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9, 2004

籃框裡的福爾摩莎 - 放棄

對大多數的球迷而言,最難過的結果不是看到球隊輸球,而是看到球隊放棄自己。對一個教練(團)而言,最悲慘的狀況也不是輸球,而是球員背棄了你(們),放棄了球賽。很可惜的是,在中華隊出戰卡達一役,我相信自己同時看到了兩者。

台灣籃球成為現在的景象,只說是球員、是教練、或是籃協單方面的錯,都有失偏頗。但是光就這兩年來看,我不得不說,國家隊的教練實在拖累中華隊非常多。

是的,台灣球員不夠認真,這是球員的錯;但我也知道,這些十幾歲、不到二十四歲的球員們,心裡都還渴望著進步。他們想要打好,卻不知道怎麼打好。有人想要成為一個好的內線球員,但沒有人教他好的腳步、觀念。有人希望成為一個好的控球、得分後衛,但我看不出他得到了什麼教導。

於是,你在對卡達一役才會看到這個令人悲傷的畫面。這些球員放棄了自己,更放棄了教練。

我相信絕大多數教練真的是好人,是喜歡籃球的人。但是好人並不等於好教練,就像我是好人,卻不見得是好的籃球寫作者,一樣的意思。有沒有熱忱、是不是好人,在此時必須和專業的表現分開來看。

我也一直很天真的相信,擔任國家隊的教練,必須具有一定的能力或閱歷。否則,你要抓熱愛籃球、個性好相處的人,隨便抓就是一把。要接國家隊教練,得先稱稱自己的斤兩。也許,你真是因為國內教練無人,跳下來「救急」,但這也不構成你可以免責的理由。很抱歉,至少我是這麼看這個世界。

換句話說,接了國家隊,就不要拿集訓時間太短、傷兵太多...來當沒打好的理由,然後沒打好就用一句對不起球迷解決。至少當個男子漢,man enough的去承認自己的錯誤和能力不足。

韓國也去了,助理教練一堆,陳信安也回來了,這些球員彼此熟到不能再熟,我想不出來還能找什麼理由來解釋,一支國家隊會打成這個樣子。

要無限上綱到籃協嗎?要無限上綱到2001年大換血嗎?我並不認為這是問題的核心。籃協是該重振,大換血也許沒有迫切必要,但這和你把球打成這樣有什麼關係?

特別挑出教練的問題來說,是因為我已經不忍心再看到教練再糟蹋球員、糟蹋球迷、糟蹋台灣籃球。是的,請容我說,一個國家隊的教練,責任就是這麼重大,這是為什麼它叫「國家隊」,而不是「菜市場隊」的理由。

熱情、熱愛,值得感佩,卻不是所有問題的答案。對一個國家隊教練來說,這只是最起碼的條件而已。

Saturday, November 27, 2004

需要釐清的史坦克維奇盃

媒體報導,以及大多數人所相信的,都是史坦克維奇盃獲得前五名的國家,可以獲得直接晉級2005年亞錦賽的資格。但是根據亞洲籃協副秘書長Hagop Khajirian的說法,情況似乎並非如此,而Khajirian和亞洲籃協秘書長楊自福的說法,似乎又有衝突。這是必須釐清的一點,否則大家都會有錯誤的認知。

根據Khajirian的說法,史坦克維奇盃的結果,只是決定亞洲各個區域籃協(subzone,亞洲共有五個subzone,分別是東亞、中亞、西亞、東南亞和灣區)在亞錦賽擁有的席位數目。簡單的說,2005年亞錦賽16支參賽隊伍的原始席次分配如下:

東亞:2
西亞:2
中亞:2
東南亞:2
灣區:2
地主隊:1

其他五隊就由史坦克維奇盃的名次來決定,如今史坦克維奇盃結束,前五名中有三支東亞隊伍(南韓、台灣、日本)、一支西亞隊伍(敘利亞)、一支灣區隊伍(卡達),因此2005年亞錦賽的16隊席次分配如下:

東亞:2+3=5
西亞:2+1=3
中亞:2
東南亞:2
灣區:2+1=3
地主隊:1

最重要的是,包括冠軍隊在內,在史坦克維奇盃奪前五名的球隊並非「直升」亞錦賽,他們仍然必須參加五個區域的資格賽(Qualifications)。也就是說,中華隊、南韓、日本,連同上屆亞錦賽的冠軍隊中國等隊,都必須再參加2005年5月舉行的東亞區資格賽,爭奪這5個東亞的出賽名額。假設中華隊在資格賽只排名第六,就沒有資格參加2005年亞錦賽。

這很殘忍,連衛冕隊都沒有直接晉級下屆賽事的資格,好像也使得史坦克維奇盃變得沒有實質意義,但亞洲籃總的規劃就是如此。

不過亞洲籃總作事也不夠細心,沒有向各會員國充分的說明,甚至出現好幾種版本的說法。有一種說法是史坦克維奇盃冠軍可以直接晉級亞錦賽,另一種說法就是史坦克維奇盃前五名直接晉級;這也是中華籃協和各媒體到目前為止相信的版本。

**亞洲籃協的制度革命
當然,亞洲籃協的變革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我覺得立意良善。只是需要向各會員國說明得更清楚,同時公告週知,讓大家沒有疑慮。

從今年開始,亞洲籃協決定藉由史坦克維奇盃的舉辦,在競賽制度上作變革。最大的用意,在於讓亞洲各國的國家隊增加比賽經驗、交手次數,慢慢的提昇亞洲整體的籃球水準。這個制度簡單的解釋,就是希望讓亞錦賽和史坦克維奇盃成為同一個位階的亞洲最高層級賽事,在奇數和偶數年交互舉行,同時互為資格賽。

例如,今年史坦克維奇盃是2005年亞錦賽資格賽,而2005亞錦賽又是2006年史坦克維奇盃的資格賽。依循同樣的模式,2005亞錦賽前四名,將為各區域籃協爭取四個席次的配置。

2006年史坦克維奇盃的10支參賽隊伍配置如下:(問號代表亞錦賽前四名)

東亞:1+?
西亞:1+?
中亞:1+?
東南亞:1+?
灣區:1
地主隊:1

那麼,史坦克維奇盃之前也要打各區域資格賽嗎?這一點目前尚不清楚。

Kajirian表示,這個模式將使得各國籃協必須每年都競競業業的準備亞洲級賽事,而各國國家隊每年都有機會交手,而不是兩年一次。他也不諱言,亞洲的超強中國隊百般不願意參加什麼資格賽,每年都要碰韓國一次,但這個制度將迫使它非打不可。

對球隊來說,其實多打是好事;對球迷而言,高水準的比賽多也是球迷之福。亞洲籃協的變革,我樂觀其成。

**日本新職籃聯盟BJL
日本成立了一個新職籃聯盟BJ League(Basketball Japan League, http://www.bj-league.com ),預定於2005年11月起跑,進行至2006年5月。共有六支球隊:Sendai 89ers、Niigata Albirex、Saitama Broncos、Tokyo Apache、Osaka Deinonychus和Oita Heatdevils。每一支球隊預定能有13名日本球員和兩名洋將,每季共打40場比賽。

其中,Niigata是目前JBL第一級出走的隊伍,Saitama則是由JBL二級出走的隊伍。

這個聯盟和現存聯盟JBL的不同,JBL是半職業,類似台灣的甲組,由企業出資成立球隊,球員被視為企業員工,而BJL則是純職業。

一般人對BJL並不是很樂觀,它必須和行之有年的JBL競爭球員,但對於慣於一生只效力一家公司,而且公司也不輕易fire員工的日本人而言,BJL很難挖得動現有的明星,或是說服實力派的新球員加入。此外,純職業的隊伍,營收狀況當然直接衝擊到聯盟和球隊的生存,比較不像有大公司資助的JBL球隊一般穩定。

BJL和JBL目前面對的狀況和問題,和1994年台灣成立CBA中華職籃時,CBA和籃協之間的狀況非常類似。雙方處於競爭狀態,也有難以化開的心結和對立。會如何演變,要繼續觀察下去。

Wednesday, November 24, 2004

無形的那條線

台灣時間11月20日早上,「有幸」收看底特律活塞出戰印地安那溜馬一役的朋友,也「有幸」的目睹NBA史上難得一見的球賽,前無古人,後可能亦無來者。

●事件始末
我想,到現在為止大概沒有人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吧。簡單的來形容,此役終了前45.9秒,活塞Ben Wallace上籃,溜馬Ron Artest犯規。不料Wallace怒從心中起,一回頭就狠狠的以雙掌推撞Artest。

Artest起初並未反擊,此時Wallace還在節節進逼,兩隊球員紛紛衝進場拉架。Artest則整個人躺在計分台上,雙手枕著頭,似乎在看著Wallace的好戲,也有點幸災樂禍的味道。

一名球迷冷不防的將裝有飲料的紙杯(塑膠杯?)砸到Artest身上,此時Artest忍不住了,衝進觀眾席尋找「兇手」。隊友Stephen Jackson也跟著跳進觀眾席,此時溜馬球員也跟著跳進去拉架,場上則還有一堆兩隊球員在拉拉扯扯。

