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NIKE Taiwan Camp,居然已有八年的時間了。像這種以訓練為主的營隊,雖然比較不受媒體和球迷鍾愛,沒有NBA球星來訪,來秀球技,但是長期來看,對國內籃運其實有更多的幫助,值得鼓勵。
舉凡訓練營,教練的卡司一定是重頭戲。這一次請到的三名教練,也許國內球迷較不熟悉,但他們的資歷還是相當嚇人。
Merv Lopes
很難相信,Lopes已經是高齡70有3的老先生。他在和你交談時十分俏皮,左眼會不時的眨啊眨,彷彿在給你一個會心的微笑。
生於夏威夷、長於夏威夷的Lopes,也把自己的籃球生涯都給了夏威夷,在擔任高中之後,他成為一所學生人數只有900人的NAIA學校─Chaminade─的總教練達12年之久,隨後退休。
或許他並不有名,但他卻帶領球隊打出一場震驚NCAA籃球史的戰役。1982年12月23日,Chaminade在家裡碰上當時八戰全勝、排名高居全美第一的Virginia大學。Chaminade前兩年遇上Virginia都被狂扁,這一年情況更是不妙。Virginia陣中有7呎4吋的全美超級中鋒Ralph Sampson,另有射手Jeff Lamp和現任溜馬教頭Rick Carlisle。
中場兩隊打成43平手,已經很出乎意料,最後Chaminade竟以77-72克掉Virginia。球賽打完,美國東岸已經是午夜,新聞台上的編輯接到消息,下巴差點沒掉下來,不停的確認前線記者是否寫錯比數。結果,當然是沒寫錯。
是的,Chaminade贏了,這場球從此被稱為美國大學男籃史上最大的冷門,至今依然不變。用台灣籃球來舉例,就好比街頭臨時組成的「你說對不隊」打敗了裕隆隊一樣誇張。連Lopes自己都說,那種感覺就像是「街頭巷尾隊」打敗職業隊一樣。
就靠著這一場球,他被選為1983年NAIA年度最佳教練。下一年,Chaminade再爆冷門,擊敗Louisville,證明Lopes的執教功力和他們的實力不是空穴來風。
基於在Pete Newell長人訓練營十數年的經驗,Lopes對長人有極為專業的經驗。他說,長人都曉得投籃、搶籃板,但是他們天生的移動就比較吃虧(他的說法是:They don’t know how to move their feet.),因此,長人訓練營裡最重視的就是步法(footwork)。而且長人訓練營最特殊的是,完全沒有五打五,從頭到尾都是一對一、二對二的教學和練習。這一套方法,用在小個子的球員上也是相同的,只是小個子作起來會比較輕鬆。
另外,他說球員會有自己的習慣和「舒適空間」(comfort zone),例如說他的左邊低位單打很好,就會持續的使用,「躲在他自己的舒適空間裡」,長人訓練營要作的就是將他拉出這個空間,訓練全面性的技能。
Lopes說,他對於台灣球員還沒有太多機會觀察,也許往後幾天會有更多機會。但他強調,台灣球員的身高當然不如別人,但籃球完全是一項「態度的運動」(The game is all about attitude.),否則他的Chaminade絕不會有一丁點機會擊敗Virginia。或許這也是KevinChou寫的「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XXX」。
和Lopes聊天,實際上談到籃球技術的內容不多,不過他的一句話往往有畫龍點睛之效,也許這就是30年教練生涯累積下來的智慧。
他說,他的系統中很重視控球後衛,所以未來幾天他或許會多注意後衛的部份。對於今天下午的五對五比賽,他的感想是各打各的,缺乏structure。他也提醒,高中年紀的球員喜歡打快,當然快也是時代潮流,但是「你能夠全場飛奔,卻連最後的一次傳球、一個上籃都作不好,前面的速度全失去了意義」。
Jarinn Akana
我和Akana的對談,多半環繞在陳信安身上,主要因為他和陳信安在金塊隊夏季聯盟有過近身接觸的經驗。Akana對陳信安的身體素質讚賞不已,用big-time body來形容,不過從對談中我了解到,很不幸的,陳信安的NBA之窗可能已經快要關閉。
亞洲球員之於NBA,除了你當然要具備很好的球技之外,他強調三點:size、age、language。亞洲籃球的水準和球員整體素質都還沒那麼好,因此不太容許你有「轉型」的空間,例如你在亞洲打四號,進NBA必須轉三號,那就是死當。最好的情況是不需要位置上的轉換。
至於年紀,他說陳信安兩年前約23、24歲,其實就已經趨近NBA對年輕的自由球員容許的上限。NBA球隊總喜歡挑選年紀輕的球員來培養,看看他的發展潛力。像Ginobili這種球員,年紀是稍長了一點,但他有義大利職籃的成績作背書,陳信安很可惜的是雖然去了ABA,但成績仍不耀眼,難以吸引NBA球隊的目光。
最後一點是語言,也是最重要的,卻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Akana說,特別是外籍後衛,一定要具備不錯的語言能力(至少聽力要好),因為你不僅要自己打球,還要執行教練的戰術,如果老是在狀況外,連上場的機會都不會有。田臥勇太的語言能力在最後幾年有明顯的進步,這是他能夠一層一層打上去的原因之一。
他說,除非你是像姚明一樣的長人,那就是球隊和隊友去適應你,語言問題在其次。
生於1972年的Akana,是夏威夷的原住民,大學前兩年在BYU-Hawaii,也就是吳岱豪想去的學校,隨後他轉至夏威夷大學,並曾隨教頭Riley Wallace和隊友Trevor Ruffin來打過第16屆1993年瓊斯盃,拿到冠軍。我很驚訝他對瓊斯盃的印象如此深刻,他還記得宏國的鄭志龍、李忠熙,記得現在的小巨蛋當時是棒球場,也記得林口體育館。1994年,Hawaii打進NCAA錦標賽,是他大學生涯最高的成就。
對於台灣的球員,他曾在北京帶過吳岱豪,對小吳也有很好的印象。他認為吳岱豪如能順利進入BYU-Hawaii,以他6呎8吋的身高和長臂,以及和別人相比算是相當豐富的比賽經驗,應該能在第二級大學打出很好的成績,因為第二級大學的競爭並沒有那麼激烈。
對於訓練營中的小朋友,他說,亞洲球員的size原本就吃虧,所以他來台灣並不是看size的,而是看球員對球賽內容是否具有「靈感」,對指導內容的吸收,以及進步的程度。他強調在正確的指導下,一名好球員的進步速度會很快,不是瞎打數十場球賽就可以作到的。
現任金塊助理教練的Akana,夏天也在Pete Newell長人訓練營裡擔任助理教練。
最後,他也沒忘記陳信安剛簽下的三年1500萬合約,頻頻搖頭搖得頭都快掉了,順便也提醒陳信安:「該換你帶我去吃一頓好康的了。」
David Benoit
下午的五對五還沒開始,他老兄就在一次很平常的灌籃中把籃板搞碎了,弄得全場亂high一把的,卻苦了工作人員,原本有兩個全場可以用,最後只剩一個。
Benoit球員時代以效力爵士時最為出色,一度是先發的小前鋒,防守不錯,進攻雖然天份有限,但中距離、快攻、進攻籃板都還有兩把刷子。離開NBA之後,前後混過以色列、日本、中國等地。他在中國時打上海大沙魚,曾和姚明並肩作戰。
Benoit以自身的經歷來勉勵所有的球員,當初他也是很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最後進入了NBA,還擁有先發的機會。他說,重要的不是起點,而是終點。只要球員能保持進步,你就能一個level、一個level的踩上去。
他說,亞洲球員最重要的是增加「exposure to the game」,也就是盡量找機會接近、參與層級更高的籃球。你能到美國打NAIA的學校、第二級的學校、小聯盟,都可以,只要確定自己一直往上,籃球的技術和智慧就會有進步。歐洲和南美的球員、球隊,就是一直在增加他們的exposure in global basketball,最終打敗了夢幻隊。
以他自己為例,他在爵士的第一年只是替補。夏天他去參加了Pete Newell的長人訓練營,步法和觀念很有進步,第二年開始就升上先發,受益無窮。如果觀念沒有打開,他永遠只是個小腳。
37歲的Benoit自述,他想一直打到40歲,而他對亞洲人的友善非常有好感,如果能再打球,第一考慮是亞洲,最好是中國。他甚至說,他認為自己還可以在NBA當一個10-15分鐘的功能性球員,這…我就不清楚了。
對於訓練營中的球員,他肯定球員認真的態度,但是他也說,這些小朋友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 *
NIKE All-Taiwan Camp由8月22日進行至27日,在體能訓練、分隊之後,中間三天進行的都是按照主打位置分開操作的分站訓練、各種動作示範演練,以及五對五的比賽,27日進行明星賽和頒獎。
今年參加的60名球員,年齡在13-18歲之間,有43人來自各國高中校隊,有17人來自日前舉行的格鬥籃球三對三。在最後被選出的優秀球員,將可以參加明年的All-Asia Camp。
有關球員和國內教練的部份,或許等到整個營隊結束再來談,會比較恰當一點。
Wednesday, August 24, 2005
Thursday, August 18, 2005
熱火雄風
今年全球熱到不行,印度某些區域飆到攝氏50度,連美國的鳳凰城都會熱死人,你說奇不奇怪、可不可怕。而NBA很巧的,大家的眼光也一直停留在熱到不行的熱火身上。話題一直在邁阿密上空徘徊不去,活塞、溜馬等東區勁旅,反倒沒有太多討論。
理由並不複雜,只因為他們有「MDE」的歐尼爾(Shaquille O’Neal),有聲勢幾乎要凌駕詹姆斯(LeBron James)的韋德(Dwyane Wade),而且距離總冠軍戰如此之近。有人說,只有「一根肋骨之遙」(one broken rib away from the Finals);只因為韋德在東區冠軍戰的受傷時機來得太過巧合。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全員健康的熱火才應該是貨真價實的東區冠軍隊。
一支就在總冠軍戰門口的球隊,扼腕之餘,通常會是極其低調的、作細部修正的。回顧NBA球隊爭冠史,應該可以證明這個說法。然而,今年夏天的熱火卻完全不照這個邏輯走,不禁令人有點錯愕和納悶。
油頭復辟?
