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8, 2007

NBA選秀的常識與科學

NBA選秀,有時既是一種常識,也是一種科學。在大部份的時候,我比較傾向前者。

對注意NBA選秀資訊與新聞的球迷而言,最近引起熱烈討論的一項統計資料,是奧蘭多選前訓練營(pre-draft camp)的球員體能測試數據。當我看著密密麻麻的數據時,不禁慨嘆時代的改變,無論是球季中的球探報告,或是選秀球員分析,都已經高度的科技化和數據化。選秀,早已不再是今年剛辭世的塞爾蒂克隊老教頭「紅頭」奧拜克(Red Auerbach)口中說的,是「幾個老闆在煙霧瀰漫的辦公室中,幾句話就搞定」的事情。

這份統計數據,其實相當有趣,其中公開的測試項目,至少就不下十項,其中包括不穿鞋的身高、穿鞋身高、體重、雙手翼展(wingspan)、體脂肪指數、原地起跳高度、助跑一步起跳高度、最高起跳高度、臥舉重量、lane agility和4分之3場衝刺速度等等。如果沒有Excel檔案或網站資料庫的排序功能協助,球員一卡車,你還真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但對我個人而言,這份資料中真正有意義的數據,應該只有不穿鞋身高而已,只因為球員的實際身高經常被灌水,有些甚至還灌得蠻離譜的。曾經在文章中讀到,北卡大的6呎9吋全美明星前鋒漢斯布羅(Tyler Hansbrough),實際身高測量後只有6呎7吋,小小的兩吋卻有可能使他成為票房毒藥。當然,也有「不想要那麼高」的長人,例如一度被列為6呎11吋的賈奈特(Kevin Garnett)和雷特納(Christian Laettner)。

無論如何,今年穩居狀元和榜眼的歐登(Greg Oden)和杜蘭(Kevin Durant),兩人的測試數據引起不少的討論。結論是,歐登的速度恐怖得嚇人,甚至優於許多後衛,而且身高沒有灌得太離譜,穿上鞋確實有7呎。至於杜蘭,實際身高6呎9吋,雙臂翼展卻有7呎4又3/4吋,在整個訓練營中排名第二,比歐登還好。不過,他的185磅臥舉也太誇張,只作了一次就再也推不上去,是訓練營中最爛的。

趣味歸趣味,我想質疑的是,這些數據也許更肯定了歐登的狀元地位,但是它會讓杜蘭掉到第二順位之後嗎?除非超音速的選秀代表瘋了,否則我想不會。換句話說,NBA球員確實就像查爾斯胖爵士(Charles Barkley)說的,只有兩種──能打球的和不能打球的(those who can play and can't play)。有時,數據只是數據而已。所以,讓我們回到NBA選秀的一些常識。

1984年拓荒者在第二順位選擇包伊(Sam Bowie),而非喬丹,換來一世罵名,也讓他們丟掉有可能獲得的N個NBA總冠軍。包伊和喬丹當然差很多,但有沒有人曾經想過,如果真是如此,為什麼自1997年以降至2006年的10年之間,身高在6呎10吋以上的狀元就有8人;也就是說,只有1999年的布蘭德(Elton Brand)和2003年的詹姆斯(LeBron James)屬於「非長人狀元」。

因為這是常識,因為「You can’t teach height」,因為長人就像變種豬一樣,屬於少之又少的異類,因為一個擁有球技的長人,對球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所以,對我而言,在歐登和杜蘭之間究竟該選擇誰,是一個不存在的假議題。就算閉著眼睛,就算選秀當天突然失智,我還是會選擇歐登。

更別提,選秀的基本性質就是賭博,在願賭服輸的前提下,要賭也是賭在長人身上。這個想法,對1984年的拓荒者或2007年的拓荒者而言,殊無二致。

我們不妨也想想,為什麼一些在我們眼中根本是豬頭的長人,給他五輩子也無法入選明星賽的長人,能夠持續在NBA中打滾。因為,無論你打的是大球、中球還是小球,還是需要有人填滿禁區,就這麼簡單。

在長人之後,率先尋找控球是NBA選秀的第二個常識。既然說是常識,原因也就不難理解,只要看看奈許(Steve Nash)、亞瑞納斯(Gilbert Arenas)、保羅(Chris Paul)和威廉斯(Deron Williams),甚至戴維斯(Baron Davis),就能略知一二。

