身高打小前鋒、望之不似人君的傢伙,居然在三年內登上NBA明星第一隊,打出獨樹一格、震撼人心的「史氏球風」,出人意料。當然,他差點把教練給殺了、轟動全美的勒喉案,也蠻出人意表的...。至於看來活像外星人的Cassell,當初也只是火箭選來填補陣容的次級選擇,不料這小子是專打季後賽、抗壓力特強的無厘頭殺手,雖然生涯多舛、顛沛流離,但他那種「就是要吃你」的打法,我想將會在NBA歷史上留下一筆。
近年來24順位的招牌不再響亮,只出了一個1996年被湖人挑選的Derek Fisher。Fisher出自Arkansas-Little Rock大學,前幾年表現平平,今年傷停復出後倒有極為搶眼的表現。用24順位選來這種球員,也該算是值回票價、夫復何求了。
■衰尾的6
6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應該也算是吉利的數字吧,但很抱歉,每年NBA Lottery圓球滾啊滾的時候,你最好祈禱自己別抽到第6,因為摃龜的機率可能不小,古有明證,且聽hoopjunkie說給你聽。
1984-86年間,連續三名第6順位的中鋒摃龜,而且都摃得很慘,分別是當時被子彈(現巫師)挑走的肯塔基大學明牌中鋒Mel Turpin(後來變成肥豬一隻,完全不能用)、國王挑選的Arkansas中鋒Joe Kleine(在NBA混了也算很久,但是替補中的替補),以及太陽隊選上的Memphis State中鋒William Bedford(這小子後來因吸毒被踢出聯盟)。
1989-91年,又有三個中前鋒死在第6順位,分別是89年被公牛挑選的Oklahoma中前鋒Stacey King(雖然他有拗到冠軍戒指)、90年被灰狼選上的Louisville中鋒Felton Spencer以及91年被小牛挑選的Missouri強力前鋒Doug Smith(近代史上大學與NBA落差最大的球員之一)。
第三個「輪迴」於1993-95年間出現,93年子彈選上Indiana大學的全美年度球員Calbert Cheaney,但Cheaney終其一生都不是個能夠左右戰局的大將,94年七六人選了Georgia大學的Sharone Wright,另一個流星,95年灰熊則選了OSU的Bryant Reeves,至今仍無所大用的肥中鋒。最後,1998年小牛在第6順位圈選出身密西根大學的「拖車」Robert Traylor,隨即向公鹿交換第9順位的Dirk Nowitzki,這招妙棋在三年後的今天看來,公鹿真的會吐血,因為Traylor早已被賣,而Nowitzki卻已堂而皇之入選NBA明星第三隊。
■最神奇的第二輪
依照個人的觀察,NBA自1989年將選秀會縮減為兩輪以來,最神奇的第二輪選秀,應該要算是1986年的第二輪。這一年的第二輪新秀人才輩出,最出名的是第27順位被活塞挑選的「小蟲」Rodman,這隻怪蟲生涯拉下11954個籃板,為活塞、公牛都拿過冠軍,生涯平均有7.3分、13.1籃板,確實不太像是第二輪的料子。
以25順位榮膺「第二輪狀元」的Mark Price,當年在喬治亞理工學院時就是全國有名的雙能衛,不料在選秀會上被看扁,行情直直落,但事實證明Price有兩把刷子,生涯平均15.2分、6.7助攻,巔峰時期曾是全聯盟排名前三的控球,三分球火力也相當驚人。
現任超音速教練Nate McMillan,當年以第30順位進入超音速。出身北卡州大的McMillan,是典型學院派的純控球,以組織攻勢見長,外線實在是很抱歉,身高6-5倒是一大優勢,在西雅圖一待12年,最後還幹上總教練,誰能想得到?