選秀會之後,NBA由於新版勞資協議遲遲未落實為書面,導致自由球員簽約的時程也整個延後。許多簽約消息都停留在「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局面,,NBA新聞不多,委實有點無聊。
誰知就在此時,媒體上卻莫名其妙冒出「油頭教練」萊里(Pat Riley)「春心大動」,有意作掉大弟子范甘迪(Stan Van Gundy)、自己復辟的新聞。
這個新聞有點八卦,也有點烏龍,卻不見得是空穴來風。我找遍各處訊息,從沒看到萊里說出「我要如何如何、我想再當教練」的發言。最令人有想像空間的是,他早在6月17日曾經說出「往後會更積極參與球隊事務」。
但奇怪的是,新聞在七月間被媒體爆出來之後,萊里的回應態度不夠堅決,既沒有批媒體亂寫,也沒有給出「我絕對不會再擔任熱火教練」的回應,實在令人狐疑。
媒體鬧完萊里,就輪到范甘迪和球員了。球員根本搞不清楚狀況,只好個個裝傻或虛應故事一番,大多說「目前范甘迪還是我們的教練」這種廢話。而搞到最後,連大范自己也緊張兮兮,不知該怎麼回答了。他只好也學球員說:「至少到目前為止,我知道自己還是熱火的總教練。」
鬧了幾天,網路上、報紙上搞得風聲鶴唳,彷彿萊里隨時就要上台一樣。但是整件事情在萊里和范甘迪懇談,確認大范會是下一季的教頭之後,很快的又消聲匿跡。因為,熱火馬上出了更大的事情,容後詳述。
萊里的執教功力不容置疑,在擁有俠客和韋德這對超強組合之後,他會「動了凡心」,憑良心說也是情有可原,那個教練不希望手底下有這種球員?更何況,萊里在和傑克森(Phil Jackson)的競爭中經常居下風,孰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萊里不能忘記,當年他是如何在球季開打之前一個星期毫無任何事前跡象的職,將熱火重擔丟給大范甘迪。如今將令箭從大范手中搶回,而且以如此拙劣的方式,連一場球都還沒打就會落得一輩子罵名,對大范更是不公平。
這件事就這麼畫下句點了嗎?有人認為還早。以熱火下一季季初並不太輕鬆的賽程,有人懷疑,只要大范戰績不理想,屆時萊里有可能以戰績之名取而代之。這是標準的陰謀論,我們只能等著瞧。
邁阿密五級颶風
佛羅里達州最近兩年很不平靜,頻遭颶風(hurricane)肆虐,話說邁阿密在教頭颶風平息之後,不旋踵就再捲起一陣球員颶風,而且是最高級的五級。
在萊里運籌帷幄下,熱火策動了一椿涉及五隊、13名球員的史上最大交易。萊里的野心很大,目的在重塑熱火的戰力核心,打造一支真正具有冠軍實力的隊伍。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毫不諱言,去年的熱火雖好,卻「需要改變」,也說「我不認為這是一支冠軍隊」。至於這個重大的改變,目標是在未來四、五年內都有爭冠本錢,而不是只爽一年就好。
熱火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堪稱「鎮隊之寶」的瓊斯(Eddie Jones)被送至灰熊,換來控衛「白色巧克力」威廉斯(Jason Williams)、小前鋒波西(James Posey)和野壯得分後衛艾米特(Andre Emmett)。塞爾提克則將前鋒華克(Antoine Walker)送至熱火。
另外,熱火再將去年的新秀西班牙中鋒米哈里斯(Albert Miralles)和打了三年的前鋒伍茲(Qyntel Woods)送到爵士;巴特勒(Rasual Butler)則打包至黃蜂,換取中鋒杜那斯(Roberto Duenas)。
牽涉其他四隊的交易還有一卡車,非關本文重點,暫且按下不表。一陣兵荒馬亂後,熱火失去主力得分後衛瓊斯、主要替補巴特勒和次要球員伍茲、米哈里斯,收進威廉斯、華克兩枚大補丸,波西、艾米特和象徵性贈品杜那斯。
轉眼間,熱火局面一新。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威廉斯即將入主先發控球。華克很可能擔任第六人。如果小前鋒無法得到適合的後續補強,則波西很可能是先發小前鋒。換句話說,先發動了五分之二,而且韋德將成為專職的得分後衛。
身為球隊大哥的俠客也沒閒著,原本下一季可以領到3000萬美元以上薪資的他,決定提前成為自由球員,然後和熱火以五年一億美元續約。也就是說歐尼爾自願減薪,讓熱火擁有更多薪資空間來爭取有實力的球員。
熱火先前已經和大前鋒哈斯勒(Udonis Haslem)續約,同時選進堪薩斯大學新秀前鋒西米恩(Wayne Simien),並簽下夏季聯盟表現理想的孟斐斯大學中鋒貝倫(Earl Barron)。尚未決定是否續約的,有控衛戴蒙瓊斯(Damon Jones)和老將雷特納(Christian Laettner)、安德森(Shandon Anderson)。
經過一番大工程,至截稿時刻,熱火距豪華稅啟動下限約還有500-700萬的空間,預計爭取的目標是一名先發級小前鋒和替補控球。據說熱火對剛被小牛釋出的芬里(Michael Finley)很有興趣。
巨大的賭注
帳面上看來,熱火幾乎已經是冠軍候選隊,是嗎?我們不能否認這一點。但是別忘了,就在兩年前,被形容為「滿手王」、擁有「F4」的湖人隊,也曾經被如此認為,但最後還是未能拿下冠軍。
前幾年的小牛又該怎麼說?不也是年年補進星字號人物?結果又是如何?
