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09, 2000

2000年NBA選秀位置分析─控球後衛

咸認控球後衛為今年選秀會上最「深」的位置,品質在水準以上(以NCAA而言)的控球數量不少。今年的控球有一個共同特色,身高都不高,得分能力都不怎麼樣,都是傾向於擅長組織攻勢、帶動全隊的「純」控球。在NBA以身高取向的選秀原則下,順位可能不會太高。不過,只要球隊選對人、球員加入適合的隊伍,應該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至少會是值得培養的替補控球。

1. Mateen Cleaves
身高:6-2
學校:Michigan State
本季表現:12.1分、6.9助攻、命中率.421、罰球.756
評論:帶領MSU奪冠之後,Cleaves的身價再漲一成,成為公認全美最佳控球。如果不看比賽,從他的統計數字中將很難了解他的功力。除了擔任MSU的場上發動機之外,Cleaves最被稱道的是,他可以前十次投籃九次不中,但最後命中的那一球,往往是決定勝負的一球,因此,「Big Heart」是最常被用在他身上的形容詞。

Cleaves的沈穩球路與壯碩身材,是在職業討生活的最佳本錢。然而他大學生涯數度受傷和數度因場外不檢行為進出警局的歷史,是有意延攬球隊必須持續觀察的重點。如果一切不成問題,Cleaves可望是今年排名順位最高的控球。

2. Erick Barkley
身高:6-1
學校:St.John's
本季表現:16.1分、3籃板、4.5助攻、命中率.399、罰球.664
評論:和Cleaves比起來,才大二的Barkley本季更是倒楣,由於高中(Maine Central Institute,是全美專以招收轉學生聞名的高中籃球名校;Cincinnati的DerMarr Johnson也讀此校)時期學費由所屬AAU(全美業餘體育協會)球隊代付,成為NCAA殺雞儆猴的調查重點,兩度遭停賽處分,眼看在St.John's是待不下去,再不走可能夜長夢多,不勝其擾之下索性投入選秀。

Barkley是St.John's近兩年來重出江湖的主要關鍵,速度快、防守好。雖然他的球路沒有什麼特色,外線命中率也乏善可陳,不過他在大比賽中的表現總是優於平常。出身紐約街頭的Barkley,也有可能超越Cleaves,成為第一個中選的控球。

3. Keyon Dooling
身高:6-3
學校:Missouri
本季表現:15.7分、3籃板、3.5助攻、命中率.404、罰球.754
評論:Keyon Dooling是Missouri老教頭留給新教練Quin Snyder的大禮,可惜Dooling迫不及待的要向職業報到。Dooling的身材在今年的控球群中已算不矮,他的優勢是體能條件以及年齡,換句話說,也就是「未來性」。

Dooling大一過得並不順遂,由於表現起伏不定,一度被踢出先發名單之外,到了下半季才略有長進。到目前為止,他比較偏向於得分後衛,部份原因是Missouri的陣容並不算太強,因此也比較仰賴他的得分帶動,控球功力尚待考驗。一般認為Dooling棄學是早了一點,因為他並不像Barkley有週邊因素影響是否留校的決定。

4. James "Scoonie" Penn
身高:5-11
學校:Ohio State
本季表現:15.6分、4.4籃板、4.3助攻、命中率.386、罰球.755
評論:Penn在去年帶領OSU打進最後四強,聲名大噪,今年的聲勢反而下降,因為基本上他並沒有改進自己的缺點,而OSU也沒有達到大家的期望。他的領導、組織能力都沒有問題,速度、防守也在水準以上,最大缺點就在外線準頭,始終不到四成的命中率會嚇跑許多NBA球隊。至於身高,是天生父母養的,只能認命。

不少專家並沒有將Penn的排名列得這麼高,不過看了許多OSU的比賽,Scoonie Penn無形的領導魅力,是吸引我「高估」他的主要原因。

5. Khalid El-Amin
身高:5-10
學校:Connecticut
本季表現:16分、3.1籃板、5.2助攻、命中率.411、罰球.892
評論:相對於大一時大家對他的熱烈期待,El-Amin在UConn三年來的表現如果不用「每下愈況」來形容,至少也是「原地踏步」。

