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3, 2005

Junk Mail:SBL首週漏網鏡頭

SBL三年很少數的好處之一是,由於轉播電視台的競爭,各出奇招以爭取觀眾目光。緯來育樂台推出了NBA轉播中行之有年的Shot Chart,可以看出兩隊的出手位置,進而對戰況作分析。不看還好,一看我差點傻眼了。

三分線外的出手點,就像被AK-47掃射過一樣密密麻麻;在籃圈附近也是黑鴉鴉的一片。然後,nothing in between ! NOTHING in between !

在所謂的「中距離」範圍,頂多有一兩個黑點,其他簡直可以用一片平坦來形容。

這代表著,儘管我們的球員和教練多麼努力,練球多麼認真,事實並沒有改變。無論戰術怎麼跑,或是沒有戰術亂打也好,我們的球員通常只有切入和三分球兩個選擇。

這種Shot Chart,還是不看的好,看了傷心。And you call this a MOTION OFFENSE…

●老將價值
12月11日幼敏對裕隆之戰,羅興樑在最後一分鐘的兩個三分球,包括時間終了同時高彈跳入網的一記三分,使比賽進入延長。儘管幼敏最後還是輸了球,但老將價值再次在此展現。

而羅興樑,這個數度入選亞洲明星的射手,這個曾經征戰過CBA中華職籃、中國CBA、20歲級男籃世錦賽等重大戰役的射手,卻同時也是一個已經五年多未曾入選國家隊的球員,一個從上一季開始就被設定為「母雞帶小雞、作機會給年輕球員投籃」的老將。

這是一個多麼大的笑話。有多好笑?就像你要求Reggie Miller作球給別人投籃,要求Allan Houston「以助攻為主」一樣好笑。

同樣的,見到許智超穿著西裝在板凳席擔任助理教練,心中也有很大感慨。各位應該仔細算一算,達欣上一季的勝場數,有多少場是靠著「鳥仔」的關鍵投籃獲勝。當然,我絕不會否認許智超體力已經下降,而他的防守也從來不是Ron Artest的等級。只是,他已經不堪到無法上場的程度?I don’t think so.

當然,我在此我沒有討論到的是,許智超是志願卸下戰袍,抑或是環境使然不得不從。

裕隆的周泓諭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圓球作者大概也寫過無數次,周泓諭的「巔峰期」,是台灣最能兼具中距離投射、分球和禁區防守的小前鋒。

想要例證嗎?好。上週的兩場球,「總仔」的成績分別是31分鐘、10分、6籃板、5助攻和30分鐘、12分、6籃板、5助攻。告訴我,有誰擁有更全能的表現,然而周泓諭也早已被列入「待退」陣容。

前火箭隊教頭Rudy Tomjanovich說過:「Never underestimate the heart of a champion.」而我們也絕不該忽略、低估老將的價值。

羅興樑,34歲;許智超,31歲;周泓諭,29歲。So what? 就像超級大嘴Charles Barkley說的,世界上只有兩種籃球員:Players who can play and players who can not play.

●Rookie Watch
左從凱 32 min, 10分、6籃板、3助攻
簡嘉宏 27 min, 11分、8籃板
蘇翊傑 34 min, 10分、4籃板、3助攻

SBL本季的所謂新人「Big Three」,在處女秀都交出不錯的成績單。我認為蘇翊傑和簡嘉宏都會很快的適應SBL更多的碰撞和更高的層級,左從凱的挑戰會比較大。

蘇翊傑的傳球視野沒有太大問題,所剩的就靠經驗來累積,同時要注意賭博性防守不要太多,以免out of position。他在處女戰最後不到一分鐘的一次高拋射,膽大技巧性也高,多少可以看出他的過人之處。

簡嘉宏在禁區拼戰的意識一向夠強,而他的腳步也「已經」比多數的SBL中鋒要來得好。禁區型球員無論攻守,都更加得靠經驗的累積。以幼敏的陣容,簡嘉宏穩居先發,不需擔心上不了場。我擔心的是,他的寬度、厚度一向足夠,但體重卻很討厭,過重會影響到他的移位,過輕則難免對碰撞對抗有影響。以目前來看,他似乎過重了一點。

左從凱據說增重了10公斤,但碰撞力仍嫌不足,最需要加強之處在投籃的準頭,以及基本動作。我估計他會受到重用,但目前他仍無法為自己創造投籃機會、很難切入,這都導因於基本動作。不過時間還站在他這邊,而且隊上有一個羅興樑可看可問可學。

●智者的抉擇
在電視上看到,台啤總教練閻家驊在暫停時說了一句:「設計一個給志傑打」,一旁的助理教練邱大宗宛如戰術機器般火速畫了個戰術。我又傻眼了。

我一直搞不清楚,打從以前中華職籃CBA時代開始,台灣的球隊就經常出現掛名總教練,例如宏福總教練掛名陳金郎,實際上卻是洋教練普拉達操盤。如今裕隆總練錢一飛,實際領軍者是李雲光,而台啤總教練是閻家驊,負責訓練的卻是邱大宗。

我們光從紀錄面來看,球隊勝負應該記在誰頭上,就已經不清不楚。輸球記在飛哥頭上?不太公平,因為調兵遣將的人又不是他,憑什麼莫名其妙多添一敗。但他畢竟是總教練吧,敗戰記在助理教練李雲光頭上,總教練沒事,世界上有這道理嗎?

再從執行面來看,教練實在不是那麼好幹的。不是會召集大家練球跑籃、分邊對抗,比賽時穿個西裝往場邊一站,會喊「A上B下」,落後時喊喊暫停,暫停中喊喊要加油、要用心、待會兒給誰打、千萬不要犯規…就可以了。

如果我們尊重教練是一種專業,就不應該繼續有這種思維。

閻教練在籃球圈有一定的影響力,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否認,兩、三年前還在擔心有沒有明天的台啤,是在他的努力經營、運籌惟幄之下,如今成為最受歡迎的SBL球隊之一。他為台灣籃球帶來的正面貢獻,已經無可置疑。

然而,籃球場上畢竟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閻先生大可不必因為愛籃球而將大小事全攬在身上,見到邱大宗成為一個「戰術板畫匠」,更讓人覺得可惜。智者,應該會在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抉擇。

●牢騷兩句
當今綜藝化的領域不只是報紙、立法院,連SBL球員也當仁不讓的綜藝化起來了。我只是單純的希望,當球員有心思在頭髮、穿著上搞怪,也記得花時間多練練投籃、基本動作、重量訓練和防守;除非你無論花多少時間搞怪,都沒有人打得過你,那我就閉嘴。

如果這是行銷單位的主意,那我不得不提醒你們,見報不見報是一回事,很多球迷可不想看到打扮得像亞洲天團的球員在球場上打球。


雖然SBL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聯盟,不過有些球隊的教練、甚至助理教練之爭已經慢慢開始延燒,顯然SBL球隊的教練也逐漸成為一個值得爭奪的位置。我們該為這種等同於SBL備受歡迎的現象高興,還是為籃壇的醜陋感到悲哀呢?

Monday, November 21, 2005

LeBron...SheBron...

Candace Parker

今天想講的不是LeBron James...不對,應該說和LeBron James也有關係,那就是「女LeBron James」Candace Parker。有關這名球員,本站作者朱彥碩曾經在女籃界的LeBron James—Candace Parker這篇文章中有過介紹。

有趣的地方是上面這張取材自ESPN.com的照片,將Parker稱之為「SheBron」,這說明LeBron James如今被拿來說明一種現象,也許是「超優質高中球員」的現象,也可能是「爆紅高中球員」的現象,也許是兩者皆有。

就像LBJ高中時代的竄紅,Candace Parker也早在高中時代就成名。身高190cm的Parker,成名作是在去年(2004)年的麥當勞高中籃賽扣籃大賽中力退群雄,以女子身份得到冠軍。當然,看過轉播的人都知道,她的冠軍多少有點「同情票」「捧人場」成分,但以女孩子而言,她的協調性和彈性已經算是很好。

她在去年高中畢業後宣佈投入女籃超級名校田納西,原本應該是眾所矚目的超級新鮮人,不料遭受ACL的傷勢,必須開刀復健,整年報銷,因此今年才算是她的大一球季。

正如同LeBron James,Candace Parker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讓人失望。田納西教頭Pat Summit和前女籃名將、ESPN球評Nancy Lieberman對她的全能身手都讚譽有加。Parker在第一場季前熱身賽上場19分鐘,攻得20分、11籃板,第二場也上場19分鐘,拿下19分、6籃板,開幕戰對Stetson,田納西以83-33狂勝,Parker在25分鐘內攻下20分、11籃板、2阻攻。

大家都說,她對女籃會有革命性的影響。不過,我突然想起她的學姐Chamique Holdsclaw,當初也被喻為女籃救世主,進了WNBA之後個人成績亮麗,卻因壓力過大、和教練相處不好,所屬球隊從未打過好成績,甚至罹患憂鬱症。

LeBron的身手有目共睹,台灣時間20日以103-100逆轉擊敗七六人一役,才剛以36分、11籃板、10助攻拿下本季第一個大三元。今後在注意他的同時,我也會同時注意「She-Bron」Candace Parker的成績。

Saturday, November 19, 2005

Junk Mail:一個沒有人敢給答案的問題

告訴我,誰是下一個喬丹?…哦,我踩到地雷了嗎?好吧,只好再搬出「圓球八字真言」─純屬討論、無意筆戰。

我想沒有人會笨到去回答你這個問題,事實上,我也不會在這篇文章裡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有統計學家替我們作出了解答。至少,這是他的版本。

運動畫刊的這篇專欄中,Justin Kubatko利用他的公式告訴我們,T-Mac是下一個喬丹。

我這麼說似乎有點危言聳聽,其實他以這包括身高、體重在內的13項指數計算出來的,比較應該形容為「相似度」,而非「誰是下一個XX」。但是先讓我們來看看他計算出來的結果,誰是最像往日球星的現役球員。

Larry Bird :LeBron James, Dirk Nowitzki
John Stockton:Steve Nash, Jason Terry
Karl Malone:Elton Brand, Zach Randolph
Isiah Thomas:Mike Bibby, Gilbert Arenas
Bernard King:Carmelo Anthony, Corey Maggette
Dennis Rodman:Andre Iguodala, Reggie Evans
Scottie Pippen:Lamar Odom, Antoine Walker
Kiki Vandeweghe:Wally Szczerbiak, Michael Redd
Hakeem Olajuwon:Shaquille O'Neal, Amare Stoudemire
Michael Jordan:Tracy McGrady, Vince Carter

最像喬丹的,是T-Mac,緊追在後的自然是VC。最像大鳥柏德的,是我們的詹姆斯大帝,其次才是Nowitzki。最像Scottie Pippen的,果然是目前在接受Pippen指點的Lamar Odom。

打從很早開始我就覺得「邱仁旺」是比較像大鳥,但必須承認,我從來未曾想過T-Mac是最像喬丹的球員。無論如何,專家算之,我們姑且信之。

●既然談到詹姆斯大帝,留侯已經和我打賭了,如果騎士進不了季後賽,我會飛到曼谷機場,在入境大廳學豬叫。如果騎士進了季後賽,他會扮成人妖入境台灣。

這邊是另一篇讓我感興趣的文章,來自ESPN。

Church is Redd's gift to his grateful father

兩年前崛起、本季因公鹿戰績而竄紅的Michael Redd,用薪水買了一間教堂給牧師老爸。以文中看來,他的信仰也非常深刻而堅定。

突然想到Vin Baker的老爸也是牧師,不過他最後改信奉「酒神」去了…很強烈的對比。

●「貓在鋼琴上昏倒了」…這是我在看到「Slava Medvedenko在費城電梯中昏倒」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句子。據說Slava是因為背痛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又食慾不振,結果在飯店坐電梯下樓要步出電梯時昏了,被隊友Kobe和Kwame Brown「叉」了出來緊急送醫。沒過幾天,Medvedenko被醫生診斷為椎間盤突出,至少要休6週。

●又是湖人消息,前湖人中鋒Vlade Divac日前傳出「逃避兵役」新聞,原本以為事情大條,後來塞爾維亞總理Vojislav Kostunica親自出動,聲稱Divac向來忠貞愛國,將不會有任何法律責任。其實這也沒什麼值得驚訝,Divac在塞爾維亞可是婚禮全國轉播、一度傳出要參選該國奧會主席的「大腳」,怎麼有可能因為逃避兵役被判刑。

如果Divac生在台灣那就更是簡單,身高超過200就已經不用當兵了。即使要當,憑Divac的身手,鐵定是軍團籃球隊成員,每天陪長官打球多麼快樂寫意。即使選不上軍團球隊,那還不簡單,隨便弄個心律不整啦、扁平足啦,都可以不用吃大鍋飯。

如果再不懂的話,去問藝人或醫學院學生就搞定了。我有個因為「憂鬱症」不用當兵卻常常和我們喝酒把妹「練肖話」的大學同學,或許也可以給大鬍子一點意見。

Friday, November 18, 2005

Sit-com LeBron

11月16日Nike Taiwan正式發表LeBron James三代鞋款LeBron III的記者會,以及11月18日首播的LeBron III廣告,都利用sit-com(情境喜劇)的手法,讓我們見到Sit-com LeBron。

憑良心說,我個人總是偏好幽默勝於耍酷的廣告,幽默的廣告讓人印象格外深刻,也比較輕鬆。

雖然已經不可能,但我還是很希望大家都能看到鄧安寧導演為發表記者會所寫的劇本,以舞台劇方式的情境喜劇,將訴求的主題球鞋呈現出來。演員黑人、Jason、那維勳和楊千霈,據說排練時間很短,但表現卻是相當稱職。

這是現場的演出:

也可能因為劇本的成功,這是少數沒有記者哇啦哇啦亂聊天的記者會,現場的人都好像在看一齣電影一樣聚精會神。不知道是不是後無來者,但是能讓記者閉嘴的記者會,至少是前無古人。

現場一幅巨大的LeBron畫像,我相信會有很多人想把它幹走…

至於LeBron在電視廣告中的演出,他分別飾演Kid LeBron、Badass LeBron、Wise LeBron、Athlete LeBron四個角色。我還沒看到廣告,但聽說詹姆斯大帝演技出乎意料的好,不知是真是假?

Tuesday, November 15, 2005

Something you should know…

NCAA球季已經正式開打,通常NCAA球迷─和寫作者─最大的挫折感和無奈來自於:第一級的聯盟和球隊這麼多,除非你固定是某一隊的球迷,否則很難全季都能掌握全美各地的大學籃球動態和新聞,特別是球賽打到如火如荼的時刻。

那種感覺只能用目不暇給、眼花撩亂、很想燒炭來形容。

幸好,現在只是季初,我們還可以悠閒的利用時間來掃瞄NCAA第一級的整體狀況。我將以想到那裡寫到那裡、沒有先後次序的方式,和各位分享本季NCAA的部份資訊,同時試圖以最簡單的方式,向不十分了解NCAA的網友們作說明。

●每一季的第一級學校數都有不同,因為有人申請加入,有人退出。本季的NCAA第一級男籃,共有326所學校;當然,不包括吳岱豪就讀的BYU-Hawaii,因為BYUH屬於第二級,而許多人經常將BYUH和Mountain West聯盟的猶他州BYU本校搞混。

●本季最特殊之處在於許多學校像玩「大風吹」式的更換聯盟,共有22個學校搬家,牽涉到的聯盟多達13個。我們可以說,NCAA的版圖作了「區域重劃」,未來會增加不少新意。

其中最嚇人的應屬Big East聯盟,如今已成為前無古人的16校巨型聯盟。Boston College離開,加入ACC,但Conference USA有Louisville、Cincinnati、Marquette、DePaul、South Florida來歸,都是實力不弱的勁旅。換句話說,原本實力就不差的Big East更可怕了,聲勢恐怕不會在ACC之下。

Conference USA損傷慘重,除了上述五校落跑,另有TCU搬至Mountain West、Charlotte和St. Louis搬至Atlantic-10。C-USA連忙找補,結果有Central Florida由Atlantic Sun過來,Marshall由MAC過來,WAC則有Rice、SMU、Tulsa和UTEP四校起義來歸。結算成績,跑了八校、加了六校,總算不致於垮台。看起來,以不變應萬變的Memphis會是往後C-USA的萬年霸主。

其他聯盟變動較大的有WAC,ACC增加Boston College成為12校。Pac-10、SEC維持不變,Big Ten也依然是11校,但據說很快會有第12所學校。

●規則方面的一個有趣改變,球員的頭帶(head band)必須和球衣上最大片的顏色一致,不能隨便亂戴,而且上面只能有一個logo。

此外,在上下半場終了前的最後一個play,如果判決會影響比賽勝負時,裁判可以觀看場邊電視,決定有無犯規和是否完成出手動作等等,以免因誤判產生遺憾。

●目前各校正在進行季初的各項Classic、邀請賽等「跨聯盟」的賽事,除了少數全國性賽事如Coaches vs. Cancer Classic、Pre-season NIT等之外,多數賽事都是一面倒,供強隊累積戰績之用。

要到耶誕節左右,各聯盟才陸續進入聯盟例行賽。三月初則進行聯盟錦標賽,3月12日為「Selection Sunday」,公佈65強。最後四強則於4月1日和3日在Indianapolis的RCA Dome舉行。

●廢話不多說,我的季前Top 15是:
1. Duke
2. Texas
3. UConn
4. Oklahoma
5. Michigan State
6. Gonzaga
7. Villanova
8. Louisville
9. Arizona
10. Alabama
11. Boston College
12. Kentucky
13. Memphis
14. Stanford
15. Iowa

不敢選到Top 25,因為鐵定會槓龜槓得很慘。我看了一下各家的預測,差別很大,這代表即使槓龜,我也不是唯一的一人。

我的全美明星第一、二隊:

第一隊
SF Adam Morrison(Gonzaga, 6-8, 大三, 19p+5.5rb)
PF Craig Smith(Boston College, 6-7, 大四, 18p+8.5rb)
C Shelden Williams(Duke, 6-9, 大四, 15.5p+11.2rb+3.7blk)
SG J.J. Redick(Duke, 6-4, 大四, 21.8p)
PG Daniel Gibson(Texas, 6-3, 大二, 14.2p+3.9a)

第二隊
SF Rudy Gay(UConn, 6-9, 大二, 11.8p+5.4rb)
PF Taj Gray(Oklahoma, 6-9, 大四, 14.6p+8.2rb)
C Josh Boone(UConn, 6-10, 大三, 12.4p+8.4rb)
SG Hassan Adams(Arizona, 6-4, 大四, 12.7p+6rb)
PG Marcus Williams(UConn, 6-3, 大三, 9.6p+7.8a)

我知道看來有點誇張,第一隊很像是Duke代表隊,第二隊則像是UConn代表隊,但坦白說你很難不這麼選,因為他們確實這麼棒。

●被喻為明年NBA選秀狀元頭號人選的Rudy Gay只有第二隊?我在作選擇時確實相當掙扎,最後仍決定第一隊給多打了一年的Morrison。

Marcus Williams也勢必十分爭議,這小子在暑假因為和隊友A.J. Price去偷筆記型電腦被逮,必須禁賽。但他的傳球和長相都讓我想起…Jason Kidd!

●今年最被看好的學校無疑是Duke,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有Redick和Shelden Williams兩人入選第一隊的理由。除此之外,我相當看好6-3的大二生DeMarcus Nelson,去年他大一就已打出膽識。同時,Duke今年的大一新生很強,以6-2控球Greg Paulus和6-11的Josh McRoberts為首。這兩人有點像是現代版的Bobby Hurrley/Christian Laettner,這麼說大家應該就了解了。

已經大四的Sean Dockery,想當年也是名滿全國的高中後衛,進了Duke竟然眨眼已經是最後一年。他的遭遇有點像去年的Daniel Ewing,如果在最後一年努力一點,應該還有前途。

●眼看宿敵Duke如此風光,去年再度擁抱冠軍的北卡迷想必很不是滋味。確實,以北卡今年的陣容,他們很可能是去年四強中最慘的一隊。畢竟,去年的冠軍陣容中,Sean May、Raymond Felton、Rashad McCants、Marvin Williams、Jawad Williams都離校了,幾乎是先發陣容完全蒸發。

不過北卡大招生的魅力可不是蓋的,今年就要看幾個大一新鮮人表演,領銜的是6-9、235磅的鐵漢Tyler Hansbrough,6-5的Danny Green和6-3的Bobby Frasor也都是排名很高的高中球員。

明年更可怕,北卡要招進所謂的「Super Six」,包括6-4的Wayne Ellington(全美排名第4)、6-9的Brandan Wright(第5)、5-11的Ty Lawson(第8)、6-8的Deon Thompson(第22)和6-10的Alex Stepheson(第58),剛好又是一隊,這個招生陣容目前被排在全美第一。

所以,北卡頂多鬱卒一年,之後和Duke又會是一番惡戰。Roy Williams還會和K教練槓上好幾年。

●談到教練,本季全美共有46所學校更換教練,比例大約是每七校就有一校的教頭滾蛋,你說誇不誇張。

最為人矚目的變動,應該是Cincinnati的名教練Bob Huggins被新校長逼退,理由是球員的學業表現不佳。助理教練Andy Kennedy被升上來擔任總教練,而Huggins目前動向未明,我相信還會有名校搶著要他。

其次是髮型、咒罵聲都同樣嚇人的Purdue大學老教頭Gene Keady退休,由已經在板凳上暖身一季的徒弟Matt Painter升任。Keady多年來的陣容整體才華一直比不上其他學校,卻常常扮演咬人的攔路虎,即使未曾得過冠軍也值得記上一筆。

又要提到北卡了。一度炙手可熱的前北卡教頭Matt Doherty,在沈潛之後終於復出,奇怪的是他挑了小學校Florida Atlantic。

另外,幾個和NBA曾沾上邊的仁兄也成為大學教頭,包括前公牛、黃蜂教練Tim Floyd移駕南加大(USC),前金塊教頭Jeff Bzdelik執教空軍官校,空官也是Dean Smith曾經待過的地方。前NBA球星Reggie Theus則離開待了兩年的Louisville,接下Lou Henson的棒子,到了New Mexico State。

●從Indiana被fire,轉往Texas Tech又過了好幾年,火爆教頭Bob Knight依然持續證明他贏球的本事。只要再拿下25勝,Knight就可以追平前北卡大教練Dean Smith的879勝,成為NCAA第一級史上勝場數最多的教練。

最近的怪事不少,St. Peter’s的5-9小後衛Keydren Clark,前兩年都高居全美得分王,今年要挑戰三連霸。如果挑戰成功,就是繼「手槍」Pete Maravich和Oscar Robertson以後的史上第三人。

無獨有偶,Louisiana Tech的6-7大三前鋒Paul Millsap,已經連兩年稱霸籃板榜,只有今年再連莊,就是史上第一個在籃板榜三連霸的怪才。Louisiana Tech這個學校似乎專出籃板怪物,最知名校友有Karl Malone和P.J. Brown。

提起傳統,我們經常注意到NCAA各校有其獨特的傳統,例如雪城大學的區域防守、喬治城大學一度專出產長人的傳統、Loyola Marymount大學早在十年前就採用NBA太陽隊的瘋狂跑投打法等等。

●最近運動畫刊的一個專題「The Prototypes of College Basketball」,就在探討這個主題,相當有趣。他們評選出來的傳統包括(多數是近幾年的,並未談得太遠):

The Hated Dukie:全美球迷痛恨Duke的現象
The Arizona Point Guard:盛產控球的Arizona
The Extended-Stay Husky (UConn):UConn球員經常多留校一年、未提前棄學的現象
The Carbondale Coaching Factory (Southern Illinois):南伊利諾大學成為優質教練跳板
The Oklahoma Juco Star:經常招收到專科學院好手的Oklahoma
The Homegrown LSU Big Man:LSU總能招收到本州出產的恐怖長人
The Stanford Sharpshooter:Stanford大學的射手群
The Michigan State Athlete:MSU擁有一系列的「跑跳達人」
The Gonzaga Point-Gunner:Gonzaga大學一個接一個的「雙能衛」
The Cincinnati Muscleman:Cincinnati的一卡車「機器戰警」

連結在這裡,大家有興趣可以瞧瞧。

Sunday, November 13, 2005

Junk Mail:品牌vs.品牌

NCAA球季已經算是正式開始了,在談論籃球場上的高低之前。最近,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知名球評Dick Vitale口中所謂的「球鞋門」(Sneaker-Gate)事件。

事情是這樣的,NCAA大多數學校都和運動品牌簽有合約,Arkansas State的簽約廠商就是A牌。天曉得,球季開始前的練球,大四後衛Jerry Nichols(6呎6吋、200磅)居然發神經也似的告訴校隊,他不想穿A牌球鞋。

Arkansas State的體育室副主任告訴他:不行,一定要穿,因為A牌是本校的贊助商。但Nichols振振有辭的說,他先前一次受傷就是穿了A牌球鞋,所以他不想再穿,想改穿N牌。副主任仍不願接受,而Nichols也不願退讓,以拒絕練球作為抗議。

消息很快就傳開,媒體也作了報導。A牌得知消息隨即派出業務代表前往溝通,由於Nichols堅持,於是A牌決定退一步,讓Nichols成為特例,但Nichols所穿的N牌球鞋必須遮掉logo。

從這一則新聞我見到兩個面向,第一、有時候球員實在有過多聯想。記得多年前Chris Webber受傷,也曾把過錯怪罪在F牌球鞋身上,最後解約走人。從此之後C-Webb似乎就成為球鞋浪人,而他經常受傷的「習慣」似乎沒變。而Charles Barkley也曾半開玩笑的說Grant Hill穿錯品牌,才會一直受傷。

球鞋真的和受不受傷有直接關係嗎?除非設計上出現嚴重錯誤,否則應該不致於,但受傷的球員出於無奈,不知該怪誰,只好把氣出在球鞋上面。

第二、我們不可否認受傷後會有心理上的恐懼,球鞋恐懼症也可能是其中之一。而A牌基於此因素願意退讓,沒有堅持business is business,算是相當人性化的作法。品牌之間的戰爭固然慘烈,倒也不是非得鬧個你死我活不可。

然而,轉念一想,我又想起今年夏天曾經讀到的一則故事,主角是奧勒岡州Lake Oswego高中的高三中鋒Kevin Love。Kevin Love身高6呎9吋,體重255磅,老爸是前NBA球員Stan Love。