我們另外不能否認的一點是,熱火今年夏天的賭注實在很大。巨大的變動對任何球隊而言都不見得是好事,將明星球員齊聚一堂更「經常」不是好事,史上有著太多的例子。
送走艾迪瓊斯,實非熱火所願。他本身就是佛羅里達州人,在熱火已經待了五年,又以防守聞名,但是熱火想「搏大的」,總得抓些烈士來犧牲。此外,有人認為瓊斯總是在關鍵時刻手軟,而去年季後賽的防守也不見得非常高明,防守似乎在退步、老化中。
然而,這椿交易的重點人物─威廉斯和華克─都有著令人頭痛和質疑的歷史,這更是令人憂慮的。
威廉斯有灰熊前教練布朗(Hubie Brown)的指導,加上年齡漸長,似已擺脫國王時期的年少輕狂。但是在教練換為法拉提洛(Mike Fratello)之後,上一季他又和法拉提洛發生衝突。此外,威廉斯的外線始終是看天吃飯,隨興之所至,而外線對熱火來說卻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從好的方面來看,威廉斯的到來使熱火在控球位置有莫大的提昇,不再只能靠實際上不該是先發的戴蒙瓊斯撐場面。威廉斯傳球的sense,絕對會讓隊友在進攻上更加得心應手。當然,威廉斯出身佛羅里達大學,和隊友哈斯勒、華許(Matt Walsh)成為「UF連線」,也是票房上的正面因素。據說他和歐尼爾私下的交情也很好,兩人在奧蘭多都有房子。
華克的全能身手沒有人否認,但他也是「free style」的高手,心情一來,距離多遠都敢出手。有人曾問他為何投那麼多三分球,他回答:「因為沒有四分球啊!」他的進攻哲學可見一斑。
華克能在兩年被各隊轉手四次(塞爾提克兩次、小牛、老鷹),證明他的身手難以令人割捨。不過他的抖肩舞和嚇死人不償命的投籃選擇,實在可以免了。如今熱火再度下注,華克深知哈斯勒已經穩居熱火強力前鋒先發,自己要成為全職小前鋒又力有未逮,在此要有所作為,勢必得作犧牲。因此,他也主動表示甘居第六人,這是個聰明的動作。
至於波西,當他身體健康時,確實是個不錯的小前鋒,防守尤其符合熱火的要求。如果他撐得住,不再像上季只出賽50場,會是熱火先發小前鋒的第一人選。
比較熱火去年和今年的先發陣容,可能的結果如下:
上季:
強力前鋒─哈斯勒
小前鋒─艾迪瓊斯
中鋒─歐尼爾
得分後衛─韋德
控球後衛─戴蒙瓊斯
主要替補─巴特勒
本季:
強力前鋒─哈斯勒
小前鋒─波西
中鋒─歐尼爾
得分後衛─韋德
控球後衛─威廉斯
主要替補─華克
擺開威廉斯、華克的問題不談,陣容變化之後的團隊默契也是考驗之一。只要看看西邊的火箭,連一個T-Mac來搭姚明,兩人都能搞到前半季完全不搭軋,直到下半季才稍微好一點了(以T-Mac為主、姚明為副),更何況是變化程度更大的熱火?
當然,威廉斯和華克都沒笨到忘了自己是誰。熱火擺明了現在是俠客的球隊,接下來則是韋德的球隊,威廉斯和華克可以是要角,絕不會是主角,但知易行難,球還是要等真正打了才知道。
威廉斯經過布朗的指導,如今來到萊里的體系之下,還是不能作隨心所欲、一時
興起的發揮,減少失誤、穩紮穩打才是首要之務,而華克可能得壓抑自己強大的進攻慾望,同時習慣縮水的上場時間。
威廉斯和韋德之間的問題較難解決。照熱火上一季的安排,戴蒙瓊斯只是名目上的控球,實際上在多數攻守中操刀的人是韋德,因為他能切能投又能傳。有球在手能夠產生最大破壞力的韋德,位置雖然同是得分後衛,卻得從持球轉為非持球角色,效果如何尚在未定之天。
此外,熱火的防守隊型也必須重新塑造。波西或許符合要求,但威廉斯和華克的防守不但是全憑心情而定、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而且功力本身就值得質疑。他們漏得愈多,就代表第二線的歐尼爾必須愈辛苦的補防。
毫無疑問,即使威廉斯、華克表現正常,歐尼爾真的如他保證,由目前的345磅到球季開打前減為315-330磅,熱火今年夏天的動作,都是一個大賭注。願賭就要服輸,但是在樂透號碼公佈前,誰都不知道自己是否中獎。
展望
熱火自己也很清楚,經過一番調整,理想中,目前隊型仍缺乏一名功力勝於波西的先發型小前鋒,另外就是缺乏穩定的長程射手和替補控球。據說剛被小牛釋出的芬里,很有可能投奔熱火(或馬刺)。如果成真,熱火將吞下大補丸。至於控球後衛,大不了簽回戴蒙瓊斯就是。
雄心壯志的熱火,陣容已經很嚇人,卻沒有樂觀的本錢。上層有萊里和范甘迪的教練問題,球季開打後會不會出亂子,誰都沒把握。球隊本身,歐尼爾自願降薪確有老大風範,但他會不會又出現例行賽三不五時意興闌珊、體重失控的症狀,也沒人知道。新兵威廉斯、華克是否能和舊將融合,受教於萊里和范甘迪,我們最多只能保持「審慎的樂觀」。
對外,下一季的東區可不見得好打。活塞還是會維持一定的水準,溜馬雖失去鎮隊之寶大嘴米勒,但是「阿泰」亞泰斯特(Ron Artest)終於能夠上場打球,想必能正式走出奧本山大亂鬥的陰影。另外,籃網也不會是省油燈,崛起中的公牛、巫師、騎士,也不見得好打。
希望所有的問題都有正面的答案,如果一個一個負面因素浮現,熱火也只有為自己的豪賭付出代價。不過,我相信熱火會是大家非常好奇,急於一探究竟的隊伍。
理由並不複雜,只因為他們有「MDE」的歐尼爾(Shaquille O’Neal),有聲勢幾乎要凌駕詹姆斯(LeBron James)的韋德(Dwyane Wade),而且距離總冠軍戰如此之近。有人說,只有「一根肋骨之遙」(one broken rib away from the Finals);只因為韋德在東區冠軍戰的受傷時機來得太過巧合。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全員健康的熱火才應該是貨真價實的東區冠軍隊。
一支就在總冠軍戰門口的球隊,扼腕之餘,通常會是極其低調的、作細部修正的。回顧NBA球隊爭冠史,應該可以證明這個說法。然而,今年夏天的熱火卻完全不照這個邏輯走,不禁令人有點錯愕和納悶。
油頭復辟?
選秀會之後,NBA由於新版勞資協議遲遲未落實為書面,導致自由球員簽約的時程也整個延後。許多簽約消息都停留在「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局面,,NBA新聞不多,委實有點無聊。
誰知就在此時,媒體上卻莫名其妙冒出「油頭教練」萊里(Pat Riley)「春心大動」,有意作掉大弟子范甘迪(Stan Van Gundy)、自己復辟的新聞。
這個新聞有點八卦,也有點烏龍,卻不見得是空穴來風。我找遍各處訊息,從沒看到萊里說出「我要如何如何、我想再當教練」的發言。最令人有想像空間的是,他早在6月17日曾經說出「往後會更積極參與球隊事務」。
但奇怪的是,新聞在七月間被媒體爆出來之後,萊里的回應態度不夠堅決,既沒有批媒體亂寫,也沒有給出「我絕對不會再擔任熱火教練」的回應,實在令人狐疑。
媒體鬧完萊里,就輪到范甘迪和球員了。球員根本搞不清楚狀況,只好個個裝傻或虛應故事一番,大多說「目前范甘迪還是我們的教練」這種廢話。而搞到最後,連大范自己也緊張兮兮,不知該怎麼回答了。他只好也學球員說:「至少到目前為止,我知道自己還是熱火的總教練。」
鬧了幾天,網路上、報紙上搞得風聲鶴唳,彷彿萊里隨時就要上台一樣。但是整件事情在萊里和范甘迪懇談,確認大范會是下一季的教頭之後,很快的又消聲匿跡。因為,熱火馬上出了更大的事情,容後詳述。
萊里的執教功力不容置疑,在擁有俠客和韋德這對超強組合之後,他會「動了凡心」,憑良心說也是情有可原,那個教練不希望手底下有這種球員?更何況,萊里在和傑克森(Phil Jackson)的競爭中經常居下風,孰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萊里不能忘記,當年他是如何在球季開打之前一個星期毫無任何事前跡象的職,將熱火重擔丟給大范甘迪。如今將令箭從大范手中搶回,而且以如此拙劣的方式,連一場球都還沒打就會落得一輩子罵名,對大范更是不公平。
這件事就這麼畫下句點了嗎?有人認為還早。以熱火下一季季初並不太輕鬆的賽程,有人懷疑,只要大范戰績不理想,屆時萊里有可能以戰績之名取而代之。這是標準的陰謀論,我們只能等著瞧。
邁阿密五級颶風
佛羅里達州最近兩年很不平靜,頻遭颶風(hurricane)肆虐,話說邁阿密在教頭颶風平息之後,不旋踵就再捲起一陣球員颶風,而且是最高級的五級。
