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NBA也可以挑,或者是你的時間不多,只能注意某幾隊的話,可能有很多人會告訴你,今年的NBA,只要看西區就夠了。因為本季NBA不但承襲過去數年來「西強東弱」的局面,而且西區的強隊星光更加燦爛,亮度逼人讓人幾乎無法直視。
毫無疑問,你的目光會鎖定在湖人、馬刺、小牛、灰狼和國王,這五支球隊都有奪下西區冠軍的可能。
夢幻級巨星郵差馬龍、培頓自願減薪,投奔湖人,為今年西區惡鬥敲響第一砲。湖人上一季衛冕失敗,準備捲土重來,「F4」的組合原已驚動天下,但布萊恩涉入性侵害案件,為湖人戰力投入變數。
布萊恩受到性侵案影響,本季雖能出賽,但身心都將承受莫大壓力,這種壓力也會轉嫁到隊友身上,成為湖人最不可測的一部份。除此之外,馬龍和培頓加入先發陣容,湖人的默契和三角戰術也都需要再琢磨。
幸運的是,季後賽才是真正試煉湖人的戰場,例行賽他們還有時間適應、調整。同時,也萬萬不要以例行賽戰績來斷定湖人的戰力,因為以F4的實力和經驗,季後賽絕對是另一回事。
衛冕隊馬刺也有不小變動,「海軍上將」羅賓森退休,使馬刺正式成為鄧肯的球隊。馬刺雖失去柯爾(退休)和傑克森(和老鷹簽約),但在季外補進原灰狼中鋒奈斯卓維奇,以及鋒衛特克魯、莫瑟,人手調度空間更加充裕。
目前馬刺衛冕的看好度極高,除了效率超高的鄧肯,法國控球帕克和阿根廷後衛吉諾比里預料將持續成長,三人將構成穩定的核心。搭配苦工羅斯、新進球員和教頭帕波維奇的智慧,要打敗馬刺的難度很高。
小牛一同以往,老闆庫班有如散財童子,動作頻頻。先以范艾克索換來勇士前鋒傑米森,又以拉法蘭茲換來塞爾蒂克前鋒安東尼華克,使小牛陣容完全不遜於湖人,擁有五名20分以上的球星。
小牛的快打旋風仍將持續在西區撼動人心,問題是,諾維茲基、奈許、芬利、傑米森和華克,五個明星要玩一顆籃球,難度很高,上場時間和投籃機會如何擺平,都是問題,說不定會造成反效果。
灰狼上一季再度於首輪季後賽出局,高層終於忍無可忍作出大動作。本季陣容加進前尼克後衛史普利威爾、老油條控球卡塞爾,以及中鋒歐洛沃坎迪,再加上賈奈特和瑟比亞克,也呈現五門齊的態勢,面貌一新。灰狼的問題在於默契,五名先發有三名新進球員,勢必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下半季可能會漸入佳境。
前兩年呼聲甚高的國王,今年痛失最佳第六人克拉克和特克魯,但補進中鋒布萊德米勒,雖然在西區不再獨領風騷,氣勢上不再「捨我其誰」,以韋柏和史托亞克維奇為首的陣容仍十分完整,畢比、傑克森和克里斯提的組合,是全聯盟最被低估的後場組合之一。
國王的困擾在於傷兵過多,而且往往出現在關鍵時刻。如果全隊到季後賽能夠維持完整的出賽陣容,說不定國王能在不被眾人特別關注的一年打出最佳成績。
除了五強,太陽、拓荒者和火箭算是西區的「中段班」,除非出現意外,打進季後賽應該不成問題。太陽變動不大,本季將以馬布瑞、馬里安和去年的最佳新秀史陶德邁爾為核心,要擠進前段班或許過於強求,卻是支爆發力十足的隊伍。拓荒者失去了全隊最具經驗、最沈穩的老將皮朋和沙波尼斯,如今全隊老大將是脾氣和表現都經常失控的華勒斯、威爾斯,令人擔憂,打進季後賽或許不成問題,但更上一層樓的希望不大。
火箭教頭由湯加諾維奇更為前尼克教練范甘迪,預料在團隊打法上會出現程度不小的變動。以往由法蘭西斯、莫柏利為主的雙衛打法,將轉型為姚明搭配雙衛的內外打法,堅持「內線優於外線」的哲學。姚明本季可望有進一步的成長,但火箭前途難料,關鍵在於雙衛是否願意和姚明分享籃球。
西區的後段班,每年都有固定成員。失去史塔克頓(退休)和馬龍的爵士,恐怕是今年最令人錯愕的後段班學員,雖然教頭史隆很有一套,俄羅斯球員基里蘭柯看好,但爵士仍須準備面對重建的痛楚。
在後段班之中,快艇和勇士最有可能衝擊季後賽八強,灰熊上一季經過「老老教練」休比布朗的改造,戰力已有長進,西班牙前鋒加索還會再進步,灰熊的著眼點應該在明年。超音速在鎮隊之寶培頓離隊後,由雷.艾倫和路易斯接下領導棒子,本季聊備一格,希望不大。
「最令人期待的爛隊」,金塊當之無愧,原因就在於選秀探花安東尼的加入。安東尼在熱身賽演出驚人,平均近20分,身手遠勝於狀元「大帝」詹姆斯,號己經是年度最佳新秀的頭號候選人。觀察本季的金塊,光看安東尼表演就已值回票價。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VBS Weekly.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VBS Weekly. Show all posts
Friday, October 24, 2003
Thursday, October 16, 2003
NBA開季分析:籃網東區三連霸?