繼承老爸的籃球基因,Kevin Love不但擁有過人的身材(預估會長到7呎),最重要的是擁有超越同輩球員的籃球智慧。他是白人,體能條件並不驚人,但是肯拼肯纏,而且就像Bill Walton一樣擅於傳球,是學院派籃球信徒最欣賞的球員類型。

Lake Oswego高中的贊助商是N牌,自然而然,Love全身上下穿的都是N牌產品,夏天參加的AAU球隊、籃球營也都是N牌贊助。今年夏天他已經感到厭倦,因為他打遍全美,就是遇不上A牌贊助的球隊和球員,無法證明自己身手總是一大遺憾。

於是,他放棄參加N牌的All-American Camp,報名參加A牌的ABCD Camp。在籃球營中,他依然穿著N牌球鞋、背著N牌背包,而且贏得眾家球探的讚譽。據估計,他會是2007年排名全美前五的高中球員。

問題是,Love的行為引來廠商的不滿,進而對球隊的贊助有意見,在當地鬧得滿城風雨。Love的雙親覺得頗為無辜,因為孩子只想多和來自各地的不同好手過招,而不想「背叛品牌」。如果因此搞得校隊失去贊助,實是非戰之罪。

同樣是品牌戰爭,在兩件事中有著截然不同的過程和結果。很多時候,我不知如何去論斷對錯,事實上可能根本不會有真正的對錯,因為這是很明顯的商業戰爭,而商業戰爭的結果往往如同真實戰爭一樣殘酷。

附帶一提的是,我不會太天真,我了解在學生體育的層次,經常是學生的家長或學校在利用、甚至剝削球員價值,球員是他們和廠商之間利益交換的籌碼,單方面責怪球鞋廠商大玩行銷戰、對籃球毫無貢獻,絕非事實,也並不公平。

應該這麼說吧,在職業和社會層級,這種商業戰爭的發生是很自然的,在商言商誰曰不宜。在學生球員、學校體育的層次,產生這種戰爭多少讓人感到遺憾。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2005-06全美大學明星隊

●全美第一隊
SF Adam Morrison(岡查加,大三,6呎8吋,19分、5.5籃板、2.8助攻)
就像「下一個喬丹」一樣,白人每隔幾年也會出現「下一個大鳥」,Morrison正是如此。教練Mark Few稱他「特別有得分靈感」。如果加強籃板,明年NBA選秀樂透區中選不成問題。

PF Craig Smith(波士頓學院,大四,6呎7吋,18分、8.5籃板)
即使是小號的強力前鋒,Craig Smith在禁區仍是所向披靡,也是波士頓學院的戰力支柱。已在Big East肌肉戰中奮戰三年的他,本季將隨波士頓學院前進ACC。

C Shelden Williams(杜克,大四,6呎9吋,15.5分、11.2籃板、3.7阻攻)
近年來杜克禁區唯一可仰賴的戰力,防守機動力十分驚人,從阻攻可以看得出來。雖然進攻手法太少,靠著拼勁彌補,仍穩坐全美第一中鋒寶座,全身上下充滿著Elton Brand的影子。

SG J.J. Redick(杜克,大四,6呎4吋,21.8分、2.6助攻)
承繼Johnny Dawkins、Trajan Langdon以來杜克得分後衛的神準傳統,三年來都是對手全力封鎖的對象,三分球、罰球命中率超高,擅於跑位找空檔,需加強切入動作。

PG Daniel Gibson(德州大學,大二,6呎3吋,14.2分、3.5籃板、4助攻)
大一就交出亮麗的全能成績單,儼然是下一個T.J. Ford。儘管外線準頭有待加強,仍可能在兩年內投入NBA選秀。


●全美第二隊
SF Rudy Gay(康乃狄克,大二,6呎7吋,11.8分、5.4籃板、1.9阻攻)
擁有絕佳的NBA小前鋒條件,球路可內可外,也被認為是2006年NBA選秀狀元的頭號人選。本季在康大應有更多發揮機會,打出更高身價。

PF Taj Gray(奧克拉荷馬,大四,6呎8吋,14.6分、8.2籃板)
有可能是許多人不認識的最佳強力前鋒,球路紮實不花俏,命中率達55.7%,本季會讓更多人認識他的名字。

C Paul Davis(密西根州大,大四,6呎10吋,12分、8.3籃板)
密西根州大球員統計數字向來不太出色,卻無法反映出真正實力。Davis大學生涯均為密州大禁區第一主角,加強穩定性,將有助於未來的選秀順位。

SG Hassan Adams(亞利桑那,大四,6呎4吋,12.7分、6籃板)
經常是亞利桑那陣中的無名英雄,鋒頭不如部份隊友。球路以切入為主,身材壯碩,也擅於溜進禁區單打。

PG Marcus Williams(康乃狄克,大三,6呎3吋,9.6分、7.8助攻)
如非偷電腦事件影響,會是前途最閃亮的大學控球後衛。外表、傳球視野和球路都讓人想起Jason Kidd。球季前兩個月將因偷竊事件停賽,本季表現端視是否能快速進入狀況。

Seasons Change III:20年前

杜克藍魔鬼,是本季最被看好的冠軍大熱門。曾幾何時,各位是否還記得,杜克初登全美舞台,就在整整20年之前。20年的時間,K教練將自己推上大學教練和未來夢幻隊教練的傳奇地位,同時也讓杜克成為可怕的籃球強權。

1986年,K教練來到杜克的第六年,杜克首嘗最後四強滋味。該季杜克創下37勝3負的NCAA史上最高勝場數紀錄,可惜在冠軍戰中敗給路易維爾,此後多次在後四強進出,直到1991年才拿下校史首冠。

當時的陣容之中,而杜克首屈一指的戰力集中在後場,得分後衛Johnny Dawkins能控能投,大學生涯累積得分在2500分以上,後來也成為NBA首輪選秀球員,打過馬刺和七六人,目前是K教練手下的杜克首席助理教練。

控球後衛Tommy Amaker,當年快手快腳,不但是Dawkins的最佳搭配,也曾締造冠軍戰單場7次抄截紀錄。他曾任Seton Hall大學總教練,現任密西根大學總教練,是最早在教練界發光的一人。

主戰中鋒Jay Bilas是個藍領苦工,也是當時最不受注意的一腳,如今卻已是ESPN大學籃球知名球評,反而天天在電視上亮相。第一把交椅的防守專家Billy King,目前是七六人的球隊總裁。前鋒David Henderson,也曾加入杜克教練團,目前是Delaware大學總教練。

當年贏得冠軍的路易維爾,大一6呎9吋中鋒Pervis Ellison在冠軍戰光芒四射,贏得最傑出球員MOP,隨後甚至成為1989年的NBA選秀狀元。然而他的職業生涯表現欠佳,經常被認為是「史上最爛狀元」之一。

光陰似箭,距杜克和K教練首度在全美大學籃球舞台上發光,已經有20年的時間。今年杜克再度被看好,他們會不會以冠軍盃來紀念這個獨具意義的年度呢?

Seasons Change II:事隔一年

球迷總是健忘的,看著眼前就忘了曾經。以我而言,還經常忘記前一年的最後四強是誰。本季我決定不再犯這個錯誤。然而我們會發現,這大概是北卡大球迷們相當鬱卒的一年。

●北卡大
奪冠之後,一向是大學球員跳級NBA的最佳時機,而北卡多年來也始終遵循著這項準則。Marvin Williams、Sean May、Raymond Felton、Rashad McCants四名主力棄學,前鋒Jawad Williams畢業,北卡的損失比想像中還要慘重。

當然,北卡不愁沒有新血加入。本季他們能看的高年級球員大概只有6呎6吋前鋒David Noel一人,必須大量仰賴大一新生。6呎9吋、235磅前鋒Tyler Hansbrough在季前表現十分理想,可望成為一線戰將,6呎5吋的Danny Green和6呎3吋的Bobby Frasor也可能擠上先發,全看教頭Roy Williams的想法。

北卡今年想在ACC逞強鬥狠,機會十分渺茫,尤其是宿敵杜克戰力正在高峰。幸運的是,往前看,北卡或許只需要忍受一年的低潮期,因為它們最近已經簽下多達六人的史上超強大一陣容,明年註冊之後,北卡又是希望無窮。

●伊利諾
伊利諾失去後場的Deron Williams、Luther Head兩名大將,三衛只剩原本也要棄學加入NBA的Dee Brown。Brown和6呎10吋中鋒James Augustine是唯二大將,必須負起帶領學弟的承先啟後責任;Brown更必須加強磨鍊自己組織攻勢的能力,因為他在NBA的位置絕對會是控球後衛。多數季前預測仍將伊利諾列入全美前20名,但伊利諾在Big Ten聯盟的風光時代大概已經過去,本季聲勢應會落居密西根州大之下。

●路易維爾
路易維爾也失去頭號大將Francisco Garcia,本季將由另一名後衛Taquan Dean挑大樑。Rick Pitino一向是很會培養「板凳深度」的教練,又很有招生魅力,人手不成問題。路易維爾真正要擔心的,是加入大東部聯盟(Big East)之後的適應,畢竟這個聯盟中人人不是省油燈。

●密西根州大
密西根州大應該是上一季的最後四強中,最有可能重返四強的一隊。他們的主要核心:中鋒Paul Davis、鋒衛Shannon Brown、Maurice Ager都還在陣。更何況,只要教頭Tom Izzo還能頂得住NBA球隊的招喚,留在密州大校園,MSU就永遠會是一支拼勁十足、格外難纏的球隊。

Seasons Change I:全新的一年

永遠都在改變,是看NCAA籃球的一大挑戰、障礙,同時也是一大趣味。每一年它總有著或多或少的改變,有時讓你眼花撩亂,但大多數時間,它讓你為之興奮,充滿無限期待。

NCAA籃球第一級大學的數目,事實上每年都在改變,有人加入、有人退出,本季的數字是326校。

同時,本季出現歷年來僅見的大地震,共有22所學校更換聯盟,牽涉到的聯盟達13個。當然,學校在更換聯盟時的考慮,多數仍基於美式足球,但我們也可以說,全美大學籃球版圖因此而作了某種程度的重劃。

最大的變動是大東部聯盟(Big East),它成為16校的巨型聯盟,雖有波士頓學院投奔大西洋海岸聯盟(ACC),卻也接受美國聯盟(C-USA)的路易維爾、辛辛那提、馬魁特、帝波和南佛羅里達,實力都不弱。美國聯盟震度也很強,走掉八校,加了六校,而曼非斯將會是碩果僅存的強隊。

另外,共有46所學校更換教練。最受矚目的是辛辛那提名教頭Bob Huggins被新任校長解約。在普度(Purdue)大學執教長達25年的老教練Gene Keady和另一個名教練Lou Henson則宣布退休。先前在北卡大極為知名的年輕教頭Matt Doherty,黯然離隊蟄伏一年之後重出江湖,這次選擇小學校Florida Atlantic重新出發。

幾名前NBA教頭、球員也再度擁抱大學籃球,前公牛、黃蜂教頭Tim Floyd任教南加大(USC),前金塊教頭Jeff Bzdelik則回到空軍官校,前NBA球星Reggie Theus到新墨西哥州大接下Lou Henson的棒子。

有數項里程碑有可能在今年被打破。執教德州理工(Texas Tech)的火爆教頭Bob Knight,只要再拿下25勝,就可追平前北卡大教頭Dean Smith的史上最多勝879勝紀錄。

St. Peter’s的5呎9吋小後衛Keydren Clark,已經連續兩年在得分榜稱王,如果今年再連莊,將繼傳奇名將Oscar Robertson和Pete Maravich之後,成為史上第三人。無獨有偶,Lousiana Tech的6呎7吋前鋒Paul Millsap,也已連兩年笑傲籃板榜,他將挑戰史上第一次的三連霸紀錄。

Friday, November 11, 2005

2005-06 NCAA分析:藍魔之年

對台灣球迷而言,也許是喬丹、卡特的「飛人因素」,北卡大在上一季勇奪冠軍,可說是滿足了許多人的夢想。或許,北卡的再度奪冠,有可能使台灣關注NCAA籃球的人再加一成。

然而大學籃壇的變化遠比NBA為大,每一年幾乎都是完全不同的局面。這是NCAA的無奈,也是NCAA刺激所在。台語有云:「搖擺沒有落魄的久」,用來形容NCAA再好也不過。

所以,本季對眾多北卡迷而言很可能有著由天堂跌入地獄的感受,因為你們的死敵杜克藍魔鬼,再一次成為本季最被看好的冠軍勁旅,這對你們而言將會是漫長的一年。以下,是我個人選出的本季前15名隊伍:

1. 杜克
杜克迷和北卡迷有著相反的感受,雖然他們長期維持高檔表現,卻已經「長達」四年沒拿冠軍,更何況去年看著死敵北卡笑傲江湖,那種感覺是多麼痛苦。可喜的是NCAA「一年河東、一年河西」,今年杜克兵強馬壯,儼然就是去年北卡的翻版。

杜克仍以同為大四的6呎4吋得分後衛J.J. Redick(21.8分)、6呎9吋中鋒Shelden Williams(15.5分、11.2籃板)為核心。Redick的外線準頭可怕程度不在話下,Williams雖然身高稍矮,卻很有以前Elton Brand的味道,防守和阻攻能力尤其驚人。

本季杜克的人手比去年充足,最主要原因在除了四個大四球員之外,補進了六名大一新鮮人,其中又以6呎11吋的Josh McRoberts和6呎2吋控球Greg Paulus最受期待。McRoberts是個左撇子白大個,很有和以前學長Danny Ferry、Christian Laettner一脈相傳的味道,到目前的評語是,他的進攻和傳球都很有一套,絕對比令人失望、已離校的Shavlik Randolph好得多。至於Paulus,也被期待在短時間內就能填補杜克最弱的控球這一點。

其他球員部份,大四的Sean Dockery(6.2分、2.3助攻)會是季初的先發控球,表現待觀察。6呎3吋的大二後衛DeMarcus Nelson(6.2分、4.5籃板)去年表現有板有眼,應是杜克目前體能條件最好的球員,預料今年會有大幅度進步。6呎7吋的小前鋒Lee Melchionni以外線為主,但經常在關鍵時刻跳出來穩定軍心,是陪襯紅花的最佳綠葉。

杜克的K教練剛接下美國籃協賦予的下一任夢幻隊教頭重責大任,他認為杜克本季會棄上一季的半場打法,恢復快投快打和壓迫防守風格,也給予球員較大自由度。如果杜克解決控球問題,大一新生演出符合預期,最後四強應是手到擒來。

2. 德州大學
德州大學在教頭Rick Barnes帶領下,逐漸成為一支難纏的鐵血部隊,但年年在Big 12聯盟總是打不過Kansas,本季他們有希望殺出一條血路。兩名超級大二生:6呎3吋的控球Daniel Gibson(14.2分、3.9助攻)和6呎10吋中鋒Lamarcus Aldridge(9.9分、5.9籃板),是德州大學仰賴的核心。

Gibson以大一身份主挑控球,得分和組織能力同樣出色,有速度有籃子,身高也不差,看來沒兩年就要跳級NBA。上季中途因傷停賽的Aldridge,若非受傷,更是早就被認為有參加選秀會的本錢。Gibson和Aldridge的進步程度,會決定德大本季能走到那裡。

另外兩名被低估的球員為6呎5吋小前鋒P.J. Tucker(13.7分、8籃板)和6呎8吋前鋒Brad Buckman(12.5分、8.3籃板)。

德州大學除了得分後衛稍弱,其他四個位置的主力球員得分都達到兩位數,鋒線陣容在全美更堪稱首屈一指。他們的內線一向強悍無比,如果外線火力有一定的支援,排名全美第二並不為過。

3. 康乃狄克
康乃狄克有今年全美年度球員呼聲最高的6呎9吋大二生Rudy Gay(11.8分、5.4籃板)加持,實力還是不差。Gay已經被各界同聲一致的喻為2006年NBA選秀狀元第一人選,他上一季的成績夠全能,但並不驚人,一般認為是有學長撐著,打法尚嫌保守的結果,本季可能會有大爆走。

6呎10吋大三中鋒Josh Boone(12.4分、8.4籃板)和大四的Rashad Anderson(11.9分)、Denham Brown(10.4分)是Gay最有力的後援。Boone的鍋子賣得兇,是康大內線唯一屏障,只是有著大起大落,大比賽中「消失」的毛病。

但對康乃狄克最重要的位置應該是控球,6呎3吋大三主控Marcus Williams(9.6分、7.8助攻)傳球視野相當令人激賞,前途原是一片大好,不料暑假和隊友A.J. Price偷筆記型電腦被逮,必須停賽到一月初才能上場。在此之前,控球會是個漏洞。

4. 奧克拉荷馬
奧克拉荷馬教頭Kelvin Sampson極受敬重,在奧大以防守為主,練出一批年年都很難搞的球員,對手命中率經常低於4成。本季他們的鋒線也很可觀,6呎9吋大四生Taj Gray(14.6分、8.2籃板)、6呎8吋大四的Kevin Bookout(12.5分、6.6籃板)成為全隊支柱。

勝負關鍵在於外線和控球,目前奧大擁有6呎4吋大四雙能衛Terrell Everett(12.5分、5助攻)。如果6呎3吋由專科轉來的Chris Walker能主挑控球,分擔Everett的負擔,奧大戰力將非常可觀。另一名大三轉學生Nate Carter,則將主打小前鋒。

5. 密西根州大
密西根州大去年打進四強,趁著主力都還在,今年有希望再衝一次。6呎10吋的白人硬朗中前鋒Paul Davis(12.3分、8籃板)無疑扮演著中樞角色,Davis在籃下驍勇擅戰,也有中距離,但密州大欲更上一層樓,也需要Davis更上一層樓、更穩定的領袖級演出。

同為6呎4吋的大四Maurice Ager(14.1分)和大三Shannon Brown(10.9分),將成為本季的攻堅部隊。Ager和Brown都有著恐怖的體能條件,切入探籃輕而易舉,加強外線是首要之務。備受期待的6呎大二控球Drew Nietzel,去年發揮空間有限,今年主力地位確定,密州大欲再闖四強,他必須在得分和組織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6. 岡查加
這幾年下來,岡查加已經不再是專在錦標賽爆冷門的灰姑娘,躋身列強之後,反而經常被對手爆冷淘汰。是否稱霸WCC聯盟早已不是問題,重點在於錦標賽中的表現。

本季岡查加五名先發中有三名大四、兩名大二,領銜者則是6呎8吋白人前鋒Adam Morrison(19分、5.5籃板),6呎3吋控球Derek Ravio(13分、4.8助攻)、6呎9吋中鋒J.P. Batista(12.4分、5.5籃板)為搭配。有經驗、有默契、內外兼備,具備在大學籃壇成功的要素。

7. 維拉諾瓦
如果不是6呎7吋大四前鋒Curtis Sumpter(15.3分、7.2籃板)膝蓋再度受傷掛點,維拉諾瓦的排名應會衝得更高,進四強也不為過。畢竟,去年他們就差點在錦標賽中擊敗後來的冠軍北卡大。

無論如何,帥氣教頭Jay Wright仍將祭出他個人鍾愛的三衛隊型,以Allan Ray(16.2分)、Randy Foye(15.5分)和Mike Nardi(8.2分、3.6助攻)闖盪Big East聯盟江湖,維大仍是隻會咬人的野貓,大家小心。

8. 路易維爾
Rick Pitino來到路易維爾之後,上一季首度將路大帶進最後四強。主力球員Francisco Garcia的離隊,雖對實力造成一定損失,但Pitino一向執著於培養板凳實力,損失倒還控制在一定程度。本季路大將以6呎3吋後衛Daquan Dean(14.4分)為中心,大二的6呎8吋前鋒Juan Palacios(9.7分、6.5籃板)後市看好。但路易維爾本季最需要擔心的是,他們由Confernce USA跳槽到Big East聯盟,這個聯盟可不是好混的,禁區務必挺得住才行。

9. 亞利桑那
失去Salim Stoudamire和Channing Frye的內外組合,的確使亞利桑那的戰力跌了一成不止,目前似乎還無法迅速補上,特別是內線的部份。

儘管如此,亞利桑那仍未愧對它控球大學的美名,本季仍將以6呎3吋的大三生Mustapha Shakur為主力,率領大四學長Hassan Adams(12.7分、6籃板)、Chris Rogers(5.5分)和大三6呎10吋中鋒Ivan Radenovic(8.6分、5.5籃板)。

「銀狐」教頭Lute Olson的教練功力不容置疑,但Shakur(8.1分、4.3籃板)和Rodgers都必須有突破性的演出,亞利桑那才有希望。

10. 阿拉巴馬
得分王Kennedy Winston提早棄學,卻在選秀會中槓龜,這是個意外,也使阿拉巴馬的元氣大傷。阿拉巴馬今年鋒線戰力很強,個個是重磅數的戰將,計有6呎7吋230磅的Chuck Davis(14.1分、6.8籃板、2阻攻)、6呎10吋大三中鋒Jamareo Davidson(7.8籃板),以及排名全美前十名的大一新鮮人Richard Hendrix(6呎9吋,250磅)。阿拉巴馬最大的弱點在後場過於薄弱,只能仰賴頗受肯定的大二6呎2吋控球Ron Steele(7.9分、4.9助攻)。

11. 波士頓學院
波士頓學院本季起由Big East聯盟投奔ACC,他們的鋒線將為ACC帶來另一種新風格,也就是Big East向來聞名的野戰、肌肉戰,但相對的,也必須適應ACC較為快速的打法。同為6呎7吋的大四前鋒Craig Smith(18分、8.5籃板)和大三前鋒Jared Bradley(16.5分、7.5籃板)非常可怕,6呎10吋大二中鋒Sean Williams(4.1分、3.5籃板)也值得期待,只怕後場被其他ACC學校打爆了。

12. 肯塔基
肯塔基的後場非常令人放心,6呎1吋大二的Rajon Rondo(8.1分、3.5助攻)被認為可能是本季全美進步幅度最大的控球,6呎的大四後衛Patrick Sparks(11分),上一季從西肯塔基轉來後表現極為穩定。一度投入NBA選秀卻又抽腿的6呎10吋大二中鋒Randolph Morris(8.8分、4.2籃板),有可能必須停賽數場,他的表現也成為最大的變數。

13. 曼非斯
6呎2吋大二控球Darius Washington(15.4分、3.8助攻),是上一季全美最突出的大一控球之一。他的送球對象,將是6呎7吋的大四前鋒Rodney Carney(16分、5籃板)和6呎9吋的大二中鋒Joey Dorsey(4.6分、6籃板)。本地出產的6呎9吋大一新生Shawne Williams,據說也是一把刀。

14. 史丹福
史丹福在Mike Montgomery離職接掌NBA金州勇士,前任助理教練Trent Johnson接下兵符以來,勢必要經過一番調整期,但目前的球員都還是Montgomery留下的貨色,所以Johnson真正的大挑戰會出現在一兩年後。史丹福本季靈魂是6呎2吋的大四控球Chris Hernandez(15.2分、4助攻)。傷後復出的6呎6吋大四前鋒Dan Grunfeld(17.9分、5.5籃板)則是第一要角。6呎11吋的中鋒Matt Haryasz(12.5分、9.1籃板)也值得一提。

15. 艾荷華
火爆教頭Bob Knight的門生Steve Alford在艾俄華混了幾年,今年勢必得打出點成績,否則未來飯票堪慮。艾俄華今年在Big Ten應該小有搞頭,三名大四主力球員為6呎3吋後衛Jeff Horner(14分、4.5籃板、5.5助攻)、6呎7吋前鋒Greg Brunner(14.7分、8.3籃板)和6呎5吋鋒衛Adam Haluska(14.2分、4籃板)。

Thursday, November 03, 2005

大西洋組季前清談

感謝HOOP朱爺提拔,朱爺捨身取義臨時和我換區,自願跳入東南組火坑,使我得以upgrade到倒數第二爛的大西洋區,也算安慰。

每次想到大西洋組,就想起「傳統」兩字,不只是因為波士頓、費城、紐約這些城市的舊有傳統,也因為這些城市的NBA球隊,在我剛涉獵NBA時都是知名強隊。

誰知道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上一季這一組的總計戰績是196勝214負,險勝東南組。事實上要說爛,他們也不很爛,但就是一堆球隊都不上不下,沒有人超過45勝,也沒有人低於33勝,讓人看了很痛苦。

整體而言,大西洋組已經爛很久了,還會爛多久,誰也不知道。理論上不會太久,因為大城市總不缺球星。放眼五隊,除了暴龍之外,各隊都有著像Paul Pierce、VC、AI、Marbury這種得分悍將,所以,最大的問題有可能出在這些球隊的行政高層身上。

這一季的大西洋組,恐怕還是會讓球迷有那種魚骨頭卡在喉嚨、有點痛苦但想死也死不了的感受。他們都缺乏有戰力的長人,除了籃網之外,其他四隊也都處於調整期、重建期,你爭我吵、兵荒馬亂的花邊新聞肯定是不會少,戰績就很難說了。

●波士頓塞爾提克
上季戰績:45勝37負,大西洋組第一,季後賽首輪3-4敗給溜馬
主要改變:兩名老將Antoine Walker、Gary Payton離隊,加入Brian Scalabrine、新秀Gerald Green

我未曾注意到,塞爾提克上一季撈到的分組冠軍,據說是大鳥柏德退休以來的第一次。但畢竟幸運成分居多,因此這個假性第三種子,在首輪就不敵假性第六種子溜馬。

Walker和Payton離開之後,綠衫軍可以更積極大膽的繼續他們的年輕化政策。幾年下來,他們已經累積了Al Jefferson、Kendrick Perkins、Delonte West、Tony Allen,本季又有Gerald Green、Ryan Gomes,都是不太差的球員,倒也小有可觀,其中尤以Al Jefferson最受矚目。

這樣下來,球齡7年的Pierce、LaFrentz和Ricky Davis陷入一個尷尬局面。他們並沒有那麼老,卻必須成為老大哥,忍受重建的顛跛。其中Pirece是個大問題,已經有意無意間透露他的不爽,相對的,塞隊試圖以他為交易籌碼的消息也時有所聞。

因此,塞隊本季重點就在於Pierce的「kimochi」。他的得分能力無庸置疑,但畢竟孤掌難鳴,如果再加上心情不爽,悶著頭打,球隊戰績也不會有長進。假設Pierce願意接受球隊方向,那麼塞隊恐怕還要一兩年才能再度打造出攻頂實力;假設Pierce到季中已經想離隊,我想塞隊高層也會認真考慮,因為他們以Pirece為交易籌碼並非第一次。

就塞爾提克的方向來看,Danny Ainge試圖在最短時間內累積大批年輕球員的目的已經達到,他的選秀成績單小有可觀,但在自由球員市場表現不佳,有人懷疑他給Scalabrine過高的價碼,卻只換來一個第六人資質的球員。

塞隊的中樞空虛,LaFrentz是以中距離為主的中鋒,這使得Al Jefferson的發展格外受到關注。他們的籃板在全聯盟排名第26,低位進攻能力嚴重不足,這種球隊即使試著以速度換取空間,前途也很有限。至於犯規過多,則和年輕有直接的關係。

Ricky Davis和Gerald Green是另兩個變數。Davis是否仍願意屈居第六人?而Green又是否真是Ainge在樂透區外撿到的黃金?無論如何,Pirece需要第二名穩定得分手的幫助。

Doc Rivers和球員向來和樂融融,相處沒有問題。真正的問題,始終在於他給予球員廣大空間之餘,是否能換得相對等的要求和球場紀律。自Rivers執教鞭以來,這一直是他無法回答的一個問號。

我並不看好塞隊本季能打進季後賽。

●新澤西籃網
上季戰績:42勝40負,東區第8,季後賽首輪0-4敗給熱火
主要改變:Scalabrine、Travis Best離隊,加入Marc Jackson、Jeff McInnis、Lamond Murray、Scott Padgett、新秀Antoine Wright

Vince Carter上一季後半段在籃網隊的再生,雖然讓暴龍球迷和球團氣得牙癢癢,也使VC被各界老實不客氣的修理了個夠,卻讓Lawrence Frank突然變得聰明起來。球星會讓教練看來更聰明,似乎一向是籃球場上不易的真理。

VC之所以如此賣力當然是有原因的,他當然是為了向新東家和球迷證明自己,而他也交出非常好,甚至可以用「可怕」來形容的成績。VC和Jason Kidd的搭配,在open court總是如此賞心悅目。再加上Richard Jefferson偶爾插個花,要說籃網的球風是東區太陽,是有點不切實際,但看在球迷的眼中確實是一大樂事。

所以,本季籃網最大的問題在: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VC?有人說,VC表現最棒的那段時期,有一部份功勞要歸功於老是在他耳邊碎碎念的「士官長」Charles Oakley。Carter雖然很受不了老Oakley的嘴皮子,卻也因此隨時繃得緊緊的。而Kidd或教練Frank能不能扮演這個角色?