在萊里運籌帷幄下,熱火策動了一椿涉及五隊、13名球員的史上最大交易。萊里的野心很大,目的在重塑熱火的戰力核心,打造一支真正具有冠軍實力的隊伍。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毫不諱言,去年的熱火雖好,卻「需要改變」,也說「我不認為這是一支冠軍隊」。至於這個重大的改變,目標是在未來四、五年內都有爭冠本錢,而不是只爽一年就好。
熱火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堪稱「鎮隊之寶」的瓊斯(Eddie Jones)被送至灰熊,換來控衛「白色巧克力」威廉斯(Jason Williams)、小前鋒波西(James Posey)和野壯得分後衛艾米特(Andre Emmett)。塞爾提克則將前鋒華克(Antoine Walker)送至熱火。
另外,熱火再將去年的新秀西班牙中鋒米哈里斯(Albert Miralles)和打了三年的前鋒伍茲(Qyntel Woods)送到爵士;巴特勒(Rasual Butler)則打包至黃蜂,換取中鋒杜那斯(Roberto Duenas)。
牽涉其他四隊的交易還有一卡車,非關本文重點,暫且按下不表。一陣兵荒馬亂後,熱火失去主力得分後衛瓊斯、主要替補巴特勒和次要球員伍茲、米哈里斯,收進威廉斯、華克兩枚大補丸,波西、艾米特和象徵性贈品杜那斯。
轉眼間,熱火局面一新。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威廉斯即將入主先發控球。華克很可能擔任第六人。如果小前鋒無法得到適合的後續補強,則波西很可能是先發小前鋒。換句話說,先發動了五分之二,而且韋德將成為專職的得分後衛。
身為球隊大哥的俠客也沒閒著,原本下一季可以領到3000萬美元以上薪資的他,決定提前成為自由球員,然後和熱火以五年一億美元續約。也就是說歐尼爾自願減薪,讓熱火擁有更多薪資空間來爭取有實力的球員。
熱火先前已經和大前鋒哈斯勒(Udonis Haslem)續約,同時選進堪薩斯大學新秀前鋒西米恩(Wayne Simien),並簽下夏季聯盟表現理想的孟斐斯大學中鋒貝倫(Earl Barron)。尚未決定是否續約的,有控衛戴蒙瓊斯(Damon Jones)和老將雷特納(Christian Laettner)、安德森(Shandon Anderson)。
經過一番大工程,至截稿時刻,熱火距豪華稅啟動下限約還有500-700萬的空間,預計爭取的目標是一名先發級小前鋒和替補控球。據說熱火對剛被小牛釋出的芬里(Michael Finley)很有興趣。
巨大的賭注
帳面上看來,熱火幾乎已經是冠軍候選隊,是嗎?我們不能否認這一點。但是別忘了,就在兩年前,被形容為「滿手王」、擁有「F4」的湖人隊,也曾經被如此認為,但最後還是未能拿下冠軍。
前幾年的小牛又該怎麼說?不也是年年補進星字號人物?結果又是如何?
我們另外不能否認的一點是,熱火今年夏天的賭注實在很大。巨大的變動對任何球隊而言都不見得是好事,將明星球員齊聚一堂更「經常」不是好事,史上有著太多的例子。
送走艾迪瓊斯,實非熱火所願。他本身就是佛羅里達州人,在熱火已經待了五年,又以防守聞名,但是熱火想「搏大的」,總得抓些烈士來犧牲。此外,有人認為瓊斯總是在關鍵時刻手軟,而去年季後賽的防守也不見得非常高明,防守似乎在退步、老化中。
然而,這椿交易的重點人物─威廉斯和華克─都有著令人頭痛和質疑的歷史,這更是令人憂慮的。
威廉斯有灰熊前教練布朗(Hubie Brown)的指導,加上年齡漸長,似已擺脫國王時期的年少輕狂。但是在教練換為法拉提洛(Mike Fratello)之後,上一季他又和法拉提洛發生衝突。此外,威廉斯的外線始終是看天吃飯,隨興之所至,而外線對熱火來說卻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從好的方面來看,威廉斯的到來使熱火在控球位置有莫大的提昇,不再只能靠實際上不該是先發的戴蒙瓊斯撐場面。威廉斯傳球的sense,絕對會讓隊友在進攻上更加得心應手。當然,威廉斯出身佛羅里達大學,和隊友哈斯勒、華許(Matt Walsh)成為「UF連線」,也是票房上的正面因素。據說他和歐尼爾私下的交情也很好,兩人在奧蘭多都有房子。
華克的全能身手沒有人否認,但他也是「free style」的高手,心情一來,距離多遠都敢出手。有人曾問他為何投那麼多三分球,他回答:「因為沒有四分球啊!」他的進攻哲學可見一斑。
華克能在兩年被各隊轉手四次(塞爾提克兩次、小牛、老鷹),證明他的身手難以令人割捨。不過他的抖肩舞和嚇死人不償命的投籃選擇,實在可以免了。如今熱火再度下注,華克深知哈斯勒已經穩居熱火強力前鋒先發,自己要成為全職小前鋒又力有未逮,在此要有所作為,勢必得作犧牲。因此,他也主動表示甘居第六人,這是個聰明的動作。
至於波西,當他身體健康時,確實是個不錯的小前鋒,防守尤其符合熱火的要求。如果他撐得住,不再像上季只出賽50場,會是熱火先發小前鋒的第一人選。
比較熱火去年和今年的先發陣容,可能的結果如下:
上季:
強力前鋒─哈斯勒
小前鋒─艾迪瓊斯
中鋒─歐尼爾
得分後衛─韋德
控球後衛─戴蒙瓊斯
主要替補─巴特勒
本季:
強力前鋒─哈斯勒
小前鋒─波西
中鋒─歐尼爾
得分後衛─韋德
控球後衛─威廉斯
主要替補─華克
擺開威廉斯、華克的問題不談,陣容變化之後的團隊默契也是考驗之一。只要看看西邊的火箭,連一個T-Mac來搭姚明,兩人都能搞到前半季完全不搭軋,直到下半季才稍微好一點了(以T-Mac為主、姚明為副),更何況是變化程度更大的熱火?
當然,威廉斯和華克都沒笨到忘了自己是誰。熱火擺明了現在是俠客的球隊,接下來則是韋德的球隊,威廉斯和華克可以是要角,絕不會是主角,但知易行難,球還是要等真正打了才知道。
威廉斯經過布朗的指導,如今來到萊里的體系之下,還是不能作隨心所欲、一時
興起的發揮,減少失誤、穩紮穩打才是首要之務,而華克可能得壓抑自己強大的進攻慾望,同時習慣縮水的上場時間。
威廉斯和韋德之間的問題較難解決。照熱火上一季的安排,戴蒙瓊斯只是名目上的控球,實際上在多數攻守中操刀的人是韋德,因為他能切能投又能傳。有球在手能夠產生最大破壞力的韋德,位置雖然同是得分後衛,卻得從持球轉為非持球角色,效果如何尚在未定之天。
此外,熱火的防守隊型也必須重新塑造。波西或許符合要求,但威廉斯和華克的防守不但是全憑心情而定、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而且功力本身就值得質疑。他們漏得愈多,就代表第二線的歐尼爾必須愈辛苦的補防。
毫無疑問,即使威廉斯、華克表現正常,歐尼爾真的如他保證,由目前的345磅到球季開打前減為315-330磅,熱火今年夏天的動作,都是一個大賭注。願賭就要服輸,但是在樂透號碼公佈前,誰都不知道自己是否中獎。
展望
熱火自己也很清楚,經過一番調整,理想中,目前隊型仍缺乏一名功力勝於波西的先發型小前鋒,另外就是缺乏穩定的長程射手和替補控球。據說剛被小牛釋出的芬里,很有可能投奔熱火(或馬刺)。如果成真,熱火將吞下大補丸。至於控球後衛,大不了簽回戴蒙瓊斯就是。
雄心壯志的熱火,陣容已經很嚇人,卻沒有樂觀的本錢。上層有萊里和范甘迪的教練問題,球季開打後會不會出亂子,誰都沒把握。球隊本身,歐尼爾自願降薪確有老大風範,但他會不會又出現例行賽三不五時意興闌珊、體重失控的症狀,也沒人知道。新兵威廉斯、華克是否能和舊將融合,受教於萊里和范甘迪,我們最多只能保持「審慎的樂觀」。
對外,下一季的東區可不見得好打。活塞還是會維持一定的水準,溜馬雖失去鎮隊之寶大嘴米勒,但是「阿泰」亞泰斯特(Ron Artest)終於能夠上場打球,想必能正式走出奧本山大亂鬥的陰影。另外,籃網也不會是省油燈,崛起中的公牛、巫師、騎士,也不見得好打。
希望所有的問題都有正面的答案,如果一個一個負面因素浮現,熱火也只有為自己的豪賭付出代價。不過,我相信熱火會是大家非常好奇,急於一探究竟的隊伍。
Friday, August 12, 2005
VC:Half funny, half sincere
2001年Vince Carter初次造訪台灣時,當時我正被老婆拖著在東京作百貨公司之旅,累到整個人快抓狂、雙腿快截肢,未能躬逢其盛。返台之後聽媒體朋友說,球迷反應相當熱烈,VC人也非常和善親切。
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已經四年了。再度造訪台灣的VC,果然不僅是半人半仙(Half human, half amazing),而且依然夾雜著幽默和真誠,或許可以稱之為Half funny, half sincere吧?