另外還有兩個老傢伙,至今還在NBA打轉,堪稱奇人異士。他們是第29順位被騎士選上的Johnny Newman,以及第44順位入選費城76人的David Wingate,屈指算來,在NBA都已經混了15年,可怕!第28順位的6-9前鋒Larry Krystkowiak也稱得上是個怪腳,在NBA待了9年,平均有8.2分、4.9籃板,以一名第二輪球員而言,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Tuesday, June 12, 2001
日漸混亂的選秀會
年復一年,我已經越來越不想在選秀會前作所謂的mock draft,原因不在於怕預測的不準,被大家修理,而是我覺得,選秀會漸趨混亂,旁的干擾因素愈來愈多,作這種mock draft真的只是出於一個「爽」字而已,因為你完全不知道球隊要怎麼作。
基於這個原因,我今年就不再作選秀預測了。如果大家真要問我的狀元人選,我在情感上會選擇Shane Battier為狀元,理智上則會選擇Eddie Griffin。假如我還有另外的選擇,我會毫不猶豫把狀元權利賣掉,寧願換幾個首輪中至後段的draft pick,比較保險。
■怎一個亂字了得
為什麼選秀會日漸混亂?最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棄學球員數字雖不能以暴漲來形容,但是年齡層愈來愈低,今年就冒出了幾個高中生;如果他們在高順位被選(可能性非常高),則往後的高中棄學生只會多,不會少。第二、拜Nowitzki、Turkoglu等人之賜,各隊在外籍球員身上下注的意願扶搖直上;而對歐洲籃球並不那麼熟悉的我們,就更難去預測外籍球員的落點。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NBA各隊選秀哲學的改變,在幾年來的扎掙後已經定型完成。不需要仔細留意,就可以發現NBA選秀已由過去的「球技驗收」成為「下注大賽」,由過去注重「本益比」變成強調「本夢比」,和兩年前網路股狂飆的情形幾乎一模一樣。當時網海茫茫,投資客也不可能搞得懂每一家達康公司在搞什麼,管他的,只要市場上風評還不錯,抱著錢就往裡丟,寧可錯殺一百、絕不可放過一人,只要幸運的下對了一家,即使其他投資失敗,這輩子還是吃喝不盡。
同樣的,KG、Kobe的成功,也造就了NBA隊伍這種有如簽賭的心態,反正現在高順位的選秀權已經愈來愈不值錢,賭輸也不算太虧,那何不賭大一點?只要選中下一個Kobe,就保證削暴,誰會在乎是不是選中下一個Bender或Korleone Young?
所以,目前NBA球隊看球員並不是看現在表現如何如何,而是在看潛力和所謂的「upside」,真正的目標多放在三年後。
■今年的選秀特色
根據觀察,目前NBA隊伍多傾向以自由球員機制來打造球隊,反正錢砸下去人就過來了,簡單明瞭。話說回來,無論是認真選還是隨便選,選秀終究要選,那麼今年選秀有何特色?一言以蔽之,今年的選秀會有三多:「中鋒多、豬頭多、驚奇可能也很多」。
姑且不論實力,今年中鋒數量、身材之整齊,恐怕是1984、85年以來之最,不但有Eddy Curry、DeSagana Diop兩個虎背熊腰的高中生,Brendan Haywood、Loren Woods、Ken Johnson、Alvin Jones幾個大學球員身材也都不錯。東區隊伍缺中鋒缺得慌,我想,會有不少球隊急著找個肌肉棒子來作人肉坦克。
好,那麼「豬頭多」是什麼意思?我認為,在今年中鋒成群的情況下,沒有把握名列樂透選秀或首輪,卻提早棄學的鋒衛群球員,幾乎都是豬頭。在這裡要先說一下,我慢慢發現,其實「錢」往往才是這些球員棄學的真正理由,所謂「I'm ready」「Playing in the NBA has been a dream of mine」的論調,其實都是狗屁。Eddie Griffin、Jason Richardson也就算了,但是,對Gerald Wallace、Joseph Forte、Keith Bogans這些球員而言,如果未來表現不要太離譜,錢會跑得掉嗎?何苦選在今年人擠人?至於Jason Gardner和Damien Wilkins這種水準的球員,那就更別提了。
如果一切正常發展,持有高順位的隊伍預料會在樂透前半段搶標強力前鋒與中鋒,特別是高中生,加上今年棄學球員不少,由此觀之,順位在首輪14-20的隊伍,有可能撿到便宜。這些便宜貨可能是身材不夠好、名氣不夠大,或是某方面球技遭受各隊質疑而滾出樂透圈的傢伙,如Troy Murphy、Michael Bradley、Richard Jefferson等等,在14-20順位來選這些傢伙,價格實惠。因此,今年選秀會上出現的驚奇將會不少。
