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30, 2005

啦啦隊拯救SBL

不是我耍白爛、異想天開,或是無聊當有趣,而是真的有這種感受。我憑什麼這麼說?因為根據非正式計算,自從啦啦隊走紅之後,SBL球賽暫停和中場的上廁所人數都在急遽減少中。

我當然不期望啦啦隊夠拯救SBL的票房,只希望這陣子啦啦隊所帶動的風潮,能夠拯救SBL的觀念。什麼觀念?很簡單,就是胡適說的:「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很明顯的,東森和緯來的啦啦隊,已經「卯上了」。緯來的啦啦隊舞蹈、服裝辛辣無比,很有看頭,每場都不一樣的服裝,有人開玩笑的說宛如到了「制服店」。東森不甘示弱,馬上推出身高都在170公分以上的長腿「魔豆」妹妹,再加一隻暗藏絕技的吉祥物「安得諾」。

坦白說,以SBL第二季許多球隊和球員不進反退的模樣,再這樣下去,啦啦隊很快就會變成SBL的主秀了。那天和裘必勝聊天,他建議SBL乾脆讓啦啦隊上去跳40分鐘,暫停和中場時間再找球員上來灌幾個籃秀一下,票房說不定會更好。

不要說觀眾,連各隊球員教練恐怕也看得蠻開心的。有一個教練甚至作出結論:東森的身材辣,緯來的舞技棒。

目前東森和緯來的啦啦隊,有可能是史上經營最為用心的籃球啦啦隊。以往職籃時代也有,但多是為了節省開支,請學校支援或是臨時拉來墊檔的,並沒有維持太久。而且說真的,我不想看身材和我媽差不多的人在場上跳舞!

再說到看球,那天和老婆去球場看比賽。她說:「那個安得諾好像太安靜了,一點都不有趣」。話還沒說完,安得諾就耍了一手街舞特技贏得滿堂采,和場邊也有很好的互動。

如果說「輸人不輸陣」是大家共有的觀念,很奇怪的是,現在球隊會因為啦啦隊而「卯上」,為什麼在其他部份沒有這種決心?例如行銷宣傳、營運規劃、球隊活動、球隊的軟硬體設施,或是花錢請洋教練?

答案是,台灣支持球隊的企業從來沒有將球隊當作企業資產,而是當作負債。以前是如此,現在大多數的球隊也是如此,特別是國營企業。國營企業如今只在乎追求高獲利,卻沒有想到「國營」即使逐漸轉換成私有化企業,它們長久以來從民間得到了多少利益。球隊一年不過一兩千萬的開銷,工會就唉唉叫,欲除之而後快,從來沒有想到該回饋社會和民眾什麼。

他們有沒有想過,即使把球隊預算當作廣告費用花掉,都是有賺無賠的生意。有什麼樣的廣告可以讓你花一兩千萬,就可以一年五個月每天上報紙、上電視,還可以在球場打免費廣告?

套一句現在圓球討論板上很流行的話:對,我就是在說你,台銀、台啤,外加電信、台電和其他一卡車的企業。

但是,籃球人自己也要檢討,為什麼想贊助棒球的企業有一卡車,甚至有贊助網球、跆拳道等各項運動者,人家卻不願意砸錢砸在你們身上?是不是你們有吃人不吐骨頭的長年惡習?

扯遠了。我想說的只是,努力一定會有收穫。東森、緯來在啦啦隊上的用心,已經引起迴響,讓大家要一邊看球一邊擦口水,值得其他還沒有動作的球隊效法。另一方面,如果啦啦隊能作得如此用心,也請球隊在每一個環節都同樣用心。

如果用心,誰說SBL不可能會有賺錢的一天?誰說球隊永遠都會是企業的負債?如果不用心,我很怕有一天,大家會利用球賽中途上廁所,然後在暫停和中場時專心看啦啦隊和吉祥物耍寶。

PS: 隨文附上啦啦隊照片兩張,以防各位覺得文章太無聊。想要照片的人找市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