其實,VC相隔四年的訪台行,時空背景都有著蠻多的不同。當年他剛經過2000年扣籃大賽和雪梨奧運的巔峰,雖然帶著傷勢來訪,但人氣簡直是旺到不行。如今,我相信VC還是有許多球迷,不過大概少了一堆多倫多人,同時還多了一堆doubters,懷疑他的敬業度、領導能力,甚至球技。
但是今天我暫時不想談這個,不想談Carter的領導能力、球技,或是暴龍、籃網,而只想談談親眼所見的VC。
當然,從古至今來訪的NBA球員,總是該說些場面話,也一定會說的。諸如:籃網教練Frank是個好教練、我試著每年都讓自己的球技更加成長…等等。VC該說的自然是一句也沒少,不過,他和我曾親眼見過的NBA球員都有些許不同。這麼說好了,即使是「演」,VC的演技也真是好得不像話。
像Shaq、Iverson、Damon Stoudamire,你一看就知道,他們其實不太想鳥你,應付媒體只是因為有其必要。至於Grant Hill、David Robinson,則是好得有點誇張,極度的紳士,反而少點趣味。
來台灣的Carter,既幽默、耍寶又帶點白目,但是在對話中能讓人感覺出他的真誠,很會自己找話說,而不是你問一句我答一句,甚至懶得搭理你。
NIKE Taiwan讓旗下球員錢薇娟、吳岱豪和林志傑送了VC三個禮物。第一項是51支沖天砲,象徵他的生涯最高單場得分51分。VC直說要在台北就把沖天砲射完,否則在家裡後院放砲鐵定被鄰居告到死。再來他更「白目」的硬是一支一支的數,直到數完51支砲為止。我當時心裡還想,NIKE該不會只擺個象徵性的幾支砲充數吧,否則豈不被VC掀了底?幸好,51支就是51支。
接下來送上唐裝和布袋戲偶。VC一看到布袋戲偶就很興奮,卻無厘頭的冒出一句:「Hey, it looks like Grant Hill !」不會吧,這明明就是為VC量身打造的布偶,怎麼會像Hill…
和VC聊,自然不能不聊到扣籃。有人問VC是否能將硬幣放在籃板頂端,他說高中時辦得到。再談到奧運時在法國中鋒Frederic Weis頭上那記名留千古的扣籃,VC說NIKE本來要將那照片作成海報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忘了提,這次VC的記者會提問,應該是少數off limit的記者會,也就是發問題目不限、生冷不忌,這和以往多數NBA球員來訪時,事先就嗆明「這個不能問、那個不能講」大有不同。只是,也沒有媒體白目到問他暴龍的事就是了。
主持人黑人和Jason向VC提到,吳岱豪可能會前往BYU-Hawaii就讀,VC是否有任何建議?VC說:不要去夜店,大家還沒笑完,他又接著說「一週兩次就好」。
事實上,VC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數字的記憶力。會中提到林志傑單場最高得分43分,他馬上插話說,他的單場最高是51分,有兩次,而且有一次就是對現在的隊友Jason Kidd。提到他堅持回母校北卡大的畢業典禮取得大學學位時,他也馬上答腔,那是在2001年5月20日暴龍對76人季後賽的第七戰。
不過,他沒有忘記強調受教育和打球並重的重要性。
為了滿足媒體攝影的需求,VC自然秀了幾手扣籃。到最後他被激起玩心,開始一直往後退,投起「六分球」來,而且命中率還不差,射程已經在我們以大號三分球聞名的林大國手志傑射程之外,因為林志傑身材矮VC一截,有好幾球都是airball。NBA級的球星,身手果然不太一樣。
今日一見VC,並無法解答球場上的問題,例如他備受質疑的領導能力、離開暴龍的原因,例如為什麼在暴龍擺爛、到了籃網卻能大殺四方,傷透部份球迷的心。但是,他讓所有人都有一個愉快的夜晚,讓人感受到他球場下的另一面,是一個不像大牌的大牌。
在今天的NBA,這好像已經是一種奢求了。
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已經四年了。再度造訪台灣的VC,果然不僅是半人半仙(Half human, half amazing),而且依然夾雜著幽默和真誠,或許可以稱之為Half funny, half sincere吧?
其實,VC相隔四年的訪台行,時空背景都有著蠻多的不同。當年他剛經過2000年扣籃大賽和雪梨奧運的巔峰,雖然帶著傷勢來訪,但人氣簡直是旺到不行。如今,我相信VC還是有許多球迷,不過大概少了一堆多倫多人,同時還多了一堆doubters,懷疑他的敬業度、領導能力,甚至球技。
但是今天我暫時不想談這個,不想談Carter的領導能力、球技,或是暴龍、籃網,而只想談談親眼所見的VC。
當然,從古至今來訪的NBA球員,總是該說些場面話,也一定會說的。諸如:籃網教練Frank是個好教練、我試著每年都讓自己的球技更加成長…等等。VC該說的自然是一句也沒少,不過,他和我曾親眼見過的NBA球員都有些許不同。這麼說好了,即使是「演」,VC的演技也真是好得不像話。
像Shaq、Iverson、Damon Stoudamire,你一看就知道,他們其實不太想鳥你,應付媒體只是因為有其必要。至於Grant Hill、David Robinson,則是好得有點誇張,極度的紳士,反而少點趣味。
來台灣的Carter,既幽默、耍寶又帶點白目,但是在對話中能讓人感覺出他的真誠,很會自己找話說,而不是你問一句我答一句,甚至懶得搭理你。
NIKE Taiwan讓旗下球員錢薇娟、吳岱豪和林志傑送了VC三個禮物。第一項是51支沖天砲,象徵他的生涯最高單場得分51分。VC直說要在台北就把沖天砲射完,否則在家裡後院放砲鐵定被鄰居告到死。再來他更「白目」的硬是一支一支的數,直到數完51支砲為止。我當時心裡還想,NIKE該不會只擺個象徵性的幾支砲充數吧,否則豈不被VC掀了底?幸好,51支就是51支。
接下來送上唐裝和布袋戲偶。VC一看到布袋戲偶就很興奮,卻無厘頭的冒出一句:「Hey, it looks like Grant Hill !」不會吧,這明明就是為VC量身打造的布偶,怎麼會像Hill…
和VC聊,自然不能不聊到扣籃。有人問VC是否能將硬幣放在籃板頂端,他說高中時辦得到。再談到奧運時在法國中鋒Frederic Weis頭上那記名留千古的扣籃,VC說NIKE本來要將那照片作成海報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忘了提,這次VC的記者會提問,應該是少數off limit的記者會,也就是發問題目不限、生冷不忌,這和以往多數NBA球員來訪時,事先就嗆明「這個不能問、那個不能講」大有不同。只是,也沒有媒體白目到問他暴龍的事就是了。
主持人黑人和Jason向VC提到,吳岱豪可能會前往BYU-Hawaii就讀,VC是否有任何建議?VC說:不要去夜店,大家還沒笑完,他又接著說「一週兩次就好」。
事實上,VC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數字的記憶力。會中提到林志傑單場最高得分43分,他馬上插話說,他的單場最高是51分,有兩次,而且有一次就是對現在的隊友Jason Kidd。提到他堅持回母校北卡大的畢業典禮取得大學學位時,他也馬上答腔,那是在2001年5月20日暴龍對76人季後賽的第七戰。
不過,他沒有忘記強調受教育和打球並重的重要性。