和一般矮控球不同的是,他的身高雖矮,但體重足足有200磅以上,防守劣勢較小,而且看El-Amin運球,可以感覺到人球一體的靈性,這是任何教練都教不出來的。面對一般的防守者,他可以在任何時刻為自己製造出手機會。

但也許正因為天賦異稟,El-Amin在場上的籃球智慧似乎沒有進步,特別是在本季少了射手Richard Hamilton的搭配之後,Uconn的攻勢變得十分吃力,El-Amin無法獨力砍出一片江山。對NBA球隊而言,毫無疑問,他是個賭注。賭對了,則他說不定是下一個Tim Hardaway,賭錯了,很快就會消失。

6. Craig "Speedy" Claxton
身高:5-10
學校:Hofstra
本季表現:22.8分、5.4籃板、6助攻、命中率.470、罰球.764
評論:坦白說,在今年之前我也不知道有這一號人物。在Hofstra拿下America East聯盟冠軍,進軍六十四強之後,大家很快的對Speedy Claxton產生興趣,而且據說他在幾個post-season camp裡的表現不差,排名節節高昇。Claxton和Erick Barkley是從小一起長大、互相競爭的好友,如果今年同時進入NBA,也將是佳話一則。不過來自小聯盟的球員,無論攻守統計如何,總是令人擔心。

7. A.J. Guyton
身高:6-1
學校:Indiana
本季表現:19.7分、2.3助攻、命中率.459、三分命中率.419
評論:其實Guyton在Indiana打的是得分後衛,不過他可不是Allen Iverson,所以進職業後註定要打控球,而這也是攸關他選秀順位最重要的關鍵。Guyton自稱可以勝任控球,而且在Desert Classic拿下MVP,然而由得分轉控球不是件小工程,前面失敗的例子已經不計其數,也因此,Guyton仍需要後續觀察。至於他的得分功力,沒有話說,經過四年Big Ten的磨鍊,還能得到2000分以上,自然不是省油的燈。

8. Jason Hart
身高:6-3
學校:Syracuse
本季表現:11.9分、3籃板、6.5助攻、命中率.411、罰球.734
評論:由老家洛杉磯西行東岸發展的Jason Hart,四年來始終是Syracuse的當家控球。同樣的,他長於經營半場攻勢,但拙於外線投射,沒有特殊缺點加上不錯的身高,是他吸引人的地方。

9. Juan "Pepe" Sanchez
身高:6-4
學校:Temple
本季表現:5.6分、5.5籃板、8助攻、3.4抄截、命中率.324、罰球.786
評論:Sanchez是我個人最欣賞的控球之一,身高體重、防守、籃板、組織進攻、領導,無一不是上上之選,壞就壞在進攻幾乎等於零。不乏砍將、缺乏純控球或替補控球的NBA球隊,也許可以在低一點的順位試試Sanchez,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

10. Ed Cota
身高:6-0
學校:North Carolina
本季表現:11.1分、4.4籃板、8助攻、命中率.444、罰球.728
評論:北卡大在台灣的轉播不少,擁護Cota的球迷相信也不少。四年下來,Cota成為ACC助攻王,而北卡每年也都有不錯的表現。事實上,Cota各方面的條件都不錯,不夠積極的個性造成起伏過大的表現,卻是他的致命傷,今年北卡意外打進四強,並不能為他平反。他在post-season camp的績效也不理想,結果排名越往下掉。對一個有球技又有聲名的控球而言,實在是令人感傷的消息。

2000年NBA選秀位置分析─中鋒

「You can't teach height」(身高是沒辦法教出來的)是絕大多數NBA球隊深信不疑的籃球哲學,有了身高,一切好談。因此,雖然今年選秀和往年一樣,中鋒的好貨色不多,但預估仍會有三至五個樂透順位由中鋒瓜分,同時也會有幾個大家完全不認識的歐洲中鋒上榜。總之,就是「賭」,賭對了就削爆,賭錯了只能自認倒楣。