近幾年,NBA經常被球評笑稱為「W-NBA」,因為西區列強林立、殺聲震天,使西區冠軍戰儼然成為「真正的總冠軍戰」。既然只有「西」區有看頭,自然也成了「W-NBA」。
本季還會是同樣的情形嗎?很抱歉,恐怕是的。唯一值得高興的是,東區不少隊伍戰力均有所提昇,至少在總冠軍戰之前,競爭度強了許多。東區隊伍交手,將不再索然無味了,而連續兩年稱霸東區的籃網,也很可能第三度在東區連莊。
▓三巨頭:籃網、活塞、溜馬
挾連兩年打進總冠軍戰的餘威,籃網(上季49勝33負)光是和奇德續約、簽下中鋒莫寧,就足以保證繼續笑傲東區的本事。雖然籃網在季外分別鬧出奇德質疑總教練史考特能力、球隊可能轉手的問題,但實際上仍不致於對戰力構成影響。
籃網在前兩年的季後賽經驗之後,如今中樞有熱火的莫寧來歸,後場有奇德坐鎮,加上馬丁和傑佛森兩名夢幻六隊前鋒,先發替補陣容一應俱全,被看好在東區一枝獨秀,也是唯一能和西區列強分庭抗禮的東部球隊。
活塞(50勝32負)和溜馬(48勝34負)上季戰績都不差,本季雙雙更換教頭,原76人老教練布朗轉檯活塞,原活塞教頭卡萊爾雖然頂著連兩年50勝的戰績,卻在辭職後應大鳥柏德之邀,轉回老東家溜馬任職。對這兩支隊伍而言,適應新教練,將是最大的挑戰。
活塞作了部份的人事變動,簽下中鋒坎貝爾,同時選進塞爾維亞籍的7呎選秀榜眼米里契克,鋒線人手更加充足。毫無疑問,最佳防守球員班華勒斯,仍將是活塞的靈魂,但本季活塞將更加仰賴得分後衛漢彌爾頓提供火力,上季季後賽一鳴驚人的普林斯,則可望升上先發小前鋒。控球畢拉普斯是否能成為布朗一向喜歡的「傳統派」控球,以組織攻勢為先、個人得分為後,也將是活塞表現的關鍵。
如果一切表現正常,活塞可能在季初的調整之後,具有威脅籃網東區冠軍的條件。
溜馬和強力前鋒小歐尼爾續約,是夏天最重要的一步棋。除了以布萊德米勒換回原國王中鋒波拉德,人事幾無變動。波拉德和小歐尼爾、小前鋒亞泰斯特的搭配,將使溜馬禁區防守更加強悍。後場預料將由汀斯利和老將瑞吉米勒擔綱。
溜馬近年來在前教練湯馬斯帶領下,始終是東區龍頭熱門候選,卻一直未能達到預期目標,這也是他丟掉飯碗的原因。湯馬斯太堅持己見、太袒護球員,而未能使球員發揮出百分百潛力。大鳥柏德、卡萊爾回鍋重掌政權之後,這種情形應會有所改變。
▓中間選民
在三巨頭之後,可望爭取其他五個季後賽名額的,分別有塞爾蒂克(上季44勝38負)、黃蜂(47勝35負)、76人(48勝34負)、魔術(42勝40負)、公牛(30勝52負)和熱火(25勝57負)等隊。爭取最後兩個名額的,可能是魔術、公牛和熱火三隊。
塞爾蒂克仍將以皮爾斯和華克兩大前鋒為核心,利用陣容特色主打快速攻防。關鍵人物則是戒酒後第N度宣誓重新振作的中鋒貝克,如果貝克恢復往日明星身手五成,也對塞隊有極大幫助。
黃蜂擁有全聯盟最整齊、可怕的先發陣容之一,一到三號的貝倫戴維斯、衛斯里和馬許本主攻,得分爆發力驚人,中鋒麥格羅和強力前鋒PJ布朗則主掌防守。黃蜂打進季後賽不成問題,關鍵在於他們能不能突破第二輪。
公牛可能會是本季東部的大黑馬。老將皮朋演出鳳還巢,將扮演「老師」和「賢拜」角色,以指導後進、穩定軍心為主,三名不到23歲的小夥子柯瑞、錢德勒和控球克勞福,經過兩年學習,預料將會有突破性的成長。得分後衛羅斯,也將繼續提供穩定的得分火力。
76人教頭布朗走人,為了紓解艾佛森得分壓力,特別換來「大狗」羅賓森,但隊型幾乎沒有改變,成敗尚難論定。同樣的,也有一人球隊之稱的魔術,以上季中途加入的古登,加上季外自小牛轉來的霍華德,組成攻守兼備的鋒線,力圖為麥葛雷迪減壓,結果也有待觀察。如果76人和魔術的季外動作能夠解決現有困擾,打進季後賽將不成問題。
熱火的轉變十分有趣,非常值得觀察。長年來拙攻擅守的熱火,由於頭號中鋒莫寧出走,加上上一季戰績慘兮兮,「油頭教練」萊里終於鐵了心,簽下原快艇天才前鋒奧登,選進全能鋒衛韋德,準備展開「新生活運動」,重新尋回以前執掌湖人時代的「Showtime」。
▓放牛班
打進季後賽機會不大的「放牛班」,巫師(上季37勝45負)、暴龍(24勝58負)和尼克(37勝45負)會是「牛頭」。
巫師邁向「後喬丹時代」,主角將是勇士轉來的控衛亞瑞納斯和小前鋒史代克豪斯。上季飛人卡特受傷,讓暴龍慘跌至谷底,今年將是卡特的復仇之旅,不過在各隊均有補強的背景下,變動不大的暴龍,很難有作為。
選進狀元新秀詹姆斯的騎士,戰績將不是期待重點,每一個人都想看看詹姆斯究竟是何方神聖。先準備好,你將會有很多機會在電視上看到騎士的比賽。
老鷹和公鹿則將爭奪東區榜尾寶座,本季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本季還會是同樣的情形嗎?很抱歉,恐怕是的。唯一值得高興的是,東區不少隊伍戰力均有所提昇,至少在總冠軍戰之前,競爭度強了許多。東區隊伍交手,將不再索然無味了,而連續兩年稱霸東區的籃網,也很可能第三度在東區連莊。
▓三巨頭:籃網、活塞、溜馬
挾連兩年打進總冠軍戰的餘威,籃網(上季49勝33負)光是和奇德續約、簽下中鋒莫寧,就足以保證繼續笑傲東區的本事。雖然籃網在季外分別鬧出奇德質疑總教練史考特能力、球隊可能轉手的問題,但實際上仍不致於對戰力構成影響。