和原就武功不凡的VC相較,中鋒Nenad Kristic才算大驚喜(10分、5.4籃板),但他和Jason Collins正好相反。Collins守優於攻,Kristic則是攻優於守,而且正是那種擅砍中距離的歐洲長人。在中鋒式微的現代,平均得分能達兩位數也已經算是一種成就。

小前鋒的rotation,Jefferson是當然先發,但據說新秀Antonio Wright功力也不差,基本上沒有問題。

為Kidd找到Jeff McInnis來擔任替補,是籃網本季的成就之一。雖然Kidd是不動如山的主力,但好歹總要休息。籃網前幾年最大的問題是替補控球和Kidd落差過大,今年總是補上。

談到替補,籃網還不只控球差,而是整體的差。只要主力一退場,場上簡直不能看,外線尤其爛。今年補進的Scott Padgett、Lamond Murray、McInnis,完全對症下藥,否則全聯盟排名第29的命中率能看嗎?

我不確定Marc Jackson會不會是籃網本季的key man,但自從Kenyon Martin離去後就像失去骨頭的籃網,的確很需要Jackson這種樣子的「enforcer」來撐住禁區、帶動氣勢。Enforcer的角色每一隊都需要,對溫和有點過了頭的籃網而言更是重要。

無論如何,拜大西洋組狗爛一把之賜,假如沒有意外(例如Kidd或VC斷腿等等),籃網在此組稱冠沒有太大問題,換句話說至少也能搶到東區第三種子。但是以籃網漂亮有餘、裡子不太足的球風,是不是會像去年塞爾提克成為「假性第三種子」,被第六種子殺翻,那就很難說了。

●紐約尼克
上季戰績:33勝49負,未進季後賽
主要改變:教練Larry Brown上任,Jerome Williams、Kurt Thomas離隊,Allan Houston退休,加入Eddy Curry、Quentin Richardson、Jerome James、新秀Channing Frye和Nate Robinson

以尼克的變動程度,我承認自己對他們的戰績也許有點過分樂觀,而這一切都因為Larry Brown一個人而已。是的,Brown也許是NBA裡的過動兒、旅行家,但我對他的教練功力只有無限的推崇。

儘管紐約市曾有許多教頭砸鍋、晚節不保的前例,即使那個笑容愈看愈賊、不似球員時代純真的總管Isiah Thomas和Brown(事實上也許是任何人)的互動,會是永遠的問號。我仍很天真爛漫的因為布朗爺一人,將尼克排上東區第七名。

如果Eddy Curry的心臟沒有問題,他也是尼克戰力更上一層樓的關鍵之一。先前提過了,好中鋒難尋,即使Curry只是半個中鋒,也不錯了。再加上新選進的Channing Frye和西雅圖來歸的Jerome James。打從Patrick Ewing之後,我個人覺得尼克的中鋒第一次像個樣子。

Allan Houston的臨陣退休則很傷,Jamal Crawford雖然是把刀,但表現起伏太大。NBA和人生一樣,再多的錢和天賦都換不到經驗。如果暫時將Marbury扣除,尼克的得分後衛稍嫌薄弱。

在湯總經理之外還有一個人需要操心,那就是馬大少。Marbury的天份自是毋需贅言,領導能力也不需要說太多,目前為止趨近於零。Marbury和Brown之間的互動、相處和了解,難度不會比布朗爺當初帶AI來得低。而只要Marbury開竅,紐約戰力絕對再加兩成。

小前鋒有Quentin Richardson、Matt Barnes和Trevor Ariza三人,Q應會擔任先發,而我期待他回到大學時期內外交攻的角色,而不是只會砍外線的球員。

強力前鋒有Malik Rose、Maurice Taylor、Antonio Davis和David Lee,矮的矮、老的老、菜的菜,但尼克不也靠著一群不高不矮的前鋒群在東區征戰數年?Rose和Davis都是敬業的好球員,足以發揮超乎帳面上的作用。

Penny和Nate Robinson也是相當好的控球替補,其中Robinson很可能成為Boykins第二。

放眼尼克,變動幅度雖大,但這個組合已算是近年來少有的組合,以Brown素來驚人的炒菜功力,除非遇上頑強抵抗,否則通常會有不錯的結果。尼克上一季對手命中率高達46.5%,可見防守有多爛,本季是篤定不可能發生了,否則布朗爺不僅屁股不保,大概也會氣出心臟病來。

●費城七六人
上季戰績:43勝39負,季後賽首輪1-4敗給活塞
主要改變:教練Maurice Cheeks上任,Aaron McKie離隊,加入Michael Bradley、Steven Hunter、新秀Louis Williams

去年C-Webb來到費城,飽受期待,沒想到失望收場,七六人還能打進季後賽已算不幸中的大幸。Webber和七六人的搭配可說非常之不順,也許和剛搭配的姚明/T-Mac很像,他和Iverson都必須花上一段時間才能熟悉彼此。

但更麻煩的是,前任教頭Jim O’Brien希望Webber多跑動,這和他慣於在高中鋒位置發揮的風格有衝突,因此Webber似乎一整季都無法適應。本季會是重新的出發。

同樣的,新教練Cheeks雖是AI力挺的對象,但力挺是一回事,球賽一打下去又是另一回事。唯一比較確定的是,Iverson不大可能再回到得分後衛位置,換句話說,雖然他得以閃避身材較高大的得分後衛,但控球得分必須兩頭燒的結果,他並不會更輕鬆,甚至可能更累、壓力更大,或許這是AI的宿命。

在AI/C-Webb,小AI Andre Iguodala被賦予最大的期待,如果他能成為第三隻腳,七六人的核心就有了基礎的樣子。中鋒和小前鋒的先發應該會是Samuel Dalembert和Kyle Korver。

在先發之外,其實我不知道為什麼七六人的替補陣容突然間變成這個模樣,而且季外幾乎完全沒有補強。有人開玩笑,七六人的替補陣容只有CBA等級,雖不中亦不遠矣。儘管John Salmons是不錯的第六人人選,但也就這樣子了,還剩什麼?

如果七六人高層不下猛藥,幾乎可以確定Iverson和Webber在退休之前會經常想起Charles Barkley──一個偉大卻從未拿過冠軍的球員。

●多倫多暴龍
上季戰績:33勝49負,未進季後賽
主要改變:Rafer Alston、Donyell Marshall離隊,加入新秀Charlie Villaneuva、Joey Graham、Jose Calderon

要說有人比七六人還會惡搞,非暴龍球團莫屬,至少暴龍和魔術可能在伯仲之間。總之,這些球隊恐怕都是經營管理上最佳的負面教材。看本季的情勢,總經理Rob Babcock和總裁Richard Peddie就算提著頭幹,也不會有神蹟出現,可以開始打包了。

暴龍本季的關鍵在三名新人:Joey Graham、Charlie Villaneuva和Jose Calderon,已經確定的球隊中心則是Chris Bosh,列入觀察期但不太樂觀的,則是去年樂透區發狂標來的巴西中鋒Rafael Araujo。

Joey Graham的防守和拼勁較佳,論天份和條件,無疑是Villaneuva勝出。暴龍在選擇Villaneuva時,同時也拋出了骰子進行一場豪賭。Villaneuva的打球態度向來為人詬病,這種人後來翻身的案例並不太多,但也不是沒有。他會不會也是被誤解的巨星?走著瞧。

至於Calderon,在國際賽表現上揚後信心也為之上昇,順勢進軍NBA,先求站穩腳步再說。

主控應會落入Mike James之手,為了不讓Bosh再頂中鋒吃悶虧,中鋒也會由「傳說中的Duncan第二」Loren Woods頂上。Jalen Rose和Morris Peterson可以在二、三號之間互相取代,他們都夠慓悍,卻都不夠穩定,也不是球隊中意的領袖。其實在目前的暴龍隊,我很懷疑他們為何而戰。

教頭Sam Mitchell是作事認真、從不胡搞也不容許球員胡搞的教練,我期待本季的暴龍扮演上季山貓的角色,即使不贏球也和對手糾纏到最後,而且是一整個球季都這麼作。不這麼作,多倫多就永遠會是NBA球員最不想去的城市之一,對一向無怨無悔支持暴龍的加拿大球迷來說,這個結果對他們並不公平。

Thursday, October 27, 2005

05-06 NBA季前雜想

我不像Sam Amico一樣,年紀一把了,對新的NBA球季還有著宛如十幾歲初次約會前的期待和興奮。NBA球季開始之前,我談不上不興奮,但通常會夾雜著一絲「哦,球季又要到了,又有寫不完的稿子」那種感覺。

然而,不知為什麼,即將到來的2005-06球季確實多給了我百分之十的興奮。利用過去十天的上廁所時間,我想著:

1. 太陽是「fluke」?快打旋風會持續嗎?

太陽的快打旋風在過去一年來似乎成了顯學,也贏得無數的讚美,站在前端的掌旗官非Sam Amico莫屬。但確實有部份人也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特別是太陽在西區冠軍戰中以1-4敗給馬刺之後。教頭Mike D’Antoni的功力,自然也在受質疑之列,畢竟,一年的時間不足以產生任何認證。

Amare Stoudemire膝蓋開刀停賽四個月,對太陽戰力和西區排名都產生原子彈級的震撼。此外,Joe Johnson、Quentin Richardson的離去和Brian Grant、Kurt Thomas的加入,使太陽換了一副新面孔。

他們是否將堅持快速球風?我相信是的。但經過去年的結果,延攬Grant和Thomas的企圖心不言可喻,就是加強防守。NBA史上有多少高砲部隊能夠兼顧攻守?就我記憶是沒有。這將是太陽和D’Antoni的最大挑戰。

至於快打旋風是否將成為風潮?相信答案也是肯定的。NBA球隊總是copy成功案例,前有活塞,現有太陽。但值得一提的是,也永遠會有相對應的風格在聯盟中生存,有太陽就有馬刺,有80年代的湖人,就有80年代的活塞。我想NBA永遠都會存在著風格的鬥爭,也始終會有「形式美學」和「得冠軍者得永生」的較勁。

2. 馬年之後還是馬年,熱火再來個火上加油

無論在場上或場下,從球員到教練,馬刺都不是一支太有趣的球隊。然而,他們在去年奪冠之後,本季保證還是討論的焦點,王建祥兄也鐵定還有很多主題可寫可「虧」。

加入Michael Finley和Nick Van Exel,還用說嗎?西區冠軍預測中你想不填上馬刺,想必要經過一番心靈掙扎。Finley的外線,Van Exel的殺手本色,理論上是馬刺最缺的一環。但有理論就有實際,Finley是否能心甘情願學習「Big Shot Bob」擔任role player的角色,Van Exel這個白米炸彈客是會炸對手還是炸到自己人,都是問號。

總之,在去年的馬年之後,今年還會是馬年。從「去年總冠軍賽的MVP應該是Manu Ginobili」、「不,MVP應該是BB(Bruce Bowen)而不是TD」的議論,到Tim Duncan在決勝時刻的領導力,再到法國控球Tony Parker的籃子和馬子。相信我,這一季你會被「馬」得很舒服。

相同的,東區冠軍大熱門熱火面臨類似的情形,而且他們有更大的變動。Jason Williams、Antoine Walker和James Posey來了,Eddie Jones走了。如果Van Exel是炸彈客,那Walker和白色巧克力應該稱得上恐怖份子,一身好武藝卻不知會在團隊中產生什麼樣的化學作用。

Shaq加Wade加一群恐怖份子,「理論上」也是個超強陣容,但湖人F4的悲慘案例歷歷在目,又不猶得你不擔心。何況,「Riley到底會不會幹掉首席大弟子Stan Van Gundy」的話題,在Pat Riley說了一百次不會之後,還是遭人質疑,聚在火場圍觀的民眾,同樣不會少。

3. 雙城故事:天使之城和大蘋果

Larry Brown返回故鄉紐約,不令人意外,禪師重返天使之城,頗令人意外。對我來說,兩名千萬年薪的教練,更是個天大的意外。或許大城就該有高薪相稱,不過這兩名教頭的薪水支票,不會拿得太輕鬆。

究竟是Long Island’s Finest的Larry Brown夠狠,還是Coney Island’s Finest的Stephon Marbury夠屌,是尼克最值得觀察的戲碼。我個人是完全不懷疑Brown的教練功力和權威,也相信尼克在他手上會有截然不同的進步,我甚至將他們選進東區八強。然而兩個Finest的互動加上Eddy Curry的心跳次數,將是最大的變數。

究竟Phil Jackson和Kobe Bryant能撐多久不去想起過去那段舊恨,而且還不加上新仇?其實我個人不表樂觀,而且湖人陣容實在不夠理想。禪師和Kobe的復合,事實上是被迫的,是形勢下的產物。雖然兩人都夠professional,足以在公眾場合彼此尊重,但在戰火燎原之際,我不確信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相對於大家對「旅行家」布朗爺的功力認可,各界對禪師的功力質疑仍多,這可是Jackson的NBA生涯中第一次帶領沒有兩名超級巨星的球隊。多次槓上Jackson的Red Auerback病情一度險象環生,如今漸趨穩定,我相信有一部份是禪師的功勞。雖然這麼說有點壞,但…紅頭不看到Jackson漏氣,看來是不甘心和世界說再見的。

話說紐約和洛杉磯實在夠強,能夠花這麼多錢把陣容搞到「整組壞掉」。無論是從球迷或市場的角度來看,「禪師」和「老師」都最好真能發揮妙手回春的功力,因為全美大城是不容許被埋沒太久的,因為一張一千萬美元的支票是很重的。

4. James有多好?

2003-04球季:20.9p, 5.5rb, 5.9a, 1.7s, 41.7% FG, 39.5min
2004-05球季:27.2p, 7.4rb, 7.2a, 2.2s, 47.2% FG, 42.4min

這不是某某巨星的巔峰時期成績,而是James大帝的生涯「前兩年」紀錄。對某些希望見到James失敗、將他貼上「史上最被高估高中球員」標籤的人,他們不但敗了,而且敗得很慘。

我知道,我知道,儘管成績驚人,James還不曉得「playoffs」這個字怎麼拼。但是光看前兩年成績,你不得不想著他的第三年成績會是什麼樣子,想著他還能進步多少。

或許他的得分、籃板、助攻還會全面上揚也不一定,雖然在Larry Hughes和其他新隊友加入之後,這個可能性不太高。最重要的是,他的球技在「質」的方面能夠有什麼樣的進步,在領導能力方面有什麼樣的成長。

Jordan花了七年將公牛帶入季後賽,我想James不會花費這麼長的時間,最快可能在今年就打進季後賽。看著James,你彷彿見到當年的Grant Hill、Penny Hardaway,背負著千萬人的目光和千萬斤的壓力,沒有犯錯的空間,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在這方面,我得說他的壓力比當時的Jordan大得多了。

James的球技,實在不如其他球星一樣令人擁有無限遐想空間,我始終認為他會是黑人版的大鳥柏德。他不是high-flyer、不是dunker、不是slasher,都不是,他像大鳥一樣,就是個ball player,a very good ball player。我期待見到他的成功。

5. 追日的夸父

又是新的一年,當我看到Barkley又跳出來針對dress code發表看法,心中不由得又想起他一輩子和冠軍無緣的悲慘事實。也許他自己不覺得悲慘,但對於看著他征戰十數年的我們而言,是悲慘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很害怕還有更多球迷必須經歷這種悲慘。有走到那裡彷彿都會踢到冠軍戒指的Robert Horry,Shaq、Kobe、TD、Rasheed Wallace都拿到了,卻也有AI,有KG,有C-Webb,有Jason Kidd,有Gary Payton。

我們大可以說自己不在乎某某球員是否拿到冠軍戒指,因為典型在夙昔,因為他們豐富了我們的籃球人生,了無遺憾。但有時想想,實在並非如此。英雄必要美人相伴,球星自然最好也有冠軍相稱。

不然去問一下快艇總經理Elgin Baylor好了,看他心中X不X。近年來的老將西瓜偎大邊風潮,不也因為如此?

6. 誰是第二好的中鋒,誰是最好的控球

我同意張伯倫說的話(沒有人喜歡巨人),我從來沒喜歡過Shaq,但是Shaq就算只剩一手一腳,都還可能是NBA的最佳中鋒。也因為Shaq的dominance和近代中鋒角色的式微,如今大家居然已經慣於討論「誰是第二好的中鋒」。

這個問題很有趣,而且答案似乎每一季都在變。今年的這個人是誰?Eddy Curry?姚明?大Z?Ben Wallace?「No uncontested layups」,總要人「留下買路財」的…Jerome James?難不成是還在念高中的Greg Oden?無論如何,這個人的感覺會和1992巴塞隆納奧運的男籃銀牌有著相同的感受──Proud to be second best。

自從尼克的小馬哥在「最好的控球後衛」後面以句號結尾,而非問號收尾之後,他就三天兩頭被美國記者在媒體上質詢、嘲笑。不但把這個句子恢復問號,而且再加上「哈哈」「驚歎號」。

曾經,在Magic Johnson和John Stockton還在役之時,沒有人膽敢衝擊這個法統。如今我想再看一次,究竟誰是最好的控球,是擁有更佳隊友搭配的Jason Kidd,是當紅炸子雞Steve Nash?是長期被忽略的Mike Bibby?是其實很能傳球的Steve Francis和Allen Iverson?還是…「你們這些白痴都不知道我能控球」Joe Johnson?

7. 92梯隊將以什麼方式引退?

轉眼之間,1992年這個被喻為數十年難得一見的超強梯隊,已經進入生涯的第14年。每當了解到這個事實,老是覺得NBA的時鐘比我家的時鐘快得多,看NBA的人真的會覺得自己老得快。

Anyway,1992年出了那些珍禽異獸?Shaq、Alonzo Mourning、Christian Laettner、Jim Jackson、LaPhoso Ellis、Tom Gugliotta、Walt Williams、Clarence Weatherspoon、Robert Horry、Harold Miner、Bryant Stith、Malik Sealy、Doug Christie、Jon Barry、Latrell Sprewell和P.J. Brown。目前還有一堆老妖怪在NBA打拼,而且神勇依常。

是1987年班的Reggie Miller退休,讓我想起了這個話題。大嘴可能是最後一個離開NBA的80年代典範,同樣的,他留下了典範,但沒有冠軍。很快的,就要輪到1992年班的同學們,他們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向NBA告別?

而我關心的不是Shaq,也不是經常不小心踢到冠軍戒的Horry,他們的地位已經被刻進史書。我關心的是腎病的Mourning、從王子變成乞丐(well….kind of…)的Laettner、天涯是我家的Jim Jackson、一直都有家要養的Spree、陳威陶應該拜他為師學學「手指傳情功」的Doug Christie,還有也算得上小布朗爺的P.J. Brown。

除了「beta版阿泰」的Spree之外,我不太確定,在這個世代完全退出NBA之後,NBA會是什麼樣子。會不會有一天,聯盟必須在dress code之外再定出speech code、practice code、be-nice-to-everyone code…

8. 只要有「健康」的心,人人都可以打NBA

「Curry case」正讓我curious之際,老鷹的Jason Collier因心臟疾病死於夢中。屈指一算,我短短的NBA觀戰生涯中,已經死了:Len Bias(吸毒過量)、Nick Vanos(空難)、Ricky Berry(舉槍自盡)、Drazen Petrovic(車禍)、Reggie Lewis(心臟病,謠傳為吸毒但始終未經證實)、Bobby Phills(車禍)、Malik Sealy(車禍)、Collier(心臟病),如果再加上疑似在海上被謀殺的Bison Dele(Brian Williams),那就是九條好漢。

而這還沒算進NCAA的Hank Gathers,以及差點駕鶴的Jay Williams、Bobby Hurley,腎臟病的Mourning和Sean Elliott。

所以,與其說公牛太會算計,非得Eddy Curry驗DNA不可,也可以說公牛是關心球員的健康。心臟疾病逐漸成為近年體壇潛藏的危機,NFL、NCAA Football甚至MLB都陸續出現球員死於心臟病的案例。

球員一方面擔心合約問題,一方面太有自信,覺得能跑能跳能呼吸,能練球還能比賽,就沒什麼大問題,埋下日後出事的原因。套Kevin Chou的「只要有心」系列佳句,只要有心──但是要有健康的心──人人都可以打NBA。我可不希望NBA球員的死亡數直追美軍掛在伊拉克的人數。

9. 聯合國時代已成定局,歐風快要壓倒美風

小牛是Dirk的球隊,no problem。灰熊是Gasol的球隊,應不為過。火箭是姚明的球隊…well,至少有一半是他的吧。馬刺,是聯合國維和部隊組成的球隊。這年頭屬於純種美國人所有的球隊,似乎正在急遽減少中。

我們有了外籍狀元,也許很快就會有外籍總冠軍戰MVP。事實上根據阿根廷「2100全民開講」說法,上一季已經有了外籍的總冠軍戰MVP。

我深信一種說法,美國教練的素質還在提昇、精進,但美國球員對比賽的了解也還在快速的下降之中。你說是球鞋公司害的也好,是時代價值觀的改變也好,是NBA球隊自作孽也好,總之,事情就是這個樣子。

當然,世界各國球員也愈來愈不願意花時間在基本的東西和觀念上,特別是有了NBA的誘因之後。但整體來說,其他各國─特別是歐洲和南美─的籃球系統訓練和培訓,還是很能收到功效。這使得外籍球員在體能條件和美國球員拉近之後,很容易藉著更好的基礎、團隊觀念、籃球素養,在北美找到一席之地,至發光發熱。

在未來的日子裡,NBA球團、關心NBA的朋友們和作家、記者,勢必要再花更多的時間關注international scouting這個部份,因為聯合國時代已成定局,而且歐風快要壓倒美風,我真的很為美國球員擔心。

10. R-word

好啦,壓軸戲怎麼能不提提最具爭議性的話題?Rasheed Wallace曾說NBA是白人剝削年輕黑人運動員之處,you know, racism。底特律奧本山大亂鬥,扯到最後,racism。Dress Code?當然這更是racism。

我很好奇在新的球季之中,還會有多少事件扯上這個R-word。我絕對相信美國社會中還有著太多的種族問題和爭議,那一個國家沒有?如果不是種族,那就是地域,不是地域就是宗教,不是宗教就是性別,不是性別就是階級。

只是我很好奇,很少有人會提起,擁有最多數量的黑人教練和黑人球員比例,是NBA經常拿出來引以自豪的成就。也很少有人去算一下黑人球員和白人球員的平均年薪。

不知道有一天,會不會是白人球員和團體把R-word掛在嘴上。

好了,我很鄉愿的拾Kevin Chou牙慧──「純屬個人意見,無意筆戰」,我們開幕戰見!

Tuesday, October 25, 2005

Junk Mail:不湊個熱鬧好像不行

圓球作者有個不知該算好還是不好的習慣,要不就大家人間蒸發、不見蹤影,要不就是針對某個議題集體跳出來你一言我一語。最新的案例叫作dress code,看來我不湊個熱鬧好像不行。

針對dress code,許多人都陸續發表了看法。我突然想起,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看過dress code的內容呢?幸好,網路的好處就是長度不受限,所以,以下就是NBA官方發給球員和球隊的備忘錄原文。我們都可以花一點時間再仔細的看看。

NBA Dress Code原文

MEMO TO: NBA PLAYERS
FROM: DAVID STERN, RUSS GRANIK, ADAM SILVER, AND STU JACKSON
DATE: OCTOBER 17, 2005
RE: NBA PLAYER DRESS CODE

We know that you share our desire that NBA players be appreciated not only for their extraordinary talent and hard work, but also for their accessibility to fans, their community service, and their professionalism – both on and off the court. To that end, we will be instituting, effective with the start of the regular season, a league-wide “minimum” dress code. Many teams have previously issued their own dress codes, designed to demonstrate the seriousness with which their players tak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ir teams, their cities, and our league; our new dress code is not intended to affect any of those that are more formal than what is set forth below:

1. General Policy: Business Casual

Players are required to wear Business Casual attire whenever they are engaged in team or league business.