■我的選秀策略
今年Duke的Jason Williams選擇留校,所以基本上選秀會中已經沒有一個確定的「將才」(sure thing)。既然如此,如果我是巫師隊,我會選擇將狀元籤賣掉,以trade down的方式去換兩個較低順位的選秀權,或是去換一個球員加一個較低順位選秀權。
如果新秀中找不到一個能夠馬上填補球隊空缺的球員,我會建議各隊選擇當時所剩下的最佳球員,不論位置,然後以搭配交易的方式,試圖去換得理想的球員。在目前這種混亂的狀況下,多搞幾個第二輪選秀權,放心、心膽的去選擇,說不定能夠弄到幾個像Eddie Robinson這種便宜又大碗的新星也說不定,千方百計trade up去弄來高順位,卻賭在一個連自己也不確信能不能打出來的球員身上,反而不是正確的作法。
基於這個原因,我今年就不再作選秀預測了。如果大家真要問我的狀元人選,我在情感上會選擇Shane Battier為狀元,理智上則會選擇Eddie Griffin。假如我還有另外的選擇,我會毫不猶豫把狀元權利賣掉,寧願換幾個首輪中至後段的draft pick,比較保險。
■怎一個亂字了得
為什麼選秀會日漸混亂?最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棄學球員數字雖不能以暴漲來形容,但是年齡層愈來愈低,今年就冒出了幾個高中生;如果他們在高順位被選(可能性非常高),則往後的高中棄學生只會多,不會少。第二、拜Nowitzki、Turkoglu等人之賜,各隊在外籍球員身上下注的意願扶搖直上;而對歐洲籃球並不那麼熟悉的我們,就更難去預測外籍球員的落點。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NBA各隊選秀哲學的改變,在幾年來的扎掙後已經定型完成。不需要仔細留意,就可以發現NBA選秀已由過去的「球技驗收」成為「下注大賽」,由過去注重「本益比」變成強調「本夢比」,和兩年前網路股狂飆的情形幾乎一模一樣。當時網海茫茫,投資客也不可能搞得懂每一家達康公司在搞什麼,管他的,只要市場上風評還不錯,抱著錢就往裡丟,寧可錯殺一百、絕不可放過一人,只要幸運的下對了一家,即使其他投資失敗,這輩子還是吃喝不盡。
同樣的,KG、Kobe的成功,也造就了NBA隊伍這種有如簽賭的心態,反正現在高順位的選秀權已經愈來愈不值錢,賭輸也不算太虧,那何不賭大一點?只要選中下一個Kobe,就保證削暴,誰會在乎是不是選中下一個Bender或Korleone Young?
所以,目前NBA球隊看球員並不是看現在表現如何如何,而是在看潛力和所謂的「upside」,真正的目標多放在三年後。
■今年的選秀特色
根據觀察,目前NBA隊伍多傾向以自由球員機制來打造球隊,反正錢砸下去人就過來了,簡單明瞭。話說回來,無論是認真選還是隨便選,選秀終究要選,那麼今年選秀有何特色?一言以蔽之,今年的選秀會有三多:「中鋒多、豬頭多、驚奇可能也很多」。
姑且不論實力,今年中鋒數量、身材之整齊,恐怕是1984、85年以來之最,不但有Eddy Curry、DeSagana Diop兩個虎背熊腰的高中生,Brendan Haywood、Loren Woods、Ken Johnson、Alvin Jones幾個大學球員身材也都不錯。東區隊伍缺中鋒缺得慌,我想,會有不少球隊急著找個肌肉棒子來作人肉坦克。
好,那麼「豬頭多」是什麼意思?我認為,在今年中鋒成群的情況下,沒有把握名列樂透選秀或首輪,卻提早棄學的鋒衛群球員,幾乎都是豬頭。在這裡要先說一下,我慢慢發現,其實「錢」往往才是這些球員棄學的真正理由,所謂「I'm ready」「Playing in the NBA has been a dream of mine」的論調,其實都是狗屁。Eddie Griffin、Jason Richardson也就算了,但是,對Gerald Wallace、Joseph Forte、Keith Bogans這些球員而言,如果未來表現不要太離譜,錢會跑得掉嗎?何苦選在今年人擠人?至於Jason Gardner和Damien Wilkins這種水準的球員,那就更別提了。
如果一切正常發展,持有高順位的隊伍預料會在樂透前半段搶標強力前鋒與中鋒,特別是高中生,加上今年棄學球員不少,由此觀之,順位在首輪14-20的隊伍,有可能撿到便宜。這些便宜貨可能是身材不夠好、名氣不夠大,或是某方面球技遭受各隊質疑而滾出樂透圈的傢伙,如Troy Murphy、Michael Bradley、Richard Jefferson等等,在14-20順位來選這些傢伙,價格實惠。因此,今年選秀會上出現的驚奇將會不少。
■我的選秀策略