籃網在前兩年的季後賽經驗之後,如今中樞有熱火的莫寧來歸,後場有奇德坐鎮,加上馬丁和傑佛森兩名夢幻六隊前鋒,先發替補陣容一應俱全,被看好在東區一枝獨秀,也是唯一能和西區列強分庭抗禮的東部球隊。
活塞(50勝32負)和溜馬(48勝34負)上季戰績都不差,本季雙雙更換教頭,原76人老教練布朗轉檯活塞,原活塞教頭卡萊爾雖然頂著連兩年50勝的戰績,卻在辭職後應大鳥柏德之邀,轉回老東家溜馬任職。對這兩支隊伍而言,適應新教練,將是最大的挑戰。
活塞作了部份的人事變動,簽下中鋒坎貝爾,同時選進塞爾維亞籍的7呎選秀榜眼米里契克,鋒線人手更加充足。毫無疑問,最佳防守球員班華勒斯,仍將是活塞的靈魂,但本季活塞將更加仰賴得分後衛漢彌爾頓提供火力,上季季後賽一鳴驚人的普林斯,則可望升上先發小前鋒。控球畢拉普斯是否能成為布朗一向喜歡的「傳統派」控球,以組織攻勢為先、個人得分為後,也將是活塞表現的關鍵。
如果一切表現正常,活塞可能在季初的調整之後,具有威脅籃網東區冠軍的條件。
溜馬和強力前鋒小歐尼爾續約,是夏天最重要的一步棋。除了以布萊德米勒換回原國王中鋒波拉德,人事幾無變動。波拉德和小歐尼爾、小前鋒亞泰斯特的搭配,將使溜馬禁區防守更加強悍。後場預料將由汀斯利和老將瑞吉米勒擔綱。
溜馬近年來在前教練湯馬斯帶領下,始終是東區龍頭熱門候選,卻一直未能達到預期目標,這也是他丟掉飯碗的原因。湯馬斯太堅持己見、太袒護球員,而未能使球員發揮出百分百潛力。大鳥柏德、卡萊爾回鍋重掌政權之後,這種情形應會有所改變。
▓中間選民
在三巨頭之後,可望爭取其他五個季後賽名額的,分別有塞爾蒂克(上季44勝38負)、黃蜂(47勝35負)、76人(48勝34負)、魔術(42勝40負)、公牛(30勝52負)和熱火(25勝57負)等隊。爭取最後兩個名額的,可能是魔術、公牛和熱火三隊。
塞爾蒂克仍將以皮爾斯和華克兩大前鋒為核心,利用陣容特色主打快速攻防。關鍵人物則是戒酒後第N度宣誓重新振作的中鋒貝克,如果貝克恢復往日明星身手五成,也對塞隊有極大幫助。
黃蜂擁有全聯盟最整齊、可怕的先發陣容之一,一到三號的貝倫戴維斯、衛斯里和馬許本主攻,得分爆發力驚人,中鋒麥格羅和強力前鋒PJ布朗則主掌防守。黃蜂打進季後賽不成問題,關鍵在於他們能不能突破第二輪。
公牛可能會是本季東部的大黑馬。老將皮朋演出鳳還巢,將扮演「老師」和「賢拜」角色,以指導後進、穩定軍心為主,三名不到23歲的小夥子柯瑞、錢德勒和控球克勞福,經過兩年學習,預料將會有突破性的成長。得分後衛羅斯,也將繼續提供穩定的得分火力。
76人教頭布朗走人,為了紓解艾佛森得分壓力,特別換來「大狗」羅賓森,但隊型幾乎沒有改變,成敗尚難論定。同樣的,也有一人球隊之稱的魔術,以上季中途加入的古登,加上季外自小牛轉來的霍華德,組成攻守兼備的鋒線,力圖為麥葛雷迪減壓,結果也有待觀察。如果76人和魔術的季外動作能夠解決現有困擾,打進季後賽將不成問題。
熱火的轉變十分有趣,非常值得觀察。長年來拙攻擅守的熱火,由於頭號中鋒莫寧出走,加上上一季戰績慘兮兮,「油頭教練」萊里終於鐵了心,簽下原快艇天才前鋒奧登,選進全能鋒衛韋德,準備展開「新生活運動」,重新尋回以前執掌湖人時代的「Showtime」。
▓放牛班
打進季後賽機會不大的「放牛班」,巫師(上季37勝45負)、暴龍(24勝58負)和尼克(37勝45負)會是「牛頭」。
巫師邁向「後喬丹時代」,主角將是勇士轉來的控衛亞瑞納斯和小前鋒史代克豪斯。上季飛人卡特受傷,讓暴龍慘跌至谷底,今年將是卡特的復仇之旅,不過在各隊均有補強的背景下,變動不大的暴龍,很難有作為。
選進狀元新秀詹姆斯的騎士,戰績將不是期待重點,每一個人都想看看詹姆斯究竟是何方神聖。先準備好,你將會有很多機會在電視上看到騎士的比賽。
老鷹和公鹿則將爭奪東區榜尾寶座,本季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Wednesday, October 01, 2003
球星大風吹,球鞋市場再掀波濤
最近姚明由NIKE跳槽Reebok,在球鞋市場上引起不小的震撼。但事實上,今年以來的球鞋市場一直很熱鬧,姚明只不過是這一波跳槽風之中的另一名球星而已。球星如同棋子在市場中移動,將使得未來的球鞋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一般而言,球鞋和服飾合約(sneaker/apparel)都會是球員職業生涯中金額最大的一筆代言合約,無論是簽約或跳槽,重要性不言可喻。
相反的,對球鞋廠商而言,是否下對了注、簽對了人,也將決定品牌在市場上的成敗。最明顯的兩個個案,一是NIKE簽下的喬丹,另一個就是重振Reebok雄風的艾佛森。
以婚姻關係來比喻,這雙方都像在選擇對象,各有擔心「嫁錯郎」的恐懼。球員還好,可以抱著撿石頭的心態,隨時走人。砸錢的球鞋廠商,就非常的戒慎恐懼,一開始得拼命搶人,搶到了又怕球員跑掉。
■大明王朝移師Reebok
姚明是很好的例子。自從1997年以來,NIKE一方面看中姚明的天份,二方面急欲進軍廣大的中國市場,陸續簽下姚明和其所屬的上海大鯊魚,以及中國國家隊。今年合約期滿,從來沒有人認為姚明會跳槽,但事實硬是發生了!