“Business Casual” attire means

● A long or short-sleeved dress shirt (collared or turtleneck), and/or a sweater.

● Dress slacks, khaki pants, or dress jeans.

● Appropriate shoes and socks, including dress shoes, dress boots, or other presentable shoes, but not including sneakers, sandals, flip-flops, or work boots.

“Team or league business” includes all activity conducted on behalf of the team or the league during which the player is seen by, or interacts with, fans, business partners, members of the public, the media, or other third parties. It includes arriving at games (car or team bus to locker room), leaving games (locker room to team bus or car), attending games when not in uniform, participating in team or league events with business partners or in the community, conducting media interviews, and making promotional or other appearances.

2. Exceptions to Business Casual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exceptions to the general policy of Business Casual attire:

a. Players In Attendance At Games But Not In Uniform

Players who are in attendance at games but not in uniform are required to wear the following additional items when seated on the bench or in the stands during the game:

● Sport Coat

● Dress shoes or boots, and socks

b. Players Leaving the Arena

Players leaving the arena may wear either Business Casual attire or neat warm-up suits issued by their teams.

c. Special Events or Appearances

Teams can make exceptions to the Business Casual policy for special events or player appearances where other attire is appropriate – e.g., participation in a basketball clinic.

3. Excluded Items

The following is a list of items that players are not allowed to wear while on team or league business:

● Sleeveless shirts

● Shorts

● T-shirts, jerseys, or sports apparel (unless appropriate for the event (e.g., a basketball clinic), team-identified, and approved by the team)

● Headgear of any kind while a player is sitting on the bench or in the stands at a game, during media interviews, or during a team or league event or appearance (unless appropriate for the event or appearance, team-identified, and approved by the team)

● Chains, pendants, or medallions worn over the player’s clothes

● Sunglasses while indoors

● Headphones (other than on the team bus or plane, or in the team locker room)

We know it’s not possible to create a dress policy that will anticipate every possible situation. Our policy will therefore be interpreted in all cases to ensure that players are neatly and professionally attired, while not being unfairly burdensome.

Thank you in advance for your continued cooperation. Good luck to all for the 2005-06 season.


把這個條款解釋為種族岐視,似乎太無限上綱了一點。對我來說,這整件事很簡單,它是一個企業內部的「內規」,就像公司規定不准穿短褲、拖鞋上班,女孩子不准穿著膝上短裙、露腳趾的鞋子上班一樣。你說它煩不煩?有些規定的確很煩,但它是否違法,甚至如同某些人說的違憲?拜託,當然沒有。

最近看了不少談論dress code的文章,我對部份美國記者直指此規定為種族岐視的論調頗無法苟同。

前陣子卡崔娜颶風襲擊美國墨西哥灣區時,各大新聞網站(特別是Yahoo)曾經發生一件事。由於災區的災民等不到救援,災後數天紐奧良開始出現搶劫。爭議的是,在Yahoo News的新聞圖片中,圖說中只要出現「looting」(搶劫)這個字眼,配的照片一定是黑人,不是提著大包小包,就是剛從運動用品社走出來,手中抱著一堆Nike鞋盒。一對白人男女拎著幾袋麵包,圖說卻寫成他們正在「尋找食物」(found the food)。結果引起網路上一片撻伐,Yahoo除了出面聲明絕無種族岐視用意,迅速修正照片之外,也向外界道歉。

如果你問我,什麼叫種族岐視?這才叫作標準的種族岐視。

儘管許多人指稱NBA此舉是在打壓hip-hop文化,這也確實是值得討論的一點,卻絕對稱不上是種族岐視。一個問題是,NBA不會笨到不清楚hip-hop是使NBA歡迎度大增的關鍵元素之一,那麼它為什麼要打壓hip-hop?

合理的解釋是,NBA確實面臨形象問題。大家都說,穿著、外表無法解決形象問題,也不是形象的全部,但至少它是形象的一部份。連黑人意識十分強烈的導演Spike Lee也說,NBA此舉是為了形象問題,因為image is everything。當NBA的贊助商都認為它有形象問題,應盡速改善,即使限制穿著無法完全導正形象,NBA也不得不作改變,而David Stern身為NBA的CEO,他的職責正在此。

另一個很有趣的點是,四大職業運動中的許多球隊,早就訂有類似的dress code,如果dress code真是沖著黑人而來,為什麼獨獨只有NBA的dress code引起爭議?只因為它是全聯盟實行嗎?

話說回來,反對dress code的人當然大有人在,小牛老闆Mark Cuban就是其一。但Stern是NBA董事會聘任的執行長,如果反對聲浪如此之大,不用擔心,董事會會把他幹掉的。

有個美國記者寫得好:如果你不喜歡戴著米老鼠耳朵到處跑,就不要到狄士尼樂園應徵。另一名記者寫著:NBA球員的問題是,他們認為世界上應該有法律,但是法律不適用在他們身上。他們認為打籃球是一份工作(job),但他們不是一般的企業員工。第三個記者寫得更妙:不知為什麼,我突然想起選秀會上每個菜鳥都穿著西裝、開開心心和Stern握手的模樣…

NBA裡裡外外,對dress code有著不同的看法,民主社會就是如此。我們來看看不同球員有什麼樣的說法:

Andrei Kirilenko:
I don't think it's quite comfortable, but it's probably reasonable…


Penny Hardaway:
The dress code takes some individuality out of the equation ... but it's not a bad thing.


Jalen Rose:
I'm a dresser, so it's not going to be that much of a change for me.


OK,以上可能會被稱上是NBA官方版的發言,那麼再來看看以下的反對派發言:

Allen Iverson:
I feel like if they want us to dress a certain way, they should pay for our clothes," he said. "It's just tough, man, knowing that all of a sudden you have to have a dress code out of nowhere. I don't think that's still going to help the image of the league at all.


Jason Richardson:
You still wear a suit, you still could be a crook. You see all what happened with Enron and Martha Stewart. Just because you dress a certain way doesn't mean you're that way. Hey, a guy could come in with baggy jeans, a do-rag and have a Ph.D., and a person who comes in with a suit could be a three-time felon. So, it's not what you wear, it's how you present yourself.


Stephen Jackson:
I have no problem dressing up ... because I know I'm a nice-looking guy. But as far as chains, I definitely feel that's a racial statement. Almost 100 percent of the guys in the league who are young and black wear big chains. So I definitely don't agree with that at all.


Antawan Jamison:
As far as when we're traveling, I don't see that as being necessary. We're the first ones at the arenas so no one sees us and then we're out of here and on a plane where no one sees us so why does it matter what we're wearing?"


其中可能以Jason Richardson最能說清楚反對派的論點。說起來,反對派也不是全然反對dress code,他們特別注意的重點是金項鍊(chains)以及前往球場、客場旅行的途中,為什麼不能穿得舒服一點。這也不是沒有道理,所以,可以檢討的是dress code的內容,而非全盤將dress code打為種族岐視。

反對派發言中比較令人失望的是,許多人將娛樂業(entertainment)、藝人(artist)、饒舌歌手(rapper)掛在嘴上,這些球員黑、白都有,而這不恰恰說明了現在球員的心態?他們已經快將球員和藝人畫上等號。

回到根本,dress code的問題和三個基本元素有關:時代、形象、金錢。

問問老球員如Bill Russell、Bob Cousy、Clyde Frazier,他們可能將dress code視為必然,正同我們當年無奈的接受髮禁,卻沒有人到教育部外靜坐抗議,聲稱教育部違反人權一樣。確實,不同的時代和價值觀,是導致dress code爭議的一大原因,但是這無從改變。價值觀的衝突,永遠是個無解的問題。

根據NBA內部聘請2004年競選美國總統的Bush/Chaney陣營策略操盤大將Matthew Dowd調查結果,NBA的整體聯盟形象在四大職運中墊底,儘管它可能是最賺錢的聯盟之一,也儘管球員均對此嗤之以鼻。而這正是Stern緊張之處,也是dress code的來由之一。正因為NBA球員是可見度最高(most visible)的,穿著才會成為這麼大的問題。

再看看最現實的金錢面,撇開球技不談,Michael Jordan、Kobe Bryant、LeBron James、Grant Hill,之所以能成為最成功的廣告代言人,賺進大把鈔票,正因為他們小心的維護本身形象。你認為是什麼原因,讓Iverson、Sprewell的代言廣告不多呢?

我舉雙手贊同Iverson的「I am who I am」哲學,但是,作自己並不是可以為所欲為,I am who I am並不等於I can do whatever I want。我們─和NBA球員們─愈快了解這一點,dress code的爭議就愈不構成爭議。

Tuesday, October 18, 2005

Junk Mail:芭樂八叭罷

最近國內籃球的消息已經夠少,咱們中華男籃好像人間蒸發一樣也就算了,偶爾pay attention,我還以為自己在看麥當勞的廣告「芭樂~888~」,「罷」聲沒有間斷過,這邊也罷那邊也罷,從北部罷賽罷到南部。

話說十月初的聯電盃大專邀請賽,地主文化大學為了熱鬧並增加看頭,請來師大、輔大、藝大,四隊打個小型表演賽。這種比賽,師大可以因為質疑判決打到差點罷賽。

雲林全運會再度出現罷賽,前因後果有點複雜,但本站作者平凡人兄說明得相當詳細,恕不贅述。總之,就是罷賽。

聽過太多的教練聲淚俱下、聲嘶力竭的說,罷賽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是為了凸顯裁判不公、制度不公。似乎很合理,因為籃球場上很容易出現不公不義的現象,台灣尤然。

但罷賽畢竟是不尊重比賽的行為,擴大的說,那是一種不尊重籃球運動的行為,does not RESPECT THE GAME,就像五上五下、棒球領先十分還玩盗壘是不尊重對手一樣。

部份教練動不動就玩罷賽的習慣,實在不足取。籃球場上確實經常不公不義,但罷賽不是唯一的手段,也不會、不應該成為一種手段。過去一年來,我們國家隊的教練都曾玩過罷賽,這對球員和球迷都造成負面教育和傷害。

從甲組球隊動不動罷賽,到國手能夠在球隊輸球時還在場邊打鬧,再到高中球員只顧著攝影機鏡頭而忘了球賽,不由得不讓我懷疑,籃球這項運動、球賽的本身,在他們心中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然後我想起前中華職籃宏國洋教練保羅,有一次在練球時,一名職籃工作人員由中線逕自穿越球場到另一邊,氣得一把揪著該名工作人員,彷彿要扁人的模樣。暫且將保羅的大白人優越主義擺在一旁,這個事件展現的其中一個面向是:在教練練球時,球場就像是他的聖殿(temple),一個不容褻瀆和打擾的場所。籃球在他的心中,就該是這個樣子。

然後我想起,陳信安(和許多NBA球員)在賽前絕不簽名,有的人在賽前不接受訪問,因為球賽在他們心中應該是這個樣子。

籃球在這些慣玩罷賽、慣以罷賽為手段的教練心中,是什麼樣子呢?

也許你因為罷賽,換來了裁判在下一場比賽的favor和公平,換來了判決的更改、比賽結果的改變。你以為你贏了,你以為正義終於得到伸張了,但實際上,你輸了,台灣籃球也輸了,只是輸在無形之間「罷」了。

「罷」,God, I hate this word right now…

Sunday, October 16, 2005

邁阿密熱火:直指冠軍

只因為Dwyane Wade的肋骨受傷而錯過總冠軍賽,你說嘔不嘔。也因為如此,熱火今年的目標只有冠軍。而總裁Pat Riley太了解NBA,他的哲學一向是不進則退,絕不原地踏步,因此促成了熱火今年季外的大地震。

照理說,這種等級的球隊沒有大幅更動的必要,但Riley總是期望他的球隊有更多的「initiator」,能夠自己進攻,也能夠策動、協助進攻,也就是說希望擁有更多的全能型球員。

送走Eddie Jones、Rasual Butler,放棄續簽Damon Jones,換來Jason Williams、Antoine Walker、James Posey,簽下Gary Payton和Jason Kapono,熱火幾乎換了一半的陣容,而且要以這種陣容去挑戰總冠軍,真正的難度在這裡。

熱火湊合了五門齊的名單,本季的重點在於新加入的球員如何調適自己的角色和心態,融合成一支戰鬥團隊。最理想的結果,將會順利打入總冠軍戰,最差的結果,也許會如同前兩年湖人F4的崩盤。

前場
去年的功虧一簀,勢必已經讓「欠刺激」的歐尼爾覺醒,因此我很有信心的認為,本季歐尼爾如果無病無傷,會有驚人的演出。在這個位置上,有老經驗的Alonzo Mourning、年輕生猛的Earl Barron,已經綽綽有餘。

大小前鋒都有點傷腦筋,強力前鋒目前看來應會以Udonis Haslem先發,Walker擔任替補。雖然Walker嘴上說願意接受第六人角色,但實際情況誰也說不準,要等球賽真正開打才能見真章。Walker可以在大小前鋒間游走,有內線有外線又有經驗,是很理想的救火隊,也是Riley最欣賞的球員典型。如果他能夠「我心如我口」,熱火戰力篤定加成。至於新秀Wayne Simien,頗具未來性,本季會以見習為主。

相對於強力前鋒的左右為難,小前鋒是個缺口。熱火希望這個位置能夠有一名有外線、有防守、有速度的球員,而最重要的能力是外線,目前的Posey、Kapono,還不是最理想的選擇。如果熱火還想動人事,這會是優先位置。

後場
上一季以Damon Jones搭配Wade,是讓Wade成為實質上的控球。本季加入Williams和Payton,打法勢必會轉變。麻煩的是,Williams和Wade都是擅於持球的球員,如何拿捏「持球/非持球」的打法,彼此適應,很可能要耗上半個球季,完全搭不上也有可能。

另一方面,Wade和Williams有著相同的挑戰,都必須鍜鍊出更優秀的領導能力、場上決斷力、外線準頭和防守,以免內線耗費太多力氣補防。有精準外線,也才能更凸顯歐尼爾內線牽制力。

熱火後場的優勢是,即使所有進攻方法都失靈,還可以將球交給擅長一對一的Wade、Payton「自己搞」。

值得注意的是Andre Emmett和Dorell Wright兩名年輕好手,不過他們必須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交出成績,這不是件簡單的事。

教練
季外鬧出了Pat Riley「疑似」有意取代Stan Van Gundy,重操教練舊業的風波,說Stan不緊張是不可能的。目前Riley已經向Van Gundy確認無意重作馮婦,Van Gundy工作暫時穩定。儘管如此,仍有許多人懷疑,假設熱火季初表現不如預期,Van Gundy仍將下台。

因此,今年的季前訓練營對Van Gundy格外重要,他必須在短時間內就讓熱火新陣容上軌道,縮短適應期。

X-Factor
Antoine Walker。Walker信誓旦旦的表示,他在小牛時已經學到如何調整球路,利用進攻籃板等方式融入球隊攻勢,而非以往一人主宰式的打法。近年來頻頻遭轉手的Walker,被認為是「團隊毒藥」,是否能浴火重生,熱火是他的最佳舞台,大家都在等著看。

總結
以總冠軍為目標的熱火,全隊上下都有各自的挑戰必須面對,他們全季都不會有犯錯的空間。因為,以這種強勢、星光閃耀的陣容,人們的期待就是如此。

在東南區,他們足以輕鬆的拿下冠軍,也就是說篤定排名東區前三種子。球季尚未開打,大家就已經在想著季後賽,有時這會是好處,有時這會是壞處。更何況熱火有著如此大的變動幅度。

如果熱火變法成功,他們很有能力成為東區的馬刺,攻守俱佳。「樓上」有鐵血性格的Pat Riley押陣,Van Gundy如果領有尚方寶劍,熱火諸將也絕不會笨到讓個人凌駕團隊之上。由俠客主政的隊伍,打法也不需要太複雜。剩下來的事情,只剩「點火」了。我們想知道的是,火焰點燃之後,會成為熊熊烈火,還是四竄的野火?

華盛頓巫師:不進則退

Yahoo Sports的球評Steve Kerr說得好,在NBA裡,最難的事情不是從一支樂透球隊成為打進季後賽的隊伍,而是如何從一支擠進季後賽的球隊成為頂尖的隊伍,而且一直停留在那個層級。

對上一季的大驚奇巫師而言,正是如此。

巫師上一季拿下45勝,同時以東區第五名身份打進季後賽,神奇的在首輪力克芝加哥公牛,贏得1982年以來第一次的季後賽勝利,處處給人驚喜。然而NBA正如同逆水行舟,在東部各隊實力均有提昇的環境下,巫師如無進步,就形同退步。

最慘的結果,有可能再度和季後賽說再見。

今年夏天,巫師失去上一季全隊得分排名第二、抄截排名全聯盟第一的防守悍將Larry Hughes。我們很難責怪巫師為何不願以頂級合約簽下Hughes,因為他很可能真的不值得這種價碼,但無論如何,巫師本季的成敗,都和他們是否能夠成功彌補失去Hughes息息相關。

前場
巫師上一季的成功,和Antawn Jamison絕對有著很大的關係。他是個敬業的職業球員,每場比賽保證有19分、7-8個籃板的表現,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在領導球隊,成為球隊背後一股沈默的穩定力量。未來的球季中,依舊如此的讓人放心。

小前鋒預計由守優於攻的Jared Jeffries先發,但Jeffries的進攻能力薄弱到令人擔心,對整體戰力也造成傷害。巫師在這個位置上並沒有太好的備胎。中鋒仍由Brendan Haywood主挑,高中新秀Andray Blatche和同樣稚嫩的二年生Peter John Ramos替補,同樣有著進攻力薄弱的問題。

這使得巫師鋒線只有Jamison值得一提,也進一步造成巫師成為極度仰賴後場的球隊。巫師的進攻問題並非「患寡」(平均得分排名全聯盟第六),而是「患不均」,想在季後賽更進一步,就必須擺脫進攻的單一面向才行。

後場
上一季由Gilbert Arenas和Hughes組成的後場,擁有可怕的得分火力,而且也有著自由開火權,順暢之時,巫師攻勢如水銀瀉地,一旦不順,巫師就成為在外線放風箏的隊伍。因此本季的目標在於:第一、如何使Arenas更能將個人才華融合於團隊攻勢之中,第二、如何以新來的Caron Butler和Antonio Daniels填補Hughes留下的大洞。

Arenas一直有著和Steve Francis相同的問題,他們都是攻擊突出、具有傳球能力的控球,傳球意願卻值得高度懷疑。由於過份集中精神在進攻,防守也有再進步空間,以期減少內線的防守壓力。

Daniels和Butler的進攻不如Hughes才華洋溢,但投籃選擇性、防守和團隊意識都不在Hughes之下,整體看來反而是更適合巫師團隊的球員,我預期巫師後場在這一番調整之後,戰力反而上昇。

教練
Eddie Jordan一向是擅長調整、和球員溝通的教練,師承「普林斯頓戰術」系統,雖然巫師實在「很不princeton」,但至少帶領巫師達成其他教頭都無法企及的境界。本季他必須補強巫師的防守,同時維持全隊強烈企圖心,躋身東區列強,而非一日曇花、一夜流星,這個挑戰不會比先前來得小。

X-Factor
Arenas。Gilbert Arenas真如同離隊前鋒Kwame Brown所暗示的,是破壞全隊士氣的毒藥嗎?沒有人會懷疑Arenas的天份,但是正如同尼克的Stephon Marbury,我們至今也很難從種種跡象斷定Arenas是值得一支球隊託付終身的大將。成或不成,全操乎Arenas的一顆心。

總結
很難想像,巫師在「後喬丹時代」快速的在另一個喬丹的帶領下,令人驚訝的重新殺入東區季後賽。他們是上一季NBA最美的灰姑娘,但本季不會再享有這種福利。

巫師陣容有著不小的改變,加上東區各隊實力的快速變化,使巫師在新球季的名次出現落差程度極大的想像空間。他們很可能持續上季的傑出表現,續往季後賽挺進,也很可能出現調適失敗的現象,被摒棄於季後賽門外。結果究竟如何,應該在上半季即可看出端倪。

Saturday, October 15, 2005

夏洛特山貓:繼續交學費

山貓算是一支頗為實事求是的新球隊,自從創隊以來,Bernie Bickerstaff身兼總經理和教練,「一條鞭」式的營運方式,使山貓看來還蠻像個樣子,處女季儘管戰績不佳,卻有許多場球都能和對手奮戰到最後一刻。

由於擴張球隊有團隊薪資低於現行隊伍上的限制,絕對招不到太好的自由球員,山貓一開始就抱定以選秀會為主戰場,去年選擇的Emeka Okafor當選年度最佳新秀,今年再度標進同樣來自北卡大的Sean May和Raymond Felton。

此舉既使山貓得以改善首季不佳的票房,又能遵行以新秀打造球隊核心的目標。如果一切依照計劃進行,山貓在本季之後將會有Okafor、May、Felton三名年輕核心。待團隊薪資能夠和其他隊伍公平競爭,才會有機會補足戰力。

在那之前,學費還是要交的,包括本季在內。

前場
雖然是擴張球隊,但山貓的前場不可小看。事實上,可能連他們自己都未曾想到鋒線能夠出現目前的戰力。去年的新秀Okafor,選前各界對他都有進攻能力不足的質疑,整季下來還是交出15.1分、10.9籃板的成績,超出預期。在溜馬隊被冰了整整三年的Primoz Brezec,則在來到山貓後脫胎換骨,成為平均13分、7.4籃板的主戰中鋒。

Gerald Wallace得分也攀昇至兩位數,應是暫時無法取代的小前鋒,然而山貓的小前鋒位置稍嫌薄弱,在Wallace之後已無可用之兵,另一名北卡大校友Jason Capel如能通過訓練營測試,或許小有作用。

新加入的May備受期待,但預計會因膝蓋關節鏡手術錯失訓練營,因此開季後或許會以替補上場,再看如何安排他和Okafor的位置。

後場
山貓的後場焦點,完全鎖定在Brevin Knight和新秀Raymond Felton的position battle。多年來都不受重視的Knight,上一季打出10.1分、9助攻佳績,好不容易贏得一張合約,但他在防守上確實形成隊型的負擔。

理論上,6呎3吋的Felton應該是山貓期待的未來控球人選,也會是重點培養人物,上場時間至少會有兩節。如果Felton手腳快一點,說不定在季中就能提前接下先發控球大任。

得分後衛倒是山貓較大的漏洞,Kareem Rush是理想人選,但是要獨力撐起這個位置,還有一段路要走。如果Rush表現不理想,Keith Bogans和Matt Carroll將作為支援備胎。

教練
Bickerstaff的經驗沒有問題,身兼總經理,權力地位一時之間也相當穩固,作為一名NBA總教練,夫復何求。這種有利的條件,讓他能夠專心一致、心無旁鶩的執行打造球隊計劃。

上一季,他最成功之處是讓山貓每一場球都拼盡全力。對NBA球隊來說這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卻是擴張球隊非得作到的事不可。今年他是否能再度辦到呢?這就不一定了。

X-Factor
Sean May和Raymond Felton。這兩名球員的獲選順位,都比預期高得多。換句話說,其實山貓是下了賭注,期待Felton、May能同時在場上和場下帶來戰力和票房上的助益。賭贏了,山貓就贏得未來,賭輸了,只有雙手一攤。

總結
任何人都不會對新球隊有太大的期待,同樣的,對山貓也適用。沒有意外的話,山貓還是會在東區谷底盤旋。球迷等著看的是,山貓的核心是否形塑成功。

Okafor季外勤練瑜珈,還拜了Hakeem Olajuwon為師,積極學習禁區單打步伐,就為了能在進攻上更上一層樓。球迷對家鄉子弟May、Felton的關注,更是無以復加。其他可有可無的角色,乃至戰績,似乎都在其次了。

Friday, October 14, 2005

亞特蘭大老鷹:孤注一擲

平心而論,一整個夏天,沒有人會對老鷹的實力如何有太大興趣。你知道,他們就是那種引不起人們太大討論興趣的隊伍。而這種球隊,每年都會有。

錯了。老鷹隊的實力儘管引不起太多人側目,卻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焦點。首先在選秀上,他們將首輪第二順位押在北卡大的Marvin Williams身上。這倒還好,因為公認Williams確實有第二順位的潛力。

再來,老鷹以5年7000萬的高價從太陽簽來Joe Johnson。顯然,老鷹期待著尋找下一個Dominique Wilkins之流的「鎮隊之寶」,而Johnson是他們心目中的這個人。執行股東Steve Belkin並不認同,打算否決這項簽約,卻被其他股東聯合告上NBA,最後Belkin被老鷹從股東名單除名,Johnson順利報到。

老鷹隊深知自己是一支上一季只拿下13勝的隊伍,想要突飛猛進比登天還難,但任何球隊都不能沒有「看板人物」,於是孤注一擲,大膽相信自己的識人眼光。

如此一來,Joe Johnson的表現會是本季評斷老鷹的主要指標,因為不會有人對他們的戰績作任何過份遐想。

前場
對自由球員而言,老鷹一點吸引力都沒有,由公鹿簽來的Zaza Pachulia,好歹是個喜歡碰撞的內線球員,在今日已是可遇不可求,應該會是先發中鋒。老鷹的其他前場球員,如Al Harrington、Josh Smith、Donta Smith、Marvin Williams,都有不錯的體能條件,能跑擅跳,但高度都不特別高。

上季得分17.4僅次於已離隊前鋒Antoine Walker的Harrington,坐穩先發前鋒之一。另一個前鋒有可能是至今多以扣籃聞名的Josh Smith。據稱Josh Smith暑假略有增重,若此言屬實,則Smith有可能頂上強力前鋒。基本上,老鷹的前鋒可能會是可交換的combo局面。

Marvin Williams身為高順位新秀,自然備受矚目,但目前他適合大前鋒或小前鋒尚不明朗,加上夏季聯盟表現不盡理想,應該會有一段掙扎適應期,期望不要放得太高。

後場
老鷹後場呈現有趣的畫面。球隊方面執意讓新報到的Joe Johnson主挑控球,這是一項實驗,也是賭注。真正適合Johnson的位置,應該還是在二號,老鷹究竟為何作此考量,除了身高比原控球Tyronn Lue占優勢之外還有何原因,並不清楚。

得分後衛應該會由去年下半季表現漸入佳境的新人Josh Childress擔任。他的身體條件並不太出色,但球路聰明,以6呎8吋的身高,只要外線準頭和單打動作維持進步,後勢可期。

有經驗的Lue和Tony Delk將負責押陣,同時在緊要關頭發揮影響力。去年統計數字並不傑出,但球技很有內容的Royal Ivey,是個值得栽培的控球。今年的新秀Salim Stoudamire,和親戚Damon一樣人小志氣高,心臟超大顆,在今年夏季聯盟極為出色。矮小的身高完全不影響他的得分爆發力,有可能成為火力可怕的第六人。

教練
去年是Mike Woodson首季掌兵,摸索意義大過一切。今年起,才會是他逐漸落實本身教練哲學的開端。以老鷹每場得92.7分,卻要失102.5分的數字,防守的加強自然是刻不容緩。Woodson的選擇相當有限,老鷹身材不夠大,必須以速度作戰。

X-Factor
Joe Johnson。他必須證明自己確實有7000萬美元的身價,也必須證明自己確實能夠勝任控球。

總結
上一季只有13勝的球隊,這一季還能不進步嗎?所以老鷹的勝場數不是重點,在東區也必定和季後賽無緣。他們只能試圖著以資淺的教練,在來來去去的球員中尋找那個足以撐起老鷹隊的人物,然後再花個兩年打造核心戰力。希望那個人真會是Joe Johnson,否則老鷹的孤注一擲將再度功虧一簀。

Thursday, October 13, 2005

奧蘭多魔術:尋找自我

每支球隊都要有自己的風格、自我,也就是identity,例如馬刺和活塞的防守,太陽的快投快打。

古早以前我們知道,魔術是俠客加「一分錢」的絕妙二人組,即使到前幾年,我們也還知道魔術是Tracy McGrady的一人秀。有沒有人知道,現在魔術隊的identity是什麼?