今年Duke的Jason Williams選擇留校,所以基本上選秀會中已經沒有一個確定的「將才」(sure thing)。既然如此,如果我是巫師隊,我會選擇將狀元籤賣掉,以trade down的方式去換兩個較低順位的選秀權,或是去換一個球員加一個較低順位選秀權。
如果新秀中找不到一個能夠馬上填補球隊空缺的球員,我會建議各隊選擇當時所剩下的最佳球員,不論位置,然後以搭配交易的方式,試圖去換得理想的球員。在目前這種混亂的狀況下,多搞幾個第二輪選秀權,放心、心膽的去選擇,說不定能夠弄到幾個像Eddie Robinson這種便宜又大碗的新星也說不定,千方百計trade up去弄來高順位,卻賭在一個連自己也不確信能不能打出來的球員身上,反而不是正確的作法。
Tuesday, June 05, 2001
我的選秀回憶
對一個接觸NBA已17年的人而言,每個球季的記憶,往往和許多人生經歷相連,偶爾想起,懷舊思緒湧上心頭。就像一個喜歡西洋音樂的人,總會記得Police的Every Breath You Take推出時他在念國一,記得Guns N' Roses的Sweet Child O'Mine推出時他正要考大學聯考一樣。對我來說,NBA選秀正是如此。
不知為什麼,打從一開始,我就對選秀很有興趣,起初也許是喜歡那種類似「放榜」的新鮮、刺激感。到後來,慢慢了解選秀對一支隊伍的影響程度之後,則迷上了那種類似「簽賭、下注」的感覺,甚至會在選秀之前去排自己的mock draft,猜中了就高興不止,好像自己眼光和NBA球隊一樣準似的,即使猜錯了,也覺得那些球探都是不識貨的豬。當然,到多年之後,我才更能了解,其實選秀不僅是「下注」而已,裡面還牽涉到許多其他的因素。
也因為每年對選秀會的注意,猛一回頭,才發現自己居然已經30歲了。屈指一算,看選秀會也已十幾年,這十幾年來,感覺自己生命中的種種,隨著NBA一起長大。以下就以為自己作紀錄的方式,由初探選秀會的1984年起,和大家一起回顧選秀,也算是種對年少時代的緬懷吧!
■1984年:國二...還沒啥聯考的壓力...正值反叛期,在家裡常莫名其妙的和爹娘鬧得很僵...開始聽西洋音樂,專買盜版錄音帶...
這個時期對NBA還似懂非懂,狀元Olajuwon?他是誰啊?只知道是非洲來的。第三的Jordan...嗯,我只知道他很能飛,卻沒想到這小子會是往後掀起NBA狂潮的始作俑者。
■1985年:國三...準備高中聯考,還算認真,但NBA照看不誤,常讓老媽抓狂式的說:「你們聯考也考NBA嗎?」...聯考是沒考NBA,但我倒僥倖的考上第一志願...
聽說狀元Ewing是尼克的救世主,那個年代好像身高不到7呎就無法當選狀元似的。我蠻喜歡第四順位Xavier McDaniel的光頭造型,很酷,卻是到了多年之後,才開始了解這一年選秀的偉大,7-9順位的Chris Mullin, Detlef Schrempf, Charles Oakley,13順位的Karl Malone、18順位的Joe Dumars和24順位的A.C. Green。這些老傢伙至今還在NBA混,但我的體力已經從可以打一整天籃球快速縮減到一個半小時,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1986年:高一...正進入高中的我,一切都在摸索和混亂之中...唯一的好處是高一下開放髮禁囉...
狀元照例的由7呎北卡長人Brad Dougherty獲選,我對他並不熟悉;首輪吊車尾的Sabonis倒比較熟悉,他被形容為「Jabbar+Bill Russell+Chamberlain的綜合體」。不過,第二順位的Len Bias在選秀會隔天因吸毒過量掛掉,才是最震撼人心的新聞,這算是我第一次接觸到NBA的「黑暗面」。第二輪獲選的活塞新人Dennis Rodman據說生猛有勁,打死也想不到,他會是史上難得一見的籃板王,當初清純的樣子和後來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1987年:高二...成績慘跌,超級鬱卒,徘徊在是否由自然組轉社會組的掙扎之中...老爸用一句話就就解決了所有問題:「不准!」...只好再撐吧...
馬刺用第一順位選了海官的David Robinson,卻得等待D-Rob服役歸來,聽起來就好像1978年塞爾提克預選Larry Bird一樣神奇。對第二順位Ohio State的Dennis Hopson寄望甚深,因為他被形容為Jordan-type的球員,誰知道...公牛繼前兩年的Oakley之後,又補進Horace Grant、Scottie Pippen,Jordan總算不用一人苦撐。後來看了Pippen的球,曾對朋友說他一定會紅,應該還算準吧!
■1988年:高三...又要聯考了...成績爬昇到約等於金塊隊的水準...灰暗的一年...