觀眾席上狀況愈來愈慘烈,許多球迷不但丟擲飲料,而且還加入戰局和球員混戰。回到球場上的Artest,一拳幹倒一名衝進場內的球迷。此時裁判終於宣佈沒收比賽,而溜馬隊球員在出場時,活塞迷愈想愈氣,火上加油,群集在出口通道上方倒可樂、啤氣,丟食物,甚至還有一張椅子飛進魚貫而出的球員群中。

在兩隊球員退場前,小歐尼爾也出拳毆打球迷。

由於比賽已無法繼續進行,裁判罕見的沒收比賽。而總裁David Stern也在隔一天先宣布四名球員暫時停賽之後,在週一作出處分。首先衝入觀眾席的Artest判罰全季禁賽,這將使他的禁賽場次達到73場,寫下NBA史上非使用禁藥球員的最多禁賽場次紀錄。

跟隨Artest衝進觀眾席打人的Stephen Jackson被判30場禁賽,小歐尼爾25場。另外,活塞的Ben Wallace禁賽6場,溜馬後衛Anthony Johnson禁賽5場。在第一波衝突中離開球員席的Reggie Miller、Chauncey Billups、Elden Campbell、Derrick Coleman均判罰一場禁賽。

這些禁賽均不給付薪資,也就是說Artest損失近500萬美元,小歐尼爾410萬美元,Jackson 163萬美元,Wallace 40萬美元,Johnson 13萬6000美元。在我們看來,幾乎都是天文數字。

●後續影響
這些禁賽令並不見得是最後的處份,別忘了NBA球員的好朋友─球員工會。球員工會一向以球員立場發聲,鐵定會提出申訴。但是根據專家的分析,由於這椿事件是發生在球場內,而非場外,依據現有勞資協議的規定,申訴空間很小。

此外,由於這場比賽剛好是全美轉播,鬥毆亂象盡入球迷眼簾,這一次的禁賽判決是由David Stern親自作決定。再怎麼樣,我也不認為Stern會否定自己的判斷。

至於原本很有希望問鼎東區冠軍,甚至總冠軍的溜馬隊,自然大受打擊。如果申訴不成,悲觀的來看,溜馬本季已經玩完了。Artest、小歐尼爾和Jackson都是溜馬的先發球員。即使後兩名球員在一月份重返陣容,先發少掉五分之三的溜馬要如何撐過這段時間,是個問題。

精神上的打擊則是另一個層面。溜馬整軍經武,本季好不容易補進Stephen Jackson加強外線,而Artest也似乎逐漸走出情緒衝動、行為失序的過去,正準備大展鴻圖一番。此時居然遭逢重大打擊,溜馬球團、球員的心理,想必是外人很難以理解和體會的。

至於另一個主角活塞,雖然至今表現不如上季,但禁賽影響並不大。理論上,他們會愈打愈好。令人擔心的是,溜馬在底特律贏了球卻慘遭球迷「修理」,聖誕節輪由活塞作客溜馬,看來印地安那波里斯球迷也會好好伺候活塞。我相信屆時NBA絕不會讓亂象重演,但這場全美轉播的球賽篤定是精彩好戲,看頭不會在另一場湖人對熱火(布萊恩vs.歐尼爾)之下。

比賽現場的失序,則讓活塞球團飽受責難。即使他們有千萬個理由,安全人員未能及時阻止亂象是事實,有人因此主張活塞球團也該受罰。在此事件之後,NBA各球隊加強球場保全措施,是必然的趨勢,也是不可不作的課題。

執法裁判也逃不了干係。活塞球隊主管就表示,球賽當時鬧了半天,裁判一直沒有判決出來,也沒有盡速將兩隊球員分開,導致狀況愈來愈惡化,才有後來的互毆事件。到目前為止,也尚未聽說裁判被懲處。

以我的觀察,也認為裁判確有失職之處,未能盡速處理狀況。或許是認為這只不過又是另一椿肢體衝突,而且比賽行將終了,衝突雙方看來也快「散場」。不料狀況再起,終於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有關球迷的暴力行為,當然也不可能無事開脫。底特律警方已經開始進行調查,接下來可能會有球迷被起訴,可能也會有一堆球員告球迷、球迷告球員和球隊的法律訴訟案件等著解決。

●深層思考
在24小時內,這椿衝突和暴力事件就成為全球體壇討論的焦點。球場暴力不是沒有,但這畢竟是NBA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究竟誰對?誰錯?

先出手的Ben Wallace當然有錯,但他的錯在裁判約束、管轄的範圍。Wallace之所以「只」禁賽6場,正因為這還是屬於球賽範疇的事件。

至於衝入觀眾席的Artest和Jackson,一般都認為犯了職業運動的大忌。球迷原本就是職業運動的衣食父母,基於「顧客永遠是對的」的消費者邏輯,無論球迷多麼惡形惡狀,球員「就是不能」上看台去扁人。

有球評說得好,身為職業運動員,你不能去跨越「那一道無形的線」,換句話說,也就是觀眾席和球場中間的那一條無形線。也有人說,一個籃球員,從國小時開始應該就會有「絕不可進入觀眾席」的概念─無論在任何情形下。

同時,球迷不得擅自進入球場,也是同樣的邏輯。那個走進球場被Artest一拳撂倒的球迷,雖不能說是咎由自取,但球迷的權益只停留在觀眾席上,你一旦走進不屬於你的地方,而且看來不帶好意,後果只有自己承受。

另一方面,也有球員認為,現代的球迷自認買票進場就是老大的心態愈演愈烈,動輒對球員惡言相向,如今更施以暴力,和球員「打」成一片。球員也是人,也要保護自己,也會有情緒起伏、衝動,這些球迷分明就是討打,不值得可憐。

這個議題上的看法不但分岐,而且是見仁見智,立場各有不同,很難討論出個結論和共識。

衍生出的週邊議題還包括:職業運動中的球迷/運動員關係,是不是愈來愈糟糕?職業運動中的暴力(無論是球員之間或球員vs.球迷),是否日漸增加?球場是否該對販賣酒品有更嚴格的限制?球員和球迷之間是否應該有更明顯的間隔和「緩衝帶」?

一切在目前都沒有答案,很可能以後也不會有。但我確定,如果我們以認真的態度來面對這椿事件,會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改變之處。我也相信,這一次的擦槍走火,只是偶發事件。99%的籃球賽還是很可愛、很不醜惡的,也有著良好的球員/球迷互動。

亂象過後,NBA還會繼續走下去。無論有多少前因後果,有多少「可是」和「然而」,只能對自己作出的行為負起責任,邁向暴風雨後的未來。

Saturday, November 20, 2004

系出名門─Uconn

(前言:許多人說,如果你真正喜歡NBA,自然而然的會涉獵NCAA大學籃球的領域。事實上在美國,大學籃球的受歡迎才是職業籃球發源的主因。從本月份起,我們要反方向的來看,眾多NBA球星是如何的系出名門,一脈相傳。)

●80年代末期崛起
Uconn並不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名校」,他們成為名校,只不過是近十幾年來的事,而這都和教頭Jim Calhoun的到來有關。你幾乎可以說,他就是近代Uconn男籃史的主詞、動詞、名詞和代名詞。

1986年,在波士頓的東北大學(Northeastern)待了14年之久的Jim Calhoun,應聘來到Uconn,至今已經進入第19個年頭。在Uconn的前18年,Calhoun寫下432勝165負的成績,1999、2004年兩度奪得NCAA冠軍,1988年奪得NIT冠軍,共有6次打進最後八強。最值得稱道的是,Uconn在他率領下,只要打進四強就奪冠,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在Calhoun到來之前,Uconn也稱不上差,但只是第一級大學中相當平凡的學校。對一個新上任的教練,最要緊的是迅速打出好戰績,學校和自己的名氣大了,招收球員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1985-89年間就讀Uconn的NBA老將,如今被稱為「Uncle Cliffy」的Cliff Robinson,雖然不是Calhoun親手招來的子弟兵,卻是他手下第一個成名的球星,也是Uconn拿下1989年NIT冠軍的頭號功臣。從此之後,Uconn慢慢的在大東部聯盟(Big East)崛起,終至躋身全美列強之林。

我們談的當然以男籃為主,但有趣的是,即使Uconn男籃近年來名滿全美,他們在自己家裡的名氣恐怕還差女籃一截。Uconn女籃從90年代崛起,竄紅的速度比男籃更快,在名教頭Geno Auriemma領導下,1995、2000年奪冠,2002-2004年間更拿下三連霸,非常恐怖,歷年製造出來的女子球星,數量更是多到可怕。

如果說Uconn在男籃已算名校,那麼Uconn在女子籃壇,可以和Tennessee並稱多年不墜的兩大強權,更勝一籌。只可惜女籃畢竟不如男籃受歡迎和重視,否則我們今天討論的主角,可能是Uconn女籃。

●鋒衛人才突出
在「克里夫伯伯」之後,Uconn逐漸招收到較有實力的高中球員。1988-93年間,康大靠著6-2的後衛Chris Smith和6-7前鋒Scott Burrell撐場面。Smith以得分見長,四年攻得2145分,至今仍在康大校史上高掛第一。當然,這和他打滿四年有很大的關係,否則篤定被刷新。Smith的NBA路並不順遂,在灰狼混了三年即遭釋出。