對領導品牌NIKE而言,走了一個姚明,損失不能說不小,但可能也沒有想像中嚴重。畢竟,它原本在全球市場就執牛耳地位。而過去幾年來,NIKE也是深耕中國市場最為用心的公司,從個人到團隊贊助,再到三對三球賽以及高中籃球聯賽,無處不在。
至於搶下姚明的Reebok,則可說是吞下大補丸。依照目前情勢看來,還有那一個球員比姚明更能稱得上是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的最佳入場券?但是,中鋒的球鞋賣相一向不佳,從以前的大衛.羅賓森到尤恩再到歐尼爾,都面臨相同的窘境。球鞋畢竟是拿來賣的,人氣並不能為你賺錢。Reebok要如何為姚明舖路,值得觀察。
■球星大風吹
除了姚明,近兩年來有許多球星更換代言的球鞋公司。對於崇拜球星的球迷,抑或是純粹愛好球鞋的「鞋迷」來說,每一椿「搬家」消息,都是一個震撼。
先從今年開始算起,湖人金童布萊恩從adidas跳槽NIKE,馬刺隊鄧肯由NIKE跳槽adidas,灰狼前鋒賈奈特也由and1跳槽adidas。這三人,都是重量級的球星,夢幻隊的成員,影響力可想而知。去年,國王隊前鋒韋柏則和新品牌dada簽約,同時拉了原屬於and1的好友史普利威爾(現轉至灰狼)加盟。這兩人,也都是星字號的人物,其中史普利威爾更可說是and1從小蝦米成為大鯨魚的關鍵人物。
今年夏天,NIKE則是以7年9000萬美元的天價,得到選秀狀元詹姆斯的青睞。詹姆斯加上布萊恩,以及原有的飛人卡特,也是部份人士認為NIKE已經沒有多餘的錢再花在其他球員身上的原因。
在另外的消息方面,NIKE購併了老字號品牌Converse。Converse長久以來一直以Chuck Taylor帆布鞋聞名於世,近年來經營不善,但它在接受NIKE購併之後,依然維持品牌,而且獨立運作。Reebok則找來了曾經效力NIKE、adidas,先後發掘喬丹、布萊恩、麥葛瑞迪的業界聞人桑尼.瓦卡洛(Sonny Vacarro)。瓦卡洛和高中、大學籃球淵源甚深,預料會對Reebok未來尋找球星大有幫助。
■孟母三遷為何椿
說起球員更改代言品牌,原因不勝枚舉。據了解,布萊恩之所以拋棄出道以來就對他厚愛有加的adidas,一是因為Kobe系列球鞋設計不受消費者喜愛,銷售不佳,二是他和adidas之間愈來愈有溝通上的問題,乾脆跳槽。
至於鄧肯,他並不是NIKE旗下的主打球星,能夠到別的品牌去當「一哥」,機會自然不可錯過。賈奈特則因為and1雖然逐漸在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但比起來仍不算是大品牌,「西瓜偎大邊」的道理,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代言金額,自然是一項絕頂重要的因素,這對經紀人尤其重要。鈔票絕不會有人嫌多的,能夠為客戶簽長約、撈大錢,經紀人分到的金額也高,何樂而不為。
當然,也有像韋柏這麼倒楣的人,因為個人行為,而被迫轉換代言品牌。他出道先和NIKE簽約,後來轉效FILA,但好死不死,被警察逮到吸食、持有大麻的鳥事。最後,他才加盟新興品牌dada。
韋柏的好友史普利威爾也差不多,原本是Converse旗下的人,卻因「鎖喉事件」搞得臭名滿天下,成為過街老鼠。神奇的是,and1祭出不按牌理出牌的行銷手法,以「反社會」的方式使史普利威爾大受歡迎,反而成了英雄,連帶著該品牌也跟著水漲船高。
■群雄鼎立
經過將近兩年的混戰,球鞋市場又呈現了另一番局面。基本上,以籃球方面來看,NIKE、adidas和Reebok的聲勢已經逐漸拉近,勢均力敵。
NIKE集飛人於一堂,布萊恩、卡特、詹姆斯,都是極富號召力和話題性的球星。雖然布萊恩最近因為性侵害案件而搞得聲名狼籍,但是靠著過人的球技和球迷的寬容,對球鞋品牌仍是正多於負。沈寂許久的卡特,奧運美洲區資格賽表現相當好,狀況應該已經恢復。高中生狀元詹姆斯更別提,早已經是NBA的當紅炸子雞,所到之處必有票房和商機。
曾經以布萊恩為男主角,同時主打麥葛瑞迪、安東尼華克和小歐尼爾三名高中棄學生的adidas。如今小麥聲勢如日中天,比布萊恩有過之而無不及,布萊恩他去,又加入全聯盟人氣最高、球技最好的兩名巨星鄧肯、賈奈特,形成三人的核心集團,人氣基礎應該是相當穩固。
以往只是主打艾佛森個人秀的Reebok,如今一口氣擁有東西天王姚明、艾佛森和姚明隊友法蘭西斯,另外加上馬丁、貝倫戴維斯、羅斯、傑森.理查森等二線球星。此外,Reebok和NBA、WNBA、NFL都簽下官方的球衣授權合約,氣勢如虹。在「老先覺」瓦卡洛重出江湖操盤之下,也會有一番不同的作為。