奧運會看美國準決賽敗給蘇聯,差點吐出來,對Danny Manning和美國隊教練John Thompson的功力大為質疑;後來Manning當選狀元,還是被我打上問號(現在則非常敬佩他)。非常欣賞第3順位的Charles Smith和第9的Rony Seikaly。
■1989年:大一...玩瘋了,創下一星期只上11節課的紀錄(本系每週為滿堂48節課),但成績還維持得不錯...追女朋友也追瘋了,現在回想起來真笨...
選秀改為兩輪,少了不少樂趣。當年如果我是國王隊,狀元會選Danny Ferry,而不是Pervis Ellison;但現在證明兩個人都不怎麼樣。仍為Glen Rice在NCAA錦標賽中的神射功夫傾倒不已,大膽預測他有光明未來,也為Syracuse的控球Sherman Douglas一路滾到第二輪大為不解、不爽。
■1990年:大二...搬出學校宿舍,開始和同學群居匪類的日子,成績又開始變爛了...
心中狀元Derrick Coleman,果然榮登狀元,沒想到他會成為現在這種癡肥的樣子。奇怪的是,這一年的第二輪球員表現比第一輪還好,到見在還在混的有Toni Kukoc、Greg Foster、Jud Buechler、Antonio Davis、Derek Strong和Cedric Ceballos。滄海桑田,如果是今天,Kukoc會滾到第二輪被選才有鬼。
■1991年:大三...依照自己的鐘擺理論,這又是積極振作、專心課業的一年...搬到離學校很遠的地方,每天和同學拼電動,下雨就自動停課一天...
Larry Johnson當選狀元,著無庸議,但是對他的前途頗為憂慮,因為LJ的身高實在太矮。對Dikembe Mutombo極為不屑,認為握有第4順位的丹佛是豬...我錯了。認為第二順位的Kenny Anderson是魔術強森之後最好的控球..not Gary Payton,我又錯了。
■1992年:大四...接了系學會會長,每天忙開會,忙活動...成績第N度變爛,曾想轉系...老媽好說歹說才之後才放棄轉系念頭...
令人興奮的奧運年,前五順位的Shaq、Zo、Laettner、Jim Jackson和LaPhonso Ellis都順理成章,第6順位的Tom Gugliotta則是完全未曾注意到的一ㄎㄚ,因為選前完全沒有人提到他;Googs的入選讓我知道,前10順位也可能冒出大驚奇。這一年SEC的學校是大贏家,除了狀元LSU的Shaq之外,還有Alabama的Robert Horry、Sprewell,Arkansas更一口氣命中三枚:Todd Day、Lee Mayberry、Oliver Miller。
■1993年:大五...對,沒錯,是大五...忙著作畢業設計,幾乎24小時住在系館的工作室中...打定主意不考研究所,準備當兵...五月就自己跑去理了小平頭以明志...
這一年的NCAA冠軍賽是我這十幾年唯一錯過、沒看的一年,卻始終未曾懷疑過Chris Webber的功力。很納悶為什麼魔術要把Webber賣掉換來第3順位的Penny(雖然也很欣賞Penny),如果不賣...Wow, Shaq+C-Webb!!此外,對第11順位的Allan Houston情有獨鍾,很懷疑第10順位的Lindsey Hunter,真是專家所謂的「第二個Isiah Thomas」?結果證明我的憂慮正確,他不但不是第二個Isiah,而且還不是個合格的控球後衛。
■1994年:入伍...當兵第一年,還有什麼好說的,不都一樣嗎?被操、被拗、很累、一天到晚想睡、和女友說再見...that's all...
心目中的狀元是Grant Hill,第二選擇是Jason Kidd,不料大狗Robinson成為最後的狀元。當年沒注意到Temple的Eddie Jones,那時Aaron McKie還比Jones表現搶眼,最後Jones第10順位被湖人選走,McKie則以第17順位入選拓荒者。事實說明,湖人總管Jerry West的選人眼光確實獨到,而Temple這雙鐵衛的表現,也未令人失望。
■1995年:退伍之日茫茫無盡期...嗚嗚
很訝異只有大二的Joe Smith會宣佈棄學,也很訝異Wisconsin的Michael Finley竟然落到21順位才被撿走,他原應是樂透順位的球員。這一年是棄學球員的天下,北卡的Wallace、Stackhouse雙雙落跑,同時KG成為史上選秀順位最高的高中棄學生(但看樣子今年這項紀錄就要被打破了)。
■1996年:退伍...上台北開始第一份工作...覺得老闆很豬頭,覺得自己被拗...每天塞車、被罵,很痛苦...