Burrell最為人所知的,應該是效力公牛期間。他在大學時期既能得分,也能抓籃板,防守也好,是標準的全能球員。

康大第三代由1991-94年的全能前鋒Donyell Marshall領銜,他至今仍保有康大單季855分的最多得分紀錄。配角則是目前在NBA還混得不錯的控球後衛Kevin Ollie(91-95年),以及6-6的苦工型球員Donny Marshall。

康大在這個時期笑傲大東部聯盟,但季後錦標賽屢屢撞牆,和最後四強擦身而過,心臟強度顯然還不太夠。Marshall只打了三年就棄學,生涯得分1648分在校史上排第十,平均則有18.1分。進入NBA之後,他轉過灰狼、勇士、爵士、公牛、暴龍等隊,球技有愈陳愈香的味道。

Kevin Ollie則很苦命,不起眼的他從未在選秀會上中選,但至今已周旋過九支NBA隊伍,目前效力騎士。頻頻轉隊,證明他不是大將之才,卻也說明他的紮實好用。

1993-96年就讀康大的Ray Allen,成為Uconn第四梯隊的主角,正式讓Uconn樹立全美地位。Allen自大一開始就極為搶眼,三年間拿下1922分在校史排第四,平均達19分,也入選各單位所選出的全美明星隊。他在大學時期,就一再展現出沈著、精準的特色和驚人的彈性,能投能扣,將近十年後的他還是這個模樣。

在這個時期和Allen搭配的,還包括控球Doron Scheffer和中鋒Travis Knight、前鋒Donny Marshall等人。Scheffer身高有6-3,三年間平均有13分,最重要的是他開啟了康大招收以色列籍球員的先例,不但使Uconn往後再陸續收進五、六名以色列球員,當年更使以色列電視台直播Uconn的球賽!Scheffer在選秀會上被快艇挑選,但沒有大成就,於是再返回以色列職籃打球。

中鋒Knight的成名倒在意料之外,他在康大最後兩年雖然籃板在全隊居首,前途卻不太被看好,被NBA選上多半出於7呎身高。他在首輪為公牛選上,但球季尚未開打就被釋出,然後被湖人「撿」走。神奇的是,Knight新秀球季「躲」在Shaq O’Neal背後,竟交出4.8分、4.5籃板這張相當不錯的成績單。

塞爾提克隨即和Knight簽了張肥約,但這成了Knight職業生涯的最後高潮,也成了Rick Pitino眾多錯誤決定其中之一。隨後幾年,Knight巡迴湖人、尼克,是替補中的替補;或許這證明當初球評實在沒看錯他。

接下來康大終於進入開花結果期,在1996-2000年間,共有Richard Hamilton、Khalid El-Amin和Jake Voskuhl構成主力核心。一般認為Hamilton幾乎是Ray Allen的翻版。Hamilton的球路同樣內外全能,在三年內就轟進2036分排名校史第二,平均達19.8分,如果他大四留校,成為校史得分王是必定的事實。不過他在念完大三就決定進NBA,失去得分王機會,非常可惜。

Khalid El-Amin(1997-2000)是相當令人感興趣的球員,身高只有5-11,身材圓滾滾的像尊彌勒佛。El-Amin高中時代就是全美明星,雖然他後來在NBA沒有大成就,但他在康大三年期間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主控,速度快,擅於全速向前場推進,傳球視野也在水準以上,常有妙傳鏡頭出現。同時,他的得分功力不差,三年攻下1650分在校史上排名第九。

Voskuhl的幸運和Travis Knight很類似,由於肯作苦工,目前還是鳳凰城太陽的主戰中鋒。

Uconn之所以能在1999年擊敗杜克拿下首冠,除了Hamilton,重要的功臣是反而是Kevin Freeman、Ricky Moore和Albert Mouring這些以防守見長的無名英雄,他們未能在NBA出頭,但值得一提。

最新的一批康大英雄,包括2000-2002年的Caron Butler,以及2001-2004年的Emeka Okafor、Ben Gordon,其中Okafor/Gordon在今年聯手為Uconn捧回第二座冠軍盃。Butler承繼Allen、Hamilton的核心地位,但是只打了兩年就提前進NBA。和兩個學長相比,他的球路多了一點點的內線成分。

Okafor和Gordon進入康大之初,眾人對他們的期望倒沒有先前的球星來得大。但兩人都肯苦練,年年進步,靠著Okafor的防守、籃板威力和Gordon的外線,Uconn今年擊敗Georgia Tech拿下第二座冠軍,Okafor和Gordon也分別棄學,在NBA選秀會首輪第二順位和第三順位,繼續進入職業為Uconn寫下校友傳奇。

綜觀Uconn自80年代中期崛起至今的歷史,他們似乎在6-4至6-7的鋒衛上特別有心得,這個位置的球員往往是他們的球隊核心。Uconn的控球以穩健供輸為主,並不算有太突出的人才,中鋒則在傳統上是作苦工的藍領角色。

●挑戰第三座冠軍
延襲這個傳統,Uconn今年會以6-10的大二小前鋒Charlie Villaneuva和6-9的明牌新鮮人Rudy Gay為鋒線主力。Uconn的整體實力也被看好名列全美前十名,但是想要挑戰第三座冠軍,難度蠻高。

在主挑控球四年的Taliek Brown畢業之後,原本要由大一的高中明星控球A.J. Price挑起重任,但Price卻突然得到顱內出血,差點就有生命危險。目前雖已出院,但短期內無法再負荷劇烈的體育活動,只能專心上課或是觀看隊友練球。

然而,Jim Calhoun就是勝利的保證,相信康大本季戰績仍不差。即使Uconn無法再贏得另一座冠軍,在NBA的眾多校友也證明了,Uconn給了他們相當正確紮實的籃球訓練。或許有那麼一天,Uconn男籃在學校裡的地位能夠超越女籃!

NBA部落格 - I LOVE THIS GAME!!

I LOVE THIS GAME!!

原本很平常的一場比賽,何其有幸,讓我看到史上最誇張的一場群架。說真的,在NBA比賽愈來愈難看的此刻,有了這場群架,至少讓我身體裡的血液溫度上升了五度。

這場球員、球迷的群架發生之後,照例的「檢查」了Detroit和Indianapolis的媒體,以及全美的媒體。兩個城市的媒體,在譴責此事件的同時,多少對對手多了一點責難和諷刺。我想,從今天開始,過去幾年國王和湖人的rivalry已經是小case了,而溜馬和活塞下一次在Indianapolis的遭遇,也很可能帶給大家很不一樣的聖誕節。

但在那之前,NBA總部會如何處理才是重點。率先出拳的Ben Wallace,沒話說,至少禁個5場。衝突之初還算聰明冷靜的Artest,壞就壞在被球迷潑了可樂之後,衝到觀眾席去開扁,我想至少禁賽10場以上。上去助拳的Stephen Jackson,後來也開扁的Jermaine O'Neal,揮拳畫面盡入眼底,也逃不了禁賽命運。

如果球員離席就得禁賽,那麼兩隊板凳席幾乎全面出清,最後可能要重演當年熱火、尼克群架的結局,以輪流禁賽,每場湊足8人上場。除此之外,球迷的律師、球員的律師大概也會互相亂告一場。

以我個人來看,Artest在終場前45.9秒對Ben Wallace的犯規,沒撲到球乾脆推一把,稱不上是惡性犯規。但是以當初溜馬已領先15分,實在是沒有必要作此犯規,這也是Larry Brown賽後所提到的。至於脾氣一向還不錯的Ben Wallace為何在此刻抓狂,除了輸球的怨氣之外,天曉得!

Ben Wallace持續抓狂,兩隊在此時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沒有迅速的讓雙方球員拉回己方球員區,一堆人跑出來磨磨蹭蹭、你推我拉,裁判大概是忙著拉人,判決遲遲未下。

阿泰這一次很聰明的未對Ben Wallace作出任何肢體反應,卻雙手枕著後腦在記分台上躺著蹺起二郎腿,一副準備要作Spa的模樣。這實在很難不解釋為挑釁,結果活塞球迷一杯重量杯可樂飛過來,反而是Artest抓狂了。

很顯然的,活塞主場警衛人員是嚴重的失職。坦白說,當時只剩40幾秒就要散場,他們大概也準備打卡下班了,誰知道場上一觸即發,到最後終於拉也拉不住。

至於活塞球迷,最後演變成群情激憤的場面。有群眾的地方,只要有人先領頭作亂,接下來就絕不會和平收場。他們是不是失去了風度?是的。球迷買票進場就有權利對球員為所欲為?當然不是。但我確定的是,職業運動員衝上看台打觀眾,絕對是大忌,也絕對不應該,因此Artest和Jackson鐵定會受到重罰,也應該受到重罰。

最可憐的恐怕是出來拉架的球員,情況演變至此,誰還能冒著不保護隊友的罪名留在板凳上?David Harrison、Eddie Gill、Fred Jones都忙著拉架,Fred Jones還被球迷偷襲,結結實實的挨了好幾拳。

我很想告訴自己,其實這是NBA為了刺激收視率,私下串通兩隊球員演出的一場精彩大戲,只不過活塞球迷太入戲了一點。但說真的,底特律果然是民風慓悍,現在我們終於知道,真正的Bad Boys不是Will Smith和Martin Lawrence,真正的Bad Boys住在底特律。

還有,明天要打溜馬的魔術隊,大概已經開始偷笑、忙著打電話取消練球了...