1. Chris Mihm
身高:7-0
學校:Texas
本季表現:17.7分、10.5籃板、2.6阻攻、命中率.522、罰球.707
評論:以統計數字來看,Mihm是今年在各方面表現最均衡發展的長人,也是NCAA近兩年來進步最多的中鋒,有希望名列狀元,最差不會掉出前五名外。他是白人、不過體重、速度、協調性都不錯,中距離、內線都能打,但平心而論,碰撞力還是差了黑人一截,防守能力待考驗,稍有被高估的傾向。

2. Joel Przybilla
身高:7-1
學校:Minnesota
本季表現:14.2分、8.3籃板、2.4助攻、3.7阻攻、命中率.613、罰球.495
評論:這是個問題兒童,卻是個很有天份的問題兒童─如果你看過他的搧鍋功力。Przybilla的問題在於,他是個無法接受學校管束的人,不想上課,不想聽教練整天大呼小叫,所以本季只打了21場就被逐出校隊,逕自聘請經紀人投入選秀,斷了返回學校的可能。如果NBA球隊能夠找到壓得住Przybilla的方法,如果他能增加一些體重、加強罰球命中率,前途不可小看。

3. Iakovo Tsakalov-Tsakalidis
身高:7-3
球隊:AEK Athens
評論:出生於1979年的Tsakalidis,今年只有21歲,先前在AEK的上場時間並不多。他是個協調性、彈性都不差的7呎3吋巨人,這是他在諸多選前預測都名列前十順位的主要原因。根據歐洲球探的說法,他的潛力值得等待與開發,還有段長路要走,同時必須減少不必要的犯規。

4. Mamadou N'diaye
身高:7-0
學校:Auburn
本季表現:8.9分、7.8籃板、1.8阻攻、命中率.532、罰球.660
評論:攻守俱佳的長人在NBA已經快要絕種,退而求其次,大家寧願選擇內線防守紮實的中鋒,這是N'diaye脫穎而出的原因。在SEC面對眾多功力不差的長人,N'diaye的防守功力普獲肯定,雖然進攻能力實在很抱歉,但光靠防守就肯定受很多球隊歡迎。

5. Jamaal Magloire
身高:6-11
學校:Kentucky
本季表現:13.2分、9.1籃板、1.7阻攻、命中率.500、罰球.685
評論:Magloire原本去年就要棄學,最後臨陣脫逃重返大學多奮鬥一年。他的捸擇至今還算正確,因為今年的Kentucky全靠他撐場面,才得以和LSU、Tennessee、Florida並列例行賽冠軍。據說他的雙手平伸達7呎7吋,可怕至極,就算進攻不及格,防守也夠嗆了,更何況他的低位作戰能力在今年的備選長人中還算不上太差。

6. Ernest Brown
身高:6-11
學校:Indian Hills Community College
評論:據說潛力無可限量,是去年全美Junior College的命中率、籃板王。記憶中,幾年前似乎在SLAM雜誌看過他的介紹,當時他才14歲卻已有6呎8吋高。但JC的競爭度畢竟不及NCAA第一級激烈,所以Brown的球技、名氣可能得打個八折。

7. Karim Shabazz
身高:7-2
學校:Providence
本季表現:10.4分、8.2籃板、2.6阻攻、命中率.435、罰球.554
評論:Shabazz是個7呎2的瘦條子,憑著傲人身高,高中時名氣頗為響亮,原本就讀Florida State,轉到Providence之後績效小有進步,不過進攻、積極度都不太及格,光看他的命中率和罰球就令人不敢領教。

8. Jabari Smith
身高:6-11
學校:LSU
本季表現:12.5分、7籃板、1.1阻攻、命中率.553、罰球.595
評論:LSU今年的閃亮戰績與明星前鋒Stromile Swift,連帶讓人注意到LSU陣中的無名英雄Smith。他是個體能條件不錯的苦工型中鋒,體重稍嫌輕了些,第二輪值得一試。

9. Dan McClintock
身高:7-0
學校:Northern Arizona
本季表現:15.6分、6.5籃板、2.3阻攻、命中率.597、罰球.682
評論:體重有260磅,而且在NIKE Desert Classic的表現優異,逐漸引起大家注意,是個中規中矩的長人。