很難接受Allen Iverson當選狀元的事實─1979年以後第一個獲選為狀元的控球後衛─但是除了他,也找不到其他夠格當選狀元的人。覺得灰狼用Ray Allen去換Stephon Marbury是虧本生意,未來一定會後悔。現在我是不曉得灰狼是不是後悔,但Steph已經不在灰狼是事實。當年最欣賞的球員是Ray Allen與Shareef Abdur-Rahim,Kobe Bryant?他只是個很不錯、被overrate的高中生吧!天曉得...,湖人的Jerry West第N次在選秀會上交出神奇成績。
■1997年:工作、工作,還是工作...
過去三年來都是狀元第一人選的Tim Duncan,終於正式成為狀元。納悶的是,以前從未看過他身高超過6呎11吋以上,為何進了NBA竟成為7呎?但說真的,這一點都不重要。有點懷疑Keith Van Horn是否值得第二順位,後來看過他的球,懷疑馬上消失,he's for real, man...認為整個選秀中最有潛力的是Villanova的Tim Thomas。
■1998年:工作、工作、換了工作...
原本預測的狀元是Kansas的Raef LaFrentz,很驚訝Paul Pierce竟會滾到第10順位。認為Mike Bibby是第二個Jason Kidd,至今仍未放棄這個想法。最大的驚奇是Jason Williams和Dirk Nowitzki,當時僅知JW是個因吸大麻而被踢出校隊的傢伙,Nowitzki則是個在Hoop Summit上打出頭的德國長人,聽說有打小前鋒的本事,基本動作優異。
■1999年:工作、工作、又換了工作...快30歲了還跟頭豬一樣一事無成,心中有點恐慌...
認為狀元應該是Steve Francis,而不是Elton Bland。對Duke這批球員(Bland、Will Avery和Corey Maggette)七早八早就趕著棄學的想法非常不以為然,因為他們才剛在全美冠軍戰敗給UConn。
■2000年:踏上紅毯的另一端,身份證的配偶欄填上了名字,有點難以相信...
Kenyon Martin即使只剩一條腿,仍是狀元的不二人選,這一點我是沒意見的,但也可知道這一年的選秀水準多差。最欣賞的球員是Mike Miller。對於Morris Peterson滑落到21順位與各隊搶標外籍長人的事實,感到不可置信。
年復一年,體力漸衰,智慧漸長(存疑?),NBA的選秀會則似乎是江河日下,問號、身手不知幾何的外籍球員與棄學球員愈來愈多。然而,或許真是那種類似於賭博下注的的刺激,讓我對選秀仍抱有和以往相同的期待。畢竟,選秀會已是我人生成長經歷的一部份,是我每年六月份固定的行事曆,不知各位是否如此?
不知為什麼,打從一開始,我就對選秀很有興趣,起初也許是喜歡那種類似「放榜」的新鮮、刺激感。到後來,慢慢了解選秀對一支隊伍的影響程度之後,則迷上了那種類似「簽賭、下注」的感覺,甚至會在選秀之前去排自己的mock draft,猜中了就高興不止,好像自己眼光和NBA球隊一樣準似的,即使猜錯了,也覺得那些球探都是不識貨的豬。當然,到多年之後,我才更能了解,其實選秀不僅是「下注」而已,裡面還牽涉到許多其他的因素。
也因為每年對選秀會的注意,猛一回頭,才發現自己居然已經30歲了。屈指一算,看選秀會也已十幾年,這十幾年來,感覺自己生命中的種種,隨著NBA一起長大。以下就以為自己作紀錄的方式,由初探選秀會的1984年起,和大家一起回顧選秀,也算是種對年少時代的緬懷吧!
■1984年:國二...還沒啥聯考的壓力...正值反叛期,在家裡常莫名其妙的和爹娘鬧得很僵...開始聽西洋音樂,專買盜版錄音帶...
這個時期對NBA還似懂非懂,狀元Olajuwon?他是誰啊?只知道是非洲來的。第三的Jordan...嗯,我只知道他很能飛,卻沒想到這小子會是往後掀起NBA狂潮的始作俑者。
■1985年:國三...準備高中聯考,還算認真,但NBA照看不誤,常讓老媽抓狂式的說:「你們聯考也考NBA嗎?」...聯考是沒考NBA,但我倒僥倖的考上第一志願...