**有美國作家開始質疑球場賣啤酒啦、球迷水準日漸低落啦、球迷七早八早就開始言語恫嚇球員、早晚一天有球員殘廢或死在場上這些事。滋事球迷、打球迷的球員當然不可取,但我相信這是偶發事件。群架在NBA是司空見慣,湖人教頭Rudy T當年效力火箭時,差點被湖人的Kermit Washington一拳打成肉餅毀容,最後還動了整型手術,那才叫可怕。

所以當我看到溜馬教頭Rick Carlisle賽後形容:「I was fighting for life out there」,實在是有點誇張了。

其實美國的球迷算是文明了,前魔術後衛Darrell Armstrong曾在歐洲塞浦路斯打球,還有球迷在看台上放火的。而中國CBA也曾有球迷丟寶特瓶、打火機、賽後堵球員的事件。在台灣,光是瓊斯盃就打過好幾次,那種場面我覺得才可怕,因為...警衛在那裡?哪有什麼警衛?

1999年瓊斯盃中華和菲律賓打群架,小弟很不幸的剛好在現場,那才叫fighting for my life out there,球迷什麼都朝場中丟,寶特瓶、硬幣、雨傘、畚斗,甚至椅子。我只記得自己一手護頭,一手護我的電腦怕被砸爛,一邊要看著場上發生情形(因為要寫報導),一邊心裡還暗幹,剛才寫的稿子全進了址圾桶,全部都要重寫。

更瘋狂的事情,每天都不斷的在全世界發生。不過這一次的事件,肯定給NBA各隊的球場管理部門好好上了一課。

籃球是球迷和球員距離最近的運動之一,一方面雖然更促成了球員和球迷之間的互動交流,另一方面卻也更危險,今天的群架就是個好例子。

Tuesday, November 16, 2004

台灣籃球季開打

和北美或其他區域比起來,台灣的籃球季來得晚了點。如今在興農牛擊敗統一獅封王後,台灣籃球季終於要藉由HBL高中籃球、第一屆史坦克維奇盃亞洲男籃賽和進入第二季的SBL超級籃賽的陸續開打,漸次加溫。

歡迎大家一起重新迎接台灣籃球季的到來。每個不同的球季,總有著各自不同的挑戰和代表意義,今年也不例外。讓我們依次來看看即將進行的比賽:

●史坦克維奇盃:主角缺席 主辦獨具意義
由國際籃總推動,以前任國際籃總秘書長Boris Stankovic為名的史坦克維奇盃亞洲賽,第一屆賽事就讓中華籃協主辦,獨具意義。畢竟,因為政治關係,台灣已經有很久未曾舉辦亞洲級的成人籃球賽事。

史坦克維奇盃創辦的目的,在於增加亞洲各國之間的比賽,同時作為亞洲錦標賽的資格賽(qualification),用意值得肯定。如此一來,亞洲各國的國家隊等於每年都有「正式」的交手機會。

本屆史坦克維奇盃集東亞、東南亞的台灣、南韓、日本、菲律賓,以及西亞和南亞的科威特、卡達、敘利亞、印度等八支球隊,也算稍具規模。很可惜的,亞洲首強中國,以及近來異軍突起的伊朗雙雙缺席,使比賽卡司的成色減弱不少。

照理說,史坦克維奇盃的噱頭、場合,理應讓各國參賽意願濃厚。未能集各國於一堂的主要原因,在於今年比賽選定時間太過尷尬,各國本身職籃或聯賽的球季都已開打,國家隊的組訓和參賽都面臨麻煩,這是下一屆賽事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

無論如何,對中華籃協,或是台灣球員而言,這不但是一次大好的機會,也是一個起點。

對籃協而言,多主辦籃球比賽、加強爭辦正式的賽事,對球迷、球員都是福音,有助於改善中華籃協以往在球迷眼中不甚理想的形象,更有助於讓台灣在亞洲的籃球地圖上經常發聲,增加「可見度」,經常「被看見」,可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台灣球員更需要經常性的和各國球員對抗、比賽,從正式比賽中吸收經驗。如果去年第一季的SBL超級籃賽告訴了我們什麼,那就是台灣球員的潛能需要被刺激、球技需要被開發。一旦有競爭、有刺激,球員的對抗性、求勝心、企圖心,都會往上提昇一個檔次,讓球迷感到訝異。

希望,史坦克維奇盃真會是一個好的起點,也希望中華隊能繼瓊斯盃之後再獲得好成績。瓊斯盃畢竟是一項非正式賽事,唯有在正式比賽中獲得肯定,中華隊才能洗刷過去兩屆亞錦賽帶給球迷的傷心。

●SBL:是成是敗等著瞧
由於史坦克維奇盃的舉辦,第二季SBL超級籃賽往後推延,一直要到12月18日才開打,大概比各國正常開打的球季晚了兩個月。SBL第二季的發展,將會引起很多人的關心、注意,事實上,也會是非常重要,非常值得觀察的發展。

記得中華職籃CBA嗎?開辦之初,前兩年也創下相當不錯的票房。之後就開始亂象叢生,大家爭權奪利、見錢眼開,最後的結果是,職籃五年中途宣佈無限期停賽。

台灣籃壇─無論是球隊、教練或球員─似乎都從那個時刻開始停止作夢和尋夢,直到去年…

本季SBL有著不小的變動。最大的變化,恐怕是整個聯盟的組織架構和權利義務,重新回歸到籃協底下來決定,而不像去年由「執行單位」ESPN+NIKE統籌規劃一切。多數由球隊人士組成的超級聯賽委員會,將負起主導SBL政策的責任。ESPN將回到原本轉播單位的位置,NIKE也重回贊助商的位置。

這一切的發展,將會影響到SBL的永續經營。甚至不該說是「永續經營」,應該說SBL是否能夠在往後幾年繼續擁有正面的發展,都看今年。

其他方面也有著很大的改變,而這應該是球迷們真正有興趣的部份。去年的九太,如今由東森購物台接手,去年的中廣改由緯來電視網接手。球員部份,九太(東森)以哈孝遠交換台啤的廖偉成,成為SBL第一椿球員交易。新浪釋出老將周俊三、黃春雄、熊仁正,分別轉至東森和緯來,台銀的許皓程轉至台啤,是比較重要的幾個轉隊球員。

教練方面也有改變。新浪改由劉俊卿接手,台啤的傅明仁離開,改由領隊閻家驊兼任總教練,助理教練黃萬隆因理念不合求去。東森的劉華林成為助理教練,改由金華國中教練鄭金城接掌總教練。

變動總是讓球迷感到無比新鮮和期待。以先前緯來主辦的百萬挑戰賽看來,SBL第二季的場上比賽,將會很有看頭。在球員重組之後,除了台銀仍嫌太弱,其他六隊實力都更加接近。而上一季的拼戰,使得從不作重量訓練的林志傑也開始洗心革面,練球超認真。另外還有其他球員,也私底下在苦練著。

對於球場上的SBL,除了教練的專業程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其他我完全不擔心,甚至感到樂觀。至於SBL的營運和組織架構,則持保留態度,希望經過過去的教訓,主事者和球隊都能學到一點東西。

●HBL:繼續墮落
是我的偏見嗎?感覺上,HBL逐漸成為一個只能靠有天份的高中球員來拉抬聲勢、吸引注意的聯盟。而目前的HBL,剛好停留在不太能再像以往一樣,吸引那麼多目光的時期。

在整體水準上,HBL似乎也有每下愈況的表現。高中生的拼勁依然,這也是HBL最強調的。但籃球場上畢竟不只是拼了就行,目前台灣高中球員的基本動作如何?攻防概念、團隊概念如何?對球賽的細部內容了解如何?教練和球賽是否給了他們什麼啟發?

看完HBL預賽之後,目前我得到的答案十分負面。面對高中球賽和高中球員,我們確實不該以成人級的水準來要求,但即使是如此,HBL的發展也不見得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我不想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但也很接近了。

其實話說回來,HBL不見得要吸引很多的目光。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職業賽、甲組球賽上,才是最正常的現象。HBL真正該作的,正如同它經常強調的「教育」意義,就在「教育」兩字。主辦單位是否提供了最佳的教育環境?教練是否給予球員全方位的教育、正確的教導?球員又是否得到、願意得到正確的教育?

把期望都放在像田壘、吳岱豪這種類型的球員身上,是很不明智、很不應該的。

Monday, November 15, 2004

我看LeBron James

原本,我一直對高中棄學球員抱持著相當「學院派」的看法,但先是Kevin Garnett、Kobe Bryant、Tracy McGrady,又來個LeBron James,我差點就要全面棄守那「陳腐、守舊」的觀念。

幸好還有Tyson Chandler、Eddy Curry、Jonathon Bender這幾個寶貝蛋,讓我認為大學籃球的薰陶還是多少有點用,至少對大多數球員來說是如此。

一言以蔽之,LeBron James對我來說,他沒有讓我失望過,似乎也沒有讓絕大多數的人失望過,而這並不容易。

James被稱為史上最紅、被談論最多、被哄抬得最兇,所謂「most hyped」的高中運動員。事實上,hyped high school athlete多得很,各個運動領域都有,例如足球的Freddy Adu、女子高球的韓國妹Michelle Wie,上面提到的Chandler、Curry、Sebastian Telfair也都算是。再算早一點,大家還記得Damon Bailey嗎?