10月底NBA開打的同時,球鞋戰爭也正式起跑。重組之後的版圖,會出現什麼樣的戰局?令人好奇。
一般而言,球鞋和服飾合約(sneaker/apparel)都會是球員職業生涯中金額最大的一筆代言合約,無論是簽約或跳槽,重要性不言可喻。
相反的,對球鞋廠商而言,是否下對了注、簽對了人,也將決定品牌在市場上的成敗。最明顯的兩個個案,一是NIKE簽下的喬丹,另一個就是重振Reebok雄風的艾佛森。
以婚姻關係來比喻,這雙方都像在選擇對象,各有擔心「嫁錯郎」的恐懼。球員還好,可以抱著撿石頭的心態,隨時走人。砸錢的球鞋廠商,就非常的戒慎恐懼,一開始得拼命搶人,搶到了又怕球員跑掉。
■大明王朝移師Reebok
姚明是很好的例子。自從1997年以來,NIKE一方面看中姚明的天份,二方面急欲進軍廣大的中國市場,陸續簽下姚明和其所屬的上海大鯊魚,以及中國國家隊。今年合約期滿,從來沒有人認為姚明會跳槽,但事實硬是發生了!
對領導品牌NIKE而言,走了一個姚明,損失不能說不小,但可能也沒有想像中嚴重。畢竟,它原本在全球市場就執牛耳地位。而過去幾年來,NIKE也是深耕中國市場最為用心的公司,從個人到團隊贊助,再到三對三球賽以及高中籃球聯賽,無處不在。
至於搶下姚明的Reebok,則可說是吞下大補丸。依照目前情勢看來,還有那一個球員比姚明更能稱得上是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的最佳入場券?但是,中鋒的球鞋賣相一向不佳,從以前的大衛.羅賓森到尤恩再到歐尼爾,都面臨相同的窘境。球鞋畢竟是拿來賣的,人氣並不能為你賺錢。Reebok要如何為姚明舖路,值得觀察。
■球星大風吹
除了姚明,近兩年來有許多球星更換代言的球鞋公司。對於崇拜球星的球迷,抑或是純粹愛好球鞋的「鞋迷」來說,每一椿「搬家」消息,都是一個震撼。
先從今年開始算起,湖人金童布萊恩從adidas跳槽NIKE,馬刺隊鄧肯由NIKE跳槽adidas,灰狼前鋒賈奈特也由and1跳槽adidas。這三人,都是重量級的球星,夢幻隊的成員,影響力可想而知。去年,國王隊前鋒韋柏則和新品牌dada簽約,同時拉了原屬於and1的好友史普利威爾(現轉至灰狼)加盟。這兩人,也都是星字號的人物,其中史普利威爾更可說是and1從小蝦米成為大鯨魚的關鍵人物。
今年夏天,NIKE則是以7年9000萬美元的天價,得到選秀狀元詹姆斯的青睞。詹姆斯加上布萊恩,以及原有的飛人卡特,也是部份人士認為NIKE已經沒有多餘的錢再花在其他球員身上的原因。
在另外的消息方面,NIKE購併了老字號品牌Converse。Converse長久以來一直以Chuck Taylor帆布鞋聞名於世,近年來經營不善,但它在接受NIKE購併之後,依然維持品牌,而且獨立運作。Reebok則找來了曾經效力NIKE、adidas,先後發掘喬丹、布萊恩、麥葛瑞迪的業界聞人桑尼.瓦卡洛(Sonny Vacarro)。瓦卡洛和高中、大學籃球淵源甚深,預料會對Reebok未來尋找球星大有幫助。
■孟母三遷為何椿
說起球員更改代言品牌,原因不勝枚舉。據了解,布萊恩之所以拋棄出道以來就對他厚愛有加的adidas,一是因為Kobe系列球鞋設計不受消費者喜愛,銷售不佳,二是他和adidas之間愈來愈有溝通上的問題,乾脆跳槽。
至於鄧肯,他並不是NIKE旗下的主打球星,能夠到別的品牌去當「一哥」,機會自然不可錯過。賈奈特則因為and1雖然逐漸在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但比起來仍不算是大品牌,「西瓜偎大邊」的道理,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代言金額,自然是一項絕頂重要的因素,這對經紀人尤其重要。鈔票絕不會有人嫌多的,能夠為客戶簽長約、撈大錢,經紀人分到的金額也高,何樂而不為。
當然,也有像韋柏這麼倒楣的人,因為個人行為,而被迫轉換代言品牌。他出道先和NIKE簽約,後來轉效FILA,但好死不死,被警察逮到吸食、持有大麻的鳥事。最後,他才加盟新興品牌dada。
韋柏的好友史普利威爾也差不多,原本是Converse旗下的人,卻因「鎖喉事件」搞得臭名滿天下,成為過街老鼠。神奇的是,and1祭出不按牌理出牌的行銷手法,以「反社會」的方式使史普利威爾大受歡迎,反而成了英雄,連帶著該品牌也跟著水漲船高。
■群雄鼎立
