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戰都搞得緊張兮兮,三場球的結果到最後一個possession才底定,簡直就是把NBA冠軍戰當作NCAA冠軍戰在打。說精彩,倒不致於,但2-2的比數是合乎眾人期待的結果。
看完前四場球,感想如下:
1. 首先是該讓誰得冠軍的問題。我也很好奇,台灣球迷裡究竟是擁護達拉斯的多,還是支持邁阿密的多。
這基本上是一個感覺的問題。有很多人認為眾家球星齊聚一堂拿冠軍的風氣已積習多年,加上LeBron James離開克里夫蘭,實在走得很難看,因此力挺小牛。有這種感受也是正常的,沒有人喜歡見到富者愈富、以強欺弱的局面。
此外,Dirk Nowitzki和Jason Kidd奮鬥多年,似乎該有個金盃作為肯定。至於小牛老闆Mark Cuban,雖然有時張牙舞爪的模樣不太討喜,但他恐怕是NBA裡最認真、最投入的少數老闆之一,好歹也該捧一下金盃,和David Stern握個手。
很多球迷都愛看球星,喜歡錦上添花,所以熱火後援會的規模應該也不會太小,但基於上述理由,我主觀認為支持小牛者較多。
2. 前三場球,熱火被小牛的high-post pick-and-roll玩死。小牛是由Kidd/Nowitzki或Jason Terry/Nowitzki來玩這把戲。如果控球是Kidd,其實熱火的防守者不需要跟Kidd跟得太遠;也就是美國球評說的不要extend,因為Kidd一向是傳球第一,而且外線不穩定。反之,如果是Terry,就必須跟到底。這說起來很簡單,但熱火的操作並不好。
要阻擋pick-and-roll確實很不容易,如果是那麼容易阻擋,以前Karl Malone和John Stockton時期的爵士,就不可能長期把這套簡單戰法玩到出神入化。除了要注意是否交換防守、如果交換又該怎麼換之外,有球隊曾經試著制敵機先,將防守擋切戰術的發起線提前,也就是說要盡量讓準備去作阻擋的球員(例如Nowitzki或Malone)的行進路線走得不順,或是以重度干擾讓擋切的「擋」這個動作作得不順,甚至是pick在不正確的位置。
同樣的,這也是知易行難,但熱火至少要試著去作。Nowitzki基本上不太會在內線要球,搞定了這一點會好打很多。
3. 今年季後賽愈來愈多人將司機和大鳥柏德相提並論了。會有這個比較或聯想很公平,因為兩人的球路確實有像,而且都是得分籃板雙門抱的白人大前鋒。
我承認某球評的說法,司機的生涯已逾10年,但還在進步,還在增加他的攻擊動作。不過,司機有那麼難守嗎?他身高7呎,如果要在防守者前鋒硬拔硬投,這和防守Kevin Garnett的難處沒兩樣,你也就只能舉起雙手作象徵性干擾,看著他投,然後希望佛祖保佑不要進。
Nowitzki今年也大量使用他的左手,而且用得很好。我的觀察是,已經好到他的轉身十有八九往左轉了。純就機率論和進攻者的習慣,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如果我是防守者,我會寧願往他的左方站一步,放右不放左。
熱火堅持用Udonis Haslem去守德佬的決定,令人有些不解。第三和第四戰的決勝期,Haslem都被德佬單打打進,證明這個matchup對足足比德佬矮上10公分的Haslem實在是太過吃力。如果我是Erik Spoestra,可能考慮直接拿Chris Bosh去和司機配掉算了,反正還有Wade和James可用。反正Haslem守司機是一定要補防的,用Bosh守或許也還是要補,但第一線防守至少就讓德佬不要那麼輕鬆。
4. 說到熱火教練Spo…熱火到底要領先多少分才算穩?儘管小牛今年季後賽就以逆轉聞名,但感覺上,幾場球下來熱火總是能夠享有大幅領先,卻老是被追上,Spo的調度或戰術似乎是完全沒有止血之用。多數時候,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熱火崩潰。
1983年NCAA冠軍教頭,北卡州大的Jim Valvano,在對Houston的冠軍戰上半場取得大幅領先之後,曾在中場警告他的球員:這是全美冠軍賽,「They're gonna make a run」。確實,休士頓大學下半場不但追上,甚至一度超前。
能打到NBA冠軍戰的隊伍,自然有見縫插針、攻城掠地的逆轉功力,但熱火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掉領先優勢,這證明球隊裡一定出了什麼問題。熱火明明領先,但領先愈多似乎愈讓人膽顫心驚,愈讓人心裡暗自認為小牛一定會逆轉,實在是極為諷刺的畫面。我想問:是球員不夠專注?還是教練能力不足?