但是James難得的是,他能夠成為少數完全符合(至少到目前為止)公眾期望的hyped athelete,就我記憶所及,其他能夠辦到的只有Tiger Woods(也許這是他的生日和Woods同一天的原因?)和Lew Alcindor(Kareem Abdul-Jabbar),或許Alonzo Mourning也算。其他人不是高中時期沒那麼出名(如喬丹、Vince Carter),就是小時了了。

自從James成名以來,他就是眾所矚目的焦點,而他好像也從未在眾人面前丟臉,無論是高四球季,或是之後的高中明星賽。在壓力愈大的環境,他似乎表現得愈好。麥當勞高中明星賽,他攻下27分、7籃板、7助攻,Jordan Capitol Classic則有34分、12籃板,Roundball Classic攻下28分、5助攻,而且在終場前25秒投進致勝的跳投。三項明星賽,他全部獲得MVP。

新人球季,他在第一場NBA球賽攻下25分、6籃板、9助攻,全季平均20.9分、5.5籃板、5.9助攻、1.65抄截。如今進入第二季,他似乎更有進步。

我真的很想知道,James到底什麼時候會讓我們失望。

James令人印象深刻的另一點,是他的傳球。這並不是說他的傳球多妙,事實上他的妙傳並不太多。但他最難得的一點是,雖然從高中時代起就身為球隊的「一哥」,卻絕對沒有一般隊友最討厭、最受不了的「該給時不給」的問題;相信自己在打球的朋友都能了解這是什麼意思。

James不但會「給」,而且他很肯「給」,但是他的得分也不會低。對一個19歲的孩子,要拿捏其中的分寸和竅門並不容易。

還記得第一次寫LeBron James時,就有高中教練、隊友、球探提到,他最令人訝異的一點並不在得分,而在傳球,看來他們是說對了。

如果我說,James的壓力比喬丹、Kobe、KG、McGrady、姚明、Iverson都要來得大,不知各位同不同意。以上這些球員固然目前是一方之霸,剛進聯盟時卻沒有人期待他們能完成什麼偉大的功業。但其他的不談,光是NIKE砸了七年9000萬美元,James就沒有失敗的本錢。你認為他的壓力不大嗎?如果我們之中任何一個人是他,我不確信我們還能不能享受籃球的樂趣。

NBA是個成王敗寇的世界,James到目前為止不但沒有讓人失望,甚至不停的向前邁進著。但終究,King James的王朝要靠加冕與否來論斷成敗,只能祝他好運。

而我也很想知道,James在「轉大人」之後,是否也能散發出如同喬丹、Kobe Bryant一般的迷人風采。或許這和球技無關,卻是他能否具備行銷魅力的關鍵。

Sunday, November 14, 2004

世界那麼大 - 又見宮田諭

曾在今年七月底提過,隻身勇闖南加州夏季聯盟的日本"籍籍無名"後衛宮田諭,再度踏上北美之路,已經加盟ABA的Ontario Warriors。換句話說,陳信安有亞洲伙伴了。

繼中國的姚明和王治郅之後,亞洲各國球員似乎更加前仆後繼的勇於向北美籃壇前進。NBA的田臥勇太、ABA的陳信安(Orange County)、宮田諭(Ontario)、河昇鎮(Portland Reign)和NBDL的方成允(Roanoke),被NBA掉的巴特爾,也被NBDL的Huntsville在選秀會上選中。

無論他們的成績如何,都對亞洲籃球有益。唯有讓前進北美成為一種常態,才能消除一般球員心中的畏懼,激起有為者亦若是的決心,不再卻步不前。如果有那麼一天,這些第一批勇闖北美的亞洲球員,都會是無名英雄,就像當年第一批到NBA闖盪的歐洲球員Marciulionis等人一樣。

宮田諭加盟Ontario Warriors的英文版Japan Today原文內容。

但話說回來,ABA爆量擴增,卻有不少球隊的營運和運作有問題。舉例來說,Gwinnett Gwizzlies這支球隊還沒開季已經消失了,由Atlanta Mustangs取而代之。

Jacksonville Wave更鮮,這支球隊在喬治亞州的Camden County場館練球練到一半,被該市市長打斷,不准再練。原來,當初Wave由離職GM Larry Jacobs出面向市政府承租場館,離職之後市政府才發現,根本就沒付錢,只好中止租約。謠言也說該隊已經沒有錢再支付球員薪水,總教練Clemon Johnson(曾打過76人和超音速等隊)考慮是不是要再回去當高中教練。

誠心的希望ABA不要出大問題,否則很多球員的籃球夢會斷送在聯盟和球隊手上。

Wednesday, November 10, 2004

NBA首週大驚奇

NBA向來都充滿著驚奇,事實上這也是它如此迷人的原因之一。開打一週的NBA,各隊出戰大約只有三至四場,就已經出現許多不在眾人預期之內的狀況,讓人嘖嘖稱奇。

當然,開季的現象並不會維持整季。從以往的例子就可以知道,開季的連勝連敗,絕對無法代表全季走向,甚至有時是背道而馳的。不過,還是有值得討論之處,也留給期待數月之久的球迷很大的討論空間。

在第一週帶給球迷驚喜的球隊,有以下各隊;

多倫多暴龍
是的,有卡特在的球隊,就永遠有希望。但有誰會想到,暴龍竟會在第一週打出三戰全勝的戰績?而且這三隊分別是火箭、活塞、拓荒者。

一般認為,暴龍本季剛更換新教頭米契爾,勢必歷經三年更換三名教練的陣痛期。最重要的是,卡特在夏天才認為球隊始終不長進,不但一直未能補強戰力,反而每下愈況,大聲嚷嚷要球隊將他交易出去。第一主將準備求去,對任何團隊士氣都是很大的打擊。

卡特求去不成之後,誓言發揮敬業態度,還是會努力帶領暴龍征戰下去。他也說到作到,目前平均17.7分雖是生涯最低,但命中率大有提昇。暴龍進攻平均,除卡特之外,羅斯、奧斯頓、二年生波許的得分都在14-15分之間,中鋒伍茲則有8.3個籃板。其中奧斯頓和伍茲的表現,是暴龍戰力提昇的關鍵。

邁阿密熱火
陣容經過大地震的熱火,也寫下三戰全勝紀錄。俠客歐尼爾顯然還在適應期,而且有傷在身,平均出賽還不到30分鐘,只有15.3分、7.3籃板的成績,但轉隊、減肥後的俠客顯然氣象一新。好戲還在後頭,待歐尼爾無傷在身,才是他震撼東區的開始。

真正搶眼的熱火球員是二年生韋德,他在三戰中平均28.7分、6.3籃板、7.7助攻,簡直是全能得可怕,也是熱火在攻勢停頓之際最為仰賴的單打球員。熱火教頭大范甘迪整合球員算是極為成功,但艾迪瓊斯略有退化,也許這是韋德太過搶眼的結果,卻不免令人擔心。

達拉斯小牛
再度經過大交易和人事大變動的小牛,居然打出四戰全勝的成績。經過盤整的小牛,板凳深度依然傲人,上場時間在14分鐘以上的球員多達9人,而且防守略有進步。

到目前為止,新加盟的球員都對小牛戰力產生正面影響。中鋒丹皮爾平均10分、9籃板,後衛泰瑞13.5分、史泰克豪斯10.5分,新秀哈瑞斯8分、3.3助攻。天曉得,或許失去奈許對小牛而言並不是壞事!

