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5, 2011

NBA勞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

1311441589

(原文發表於Hoop美國職籃雜誌2011年8月號)

曾經很天真的認為,NBA封館這種事,就像是911恐怖攻擊事件或是考試考了零分(還真的有一次)一樣,一輩子只遇得見一次。沒想到,只隔了12年就發生了NBA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的好處就是,你有了經驗,所以不再像第一次那麼shocking。1998年初次封館,當時對NBA迷是相當震撼的,因為我們一度認為NBA就像是巷口的7-11一樣,永遠都會在那裡,每年的10月就會開打,5、6月就是季後賽和總冠軍賽。

「勞資問題」這個idea在首度封館之前,恐 在許多球迷的想像之外。一般球迷欣賞的是球員、球技,至於營運方面的問題,用「一堆年薪千萬的球員,加上幾十個每年賺到翻的老闆,大家一起狂撈。勞資問題?NBA哪會有什麼勞資問題?」來形容球迷的一般認知,應該不為過吧。

不負責民粹式想法
近年來台灣好像很流行「民粹」這個名詞,原本並沒有那麼負面的這個詞彙,放到政治的場域中變成一種負面形容詞,被引申為只憑感覺來激發眾人情緒的一種方式。

如果民粹真可以拿來這樣用,坦白說,在NBA或籃球的領域中,民粹簡直就是泛濫了,因為運動的微妙之處就在於,雖然它可以是很科學的,卻也可以是很「感覺」的。而且,感覺經常會凌駕於科學和理性分析。

所以,如果你問我,如果我也可以很民粹,我會說:我只在乎有沒有球看,誰管什麼鳥勞資問題?這些人根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吃飽沒事幹才在鬧什麼勞資爭議。LeBron James運一次球領到的錢,可能就比我一個月的薪水還高。J.J. Barea投進一個三分球,我必須拼死拼活半年、忍受無數老闆的幹譙和羞辱才賺得到。

沒有NBA會死的時代已經離我遠去。對許多人來說,沒有NBA可以看,他們應該也不會死,就是改看其他可能比較難看的籃球,或是改看其他運動,甚至是改作其他事也就算了,每天還是照常過。

當然,NBA封館會如何衝擊這整個籃球產業的分析,很可能是危言聳聽。至少,看不出來首度封館對1999年之後的NBA產生什麼樣巨大的影響,因為球迷是健忘的,而且球迷的焦點在球賽本身。一旦店家打開門營業,顧客早晚會回籠。

各說各話、各有盤算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風暴,據信對NBA有一定程度的影響。NBA聲稱,去年30隊之中有22隊虧錢,整個聯盟的虧損是3億4000萬美元。但追根究底,封館之所以成真,還是因為勞資利益分配不均。大家都知道,勞方覺得自己分到太少,資方覺得自己付出太多,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兩造的爭議,是相當複雜的數學問題,我不認為有人能夠完全了解,可能也沒有人想要去搞懂這些數字。總之,NBA的勞資協議明定,勞方可以分到「籃球相關收入」(Basketball Related Income)的57%。這一次的爭議和12年前沒兩樣,還是環繞在這個比例上面打轉。

資方打算藉這個機會對勞資協議作一次整體的修正,例如調降57%這個數字。另外幾項重要提議是,將NBA行之有年的團隊薪資上限,由軟性上限更改為如同美式足球NFL式的硬性上限(Hard cap),以及取消保證合約(guaranteed contract)的作法。同時,將簽約年限的長度和每年薪資漲幅,由現行的6年、10.5%調降到4年、3%左右。

簡單的說,NBA老闆和你我的老闆都一樣,就是想要cost down,就是想要省錢,因為NBA球隊每年絕大多數的營運費用,都花在球員薪資上面。

那麼勞方怎麼想呢?現行的CBA(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對球員有利,雖然目前發展情勢顯示,勞方願意「共體時艱」配合資方作某種程度的犧牲,但他們也不是笨蛋,球員進NBA是撈錢的,又不是志在作公益,當然希望維持原有的架構,使犧牲不致於太大。

其實他們的邏輯也有道理,你既然有了硬性團隊薪資上限,為何還要取消保證合約?再退一步來說,如果你取消了保證合約制,為什麼還要調降薪資漲幅?這等於欺負球員兩次。勞方指出,更何況,薪資漲幅是所謂的「最大值」(maximum),並不是一體適用的死數字。言下之意是指你老闆自己冤大頭,點頭答應給某某球員最大漲幅,到頭來才來後悔,說不過去。

雙方協商來不及在7月1日之前達成共識,因此正式封館,這並不令人意外。到目前為止,雙方代表雖然據形容「彼此還算友善,並非殺氣騰騰」,卻也好整以暇,不急著攤牌。根據美國媒體的預測,可能到9月份才會有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