答案是沒有。即使上一季有Steve Francis、Grant Hill和Cuttino Mobley的搭檔,我們仍不曉得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因此,36勝46負的戰績也就不奇怪了。找不到自我的球隊,絕對無法在NBA打出一番天地。這和作人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連你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是誰,別人也不會知道你是誰。

因此,這會是魔術隊本季的首要之務。而且,他們必須在本身陣容變化不大,而幾乎其他東區球隊都有進步的背景下,去尋找自我、定義自己。

魔術隊今年夏天幾乎沒有動作,只簽下Keyon Dooling和新秀Travis Diener兩名控球,得分後衛Mobley則離隊他去。對於自由球員,他們的想法是,今年還不是花錢的時機,也許明年才是。

但最重要的是,也許他們的前任總管John Weisbrod並不合格,否則美國媒體也不會作出「絕對不要請一個冰球隊行政人員來籃球隊操盤」的結論。Weisbrod操盤的結果,也是魔術隊必須以幾乎原班人馬邁向下一季的間接原因。

前場
依照慣例,中鋒是魔術的弱項,但Tony Battie和Kelvin Cato都是很稱職的防守型苦工,事實上是火力旺盛的魔術陣容最好的搭配。去年的選秀狀元Dwight Howard,新秀球季交出得分、籃板平均都有兩位數的成績,已是水準以上,而且阻攻能力也不錯。本季他的重點將放在進攻,如果Howard能夠磨出低位進攻,將能對魔術的外圍有解壓作用。

Grant Hill是否能夠維持上一季的健康,則會是魔術全季的成敗關鍵,因為魔術陣中再也沒有比他更好的playmaker,既能獨善其身也能兼善天下。Hill去年的健康實在令人訝異,但畢竟他是個左踝開過五次刀的33歲球員,什麼都說不準。

Hedo Turkoglu預定擔任第六人,這會是最適合他的位置。觀察了他幾年,Hedo是那種什麼都有一手,卻沒有一項拿手的前鋒,擺在板凳上當奇兵是最佳選擇。

替補球員的功能性都很明顯,老將Bo Outlaw和Stacey Augmon如果留得下來,將在防守上受到倚賴。Matt Freije和Pat Garrity兩名年輕人則是進攻取向,有不錯的火力。

後場
「誰是控球?誰適任控球?」會是全季考驗著魔術的大問題。Francis究竟適任控球或得分後衛,是早就炒得老掉牙的話題,和Allen Iverson有異曲同工之妙。照Francis的球路來看,他是適合持球的人,因為他能投能切能傳,但重點在於他肯不肯傳。攻勢經常被他玩到停頓的現象,在火箭就已經常可見。其次,即使將Francis調任得分後衛,他能不能適應無球的跑動,也是問號。

理論上,Jameer Nelson可能會是更適合的先發控球。無論如何,教頭Brian Hill目前玩的是模糊策略,很可能讓Francis續任控球,得分後衛由Deshawn Stevenson挑,也可能玩他所謂的「雙衛」,讓Nelson和Francis同時上場。

這個問題如不得到適當的解決,魔術會有大麻煩,因為新進的Diener、Dooling也都是控球,會形成大塞車。

教練
曾在魔術被Penny Hardaway搞政變鬥垮的Hill「二進宮」,所幸事過境遷、人事全非,當年那檔事大概也沒多少人記得起來。Hill已經強調,防守會是本季的重點。

魔術擅攻輕守的毛病,並不是什麼大秘密,他們的平均得分能夠排名全聯盟第8,失分卻排名倒數第三,防守當然是急需改進的項目。Hill的計劃,照目前看來是放慢節奏,多耐心的運用24秒進攻時限,減少失分。在流行快打旋風的現代,這好像是走回頭路,是成是敗,只有球季開打後分曉。

X-Factor
Grant Hill。如果我們擁有和上一季相同的Hill,魔術或許還能在東區小小攪和、偶爾興風作浪一番。萬一很不幸的,Hill再掛,魔術將會非常慘澹。

總結
原地踏步、更換總教練的魔術,要如何在情勢劇變的東區和人逞兇鬥狠?再加上Hill的健康問題和控球的兩難,我們不得不抱持悲觀看法,他們大概在東南組穩居第三,在整個東區卻會排到11-13名左右。就像他們對自由市場的看法:還是明年再說吧!

Wednesday, October 05, 2005

Junk Mail:Free Sean Chen!

Free Willy ! Free Kobe ! Free Artest ! And Free Sean Chen !

陳信安和東森的簽約事件,看來已經快比澎恰恰的「光碟事件」精彩了。這樣下去,雙方恐怕只能對簿公堂。再接下來,可能就是比誰的律師強了。原本的美事一椿鬧到如此田地,實在令人感到遺憾。

當然,我不是法律專家,也沒參與兩造談判過程,更沒有看到所謂的「意向書」上面寫些什麼東西。但是很明顯的,雙方談判之所以觸礁,重點就在陳信安堅持「赴美打球的選項必須是優先」。

如果我沒搞錯的話,「意向書」就類似NCAA的Letter of Intent,算是雙方達成的共識,也就是「在…基礎上,甲方同意加盟乙方…blahblah」。但是,NCAA球員簽下LOI並不算是正式入學,甚至還可以要求學校release。同理,意向書也應該不算是正式簽約;否則,就直接簽合約即可,至少,應該稱其為「草約」。

我搞不懂的是,連東森購物台都有「N天鑑賞期限」,在買方和賣方銀貨兩訖,甚至是使用者使用之後,都還可以不滿意為由退貨退款。簽了意向書、收了100萬簽約金的陳信安是違了什麼約?電視台可以大方的讓某某名主播留職停薪,出國進修,難道不能比照相同樣模式,也讓陳信安「留職停薪出國進修」?

更何況,陳信安假使赴美打球,保證會天天出現在各大報、各電視台版面和新聞上,儼然成為東森的活廣告,為東森企業形象加分,除了缺席幾場SBL球賽,東森應該不會有什麼損失才是。

東森在商言商,或許理直氣壯,也不應當背負任何莫須有的罪名。我擔心的是,如果進入法律程序,雙方見真章時,陳信安會不會無球可打?會不會無法出國?會不會被封殺?東森基於愛才之心爭取陳信安加盟,應該不樂見整個事件反轉,讓台灣飛人形同受到軟禁。

真正的愛,不會是據為己有、百分之百的占有,因為那正是愛人不成,反砍殺女子一百七十幾刀的人才會有的想法。在商言商、顧及自己的權益固然沒錯,但古人也說「買賣不成情義在」。Please, free Sean Chen !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05

2005亞錦賽:就事論事

看籃球、寫籃球,會有一種奇妙的感受。2003年哈爾濱亞錦賽11名的記憶猶在眼前,轉眼間2005年卡達亞錦賽已經結束。時間過得真快,不是嗎?

全球性賽事的增加,使各國不需要苦等兩年才能印證自己的籃球實力。要打比賽,多得是。然而洲際錦標賽仍像是終極的試煉,各洲籃球最閃亮的一顆寶石。正因為如此,所以在亞錦賽中的每一次成功和失敗,都烙下格外深刻的記憶。

繼哈爾濱的第11名之後,台灣再度與八強絕緣,拿下第9。球迷有情緒,球員教練媒體都各有說法,在賽中和賽後,我相信是一片混亂。

要評論自己的國家隊,我試著抽離所謂的「民族情感」、個人交情、一時飛舞的情緒,以「就事論事的主觀」來看2005亞錦賽、台灣籃球和亞洲籃球。

■努力和結果
沒有人會否定中華隊的努力和辛苦,這些人不僅離家數月,經歷數千里的移地訓練、比賽,還必須忍受中華籃協幾無支援的孤軍作戰。他們之中大多數人都帶傷,傷重的不得已撐到最後一刻才退出,沒退出的就帶著傷再撐,直到最後一刻。

這一切,絕大部份都沒有被報導出來,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每跑一步必須忍受什麼樣的痛楚。所以我必須強調,沒有人會抹殺、或應該抹殺他們的努力。他們不像前幾年的U-20國家隊,連出國比賽的資格都不應該有,他們真的非常努力。

但是,努力就夠了嗎?這是亞錦賽,看名次說話的國際賽,成績不好就是不好。中華隊的第9名、兩年前的第11名,旁邊都不會打星號,或是在括弧中附註(但是很努力)、(陳信安沒打)、(分組不公)。

這是我在許多討論和評論中發現,製造出種種混亂的一個關鍵點。事實上,「努力」只是一個必備的條件,而不是「值得感恩珍惜」、「不忍苛責」的藉口。社會上有太多工作,你很努力但表現不好,還是被幹得滿頭包。

就是這麼現實,this is the real world。

換句話說,努力是一回事,但中華隊未能達到八強的基本目標,是另一回事,我們應該分開評論,否則,恐怕沒有任何一年的中華隊讓你忍得下心來苛責的。

■賽前準備
為了亞錦賽,中華隊先後轉戰瓊斯盃、美國、韓國和中國大陸。在中華隊訓練計劃公佈時,我有些憂慮,隱約覺得訓練地點排得太多,會像1998年曼谷亞運前的備戰一樣,造成厭戰、受傷的反效果。沒想到後來真的傷了陳信安。

我並不是想顯示我有任何先見之明,因為球隊的備戰本來就很弔詭。你不能只練球不比賽,但你只要踏上球場就有受傷的風險。陳信安的傷,或許不該怪中華隊本身,而該質問中華籃協為什麼臨時安插這個賽程,又未能作到照顧球員的職責。

兩次了,陳信安一次傷眼,一次傷膝,我不知道下一次他到中國比賽,那一個部位要受傷。也不知道,中華隊的球員是否有任何保險。

無論如何,今年的備戰強度是足夠的,但密度似乎太過了一點。

至於敵情搜集,來自中華籃協的部份當然是趨近於零。但即使其他人能幫忙的,也只是很少數的錄影片段,或是球員名單。

亞洲各國的籃球報導,憑良心說都不夠健全和國際化,光找個名單就很花時間和精神。不過,諸如日本、南韓籃協等較有心者,仍會派人到各個區域性的賽事親眼看看外隊、作作球探報告。

中華隊今年對關鍵對手伊朗的了解,在有限的資源下其實已經算可以了,至少不到有那些球員都不清楚的程度。但未來在籃協的部份實在應該多花點心,多了解敵手一點,就多一分把握。

■VS 伊朗
輸掉這場球讓很多人心碎,就名次上來說,這場球決定了中華隊今年亞錦賽的成敗。有關此役的想法,已在先前的文章中提過,相同部份不再贅述。

輸掉這場很可能贏到手的球,球員和教練團都有值得檢討深思之處。在球員部份,我們的衝撞力還是不夠,情緒過於緊張導致自己打敗自己,設單雙擋和卡位等基本功則透露出明顯的不足,這都是長久以來的問題,令人驚訝的是並沒有得到改善。

對於教練團。我相信各位和我一樣,在看球時會將自己想像為教練,在遇到情況A時該如何處理,情況B時又是如何…。我覺得納悶的是,中華隊教練團作出的處理,往往和我心中想的不同,甚至是相反。也有很多時候,他們的應變不夠迅速。

■所謂韓式風格與EO、MO、一大堆亂七八糟O

又一次的亞錦賽,再度戮破我們所謂仿效「韓式球風」的神話,也許我們學到了樣子,卻沒有學到精神。韓式球風是以外線為主,但不會放棄內線進攻,而且只要抓準正確的機會,人人能打內線;韓式球風是真正的motion offense,但永遠不會沒有能夠切入搞破壞的後衛。

最重要的是,雖然我認為韓國球員的外線水準正在下降,但他們就是有不準投到準的能力,而且他們「fearless」。基本上,韓國整個體育就建立在「毫無畏懼、永不放棄」的態度上。

是愈來愈差的名次讓我們慌了,東學一個西學一個,還是因為我們缺乏足夠的籃球素養,所以要掉書袋,不管三七二十一弄個名詞來套用在自己身上?也許兩者都有。

我問過幾個國內的籃球前輩以及國外的籃球教練,發現motion offense和early offense這些名詞,有愈來愈被教練、球評、球員、媒體和球迷濫用的趨勢。亂打不叫motion offense,拿了就投不叫early offense。

一名外國教練這麼寫:「With motion offense, you have certain patterns to follow. And early offense is organized transiton sets run at a fast tempo after made baskets by the other team.」他的定義是,當對手投籃不進,已方抓下籃板,你就展開你的transition offense;對手投籃進,你也可以利用快速的推進和跑位,展開你的early offense。「A good coach must have a fast break concept on missed shots as well as on made shots; thus, the early or transition offense.」

身為一個籃球寫作者,我總是試著掌握「不懂的東西就不要亂寫」的原則,籃球圈人士是否也應該有相同的概念,以免整個籃球環境受到誤導?

■「八強」的現實

許多的討論,經常環繞在目前台灣這一批球員的天份、台灣曾經是亞洲四強、台灣有什麼理由瞧不起日本等等主題。

確實,目前的中華隊若以天份論,可能會是史上最好的一批球員,更甚於80年代或是以鄭志龍、朱志清、羅興樑等人為首的90年代。然而,不是只有我們的球員有天份,其他國家的球員也有天份,甚至更有天份。就和NBA一樣,一天到晚talent東、talent西,但是打出來了才算數。

讓我們來以天份論,以籃球風氣論,是的,我認為中華隊沒有任何理由會輸給日本。問題是,當你只能在瓊斯盃修理人家的大學隊,卻已經連續幾屆的亞錦賽名次都不如日本,你有什麼理由瞧不起人家?

這告訴我們,不要再提四強的往事,甚至連「四強」這兩個字都不該再被提起,因為我們沒有資格提。同時,未來台灣千辛萬苦只為拼進八強的現象,很可能會是常態。

NBA常說:「You’re only as good as your record shows.」換句話說,球場上本來就是名次、紀錄見高下,「如果XXX沒受傷」、「我們只打差了這一場」、「敵情搜集不夠好」…一大堆烏魯木齊的理由,都不是理由,否則每一支敗隊都可以找出一卡車理由。

中華籃協和中華隊最好搞清楚一個事實:我們兩年前是亞洲第11名,現在是亞洲第9名。這沒什麼好可恥的,好學生也有考差的時候,但你知道,永遠會有下一次考試。Now shut up and play.

■亞洲籃球現況

針對亞錦賽的分組與賽制,也有許多相關討論。當然,這一次亞錦賽的分組確實誇張,否則就不會發生中國在八強賽血洗沙烏地的事件。全場只得十分簡直是笑話,與其說中國的防守太強,不如說沙烏地實在太爛。

有人提起歐錦賽和亞錦賽賽制的好壞,其實兩者各有千秋。亞錦賽在預賽和第二輪都以分組循環,基本上保障實力較強的隊伍,因為有犯錯的空間。歐錦賽首輪之後,還打一個分組第二對第三的「八強外卡賽」,如果中華隊今年在歐錦賽的系統下,是有可能打進八強。

歐錦賽不但有八強外卡賽,而且在第二輪就提前進入一敗即死,這創造了灰姑娘的可能性,例如今年的法國,但是對強隊而言,毫無犯錯空間,立陶宛和塞爾維亞很不幸的爆冷輸球,都已鳴金收兵。

回到亞洲籃球現況,我感覺,未來將更會是中國一枝獨秀的局面,西亞崛起的現象,則是大家都清楚的。除了中國以外的東亞國家,都出現衰退和危機。

中國
也許拜姚明之賜,中國籃球近年來邁向國際,取法國際,佐以強大的人才庫,有更大的進步幅度。李元偉似乎確立了中國未來將朝歐式籃球發展的方向,而非美式,這無關是否正確,但好歹是個選擇,而且中國也確實選擇了Jonas Kazlauskas為總教練。

然而從亞錦賽來看,也可發現中國隊太過於仰賴姚明的缺點。簡單的說,我非常同意有著姚明的中國隊在亞洲極端強大,但沒有姚明的中國,則是有可能被擊敗的。

中國籃球如果能暫時擺脫身高迷思,更實際的發展鋒衛技術,實力才能更向上提昇,真正在世界列強的舞台上競逐,否則就像有些網友形容的,放在歐錦賽打,進八強可能都有問題。

南韓
南韓今年由於內部紛亂,準備時間不及一個月,因此跌出三名外。基本上,南韓今年是作好「最後一擊」的打算,想試試看能不能擊敗中國。但事實上,南韓國家隊已經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他們不是沒有人才,而是處心積慮為了打敗中國,造成李相敏、文景垠、玄周燁這批球員長年的在國家隊占有重要地位,因為沒有經驗,就不足以擊敗中國。產生的副作用是,接班人才無法在高層級國際賽事擁有足夠的磨鍊機會。

或許該是南韓進行換血的時機了,李相敏即將在KBL退休,文景垠和玄周燁等人也應該接近黃昏,國家隊可留的球員大概剩下金周成、金聖炫、河昇鎮,老中鋒徐章勳也可能因為身高難求而留下,其他人大概都可以開始淘汰。

南韓的另一個大危機出現在外線準頭的嚴重衰退,他們還是不差,但不再像以往那麼準。不準,就沒有擊敗中國的可能性。

日本
日本今年獲得第五,成績應該算交代得過去,克羅埃西亞教頭Zeljko Pavlicevic完成使命。他們將在明年世錦賽擔任地主,無論如何不能太丟臉。

長期觀察日本隊,他們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最好的運動員都沒有投入籃球。在日本,籃球根本算是次級運動。雖然他們很認真的請來外籍教練、每年出外打比賽、在國內辦邀請賽,但日本隊還是「說準不準,說快不快」,唯一可靠的是拼勁和合乎水準的防守,有點擅守拙攻的味道。感覺上,日本籃球也一直找不出自己的定位。

日本很有系統的在換血,換上來的是什麼品質的血液,那就是毀譽參半了。他們的當務之急,也許是多培養幾個像池內泰明、北卓也、折茂武彥之類的射手。

西亞各國
西亞各國光打體能球,就夠東亞球隊受的了。輔以更有系統的訓練和籃球資源的投入,自然更難對付。

卡達靠多年前為了世青賽弄來的一批非洲入籍球員吃到現在,只能說他們以合法掩護非法,但大可不必為此大呼小叫。能增強本身實力的「合法」方式,各國籃協想必都願意嘗試,也不只是很有錢的卡達而已。

卡達在Joseph Stiebing帶領下,先以防守為主,這一年來外線能力有很大的進步,已經不再是各隊塞滿禁區就能應付的球隊了。如果他們在200cm左右的鋒衛個個能切能投,會更加恐怖。

今年卡達在自家打不過黎巴嫩,出人意料,但是擁有主場優勢還輸球,相信也輸得心服口服,反正他們還是拿到明年世錦賽門票,夠了。

黎巴嫩今年再度拿下亞軍,前宏國教練Paul Coughter又被媒體選為最佳教練,心裡一定很爽。黎巴嫩青年隊裡還有幾個好料,只要持續投入籃球,相信還有幾年好光景。

沙烏地打籃球一向是有一搭沒一搭,近年聲勢不再,沒想到今年偷偷溜進八強。發展籃球不持續的國家,很難評論,也不需要評論。

約旦是另一支很有心的球隊,最近幾年辦邀請賽辦得轟轟烈烈。約旦和科威特一樣,對亞洲次級隊伍來說,也許不難打,但偶爾會咬人,今年南韓就差點被科威特咬了一口。

中亞
哈薩克可能會是值得注意的另一支崛起中球隊,他們在瓊斯盃的表現就相當令人驚艷,即使仍有著體力、速度都不及東亞球隊的現象,但是攻守都很有系統,這必須歸功兩名接掌教練團的前國手Aleksei Erupkin(1966年次)和Vitali Strebkov(1970年次)。

或許這兩名教練以前都是國家隊的主力射手,特別強調投射,哈薩克整體外線非常嚇人。他們的半場進攻很有耐心,也很有效率、很清楚,中華隊對上哈隊,上半場守區域差點被射爆,改成盯人之後才搶回比賽節奏。

哈薩克的未來性在於,多數球員都在1982年次之後,209cm的Anton Ponomarev更只有17歲,幾名年輕後衛的表現也不差,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就看他們是不是夠投入,能夠多出外比賽磨鍊經驗,而非只拼兩年一次的亞錦賽。

■台灣籃球的未來方向

對不起市長和各位,對於這個主題,我真的懶得說了,只有三句話:從根作起,實事求是、shut up and play。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05

東區只有一把火?

西區的馬刺搞來芬里(Michael Finley)和范艾克索(Nick Van Exel),一時間馬刺好像直接被冠上下一季的西區冠軍頭銜。東區也差不多,熱火弄來華克(Antoine Walker)、傑森威廉斯(Jason Williams)和波西(James Posey)之後,似乎也直接被拱上東區冠軍寶座。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就可以知道,2006年的NBA總冠軍戰將是馬刺對熱火,是嗎?那可不一定。

屈指一算,在過去七年中,東區隊伍只有去年的活塞拿下冠軍,其他六次由西區的馬刺、湖人平分。大家都說東區的實力變弱,或許這是事實,然而,東區季後賽也一樣不好打。東區不像西區列強林立,卻一向是top-heavy,頭重腳輕,前幾名的隊伍個個有東區冠軍實力,下一季也不例外,絕不會只是熱火一枝獨秀。

姑且不論熱火有團隊默契和先發陣容變動極大的問題,看其他的球隊,至少有溜馬、活塞和籃網三支實力可觀的隊伍,足以拉熱火下馬。

■溜馬
溜馬今年夏天靜悄悄,除了簽下傑斯柯維奇斯(Sarunas Jasikevicius),選來新秀葛蘭傑(Danny Granger),基本上沒有什麼動作。甚至應該說,他們失去大嘴米勒和中鋒戴維斯(Dale Davis),說不定損失還比較大。

不過,上一季的溜馬在底特律大亂鬥之後,一堆球員慘遭禁賽,季後賽卻還殺進第二輪,已經非常值得尊敬。亞泰斯特的復出,將會是下一季最值得注意的重點。我相信阿泰的脾氣會收歛很多,他能發揮到什麼程度,是溜馬戰力的關鍵。

溜馬的核心球員合作經驗已經成熟,小歐尼爾、亞泰斯特都還在進步,他們也有堅強的高層和教練團,如果中鋒哈里森(David Harrison)和新人能夠快速成長,這會是一支相當可怕、攻守俱佳的部隊。

■活塞
相同的,在總冠軍戰中落敗的活塞,最大的變動就是教頭布朗離去,聘請新教練桑德斯(Flip Saunders),另外再加入了原溜馬中鋒戴維斯。

而事實上,布朗的離去或許有著相同程度的得與失。活塞失去了一名優秀的指揮官,但是得到另一名在進攻上更富彈性和創意的教頭。以活塞目前的核心陣容,應能維持高強度的防守,如果能再加上進攻上的創意,說不定會比上一季更好。

活塞的先發五人幾乎無可挑剔,後場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和畢拉普斯(Chauncy Billups)、前場的一對華勒斯(Rasheed & Ben Wallace)、「王子」普林斯(Tayshaun Prince)都在生涯巔峰,因此新球季的主要目標也在於增強替補戰力,如果米立契克(Darko Milicic)、阿洛尤(Carlos Arroyo)都有快速的成長,下一季的活塞對上熱火絕不吃虧,有可能比去年更難應付。

■籃網
如果籃網成功簽下羅辛(Shareef Abdur-Rahim),就像是吞下了大補丸,羅辛加卡特加奇德的組合,足夠籃網大作登頂夢,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

中鋒克里斯提奇(Nenad Kristic),是籃網上一季的驚奇,而卡特來到新澤西之後也適應良好。籃網增加了麥金尼斯(Jeff McInnis)作為奇德的替補,也算補上重點。然而,這仍是一支相對較為「軟弱」的球隊,自從馬丁(Kenyon Martin)離隊之後,強悍度就大為降低,或許傑克森(Marc Jackson)能夠改變這一點。

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籃網能夠「以攻代守」,或許能收奇襲之效,在東區殺出一條血路。有奇德和卡特的帶領,在最理想的狀況下,籃網仍是一支不可小看的球隊。

Tuesday, September 20, 2005

拉斯維加斯…莊家隊?

2007年的NBA明星賽花落拉斯維加斯。看出什麼怪處嗎?是的,拉斯維加斯並沒有NBA球隊,卻贏得明星賽的主辦權。不用太高的智商,你也會想起這個問題:NBA是否考慮在「賭城」設立第31支球隊?

