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4, 2007

控球難求,請緊抓不放

每年的NBA季後賽,總會帶給我們一些深刻難忘的觀念。如果今年的NBA季後賽教了我們什麼,那將會是:好的控球難得一見,特別是擅於傳球、組織進攻的控球;因此,不但不該忽視控球對一支球隊的影響力,更不該輕易放棄一名優秀的控球後衛。

範例是明顯可見的,例如太陽隊的奈許(Steve Nash)、籃網的奇德(Jason Kidd)、當紅的勇士隊戴維斯(Baron Davis)、活塞的畢拉普斯(Chauncey Billups),熱火的威廉斯(Jason Williams)以及爵士的威廉斯(Deron Williams)。

NBA裡最流行的一句話是:「身高是教不出來的」(You can’t teach height),這個說法自然有其真實性,同時也造就各隊往往在選秀會上競逐長人的現象。然而別忘了,傳球視野、組織攻勢的能力,儘管能夠學習,但橫隔在一名優質控球和平凡控球之間的,卻往往是那上天賜與的、無法學習的天賦。

否則,我們如何去解釋,少了奈許四十幾秒的太陽隊,就成了無頭蒼蠅?如何去想像沒有奇德的籃網?再往前看,如何去想像沒有魔術強森的湖人隊、沒有湯馬斯(Isiah Thomas)的活塞,會是什麼模樣?

其他領域的籃球,亦復如此。想在美國大學籃球NCAA錦標賽中出頭,就必須先要有好控球,因為節奏掌控是NCAA的第一要素。回過頭去看歷年NCAA冠軍隊,佛羅里達的格林(Taurean Green)、雪城的麥納瑪拉(Gerry McNamara)、亞利桑那的畢比(Mike Bibby)和馬里蘭的布雷克(Steve Blake),都是例子。

再看台灣籃球,我們不妨想想,為什麼周俊三是如此無法取代,為什麼有了蘇祤傑和許皓程的達欣和台啤,會搖身一變、更加可怕。為什麼東森空有湯馬斯和吳岱豪,只因為少了控球,就和季後賽四強無緣。

要判斷控球的天賦,其實不難;學會珍惜他們的能力,卻不容易。儘管每個人都知道控球的重要性,他們卻經常是相對低薪,而且最可能被交易的對象。更因為控球需要比其他位置更長的適應期,更容易受到教練哲學的影響,經常等不到開花結果,就已遭到轉手。

許多控球後衛,為了團隊而犧牲自己的得分能力,非到必要,寶劍不輕易出鞘,當然,也有那種很會傳球,卻不太能得分的控球。有些控球員傳球之精妙,總是讓球迷大呼「哦!哇!」,也有些人傳球只講效率,並不花俏。因為速度較差,而被宣判「在控球這條路打不出來」的球員,也不在少數。諸此種種,使一般人對控球的評價,投入更多變數。

控球的勢微,也許和近代NBA更重視明星塑造的行銷觀念,大家更喜歡看到瘋狂得分好手的風潮不脫關係。畢竟,在擁有喬丹、布萊恩和詹姆斯的球隊中,控球充其量只是一項「榮譽職」。

曾經讀過一句玩笑話,因為隊上有一名好控球,個人成績暴漲而簽下肥約的球員,都有義務將自己薪資的部份捐給控球,因為,這是他們欠他的!

讓球隊宛如上了潤滑油、機油,運作順暢的F1賽車引擎的控球後衛,如此嚴重的被低估和忽視,是現代NBA的最大遺憾之一。動輒將控球充為交易籌碼,我相信也會是近代NBA最大的錯誤之一。球隊老闆可以犯這種錯,但球迷大可不必。

在對得分、傳球俱佳的明星控球投注目光的同時,同時也不要忘了,像金塊隊布雷克、拓荒者傑克(Jarrett Jack)和爵士隊費雪(Derek Fisher)這種默默耕耘的後場指揮官,給予更多的肯定。因為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彷彿可以見到更多籃球運動的精髓和本質。

這是我們欠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