猶他爵士
爵士在教練史隆運籌帷幄之下,只稍稍沈寂(坦白說也稱不上沈寂)了一年,本季又呈現兵多將廣、戰力深厚的氣象,至今四戰全勝。由騎士轉來的布瑟表現極為理想,平均19.3分和11籃板均在全隊排名第一。俄羅斯的基里蘭柯持續進步,有17.5分、6籃板、2.3抄截和6.5次阻攻的驚人全能成績。這兩大前鋒是爵士戰力的保障。

擅於識人的史隆,找來一名25歲名不見經傳的控球新秀麥克勞德(Keith McLeod),至今竟有7.5分、7助攻的成績。在爵士進入第二年的貝爾也繼續進步,平均12分。

以這些球員再加上原有的射手哈普林、吉里切克、由活塞轉來的中鋒歐庫爾,以及非常熟悉史隆系統戰的回鍋老將艾斯利,爵士的人手非常充裕,球風維持一貫的強悍硬朗和效率,有內有外,將再度成為西區不可小看的勁旅。

鳳凰城太陽
失去奈許對小牛可能是福不是禍,對太陽亦然。太陽在奈許加入之後有如打通任督二脈,開季三連勝,而且都是大勝,分別以112-82勝老鷹、108-98勝七六人、112-80勝籃網,有兩場勝分在30分以上。

一對前鋒史陶德邁爾、馬里安的佳績是可以預期的,得分後衛喬強森在新加盟的理查森刺激下,交出平均19分的紀錄,則有點出乎意料。太陽目前的進攻火力非常強大,完全打出教練狄安東尼要求的速度,彌補了虛弱的內線。他們的內線和防守問題,還值得持續觀察。但無論如何,太陽有可能成為本季西區的黑馬。

在第一週讓球迷掩面失望的,則有以下各隊:

克里夫蘭騎士
至今三戰全敗,對於季前預測頗被看好的騎士,有點意外。「大帝」詹姆斯的演出並未讓人失望,平均有26.7分、6.3籃板、7.3助攻,中鋒伊爾高斯卡斯也有得分、籃板平均雙位數的表現,但團隊的防守和投籃(命中率僅四成)尚不理想。以騎士的戰力,應不致於在東區如此慘淡。

紐奧良黃蜂
季前馬許本因傷停賽的消息,彷彿讓黃蜂失了神,如今全隊只剩貝倫戴維斯一人苦撐場面(平均27.3分、9.3助攻)。黃蜂和其他球隊相比,可用之兵少了一點,而且從東區轉到西區,才知道西區果然不是好混的。不過他們兩場球敗給灰狼、魔術的輸分都不多,還是值得繼續觀察。在籃網時期被批評功力太遜的教練史考特,該是端出壓箱寶的時候了。

孟斐斯灰熊
灰熊一勝難求,恐怕是西區最大的震撼之一,看來全不像是一支上一季奪得50勝,而且主力球員全無變動的球隊。

灰熊以充沛的人手、多達十名可用之兵著稱,但目前全隊的狀況都很糟糕,特別是投籃命中率只有三成八,對手則高達四成六,一來一往之間,要贏球也難。對於防守能力不突出的灰熊,進攻拼不過對手就等於玩完。本季可能是老教頭布朗的最後一季,灰熊諸將可不能送給老教練這麼糟糕的退休禮物,球季才開始,還有機會修正。

沙加緬度國王
球員小幅變動,走了老中鋒狄瓦茲,並不足以讓國王被看衰。但國王至今三戰盡墨,問題也出在進攻,全隊命中率不及四成。季前為人所擔心的韋柏、史托亞克維奇心結,至今還看不出來有什麼影響。

倒是國王隊在得分後衛上的戰力真空,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克里斯提平均4分,最佳第六人巴比傑克森7.3分,準備接班的新秀馬丁上場時間少得可憐,平均只有0.5分,三個人湊起來還不到12分。

國王也是一支典型以進攻主導球賽節奏的隊伍,本身的進攻如果不順,很難靠防守贏球,因為防守並不是他們的長處。季前大家就對國王多所質疑,認為他們奪取西區寶座的最佳時機已經遠去,照目前的狀況看來,國王想堵住球評和球迷的嘴,沒有其他方法,只能靠自己多加油。

金州勇士
大學教練蒙哥馬利轉戰NBA,依循往例,大家不會對這種球隊有太多幻想和期待。果然,勇士開季就來了個四連敗。

勇士的問題也出在進攻火力斷續,全隊命中率只有三成七,排名最後一名,平均每場只能攻得84.8分排名倒數第二,只小勝尼克。球隊仰賴的理查森、鄧里維,至今的發揮都不及預期,看來今年對舊金山灣區的球迷來說,又是漫長、絕望的一年。

Monday, November 08, 2004

NCdoubleA Notepad - 從教練看起

各家媒體或專家公佈的季前Top25預測,是個不錯的新球季起點,不過我也很喜歡從教練的變動看起。沒有什麼特殊原因,除了個人喜好,最重要還是因為大學籃球的風貌和勝敗,與教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本季照例有不少名校更換了總教練,我一直很喜歡的Utah大學胖教練Rick Majerus,由於心臟病問題,已經不適合再擔任教練,最後由Eastern Washington的Ray Giacoletti接任。

最不願意見到的一件事,就是教練因為身體健康理由而離開球場。但Majerus不離開不行,他已經動過兩次心臟繞道手術,再帶球隊下去,可能連命都沒了。他在1989年由Ball State大學來到Utah之後,15年來創下323勝95負戰績,10次打進NCAA錦標賽,4次打進16強,最高峰恐怕是1998年打進冠軍戰。而當年準決賽以三區域二盯人的"Triangle-and-Two"擊敗Arizona,以盯人伺候Arizona的兩支大槍Mike Bibby、Miles Simon,更使得籃壇一時之間再度將這被塵封許久的戰術拿出來討論。

Majerus讓人佩服的原因,除了他的幽默和愛吃,最重要的是他擁有激發球員潛力的能力,Andre Miller、Keith Van Horn和Michael Doleac這三名出身Utah的NBA球員,高中時都不是非常顯眼的球員,Doleac甚至在高中校隊都未能先發,但是Majerus慧眼看出他的特殊之處。

無論如何,給予Majerus萬千祝福。他今年才55歲,離開球場實在早了點,希望有一天能再見到他。

Ohio State的Jim O'Brien則因為違反招生規定而遭學校解職,由原在Xavier的Thad Matta接任。

Big East的紐約名校St. John's,原教練Mike Jarvis自從Omar Cook和Ron Artest之後,近年來一直招不到好球員,紐約市明星球員被其他學校搶光光。招生不力、戰績不佳,只好滾蛋,由助理教練Norm Roberts接替。

另外,記得Mourning、Mutombo、Ewing和Iverson的恩師John Thompson嗎?是的,他退休了,不過Georgetown下一季的新任總教練不是別人,就是老Thompson的兒子John Thompson III(三世)。三世在Princeton混得不錯,終於踏上老爸的步伐。和St. John's一樣,Georgetown也在試著找回過往的榮光。

上一季帶領空軍官校打出傲人戰績的Joe Scott,名氣瞬間水漲船高,火速轉到Princeton。另一個類似的案例是Nevada的Trent Johnson。Trent Johnson上一季帶領Nevada和主將Kirk Snyder在NCAA錦標賽殺出一條血路,師徒兩人馬上落跑。不過他們跑得還算有道理,畢竟Snyder在首輪入選,而Johnson在執教Nevada之前,原本就是Stanford教頭Mike Montgomery底下的助理教練。

曾經待過Illinois和NBA老鷹隊的名師Lon Kruger,到UNLV接替退休教頭Charlie Spoonhour的缺。Spoonhour在St. Louis時曾經帶過Larry Hughes。

球員時代曾是北卡大主力控球的Jeff Lebo,由Chatanooga轉到Barkley的母校Auburn,取代老教頭Cliff Ellis。Lebo球員時期玉樹臨風,沒想到頭髮掉得挺快,現在那個大光頭可是亮得很。

去年帶領UTEP大放光芒的Billy Gillespie,隨即跳槽到Texas A&M,接替Melvin Watkins留下來的爛攤子。曾經帶過Texas、Rhode Island的Tommy Penders,也還是繼續留在德州的Houston大學。

另外有一個新教頭,NBA的老球迷可能會頗感興趣。曾是公鹿球員的Larry Krystkowiak,回母校Montana接掌總教練,原來的老教頭Pat Kennedy(曾帶過Florida State、DePaul),則轉到Towson去了。

Krystkowiak很有意思,有人說他可以稱為另一個"Coach K",但無論如何,他是Montana史上最知名的球員,42號球衣是校隊史上唯一被退休的號碼,家鄉父老對他會有很大的期待。而說巧不巧,Krystkowiak於80年代在Montana大放光芒時,該校總教練也不是別人,正是後來轉戰Stanford、本季起進軍NBA金州勇士的Mike Montgomery是也。

Krystkowiak的NBA生涯從1987年第28順位起跑,10年內打過馬刺、公鹿、爵士、魔術、公牛等隊,最後在湖人退休。退休之後很有計劃的轉戰教練圈,先在1998-2000年回Montana擔任助理教練,2001-02轉到Old Dominion擔任助理教練,上一季帶領CBA的Idaho Stampede打出37勝16敗,可惜在冠軍戰敗北。

對於這個年薪只有95000美元的K教練,我也希望他鵬程萬里。

Sunday, November 07, 2004

NCdoubleA Notepad

整理一下手邊看到的NCAA本季預測,各專家的看法如下。只要掃瞄一下,你就會發現ACC還是今年的超強,特別是Wake Forest,繼Tim Duncan時期之後,今年再度被看好能在控球後衛Chris Paul帶領下揚威Tobacco Road,實力更甚於UNC、Duke和NC State,在北卡州這並不是件常見的事。

Blue Ribbon College Basketball Yearbook

1. Wake Forest
2. Oklahoma State
3. Georgia Tech
4. North Carolina
5. Kansas
6. Syracuse
7. Illinois
8. Connecticut
9. Mississippi State
10. Duke
11. Kentucky
12. Michigan State
13. Washington
14. Wisconsin
15. Arizona
16. Florida
17. Notre Dame
18. North Carolina State
19. Maryland
20. Alabama
21. Texas
22. Louisville
23. Memphis
24. Pittsburgh
25. Gonzaga