經過將近兩年的混戰,球鞋市場又呈現了另一番局面。基本上,以籃球方面來看,NIKE、adidas和Reebok的聲勢已經逐漸拉近,勢均力敵。
NIKE集飛人於一堂,布萊恩、卡特、詹姆斯,都是極富號召力和話題性的球星。雖然布萊恩最近因為性侵害案件而搞得聲名狼籍,但是靠著過人的球技和球迷的寬容,對球鞋品牌仍是正多於負。沈寂許久的卡特,奧運美洲區資格賽表現相當好,狀況應該已經恢復。高中生狀元詹姆斯更別提,早已經是NBA的當紅炸子雞,所到之處必有票房和商機。
曾經以布萊恩為男主角,同時主打麥葛瑞迪、安東尼華克和小歐尼爾三名高中棄學生的adidas。如今小麥聲勢如日中天,比布萊恩有過之而無不及,布萊恩他去,又加入全聯盟人氣最高、球技最好的兩名巨星鄧肯、賈奈特,形成三人的核心集團,人氣基礎應該是相當穩固。
以往只是主打艾佛森個人秀的Reebok,如今一口氣擁有東西天王姚明、艾佛森和姚明隊友法蘭西斯,另外加上馬丁、貝倫戴維斯、羅斯、傑森.理查森等二線球星。此外,Reebok和NBA、WNBA、NFL都簽下官方的球衣授權合約,氣勢如虹。在「老先覺」瓦卡洛重出江湖操盤之下,也會有一番不同的作為。
10月底NBA開打的同時,球鞋戰爭也正式起跑。重組之後的版圖,會出現什麼樣的戰局?令人好奇。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03
奧運男籃12強呼之欲出
前言
2000年雪梨奧運飛人卡特飛越法國長人衛斯狂扣的鏡頭,猶歷歷在目,2002年世錦賽美國夢幻破滅的畫面,也似乎還在眼前。轉眼間,2004雅典奧運又將到來,而奧運男籃12強,已經呼之欲出…
有球星,就能聚集目光。拜NBA球員自1992年起參賽之賜,男籃成為奧運中最受矚目,也最受歡迎的球類項目之一。
不同的是,球迷最初希望看到的是夢幻隊如何砲轟各國,將對手玩弄於股掌之間。慢慢的,大家希望見到各國追近夢幻、挑戰夢幻,甚至打垮NBA。等到夢幻真的兵敗雪梨,如今大家想看到的反而是,一向視籃球為國球的老美,如何在重挫之後谷底反彈,重建籃球王國的聲名。
■美國的王子復仇記
NBA被公認為籃球的最高殿堂,從殿堂上走下來的群星,居然在去年世錦賽敗給阿根廷、南斯拉夫和西班牙,只以6勝3敗的戰績拿下第6名。這當然是奇恥大辱,不僅參加比賽的NBA球星感到丟臉,可以說全美國的籃球人都無法相信。
因此,2004雅典奧運的基調非常明顯─這是NBA和美國籃協的一趟復仇之旅。孰可忍、孰不可忍,NBA再也不容許美國籃球的威名被丟在地上踐踏。一次失利或許是意外,如果再輸一次,那可絕對不是巧合。
從組軍開始,就可以明顯感受到NBA強烈的贏球企圖心。在教練、球員的選擇上,美國籃協都比以往更加用心。以往奧運代表隊徵召球員,總有形象考慮,如今為了贏球,形象已經不是重點。正面形象不怎麼樣的費城76人的艾佛森,因此獲得委員會青睞。
其他的各個位置上,都是一時之選。中鋒方面,雖然首選俠客歐尼爾對這種比賽依然是興趣缺缺,但MVP鄧肯點頭接受徵召,前鋒有布蘭德、馬丁、小歐尼爾、麥葛雷迪、傑佛森和大學球員柯利森,後衛線上也有艾佛森、布萊恩、艾倫、奇德、畢比。後來布萊恩因捲入性侵害案,由飛人卡特入替。
而原本期待湖人教頭「禪師」傑克森能夠執掌兵符,也因為對國際籃球不熟悉的考量,最後仍決定由較有國際籃球經驗的拉瑞.布朗出任。
美國隊這一次顏面掃地,得由美洲區資格賽開始打,卻也提供了一個備戰、養戰的最佳機會。沒有人懷疑美國隊能不能由美洲區出線,但是大家都想知道,2004年版的夢幻隊表現,是不是會如同2002年世錦賽那樣不堪。
■歐錦賽、美洲資格賽觀察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奧運男籃非常符合「入圍就是得獎」這句老話。全世界打籃球的國家這麼多,卻只有12隊能夠參賽。能夠打進奧運,就已經代表實力不俗。
在參賽名額的分配上,亞洲、非洲雖然國家眾多,但基於以往難堪的成績,只有冠軍隊能進軍奧運。大洋洲則由於紐西蘭在去年世錦賽打進四強的灰姑娘表現,增加一個名額成為兩國。大洋洲的籃球只有澳洲、紐西蘭略具水準,此舉形同保障澳、紐篤定參賽。
最受矚目的,仍是歐洲和美洲,各有3個名額;而由於塞爾維亞贏得世錦賽冠軍,希臘又是地主國,歐洲參賽名額因此成為5國。
首先登場的美洲區資格賽,美國全勝奪冠。觀察夢幻六隊的表現,內外全能、能投能傳的鄧肯,果然是對付各隊的最佳人選,對手包夾也不是、不包夾也不是,非常頭痛。膝傷復出的卡特,雖大多以替補身份登場,但狀況已恢復得差不多。世錦賽曾遭受羞辱的小歐尼爾,雖在比賽期間驚聞溜馬教練湯馬斯被炒魷魚,心情極度不爽,但也有正常演出。各有因傷停賽紀錄的艾佛森和麥葛雷迪,則都有十分驚人的表現,奇德倒是樂得輕鬆,雖然外線手感爛到極點,幾記妙傳助攻仍是振奮人心。
