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中國時報專欄)
高中籃球聯盟HBL屆滿20週年,邁向成年。20年的時間其實很神奇,當年的球員和球迷,如今已是年近40的壯年人,而在HBL進行成人禮的同時,這段長達20年的時光,也足夠讓我們來回憶它的發展。
有人以「盛極而衰」來形容HBL,這或許有點誇張。但我真確的記得,在田壘、周士淵率領三民家商與松山高中、再興中學爭冠那幾年的熱況,電視台也毫不客氣的以子母畫面、SNG等方式進行即時報導。
在中華職籃CBA垮台、超級籃球聯賽SBL尚未建立、甲組籃球名存實亡的那段乾旱期,HBL很巧妙的、很「上天註定」式的填補了真空。
很巧的,那幾年剛好是台灣人才輩出的時刻,如今的中華男籃球員幾乎都來自於那段時期。所以,「盛極而衰」之說其實有誤差,我們應該說,台灣的高中籃球今只是「回歸正常」而已。它再度回歸到高中籃球應該站的那個位置和高度,不被高估,也不會再被低估。
HBL很真切的反映出台灣高中體育競爭度高於大學體育的狀況,大專籃球聯賽UBA怎麼作、再有多麼大腳的廠商贊助,都不如擁有基本盤的HBL。這並不稀奇,即使台灣和日本棒球,不也有著相同的現象?
這當然有其結構性的原因,但關鍵的因素,恐怕來自於16-18歲的青少年,正是處於邁向成年、夢想無限的階段。他們自己作夢、逐夢,同時也讓觀賞者、支持者不由自主的隨著他們前進。
HBL在所謂的「高峰期」見證過全國球迷的狂熱,以及商業活動瘋狂式的導入。同時也親眼見證高中球員如何靠著還不成熟的球技,不但能夠家喻戶曉,而且還能狂妄、忘我、自大。
如今,它在某種程度上從絢爛歸於平淡,從享有近乎於職業運動聚焦目光的高潮,回歸不再被媒體吹捧、塑造的學校運動。這可能不值得喟嘆,反而應該值得高興。
儘管任何運動或聯盟,都會因為「明星」因素而在短時間內廣受歡迎,但到頭來它們也會發現,唯有健全的制度,才能不斷的讓明星登上舞台,更重要的是培養星光並不閃亮卻紮實,將來無論是否繼續從事這項運動,都能夠在社會各角落推廣、以各種不同形式持續參與的球員和球迷。
多年來,從兩賽制到甲級聯盟的畫分,從主客場制度到集中比賽,我感覺HBL似乎成為一個邊打邊走的實驗場。或許這也不意外,往上看大專聯賽、甲組聯賽再到SBL,缺乏制度已成台灣籃球常態,如果HBL有制度,反倒成了特殊案例。
我突然想起1986年出品、真正籃球迷都不會錯過的一部電影「火爆教頭草地兵」(Hoosiers),描寫1954年印地安那州高中籃球錦標賽,全校只有78名學生的米蘭(Milan)高中擊敗孟西中央高中(Muncie Central),成為傳誦千古的「小蝦米擊敗大鯨魚」的典範。
回顧過往20年的發展,HBL的主事者和它的所有參與者,或許都應該從這部影片中了解到,是球場上發生的故事塑造了明星,而不是明星塑造了比賽或聯盟。HBL確實有著這種故事,但一再利用行銷手法,過度吹噓球賽給人的感動,過度吹捧高中生,過度營造夢想的邊際效應,一點作用也沒有。
但願有一天,我們也有台灣的米蘭高中,那會是台灣籃球之福,也會是對HBL最高的禮讚。如果有那麼一天,有沒有高中明星出來為HBL撐場面,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photo source: hbl.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