為了滿足媒體攝影的需求,VC自然秀了幾手扣籃。到最後他被激起玩心,開始一直往後退,投起「六分球」來,而且命中率還不差,射程已經在我們以大號三分球聞名的林大國手志傑射程之外,因為林志傑身材矮VC一截,有好幾球都是airball。NBA級的球星,身手果然不太一樣。
今日一見VC,並無法解答球場上的問題,例如他備受質疑的領導能力、離開暴龍的原因,例如為什麼在暴龍擺爛、到了籃網卻能大殺四方,傷透部份球迷的心。但是,他讓所有人都有一個愉快的夜晚,讓人感受到他球場下的另一面,是一個不像大牌的大牌。
在今天的NBA,這好像已經是一種奢求了。
Thursday, August 11, 2005
Junk Mail:1500萬的思考
三年1500萬。我並沒有被這個數字嚇到,因為,如果我的記憶正確,以前的中華職籃時代,我曾經有一天在民生報頭版頭條看到「幸福豹以2000萬簽下賴國弘」(年數忘了),那才是真正嚇到。
如果我記錯了,請糾正我。至於目前還是台灣禁區推土機的賴皮有沒有領到那2000萬,請去問他本人。合理的推測是沒有,也許他有領到200萬就算偷笑了。
陳信安以三年1500萬的價碼跳槽東森,這一陣子鬧下來已成了羅生門。有人說陳信安無情,有人說裕隆太有自信,有人說陳信安早該有這種價碼,有人說裕隆心痛。各有立場,各有道理。
無論如何,陳信安離開已成定局,其中的過程,只有兩造清楚。依據我的經驗,在媒體上呈現出來的,也許相加除以二比較接近事實。
我一直覺得,陳信安的三年1500萬合約,沒有絕對的對錯,但它會是一個觸媒,在台灣籃壇引發不同的正負面效應。不幸的是,負面效應可能會多於正面。
* * *
先談談陳信安的合約。
老爸曾經告訴我,如果有公司要來挖你,以薪水來看,沒有原來的150%都不需要列入考慮。我想這是他的經驗之談,但他的意思應該是,錢很重要,卻不會是唯一的因素。環境、福利與其他林林總總的條件,其實也是你「薪資」的一部份。
以陳信安的案例來看,東森給他的薪水顯然超過我老爸說的幅度,有理由不走嗎?換成是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連爬都爬到東森大樓門口了。人同此心,我們應為陳信安感到高興。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裕隆的環境,包括球場、教練團、制度、福利、永續性,都應該計算在球員轉隊的考量內。換算成錢,這些東西一年不值個兩三百萬嗎?特別是永續性,這不就是台灣球員最為在意的?否則為什麼大家都爭先恐後要加盟裕隆、國泰?因為你就是知道,即使台灣只剩下裕隆一支男籃隊,他們很可能還是會一年丟幾千萬養這支球隊,薪水福利一分不少。
當然,東森看來是準備在籃球上作大投資,台灣籃球目前缺的正是企業投資的決心。只是我們不知道它的決心有多強,會不會是曇花一現,陳信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賴國弘。我很希望這是我的多慮。
* * *
陳信安離隊,使裕隆出現後續的「固椿」動作,這是這個事件帶來的正面影響。長久以來,台灣的球員合約就是個笑話。職籃時代還好,有白紙黑字的合約,雖然它不代表你一定能拿到多少錢,因為它和NBA的保證約可差得遠了,球隊不要你,隨時都可以叫你滾。回歸業餘之後,當然就更扯了。合約?什麼是合約?
所以,陳信安的出走也許能讓國內的球隊真正重視「合約」這兩個字的意義。球隊和球員的權利義務,都該定得清楚,彼此都有保障。如果當初陳信安和裕隆有合約,東森就算出價五年兩億,也不見得搶得到人。
* * *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1500萬的大數字,無疑在籃壇投下一顆震撼彈。沒錯,理論上,台灣籃球目前仍是資方市場,球員沒有拿蹺的份,因為投資籃球還無法獲利。
但球員見到陳信安的價碼,一定會比較,一定會作要求。不僅是東森,其他球隊也是如此。因此,才會衍生出台銀懷疑自己是不是能撐得下去的問題。見到東森花1500萬挖陳信安,裕隆再丟個數千萬綁住球員,財力有問題的球隊自然會有此疑問。
事實上,NBA的例子可以在此拿來參照。NBA有快艇隊,也有尼克、拓荒者。你在快艇隊,就很難要得到千萬年薪,你能混到那種冤大頭球隊,就算一場球坐板凳45分鐘,一年弄個500萬來花也不是不可能。
多數的台灣球員必須有體認:你不是Shaq、Kobe,也不是陳信安,有球隊肯花一個月6萬甚至3萬元請你來專門打球,已經該偷笑了,球隊有了你,每場也不會多100名觀眾和球迷,那裡還有你漫天喊價的條件?
唯有整體環境作起來,商機滾滾來,球員才會跟著水漲船高。到那個時候,才有條件要求高薪,拿高薪才會心安理得。
* * *
但話說回來,陳信安三年1500萬的身價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為什麼是1500萬,而不是1000萬,不是2000萬?
東森的老闆認為值得,就夠了。不過,台灣籃球缺乏「計價」和「議價」的機制,似乎還停留在喊價的階段。如果以台籃的經營現況,我想不會有人值得這個價碼。
跟隨著1500萬來的,絕對是莫大的壓力。下一季,陳信安沒有理由不帶領東森得到冠軍,或許也沒有理由平均17分、5籃板、4助攻。同時,他也不會有理由不帶領中華男籃在亞洲打出像樣的成績。套句老美的話,你拿高於一般球員數倍的薪水,you have to back it up,沒有任何理由。
陳信安能不能back it up?我們拭目以待。
* * *
職籃的時機到了嗎?這又是1500萬牽扯出來的議題之一。我個人並不認為時機已到,雖然朝職籃努力是每一個國家籃球運動的終極目標。
台灣曾經擁有過職籃,正因為如此,我們有過經驗,知道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會遇上什麼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問題。問題是,我們的籃球主事者、球隊、球員都學到了什麼嗎?我還看不出來。
偷懶的還是偷懶,見到錢就先分掉的毛病還是在,缺乏長遠眼光,缺乏經營決心,缺乏制度和規則,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我們的SBL和UBA仍是同義詞。這些年下來,台灣籃壇解決了什麼問題?尤有甚者,連亞洲名次都一落千丈,由前四名成為第11名!
球員高薪不等於職籃,有電視台願意轉播、付權利金,不代表你就有條件談職籃。「職籃」這兩個字是個迷思,日本的JBL、中國的CBA、歐洲的比利時,能不能稱得上是職籃?如果球員領錢打球,你就大可稱它為職籃,要稱SBL為職籃,也可以。
這個問題的底線是,俱樂部、半職業、業餘、職業這些名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聯盟、聯賽體系是否健全,朝光明面、利多面去發展。如果一團混亂,向下沈淪,就算你叫「超職籃」、「宇宙職籃」,還是等著倒閉。
我百般期待台灣能再度擁有職業籃球,健全的籃球體系,但現在我們有職籃的條件嗎?球隊、球員、甚至球迷,不妨都先冷靜的捫心自問。
先把SBL搞好再說吧!