The Sporting News

1. Wake Forest Demon Deacons
2. Kansas Jayhawks
3. North Carolina Tar Heels
4. Syracuse Orange
5. Oklahoma State Cowboys
6. Georgia Tech Yellow Jackets
7. Mississippi State Bulldogs
8. Duke Blue Devils
9. Kentucky Wildcats
10. Illinois Fighting Illini
11. Pittsburgh Panthers
12. Arizona Wildcats
13. Connecticut Huskies
14. Louisville Cardinals
15. Maryland Terrapins
16. Alabama Crimson Tide
17. Michigan State Spartans
18. Texas Longhorns
19. Notre Dame Fighting Irish
20. Gonzaga Bulldogs
21. Stanford Cardinal
22. N.C. State Wolfpack
23. Washington Huskies
24. Memphis Tigers
25. Florida Gators

Dick Vitale

1. North Carolina Tar Heels
2. Kansas Jayhawks
3. Kentucky Wildcats
4. Wake Forest Demon Deacons
5. Georgia Tech Yellow Jackets
6. Michigan State Spartans
7. Maryland Terrapins
8. Arizona Wildcats
9. Duke Blue Devils
10. Texas Longhorns
11. Syracuse Orangemen
12. Connecticut Huskies
13. Illinois Fighting Illini
14. Oklahoma State Cowboys
15. Notre Dame Fighting Irish
16. Pittsburgh Panthers
17. Louisville Cardinals
18. Wisconsin Badgers
19. Alabama Crimson Tide
20. NC State Wolfpack
21. Cincinnati Bearcats
22. Mississippi State Bulldogs
23. Memphis Tigers
24. Florida Gators
25. Washington Huskies
26. Michigan Wolverines
27. Providence Friars
28. Stanford Cardinal
29. Gonzaga Bulldogs
30. Florida State Seminoles

Wednesday, November 03, 2004

三巨頭的未來

江山代有才人出,再如何偉大的球星,即使鮮活的活在球迷記憶中,終究也有慢慢模糊的一天。鄭志龍、朱志清,甚至是周俊三、黃春雄、羅興樑,都已逐漸退出台灣籃球舞台的中心。陳信安、林志傑、田壘,成為取而代之的焦點人物。

24歲的陳信安、22歲的林志傑、21歲的田壘,分別自高中或SBL超級聯賽成名,如今儼然已成為台灣籃壇三巨頭,動靜觀瞻都被球迷和媒體鎖定。「青年創造時代」,台灣籃球正等待著他們的帶領,而他們準備好了嗎?

●陳信安:三闖北美
繼2002年的沙加緬度國王季前訓練營、赴NBDL的Mobile Revelers隨隊練球、2003年丹佛金塊的夏季聯盟測試,陳信安再度獲得生涯的契機,前往美國小聯盟ABA尋找機會。

這是陳信安連續第三年有機會前往北美大陸開拓視野。也許有人認為,他總是被困在台灣這個小島上,有如飛不出去的籠中鳥。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不也是陳信安的天份和球技是如此讓人無法割捨,因此能夠讓他連續三年都擁有機會赴美?

今年在國王球探買利嘉的再次協助下,陳信安目前已和體壇重量級的經紀公司SFX簽約。在隨南加州的兩支ABA球隊Ontario Warriors和Orange County Crush練球之後,也已和Crush隊簽約。如無意外,陳信安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將落腳南加州繼續追逐自己的北美籃球夢。

說巧不巧,日本的田臥勇太也在最近正式進入NBA鳳凰城太陽。同樣生於1980年的田臥和陳信安,都在1998年亞青錦標賽冒出頭,但田臥的北美籃球路卻始終走在陳信安之前,從就讀楊百翰大學夏威夷分校,到去年加盟ABA,再到今年登上NBA。或許這給了陳信安一個夠大的刺激。

陳信安是個需要外在環境刺激的球員,我想絕大多數球員都是。平心而論,在台灣的陳信安,始終無法讓人感覺太多的企圖心,加上所屬的裕隆實力強勁、人手充沛。久而久之,似乎也看不出陳信安能夠主宰台灣籃壇的本事,去年的SBL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如果說NBA季前訓練營,讓陳信安了解了自己和「真正的NBA」的差距,那麼,層級和NBA差了一個檔次的ABA,是一個讓他能同時學習和發揮之處。一週約800元美金的薪水絕對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在這裡有老球皮,也有年輕小伙子,但沒有一刻可以放鬆。只要一放鬆,就鐵定被隊友比下去,被對手羞辱。
台灣球迷對陳信安的期待千千萬,支持更不在話下。再度走出台灣的陳信安,我們給予他百分之百的祝福。

●林志傑:破繭而出
去年對林志傑而言,是充滿夢幻的一年。他從一個不那麼知名的球員,成為SBL首席人氣王,幾乎讓所有球迷為之瘋狂。他展現了數年前南韓教練鄭光錫預見的潛力,彷彿一匹栓不住的野馬,直奔前方,讓許多人不敢相信。

但是他也歷經無數的低潮和考驗,球隊輸球、對手的緊逼、一人擔起球隊勝負的沈重壓力。他拿下了得分王,但台啤終究無法打進季後賽。

我們看到了林志傑無窮的潛力和狂野魅力,同時也看到了他的無助,以及他更需要加強、開發的短處。

一向大而化之的林志傑,據說今年夏天開了竅,不但體重再往下減,也開始進行他從來沒有作過的重量訓練,使他更能承受衝撞,維持更好的體能。練球狀況一直不佳的林志傑,季前練球成了全隊出席狀況最好的球員之一,獲得教練指定擔任隊長,進一步的挑起了領袖責任。

林志傑一直很怕壓力,但一年來他也終究體會到,擔任球隊場上領袖和精神領袖,是他責無旁貸,也無法閃避的責任。

在前陣子的百萬挑戰賽,我們看到了更上一層樓的林志傑。他的身材確實更加結實,他不再浪投三分球、急燥、生氣,在教練的調教下,似乎對球賽細節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和體會。一個進步的林志傑,加上補進許皓程、哈孝遠的戰力提昇,以及健康的何守正,終於為台啤帶來了久違的冠軍。

第一次,我看林志傑在場上笑得這麼開懷,享受勝利的喜悅,連自己也彷彿感染了那份喜悅,忍不住想在電視機前和他一起手舞足蹈起來。

林志傑真正迷人的地方,在於他的「無懼」,這是為什麼有不少人會拿他和Allen Iverson相比的原因。他們也許都有球技和個性上的缺點,但觀球者就是能夠感受到他們身上那股不服輸的求勝精神。他們「打球的方式」、「面對比賽的態度」,真真正正的感動了球迷。

林志傑在場上找回了自己,也為台灣籃球找回了失落許久的熱情。對我來說,這比他的得分王和野獸派球風更值得肯定。22歲的林志傑重新發現自己,為時未晚,未來的他應該還會帶領著球迷們,在籃球場兩端開創無限的想像空間。

●田壘:等待花開
和陳信安、林志傑比起來,近來的田壘沈寂了一點。還記得嗎?他是SBL第一季的MVP。

田壘的MVP當之無愧,籃板、抄截榜排名第一,得分、阻攻榜排名第二,說明了田壘在SBL擁有什麼樣的一年。當然,對田壘還不滿意的人,也大有人在。

「田壘轉型小前鋒」,一直是球迷討論中經常被提起的話題。台灣究竟需不需要一個身高202公分的小前鋒?田壘最適合的位置是小前鋒?…各式各樣的問題和質疑都有。

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一個MVP會有如此近乎刻薄的要求,可見球迷對田壘有著多大的期待。

從實際的層面來看,首先要強調的是,田壘的外線確實很準。他擁有200公分長人中少見的投籃手感,這是天賦的一部份,學不來的。其次,田壘怎麼吃都吃不胖的身材,以及靈活的移動性,也很難要求他作一名專混籃下的中鋒。

然而,即使田壘已經擁有如此全面的績效,若要轉型小前鋒,他的運球還得多下苦功。因為目前的田壘幾乎沒有切入能力,這是他和陳信安、林志傑相比最為弱勢之處。目前的田壘在進攻上只是一名接球、投籃的定點射手,即使有可怕的三分球威力,但缺乏更全面性的牽制力和破壞力,相當可惜。

其次,以田壘的條件,至少在台灣還能夠是縱橫籃下的長人。籃球講究全面,進攻的積極性,禁區的單打,多多少少是要會的。目前的田壘,在達欣團隊戰術之下有點棄攻籃下的味道,除了抓下進攻籃板的第二波進攻,並未充分利用身高製造攻擊上的優勢。

田壘的領導風格類似陳信安,屬於沈默、以身作則型。他對達欣、對隊友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但是在場上言語、肢體動作不多。

也許我們真的是雞蛋裡挑骨頭了,竟把田壘「數落得如此不堪」,但這絕非我的本意。就像之前提到的,正因為我對田壘的空前期待,心裡對他的那把尺,自然也把關特別嚴格。對於一名沒有希望出頭的球員,是沒有人會有這種超強期望的。

