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2008年8月號美國職籃雜誌)
(Photo source: Russia Times)
六月份傳出一則新聞,原籍美國的WNBA聖安東尼奧銀星隊後衛哈蒙(Becky Hammon),決定接受俄羅斯籃協的「邀請」,在獲得俄羅斯護照之後,代表俄羅斯女籃出征北京奧運。
緊接著,原籍亦為美國的快艇七呎中鋒凱門(Chris Kaman),也宣佈將會為德國在奧運男籃最後資格賽(俗稱外卡賽)中出賽,爭奪奧運參賽權。
在所有的奧運男女籃球隊名單討論、實力分析,以及最受矚目的美國男籃名單發佈之外,這似乎成了被忽略的一個新聞。但我認為,這很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一件重要而且不能不關注的議題。
簡單的說,籃球的「全球化」在未來有可能會更進一步,諸如這種轉換國籍或是以雙重國籍身份出賽的球員,只會有增無減。「籃球無國界」(Basketball without Borders),會出現另一種不同的意義。
其實,以歸化、雙重國籍、雙重護照等等方法爭取外籍球員出賽的作法,早就不新鮮,特別是在一些籃球實力更差一點的國家,以及層級在洲際錦標賽的賽事中。
這中間有一個巧門,國際籃總當然沒那麼笨,為了防堵各國狂鑽漏洞,規定必須是未曾代表A國參加過各種層級國際賽事的球員,才能代表B國出賽。
我們對此並不陌生,光看亞洲國家,我們所知的例子就有不少。例如黎巴嫩找來歸化的中鋒喬伊(Joe Vogel),例如日本當年找的日本、黑人混血麥可高橋(Michael Takahashi)以及美國歸化的白人衛斯團(Dan Weiss)。
台灣南方的菲律賓,就更盛行找一些有美國血統的菲律賓後裔,也就是他們所謂的Phi-Am來嚇人。這Phil-Am的數量還曾經多到菲國籃協不得不跳出來踩剎車,和當年中華職籃CBA為了逃避洋將限制,拼命找一些根本就是外國人,但有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華裔」血統的球員來充當洋將一樣。
這個策略在執行上,有不同的差別。以凱門的例子來說,他聲稱他的祖父母都是德國裔,所以如果能夠獲得德國身份,代表德國打球也算正常。出生在德國的七呎六吋中鋒布萊德雷(Shawn Bradley),也曾在2002年世錦賽披德國戰袍。
其他的例子還有蘇丹出生、在英國長大的鄧恩(Luol Deng),奈及利亞裔、在英國長大的亞邁奇(John Amaechi),以及倫敦出生的戈登(Ben Gordon),都有可能或已經代表英國出賽。
哈蒙就有所不同,她身上流的血液和俄羅斯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是為了打奧運而取得第二國籍。在國際籃總的奧運女籃網站上,哈蒙的姓名俄文拼音已經改為Rebekka Linn Khammon,十分有趣。
現年31歲、身高168公分的哈蒙,上一季平均有16.7分加4.9助攻,在WNBA的MVP票選中名列第二,然而卻未能入選美國女籃代表隊。已經老大不小卻未能入選美國隊,加上俄羅斯來敲門,於是哈蒙和原本就有賓主關係的俄羅斯俱樂部簽下四年200萬美元合約,同時答應取得護照為俄羅斯出賽,如果俄羅斯拿下銀牌就有15萬美元獎金,如果奪金更有25萬美元。
換句話說,她的決定大部份來自於金錢方面的考量。說來也許很不可置信,但這些WNBA女子球員在外國賺的錢還比WNBA薪水高得多,所以很多人在季外都遠渡重洋大賺外快。其次,哈蒙既然無緣代表美國,又渴望打奧運,乾脆入籍他國。
有趣的是,美國女籃教練唐諾文(Ann Donovan)居然以「叛徒」(traitor)這個字眼來咒罵哈蒙。唐諾文球員時代曾經和蘇聯有過惡鬥,所以腦袋大概還沒辦法擺脫非友即敵的冷戰思維,為俄羅斯打球簡直是大忌中的大忌。
美國人的雙重標準是出了名的,別人為他們效勞,叫作「兼容並蓄」、「民族熔爐」,美國人跑去為他國效力,叫作叛徒,這真是個大笑話。殊不知日前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才指出,自1992年之後,為美國在奧運出賽的外國籍運動員多達38人,本屆也至少有九人。
反過來說,俄羅斯也有新思維,俄羅斯男籃之所以能夠拿下去年的歐錦賽冠軍,和陣中歸化的美國球員荷登(J.R. Holden)以及美籍教練(以色列裔)布拉特(David Blatt)有很大關係。美俄都一家親了,這世上還有什麼不可能的事?