* * *
有媒體朋友告訴我,他也無法很有自信的說服自己,台灣當下有發展職籃的條件,但是他覺得應該趁「陳信安事件」的此刻,鼓吹職籃,讓球隊能夠朝職籃的方向去思考。
這個說法,一時之間實在讓我無法反對。只是,中華籃協應該是一百個不願意見到職籃的出現,因為這代表他們又坐冷板凳,回到1994-1999年那段空窗期。
然而,就像日本籃協在新職籃聯盟BJ League出現後,才開始積極準備解決爛了很久的問題。或許中華籃協也只有在籌組職籃的聲浪真的居高不下之時,才會開始有改革的動作出現。
如果我記錯了,請糾正我。至於目前還是台灣禁區推土機的賴皮有沒有領到那2000萬,請去問他本人。合理的推測是沒有,也許他有領到200萬就算偷笑了。
陳信安以三年1500萬的價碼跳槽東森,這一陣子鬧下來已成了羅生門。有人說陳信安無情,有人說裕隆太有自信,有人說陳信安早該有這種價碼,有人說裕隆心痛。各有立場,各有道理。
無論如何,陳信安離開已成定局,其中的過程,只有兩造清楚。依據我的經驗,在媒體上呈現出來的,也許相加除以二比較接近事實。
我一直覺得,陳信安的三年1500萬合約,沒有絕對的對錯,但它會是一個觸媒,在台灣籃壇引發不同的正負面效應。不幸的是,負面效應可能會多於正面。
* * *
先談談陳信安的合約。
老爸曾經告訴我,如果有公司要來挖你,以薪水來看,沒有原來的150%都不需要列入考慮。我想這是他的經驗之談,但他的意思應該是,錢很重要,卻不會是唯一的因素。環境、福利與其他林林總總的條件,其實也是你「薪資」的一部份。
以陳信安的案例來看,東森給他的薪水顯然超過我老爸說的幅度,有理由不走嗎?換成是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連爬都爬到東森大樓門口了。人同此心,我們應為陳信安感到高興。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裕隆的環境,包括球場、教練團、制度、福利、永續性,都應該計算在球員轉隊的考量內。換算成錢,這些東西一年不值個兩三百萬嗎?特別是永續性,這不就是台灣球員最為在意的?否則為什麼大家都爭先恐後要加盟裕隆、國泰?因為你就是知道,即使台灣只剩下裕隆一支男籃隊,他們很可能還是會一年丟幾千萬養這支球隊,薪水福利一分不少。
當然,東森看來是準備在籃球上作大投資,台灣籃球目前缺的正是企業投資的決心。只是我們不知道它的決心有多強,會不會是曇花一現,陳信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賴國弘。我很希望這是我的多慮。
* * *
陳信安離隊,使裕隆出現後續的「固椿」動作,這是這個事件帶來的正面影響。長久以來,台灣的球員合約就是個笑話。職籃時代還好,有白紙黑字的合約,雖然它不代表你一定能拿到多少錢,因為它和NBA的保證約可差得遠了,球隊不要你,隨時都可以叫你滾。回歸業餘之後,當然就更扯了。合約?什麼是合約?
所以,陳信安的出走也許能讓國內的球隊真正重視「合約」這兩個字的意義。球隊和球員的權利義務,都該定得清楚,彼此都有保障。如果當初陳信安和裕隆有合約,東森就算出價五年兩億,也不見得搶得到人。
* * *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1500萬的大數字,無疑在籃壇投下一顆震撼彈。沒錯,理論上,台灣籃球目前仍是資方市場,球員沒有拿蹺的份,因為投資籃球還無法獲利。
但球員見到陳信安的價碼,一定會比較,一定會作要求。不僅是東森,其他球隊也是如此。因此,才會衍生出台銀懷疑自己是不是能撐得下去的問題。見到東森花1500萬挖陳信安,裕隆再丟個數千萬綁住球員,財力有問題的球隊自然會有此疑問。
事實上,NBA的例子可以在此拿來參照。NBA有快艇隊,也有尼克、拓荒者。你在快艇隊,就很難要得到千萬年薪,你能混到那種冤大頭球隊,就算一場球坐板凳45分鐘,一年弄個500萬來花也不是不可能。
多數的台灣球員必須有體認:你不是Shaq、Kobe,也不是陳信安,有球隊肯花一個月6萬甚至3萬元請你來專門打球,已經該偷笑了,球隊有了你,每場也不會多100名觀眾和球迷,那裡還有你漫天喊價的條件?
唯有整體環境作起來,商機滾滾來,球員才會跟著水漲船高。到那個時候,才有條件要求高薪,拿高薪才會心安理得。
* * *
但話說回來,陳信安三年1500萬的身價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為什麼是1500萬,而不是1000萬,不是2000萬?
東森的老闆認為值得,就夠了。不過,台灣籃球缺乏「計價」和「議價」的機制,似乎還停留在喊價的階段。如果以台籃的經營現況,我想不會有人值得這個價碼。
跟隨著1500萬來的,絕對是莫大的壓力。下一季,陳信安沒有理由不帶領東森得到冠軍,或許也沒有理由平均17分、5籃板、4助攻。同時,他也不會有理由不帶領中華男籃在亞洲打出像樣的成績。套句老美的話,你拿高於一般球員數倍的薪水,you have to back it up,沒有任何理由。
陳信安能不能back it up?我們拭目以待。
* * *
職籃的時機到了嗎?這又是1500萬牽扯出來的議題之一。我個人並不認為時機已到,雖然朝職籃努力是每一個國家籃球運動的終極目標。
台灣曾經擁有過職籃,正因為如此,我們有過經驗,知道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會遇上什麼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問題。問題是,我們的籃球主事者、球隊、球員都學到了什麼嗎?我還看不出來。
偷懶的還是偷懶,見到錢就先分掉的毛病還是在,缺乏長遠眼光,缺乏經營決心,缺乏制度和規則,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我們的SBL和UBA仍是同義詞。這些年下來,台灣籃壇解決了什麼問題?尤有甚者,連亞洲名次都一落千丈,由前四名成為第11名!
球員高薪不等於職籃,有電視台願意轉播、付權利金,不代表你就有條件談職籃。「職籃」這兩個字是個迷思,日本的JBL、中國的CBA、歐洲的比利時,能不能稱得上是職籃?如果球員領錢打球,你就大可稱它為職籃,要稱SBL為職籃,也可以。
這個問題的底線是,俱樂部、半職業、業餘、職業這些名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聯盟、聯賽體系是否健全,朝光明面、利多面去發展。如果一團混亂,向下沈淪,就算你叫「超職籃」、「宇宙職籃」,還是等著倒閉。
我百般期待台灣能再度擁有職業籃球,健全的籃球體系,但現在我們有職籃的條件嗎?球隊、球員、甚至球迷,不妨都先冷靜的捫心自問。
先把SBL搞好再說吧!
* * *
有媒體朋友告訴我,他也無法很有自信的說服自己,台灣當下有發展職籃的條件,但是他覺得應該趁「陳信安事件」的此刻,鼓吹職籃,讓球隊能夠朝職籃的方向去思考。
這個說法,一時之間實在讓我無法反對。只是,中華籃協應該是一百個不願意見到職籃的出現,因為這代表他們又坐冷板凳,回到1994-1999年那段空窗期。
然而,就像日本籃協在新職籃聯盟BJ League出現後,才開始積極準備解決爛了很久的問題。或許中華籃協也只有在籌組職籃的聲浪真的居高不下之時,才會開始有改革的動作出現。
Monday, August 01, 2005
NIKE格鬥籃球「速、獸、飆」北區複賽一日遊
炎熱的台北午後,剛下的一場雨似乎沒能沖淡多少那種快吸不到氧氣的感覺,倒差點沖淡我去「格鬥」的決心。事後回想起來,很幸運的,我還是決定去了,而且帶著一籮筐的感覺回家。
別說我想太多,不過能夠在綠草為底的松山菸廠,以101大樓為背景打球,那種感覺真的相當特殊。特別在太陽西沈,夜幕初昇之際,那是一幅奇妙的畫面,有著讓打球和看球的人都喊爽的氣氛。
北區複賽是在各區晉級的16隊中挑選出6隊晉級全國總決賽,不過最有看頭的,恐怕還是卡司十分堅強的球星和藝人。我常想,或許是台灣太小,也可能是台灣球員和球迷距離一向十分近,見到陳信安、田壘、林志傑等人共聚一堂,似乎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這一次由各隊來挑戰「速、獸、飆」三種特性的球星,確實是難得佳作。很驚訝的發現,由球友組成的球隊,面對這些「明星」,可不是像1992年奧運安哥拉見到夢幻一隊一樣,只等著要簽名,傻傻的看著球星表演,而是卯足全力要讓球星出糗!如果我們的中華隊也能有這種決心,應該不致於在全亞洲排第十一名才是。
無論如何,當我見到藝人劉畊宏被發狠的滬江高中小女生撞破嘴,大喊著「我終於知道,籃球果然不是一項non-contact sports」時,突然有點變態的樂不可支…
我很喜歡看到這些球員出現在鬥牛場上,即使他們只出三分力秀秀身手。和五對五比較起來,三對三有時更能看出球員的天性。而且我突然想起,別人我不知道,至少陳信安和林志傑,就可說是在鬥牛場發跡、鍜鍊出來的。陳信安殺爆天母公園的故事流傳已久,而林志傑則是傅明仁教練在鬥牛場上scout林志傑的老哥時,「無意中」發現的一頭野獸。
這也算是台灣版的「streetball legend」嗎?