聽說狀元Ewing是尼克的救世主,那個年代好像身高不到7呎就無法當選狀元似的。我蠻喜歡第四順位Xavier McDaniel的光頭造型,很酷,卻是到了多年之後,才開始了解這一年選秀的偉大,7-9順位的Chris Mullin, Detlef Schrempf, Charles Oakley,13順位的Karl Malone、18順位的Joe Dumars和24順位的A.C. Green。這些老傢伙至今還在NBA混,但我的體力已經從可以打一整天籃球快速縮減到一個半小時,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1986年:高一...正進入高中的我,一切都在摸索和混亂之中...唯一的好處是高一下開放髮禁囉...
狀元照例的由7呎北卡長人Brad Dougherty獲選,我對他並不熟悉;首輪吊車尾的Sabonis倒比較熟悉,他被形容為「Jabbar+Bill Russell+Chamberlain的綜合體」。不過,第二順位的Len Bias在選秀會隔天因吸毒過量掛掉,才是最震撼人心的新聞,這算是我第一次接觸到NBA的「黑暗面」。第二輪獲選的活塞新人Dennis Rodman據說生猛有勁,打死也想不到,他會是史上難得一見的籃板王,當初清純的樣子和後來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1987年:高二...成績慘跌,超級鬱卒,徘徊在是否由自然組轉社會組的掙扎之中...老爸用一句話就就解決了所有問題:「不准!」...只好再撐吧...
馬刺用第一順位選了海官的David Robinson,卻得等待D-Rob服役歸來,聽起來就好像1978年塞爾提克預選Larry Bird一樣神奇。對第二順位Ohio State的Dennis Hopson寄望甚深,因為他被形容為Jordan-type的球員,誰知道...公牛繼前兩年的Oakley之後,又補進Horace Grant、Scottie Pippen,Jordan總算不用一人苦撐。後來看了Pippen的球,曾對朋友說他一定會紅,應該還算準吧!
■1988年:高三...又要聯考了...成績爬昇到約等於金塊隊的水準...灰暗的一年...
奧運會看美國準決賽敗給蘇聯,差點吐出來,對Danny Manning和美國隊教練John Thompson的功力大為質疑;後來Manning當選狀元,還是被我打上問號(現在則非常敬佩他)。非常欣賞第3順位的Charles Smith和第9的Rony Seikaly。
■1989年:大一...玩瘋了,創下一星期只上11節課的紀錄(本系每週為滿堂48節課),但成績還維持得不錯...追女朋友也追瘋了,現在回想起來真笨...
選秀改為兩輪,少了不少樂趣。當年如果我是國王隊,狀元會選Danny Ferry,而不是Pervis Ellison;但現在證明兩個人都不怎麼樣。仍為Glen Rice在NCAA錦標賽中的神射功夫傾倒不已,大膽預測他有光明未來,也為Syracuse的控球Sherman Douglas一路滾到第二輪大為不解、不爽。
■1990年:大二...搬出學校宿舍,開始和同學群居匪類的日子,成績又開始變爛了...
心中狀元Derrick Coleman,果然榮登狀元,沒想到他會成為現在這種癡肥的樣子。奇怪的是,這一年的第二輪球員表現比第一輪還好,到見在還在混的有Toni Kukoc、Greg Foster、Jud Buechler、Antonio Davis、Derek Strong和Cedric Ceballos。滄海桑田,如果是今天,Kukoc會滾到第二輪被選才有鬼。
■1991年:大三...依照自己的鐘擺理論,這又是積極振作、專心課業的一年...搬到離學校很遠的地方,每天和同學拼電動,下雨就自動停課一天...
Larry Johnson當選狀元,著無庸議,但是對他的前途頗為憂慮,因為LJ的身高實在太矮。對Dikembe Mutombo極為不屑,認為握有第4順位的丹佛是豬...我錯了。認為第二順位的Kenny Anderson是魔術強森之後最好的控球..not Gary Payton,我又錯了。
■1992年:大四...接了系學會會長,每天忙開會,忙活動...成績第N度變爛,曾想轉系...老媽好說歹說才之後才放棄轉系念頭...
令人興奮的奧運年,前五順位的Shaq、Zo、Laettner、Jim Jackson和LaPhonso Ellis都順理成章,第6順位的Tom Gugliotta則是完全未曾注意到的一ㄎㄚ,因為選前完全沒有人提到他;Googs的入選讓我知道,前10順位也可能冒出大驚奇。這一年SEC的學校是大贏家,除了狀元LSU的Shaq之外,還有Alabama的Robert Horry、Sprewell,Arkansas更一口氣命中三枚:Todd Day、Lee Mayberry、Oliver Miller。
■1993年:大五...對,沒錯,是大五...忙著作畢業設計,幾乎24小時住在系館的工作室中...打定主意不考研究所,準備當兵...五月就自己跑去理了小平頭以明志...