史有明證,控球不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不是控球的人,也很難被改造為控球。相對於判斷長人球技的容易,評估控球的發展性就更加複雜和困難。因此,康利(Michael Conley Jr.)的選秀順位不應該太低,而洛爾(Acie Law)如果被認為夠好,順位還應該再往前跳。

再從今年各家的選秀預測(mock draft)來看,第三個應該具備的常識是:肌肉型和得分型的球員,取代性最高,也就是說他們的價值經常會有被高估的傾向。我很難相信的是,同樣來自冠軍隊佛羅里達大學的哈佛德(Al Horford)和布魯爾(Corey Brewer),預估順位居然都落在隊友諾亞(Joakim Noah)之前──儘管三個人都落在樂透區。

觀察NBA夠久的球迷想必不會反對,NBA什麼都缺,就是不缺肌肉棒子,特別是沒有專長的肌肉棒子。除了西班牙文之外,目前我還看不出來哈佛德有什麼特別專長,可以讓他高掛前四順位。至於布魯爾,也許他會是下一個皮朋(Scottie Pippen),不過這後面還掛著一個很大的問號。

這麼說,並非否定哈佛德和布魯爾,只是單純的闡釋,就經驗上來觀察,為何他們不應該會有這麼高的順位排名;特別是,在今年選秀並不被認為是個weak draft的情況下。

繼續觀察外籍球員,如果說包伊是拓荒者最大的噩夢,斯基提許維利(Nikola Tskitishvili)則有可能是滎繞金塊不去的夢饜。事隔多年,金塊終於坦承,當年在第5順位挑選Skita之前,只看過錄影帶而已。再加上榜眼米立西奇(Darko Milicic)的前例,我相信,不輕易挑選未經驗證的外籍球員,將會成為選秀會上的新常識和潮流。

我們只要看看馬刺隊,吉諾布里(Manu Ginobili)和歐貝托(Febricio Oberto),無論何時被選,在加盟馬刺隊之前早已是名揚歐洲的名將,至於帕克(Tony Parker),雖然在19歲就被挑中,但在這之前也已經在法國聯盟和歐洲聯盟(Euro League)打翻一票人。在NBA愈來愈不敢小看歐洲籃球的背景下,往後各隊也許寧願將選中的外籍球員丟在歐洲磨鍊,也比在球隊裡空占一個位置好一點。

所以,我們該如何看易建聯?目前對他的評價從第5順位到第10都有,但NBA球隊最大的憂慮是,易建聯儘管在亞洲級賽事中已有好成績,但中國的CBA和亞洲比賽,層級畢竟和其他籃球先進國有一段差距。也就是說,易建聯的表現實際上必須要打折扣。

我想起當年發掘詹姆斯的美國籃壇大老瓦卡洛(Sonny Vaccaro)所說的一段故事,描述他如何在看到詹姆斯的一次傳球之後,馬上打電話告訴朋友:「我剛才見到了美國史上最好的高中球員」。

我也想起奧拜克當年在挑選庫西(Bob Cousy)之前,只到聖十字大學(Holy Cross)看他打球一次。還想起我初次看到杜克大學的大一新生希爾(Grant Hill),下巴快要掉下來的樣子,雖然他的數字表現一點都稱不上出色。

我們常形容某某球員「has a great feel for the game」,描述他掌握球賽的感覺是如何的渾然天成。其實,挑選球員又何嘗不是如此?不管他四分之三場衝刺速度有多快,雙手翼展有多長,垂直起跳有多高,你判斷他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巨星的關鍵,往往和這些事完全無關。

這個關鍵,有可能只是一個進球、一記阻攻、一個表情、一句話、一個play而已。無論現代選秀使用多麼科學化的方法來追蹤、分析球員,都無法取代這些肉眼的觀察和內心的感受、直覺判斷。

某個手機的廣告詞是「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判斷球員的球技和選秀會上的下注,用科學方法來輔佐,當然不是件壞事,但是就像這句廣告詞一樣,人性、直覺、常識等因素往往是更為重要的,否則樂透彩就不會有明牌了,否則台灣就不會出現「王建民勝投、台股一律漲停」這種新聞了。

(原文刊登於2007年7月Hoop Taiwan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