說起林志傑,當天看到他時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野獸的臉像是被張錫銘綁架刑求三天之後的模樣,和兩個月前相比可能腫了一倍半,獸性不再,反而添了幾分「三隻小豬」般的可愛。不過,林志傑一向擁有讓女人羨慕的「快速狂肥、狂瘦」能力,我也就不怎麼擔心他的體重。
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林志傑滿面微笑的和球友尬三分球,那是在球場上很少看到的一面。另外我很確定一點,林志傑在三分線外一大步的準頭,比貼著三分線投準得多!
許久不曾在球場上見到的顏行書也出現了,他的動作、舉手投足還是很有籃球味。但我腦海中卻幾乎快想不起來,上一次見到顏行書心無旁鶩、盡情奔放的打球是什麼時候的事。是在中廣?鐵定不是。飛駝?恐怕也不是。難不成是中華職籃CBA時期?
而這個生日和我相差不到一週的籃球精靈,還不到30歲呢。心裡正有股辛酸昇起的同時,場內響起熟悉的「胡爛聲」…
還能有誰?「黑人」陳建州一手拿麥克風哈拉,一邊還在場上和球友尬球。手沒停、腳沒停、嘴皮子更沒停。不得不佩服黑人胡爛的功力,從頭到尾,他和劉畊宏和張洛君就沒停過,「虧」球員、「虧」自己、「虧」籃壇前輩、教練、球友,而且憑良心說,還真的很好笑。
他就像前活塞、公牛中鋒John Salley,前湖人中鋒Mychal Thompson,信手拈來,世事世人皆可開玩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以前或現在,黑人都帶給我不少歡樂時光。他因為受傷之故無法在球場上炸爆對手,十分可惜,但他胡爛和說垃圾話的功力大概也夠對手搞到發瘋。
當然,最開心的是聽到陳信安親口說:「我好了」。接下來的半年,對他和中華隊都是個很大的考驗。無論陳信安能不能踏上NBA戰場,我都衷心期盼見到以他為首的中華隊,在亞錦賽打出甜蜜的復仇。我甚至覺得,陳信安一天沒能達成這個目標,他的籃球生命就稱不上圓滿。
* * *
三對三的魔力在於,雖然籃球本身就已經是觀眾和球員距離最近的運動之一,但三對三鬥牛的球員和觀者距離,比實際的比賽更近。你彷彿能感受到球員的心跳和呼吸,你能聽見他們的吼聲、喘息聲、說話聲。
當你在四周數十人也好、數百人也好的注目下打球,任何一個鬥牛場,彷彿都和紐約西四街一樣,成為獨一無二的表演舞台,滿足你的表演慾和求勝慾。宛如電影Gladiator中鬥士被丟進場中和野獸搏鬥,場邊萬人注目,這或許是「格鬥籃球」名稱的由來吧,差別只在輸球的一方不會被獅子生吞活剝而已。
* * *
走出會場,忠孝東路的車水馬龍又把我從籃球世界拉回現實,相信我,那真的會讓人有種失落感,就像電影或連續劇「全劇終」、大學畢業時知道同學們都要各奔前程一樣的感受。
就在我不由自主抬起頭望著燈火亮起的101大樓時,耳邊依然傳來黑人的「嘻哈式胡爛」回音。在公車的叭叭聲和機車的油門聲中,我很無聊的算了一下,黑人的嘴皮子已經連續哇拉了三個半小時,non-stop~~~!!
別說我想太多,不過能夠在綠草為底的松山菸廠,以101大樓為背景打球,那種感覺真的相當特殊。特別在太陽西沈,夜幕初昇之際,那是一幅奇妙的畫面,有著讓打球和看球的人都喊爽的氣氛。
北區複賽是在各區晉級的16隊中挑選出6隊晉級全國總決賽,不過最有看頭的,恐怕還是卡司十分堅強的球星和藝人。我常想,或許是台灣太小,也可能是台灣球員和球迷距離一向十分近,見到陳信安、田壘、林志傑等人共聚一堂,似乎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這一次由各隊來挑戰「速、獸、飆」三種特性的球星,確實是難得佳作。很驚訝的發現,由球友組成的球隊,面對這些「明星」,可不是像1992年奧運安哥拉見到夢幻一隊一樣,只等著要簽名,傻傻的看著球星表演,而是卯足全力要讓球星出糗!如果我們的中華隊也能有這種決心,應該不致於在全亞洲排第十一名才是。
無論如何,當我見到藝人劉畊宏被發狠的滬江高中小女生撞破嘴,大喊著「我終於知道,籃球果然不是一項non-contact sports」時,突然有點變態的樂不可支…
我很喜歡看到這些球員出現在鬥牛場上,即使他們只出三分力秀秀身手。和五對五比較起來,三對三有時更能看出球員的天性。而且我突然想起,別人我不知道,至少陳信安和林志傑,就可說是在鬥牛場發跡、鍜鍊出來的。陳信安殺爆天母公園的故事流傳已久,而林志傑則是傅明仁教練在鬥牛場上scout林志傑的老哥時,「無意中」發現的一頭野獸。
這也算是台灣版的「streetball legend」嗎?
說起林志傑,當天看到他時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野獸的臉像是被張錫銘綁架刑求三天之後的模樣,和兩個月前相比可能腫了一倍半,獸性不再,反而添了幾分「三隻小豬」般的可愛。不過,林志傑一向擁有讓女人羨慕的「快速狂肥、狂瘦」能力,我也就不怎麼擔心他的體重。
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林志傑滿面微笑的和球友尬三分球,那是在球場上很少看到的一面。另外我很確定一點,林志傑在三分線外一大步的準頭,比貼著三分線投準得多!
許久不曾在球場上見到的顏行書也出現了,他的動作、舉手投足還是很有籃球味。但我腦海中卻幾乎快想不起來,上一次見到顏行書心無旁鶩、盡情奔放的打球是什麼時候的事。是在中廣?鐵定不是。飛駝?恐怕也不是。難不成是中華職籃CBA時期?
而這個生日和我相差不到一週的籃球精靈,還不到30歲呢。心裡正有股辛酸昇起的同時,場內響起熟悉的「胡爛聲」…
還能有誰?「黑人」陳建州一手拿麥克風哈拉,一邊還在場上和球友尬球。手沒停、腳沒停、嘴皮子更沒停。不得不佩服黑人胡爛的功力,從頭到尾,他和劉畊宏和張洛君就沒停過,「虧」球員、「虧」自己、「虧」籃壇前輩、教練、球友,而且憑良心說,還真的很好笑。
他就像前活塞、公牛中鋒John Salley,前湖人中鋒Mychal Thompson,信手拈來,世事世人皆可開玩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以前或現在,黑人都帶給我不少歡樂時光。他因為受傷之故無法在球場上炸爆對手,十分可惜,但他胡爛和說垃圾話的功力大概也夠對手搞到發瘋。
當然,最開心的是聽到陳信安親口說:「我好了」。接下來的半年,對他和中華隊都是個很大的考驗。無論陳信安能不能踏上NBA戰場,我都衷心期盼見到以他為首的中華隊,在亞錦賽打出甜蜜的復仇。我甚至覺得,陳信安一天沒能達成這個目標,他的籃球生命就稱不上圓滿。
* * *
三對三的魔力在於,雖然籃球本身就已經是觀眾和球員距離最近的運動之一,但三對三鬥牛的球員和觀者距離,比實際的比賽更近。你彷彿能感受到球員的心跳和呼吸,你能聽見他們的吼聲、喘息聲、說話聲。
當你在四周數十人也好、數百人也好的注目下打球,任何一個鬥牛場,彷彿都和紐約西四街一樣,成為獨一無二的表演舞台,滿足你的表演慾和求勝慾。宛如電影Gladiator中鬥士被丟進場中和野獸搏鬥,場邊萬人注目,這或許是「格鬥籃球」名稱的由來吧,差別只在輸球的一方不會被獅子生吞活剝而已。
* * *
走出會場,忠孝東路的車水馬龍又把我從籃球世界拉回現實,相信我,那真的會讓人有種失落感,就像電影或連續劇「全劇終」、大學畢業時知道同學們都要各奔前程一樣的感受。
就在我不由自主抬起頭望著燈火亮起的101大樓時,耳邊依然傳來黑人的「嘻哈式胡爛」回音。在公車的叭叭聲和機車的油門聲中,我很無聊的算了一下,黑人的嘴皮子已經連續哇拉了三個半小時,non-stop~~~!!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