10. Brad Millard
身高:7-3
學校:Mount St.Mary's
評論:體重達345磅的巨無霸航空母艦,但是因為體重太重,腿、腳傷勢不斷,大學斷斷續續的撐了六個球季,職業前途不太看好,會不會被選還是個問題。

NBA棄學制度的產生

近年來年輕球員提早進NBA賺銀子的情形大行其道,甚至連高中球員也軋上一腳,越演越烈的棄學風已經成為時尚所趨,導致一般人也開始見怪不怪。你可能不知道,在1971年之前,NBA規定大學球員必須念完四年才能進入職業。也就是說,無論一個大三球員球技如何出神入化,很抱歉!請先念完最後一年再說。

即使是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張伯倫亦然。在堪薩斯念到大三輟學的張大帥,待在哈林籃球隊跑江湖賣藝整整一年,直到1959─60球季才圓了NBA夢,正式加盟費城勇士隊。

打開棄學先例的,就是有名的「海伍德事件」(Spencer Haywood)。1967年,身高 6呎9吋的海伍德是名滿全國的高中明星球員,原本他想成為田納西大學籃球校隊史上的第一位黑人球員,卻因成績太差而被禁賽。

海伍德轉到一家小型學院後,又再轉回家鄉的底特律大學,當年他的成績是不可思議的31.8分、21.5個籃板,並當選1968年墨西哥奧運代表隊。在冠軍賽中攻下23分、10個籃板、5次阻攻,帶領美國隊輕取南斯拉夫奪得金牌。

由於家境困難,母親靠著兩份工作,一個月50元美金的收入要撫養10個小孩。1969年8月18日,海伍德在未知會學校的情況下,和ABA的丹佛火箭隊(Denver Rockets)簽約,成為史上首位棄學球員,一時之間震驚籃壇。

好戲還沒結束,17個月後,他又神不知鬼不覺的和西雅圖超音速簽下6年150萬的合約。各界的口誅筆伐如雪片般飛來,抵制行動也連綿不絕,超音速老闆舒曼(Sam Schulman)一氣之下,決定向法院控告NBA。

這樁官司最後鬧上了最高法院,在投票表決之後,佛格森法官判定NBA因違反「反托拉斯法案」(Antitrust Act)而敗訴,海伍德終於名正言順的成為職業球員。而這個案例也迫使NBA不得不接受家境貧困的大學球員申請參加選秀會,稱為「Hardship」。

1976年,NBA更進一步開放所有大學低年級球員都可以參加選秀,名之為「棄學」(Early Entry),唯一條件是必須在選秀會45天前以書面通知NBA總部,聲明放棄大學球員資格。魔術強森、喬丹、巴克利,乃至現在的艾佛森(Allen Iverson)和賈奈特(Kevin Garnett),都是透過此途徑才得以提早進入NBA展露身手。

選秀制度的演進

現在的選秀會已算得上是NBA的年度大事,也吸引著關心NBA的球迷的目光。各隊更是如同二次大戰期間的情報工作一般,事先就派出眾多球探,遠赴全國各地蒐集備選球員資料。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早期的選秀會只是各隊老闆、主管的聚會,氣氛融洽,過程再簡單也不過。就算發生兩隊想要同一名球員的情形,也是老闆們三兩句話就擺平,你情我願,永不反悔。

至於備選球員資料的收集,套公牛隊籃球事務副總裁Jerry Krause的一句話:「在那個時代有助理教練都不錯了,哪來的球探?」由此可知,早期的選秀多半藉助媒體報導或是口耳相傳,抓瞎、碰運氣的成份居多。而選秀的數目更是今非昔比,1960年的NBA選秀多達21輪,到1974年改為10輪,1985年減為7輪,1988年再減為3輪,自1989年起才縮為現在實施的兩輪制。

40、50年代的NBA正值草創初期,各隊都是慘澹經營,和現在全國皆知、世界聞名的程度相距甚遠。為了生存下去,第一要務是爭取球隊在所在城市、都會區附近鄉親父老的支持,而最好的方法便是以出自家鄉的子弟兵來吸引球迷支持。所以當時有一個特殊的選秀方式名為「區域選秀」(Territorial Pick),也就是說自當地或附近區域的大學畢業的好手,位於該地區的球隊有優先挑選的權利;不過該隊必須放棄當年的第一輪選人權以為補償。