無論如何,多數人是支持哈蒙的,畢竟她只是為了圓夢和賺錢,何錯之有?何況她的祖國並沒有給她圓夢的機會,選擇要作那一個國家的國民,說到底也是基本自由。
我們該思考的是,以往總是外國球員赴美尋找美國夢,如今似乎有反過來的趨勢,因為外國能提供更多的薪資以及更多的表現空間。試想,今年已經出現第一個美國高中生詹寧斯(Brandon Jennings)寧願到歐洲淘金一年,等待選秀,也不要去蹲一年的「大學監」,再加上哈蒙、凱門等等例子,未來的奧運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如果情勢繼續發展下去,類似這種「交流」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我們幾乎可以預見一個球員如穿花蝴蝶的時代,除非完全開放,否則國際籃總早晚要訂定出一套遊戲規則。而如果未來是個完全開放流動的時代,國際籃球又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呢?說不定會有超乎想像的影響也不一定,說不定到時候的奧運焦點已經不是美國的「重返光榮」,也不會是阿根廷、西班牙,而是…以買運動員入籍聞名的卡達。
還值得思考的一點是,台灣有球員視背國旗為畏途、累贅,但想要背著國旗在球場上奮戰的人,卻比比皆是。我們不得不去想,國旗的重量在那裡,國旗的價值又在那裡。是台灣沒有給國手應有的報酬,還是球員的想法有問題?
最後,今年奧運在中國北京舉行。照理說,無論是奧運會或世錦賽,地主隊一定會占盡便宜,例如分組和哨音等等,這並不奇怪,是很正常的現象,否則誰要主辦奧運?身為亞洲最佳的隊伍,中國以往最好的奧運成績也不過是兩次第八名,而整個亞洲在奧運的最佳名次是第五名,發生在1936年柏林奧運的菲律賓身上。
這不由得不讓你想,如果籃球真是身高決勝的運動,中國隊的身高顯然不差,何以最佳成績只能打到第八?非洲又怎麼樣呢?他們的身高也不差。唯一的解釋似乎只有籃球運動發展的先後、細緻度,以及身體的碰撞強度,但事實又真是如此嗎?
我一直很固執的相信,如果在身高相差不太大的情況下,亞洲球隊沒有理由無法和列強逐勝。雖然我一直不欣賞中國籃球以前的舊式訓練方法,但如果他們能夠打出好成績來印證我的想法,倒也蠻令人高興的,但是這卻一直沒有發生。或許,很多事真的是需要時間的。歐洲籃球花了幾十年才作掉美國,亞洲籃球要在世界籃壇上獲得一個稍微令人尊敬的位置,恐怕也要不短的時間,不知我這一輩子有沒有辦法看到。
記得以前中華職籃時代,我們幾個媒體常常開玩笑,如果這群在台灣跑江湖兼把妹的洋將「培養」出幾個身高驚人的小老外,未來台灣重返亞洲前四就有希望了。回到本文主題,如果亞洲在籃球是這麼努力進行洋務運動和人才培育,衝擊奧運和世錦賽仍然打不出名堂,我不曉得這代表什麼意義,或許亞洲國家也得學學俄羅斯:奪牌沒撇步、用錢買就有?
假使真有這麼「全球化自由貿易」的一天,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Vogel photo source: Asia-basket.com, Kaman photo source: fi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