這一年的NCAA冠軍賽是我這十幾年唯一錯過、沒看的一年,卻始終未曾懷疑過Chris Webber的功力。很納悶為什麼魔術要把Webber賣掉換來第3順位的Penny(雖然也很欣賞Penny),如果不賣...Wow, Shaq+C-Webb!!此外,對第11順位的Allan Houston情有獨鍾,很懷疑第10順位的Lindsey Hunter,真是專家所謂的「第二個Isiah Thomas」?結果證明我的憂慮正確,他不但不是第二個Isiah,而且還不是個合格的控球後衛。
■1994年:入伍...當兵第一年,還有什麼好說的,不都一樣嗎?被操、被拗、很累、一天到晚想睡、和女友說再見...that's all...
心目中的狀元是Grant Hill,第二選擇是Jason Kidd,不料大狗Robinson成為最後的狀元。當年沒注意到Temple的Eddie Jones,那時Aaron McKie還比Jones表現搶眼,最後Jones第10順位被湖人選走,McKie則以第17順位入選拓荒者。事實說明,湖人總管Jerry West的選人眼光確實獨到,而Temple這雙鐵衛的表現,也未令人失望。
■1995年:退伍之日茫茫無盡期...嗚嗚
很訝異只有大二的Joe Smith會宣佈棄學,也很訝異Wisconsin的Michael Finley竟然落到21順位才被撿走,他原應是樂透順位的球員。這一年是棄學球員的天下,北卡的Wallace、Stackhouse雙雙落跑,同時KG成為史上選秀順位最高的高中棄學生(但看樣子今年這項紀錄就要被打破了)。
■1996年:退伍...上台北開始第一份工作...覺得老闆很豬頭,覺得自己被拗...每天塞車、被罵,很痛苦...
很難接受Allen Iverson當選狀元的事實─1979年以後第一個獲選為狀元的控球後衛─但是除了他,也找不到其他夠格當選狀元的人。覺得灰狼用Ray Allen去換Stephon Marbury是虧本生意,未來一定會後悔。現在我是不曉得灰狼是不是後悔,但Steph已經不在灰狼是事實。當年最欣賞的球員是Ray Allen與Shareef Abdur-Rahim,Kobe Bryant?他只是個很不錯、被overrate的高中生吧!天曉得...,湖人的Jerry West第N次在選秀會上交出神奇成績。
■1997年:工作、工作,還是工作...
過去三年來都是狀元第一人選的Tim Duncan,終於正式成為狀元。納悶的是,以前從未看過他身高超過6呎11吋以上,為何進了NBA竟成為7呎?但說真的,這一點都不重要。有點懷疑Keith Van Horn是否值得第二順位,後來看過他的球,懷疑馬上消失,he's for real, man...認為整個選秀中最有潛力的是Villanova的Tim Thomas。
■1998年:工作、工作、換了工作...
原本預測的狀元是Kansas的Raef LaFrentz,很驚訝Paul Pierce竟會滾到第10順位。認為Mike Bibby是第二個Jason Kidd,至今仍未放棄這個想法。最大的驚奇是Jason Williams和Dirk Nowitzki,當時僅知JW是個因吸大麻而被踢出校隊的傢伙,Nowitzki則是個在Hoop Summit上打出頭的德國長人,聽說有打小前鋒的本事,基本動作優異。
■1999年:工作、工作、又換了工作...快30歲了還跟頭豬一樣一事無成,心中有點恐慌...
認為狀元應該是Steve Francis,而不是Elton Bland。對Duke這批球員(Bland、Will Avery和Corey Maggette)七早八早就趕著棄學的想法非常不以為然,因為他們才剛在全美冠軍戰敗給UConn。
■2000年:踏上紅毯的另一端,身份證的配偶欄填上了名字,有點難以相信...
Kenyon Martin即使只剩一條腿,仍是狀元的不二人選,這一點我是沒意見的,但也可知道這一年的選秀水準多差。最欣賞的球員是Mike Miller。對於Morris Peterson滑落到21順位與各隊搶標外籍長人的事實,感到不可置信。
年復一年,體力漸衰,智慧漸長(存疑?),NBA的選秀會則似乎是江河日下,問號、身手不知幾何的外籍球員與棄學球員愈來愈多。然而,或許真是那種類似於賭博下注的的刺激,讓我對選秀仍抱有和以往相同的期待。畢竟,選秀會已是我人生成長經歷的一部份,是我每年六月份固定的行事曆,不知各位是否如此?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