田壘今年只有21歲,不僅在台灣聞名,即使放在亞洲,也已是知名的球員。他的未來會怎麼走,需要他自己和教練仔細的思索、規劃、鍜鍊。他像是一朵只有半開,你卻知道它盛開模樣的花朵,每個人都在想像、等待著它盛開的那一天。如果有那麼一天,是田壘之福,也是台灣籃球之福。

Tuesday, November 02, 2004

04-05 NBA Preview : 巫師─五角大廈

先不提別的,巫師最近紅得很,季前熱身賽就展現昂揚鬥志,居然搶走西班牙鬥牛士的工作,鬥起公牛來了。如果Brendan Haywood每場球都能有這種鬥志,借Sam Amico的口頭禪一用,我想他很快就會成為NBA第412好的中鋒。

無論如何,Haywood勇氣可佳,公牛老將Antonio Davis可是道上有名的狠角色。Haywood敢跟他玩,證明他第412次打算發憤圖強。

好了好了,不玩了;沒辦法,一看到Haywood就忍不住不去虧他。接下來所說的,百分之百是肺腑之言。

■五角大廈
話說喬丹開著他的黑色跑車和老闆Abe Pollin撕破臉,拂袖而去,另一個喬丹從New Jersey開著他的小SMART,將車「趴」進MCI中心以來。今年的巫師呈現難得一見的五門齊,彷彿五角大廈一樣堅固。

但是,如果賓拉登黨徒的飛機能一頭栽進五角大廈,就證明五角大廈也是蠻脆弱的。最重要的是,五角大廈式的結構,在NBA的結構理論是行不太通的。翻成白話文也就是,誰會是巫師的領袖?

兩年前會問這個問題的人恐怕是白癡,用留侯肚子上的那圈肥肉想也知道是老闆兼球員兼總管MJ。那今年呢?答案當然不會是「喬丹選我當狀元,但我痛恨他」Kwame Brown,也不會是「NBA史上姓Hayes的都很厲害」Jarvin Hayes。

是「Mark Cuban送華盛頓的最後一塊拼圖」Antawn Jamison?是「開車不用駕照、有槍就行」的Gilbert Arenas?還是「好狗不擋路、Hinrich給我滾開」的Larry Hughes?

平心而論,巫師這一票球員都很有天份,但過去幾年來一直有心態上的問題。不是暗地裡不爽老大喬丹,就是急著想當老大。領導中心是很重要的,理論上來說,最適任leader角色的應是Jamison,但一來Jamison較習慣以身作則式的領導,二來其他球員不見得服他,所以答案存疑。

如果Hughes和Arenas還是一副孩子模樣,而巫師還是任憑這對龍兄虎弟玩到爽。即使巫師是五角大廈,也不能保證沒有地基下陷或發生土石流的一天。

■由上而下
有華盛頓的作家開玩笑,小牛老闆Mark Cuban再度在巫師坐困愁城之際,成為巫師的聖誕老公公,解救了巫師。繼先前收下Juwan Howard之後,如今又收走Jerry Stackhouse和Christian Laettner,都是價值不菲的「高檔貨」,而最棒的是,Cuban還送來一個Antawn Jamison。

無論如何,Cuban確實是巫師的「Benefactor」,同時化解巫師的薪資空間,陣容也頓時活絡起來。如果有朝一日巫師打進季後賽,Pollin可能得頒一塊「惠我良多」的匾額給Cuban才行。

很重要的一點是,巫師在去年六月底延攬Ernie Grunfeld為新任的籃球事務總裁。Grunfeld改造球隊的功力有史可考,1998年尼克正是靠著他將John Starks、Chris Mills和Terry Cummings送到勇士換取當時的過街老鼠Latrell Sprewell,成就了後來1999年尼克大戰馬刺的「老八傳奇」。在加盟巫師之前,Grunfeld在公鹿也混得有聲有色。

Grunfeld上任後能夠用Laettner、Stackhouse加一個首輪第五選人權換來Jamison,固然Cuban也得記上一筆,但Grunfeld談得成這椿買賣,功勞簿上還是記上一筆。

一名成功的主管,絕對有紀錄可循。如果Grunfeld能延續他以往成功的腳步,巫師可望中興。由上而下的改革,有時是比一天到晚亂抓瞎的交易、簽球員來得更有效。

再來就要提到「另一個喬丹」Eddie Jordan。上一季的巫師似乎還處於後MJ時代的調適期,士氣、團隊默契都十分糟糕,搞了一季只拿下25勝。如今擁有較為理想的人手,Jordan應該可以慢慢告訴大家,為什麼當初他被稱為籃網的「地下總教練」,為什麼在Byron Scott下台之後,許多球員都力挺他接任總教練一職。

Eddie Jordan已經強調,他還是會以「Princeton offense」為根基,要求球員不自私,維持流暢傳導和機會均等、火力平均的攻勢。說來容易作來難,特別是在NBA,要球員不自私、不過分凸顯自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也不是教練軟硬兼施就可以辦到的事。

Jordan 在球員溝通、戰術都有水準以上的評價,也擁有相當的經驗。巫師這群年輕球員是否受教,我們只能給予Jordan最大的祝福。

■菜色齊全
攤開巫師的先發名單,坦白說還蠻嚇人的,後場組合Gilbert Arenas、Larry Hughes就夠嗆了,有潛力、有戰力,新報到的Antawn Jamison,馬上帶來每場近20分的進帳,Jarvis Hayes在新秀年的表現給人無限想像空間。中鋒Kwame Brown和Brendan Haywood,也有栽培的空間。

像Jamison這樣的材料,雖然我不認為他會是franchise player,但去年在小牛實在是委屈了他。Jamison在小牛的上場時間由39分鐘掉到29分鐘,得分由22分掉到14.9分,得分效率沒有降低太多,但表現空間難以避免的遭到壓縮。

Jamison並沒有抱怨,甘之如飴的擔任第六人。一年之後的現在,終於又有機會成為球隊的一哥,只希望他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式的領導方法,能夠得到隊友的尊重,而非吃味。

Jamison是那種沒有什麼招牌單打步伐,卻靠著神出鬼沒的走位和第二波進攻補籃、短鉤,就能每場拿下20分的球員。「他怎麼會在那裡?」是我看他的球賽時,最常在心裡出現的一句話。他是少數到那一隊都能適應良好的球員,也是能夠立竿見影的球員。再次強調,隊友挺不挺他,很重要。

至於Arenas和Hughes,談到他們的好,就不能不同時忍受他們的壞。這是兩名All-Star級的後衛,全能衛(Arenas上季19.6分、4.6籃板、5助攻、4.1失誤,Hughes平均18.8分、5.3籃板),但他們的命中率(均不及4成)、場下行為、團隊精神,都還有很大很大的進步空間。他們的合作可以「很可怕」,也可以「很讓人擔驚受怕」。而我一直在等待他倆「開竅」的一天。

Kwame Brown,我很怕他成為另一個很快被遺忘的狀元…還是說他現在就已被遺忘了?照「歷史」來看,他不是個容易教導,或是心智程度夠強的球員。也許他跳過大學的磨鍊實在是早了點,但將他選進來的喬丹大帝也得負點責任。對於Brown,頂中鋒當然是他不願意的,只是目前他沒有發言的餘地。

相對的,身材是標準中鋒的Haywood,我也很怕他成為「黑人版的Greg Ostertag」。身材棒不棒?棒!有沒有機會打出來?有!但是永遠少根筋,進步幅度比冰河的移動還慢,沒有球隊能等待下去。如果Haywood能夠更加強悍和穩定,他才會是巫師的最後一塊拼圖,畢竟巫師才剛加簽了五年約,還不提著頭拼命實在說不過去。

如果少了這塊大拼圖,那只能靠「小拼圖」Etan Thomas了。跟進公鹿所開的6年3800萬合約,我相信巫師不會後悔。因為出身自前鋒名校雪城的Thomas,絕對會是巫師鋒線最有力的保單和屏障,先發得分兩相宜,中鋒大前鋒都可以。

其他的替補,Jared Jeffries和Juan Dixon都還在有限上場時間內學習成長的階段。而由於巫師主力球員太過年輕,今年簽自由球員的策略主要在引進經驗,價碼不太高的Anthony Peeler和Samaki Walker因此入陣押隊。我個人一直很欣賞的Steve Blake,因為動手術之故,預計球季前兩週缺席。

■展望
許多人想必都會有同樣的感覺,如果我們抱著純欣賞個人球技,而不要求戰績,巫師的比賽應該算是蠻有看點的。

不過他們球季初的表現看來不會太好,目前他們需要的不是巫師,而是巫醫。巫師隊Arenas攜械禁賽一場,Haywood打架禁賽三場,Hughes禁賽一場,Peeler也禁賽一場,而Kwame Brown和Etan Thomas因傷列入傷兵名單,至少停五場,Blake也在停賽中。屈指一算,巫師的開幕戰只有八員戰將,真不愧是個好的開始,只希望這不是另一個悲慘球季的惡兆。

巫師已經長達22年未曾打進季後賽第二輪,而大聯盟的蒙特婁博覽會又準備南遷華盛頓。再不振作,難不成還要請42歲的喬丹四度復出嗎?對這一支年輕的隊伍而言,如果陣容不要發生太大的變化,他們具有成功的條件,在試著往向陽處爬的這幾年,巫師迷只能自行降低看球標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