如果是後者,或許這就是熱火用年輕、經驗不足的Spo掌兵所必須付出的慘痛代價。
5. 再論司機,我要質疑熱火對上小牛的大戰略到底是什麼?本人賭性比較堅強一點,如果我是教練,寧願輸在別人手上,就是不要輸在司機手上,所以我一定會重兵伺候司機。
換句話說,在司機10次持球機會中,十有六七我一定會採用包夾,因為我要逼他硬打,或是將球傳掉,要把Nowitzki在小牛陣中的作用降到最低。有了這個策略,其他防守球員如何三守四,或是包夾者如何recover的問題,是第二個層次。
另一個技術上的問題是如何落實包夾的戰略。眾所週知,以往有人曾經對俠客使出的包夾策略是:俠客剛在低位接球時不包,太早,要等到他開始運球時再包,用意在於俠客究竟不是很優秀的傳球者,等到他開始動作時包夾,就在於迫使他作出壞的傳球選擇或投籃出手。
Nowitzki的運球比俠客好,而且接球多在高位,小牛也經常以其他四人沈退的方式,讓Nowitzki不致於被包。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只能要求第一線防守者盡力而為,二線補防伺機而動。但其他情況下,如何以包夾減損德佬破壞力,是可以研究的。
6. LCD到底配不配得起來呢?目前看來是配不起來。球季前曾有人問我LCD的組合能不能讓熱火奪冠,我當初的直覺是否定的,因為前面有太多往例可循。
舉例來說,湖人的F4如何?更早一點,火箭的Olajuwon/Barkley/Pippen如何?
籃球這玩意有點玄,兩個明星會有一加一等於二的效用,弄來三個,甚至四個,就有一堆莫名其妙的問題跑出來。
7. Chris Bosh在前三戰表現極為令人失望,進攻上極為遲疑,防守也不怎麼樣。雖然第四戰扳回了一點顏面,儘管他在東區冠軍戰的演出相當可怕,仍不免讓人質疑熱火在他身上的投資是否值得。
或許這和上一點有關係,他夾在Wade和James之間,原本就排老三,角色和定位更有可能產生錯亂。但身為三巨頭之中唯一的低位球員,他也只有利用剩下的三場球,好好證明本身的價值。
8. 隊上有LCD這樣子的巨星組合,任一名熱火球員都會了解,他們只是配角中的配角。姑且不論LCD的搭配效果,在總冠軍戰的層次,光靠三人打天下畢竟是不足的。
球星都希望自己來決定勝負,希望終場前球在自己手上,事實上,大多數的球迷也有這種期待。但前四戰中有太多次,我見到James或Wade視open man於無物,就是要硬上硬幹。
這種狀況,每場球都有,而且絕不只一次。以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第二、三、四戰的比數差距都不到3分,換句話說,一個該進而不進的球就可能影響戰局。Taking matters into his own hands和球隊勝負之間,孰輕孰重?
9. LeBron James在第三戰之後的賽後記者會,因為CBS球評Gregg Doyel在提問時形容他「第四節陽萎」(shrinking in the fourth quarter),兩人槓上了。LBJ反擊說,像Doyel這種什麼運動都寫的national writer,只靠著看boxscore就發問。
Doyel確實很不識相,他問的問題也很不上道。不過他寫得還真沒錯,就目前的狀況看來,如果情勢照這樣發展下去,小牛奪冠,James鐵定會被幹到爆。