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1, 2003

垃圾場雜記(35):夏季聯盟的亞洲夢

繼王治郅、姚明之後,薛玉洋也在今年選秀會進入NBA。當然,由於中國當局的堅持,他暫時還不能向金塊報到,所以不能用「進入」來形容,但是能在NBA選秀會掛上名字,也算是籃球員的終極夢想。

對大多數的亞洲球員來說,這不只是終極的夢想,還有點像是「不可能的夢想」。到目前為止,如果你是個身高不到6-11的亞洲球員,想在NBA選秀會上掛名,那就免了。你要走的路,和大多數作NBA夢的美國、國際球員一樣,要從夏季聯盟、小聯盟、季前訓練營開始。

我不知道陳信安是否能如願登上金塊的夏季聯盟名單,可以確定的是,至少已經有三個亞洲球員跑在他前面。這其中包括兩個日本人田臥勇太、森下雄一郎,以及南韓國家隊的方成允。或許,我們還應該加上馬刺的巴特爾;但既然他已是曾在NBA上場的球員,這邊我們就不討論。

和陳信安一樣,他們的勇氣十足。

田臥勇太(Yuta Tabuse)
田臥和陳信安同年次,出生於1980年10月5日。效力能代高工期間就已經紅透半邊天,好比是日本的LeBron James,被喻為「日本籃球救世主」,而且18歲不到就入選國家隊。

田臥的身高只有170公分,速度是他最明顯的優勢,傳球視野也還不錯。他人小但志氣不小,高校畢業之後毅然赴美闖盪,就讀NCAA第二級的BYU-Hawaii。此時的他,還是飽受期待。

但他的運氣並不好。第一年,他只能苦讀英文,第二年,好不容易能夠上場,卻又受了踝傷,整季停擺。到了第三年,他稍有表現機會,但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成績。終於,田臥決定返回日本,同時加入了JBL的Toyota Alvarks。

原本國家隊預期能有他的加入,補強控球,但田臥只入選了最初的32人名單。之後因為再度受傷,還是無法入選國家隊。

基於先前在訓練營和BYU-Hawaii時和小牛助理教練Donnie Nelson的交情,原要到金塊的田臥,入選了小牛夏季聯盟的名單。目前他在南加州夏季聯盟出賽時間不多,隨隊見習成分較高。

森下雄一郎(Yuichiro Morishita)
這是號神秘人物。包括日本籃壇在內,很多人都不知道森下雄一郎究竟是誰。森下於1977年6月20日出生於兵庫縣,身高169公分,體重74.5公斤。1995年在大阪高中畢業之後,他選擇了赴美打拼這條路。1998-99年,他在NSCAA(全美小型學院協會)的New Hampshire Community College念書兼打球,2000-01年轉到第一級的Towson State大學。

森下雖然綽號叫「Flash」,很炫,但在北美籃壇出頭的機會委實不大。只是他鐵了心要在美國奮鬥,誰也擋不了他。2002年,他在幾個超小型聯盟裡打轉,包括EBA的Delaware Express隊,還在GBA的處女球季成了選秀狀元,被Atlanta Moose隊挑走。接下來,他再進入USBL的Brooklyn Kings,平均成績只有2.4分、2.2助攻,而且在NBDL選秀會獲North Charlston Lowgators選上,可惜過沒多久還是被刷掉。

森下再度回到Brooklyn Kings打球,今年夏天,參加了經紀人籌組的球隊「Surf」,到南加州夏季聯盟一試,小有表現。

對我而言,森下是個謎樣的人物,因為根本沒機會見到他的身手。但森下勇闖北美的勇氣和決心,相當值得敬佩。

方成允(Bang Sung Yoon)
出生於1982年6月3日的方成允,雖然年紀還比陳信安小兩歲,但在亞洲也已小有名氣。他在亞青一戰成名,讓人印象深刻,目前還就讀於延世大學,但已經是南韓國家隊的主力球員。

方成允身高約194公分,身材相當壯碩,能內能外。整體來看,其實他的球路有點不三不四,既不夠高,也不夠快,但是他有內線的腳步和肌肉,也有外線放鏢的手感,在亞洲的籃球環境和南韓的獨特球風下,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威脅性。

很令人驚訝的是,他也靜悄悄的獨自跑到南加州夏季聯盟去闖盪,加入了經紀人組成的球隊「The Ticket」,上場時間還不少,績效也不算差。

***

事實上,我可以說這三名球員打進NBA的機會都趨近於零。那麼,為什麼他們要走這一遭?我認為,這是台灣球員和日本、南韓球員的最大不同點。

打進NBA,首先需要球技,其次需要運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們這個年紀的球員,最需要的是場上實戰經驗,特別是高水準的比賽。材狼虎豹的夏季聯盟,自然是個訓練膽識、增長見聞的好地方。

觀察國內籃球幾年下來,擺開球技不談,我發現台灣頂尖年輕籃球員的一個致命缺點:「還沒到40歲,就已經只剩一張嘴」。

說過想打NCAA、以NBA為夢想的人有多少?實際敢邁開步伐的人又有多少?一說到NCAA,大家都會作夢,但再說到必須要學習英文,還要兼顧課業,就不由自主打了退堂鼓。等到甲組球隊的薪水再塞進手心,大概連NCAA怎麼拼都忘了。頂多,就是想著到對岸甲A去打個零工,賺賺easy money,年輕人的豪情壯志,挑戰極限的勇氣,在那裡?

其次,台灣籃球和大陸籃球的環境和條件都不同。人家可以製造出幾百個有可能被NBA球隊亂槍打鳥射中的長人,我們並沒有。所以,台灣球員出外闖盪,不該眼高手低,只看NBA。小聯盟如USBL、CBA、NBDL,可不可以?當然可以!歐洲籃壇如果有機會去試,可不可以?當然也可以!看到現在這麼多外籍NBA球員,你對歐洲籃球的層級不該有太多疑問;更何況,歐洲的薪水也不低。

短期的夏季聯盟、籃球營,只要可以去增長見聞,提昇自己的籃球技術,都該去。即使在美國沒有機會,回到亞洲,也可以發現自己成長的軌跡。這才是認真面對、經營自己籃球事業的想法和態度。

第三,我們的籃球員太不主動,機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你也沒有經紀人打點一切,如果想出去闖闖,應該主動表達意願,尋求幫助,而不是坐在家裡就期待會有美國大學,甚至NBA球隊找上門來。這是不可能的事,台灣的籃球可不比棒球,連高中球賽都可能有大聯盟球探在場邊游走。

老是停留在「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的階段,說真的,我也蠻煩的。但是作為一個業餘的籃球寫作者,又能如何?

附帶一提的是,如果對岸的仁兄們聰明一點,也該放開心胸,盡可能讓薛玉洋、易建聯等等一大票球員早日放洋。我不敢像裘必勝一樣,大膽預測南韓會作掉大陸,但要知道,像姚明和王治郅這種長人可遇而不可求,以大陸的教練水準,把這些球員留在國內,只會放到爛掉、廢掉而已,再不作觀念的調整,中國籃球的進步幅度,恐怕不會如部份人想像的那麼樂觀。


(備註) 如果你們對以上球員的資料有興趣,可以參考以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