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2, 2010

SBL到底要什麼樣的洋將

長久下來,對台灣球隊到底要什麼樣的洋將,已經有點搞不清楚。最近讀了幾篇報導之後,更令人火大。打從CBA時代,就已經有這種現象,現在更是變本加厲。
先來幾個範例:

-- 台啤的Delvin Thomas第一場球拿下11分、14籃板,據說教練的看法是「對球隊幫助不大」。
-- 璞園的Jon Sanders第一場20分、22籃板,評價是「自己打自己的」、「隊友都在看他打球」,第二場30分,評價是「漸入佳境」。
-- 達欣的Byron Allen,打完第一週的評價是「不如理想,列入觀察名單」。
-- 金酒的Shawn Hawkins,打完第一場,成績是24分、9籃板,被喻為「撿到寶了」。
數據當然不是一切,我也可以同意11分、14籃板不見得是將才或leader的說法。不過,如果11分、14籃板還對球隊「沒什麼貢獻」,那我也不知道什麼樣子才叫有貢獻了,台啤有三分之二的球員也可以滾了。
這些評價,反映出台灣球隊根本不曉得自己要什麼樣的洋將。哦,不,應該是說,他們要的洋將用兩個字就可以說明:「完美」。
也就是說:薪水不能太高,命中率不能太低;出手不能太多,但得分不能太低;速度要快,熱機不能太慢;進攻防守都要好,對教練的指示不能說不好;場下要好管理,場上戰術誰理你。
這種洋將,你去找給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