阿根廷暖機有點慢,但終究打到決賽,絕妙的團隊走位、傳球組織戰,默契仍居各國之冠。冠軍戰對夢幻以33分大敗,有點出乎意料,但終究搶下奧運門票。波多黎各挾地主優勢,以強悍內線和鬼靈精的外線,擠掉志向遠大的加拿大。
緊接著在瑞典登場的歐錦賽,和美洲區資格賽相比更是殺聲震天,戰況激烈,冷門頻傳。賽前完全不被看好的立陶宛,在沒有NBA球員助陣的劣勢下,以傳統的堅強實力奪冠,西班牙則靠著灰熊前鋒加索領導拿下亞軍。預賽僅以1勝2負勉強晉級八強的義大利,更是連連過關斬將,在季軍戰氣走擁有4名NBA球員的法國,搶下最後一席參賽名額。
至於已經保障晉級的塞爾維亞和希臘,各自拿下第5、6名。塞爾維亞戰績雖令人失望,但今年並未精銳盡出,射手史托亞克維奇也在踝傷後即未再登場,到奧運時應有另一番新氣象。
■亞錦賽:大陸也要復仇
很巧的是,中國大陸今年也矢志復仇。去年釜山亞運,大陸隊在一分半鐘還領先7分的絕對優勢下崩盤,被南韓逼進延長賽落敗,丟臉丟到家了,這也是姚明在進軍NBA前的最後一場球。長期執亞洲牛耳的大陸有多麼難堪,可想而知。
今年,除了徵召效力NBA的姚明、巴特爾,大陸也特別請出號稱從未輸給南韓的老教頭蔣興權,少壯派教練王非則是黯然下台。大陸挾地主優勢,在分組、賽程和賽前準備上都格外用心(他們和美國籃球學院的明星隊對戰5場,和澳洲墨爾本老虎隊對幹4場,9戰全勝),唯一的目的就是幹掉南韓。
展望今年亞錦賽,大陸應能拿下最後一席奧運參賽權,因為東亞的中華隊、日本和南韓都各有問題。特別是南韓,主力球員徐章勳、全喜哲和玄周燁都因傷而未入選,組軍也晚,要在哈爾濱和大陸一拼,相當吃虧。西亞球隊方面,較有實力和大陸拼高下的是黎巴嫩。至於卡達、伊朗、敘利亞,都不會是大陸的對手。
換句話說,大陸的奧運參賽權已經是一半到了手,除非自己表現太離譜,否則雅典是去定了。至於在奧運上的演出,那是另一回事。
■展望奧運
今年最最失望的國家,無疑是法國、德國和加拿大。法國擁4名NBA球員,德國有諾維斯基,加拿大有奈許,都和雅典無緣,各國球迷心都碎了,但他們的NBA老闆倒是非常開心,否則多打一場,就多一場受傷的機會,投資會虧本。
在雅典奧運,NBA球員仍會是眾人焦點。以歐錦賽來觀察,在NBA歷鍊過的球員,功力硬是不同凡響,諾維斯基、加索和俄羅斯的基里蘭柯、法國的帕克,都非常搶眼,未來在各國球隊將繼續擔當重任。
值得觀察的是,這些NBA球員在回歸祖國球隊之後,雖然表現突出,但還是得融入各國獨特的球風,不能再搬出NBA獨力獨行那一套,國家隊的教練可是不吃這一套。太過於自私,即使有NBA資歷也得下來坐冷板凳。
老話一句,明年雅典奧運將會是美國夢幻的復仇舞台,也還會有人想要享受將老美踩在腳底的美妙滋味。雖然只有12隊,但奧運男籃肯定精彩。
2000年雪梨奧運飛人卡特飛越法國長人衛斯狂扣的鏡頭,猶歷歷在目,2002年世錦賽美國夢幻破滅的畫面,也似乎還在眼前。轉眼間,2004雅典奧運又將到來,而奧運男籃12強,已經呼之欲出…
有球星,就能聚集目光。拜NBA球員自1992年起參賽之賜,男籃成為奧運中最受矚目,也最受歡迎的球類項目之一。
不同的是,球迷最初希望看到的是夢幻隊如何砲轟各國,將對手玩弄於股掌之間。慢慢的,大家希望見到各國追近夢幻、挑戰夢幻,甚至打垮NBA。等到夢幻真的兵敗雪梨,如今大家想看到的反而是,一向視籃球為國球的老美,如何在重挫之後谷底反彈,重建籃球王國的聲名。
■美國的王子復仇記
NBA被公認為籃球的最高殿堂,從殿堂上走下來的群星,居然在去年世錦賽敗給阿根廷、南斯拉夫和西班牙,只以6勝3敗的戰績拿下第6名。這當然是奇恥大辱,不僅參加比賽的NBA球星感到丟臉,可以說全美國的籃球人都無法相信。
因此,2004雅典奧運的基調非常明顯─這是NBA和美國籃協的一趟復仇之旅。孰可忍、孰不可忍,NBA再也不容許美國籃球的威名被丟在地上踐踏。一次失利或許是意外,如果再輸一次,那可絕對不是巧合。
從組軍開始,就可以明顯感受到NBA強烈的贏球企圖心。在教練、球員的選擇上,美國籃協都比以往更加用心。以往奧運代表隊徵召球員,總有形象考慮,如今為了贏球,形象已經不是重點。正面形象不怎麼樣的費城76人的艾佛森,因此獲得委員會青睞。
其他的各個位置上,都是一時之選。中鋒方面,雖然首選俠客歐尼爾對這種比賽依然是興趣缺缺,但MVP鄧肯點頭接受徵召,前鋒有布蘭德、馬丁、小歐尼爾、麥葛雷迪、傑佛森和大學球員柯利森,後衛線上也有艾佛森、布萊恩、艾倫、奇德、畢比。後來布萊恩因捲入性侵害案,由飛人卡特入替。