讓我們先看一下,根據2003年的統計,拉斯維加斯登記有案的居民有51萬人,是全美第30大的城市。但是我們用膝蓋想也知道,每年光臨賭城的觀光客、賭客絕對不只此數,賭城已成為美國的「娛樂之都」。

這也是為什麼該市市長古德曼(Oscar Goodman)一直努力爭取NBA球隊落腳,因為NBA球隊會創造就業機會、創造娛樂、集中目光。NBA長久以來始終將拉斯維加斯納入擴張球隊的對象,也不是秘密。

1999年的NBA董事會,就曾討論過拉斯維加斯設隊的可能性。古德曼自己表示,2000年至少有三隊曾經向他洽詢過。2001年,古德曼也努力爭取溫哥華灰熊遷隊,但灰熊最後仍遷至孟斐斯。

目前的NBA球隊老闆,至少有小牛的庫班(Mark Cuban)和國王的馬魯夫(Gavin Maloof)公開支持拉斯維加斯設隊。馬魯夫支持的原因最為直接,因為他的家族在拉斯維加斯擁有飯店和賭場。

有不少人懷疑,馬魯夫想把國王隊遷到拉斯維加斯,因為國王非常希望在沙加緬度建造新球場增加營收,卻可能遭遇阻力。另一方面,就在去年,有人質疑他急著還清沙加緬度市政府的貸款,似乎準備「落跑」。當然,馬魯夫全盤否認。

至於關鍵人物總裁史坦,一向表示拉斯維加斯具有雄厚的潛力,另一方面也非常堅持,只要賭城允許NBA球賽開盤,NBA球隊就不會遷至該市。時至今日,我相信依然如此。因為早在1993-94年,加拿大的溫哥華、多倫多準備加入NBA時,NBA開出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求所在省份不再發行NBA彩券。

你幾乎可以說,NBA是「聞賭色變」,因為球賽的真實性就像是皇后的貞操,不容置疑。這一點,想必經歷過職棒放水案的台灣運動迷,都會有切實的感受。NBA並不想挑戰「賭是人的天性」這個事實,它只是單純的不希望自己的球賽成為下注標的,進而將整個聯盟的營運拖下水。

要拉斯維加斯的賭場經營者放棄NBA賭盤的收入,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也有統計指出,在拉斯維加斯龐大的賭博營收中,其實運動賭盤是很小的一塊收入,只占總營收的1%,可見NBA賭盤的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如果犧牲一個極小的部份,卻能帶來龐大商機,說不定賭城的老闆們真的會同意。正如同十年前加拿大的例子。

布朗爺和禪師的雙城故事

想想看,是喬丹的3600萬年薪比較震撼,還是千萬年薪的教練?對我來說,當然是後者。但是轉念一想,領錢的兩個人是布朗(Larry Brown)和「禪師」傑克森(Phil Jackson),發錢的兩隊是尼克和湖人,似乎又不那麼震撼了。

全美的兩座大城,全NBA最知名的兩個教頭,同樣爛得令人心痛的兩支球隊,成就了今年夏天布朗爺和禪師的雙城故事。即使你不喜歡這兩名教練、這兩支球隊,也少不了要回過頭來關心一下。

■Los ZEN-geles!!

萬萬沒想到,傑克森也和他的第一高徒喬丹一樣,玩起99.9%的遊戲。正當所有人認為以傑克森的個性以及他離開湖人的方式,絕不可能再吃回頭草,很有可能回歸球員時代老東家尼克時,禪師硬是重返洛城了。

是錢的關係嗎?有可能。三年3000萬可不是個小數目,「佛門中人」傑克森即使撈夠了,也不可能如此不食人間煙火。

是情的關係嗎?不無可能。傑克森和湖人老闆巴斯(Jerry Buss)女兒珍妮的情史談得轟轟烈烈,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身兼湖人主管職兼老闆女兒的珍妮,胳臂豈能不往內彎?

純粹是「挑戰」嗎?當然也有可能。禪師一生功業,卻每每遭人奚落,尤以塞爾提克祖師爺奧拜克(Red Auerbach)為最。不是只有傑克森會將馬刺的1999年冠軍貼上「縮水球季」的星號,有更多人忙著將「因人成事」「只會帶王牌球星」的星號貼在傑克森的冠軍戒指上。

然而,從傑克森離開湖人那種近乎撕破臉的方式,再到巴斯拉下老臉願意請禪師重出江湖,多少也可看出湖人是多麼無助。

奇怪的是,無論是以千萬年薪重作馮婦的傑克森或是付錢的湖人,都未曾提過「冠軍」這兩個字。當然,以湖人的陣容,想在傑克森合約的三年內染指冠軍,難度非常之高,但是,如果不以冠軍為目標,而只是重建,又何苦花大錢請出禪師?這始終是我的問號。

無論如何,以湖人目前風華不再的陣容,傑克森的教練功力將獲得真正的考驗。然而,俠客歐尼爾的離去,也使傑克森不需要再擔心「兩」名巨星級人物,可以專心在布萊恩身上。

新球季對布萊恩和傑克森來說,都會是新的學習、新的出發。畢竟,禪師在他的新書「The Last Season」中,曾經形容布萊恩是如何「不受教」(uncoachable),而布萊恩在孤軍奮戰的一年中,應該也了解憑一己之力難成大事的道理。他們兩人的相處,相信全年都會是外界注意的焦點。

傑克森仍會以三角戰術為主軸,至少對布萊恩來說,這不是陌生的東西,適應期可以非常短。其他球員,則肯定會有一段痛苦的學習期。

傑克森上任時曾暗示,這一次歸隊並不以冠軍為目的,而是希望在兩年內將球隊帶上一定的水準。或許他發言較為保守,也或許是肺腑之言,總之,對上一季戰績比快艇還差的湖人而言,他們需要傑克森的程度,比傑克森需要這份工作還來得多。所有人也都會自動降低期望值,不會期待湖人在一年內就搖身一變,重入列強之林。

NBA有個有趣的統計,傑克森是歷年來第13名重返老東家執教的教練。而在他之前的12名教頭,只有威肯斯(Lenny Wilkens)和費茲西蒙(Cotton Fitzsimmons)分別在西雅圖和鳳凰城成功過,其他人的第二回合表現都很糟糕。傑克森的表現會是如何呢?他是否真是一名偉大的教練?我們拭目以待。

■Right coach, right time, right way

強調「正確打球」(Play the right way)的布朗,來到被總經理湯馬斯形容為「正確時間聘來的正確教練」(right coach at the right time)。布朗重返家鄉紐約市,似乎是再正確、再自然也不過的決定。

相對於傑克森的復出,布朗從活塞轉檯尼克,其間的戲劇性和新聞性有過之而無不及。早在活塞總冠軍戰期間,布朗就已經因為謠傳要任職騎士行政職而吹皺一池春水、搞得一身腥,被媒體批為擾亂軍心的笨蛋、缺德行徑。

不旋踵,布朗就入主尼克,順利拿到這個被他形容為「dream job」的位置,成為尼克隊史59年來的第22任總教練。

紐約客最喜歡本地子弟,布朗出身布魯克林,又有史上第四987勝的成績單,回家真的很自然。事實上,這也是當初傑克森曾經和尼克牽上線的原因,只因為禪師曾為70年代尼克兩奪冠軍的重要成員之一。

當然,如果職業運動是個大舞台,紐約市永遠是舞台最中央的位置,即使紐約人翻臉如翻書、紐約媒體惡名昭彰,競逐大蘋果球隊大位的教頭總是大有人在。

布朗聲稱,紐約一定是他生涯的最後一站。就年齡來看,確實如此,即使不是,也不會有人對他的旅行家性格再作任何質疑,畢竟,經常換老闆已經成了布朗的常態。

最重要的是,他對任何球隊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從NCAA的堪薩斯(冠軍)、UCLA(率四名大一新生殺進四強),到ABA三獲年度最佳教練,再到NBA的快艇(兩度打進決賽)、76人和活塞等隊。只要有布朗在的球隊,你就是知道,頂多經過一兩年的磨合和學習期,就會步向坦途。

和湖人的傑克森之於布萊恩一樣,布朗來到尼克,首要之務就是解決小馬哥的問題。NBA教練永遠都必須先獲得大牌球員的投靠、交心,才可能談下一步。布朗對這種經驗並不陌生,在76人時和艾佛森(Allen Iverson)的數年「交手」經驗,或許也可以拿來用在馬布里(Stephon Marbury)身上。

有不少人對布朗的「right way」有意見,但如果我是尼克的老闆或湯馬斯,至少我可以很放心的知道,未來五年內的球隊會是什麼樣子。尼克打球也許不會太好看──事實上他們的球也很少好看過──但至少能贏,至少有隊型,至少必須作到布朗要求的防守、分享,在球賽的尾聲,將自己放在可能贏球的位置上。

紐約球迷向來以看球的高素養聞名,如果真是如此,我相信他們會逐漸享受布朗爺式的球風。暫時先別擔心,五年5000萬的合約,加上布朗爺不怎麼健康的身體和臀部,他「暫時」不會去得了任何地方了。

至於以毒辣聞名的紐約媒體,我相信布朗的經驗極其豐富,他們也拿布朗爺沒皮條的。

2005-06球季的東西兩岸,兩個名人堂傳奇教練,要帶著兩支載浮載沈的大城市球隊鳴笛開航了,緊張和關心的人不只你我,相信也包含總裁史坦在內。

Sunday, September 18, 2005

不再那麼小的小聯盟:D-League

相對於大聯盟職棒球隊、球迷對於小聯盟的關注,始終號稱是NBA官方小聯盟的NBDL(National Basketball Developmental League),不僅未曾得到球迷關愛,甚至連各隊也毫不重視。簡單的說,它是個笑話,趨近徹底的失敗。

為什麼呢?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它的球隊一直只有6-8隊,和NBA各隊也沒有直接的從屬關係,而且只是侷促於東南一隅的「區域性聯盟」。當然,後者和營運成本有很大的關係,事實上,北美的職籃小聯盟幾乎全部都是區域性聯盟。

然而,情況可能從下一季起就要改變了。由勞資協議中討論的小聯盟遠景,充分可以看出總裁史坦(David Stern)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也知道NBDL是個笑話和不解決不行的包袱。種種計劃中的變革,在未來幾年內值得我們關心。

NBA首先將NBDL易名為NBA Development League,簡稱為D-League,確立了它就是NBA的「官方農場」,同時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將球隊擴增為15隊。未來,將由兩支球隊「共享」一支小聯盟球隊。各隊可以將年輕球員、外籍球員「丟」到這裡訓練、培養,同時,它也可以是聯盟培育裁判、球隊培養教練和行政人員的地方。

這15支球隊分佈的地理區域,比以往大多了,希望能真正和它的「母隊」有地域上的連結。至於如何從本季的8隊在一兩年成為15隊?據說,D-League有可能併入幾支已經具有基礎和營運經驗的CBA(大陸籃球聯盟)球隊,直接擴張。

NBA為什麼會突然「頓悟」,作出重大的改變?我想,史坦不是笨蛋,他也清楚現在NBA的球賽和球隊結構是什麼樣子。愈來愈多球技尚未成熟的小伙子投入NBA,而各隊更是狂選名不見經傳的外籍小將,固然製造出布萊恩、賈奈特和麥格瑞迪、帕克(Tony Parker)幾個巨星,整體來看卻使NBA球賽的成色下降不少。

藉由小聯盟的改革,即使勞資協議中的19歲條款擋不住年輕球員的棄學風,至少多了一道安全閥,讓各隊能夠有地方安排、培育球員,讓聯盟中不再出現許多的「米力契克第二」(Darko Milicic),球隊、球員互蒙其害。

D-League為了擴張,營運手法有所調整,球隊不再由NBA或NBA球隊擁有或控管,有點開放經營權的味道。以本季為例,擁有四支球隊、還有網球明星阿格西投資的「西南籃球有限責任公司」(Southwest Basketball LLC)加入經營,旗下有沃斯堡飛人(Fort Worth Flyers)、阿布奎基雷鳥(Albuquerque Thunderbirds)、奧斯汀公牛(Austin Toros)和土薩66人(Tulsa 66ers)。

D-League本身營運的球隊剩下兩隊,分別是法葉維爾愛國者(Fayetteville Patriots)和羅諾克燦爛(Roanoke Dazzle)。私人擁有的球隊則有阿肯色撼籃(Arkansas Rimrockers)和佛羅里達火焰(Florida Flame)。其中,阿肯色是去年在ABA聯盟經營最為成功的球隊,直接加入D-League,證明他們經營球隊的決心,同時是去年努力的回報。

我相信,經過改革的D-League,如果一切順利,對NBA會產生正面的影響,也為球迷製造出另一個看球和觀察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它有可能成為亞洲球員一個新的落腳處。在「某某人挑戰NBA」的炫麗標題之外,這毋寧是比較實際的。

Thursday, September 15, 2005

咫尺天涯─Mike Montgomery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金州勇士教練蒙哥馬利(Mike Montgomery)想必有另一番體認:「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帕拉奧圖就在奧克蘭隔壁,我卻不知道NCAA和NBA差這麼多。」

帕拉奧圖,是知名的史丹福大學所在地,也是蒙哥馬利的前任東家;奧克蘭,自然是金州勇士之家。2004年,年已五十有七的蒙哥馬利毅然決然放下執教18年的史丹福,答應勇士總經理穆林的邀約,踏進NBA。

理應是項美事,不是嗎?事實上卻完全相反,只因為近代有著太多的大學知名教頭,都在NBA成為砲灰,成為笑話。「鯊魚」塔堪尼恩(Jerry Tarkanian)、皮提諾(Rick Pitino)、卡里西摩(P.J. Carlisemo)、佛洛依德(Tim Floyd)和卡里派瑞(John Calipari)都是血淋淋的範例。以上人士除鯊魚退休,卡里西摩在馬刺擔任助理教練,其餘的仁兄都已重返屬於他們的大學校園。

事實上,這也是杜克大學K教練、密西根州大艾佐(Tom Izzo)面對數次NBA球隊招手,卻都遲疑再三的原因。

蒙哥馬利在史丹福大學18年,有16年打進NCAA錦標賽,其中最後十年還是連續,總戰績則有393勝167負。也許是在這種高等學府久了,蒙哥馬利看來倒更像個教授,而不像教練。

在史丹福,他可以作得非常愉快。他甚至不需要擔心招收球員的問題,因為史丹福的學業標準要求擺明了就在那裡,合格的球員也不會太多。有這麼多失敗的前例擺在那裡,蒙哥馬利又何苦走這一遭?

我相信,他離開的原因也和其他教練相同,那就是接受更高的挑戰。是的,以五十七歲的年齡,去試著開創另一種可能性。

蒙哥馬利上半季只打出12勝29負,照例的被幹得滿頭包,有人為他擔心,有人忙著罵他笨。但是勇士到下半季漸有起色,打出22勝19負,特別是在戴維斯(Baron Davis)在二月中的交易來到勇士之後。勇士在最後18場打出嚇死人的14勝,三、四月戰績是18勝9負,最後14場得分都破百。

以戴維斯和理查森(Jason Richardson)的搭配,勇士可說擁有西區最好的後場,再加上鄧里維(Mike Dunleavy)、莫菲(Troy Murphy)、費雪(Derek Fisher)和新加入的迪歐古(Ike Diogu)、艾利斯(Monta Ellis)等悍將,他們的主力陣容既年輕,也具備和太陽一樣打跑轟戰術的本錢。勇士高層已經表示,新一季的勇士絕對會以快攻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蒙哥馬利帶兵一向著重穩字訣,希望將防守擺第一,控制球賽節奏。他是否能在短時間內調整籃球哲學,並找出致勝之道,是新球季最大的考驗。

期望值並不高,畢竟勇士自1994年就未曾再踏進季後賽,而大學教練「本來就不應該」在NBA成功的,不是嗎?最快在下一個球季,我們就知道勇士總經理穆林有沒有看走眼,而帕拉奧圖和奧克蘭的距離,究竟是不是泰戈爾口中的咫尺天涯。

Monday, September 12, 2005

Junk Mail - Let me tell you a story…

最近龍體欠安的前塞爾提克傳奇教頭Red Auerbach,是浸淫NBA數十載、幾乎打從NBA成立就在籃球圈打滾的老江湖。憑著豐富經驗,最喜歡用「讓我來告訴你一個故事」作發語詞。如果我沒記錯,他的自傳書名就叫作「Let me tell you a story」。

無論如何,讓我吃一下Auerbach的口水。各位,看完中華對伊朗之戰,Let me tell you a story;這是我在今年馬刺對活塞總冠軍戰期間讀到的故事。

話說馬刺教頭Gregg Popovich當年還在加州的第三級小學校Pomona-Pitzer College當教練時,有一年他靠著和時任Kansas大學教練的Larry Brown的關係,為兩校在KU主場Allen Fieldhouse安排了一場比賽。

開賽初Pomona-Pitzer還和KU有來有往,但KU一祭出全場壓迫,Pomona-Pitzer的球員就「處變大驚」,比數一下子就被拉開。Pop此時叫暫停,球員都以一種無助的眼神望著他,彷彿在祈求他使出神妙的戰術,讓他們少丟點臉。

Pop此時說:「現在每個人都轉一圈,看看這個球場。」球員照作了。然後他說:「我們是第三級的學校,從來沒有第三級學校能和第一級──特別是Kansas──比賽的,現在你們給我到場上去好好的快樂打球,反正比賽結束後Larry(Brown)會請我們吃飯。」

現在你是不是想著,這個故事和中華隊有什麼鳥關係?

當然有關係,不然我說這個故事幹嘛。昨夜的中華隊,讓我想起第三級學校Pomona-Pitzer。他們帶著一顆恐懼之心、患得患失之心打球,用英文來說,They play scared。

他們恐懼,因為他們知道這場球不能輸,因為他們知道這場球會決定整個夏天努力的成敗。

偏偏,打籃球是不能帶著恐懼去打的。我永遠記得前中華職籃球員馬肇明告訴我,他的第一場職籃球賽,緊張到幾乎忘了怎麼運球、投籃,好像自己不會打球一樣。

恐懼讓你思緒紊亂、空白,肢體僵硬、不聽使喚,判斷力走樣、變調。我絕不否認今年中華隊的努力,但很不幸的,這就是我在對伊朗一役見到的中華隊。

我想著,如果李雲光教練是Popovich,他在見到每個人都緊張兮兮的時候,會不會在暫停時對球員說:「現在大家轉一圈,看看球場。兩年前我們在這個比賽打第11名,再壞也不會比這更壞了」?

先不要提球技方面的表現,我認為play scared才決定這場比賽勝負的終極原因。許多球迷應該都看得出來,中華隊球員的肢體動作、該投不投、該傳不傳,都和平日大相逕庭,連一個平常的運球和傳球都會出亂子,這絕對是心理方面的影響。

我不否認緊張和恐懼之必然,畢竟,運動場上對敵人的fear,對失敗的fear,是時時存在。但傑出的團隊或球員,就是應該去克服那一份恐懼,接下來才有得談。以中華隊目前在亞洲的層級,不要說上屆,不要說本屆,即使是十年後的亞錦賽,進八強與否很可能還是要靠一場關鍵的分組預賽來決定,無法克服恐懼,就註定要打9-16名,永遠都是如此。

沒有人希望中華隊一整個夏天的苦練,因為短短40分鐘的恐懼而白費,我相信中華隊自己也不希望。而如何克服恐懼,除了你要擁有強大實力所帶來的自信,我想教練團和球員自己都該找到化解的方法才是。

看完這場球,我還有一些想不通的地方,例如:為什麼吳岱豪全場沒上;為什麼中華隊的rotation出現如此大的變化,先發變替補、替補變先發;為什麼中華隊的半場進攻似乎除了一招backdoor play之外,就沒有其他東西。

調度方面的問題,我們不是教練,所以不宜說太多,至於rotation,也許是「兵不厭詐」的作法,亦不宜質疑過頭。或許是這場比賽的重要性,讓教練團作出比較保守的調度也不一定。

中華隊面臨伊朗的「貧攻」問題,似乎相當明顯。如果有陳信安、張智峰和林志傑等人,或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但另一方面,伊朗等西亞國家習慣的肌肉派打法,確實對我們的球員造成不少困擾,全場跑位不順、跌跌撞撞。讓我不由自主的想,早知如此,不如作三個月的重量訓練算了,對比賽的實際功效可能還比移訓好一點。

此外,中華隊習慣的切傳打法,必須要有一至兩名具備切入能力的控球後衛。在伊朗的強勢壓制下,我們的控球切不進去,自然製造不出好的空檔,是伊朗的防守太好?還是我們的控衛有問題?I don’t know。

先前和一名球員聊過,他也坦承目前台灣缺乏能夠break down defense的控球,在國內自己打打還好,在國際賽場上,經常是在外圍導球導到死,都導不出個空檔,最後就亂打了事。

會不會是我們平日都把切入和傳球視為籃球員的本能,只要有速度就切得進去,只要看得到應該就傳得到,從沒有仔細想過「切」和「傳」也都需要學習,如何切,何時切,如何傳,何時傳?I don’t know。

看籃球愈久,就會發現,不懂的事真是愈來愈多。

Monday, September 05, 2005

Junk Mail:小聯盟動向值得注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NBDL已經改名為NBA Developmental League,簡稱為D-League。同時,NBA在今年的新版勞資協議中基本上確立了NBA和D-League未來的方向,將會是大、小聯盟,類似大聯盟農場系統的關係,不再像以前那樣模糊。

因此,無論是從NBA或是從亞洲、外籍球員的立場來看,小聯盟D-League的發展都更值得我們注意,因為那會是亞洲、各國和高中球員最可能的去處,也應該是亞洲球員先著眼之處(而非NBA,因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那有點不切實際)。

NBA計劃在兩年內,讓D-League擴張為15支球隊,每兩支NBA隊伍「擁有」一支D-League隊伍,可以將尚未「驗收」的球員放在這裡磨鍊。15支球隊的版圖希望能遍佈全美各區位,讓D-League球隊能和附近的NBA球隊有地理上的連結。

有此一說是,D-League在今年成為八隊之後,明年很可能會和CBA合併,或是吸納CBA的球隊,讓總數達到15隊。這個消息是瓊斯盃美國隊教練Terry Layton透露的,在網路上也有讀過此類訊息。CBA的球隊多數都有一定的基礎,這種合併方法讓NBA可以完成「無痛擴張」。

很巧的,本季的D-League和CBA都選在11月18日開打,D-League已經要進入第五季,CBA更嚇人了,第60個球季。

D-League在經營手法上有所革新,擁有四支球隊、還有網球巨星阿格西投資的「西南籃球有限責任公司」(Southwest Basketball LLC)加入經營,旗下分別有Fort Worth Flyers、Albuquerque Thunderbirds、Austin Toros和Tulsa 66ers。D-League本身營運的球隊剩下兩隊,分別是Fayetteville Patriots和Roanoke Dazzle。私人擁有的球隊則有Arkansas Rimrockers和Florida Flame。

Fort Worth取名叫Flyers,是因為Fort Worth當地知名的航空工業而來,總教練為Sam Vincent,他是前塞爾提克、公牛球員,也曾在NBDL的Mobile Revelers帶過陳信安練球。

Albuquerque取名「雷鳥」,則來自新墨西哥州當地的原住民文化,總教練Michael Cooper是前湖人球星、WNBA洛杉磯火花教頭,也是畢業於當地新墨西哥大學的「土著」。

Austin取名Toros,Toro是公牛之意,可不是我們說的章魚,這個名字帶有強烈的西班牙風味,很符合當地的強勢文化。該隊總教練為Dennis Johnson,他是前塞爾提克球員,上一季就已經是NBDL的教頭,剛帶美國隊去多明尼加打完美洲區資格賽。

Tulsa取名為66人隊,則來自於全美知名的66號公路。這條建於1926年的公路全長2400英哩,從芝加哥綿延至西岸的洛杉磯,被稱為「美國大街」(Main street of America),是早期連接中西部和西海岸最主要的道路,如今已成熱門觀光路線。而Tulsa請來的教練是Joey Meyer,也就是前DePaul大學名教頭Ray Meyer的兒子。

以上四隊都是新隊。Arkansas Rimrockers如果各位不健忘,上一季還在ABA打滾,由於營運不錯,乘勢加入D-League,他們的教練是Joe Harge。Florida Flame的主場位於Ft. Meyer,教頭是前NBA知名射手Jeff Malone。

上季有南韓國手方成允在陣的Roanoke Dazzle維持不變,教頭是Kent Davison。Fayetteville Patriots的教頭則是Mike Brown。

不過,這80個人左右的名額,可能也不容易獲得,除了要讓NBA兩隊丟高中球員、外籍球員外,一定還充斥著許多懷抱NBA夢的孩子,只不過亞洲球員要在這個層級打拼,畢竟機會還是大一點。

再談CBA,這個聯盟向來根基於中西部,剛好是以前的NBDL最缺乏的區域(NBDL集中在東南區),本季的八隊和教練分別是:

Idaho Stampede: Joe Wolf(北卡大畢業,曾打過快艇、公鹿等隊)
Yakama Sun Kings: Paul Woolpert
Sioux Falls Skyforce: Dave Joerger
Rockford Lightning: Chris Daleo
Michigan Mayhem: Reggie Fox
Gary Steelheads: Jaren Jackson(前馬刺球員)
Dakota Wizards: Dave Bliss(前Baylor大學教練)
Albany Patroons: Michael Ray Richardson(前NBA球星)

無論如何,接下來的球季中,觀察各隊球員在D-League中的升降操作,相信是蠻有趣的;將亞洲球員的目標設定在這個層級,則會是比較實際、有可能達到的。說不定NBA裡未來會出現和大聯盟一樣,以擅長經營「農場」聞名的球隊也說不定。

Saturday, September 03, 2005

Junk Mail:伊朗男籃總教練落跑

自伊朗得到的最新消息,也許對中華男籃是件好事。伊朗隊塞爾維亞籍的總教練Vladimir Bosnjak,竟在該隊結束土耳其移訓之後不告而別「落跑」,未隨隊返回伊朗。這代表伊朗隊在卡達將不會有總教練,即使有,可能也只是趕鴨子上架的人選。

伊朗隊十二人最後名單如下:

位置 姓名 身高 年次 母隊

G Mehdi Kamrani 183cm 1983 Saba Batri
G Amir Amini 191cm 1984 Peykan Tehran **(s)
G Iman Zandi 186cm 1979 Zob Ahan Esfahan
F Samad Nikkhah 200cm 1983 Sanam Tehran
F Hamed Afagh 190cm 1983 Saba Batri
F Saeed Tabeshnia 197cm 1971 Sanam Tehran
F Pouya Tajik 202cm 1979 Peykan Tehran **(s)
F Farid Zarghi 200cm 1979 Sanam Tehran **
F Aydin Nikkhah -- -- Saba Batri
C Mohammad Shahsavand 209cm 1979 Peykan Tehran **(s)
C Jaber Rouzbahani 223cm 1986 Zob Ahan Esfahan
C Hamad Hadadi 216cm 1985 Peykan Tehran

粗體表主力球員
**表在世界大學運動會出賽
(s)表先發球員

根據伊朗友人透露,這批伊朗球員都相當年輕,他們從三月份開始集訓,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回教運動會獲得第三名,隨後就一直在德黑蘭集訓。七月份,他們在西亞男籃錦標賽(WABA)贏得冠軍(四戰全勝),在單循環中曾以67-66擊敗黎巴嫩。上週他們則前往土耳其和該國的第一、二級球隊進行五場比賽,結果是二勝二負,第五戰因為打架,比賽被迫取消。

伊朗隊已於週一出發前往卡達多哈。

在世大運部份,伊朗以3勝4負最後排名第18名,其中有四人登上國家隊名單,表現分別為:

Aidin Nikkhah 9.6p+3.9rb
Pooya Tadjik 9.3p+4rb
M. Shasavand 5.3p+4rb
Farid Zargi 3p

國家隊球員中,Mehdi Kamrani是最值得注意的後衛,單打技巧和速度都相當出色,三分球也不差。Samad Nikkhah則是值得注意的前鋒,身材很壯碩,擅打爛仗。

大家最有興趣的應該是Jaber Rouzbahani和Hamad Hadadi。223cm的Rouzbahani雖然經常被媒體在亞洲拿來和姚明相比,但事實上他的技術還很嫩,和姚明差得遠。在西亞錦標賽中,黎巴嫩對Rouzbahani的卡位作得很紮實,使他幾乎完全不起作用。反而是216cm的Hadadi進攻技術較為成熟,身材也較為壯碩,比較可怕。Hadadi目前有傷在身,但仍會出賽。

無論如何,當伊朗將兩名大長人擺上球場,都是很難應付的。

另外,我也詢問了現任黎巴嫩國家隊總教練的前宏國教頭保羅(Paul Coughter),他認為伊朗的重點人物是他們的控球,因為他會持續向對方施壓,打得很拼。Rouzbahani的球技並不出色,但跟進和禁區嚇阻力還是有。另一個中鋒Hadadi的進攻技巧反而較好,和伊朗記者看法相同。

保羅建議中華隊守區域,防止控球的切入,迫使他們投外線,後衛可能要協助卡位,守好防守籃板,進攻上則把長人向外拉,吸引伊朗中鋒出來作較大範圍的移動。聽起來好像都是廢話,但也算是個參考。

伊朗在近兩年的比賽中,動輒和對手發生衝突或有本身情緒失控的現象,證明這支球隊雖然打球拼命,但太過年輕缺乏經驗,這很可能成為他們的致命傷。Jaber Rouzbahani六月間在菲律賓代表Saba參加亞洲俱樂部錦標賽時,因為打裁判遭禁賽一場處分。而Hamed Hadadi則在去年因為和教練吵架,一時情緒激動竟跑去打窗戶,結果被碎玻璃割傷手腕,停賽很久。

Wednesday, August 24, 2005

八年再見NIKE All-Taiwan Camp

距上次NIKE Taiwan Camp,居然已有八年的時間了。像這種以訓練為主的營隊,雖然比較不受媒體和球迷鍾愛,沒有NBA球星來訪,來秀球技,但是長期來看,對國內籃運其實有更多的幫助,值得鼓勵。

舉凡訓練營,教練的卡司一定是重頭戲。這一次請到的三名教練,也許國內球迷較不熟悉,但他們的資歷還是相當嚇人。

Merv Lopes

很難相信,Lopes已經是高齡70有3的老先生。他在和你交談時十分俏皮,左眼會不時的眨啊眨,彷彿在給你一個會心的微笑。

生於夏威夷、長於夏威夷的Lopes,也把自己的籃球生涯都給了夏威夷,在擔任高中之後,他成為一所學生人數只有900人的NAIA學校─Chaminade─的總教練達12年之久,隨後退休。

或許他並不有名,但他卻帶領球隊打出一場震驚NCAA籃球史的戰役。1982年12月23日,Chaminade在家裡碰上當時八戰全勝、排名高居全美第一的Virginia大學。Chaminade前兩年遇上Virginia都被狂扁,這一年情況更是不妙。Virginia陣中有7呎4吋的全美超級中鋒Ralph Sampson,另有射手Jeff Lamp和現任溜馬教頭Rick Carlisle。

中場兩隊打成43平手,已經很出乎意料,最後Chaminade竟以77-72克掉Virginia。球賽打完,美國東岸已經是午夜,新聞台上的編輯接到消息,下巴差點沒掉下來,不停的確認前線記者是否寫錯比數。結果,當然是沒寫錯。

是的,Chaminade贏了,這場球從此被稱為美國大學男籃史上最大的冷門,至今依然不變。用台灣籃球來舉例,就好比街頭臨時組成的「你說對不隊」打敗了裕隆隊一樣誇張。連Lopes自己都說,那種感覺就像是「街頭巷尾隊」打敗職業隊一樣。

就靠著這一場球,他被選為1983年NAIA年度最佳教練。下一年,Chaminade再爆冷門,擊敗Louisville,證明Lopes的執教功力和他們的實力不是空穴來風。

基於在Pete Newell長人訓練營十數年的經驗,Lopes對長人有極為專業的經驗。他說,長人都曉得投籃、搶籃板,但是他們天生的移動就比較吃虧(他的說法是:They don’t know how to move their feet.),因此,長人訓練營裡最重視的就是步法(footwork)。而且長人訓練營最特殊的是,完全沒有五打五,從頭到尾都是一對一、二對二的教學和練習。這一套方法,用在小個子的球員上也是相同的,只是小個子作起來會比較輕鬆。

另外,他說球員會有自己的習慣和「舒適空間」(comfort zone),例如說他的左邊低位單打很好,就會持續的使用,「躲在他自己的舒適空間裡」,長人訓練營要作的就是將他拉出這個空間,訓練全面性的技能。

Lopes說,他對於台灣球員還沒有太多機會觀察,也許往後幾天會有更多機會。但他強調,台灣球員的身高當然不如別人,但籃球完全是一項「態度的運動」(The game is all about attitude.),否則他的Chaminade絕不會有一丁點機會擊敗Virginia。或許這也是KevinChou寫的「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XXX」。

和Lopes聊天,實際上談到籃球技術的內容不多,不過他的一句話往往有畫龍點睛之效,也許這就是30年教練生涯累積下來的智慧。

他說,他的系統中很重視控球後衛,所以未來幾天他或許會多注意後衛的部份。對於今天下午的五對五比賽,他的感想是各打各的,缺乏structure。他也提醒,高中年紀的球員喜歡打快,當然快也是時代潮流,但是「你能夠全場飛奔,卻連最後的一次傳球、一個上籃都作不好,前面的速度全失去了意義」。

Jarinn Akana

我和Akana的對談,多半環繞在陳信安身上,主要因為他和陳信安在金塊隊夏季聯盟有過近身接觸的經驗。Akana對陳信安的身體素質讚賞不已,用big-time body來形容,不過從對談中我了解到,很不幸的,陳信安的NBA之窗可能已經快要關閉。

亞洲球員之於NBA,除了你當然要具備很好的球技之外,他強調三點:size、age、language。亞洲籃球的水準和球員整體素質都還沒那麼好,因此不太容許你有「轉型」的空間,例如你在亞洲打四號,進NBA必須轉三號,那就是死當。最好的情況是不需要位置上的轉換。

至於年紀,他說陳信安兩年前約23、24歲,其實就已經趨近NBA對年輕的自由球員容許的上限。NBA球隊總喜歡挑選年紀輕的球員來培養,看看他的發展潛力。像Ginobili這種球員,年紀是稍長了一點,但他有義大利職籃的成績作背書,陳信安很可惜的是雖然去了ABA,但成績仍不耀眼,難以吸引NBA球隊的目光。

最後一點是語言,也是最重要的,卻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Akana說,特別是外籍後衛,一定要具備不錯的語言能力(至少聽力要好),因為你不僅要自己打球,還要執行教練的戰術,如果老是在狀況外,連上場的機會都不會有。田臥勇太的語言能力在最後幾年有明顯的進步,這是他能夠一層一層打上去的原因之一。

他說,除非你是像姚明一樣的長人,那就是球隊和隊友去適應你,語言問題在其次。

生於1972年的Akana,是夏威夷的原住民,大學前兩年在BYU-Hawaii,也就是吳岱豪想去的學校,隨後他轉至夏威夷大學,並曾隨教頭Riley Wallace和隊友Trevor Ruffin來打過第16屆1993年瓊斯盃,拿到冠軍。我很驚訝他對瓊斯盃的印象如此深刻,他還記得宏國的鄭志龍、李忠熙,記得現在的小巨蛋當時是棒球場,也記得林口體育館。1994年,Hawaii打進NCAA錦標賽,是他大學生涯最高的成就。

對於台灣的球員,他曾在北京帶過吳岱豪,對小吳也有很好的印象。他認為吳岱豪如能順利進入BYU-Hawaii,以他6呎8吋的身高和長臂,以及和別人相比算是相當豐富的比賽經驗,應該能在第二級大學打出很好的成績,因為第二級大學的競爭並沒有那麼激烈。

對於訓練營中的小朋友,他說,亞洲球員的size原本就吃虧,所以他來台灣並不是看size的,而是看球員對球賽內容是否具有「靈感」,對指導內容的吸收,以及進步的程度。他強調在正確的指導下,一名好球員的進步速度會很快,不是瞎打數十場球賽就可以作到的。

現任金塊助理教練的Akana,夏天也在Pete Newell長人訓練營裡擔任助理教練。

最後,他也沒忘記陳信安剛簽下的三年1500萬合約,頻頻搖頭搖得頭都快掉了,順便也提醒陳信安:「該換你帶我去吃一頓好康的了。」

David Benoit

下午的五對五還沒開始,他老兄就在一次很平常的灌籃中把籃板搞碎了,弄得全場亂high一把的,卻苦了工作人員,原本有兩個全場可以用,最後只剩一個。

Benoit球員時代以效力爵士時最為出色,一度是先發的小前鋒,防守不錯,進攻雖然天份有限,但中距離、快攻、進攻籃板都還有兩把刷子。離開NBA之後,前後混過以色列、日本、中國等地。他在中國時打上海大沙魚,曾和姚明並肩作戰。

Benoit以自身的經歷來勉勵所有的球員,當初他也是很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最後進入了NBA,還擁有先發的機會。他說,重要的不是起點,而是終點。只要球員能保持進步,你就能一個level、一個level的踩上去。

他說,亞洲球員最重要的是增加「exposure to the game」,也就是盡量找機會接近、參與層級更高的籃球。你能到美國打NAIA的學校、第二級的學校、小聯盟,都可以,只要確定自己一直往上,籃球的技術和智慧就會有進步。歐洲和南美的球員、球隊,就是一直在增加他們的exposure in global basketball,最終打敗了夢幻隊。

以他自己為例,他在爵士的第一年只是替補。夏天他去參加了Pete Newell的長人訓練營,步法和觀念很有進步,第二年開始就升上先發,受益無窮。如果觀念沒有打開,他永遠只是個小腳。

37歲的Benoit自述,他想一直打到40歲,而他對亞洲人的友善非常有好感,如果能再打球,第一考慮是亞洲,最好是中國。他甚至說,他認為自己還可以在NBA當一個10-15分鐘的功能性球員,這…我就不清楚了。

對於訓練營中的球員,他肯定球員認真的態度,但是他也說,這些小朋友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 *

NIKE All-Taiwan Camp由8月22日進行至27日,在體能訓練、分隊之後,中間三天進行的都是按照主打位置分開操作的分站訓練、各種動作示範演練,以及五對五的比賽,27日進行明星賽和頒獎。

今年參加的60名球員,年齡在13-18歲之間,有43人來自各國高中校隊,有17人來自日前舉行的格鬥籃球三對三。在最後被選出的優秀球員,將可以參加明年的All-Asia Camp。

有關球員和國內教練的部份,或許等到整個營隊結束再來談,會比較恰當一點。

Thursday, August 18, 2005

熱火雄風

今年全球熱到不行,印度某些區域飆到攝氏50度,連美國的鳳凰城都會熱死人,你說奇不奇怪、可不可怕。而NBA很巧的,大家的眼光也一直停留在熱到不行的熱火身上。話題一直在邁阿密上空徘徊不去,活塞、溜馬等東區勁旅,反倒沒有太多討論。

理由並不複雜,只因為他們有「MDE」的歐尼爾(Shaquille O’Neal),有聲勢幾乎要凌駕詹姆斯(LeBron James)的韋德(Dwyane Wade),而且距離總冠軍戰如此之近。有人說,只有「一根肋骨之遙」(one broken rib away from the Finals);只因為韋德在東區冠軍戰的受傷時機來得太過巧合。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全員健康的熱火才應該是貨真價實的東區冠軍隊。

一支就在總冠軍戰門口的球隊,扼腕之餘,通常會是極其低調的、作細部修正的。回顧NBA球隊爭冠史,應該可以證明這個說法。然而,今年夏天的熱火卻完全不照這個邏輯走,不禁令人有點錯愕和納悶。

油頭復辟?
選秀會之後,NBA由於新版勞資協議遲遲未落實為書面,導致自由球員簽約的時程也整個延後。許多簽約消息都停留在「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局面,,NBA新聞不多,委實有點無聊。

誰知就在此時,媒體上卻莫名其妙冒出「油頭教練」萊里(Pat Riley)「春心大動」,有意作掉大弟子范甘迪(Stan Van Gundy)、自己復辟的新聞。

這個新聞有點八卦,也有點烏龍,卻不見得是空穴來風。我找遍各處訊息,從沒看到萊里說出「我要如何如何、我想再當教練」的發言。最令人有想像空間的是,他早在6月17日曾經說出「往後會更積極參與球隊事務」。

但奇怪的是,新聞在七月間被媒體爆出來之後,萊里的回應態度不夠堅決,既沒有批媒體亂寫,也沒有給出「我絕對不會再擔任熱火教練」的回應,實在令人狐疑。

媒體鬧完萊里,就輪到范甘迪和球員了。球員根本搞不清楚狀況,只好個個裝傻或虛應故事一番,大多說「目前范甘迪還是我們的教練」這種廢話。而搞到最後,連大范自己也緊張兮兮,不知該怎麼回答了。他只好也學球員說:「至少到目前為止,我知道自己還是熱火的總教練。」

鬧了幾天,網路上、報紙上搞得風聲鶴唳,彷彿萊里隨時就要上台一樣。但是整件事情在萊里和范甘迪懇談,確認大范會是下一季的教頭之後,很快的又消聲匿跡。因為,熱火馬上出了更大的事情,容後詳述。

萊里的執教功力不容置疑,在擁有俠客和韋德這對超強組合之後,他會「動了凡心」,憑良心說也是情有可原,那個教練不希望手底下有這種球員?更何況,萊里在和傑克森(Phil Jackson)的競爭中經常居下風,孰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萊里不能忘記,當年他是如何在球季開打之前一個星期毫無任何事前跡象的職,將熱火重擔丟給大范甘迪。如今將令箭從大范手中搶回,而且以如此拙劣的方式,連一場球都還沒打就會落得一輩子罵名,對大范更是不公平。

這件事就這麼畫下句點了嗎?有人認為還早。以熱火下一季季初並不太輕鬆的賽程,有人懷疑,只要大范戰績不理想,屆時萊里有可能以戰績之名取而代之。這是標準的陰謀論,我們只能等著瞧。

邁阿密五級颶風
佛羅里達州最近兩年很不平靜,頻遭颶風(hurricane)肆虐,話說邁阿密在教頭颶風平息之後,不旋踵就再捲起一陣球員颶風,而且是最高級的五級。

在萊里運籌帷幄下,熱火策動了一椿涉及五隊、13名球員的史上最大交易。萊里的野心很大,目的在重塑熱火的戰力核心,打造一支真正具有冠軍實力的隊伍。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毫不諱言,去年的熱火雖好,卻「需要改變」,也說「我不認為這是一支冠軍隊」。至於這個重大的改變,目標是在未來四、五年內都有爭冠本錢,而不是只爽一年就好。

熱火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堪稱「鎮隊之寶」的瓊斯(Eddie Jones)被送至灰熊,換來控衛「白色巧克力」威廉斯(Jason Williams)、小前鋒波西(James Posey)和野壯得分後衛艾米特(Andre Emmett)。塞爾提克則將前鋒華克(Antoine Walker)送至熱火。

另外,熱火再將去年的新秀西班牙中鋒米哈里斯(Albert Miralles)和打了三年的前鋒伍茲(Qyntel Woods)送到爵士;巴特勒(Rasual Butler)則打包至黃蜂,換取中鋒杜那斯(Roberto Duenas)。

牽涉其他四隊的交易還有一卡車,非關本文重點,暫且按下不表。一陣兵荒馬亂後,熱火失去主力得分後衛瓊斯、主要替補巴特勒和次要球員伍茲、米哈里斯,收進威廉斯、華克兩枚大補丸,波西、艾米特和象徵性贈品杜那斯。

轉眼間,熱火局面一新。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威廉斯即將入主先發控球。華克很可能擔任第六人。如果小前鋒無法得到適合的後續補強,則波西很可能是先發小前鋒。換句話說,先發動了五分之二,而且韋德將成為專職的得分後衛。

身為球隊大哥的俠客也沒閒著,原本下一季可以領到3000萬美元以上薪資的他,決定提前成為自由球員,然後和熱火以五年一億美元續約。也就是說歐尼爾自願減薪,讓熱火擁有更多薪資空間來爭取有實力的球員。

熱火先前已經和大前鋒哈斯勒(Udonis Haslem)續約,同時選進堪薩斯大學新秀前鋒西米恩(Wayne Simien),並簽下夏季聯盟表現理想的孟斐斯大學中鋒貝倫(Earl Barron)。尚未決定是否續約的,有控衛戴蒙瓊斯(Damon Jones)和老將雷特納(Christian Laettner)、安德森(Shandon Anderson)。

經過一番大工程,至截稿時刻,熱火距豪華稅啟動下限約還有500-700萬的空間,預計爭取的目標是一名先發級小前鋒和替補控球。據說熱火對剛被小牛釋出的芬里(Michael Finley)很有興趣。

巨大的賭注
帳面上看來,熱火幾乎已經是冠軍候選隊,是嗎?我們不能否認這一點。但是別忘了,就在兩年前,被形容為「滿手王」、擁有「F4」的湖人隊,也曾經被如此認為,但最後還是未能拿下冠軍。

前幾年的小牛又該怎麼說?不也是年年補進星字號人物?結果又是如何?

我們另外不能否認的一點是,熱火今年夏天的賭注實在很大。巨大的變動對任何球隊而言都不見得是好事,將明星球員齊聚一堂更「經常」不是好事,史上有著太多的例子。

送走艾迪瓊斯,實非熱火所願。他本身就是佛羅里達州人,在熱火已經待了五年,又以防守聞名,但是熱火想「搏大的」,總得抓些烈士來犧牲。此外,有人認為瓊斯總是在關鍵時刻手軟,而去年季後賽的防守也不見得非常高明,防守似乎在退步、老化中。

然而,這椿交易的重點人物─威廉斯和華克─都有著令人頭痛和質疑的歷史,這更是令人憂慮的。

威廉斯有灰熊前教練布朗(Hubie Brown)的指導,加上年齡漸長,似已擺脫國王時期的年少輕狂。但是在教練換為法拉提洛(Mike Fratello)之後,上一季他又和法拉提洛發生衝突。此外,威廉斯的外線始終是看天吃飯,隨興之所至,而外線對熱火來說卻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從好的方面來看,威廉斯的到來使熱火在控球位置有莫大的提昇,不再只能靠實際上不該是先發的戴蒙瓊斯撐場面。威廉斯傳球的sense,絕對會讓隊友在進攻上更加得心應手。當然,威廉斯出身佛羅里達大學,和隊友哈斯勒、華許(Matt Walsh)成為「UF連線」,也是票房上的正面因素。據說他和歐尼爾私下的交情也很好,兩人在奧蘭多都有房子。

華克的全能身手沒有人否認,但他也是「free style」的高手,心情一來,距離多遠都敢出手。有人曾問他為何投那麼多三分球,他回答:「因為沒有四分球啊!」他的進攻哲學可見一斑。

華克能在兩年被各隊轉手四次(塞爾提克兩次、小牛、老鷹),證明他的身手難以令人割捨。不過他的抖肩舞和嚇死人不償命的投籃選擇,實在可以免了。如今熱火再度下注,華克深知哈斯勒已經穩居熱火強力前鋒先發,自己要成為全職小前鋒又力有未逮,在此要有所作為,勢必得作犧牲。因此,他也主動表示甘居第六人,這是個聰明的動作。

至於波西,當他身體健康時,確實是個不錯的小前鋒,防守尤其符合熱火的要求。如果他撐得住,不再像上季只出賽50場,會是熱火先發小前鋒的第一人選。

比較熱火去年和今年的先發陣容,可能的結果如下:

上季:
強力前鋒─哈斯勒
小前鋒─艾迪瓊斯
中鋒─歐尼爾
得分後衛─韋德
控球後衛─戴蒙瓊斯
主要替補─巴特勒

本季:
強力前鋒─哈斯勒
小前鋒─波西
中鋒─歐尼爾
得分後衛─韋德
控球後衛─威廉斯
主要替補─華克

擺開威廉斯、華克的問題不談,陣容變化之後的團隊默契也是考驗之一。只要看看西邊的火箭,連一個T-Mac來搭姚明,兩人都能搞到前半季完全不搭軋,直到下半季才稍微好一點了(以T-Mac為主、姚明為副),更何況是變化程度更大的熱火?

當然,威廉斯和華克都沒笨到忘了自己是誰。熱火擺明了現在是俠客的球隊,接下來則是韋德的球隊,威廉斯和華克可以是要角,絕不會是主角,但知易行難,球還是要等真正打了才知道。

威廉斯經過布朗的指導,如今來到萊里的體系之下,還是不能作隨心所欲、一時
興起的發揮,減少失誤、穩紮穩打才是首要之務,而華克可能得壓抑自己強大的進攻慾望,同時習慣縮水的上場時間。

威廉斯和韋德之間的問題較難解決。照熱火上一季的安排,戴蒙瓊斯只是名目上的控球,實際上在多數攻守中操刀的人是韋德,因為他能切能投又能傳。有球在手能夠產生最大破壞力的韋德,位置雖然同是得分後衛,卻得從持球轉為非持球角色,效果如何尚在未定之天。

此外,熱火的防守隊型也必須重新塑造。波西或許符合要求,但威廉斯和華克的防守不但是全憑心情而定、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而且功力本身就值得質疑。他們漏得愈多,就代表第二線的歐尼爾必須愈辛苦的補防。

毫無疑問,即使威廉斯、華克表現正常,歐尼爾真的如他保證,由目前的345磅到球季開打前減為315-330磅,熱火今年夏天的動作,都是一個大賭注。願賭就要服輸,但是在樂透號碼公佈前,誰都不知道自己是否中獎。

展望
熱火自己也很清楚,經過一番調整,理想中,目前隊型仍缺乏一名功力勝於波西的先發型小前鋒,另外就是缺乏穩定的長程射手和替補控球。據說剛被小牛釋出的芬里,很有可能投奔熱火(或馬刺)。如果成真,熱火將吞下大補丸。至於控球後衛,大不了簽回戴蒙瓊斯就是。

雄心壯志的熱火,陣容已經很嚇人,卻沒有樂觀的本錢。上層有萊里和范甘迪的教練問題,球季開打後會不會出亂子,誰都沒把握。球隊本身,歐尼爾自願降薪確有老大風範,但他會不會又出現例行賽三不五時意興闌珊、體重失控的症狀,也沒人知道。新兵威廉斯、華克是否能和舊將融合,受教於萊里和范甘迪,我們最多只能保持「審慎的樂觀」。

對外,下一季的東區可不見得好打。活塞還是會維持一定的水準,溜馬雖失去鎮隊之寶大嘴米勒,但是「阿泰」亞泰斯特(Ron Artest)終於能夠上場打球,想必能正式走出奧本山大亂鬥的陰影。另外,籃網也不會是省油燈,崛起中的公牛、巫師、騎士,也不見得好打。

希望所有的問題都有正面的答案,如果一個一個負面因素浮現,熱火也只有為自己的豪賭付出代價。不過,我相信熱火會是大家非常好奇,急於一探究竟的隊伍。

Friday, August 12, 2005

VC:Half funny, half sincere

2001年Vince Carter初次造訪台灣時,當時我正被老婆拖著在東京作百貨公司之旅,累到整個人快抓狂、雙腿快截肢,未能躬逢其盛。返台之後聽媒體朋友說,球迷反應相當熱烈,VC人也非常和善親切。

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已經四年了。再度造訪台灣的VC,果然不僅是半人半仙(Half human, half amazing),而且依然夾雜著幽默和真誠,或許可以稱之為Half funny, half sincere吧?

