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鏡,因為Ben Gordon這傢伙而重配了一次;這是我看NBA以來重配的第412副眼鏡。我不是專家,但我的眼鏡可不只是碎而已,而是「粉碎」。他不是ankle breaker,卻是glasses breaker。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Ben Gordon完全粉碎了我對他的看法。唯一安慰的是,全世界碎掉的眼鏡應該不只我這一副。
事實上,不只是Gordon,所有NCAA中6-1到6-3的得分後衛,無論大學成績多麼神勇,踏進NBA之前總要面對這種疑慮。「他能控球嗎?」、「他不會太矮嗎?」、「首輪第三順位?Somebody’s crazy?」這些問題不僅是我在問,絕大多數的球探和球隊也在問。
從熱身賽直到例行賽前17場,我必須承認自己暗中還偷笑得蠻開心的。「你看吧,熱身賽命中率24.7%,前17場平均10.8分,命中率38%,這是第三順位的料?」
心裡還在得意…然後,我就開始聽見眼鏡邊緣出現裂痕,最後…最後整個鏡片都爆了。
目前,Ben Gordon─有記者故意將他的名字誤寫為Ben JORDAN─的統計數字是:出賽76場,平均上場24.3分鐘,15分、2.5籃板、2助攻,三分球命中率41.2%、罰球命中率85.8%,可說同時是年度最佳新秀和最佳第六人的熱門人選。
附帶一提的是,Ben Gordon的同學Emeka Okafor也碎了我一副眼鏡。我真的承認,同時錯看了他們,錯得離譜,正如同當年認為Mutombo會是個廢物一樣。
而有趣的是,這兩個校友目前搶最佳新秀搶得兇。Okafor平均有15.3分、10.9籃板的double-double成績,外帶1.8次阻攻。而山貓的15勝雖然可憐,卻已比季前預測好很多。
Gordon是出自紐約的後衛,但也許因為他有牙買加血統,小時才和母親、姐姐移居美國紐約,所以和NYC的後衛硬是有那麼一點不同。我第一次看到他,是在多年前一個streetball的精彩剪輯,第二次見到他,就進了UConn。
觀察Gordon的球路,大家說他實際身高可能只有6-1而非6-3,但他有速度,而且擅長在張牙舞爪的防守球員前以時間差或是弧度各異的出手完成投籃,也很擅長跑投(runner)和floater,所以不容易被對手封到。
更難得的是,他也和Okafor相同,有異於一般新秀的沈穩。Gordon自己曾說,他高中時每天讀報,但讀來讀去都是寫好的,他不禁自問:我真有那麼好嗎?心裡也非常清楚,總有一天會因為缺點被報紙K得滿頭包。從那之後,他就很少看報。基本上,他維持著一定程度的自信,以自己的節奏走在籃球路上。
這或許說明了為什麼,他在季初的震撼教育之後,沒有像一般新人的崩盤,反而愈戰愈勇。到了下半季,Gordon不但漸入佳境,簡直成了全NBA最可怕的第四節殺手。
他在對山貓一役得35分,第四節22分。對灰熊第四節得11分,對活塞(以下均為第四節得分)10分、對76人19分外加buzzer-beater、對尼克14分、對尼克17分外加buzzer-beater、對金塊10分、對國王11分、對熱火11分、對馬刺15分、對超音速14分。
你以為這很容易嗎?如果你曾經見過眾家明星在第四節手軟腳軟的模樣,又曾見過喬丹和Reggie Miller第四節的樣子,你就應該會知道,特別是對一個新人而言,這個難度有多高。
但Gordon並不見得就此一帆風順,首先,他的身高不高是個不爭事實,而且到目前為止他也還無法證實自己有控球的能力,而是個不折不扣的二號。這也是為什麼,公牛會將他擺在第六人的位置上。以防守較好、失誤較少(1.5次,Gordon平均上場時間少Duhon兩分鐘卻有2.3次)的Chris Duhon擔任先發控球,以有高度有準度還可代打控球的Kirk Hinrich為先發二號。
沒有人想當一輩子的第六人。換句話說,無論Gordon是否獲選為最佳新秀或最佳第六人,想要更上一層樓,還是得通過控球這一關,還是得加強防守和基本動作。
曾看過一篇文章描述,Pat Riley表示,他在看過Dwyane Wade代表Marquette在NCAA錦標賽的表現後,就決定要選他。同樣的,公牛高層也曾經說,當他們看到Gordon在Big East聯盟錦標賽,在Okafor因傷缺賽的情況下,三場球連續砍進29、29、23分,再加上八強賽進帳36分,就確定了Gordon的得分能力和抗壓力,決定大膽下注。
先前,有人擔心Ben Gordon會是第二個Shawn Respert;以後,他會不會真的成為芝加哥的「Ben JORDAN」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