1960年辛辛那堤皇家隊(Cincinnati Royals,現在的沙加緬度國王隊),就是利用此法留住了出自辛辛那堤大學的全國第一好手Oscar Robertson。1959年的費城勇士隊(Philadelphia Warriors)更誇張,雖然當年的超級巨人Wilt Chamberlain出自堪薩斯大學,但是勇士隊堅稱Chamberlain從小在費城長大,又是費城的高中明星球員,二話不說硬是把Chamberlain給「拗」了過去。區域選秀制度自1956至1965年實施了整整10個年頭,後來取消的理由是為了避免種種爭議。

到後來,有的爛隊乾脆故意輸球,以期戰績墊底來爭取首輪第一選秀權。因此1966年起,NBA開始採用「擲錢幣」(Coin Flip)的選秀模式,由東西區戰績最差的球隊以猜錢幣頭尾(Head or Tail)的方式,來決定首輪第一選秀權誰屬。由戰績最爛的先猜,猜中的就中頭獎,猜錯的只好自認倒楣屈居第二,擲錢幣者則由NBA總裁來擔任。

其實這種方式說穿了就是賭博下注,別小看第一、二順位的差別,有時候它決定了一支球隊的命運。舉兩個例子來說明:1969年由密爾瓦基和鳳凰城兩大爛隊「對決」,中頭獎的密爾瓦基毫不遲疑選走全美大學第一中鋒Kareem Abdul-Jabbar。兩年後,密隊在賈老大率領下奪得至今唯一的一次NBA總冠軍;相反的,鳳凰城選的Neal Walk則在8年職籃生涯中待了3支不同球隊。第二個例子,1979年由洛杉磯湖人和芝加哥公牛對猜。技高一籌的湖人挑走6呎9吋不世出的奇才控球魔術強森,稍後在80年代拿下5座總冠軍,建立湖人王朝。公牛所選的大前鋒David Greenwood,則早在1990年芝加哥取得首次冠軍之前就已高掛球鞋退休了。

然而1983、84年都墊底的休士頓火箭竟兩度猜中銀圓,連續鉤走兩個大學年度球員Ralph Sampson和Hakeem Olajuwon,造成1985年NBA選秀制度出現革命性的改變,廢除Coin Flip,改採「樂透」選秀(Lottery),主要目的在於決定未進入決賽各隊在選秀會上的順序。每隊各置一號碼彩球於電動旋轉的大玻璃籠內,依次抽出順序,這種方式有點像美國的彩券(或臺灣的統一發票)開獎,所以名之為樂透。紐約尼克成為樂透處女秀的贏家,並火速以當時的天價─10年3000萬簽下喬治城的中鋒Patrick Ewing。

1990年風雲再起,自該年開始,由於球隊總數逐年擴張,被摒除於決賽圈之外的球隊達11隊之多,為保障戰績最差球隊有較多機會能抽中上上籤以求實力均衡,選秀模式稍作「加權」修正。最差的球隊有11個彩球,第二差的有10個.....以下類推,第11差的則只有1個。如此一來,「爐主」抽中特獎的機率達到16.7%(66分之11)。

人算不如天算,不可思議的事居然發生了。奧蘭多魔術隊的老闆註定命中該發,繼1992年標到天下第一霸Shaquille O'Neal之後,1993年又抽到第一籤,而且馬上用Chris Webber和頭腦有點短路的金州勇士隊換來「第二個魔術強森」Penny Hardaway加3個首輪選人權。

此時各隊老闆已經是幹聲不絕,呼天搶地的大喊不公平,NBA總部只得順應民意再做調整,改變彩球的比例。因此自1994年起,戰績最差隊伍抽中頭獎的比率再由原來的16.7%提昇為25%;至於前13順位以外的選秀順位,仍然沿用舊例,與戰績優劣成反順序排列,這也就是目前NBA所使用的選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