其實,VC相隔四年的訪台行,時空背景都有著蠻多的不同。當年他剛經過2000年扣籃大賽和雪梨奧運的巔峰,雖然帶著傷勢來訪,但人氣簡直是旺到不行。如今,我相信VC還是有許多球迷,不過大概少了一堆多倫多人,同時還多了一堆doubters,懷疑他的敬業度、領導能力,甚至球技。

但是今天我暫時不想談這個,不想談Carter的領導能力、球技,或是暴龍、籃網,而只想談談親眼所見的VC。

當然,從古至今來訪的NBA球員,總是該說些場面話,也一定會說的。諸如:籃網教練Frank是個好教練、我試著每年都讓自己的球技更加成長…等等。VC該說的自然是一句也沒少,不過,他和我曾親眼見過的NBA球員都有些許不同。這麼說好了,即使是「演」,VC的演技也真是好得不像話。

像Shaq、Iverson、Damon Stoudamire,你一看就知道,他們其實不太想鳥你,應付媒體只是因為有其必要。至於Grant Hill、David Robinson,則是好得有點誇張,極度的紳士,反而少點趣味。

來台灣的Carter,既幽默、耍寶又帶點白目,但是在對話中能讓人感覺出他的真誠,很會自己找話說,而不是你問一句我答一句,甚至懶得搭理你。

NIKE Taiwan讓旗下球員錢薇娟、吳岱豪和林志傑送了VC三個禮物。第一項是51支沖天砲,象徵他的生涯最高單場得分51分。VC直說要在台北就把沖天砲射完,否則在家裡後院放砲鐵定被鄰居告到死。再來他更「白目」的硬是一支一支的數,直到數完51支砲為止。我當時心裡還想,NIKE該不會只擺個象徵性的幾支砲充數吧,否則豈不被VC掀了底?幸好,51支就是51支。

接下來送上唐裝和布袋戲偶。VC一看到布袋戲偶就很興奮,卻無厘頭的冒出一句:「Hey, it looks like Grant Hill !」不會吧,這明明就是為VC量身打造的布偶,怎麼會像Hill…

和VC聊,自然不能不聊到扣籃。有人問VC是否能將硬幣放在籃板頂端,他說高中時辦得到。再談到奧運時在法國中鋒Frederic Weis頭上那記名留千古的扣籃,VC說NIKE本來要將那照片作成海報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忘了提,這次VC的記者會提問,應該是少數off limit的記者會,也就是發問題目不限、生冷不忌,這和以往多數NBA球員來訪時,事先就嗆明「這個不能問、那個不能講」大有不同。只是,也沒有媒體白目到問他暴龍的事就是了。

主持人黑人和Jason向VC提到,吳岱豪可能會前往BYU-Hawaii就讀,VC是否有任何建議?VC說:不要去夜店,大家還沒笑完,他又接著說「一週兩次就好」。

事實上,VC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數字的記憶力。會中提到林志傑單場最高得分43分,他馬上插話說,他的單場最高是51分,有兩次,而且有一次就是對現在的隊友Jason Kidd。提到他堅持回母校北卡大的畢業典禮取得大學學位時,他也馬上答腔,那是在2001年5月20日暴龍對76人季後賽的第七戰。

不過,他沒有忘記強調受教育和打球並重的重要性。

為了滿足媒體攝影的需求,VC自然秀了幾手扣籃。到最後他被激起玩心,開始一直往後退,投起「六分球」來,而且命中率還不差,射程已經在我們以大號三分球聞名的林大國手志傑射程之外,因為林志傑身材矮VC一截,有好幾球都是airball。NBA級的球星,身手果然不太一樣。

今日一見VC,並無法解答球場上的問題,例如他備受質疑的領導能力、離開暴龍的原因,例如為什麼在暴龍擺爛、到了籃網卻能大殺四方,傷透部份球迷的心。但是,他讓所有人都有一個愉快的夜晚,讓人感受到他球場下的另一面,是一個不像大牌的大牌。

在今天的NBA,這好像已經是一種奢求了。

Thursday, August 11, 2005

Junk Mail:1500萬的思考

三年1500萬。我並沒有被這個數字嚇到,因為,如果我的記憶正確,以前的中華職籃時代,我曾經有一天在民生報頭版頭條看到「幸福豹以2000萬簽下賴國弘」(年數忘了),那才是真正嚇到。

如果我記錯了,請糾正我。至於目前還是台灣禁區推土機的賴皮有沒有領到那2000萬,請去問他本人。合理的推測是沒有,也許他有領到200萬就算偷笑了。

陳信安以三年1500萬的價碼跳槽東森,這一陣子鬧下來已成了羅生門。有人說陳信安無情,有人說裕隆太有自信,有人說陳信安早該有這種價碼,有人說裕隆心痛。各有立場,各有道理。

無論如何,陳信安離開已成定局,其中的過程,只有兩造清楚。依據我的經驗,在媒體上呈現出來的,也許相加除以二比較接近事實。

我一直覺得,陳信安的三年1500萬合約,沒有絕對的對錯,但它會是一個觸媒,在台灣籃壇引發不同的正負面效應。不幸的是,負面效應可能會多於正面。

* * *

先談談陳信安的合約。

老爸曾經告訴我,如果有公司要來挖你,以薪水來看,沒有原來的150%都不需要列入考慮。我想這是他的經驗之談,但他的意思應該是,錢很重要,卻不會是唯一的因素。環境、福利與其他林林總總的條件,其實也是你「薪資」的一部份。

以陳信安的案例來看,東森給他的薪水顯然超過我老爸說的幅度,有理由不走嗎?換成是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連爬都爬到東森大樓門口了。人同此心,我們應為陳信安感到高興。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裕隆的環境,包括球場、教練團、制度、福利、永續性,都應該計算在球員轉隊的考量內。換算成錢,這些東西一年不值個兩三百萬嗎?特別是永續性,這不就是台灣球員最為在意的?否則為什麼大家都爭先恐後要加盟裕隆、國泰?因為你就是知道,即使台灣只剩下裕隆一支男籃隊,他們很可能還是會一年丟幾千萬養這支球隊,薪水福利一分不少。

當然,東森看來是準備在籃球上作大投資,台灣籃球目前缺的正是企業投資的決心。只是我們不知道它的決心有多強,會不會是曇花一現,陳信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賴國弘。我很希望這是我的多慮。

* * *

陳信安離隊,使裕隆出現後續的「固椿」動作,這是這個事件帶來的正面影響。長久以來,台灣的球員合約就是個笑話。職籃時代還好,有白紙黑字的合約,雖然它不代表你一定能拿到多少錢,因為它和NBA的保證約可差得遠了,球隊不要你,隨時都可以叫你滾。回歸業餘之後,當然就更扯了。合約?什麼是合約?

所以,陳信安的出走也許能讓國內的球隊真正重視「合約」這兩個字的意義。球隊和球員的權利義務,都該定得清楚,彼此都有保障。如果當初陳信安和裕隆有合約,東森就算出價五年兩億,也不見得搶得到人。

* * *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1500萬的大數字,無疑在籃壇投下一顆震撼彈。沒錯,理論上,台灣籃球目前仍是資方市場,球員沒有拿蹺的份,因為投資籃球還無法獲利。

但球員見到陳信安的價碼,一定會比較,一定會作要求。不僅是東森,其他球隊也是如此。因此,才會衍生出台銀懷疑自己是不是能撐得下去的問題。見到東森花1500萬挖陳信安,裕隆再丟個數千萬綁住球員,財力有問題的球隊自然會有此疑問。

事實上,NBA的例子可以在此拿來參照。NBA有快艇隊,也有尼克、拓荒者。你在快艇隊,就很難要得到千萬年薪,你能混到那種冤大頭球隊,就算一場球坐板凳45分鐘,一年弄個500萬來花也不是不可能。

多數的台灣球員必須有體認:你不是Shaq、Kobe,也不是陳信安,有球隊肯花一個月6萬甚至3萬元請你來專門打球,已經該偷笑了,球隊有了你,每場也不會多100名觀眾和球迷,那裡還有你漫天喊價的條件?

唯有整體環境作起來,商機滾滾來,球員才會跟著水漲船高。到那個時候,才有條件要求高薪,拿高薪才會心安理得。

* * *

但話說回來,陳信安三年1500萬的身價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為什麼是1500萬,而不是1000萬,不是2000萬?

東森的老闆認為值得,就夠了。不過,台灣籃球缺乏「計價」和「議價」的機制,似乎還停留在喊價的階段。如果以台籃的經營現況,我想不會有人值得這個價碼。

跟隨著1500萬來的,絕對是莫大的壓力。下一季,陳信安沒有理由不帶領東森得到冠軍,或許也沒有理由平均17分、5籃板、4助攻。同時,他也不會有理由不帶領中華男籃在亞洲打出像樣的成績。套句老美的話,你拿高於一般球員數倍的薪水,you have to back it up,沒有任何理由。

陳信安能不能back it up?我們拭目以待。

* * *

職籃的時機到了嗎?這又是1500萬牽扯出來的議題之一。我個人並不認為時機已到,雖然朝職籃努力是每一個國家籃球運動的終極目標。

台灣曾經擁有過職籃,正因為如此,我們有過經驗,知道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會遇上什麼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問題。問題是,我們的籃球主事者、球隊、球員都學到了什麼嗎?我還看不出來。

偷懶的還是偷懶,見到錢就先分掉的毛病還是在,缺乏長遠眼光,缺乏經營決心,缺乏制度和規則,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我們的SBL和UBA仍是同義詞。這些年下來,台灣籃壇解決了什麼問題?尤有甚者,連亞洲名次都一落千丈,由前四名成為第11名!

球員高薪不等於職籃,有電視台願意轉播、付權利金,不代表你就有條件談職籃。「職籃」這兩個字是個迷思,日本的JBL、中國的CBA、歐洲的比利時,能不能稱得上是職籃?如果球員領錢打球,你就大可稱它為職籃,要稱SBL為職籃,也可以。

這個問題的底線是,俱樂部、半職業、業餘、職業這些名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聯盟、聯賽體系是否健全,朝光明面、利多面去發展。如果一團混亂,向下沈淪,就算你叫「超職籃」、「宇宙職籃」,還是等著倒閉。

我百般期待台灣能再度擁有職業籃球,健全的籃球體系,但現在我們有職籃的條件嗎?球隊、球員、甚至球迷,不妨都先冷靜的捫心自問。

先把SBL搞好再說吧!

* * *

有媒體朋友告訴我,他也無法很有自信的說服自己,台灣當下有發展職籃的條件,但是他覺得應該趁「陳信安事件」的此刻,鼓吹職籃,讓球隊能夠朝職籃的方向去思考。

這個說法,一時之間實在讓我無法反對。只是,中華籃協應該是一百個不願意見到職籃的出現,因為這代表他們又坐冷板凳,回到1994-1999年那段空窗期。

然而,就像日本籃協在新職籃聯盟BJ League出現後,才開始積極準備解決爛了很久的問題。或許中華籃協也只有在籌組職籃的聲浪真的居高不下之時,才會開始有改革的動作出現。

Monday, August 01, 2005

NIKE格鬥籃球「速、獸、飆」北區複賽一日遊

炎熱的台北午後,剛下的一場雨似乎沒能沖淡多少那種快吸不到氧氣的感覺,倒差點沖淡我去「格鬥」的決心。事後回想起來,很幸運的,我還是決定去了,而且帶著一籮筐的感覺回家。

別說我想太多,不過能夠在綠草為底的松山菸廠,以101大樓為背景打球,那種感覺真的相當特殊。特別在太陽西沈,夜幕初昇之際,那是一幅奇妙的畫面,有著讓打球和看球的人都喊爽的氣氛。

北區複賽是在各區晉級的16隊中挑選出6隊晉級全國總決賽,不過最有看頭的,恐怕還是卡司十分堅強的球星和藝人。我常想,或許是台灣太小,也可能是台灣球員和球迷距離一向十分近,見到陳信安、田壘、林志傑等人共聚一堂,似乎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這一次由各隊來挑戰「速、獸、飆」三種特性的球星,確實是難得佳作。很驚訝的發現,由球友組成的球隊,面對這些「明星」,可不是像1992年奧運安哥拉見到夢幻一隊一樣,只等著要簽名,傻傻的看著球星表演,而是卯足全力要讓球星出糗!如果我們的中華隊也能有這種決心,應該不致於在全亞洲排第十一名才是。

無論如何,當我見到藝人劉畊宏被發狠的滬江高中小女生撞破嘴,大喊著「我終於知道,籃球果然不是一項non-contact sports」時,突然有點變態的樂不可支…

我很喜歡看到這些球員出現在鬥牛場上,即使他們只出三分力秀秀身手。和五對五比較起來,三對三有時更能看出球員的天性。而且我突然想起,別人我不知道,至少陳信安和林志傑,就可說是在鬥牛場發跡、鍜鍊出來的。陳信安殺爆天母公園的故事流傳已久,而林志傑則是傅明仁教練在鬥牛場上scout林志傑的老哥時,「無意中」發現的一頭野獸。

這也算是台灣版的「streetball legend」嗎?

說起林志傑,當天看到他時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野獸的臉像是被張錫銘綁架刑求三天之後的模樣,和兩個月前相比可能腫了一倍半,獸性不再,反而添了幾分「三隻小豬」般的可愛。不過,林志傑一向擁有讓女人羨慕的「快速狂肥、狂瘦」能力,我也就不怎麼擔心他的體重。

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林志傑滿面微笑的和球友尬三分球,那是在球場上很少看到的一面。另外我很確定一點,林志傑在三分線外一大步的準頭,比貼著三分線投準得多!

許久不曾在球場上見到的顏行書也出現了,他的動作、舉手投足還是很有籃球味。但我腦海中卻幾乎快想不起來,上一次見到顏行書心無旁鶩、盡情奔放的打球是什麼時候的事。是在中廣?鐵定不是。飛駝?恐怕也不是。難不成是中華職籃CBA時期?

而這個生日和我相差不到一週的籃球精靈,還不到30歲呢。心裡正有股辛酸昇起的同時,場內響起熟悉的「胡爛聲」…

還能有誰?「黑人」陳建州一手拿麥克風哈拉,一邊還在場上和球友尬球。手沒停、腳沒停、嘴皮子更沒停。不得不佩服黑人胡爛的功力,從頭到尾,他和劉畊宏和張洛君就沒停過,「虧」球員、「虧」自己、「虧」籃壇前輩、教練、球友,而且憑良心說,還真的很好笑。

他就像前活塞、公牛中鋒John Salley,前湖人中鋒Mychal Thompson,信手拈來,世事世人皆可開玩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以前或現在,黑人都帶給我不少歡樂時光。他因為受傷之故無法在球場上炸爆對手,十分可惜,但他胡爛和說垃圾話的功力大概也夠對手搞到發瘋。

當然,最開心的是聽到陳信安親口說:「我好了」。接下來的半年,對他和中華隊都是個很大的考驗。無論陳信安能不能踏上NBA戰場,我都衷心期盼見到以他為首的中華隊,在亞錦賽打出甜蜜的復仇。我甚至覺得,陳信安一天沒能達成這個目標,他的籃球生命就稱不上圓滿。

* * *

三對三的魔力在於,雖然籃球本身就已經是觀眾和球員距離最近的運動之一,但三對三鬥牛的球員和觀者距離,比實際的比賽更近。你彷彿能感受到球員的心跳和呼吸,你能聽見他們的吼聲、喘息聲、說話聲。

當你在四周數十人也好、數百人也好的注目下打球,任何一個鬥牛場,彷彿都和紐約西四街一樣,成為獨一無二的表演舞台,滿足你的表演慾和求勝慾。宛如電影Gladiator中鬥士被丟進場中和野獸搏鬥,場邊萬人注目,這或許是「格鬥籃球」名稱的由來吧,差別只在輸球的一方不會被獅子生吞活剝而已。

* * *

走出會場,忠孝東路的車水馬龍又把我從籃球世界拉回現實,相信我,那真的會讓人有種失落感,就像電影或連續劇「全劇終」、大學畢業時知道同學們都要各奔前程一樣的感受。

就在我不由自主抬起頭望著燈火亮起的101大樓時,耳邊依然傳來黑人的「嘻哈式胡爛」回音。在公車的叭叭聲和機車的油門聲中,我很無聊的算了一下,黑人的嘴皮子已經連續哇拉了三個半小時,non-stop~~~!!

Monday, July 25, 2005

Junk Mail:愈看愈不懂的NBA

其實NBA裡本來就有很多事情讓人看不懂,包括:為什麼有球員在機場提行李拉傷背肌,在家裡狂打電動手腕受傷,被列入傷兵名單?為什麼有球隊會聽球探一面之詞,就用首輪第五順位在Tskitishivili身上下注?

為什麼球技好得不得了、冠軍戒指兩隻手戴不完的Bill Russell,會是這麼遜的教練,而球技狗爛一把的Jeff Van Gundy和Phil Jackson,卻是如此傑出的NBA教頭?

我提到Phil Jackson了嗎?好,且讓我們把焦點鎖定在教練身上。從球季結束至今的NBA教頭大移動,有誰看得懂?

很難想像,曾在許多場合,包括自己的書中都對Kobe Bryant和最後一季的湖人大加撻伐、諷刺的Phil Jackson,竟在休息一年之後就重返湖人。雖然NBA本來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但除了他的馬子Jeannie Buss,我實在想不出什麼好理由,讓湖人非Jackson不可。

怎麼看,Phil Jackson在湖人都是「政治不正確」,但也許他只要「馬子正確」就夠了。看了Jackson重返湖人的新聞,我腦海中一直浮現出一個古裝劇橋段:有錢人家的大小姐好死不死愛上了家裡的長工,非嫁不可,員外拗不過寶貝女兒只好捏著LP從命。

也許我想多了,也許Jackson和Kobe真的能重修舊好。但在此之外,我還很難想像,湖人聘了一個3年3000萬美金的教練,會不要求他以爭冠為目標,而只是單純的「重建」。也許,我又想多了,人家湖人真的是以爭冠為目標,huh?

很久之前被「紅衛兵」Penny Hardaway鬥垮的Brian Hill,是鳳還巢的另一個例子。以當年Hill灰頭土臉離開的樣子,還能重返魔術,我覺得需要很強的心理建設,但自尊果然沒有鈔票可愛。

再談到衛冕失利的活塞,事實上布朗爺會有今天,或許只能說他白目。哪有人在打進冠軍賽的時刻和其他球隊眉來眼去?Larry Brown即使擔心自己的身體撐不住,想找個穿西裝的辦公室涼缺,也不致於要急在這一時。活塞老闆受不了,用fire的方式對待Brown,也算正常人性。

Brown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就和自己的「dream job」尼克搭上線。如果布朗爺回到老家紐約執教,我只能祝他好運。有一個以難相處聞名的Isiah Thomas,加上一個用嘴打球比用手腳打球厲害的Marbury,只怕布朗爺還會多出不少怪病。

對於Brown的教球功力,我是百分百毫無質疑的。如果布朗爺覺得費城媒體和Allen Iverson難搞,回到老家紐約,面對噬血媒體和「小馬哥」,我看這才有得傷腦筋。

至於從灰狼轉檯活塞的Flip Saunders,光從圓球貼圖區看到他的女兒那麼美,就一定要支持的啦。呃,對不起,我失態了。Saunders在攻守方面都以創意聞名,他是NBA各隊中最早適應、並大量運用區域防守的教頭。至於進攻…算了,任何一個在NBA待過三年以上的教練,大概都比Larry Brown有創意。

總之,活塞下一季的防守即使退步,不會差到那裡去,因為這原本就是一支以防守為根基建立的隊伍,但是在進攻上,Saunders的腦袋應該會為活塞開發出更多可能性。我彷彿已經見到Rip Hamilton和Chauncey Billups笑得蠻開心的哦~~

再看Nate McMillan,除了錢,我想不出來這個「超音速先生」有任何離開西雅圖的理由,不是嗎?超音速上一季才驚動天下,看來似乎正大有可為,而McMillan打從出道就未曾離開過西雅圖,卻偏偏選在此時落跑,其中必有玄機。

有人說,當你在思索政治問題卻百思不解時,往錢想就對了。同樣的,NBA問題讓你想不通時,往錢想,大概也八九不離十了。

我還有個懷疑,也曾經和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結論是:也許Ray Allen太難搞了。千萬別搞錯,我打從Allen在UConn大一初出茅蘆,就知此子必非池中物,而且很喜歡他的球路,很欣賞他的談吐。但多年下來,2000年奧運傳出他和Gary Payton互毆,在公鹿時期,「大狗」Robinson和Sam Cassell一致向他開砲,再到超音速時期。我開始懷疑,這麼多人對他有意見,其中一定有問題。當然,這也只是一個猜測,說不定Allen是壓倒McMillan的最後一根稻草。

McMillan到了拓荒者接下Mo Cheeks的缺。照小朱所言,Cheeks是去費城「解決只有黑人才能解決的問題」,那麼McMillan是否能解決「某個黑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呢?荷包裝滿了之後,長年令人失望又無解的拓荒者,需要McMillan的妙手回春。

對於McMillan和Saunders,有另一個角度可以觀察。我認為,一個教練是不是傑出,往往要到他帶第二支球隊才能見真章,Riley、Jackson、Don Nelson、Larry Brown都已經證明這個觀察。而McMillan和Saunders都未曾待過其他球隊,在自己習慣的地方是一回事,等到換了東家、環境,面對不同的球員和狀況,那又是另一回事。因此,McMillan和Saunders究竟是什麼樣的教練,轉換環境之後可以好好觀察。

另外,還有好幾支球隊提拔本隊或非本隊助理教練、或是生涯大多數時間都在擔任助理教練的人上來接棒,包括騎士的Mike Brown、公鹿的Terry Stotts、超音速的Bob Weiss、灰狼的Dwane Casey。

這些人可能大家都不熟悉,對我而言亦然,但至少我還蠻喜歡這個趨勢。經常看NBA各隊教練宛如大風吹,被A隊炒了就轉B隊,混不下去再轉C隊。檯面上永遠都是那幾個人轉來轉去,下面的人卻很少上得來,否則Paul Silas就不會撐了十幾年才有機會再接總教練。

這是「招牌」的迷思。不可否認,經驗很重要,擔任助理教練和總教練也有著很大的不同,但各隊經常習慣性在固定的pool裡選擇新教練,對許多在下位競競業業的籃球人而言,確實有點不公平。如果不懂得晉用優秀的助理教練,就不會有Pat Riley、Van Gundy兄弟等許許多多優秀的教頭。

說到這裡,紐約客最喜歡的Herb Williams,繼續窩著吧,看來布朗爺爺繼連爺爺之後──也要回來了。

最後,得向Pat Riley說一句,不要學喬丹,總是不時想scratch that itch。我很敬重你的教練哲學和功力,但你如果這次真的回來搔癢,對大范太不公平。要知道大范可是臨危受命,奉命收你的爛攤子。如今你見情勢大好,又想重操舊業,太沒人情了。如果你真的這麼作,我會唾棄你的。

Tuesday, July 19, 2005

Junk Mail: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我真的很不想寫這篇文章。如果體育可以歸體育、政治可以歸政治,誰會不贊成?如果台灣能夠受到公平的對待,誰會不贊成兩岸的交流?如果體育真的可以只歸體育,今天我又怎麼會動起筆來?

如果體育可以只歸體育,讓政治歸政治,那麼2004年8月7日,亞洲盃足球決賽中國以1比3敗給日本,就不該聚集著如此龐大的反日情緒。

如果體育可以只歸體育,讓政治歸政治,那麼敘利亞男籃就不會不敢到黎巴嫩參加灣區亞洲男籃錦標賽資格賽。

如果政治不會影響體育,那麼日前到中國廣東陽江參加東亞區亞洲男籃錦標賽資格賽的日本隊,就不會在出發前緊張得要死。因為他們正好趕上中國反日遊行的時刻。

我相信,理性的球員、球迷、國家,是能夠將政治和體育自我劃分的,就像台灣和日本最近有漁場糾紛,但我們並不會到日本女籃隊飯店門口丟牛糞一樣。問題是,「有人」作不到。什麼人?自己想。

經過這麼多年,我終於了解到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是一個鮮少被達成的夢想,甚至在很多時候,它其實是一句謊話。

這一次的瓊斯盃女籃賽,沒有人不歡迎中國球隊與會。如果可以,中國球隊和台灣球隊交流,是很好的事。重點仍在於,沒有任何交流應該違背「平等互惠」、「相互尊重」的原則,就像市場經濟應該遵守所謂的「自由貿易原則」,而不是單方得利、單方傾銷一樣。

我想這應該是很簡單,也沒有人會反對的邏輯。這裡的人,包括台灣人、中國人,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在內。

「亞奧會模式」,對台灣而言是一個非常無奈、不得不接受的模式。因為「有人」主張,如果不採用這種模式,台灣就別想出現在國際運動賽場上。基於現實,我也不得不接受這是台灣在國際賽事中必須採用的模式。

但這也是為什麼我一開始就說,瓊斯盃這個台灣主辦的邀請賽,不應該、也不需要採用這種當初無奈為之的模式。就像中國人無法接受任何單位、國家以「中國」以外的國名稱呼它,台灣人又如何接受它的國名一下子是中華民國,一下子是中華台北,有時變成中國台北?尤有甚者,在自己家裡舉辦的比賽,還弄不清楚自己「叫什麼名字」?

也許有不少抱著現實主義態度的人可以接受,但我無法接受。我也相信,有許多人無法接受。

沒辦法,有的人是不食嗟來食,有的人只求填飽肚子。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說如何如何,也許有,也許沒有。即使有,我不能理解的是,中華籃協(事實上叫作中華台北籃協,CTBA,另一個怪怪的名稱)為什麼要為了一支球隊是不是參賽,而採用這種自降格調的模式。既然是「捧人場」,既然是「善意的回應和表現」,就不該有這麼多鳥事發生。

所以大家會注意到,台灣球迷的批評焦點都集中在中華籃協身上。同樣的,我也是。最後,我除了再次譴責中華籃協,也想請中華籃協回答以下問題:

一、 為什麼一定要採用亞奧會模式?
二、 為什麼在浙江隊確定參賽後,秩序冊可以放上中國的五星旗(其實我也不反對),但台灣的國旗卻非得變成奧會的梅花旗(我反對)?
三、 為什麼試圖更改台灣對浙江隊的賽程、暗渡陳倉?
四、 為什麼公然說謊,說瓊斯盃從來沒用過國旗?
五、 為什麼中華隊的縮寫由ROC成為CTA再成為TPE?
六、 為什麼為了省錢,大言不慚的說「我們不在乎票房」,非得在颱風夜舉辦比賽,置球員球迷安全權益於不顧?
七、 為什麼花大錢請球隊參賽,每年都請到一堆成色不純的隊伍:日本世大運代表隊、俄羅斯U-18代表隊、南韓業餘明星隊、南韓尚武隊、日本U-24代表隊,卻又名之為某某國家隊?有意或無意的讓瓊斯盃成為人們口中的「自慰盃」?

如果真的可以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是不是很好呢?如果可以,我們也不想一天到晚在旗歌問題和奧會模式上作文章,混淆在政治和體育的漩渦之中。畢竟,我喜歡籃球,不喜歡政治。

如果體育無法歸體育,政治無法歸政治,無論你身在世界哪一個角落、哪一個國家,各位是否曾真正的去想過:為什麼?Who started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