而原本期待湖人教頭「禪師」傑克森能夠執掌兵符,也因為對國際籃球不熟悉的考量,最後仍決定由較有國際籃球經驗的拉瑞.布朗出任。
美國隊這一次顏面掃地,得由美洲區資格賽開始打,卻也提供了一個備戰、養戰的最佳機會。沒有人懷疑美國隊能不能由美洲區出線,但是大家都想知道,2004年版的夢幻隊表現,是不是會如同2002年世錦賽那樣不堪。
■歐錦賽、美洲資格賽觀察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奧運男籃非常符合「入圍就是得獎」這句老話。全世界打籃球的國家這麼多,卻只有12隊能夠參賽。能夠打進奧運,就已經代表實力不俗。
在參賽名額的分配上,亞洲、非洲雖然國家眾多,但基於以往難堪的成績,只有冠軍隊能進軍奧運。大洋洲則由於紐西蘭在去年世錦賽打進四強的灰姑娘表現,增加一個名額成為兩國。大洋洲的籃球只有澳洲、紐西蘭略具水準,此舉形同保障澳、紐篤定參賽。
最受矚目的,仍是歐洲和美洲,各有3個名額;而由於塞爾維亞贏得世錦賽冠軍,希臘又是地主國,歐洲參賽名額因此成為5國。
首先登場的美洲區資格賽,美國全勝奪冠。觀察夢幻六隊的表現,內外全能、能投能傳的鄧肯,果然是對付各隊的最佳人選,對手包夾也不是、不包夾也不是,非常頭痛。膝傷復出的卡特,雖大多以替補身份登場,但狀況已恢復得差不多。世錦賽曾遭受羞辱的小歐尼爾,雖在比賽期間驚聞溜馬教練湯馬斯被炒魷魚,心情極度不爽,但也有正常演出。各有因傷停賽紀錄的艾佛森和麥葛雷迪,則都有十分驚人的表現,奇德倒是樂得輕鬆,雖然外線手感爛到極點,幾記妙傳助攻仍是振奮人心。
阿根廷暖機有點慢,但終究打到決賽,絕妙的團隊走位、傳球組織戰,默契仍居各國之冠。冠軍戰對夢幻以33分大敗,有點出乎意料,但終究搶下奧運門票。波多黎各挾地主優勢,以強悍內線和鬼靈精的外線,擠掉志向遠大的加拿大。
緊接著在瑞典登場的歐錦賽,和美洲區資格賽相比更是殺聲震天,戰況激烈,冷門頻傳。賽前完全不被看好的立陶宛,在沒有NBA球員助陣的劣勢下,以傳統的堅強實力奪冠,西班牙則靠著灰熊前鋒加索領導拿下亞軍。預賽僅以1勝2負勉強晉級八強的義大利,更是連連過關斬將,在季軍戰氣走擁有4名NBA球員的法國,搶下最後一席參賽名額。
至於已經保障晉級的塞爾維亞和希臘,各自拿下第5、6名。塞爾維亞戰績雖令人失望,但今年並未精銳盡出,射手史托亞克維奇也在踝傷後即未再登場,到奧運時應有另一番新氣象。
■亞錦賽:大陸也要復仇
很巧的是,中國大陸今年也矢志復仇。去年釜山亞運,大陸隊在一分半鐘還領先7分的絕對優勢下崩盤,被南韓逼進延長賽落敗,丟臉丟到家了,這也是姚明在進軍NBA前的最後一場球。長期執亞洲牛耳的大陸有多麼難堪,可想而知。
今年,除了徵召效力NBA的姚明、巴特爾,大陸也特別請出號稱從未輸給南韓的老教頭蔣興權,少壯派教練王非則是黯然下台。大陸挾地主優勢,在分組、賽程和賽前準備上都格外用心(他們和美國籃球學院的明星隊對戰5場,和澳洲墨爾本老虎隊對幹4場,9戰全勝),唯一的目的就是幹掉南韓。
展望今年亞錦賽,大陸應能拿下最後一席奧運參賽權,因為東亞的中華隊、日本和南韓都各有問題。特別是南韓,主力球員徐章勳、全喜哲和玄周燁都因傷而未入選,組軍也晚,要在哈爾濱和大陸一拼,相當吃虧。西亞球隊方面,較有實力和大陸拼高下的是黎巴嫩。至於卡達、伊朗、敘利亞,都不會是大陸的對手。
換句話說,大陸的奧運參賽權已經是一半到了手,除非自己表現太離譜,否則雅典是去定了。至於在奧運上的演出,那是另一回事。
■展望奧運
今年最最失望的國家,無疑是法國、德國和加拿大。法國擁4名NBA球員,德國有諾維斯基,加拿大有奈許,都和雅典無緣,各國球迷心都碎了,但他們的NBA老闆倒是非常開心,否則多打一場,就多一場受傷的機會,投資會虧本。
在雅典奧運,NBA球員仍會是眾人焦點。以歐錦賽來觀察,在NBA歷鍊過的球員,功力硬是不同凡響,諾維斯基、加索和俄羅斯的基里蘭柯、法國的帕克,都非常搶眼,未來在各國球隊將繼續擔當重任。
值得觀察的是,這些NBA球員在回歸祖國球隊之後,雖然表現突出,但還是得融入各國獨特的球風,不能再搬出NBA獨力獨行那一套,國家隊的教練可是不吃這一套。太過於自私,即使有NBA資歷也得下來坐冷板凳。
老話一句,明年雅典奧運將會是美國夢幻的復仇舞台,也還會有人想要享受將老美踩在腳底的美妙滋味。雖然只有12隊,但奧運男籃肯定精彩。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